化学史的六个时期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这个名字的意义很晦涩,有埃及、埃及的艺术、宗教的迷惑、隐藏、秘密或黑暗等意义。
其所以有这些意义,大概因为埃及在西方是化学记载诞生的地方,也是古代化学极为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在实用化学方面。
例如,埃及在十一朝代进已有一种雕刻表示一些工人下在制造玻璃,可见至少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已知道玻璃的制造方法了。
再从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看,可知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时已精于使用防腐剂和布帛染色等技术。
所以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艺术来命名“化学”。
至于其它几种意义,可能因为古人认为化学是一种神奇和秘密的事业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缘故。
中国的化学史当然也是毫不逊色的。
化学简史

1 一、化学溯源 •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这个不停运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大自然的许多化学现象,如森林失火、动植物腐烂、空气和水对许多东西的侵蚀,不断地刺激着人类的感官,一次复一次地印入人类的脑海,人类不再局限于通过自己的本能活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开始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与自然界作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斗争的进程中,在赢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孕育了包括化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萌芽,为世界文明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 •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化学的发展可分为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三个时期 一、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萌芽时期)。 • 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 约50万年前 “北京猿人”已会用火 • 公元前8000-6000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 • 约公元前3000年 埃及人已用采集的金银制作饰品 • 约公元前2000年 中国已会铸铜 • 约公元前17世纪 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 公元前1400年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已会冶铁 • 约公元前1200年 中国商代已使用锡、铅、汞 • 公元前10世纪 埃及人已会制作玻璃器具 • 公元前6世纪 中国发明了冶炼生铁 • 公元前5世纪 中国《墨子·经下》提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 • 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 •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学说 • 公元前3世纪 中国发展起块铁渗碳的制钢技术 • 公元前2世纪 中国西汉已有用胆水制铜的记载 •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二、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 前1世纪到1世纪 中国《木草经》成书 • 2世纪 中国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成书, 2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化学发展的历史,包括重要的科学家和里程碑事件。
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
这些古代文明的人们开始研究金属的提炼和合金的制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比如酸碱中和反应。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也对化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是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
进入中世纪,化学的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受到宗教和哲学观念的限制。
直到16世纪,化学才开始逐渐从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包括瑞士化学家帕拉塞尔苏斯和德国化学家贝克曼。
他们的研究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7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博义利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则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是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的。
这些概念和定律为后来的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8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被称为“化学革命”的时期。
瑞典化学家卡尔·舍勒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系统地整理了当时已知的元素。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他的学生贝尔塔隆则发现了氧气和氮气,为气体化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和德国化学家贝克曼分别独立发现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奠定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
19世纪是化学发展的进一步突破时期。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德国化学家贝克曼的研究成果为化学定量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颗粒组成。
瑞典化学家门德莱夫提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开创了化学动力学的研究。
德国化学家库尔特·酸根则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谈化学史

浅谈化学史化学的英文词为Chemistry,起源于埃及,据记载,埃及是西方化学记载诞生的地方,也是古代化学极为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在实用化学方面。
所以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艺术来命名“化学”。
古人认为化学是一种神奇和秘密的事业,带有宗教色彩。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一、化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远古的工业化学时期: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是化学的萌芽时期,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这个时期,中国在化学方面的著作最多,例如《参同契》《道藏》等重要的本草书,都对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做了详细的记载。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化学发展的历史

化学发展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
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
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简史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学发展的里程碑和重要事件,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当时的人们通过炼金术的实践,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如黄金。
然而,炼金术并非真正的科学,它更多地是一种追求神秘力量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信仰。
尽管如此,炼金术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
赫胥黎还发现了氧气和氢气,并为氧气命名。
此外,他还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即物质无法进一步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三、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增加顺序排列,并发现了一些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
这一发现不仅为化学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后来的元素发现和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四、有机化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开创了有机化学的新时代。
他提出了“有机物质只能由生物体合成”的理论,并成功地合成了尿素,这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
这一实验结果推翻了当时流行的“有机物质只能由生命力合成”的观念,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五、量子力学的诞生20世纪初,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的研究为量子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量子力学是一门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与化学的关系密切。
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化学科学在近代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学科领域。
近代化学史的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理论。
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化学革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被称为化学革命。
这个时期,化学科学从实验经验的积累中逐渐发展为一个基于理论的科学学科。
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包括拉瓦锡、道尔顿和贝尔塔洛等。
1. 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是近代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并将其命名为“氧”。
拉瓦锡还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他的实验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燃烧理论,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是近代化学史上另一位重要的科学家。
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弱小颗粒组成,这些颗粒被称为原子。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为化学反应的解释提供了基础,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石。
3. 贝尔塔洛的元素周期表贝尔塔洛(Dmitri Mendeleev)是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罗列,使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贝尔塔洛的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二、19世纪的有机化学19世纪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黄金时期,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被发现和研究。
这个时期的有机化学主要集中在研究碳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 弗朗西斯科·佩斯提利奥的研究佩斯提利奥(Francesco Pestiello)是19世纪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乙酸和乙醚等。
他的实验和研究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的合成化学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öhler)是19世纪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一、古代史在古代,人类使用的第一个化学反应就是火的使用。
几千年来,火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通过燃烧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同时产生光和热,从化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典型的氧化反应。
火的使用,给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改变,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冶炼金属,还有制陶、制砖和制玻璃等生产都利用火来进行。
古代的人们通过利用火来冶炼矿石,得到各种金属。
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铜和铁的冶炼,其次还有锡和铅的冶炼。
将锡和铜进行混合,铸造成青铜,这是一个重大的技术转变,由此开启人类社会的青铜时代。
由于合金具有比普通金属更优良的特性,尤其是利用合金制备的装甲和武器更坚固,许多国家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高级合金,由此在战争中更有优势。
从铁矿石中提炼铁比提炼铜和锡难得多。
最早的炼铁技术似乎是由赫梯人发明的(青铜冶金术也是由赫梯人首先发明)。
人类社会步入铁器时代,开启了黑色冶金的历史,其发展的历史可以从古代所有国家中找到。
铁器的许多应用、实践和有关的炼铁设备是在古代中国发展建立的,比如高炉、铸铁液压杵锤和双作用活塞风箱,古代中国的炼铁技术可以说领先于世界。
古代的哲学家试图提出一套理论解释为何世界有如此多的具有不同特性(如颜色、气味)和不同状态(气液固三态)的物质,和各种变化反应,比如为什么能利用火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等问题。
其中与化学相关的哲学理论可以在任何一个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录中找到。
所有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都试图找到构成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少数主要的基本元素。
古希腊、古印度、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哲学都认为气、水、火和土是要找的主要元素。
原子论的早期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
原子论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其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他们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不可破坏的原子组成。
同一时期的古印度哲学家伽那陀(Kanada)也提出类似的声明。
由于没有科学的证明,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的存在。
二、中世纪的炼金术早期的炼金术士的生活时代是从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史的六个时期
化学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人类社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化学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尽管当时的人没有使用“化学”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已经具备处理某些化学变化的能力。
根据一些化学史的记载,我们可以把化学史分成六个时期:
(一)史前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化学作为一种技术,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
尽管在这个期间,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在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和后来的希腊、罗马,都可以找到人类利用化学的遗迹。
猿人就知道用火,知道用火煮东西和烧制陶器。
这可以说是最早期化学的开始。
(二)炼丹时期:大体说来是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
这个时期中国在化学方面的著作最多,例如《参同契》、《道藏》以及重要的本草书,都对我国古代化学成就作了详细的记载。
至於在欧洲,这方面的书籍也很不少,例如阿拉伯、埃及和希腊,在1572年就有一部书,书名是《炼金的化学方法》。
在欧洲,已经开始有“化学”这个名词了,并在1572年出版了《化学原理》(Artis Chemiae Principes)一书。
许多希腊、阿拉伯、罗马的有名学者,例如帕拉图、阿里士多德、阿维森纳、给伯尔,都写了有关化学方面的书,在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乃是这些学者开始认识到实验是科学工作的重要工具。
(三)医药化学时期:在1500—1700年这两百年间,欧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史上称之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版了
很多最早的化学著作,例如德国化学家格劳贝尔于1684年写的《新哲学的炉》;德国化学家孔柯尔写的《化学实验》;德国冶金学家阿格里柯拉写过一本名为“De Re Metallica”的书,中国明崇祯十六年李天经和汤若望将此书翻译出版,中文书名《坤舆格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翻译的化学书籍。
(四)燃素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化学家,例如德国化学家施塔尔,他写过《化学基础》一书,是1723年出版的。
还有德国化学家贝歇尔,他写过《冶金术》一书和很多其他著作。
尽管他们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可是他们做了很多实验,积累了许多感性知识。
一直到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写了《怀疑派化学家》一书,才开始对于元素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
(五)定量时期:这个时期从1775年至1900年,这一时期化学研究的目的是开始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工农业上的许多问题,并利用定量的化学实验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
这个时期又称为近代化学发展时期,很多科学家写了许多著名的书籍和论文,特别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1808年所写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提出了原子学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於1777年发表《燃烧概论》论文,建立了燃烧作用的氧学说,并确立了物质不灭定律,使化学开始进入近代化学时期。
接下来,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开始使用化学符号;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在发展有机化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科学相互渗透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从二十世纪初开
始。
一方面,物理学提出的量子论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
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的结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过去认为原子是看不见的,现在不但可以用超显微镜看到原子,而且原子本身的能量也已经开始被人们利用了。
当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化学也是没有止境的。
在十九世纪初,全世界的化学期刊不过一、二种,而现代化学期刊已经超过了二千种,这说明,不论是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