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学习重点

1.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情境:回顾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图片,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厉害)

三、常见的碱

(用视频来观察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回顾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复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强调:是氢氧化钠“固体”。用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不会放热。)

1.NaOH

(1)NaOH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2)NaOH的化学性质:有强烈的腐蚀性,并易吸收CO2而变质。P55图10-5

(3)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4)用途:NaOH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NaOH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体验:让学生结合家中厨房使用的“油污王”,里面就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追问:1.为什么不能大量含有氢氧化钠?2.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5)保存:密封保存

注:碱液溅到手上的处理: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钙

(教学说明:氢氧化钙及其溶液的知识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物质的水溶性的地方就断断续续的作了介绍,此处的教学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整理,小结。)

(实验10-6)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化学性质:腐蚀性,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CO2+Ca(OH)2== CaCO3↓+H2O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4)制法:它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

实验: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现象:块状生石灰变散,水沸腾。

注:石灰池里煮鸡蛋,就这个原理

(5)用途:

3.其他常见的碱:KOH、氨水

(氨水是碱,让学生结合前面分子运动的实验——氨分子不断运动是酚酞溶液变红,证明: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氨气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它是一种碱。)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能发生的反应。

(1)能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

(2)与CO2反应CO2+Ca(OH)2== CaC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学生练习:仿照上述方程式,试写出SO2、SO3与NaOH溶液和KOH溶液的反应

CO2+2KOH K2CO3+H2O

SO2+2KOH K2SO3+H2O

SO3+2KOH K2SO4+H2O

(体验:由于此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找出规律性的知识点,以帮助他们掌握这类化学方程的书写)(3)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MgCl2溶液、FeCl3溶液、CuSO4溶液)

2NaOH+ MgCl2=Mg(OH)2↓+ 2NaCl

(白色)

3NaOH + FeCl3=Fe(OH)3↓+ 3NaCl

(红褐色)

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蓝色)

(以上反应用实验展现,并要求学生记住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氢氧化铜不溶于水。)

小结:酸有一些共同的性质,碱也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讨论:为什么?

实验:试验酸碱溶液的导电性P57 10-7(分析: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四、酸、碱溶液中的离子

HCl=H++Cl- NaOH=Na++OH-

H2SO4=2H++SO42- KOH=K++OH-

HNO3=H++NO3- Ba(OH)2=Ba2++2OH-

(思考分析:H+的共性;OH-的共性;Cl-的性质;SO42-的性质)(体验:1.酸、碱溶液有共性的原因;2.Cl-、SO42-的性质不属于酸的性质)

小结:酸溶液中均存在着H+,碱溶液中存在着OH-,因此,酸碱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家庭小实验:自制叶脉书签

本节小结

1.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的性质;

2.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3.常见的碱的用途

布置作业: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本课题内容;

2.P58第2、4、5题

课后反思

本课题教学内容偏多,知识的综合性很强,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率较高;2.知识的连贯性较差(如看到OH-不能联想到酚酞变红、遇Cu2+、Fe3+、Mg2+会产生沉淀等等。)下一步,还需一节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在体验(设计一些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最新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常见的碱 【核心素养】 通过对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重要的化学物质——碱。【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 级主题“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常见的碱”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教学包含了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以及实验活动6、7。本单元首先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接下来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主要包含三个板块的内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常见的酸、常见的碱。“常见的碱”是在认识了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学习常见的碱,既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的中和反应及盐的学习做好铺垫。 “常见的碱”的教学内容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需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学情分析】 一、认知基础 通过前面内容“常见的酸”的学习,学生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的基础和方法;学生对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非常熟悉,对于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能起到引导作用。 二、学生特点 初三学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实验活动,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的发展。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学习重点 1.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情境:回顾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图片,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厉害) 三、常见的碱 (用视频来观察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回顾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复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强调:是氢氧化钠“固体”。用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不会放热。) 1.NaOH

(1)NaOH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2)NaOH的化学性质:有强烈的腐蚀性,并易吸收CO2而变质。P55图10-5 (3)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4)用途:NaOH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NaOH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体验:让学生结合家中厨房使用的“油污王”,里面就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追问:1.为什么不能大量含有氢氧化钠?2.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5)保存:密封保存 注:碱液溅到手上的处理: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钙 (教学说明:氢氧化钙及其溶液的知识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物质的水溶性的地方就断断续续的作了介绍,此处的教学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整理,小结。)

(实验10-6)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化学性质:腐蚀性,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CO2+Ca(OH)2== CaCO3↓+H2O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4)制法:它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 实验: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现象:块状生石灰变散,水沸腾。 注:石灰池里煮鸡蛋,就这个原理 (5)用途: 3.其他常见的碱:KOH、氨水 (氨水是碱,让学生结合前面分子运动的实验——氨分子不断运动是酚酞溶液变红,证明: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氨气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它是一种碱。) 4.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能发生的反应。 (1)能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 (2)与CO2反应CO2+Ca(OH)2== CaC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第三单元知识及相关 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完成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加深对分类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内容。 2.分类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分类的标准相同时,分类的方法或许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性;分类的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并展示汇报) 注意学生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是否合适,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恰当。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 游戏:分扑克。 1.仔细观察,你想怎么分?按花色分 2.用简单的统计表把你的分类结果呈现出来。 黑桃方片梅花红桃数量 2 2 2 2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7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掌握起来很快,能够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参与统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统计表,对事物进行统计。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类时表格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课时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 1.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2.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市场上出售一种“自热米饭”,它的加热方法很特别,只要将包装的发热包与水接触就会放热。这个发热包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讲解】这个发热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它遇到水就会发生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氢氧化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板书】三、几种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活动与探究】(实验10-5) 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互相交流】 【现象与分析】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引导】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播放视频】氢氧化钠溶液对鸡爪的腐蚀实验,观察鸡爪的变化。 【学生观察现象】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 【反思】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十分小心。 【教师】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2、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介绍】(多媒体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过渡】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3.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5.给下列字注音。 屠()苏() 欲()魂() 牧()异()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符: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诵读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Unit3 A Let’s read 第三课时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并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读懂story time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本课难点是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2、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对本主备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Ask and answer: 1、T:Wang Qia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I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 T ask the other Ss:What did Wang Qiang do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在这里告诉学生回答他人的活动,只需要改变人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跟回答第二人称时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转述他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第三人称活动形式。2、T: Li Tao: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What did Li Tao do last weekend? S:He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 Li Tao was busy last weekend.(板书) 明确地向学生解释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二):Pre-readi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 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藤、躲”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冰心的诗歌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歌,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美,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冰心的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藤、躲”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 3.学习《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繁星》诗集)有没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呢? 2.让学生简要说说对《繁星》的了解。 《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唱出了爱的赞歌。冰心赞颂母爱,

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 3.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想一想每首诗歌都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正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3.汇报主要内容。 (1)《繁星(七一)》主要回忆作者儿时和母亲在一起时的情景。 (2)《繁星(一三一)》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3)《繁星(一五九)》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 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三、品词析句悟情。 (一)学习《繁星(七一)》。 1.出示《繁星(七一)》。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从文中哪些具体的诗句体现出来的? 2.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情感。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写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诗人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母亲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母亲讲述诗人儿时的趣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生活、对母爱的难以忘怀之情。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读了这句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 《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景象,并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纸的发明》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要求在指导学生认识新字词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理解生字新词,掌握词语意思,并试着在习作中具体运用。 2.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泛读课文。 2.掌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公开课教案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PA Let’s spell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给单词分类,强化记忆ch和sh的发音规则,学习和掌握ch和sh的音与形的对应关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 3 ) 能够通过发音规则,拼写出符合ch和sh发音规则的单词,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技能目标: (1)在学习字母组合ch和sh的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语音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归纳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够感受Let’s chant的韵律,并流畅说唱。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音知识的规律,感知英语中字母组合的发音及拼读规律。 (2)感受语音说唱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句型:The teacher is nice. The chicken is cheap. The fish is fresh. The short is cheap. 2、词汇: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教学难点】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给单词分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设计者、执教者: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欧阳翠宜 教材分析: 习作主题为“说说我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教学中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紧密结合。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要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使学生能主动动笔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3、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教学准备:课件,稿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点拨写法。 1、互动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展示自我,点拨写法。 (1)展示几位学生描写自己外貌的作品,猜作者。 (2)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点拨描写外貌的方法)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围绕选材,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有关爱好方面的动态图片。 (2)师生交流:你们平常最爱做什么?为什么?你平常都是怎样去做的? 2、欣赏片段,领悟写法。 (1)出示描写爱好的片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小作者到底怎样爱唱歌?

(2)小结写法并板书:中心句+具体事例 3、我是小作家:用一段话写写自己的爱好。(出示好词句) 4、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写好的习作) 三、回顾题目,明确要求 四、指导成篇,总结写法。 1、温馨小提示 题目 第一部分:重点写外貌特点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写爱好(性格、优缺点)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 2、儿歌作尾,总结写法。 自我介绍并不难, 姓名年龄女或男, 长相性格不要繁, 画龙点睛谈一谈, 兴趣爱好盘一盘, 择其一二可深谈, 一篇美文就写完。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这篇习作,写完后可以读给身边熟悉你的人听一听,再根据他们的建议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介绍我自己 外貌特点爱好特点(性格、优缺点) 中心句+ 具体事例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课文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故事,由两幅彩图、四个自然 段组成,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吃;小公鸡下河后差点儿淹死,多亏了小鸭子救了它”两件事,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树和喜鹊》用生 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 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 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怎么都快乐》通过读文我们感 受到独自一个人有快乐,与另一个人相处很快乐,大家在一起 玩更快乐。其中强调了集体的快乐,渗透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园地”由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部分 组成,主要训练学生用音序查字典的能力、积累古诗及阅读的 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重点词语,会人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及课文 中“不”“一”字的声调。 3.培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品质。 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单元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识字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单元课时分配: 《小公鸡和小鸭子》 2课时 《树和喜鹊》 2课时 《怎么都快乐》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5.小公鸡和小鸭子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5.小公鸡和小鸭子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1

市一中化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课题<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三课时,碱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本节课介绍几种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悉了几种常见酸的基础上,本节课介绍几种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1)分辨出哪些物质属于碱类物质; (2)熟记常见的碱[NaOH、Ca(OH)2]的性质; (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和碱的概念。 过程与方 法 (1)通过实验增强观察和动手能力;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 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教法实验、归纳学法观察、归纳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 演示: 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 现象。 多么奇妙的化学世 界! 学生疑问: 1.熟鸡蛋为什么会掉 下去呢? 2.“牛奶”能喝吗? 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通过神奇的 化学实验把 学生轻松地 引入化学课 堂。

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 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 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 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实验引导Ca(OH)2的性质及用途 材料引入: 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 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09: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 1.NaOH是白色固体。 2.表面吸水、溶解。 3.试管外壁发热。 我从书本上找到了答案: 1.潮解。 2.密封。 3.能。 1.哇!真厉害!看看书本上怎么说…… 2.使用它应小心,注意安全。 3.作用:化工原料、清洁剂… 粉刷久后为什么会变白变硬呢? 涉及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坚硬的CaCO3。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与此相关呢? 我想知道! 1放热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姚庙初中吴绍仓 第三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不同的酸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那么与之相类似的碱是否具有相同的情况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内容。 板书(以下四个实验内容),按照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4人为一组,进行动手实践) 【活动与探究1】 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 实验(一)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实验(二)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实验(三)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实验(四)将一块准备好的鸡腿肉放入装有20%的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前后鸡腿肉的变化。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操作的点评,以及点评实验结论,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P55,了解NaOH、Ca(OH)2的性质和用途。 【过渡】酸可以使到指示剂变色,碱是否也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下。 【活动与探究2】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往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2、将准备好的二氧化碳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从实验(二)中告知学生氢氧化钠也具有相同的性质,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并且也可以和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并指导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小结】: 1、碱溶液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2、碱溶液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从上面的知识获得,不同的酸和碱都有相类似的化学性质,那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却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也一起用实验来探讨: 【实验】:分别将HCl、H2SO4、NaOH、Ca(OH)2、NaCl、Na2SO4、蒸馏水、乙醇于大烧杯中,连接好电源,将两极放入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盛有蒸馏水、乙醇大烧杯中小灯泡不亮,其余都亮。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都有相类似的化学性质,并得出结论: (1)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2)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碱的化学性质相似 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课时 一、氢氧化钠(NaOH)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碱 2、特性:具有强烈的瘸蚀性 3、用途: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二、氢氧化钙(Ca(OH)2)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它是有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 2、用途:建筑建材,改良土壤,制漂白粉等。 三、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2、碱溶液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四、酸和碱的电离 1、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2、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碱的化学性质相似 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5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jízhíyān sǐtōu tōu de hūshēn 一块儿捉不到急得直哭淹死偷偷地忽然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如:“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转盘”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部编版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18---2019第一学期正安一小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三年级 主备:叶昌慧 副备: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难点: 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单元课时分配: 《去年的树》-----------------------------------------2--3课时 课时-----------------------------------1--2《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2--3课时 《一块奶酪》-----------------------------------------1--2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2--3课时 《语文园地》-----------------------------------------2--3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 药品:浓硫酸。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 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1 、邓稼先 杨震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二、学习课文的重要生字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 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 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再读课文,师生互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9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练习八第4~8题及思考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每种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这几种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表示?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

出示 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判断,同桌互相说一说。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题。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计算简便?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错误原因,再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练习八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提问:应该怎样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试着解答。 (3)集体订正,并指名汇报解题思路。 四、拓展延伸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4×25 591+482+118 99×126 =(40+4)×25 =591+(482+118) =(100-1)×126 =1100 =119 1 =12474 125×15×8 986+1999 473+79-63 =125×8×15 =986+2000-1 =473-63+79 =15000 =2985 =489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