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复习材料

公共行政学复习材料
公共行政学复习材料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对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变革。

3.行政管理学:是以政府管理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他是研究国家行政系统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4.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变化而变化。其二,在重心位移的同时,政府职能结构中各职能的内涵会发生或多或少变化。其三,重心变化引起职能行使方式变化

9.行政组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

10.行政组织结构: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11.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以行政组织内部各功能单元之间以协同和制约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形式。即在层级制的统一系统外,按专业化原则设置的职能系统,它是组织横向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12.层级制结构:行政组织内部纵向结构形式,它是上下级政府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府所属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式。

13.管理幅度:一个层级的行政机关或一个行政首长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14.管理层次: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层次。

15.编制管理: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它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16.帕金森定理: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17.彼得定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18.行政权力: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责而必须具有相应的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19.行政权力的初次分配:行政权力在不同组织间的分配

20.行政权力的再次分配:行政权力在一个具体的行政机关内部所进行的分配,行政权力的再分配只要是通过逐级授权的途径实现的。

21.行政授权: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依法定程序把某些行政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员行使。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负责人,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上级的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

22.人事行政:广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宏观的、综合性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人事行政则是指各级政府机关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国家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23.人事管理: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

24.人事制度:偏重于关于组织成员的法定权责关系以及法令规章的制订,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静态性

25.集权制:决策权力集中于上层机关,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制的地位。

26.分权制:下级对所管辖的行政事务较多自主决定权,上级政府不加干涉的权利体制。

27.行政执行: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贯彻、落实和推行、实施行政决策的活动

28.行政领导:指各级国家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下依法率领和引导国家公务员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29.行政领导的职能:指行政领导者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它是行政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

30行政领导体制:指由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领导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需要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而形成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31.行政领导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者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

32.行政领导职权:是指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

33.行政领导的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定规范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影响力。

34.行政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

35.行政决策模式:是决策者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标准的、可以使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36.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指为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收集、加工、传输、贮存信息的服务系统。

37.行政沟通:行政组织、行政人员之间交流信息,达成相互了解,取得共识,团结合作,实现行政目标。

38.行政协调:是指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之间,改善关系、照顾利益、调整行为,协同一致地实现行政目标的管理活动。

39.行政控制:是指根据行政目标和任务,检查和调整行政内部各项活动的行为。

40.行政效率: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从事行政管理中所得到的效益同所消耗的人、财、物力和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指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41行政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系统知识,把行政系统

比拟为行政有机体,把行政系统所处的环境看做行政系统的生态环境,认为两者之间发生类似“物质循环,能量变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42.全通道式沟通:是指所有沟通参与者之间穷尽所有沟通渠道的全方位沟通。这是一种非等级式沟通,满意度高、失真度低,但规模受限、速度低。

二.简答

1.公共行政概念的内涵:

古代中国:政就是对国家政务的处理。

亚里士多德意指治理、执行事务

近代理解:“三权分立说”的观点,立法、行政、司法部门,行政是行政部门执行法律的活动政治、行政两分法: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为政治,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为行政

管理行政观:为完成或实现某种目的对所有人所做的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样一种思路拓宽了对行政的理解,行政概念的外延也扩展到包括政府、其他公共权利机关、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他们恰好反映了国家公共职能的强化以及科学化问题。

2.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⑴政治性和社会性。既要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服务,又具有社会性,这些规律可为不同性质的国家所通用

⑵综合性与独范畴、原理、立性。政府管理面对的是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但公共行政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和体系。

⑶应用性和理论性。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由他定的范畴、原理、原则构成的理论体系。

⑷权变性和规范性。

3.公共行政的基本要素:

主体——行政组织:各级国家行政组织。

客体: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公共行政的依据:行政权力,其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合法性,操作性、强制性,一元性。根本原则:依法行政

途径:提供公共物品,特别是公共政策。

目标: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组织

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行政组织外还有民间组织

4.公共行政思想的演变:

㈠提出和创立时期: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想经由古德诺加以系统论证,形成了被公认的公共行政学传统。其主要的思想观点:1.提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目标及任务。2.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离。《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进一步作了系统发挥,为创建系统的公共行政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㈡传统行政研究时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思想:

泰罗和韦伯的效率理论影响到公共行政领域。怀特的《行政学导论》它的问世意味着行政科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该书全面反映了传统时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对公共行政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起了重要作用。

中心问题:用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来保证行政效率的提高,效率作为公共行政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明显缺陷:将政治与行政截然分开,忽视了政治因素对行政过程的影响;它用封闭、静态的

研究方法研究组织结构,忽视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它过分推崇效率原则而忽视了行政活动中公平、公正的最高价值取向。

㈢20世纪中期的公共行政学思想:

①公共行政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政策科学和有限决策论的出现。对政策科学做出

重大贡献的是拉斯韦尔和德热。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被认为是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德热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关于政策科学的设想》则被认为是政策科学的“三步曲”。其基本思想是,把公共政策问题作为跨学科问题,从“政策制定系统”的角度加以研究。

②有限理性决策论的提出。西蒙的著作《管理行为》被认为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作。中心思

想:为了对组织进行研究,就必须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全部决策过程的复杂网络进行研究。

③政策科学和有限决策论的出现,标志着行政理论正经历着两种转向:即在“公平”的公共政

策的前提下追求效率。行政决策转向意味着从组织结构优先转向决策结构优先,即在合理决策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组织结构。

㈣60年代后的公共行政学思想产生:

背景:凯恩斯主义失败;政府失灵。以60年代末出现的新公共行政学为转折,意味公共行政学传统的主导地位的终结和公共行政学发展新的方向的开端。此后70年代在经济学土壤中逐步发育起来的新制度学派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选择理论,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被视为行政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新方向,并构成西方世界兴起的公共管理运动的主导性理论基础。

1.新公共行政学

《迈向新公共行政:明诺布鲁克观点》一书中。该书被称为“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基本思想:要以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建构一种入世的、改革的、具有广泛民主的新公共行政学。

主要观点:

①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

②以社会公平为核心,致力于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为基础的思维框架。

③主张建构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以顾客导向、应变灵活和回应性强。

④要扩大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④主张民主行政

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在将社会及经济的变迁归结为是制度的变迁的前提下,强调制度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响应,是一种服务性供给,它的功能在于增加行为的确定性,降低经济活动以及一般社会活动中的交易费用。

3.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直接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活动的产物。两个基本要素是“复杂交换范式”以及“关于个人行为的经济人假设。强调对规则本身的选择比既定规则下的选择更为重要。制度供给和秩序供给较之政策供给更为重要;公平正义供给较之社会保障供给更为根本;制度效率较之组织效率也更为有效。

5.行政职能的特点:

(一)执行性。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必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

议。

(二)多样性。行政管理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职能多种多样。

(三)动态性。随国家社会生活和行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6.行政职能的历史演进:

古代社会政府职能简单且具综合性,行政官吏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收税,二是组织军队,三是维持皇(王)权机构日常运转。现代社会的政府只能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工业社会中政府职能迅速膨胀(“瓦格纳定理” )

7.行政职能体系:

㈠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保护产权:向社会上一切合法利益集团与个人提供利益保障;制定公共政策;调节利益关系

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政府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微观经济高效率,宏观经济稳定是政府管理经济的目标。微观包括: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制度、规则安排;价格管制;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质量管制。宏观包括:财政政策:逆市场风向而动;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提供经济基础设施

文化职能:文化教育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社会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人口政策;保护自然环境

㈡公共行政的运行职能

决策职能: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针对一定时期的某一问题而进行的调查预测、拟订方案、评估优选、拍板定案等行为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组织职能:包含设置行政机构;建设行政管理队伍;健全行政指挥系统等

8.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1.前资本主义时期:一是政治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二是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微弱。这是自然经济及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2.自有资本主义时期:守夜人”的政府职能论。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廉价的政府。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凯恩斯干预主义理论——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罗斯福改革。主要观点:政府要承担克服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的职能。政府要承担使收入平等的职能。政府有增加经济稳定的宏观职能

4.当代资本主义时期:有选择地干预“市场失败”。即利用政府弥补市场缺陷,同时利用市场克服政府的失败。主要观点:市场有失灵,政府也有失败。政府只能干预市场的长久性失败,不能干预市场的暂时性失败政府要利用市场去干预经济。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行政职能逐渐扩大,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同步进行。

9.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0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职能方式的转变: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职能关系的转变: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11行政组织的特点:

第一,行政组织是无需参与竞争的社会组织,具有组织的合法排他性。

第二,行政组织是依法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第三,行政组织是具有合法强制性公共权力的社会组织,具有基于法律赋予的强制性。

第四,行政组织是不能创造自身运行所需经济收入的组织。

第五,行政组织有其特有的运行规律

第六,行政组织规律呈扩大趋势。

12行政组织的结构:

㈠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制。层级制结构式行政组织内部纵向结构形式,它是上下级政府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府所属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式。

㈡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职能制。行政组织横向的职能制是以行政组织内部各功能单元之间以协同与制约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形式。

㈢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问题是影响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管理幅度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以为行政首长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数目。管理层次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层级

㈣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它吸收了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优点,扬弃了部分缺点,使其相互补充、制约。

12.行政组织类型:

以上下级的权限关系为标准:集权制、分权制

以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来划分:层级制、职能制

以组织内部行使最高决策的人数划分: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

13行政组织理论:

一、传统组织理论:传统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学派:

1“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科学技术学派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2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研究的着眼点是高级管理层

3韦伯的官僚模型学派:从纯理论研究出发,试图设计一个普遍适用的理想组织模型,“官僚模型”即科层组织理论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梅奥提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巴纳德他的主要理论包括:(1)权威接受理论。(2)组织平衡理论;

三、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卡斯特、罗森茨苇克。系统方法把行政组织当作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研究。组织管理中不存在最好的方法,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一情景中的各种变数,了解这些变数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把握原因与结果的复杂关系,从而针对不同情况而灵活变通。

四、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组织理论(二)列宁的组织理论(三)毛、邓的组织理论

14编制管理的意义:

1.编制管理是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

2.编制管理是防止官僚主义,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手段

3.编制管理有助于节省国家财政开支

15编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精简原则、统一原则、编制立法原则。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16影响行政组织的主要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是对行政组织发生直接、重要影响的条件因素

经济环境: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次的结构,是诸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

文化环境: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如道德、哲学、各种制度等,也包括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等深层的东西。

17我国机构改革不成功的原因教训:

其一,历次机构改革主要是迫于财政压力进行的机构压缩合并,都未触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其二,机构改革未能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

其三,机构设置和调整缺乏科学决策。

其四,旧的观念根深蒂固,部门本位,好大喜“高”。

其五,机构改革的成果未能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巩固使被改掉的东西轻易回来。

18行政权力的特点:

1.公益性:从权力行使的目的来看,行政权力具有公共利益性

2.优益性:从权力行使的保障条件来看,行使权力具有有优益性

3.强制性:从权力行使的方式来看,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

4.单方面性:从权力行使主体的意志来看,权力行使具有单方面性

5.不可处分性:从权力行使的自由度来看,具有不可处分性

6.广泛性:从权力行使的客体来看,行政权力具有范围上的广泛性。

19行政权力的内容: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策权、行政组织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执行权、行政监督检查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司法权

20行政权力的表现形式:

制定规范和发布命令、禁令;编制和执行计划、规划;实施行政许可;征收税费和给予财政资助;调查统计和发布信息情报;处理和裁决争议、纠纷;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制裁;签订行政合同;提供行政指导

21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集权制即决策权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处于较被动、受控制的地位。优点:政令统一、力量集中、顾全大局,有利于命令的贯彻。缺点:层级节制过严,上级易产生官僚独裁、下级机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分权制即下级对所管辖的行政事务有较多自主决定权,上级政府不加干涉的权力体制,如加拿大。优点:下级因地制宜,发挥特长,有较大的自主权,易于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缺点:权力分散、政令不统一;易形成地方势力,产生分散主义,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2行政授权的方式:

充分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不充分授权:也叫刚性授权,食指上级领导对下级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效绩目标和完成的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制约授权:这是把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以避免出现疏漏。

弹性授权:亦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同一任务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授权方式。

23行政权利分配的原则:

程序必须合法、职权必须分明、权责必须一致、权利必须明确、内容必须全面

24行使权力的原则:

1.为人民服务的原则2.依据法律的原则3.不超越权限的原则4.遵守程序的原则5.公正原则6.公开原则7.对结果负责的原则

25行政授权的过程:

确定授权内容——选择授权对象——规定授权目标和责任——正式授予权力——检查授权工作结果

26人事行政的作用:

人事行政是立国安邦、巩固政权的根本大计;人事行政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人事行政是开发政府人力资源的重要保证。

27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

由消极管理走向积极管理;强化民主管理;注重人性化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追求管理手段的技术化

28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严格考核,晋升唯功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4.官纪严明,待遇优厚28.西方文官制度历史:

A.最早起源于英国,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B.20世纪50年代以来,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

29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同于西方的所谓“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同于西方文官管理独立于党派之外。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不同于西方国家只强调文官的业务水平。坚持领导职务任用交流制度。

30行政领导的特点:

政治性;权威性;等级性;综合性;依法性;服务性;变革性

31行政领导职能和方式:

职能:制定规划、科学决策、建立规范、正确用人、组织协调、监督控制、思想工作。

方式:命令式,疏导式,激励式,示范式

32行政领导者的基础和素质结构

基础:具有相应的职位、职权和职责,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个人素质:

政治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

知识素质:较宽的知识面;业务知识和现代领导与管理知识

能力素质:创新能力: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

综合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心理素质: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型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

群体素质:政治结构要优良、知识结构要互补、专业结构要配套、智能结构要齐全、气质结构要兼容、年龄结构要合理

33领导工作专业化的意义

①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②纠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科学选才用人的需要。

③有利于“岗上”的领导管理者专业素质的提高。

④在理论方面,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4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

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

35行政决策的特点:

其一,决策的权威性其二,决策主体的合法性其三,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其四,代表利益的公共性。其五,决策的非赢利性

36行政决策的原则:

⑴信息准全原则:信息准确,全面

⑵科学预测原则:掌握大量相关信息,预测出决策对象及其环境与条件在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

(3)系统分析原则:坚持系统分析原则,充分考虑到与决策有关的各方面情况。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9)民主参与原则:一是实行行政人员的民主参与,二是实行专家学者的民主参与,三是实行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

(10)依法决策原则:一是坚持行政决策程序的合法性。二是决策内容的合法性。

37.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的区别:

确定型决策问题是只存在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决策者可以依科学方法作出决策

风险决策中,决策者对未来可能出现何种自然状态不能确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可以大致估计出来

不确定型决策是对未来自然状态完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主要靠决策者的经验、智慧和风格。

37行政决策的过程

情报活动阶段:发现问题和设计决策目标。

设计活动阶段——拟定备选方案:方案酝酿、方案构思、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选择与修正:真值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这是重点。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

38行政决策模式:

㈠以决策活动过程的基本步骤及其所运用的方法为标准划分:

理性决策模式:人被假定为是具有全知全能的理性人,他们“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能够在他们面临的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由于理性有限,决策者不能达到如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那么完善只能在有限的且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可能找到的备选方案作出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决策模式:决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谨慎的步步试错过程,而不是对以往的政策的推倒重来。

系统决策模式:描述了涉及政治决策的诸因素,即系统、环境、需求和支持的投入、转换过程、产出的政策以及反馈等,并描述了这些因素在整个政治运行过程的位置,为科学的认识政治过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工具。

㈡以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活动方式为标准

精英决策模式:公共政策不是由人民大众通过他们的需求和行动决定,而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决定,然后由政府官员和机构加以实施。主要观点:

(1)社会总是分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社会价值的分配是由少数人来决定,群众因无权而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2)少数的统治者和杰出人物主要是来自社会中经济地位较高的那个阶层,他们不是被统治者的代表。

(3)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一致,并竭力维护这种制度。

(4)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杰出人物的利益、感情和价值观念,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5)群众麻木不仁,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相反,杰出人物影响群众远远超过群众对他们的影响。

集团决策模式:政策为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竞争后所造成的均衡。取决于各个利益团体的相互影响。

40.行政运行的四个环节: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控制

40.行政执行的特点:

①务实性: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的行政管理活动

②经常性:行政执行是一项大量的和日常性的工作

③强制性:行政政策一般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提出,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

④灵活性:一是指在坚持决策原则的前提下,二而是指在落实决策的过程中。

41行政执行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领导和群众都是主体

2、准确性原则:一是指行政人员要正确理解上级的决策以及有关政策、法令、任务、要求。二是指行政人员要终于上级的决策,要不折不扣的付诸实践。三是要准确掌握反馈信息,适时准确的解决问题。

3、迅速性原则:行政决策一经做出,就要立即贯彻执行,不能耽搁

4、创造性原则:行政执行既要忠于决策,观测执行不走样,又要从实际出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加以贯彻执行

42行政执行在行政管中的重要性

1、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的惟一途径

2、行政执行是验证和修正行政决策的重要步骤

3、行政执行是判断一个行政单位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43.行政执行的过程:

行政执行准备:1编制实施计划2做好“三落实”工作:组织落实、思想落实、物资落实。

行政执行实施:1。指挥(现场指挥、会议指挥、书面指挥。)2.传递(一是“上情下达”,二是指“下情上达”。做到注意时效、准确无误、安全、保密。)3授权(授权可以减轻上级的负担,加强领导工作。授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授权可以改善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了解,还可以使下级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增长才干。)

行政执行总结:1检查和考核2评定和奖惩3汇总和反馈

44行政沟通的原则:

一是要平等沟通;二是要准确简明;三是要及时沟通;四是要注意效果

45行政沟通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沟通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2、行政沟通是消除隔阂和矛盾,增进了解,统一认识,协调行动的重要手段。

3、行政沟通是联系政府机关各部门、各环节的纽带,有助于政府机关完善管理,提高效率。

4、行政沟通能鼓舞行政人员的士气,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

5、行政沟通是医治官僚主义的良方。

46.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及如何排除:

障碍因素:

1、组织障碍:组织的层次过多、机构重叠、关系不顺等因素

2、认识障碍。

3、语言障碍:传递行政信息的语言,对事物的描绘应该是准确的、客观的、全面的。

4、地位障碍。

5、地理障碍:指地面距离、城乡差别、通讯条件等因素造成的障碍。

6、信息量过大造成的障碍。排斥方法:

①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监督,客服信息传递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②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规定沟通渠道,完善信息沟通制度。

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47.行政协调的地位作用:

行政协调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前提条件;行政协调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行政协调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48.行政协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㈠原则:1、坚持统筹全局原则2、坚持分层运作原则3、坚持权衡变通原则4、坚持协调人际关系原则

㈡途径:1、共同的目标2、一致的政策3、完整的计划4、有效的领导5、严明的纪律6、充分的沟通

㈢方法:1、个别磋商2、召开会议

3、组织协调:由各有关方面派代表小组或委员会,并成立联合办公机构,以加强联系和协调工作步骤

4、信息协调:通过传递有关信息和资料、发布公告和通报、张贴布告等信息的

形式,促使各有关方面及其人员了解真相、互相谅解,步调一致的完成工作。

49.行政控制的必要性:

第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第二,客观情况的变化是无穷的,决策与执行的计划、措施,都需要通过控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第三,人的思想观念存在某些不适应工作需要的方面。不对过度膨胀的权力欲望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危害行政管理活动。

50.行政控制的前提:

①要有计划:计划是控制的依据

②要有组织机构。

③要有信息反馈:及时了解行政决策执行的结果,并用它作为参考来调整或改进行政决策。

51.行政控制的手段:

①加强思想教育,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自我控制。②通过计划预算控制。③通过组织手段控制。

52. 行政控制的原则:

一是权威原则二是准确原则三是及时原则四是灵活原则五是尊重下级原则六是系统、动态原则

53. 行政控制的环节:

①确立控制标准:控制标准与行政计划具有一致性,是对行政计划的具体规定和阐述

②实行有效监督:监察与督导能促使行政活动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发现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为控制提供依据。

③健全反馈系统:反馈系统机构完善,人员素质高,信息通道畅通,就能把偏差及时、准确的反馈给行政领导

④采取控制措施:根据监督、反馈的信息,采取一定的措施,纠正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54.行政效率在行政工作中的地位:

(1)行政效率是评价行政工作的综合性、根本性指标。综合性体现在行政效率代表着行政工作的结果,根本性意义在于只有把行政效率作为最求的目标行政工作才能明确方向。(2)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3)行政效率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55.行政效率测评的特点:

①行政效率测评是定性分析评价与定量测定的统一。

②行政效率测评兼顾现实效率和长远效率。

③行政效率是综合效率,行政效率测评是在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基础上进行的。

④行政效率测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6.行政测评的标准

①量的标准,就是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节约的程度的数量界限。

②质的标准,就是把行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系统中去考察,着重分析和评价行政目标和执行决策本身的正确性.

57. .行政效率测评的方法:

1.行政费用测量法:行政费用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发挥了最大效益,对行政目标的作用如何,直接体现了行政效率。行政费用测量的主要方法由人均费用测量法、单位费用测量法。

2.行政效能测量法:行政职能的履行状况、行政工作对象的实际状况以及行政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内的变化程度。

3.综合指标比较测量法:首先要有量化的标准,其次,客观、全面、综合考察测评。

58.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1.环境因素:(1)国家政治安定,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是行政生活正常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前提。(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3)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4)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2.组织因素:①功能是否齐全,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机构是否精简,有无重叠臃肿的情况。③权责是否分明,权责划分和组织是否合理④管理的层次和幅度是否适当

3.人员因素:行政领导者和一般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政治品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

4.科技因素:①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②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③办公设备和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

59.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1.牢固树立效率观念

2.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权限;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将行政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制的基础和手段;实现机构精简;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

4.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提高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民主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三.论述

1.卡特教练论述领导着品质:

行政领导者的基础和素质结构

基础:具有相应的职位、职权和职责,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素质:政治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知识素质:较宽的知识面;业务知识和现代领导与管理知识

能力素质:创新能力: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

综合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心理素质: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型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

2.“超级台风”中体现的在公共危机中专业权利和政府权力如何协调?

专业权利含义:在某一专业领域居于权威地位

政府权力:

含义: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责,必须具有相应的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内容:决策权,行政组织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执行权,行政监督检查权

行政授权:是一种行政职权与职责高度统一的管理行为

行政权力行使的原则:1.为人民服务的原则2.依据法律的原则3.不超越权限的原则4.遵守程序的原则5.公正原则6.公开原则7.对结果负责的原则

政府职能:政治职能(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

括:保护产权:向社会上一切合法利益集团与个人提供利益保障;制定公共政策;调节利益关系)

二者相协调:在行使政府权利的基础上考虑专业人士的建议,决策才能更加准确。

2018级成考专本连读行政管理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创立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学者是( )。 A.威尔逊 B..古德诺 C.怀特 D.韦伯 2.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 A.权力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行机关 3. 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基础是() A.任用制度 B.工资制度 C.职位分类制度 D..考核制度 4. 现代行政咨询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方法是( ) A.头脑风暴方法 B.理论分析方法 C.民意测验方法 D.经验分析方法 5. 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A.行政领导B.行政决策 C.行政执行D.行政沟通 6. 行政组织之间、行政人员之间的意见交换和信息交流指的是() A.交流 B.统一 C.沟通 D.协调 7.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8.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A.领导决策系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信息支持系统统 C.检察机关 D.行政监察机关 二、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 2.行政决策体制 3.财务行政 4.职位分类 三、判断说明题 1. 行政职能的变化是行政组织机构变化的决定因素。 2. 集权制容易忽视地方利益,压抑地方积极性,而分权制则不具有此缺点,所以,分权制比集权制优越。 四、简答题 1.简述研究行政环境的意义 2. 简述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此的变量关系 3.简述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五、论述题 1.论述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和责任有机统一关系。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C 7.D 8. A 二、名词解释 1.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应。 2. 指行政决策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以及制定决策的有关制度。现代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中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情报信息系统构成。 3. 财务行政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对国家各种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4. 指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分类,划分为若干种类和等级,以便对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治理,对同类同级的人员用统一的标准治理,以实现人事治理的科学化,做到"适才适所",劳动报酬公平合理等。 三、判断说明题 1.正确。行政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最基本依据,它决定了行政机构的设置、规模、层次、数量及运行方式。只有合理的职能结构,才能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职能发生变化,行政组织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行政职能的需要。2.错误。集权制和分权制各有优缺点,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集权制有容易忽视地方利益,压抑地方积极性的缺点,但也有政令统一,统筹全局,层级节制,指挥灵便的优点。分权制有分权治事,分层负责及调动地方积极性等优点,但也有易于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缺点。因而不能简单地说分权制比集权制优越,而是各有利弊。 四、简答题 1.(1)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是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 (2)正确认识和反映行政环境,才能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手段,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学的科学性。 (3)有利于树立起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 (4)有利于确立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呈反比关系。管理层次多,则每一层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窄;反之,管理层次少,则每一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宽。 3.(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五、论述题 1.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和责任有机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 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 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2019《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全)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参考 《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 A .普耳 B .斯密 C .欧文 D .斯图亚特 2. 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 该书的作者是( A ) 。A .里格斯B .古立克C .德鲁克D .高斯 3. 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 A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 .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 .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 .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 、法 B 、美 C 、中 D 、英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 、选任制B、考任制 C 、委任制D、聘任制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 A .政府职能 B .行政监督 C .行政决策 D .行政体制

《公共行政学》综合练习题(四).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四 (第13—16章 第十三章法治行政 综合习题 一、填空题 1.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最早提出的。 2.在近代英国,是第一个论及国家政治与法律的关系的人。 3.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法治论者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虽然都属于启蒙思想家,但法治观念也不完全相同。孟德斯鸠注重的是“”。卢梭则 以为核心。 4.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优先、、职权与职责统一等方面。 5.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规定,大都以概括之语言,划定各机关的职责范围;二是由单行的,规定某一具体事项由哪一行政机关管辖。 6.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度是规划、、审查、、签署公布和。 7.规划是行政立法的启动步骤。一般而言,立法规划分为五年规划和。 8.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审议,一般通过来进行。 9.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国务 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长签署。

10.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1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12.《立法法》对制定行政法规主要规定的程序是:(1立项和起草; (2;(3法规草案的审查;(4决定;(5公布;(6刊登。 13.国务院行使立法监督权的工作机构是,它具体负责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和管理工作,即立法监督工作。 14.行政复议的全面审查原则包括和适当性审查两个部分。 15.1989年《》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6.人民法院裁定的管辖有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三种。 17行政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二审程序;;诉讼中止、、送达等。 18.行政赔偿的具有代表性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归责原则、以及违法归责原则。 19.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侵权行为主体、、损害的事实以及。 20.行政赔偿所针对的损害包括物质损害和。物质损害又可分为和间接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 1.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最早提出的。 A.毕达哥拉斯 B.梭伦 C.亚里士多德

行政管理学习笔记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多项选择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0277)多项选择题(2009-04-23 14:23:40) 标签:教育分类:教育学习类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论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执 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 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立法、C。行政、E。司法三种权力。 6、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西蒙B.怀特C.汤姆森E.斯密 斯堡。 7、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期。 8、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威尔逊D.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 离的观点。 9、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怀特B.魏劳毕E.费富纳完成的。 10、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 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1、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E.文化环境。 12、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管理对象E.组织文化。 13、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 14、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 公共行政模式。

《公共行政学》要点及主要内容

《公共行政学》各章要点提示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同时,本章界定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特点与研究方法,也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要点提示 公共行政的含义 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政府)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法则性、民主性、公平性、高效性。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作用: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第二、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第四、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第五、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科学管理时期 二、行为科学时期 三、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四、新公共管理时期 五、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政府能够管什么;应该管什么;政府管理由谁来管;政府管理怎么管;政府管理为什么管。 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要点提示 行政环境的含义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 (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

(自考行政管理学本科)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领导科学是以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科学地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领导活动) 2、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在__________就有了。历史上把这种原始的自然领导制度称为“__________”。(原始社会、禅让制) 3、原始社会只能采取原始的集体领导方式,并常常与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图腾崇拜) 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的“禅让制”领导制度被父传子的“_________”所取代。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世袭制、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5、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应用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 6、____________说:“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论述。(邓小平) 7、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____________”的产生。(事业部制) 8、________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斯隆) 9、________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西蒙) 10、现代咨询除官方___________外,还有非官方的___________,即民间咨询,如美国___________。(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兰德公司) 11、在咨询建议的自主性、客观性方面,外部咨询____________________。(优于内部咨询) 12、____________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了可能。(领导主体集团化) 13、专制统治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垄断、权责脱离) 14、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分享、权责一致) 15、“____________”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事业部制) 16、____________必然成为一种维护民主、安全社会、提高领导绩效的现代领导方式。(法治化) 17、_________________,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领导活动实践) 18、领导科学就是对领导活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系统化、理论化) 19、现代社会的三门全新的横断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通称为系统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0、领导科学的出现还是现代社会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结果。(分工发展、深化) 21、社会分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的______分工,如历史上最早发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另一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_______分工,如决策与执行的分工,.( 横向、纵向) 22、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马克思主义) 23、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了研究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有这些都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24、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______________年代,发展于______________年代,完善于______世纪后。(20世纪80、20世纪90、21) 25、柴本良等人写了“________________”一文,开创了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先河。(软科学与领导艺术) 26、刘吉、赵红州撰写了“现代领导艺术”和“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领导科学) 27、1983年5月,由上海的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撰写的《__________________》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科学基础) 28、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现代领导活动) ________是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领导) 29、领导过程包括几个基本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30、领导要素内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 31、领导科学研究范围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结构、过程) 32、领导科学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①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__。(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33、现代社会的三大分工是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分工。(决策与执行、决策与咨询、决策与监督) 二、简述题1、简述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④领导方法科学化 2、为什么要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答:①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科学内容;②与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国家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公共行政学复习题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金鉴)。15.公共行政环境(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 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19.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20.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管理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它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正面或反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发生促进还是促退的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之中,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具有权威性的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两种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与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对象:1、作为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是行政管理的客体;3、公共管理必须共遵守民主法治这一根本原则,行政管理更要率先垂范;4、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内容:环境(形势)、目标、预测、计划、谋略、决策、组织(职能)、人力资源、培训、领导、授权、执行、协调、公共关系、监控、财务、后勤、法规、文化(道德)、心理、信息、沟通、咨询、服务对象、宣传教育、办公室(电子政务)、改革与发展、创新、效率、标准、方法、评估、知识管理、研究、总结、应急等。 方法:法学的、演绎的、归纳的、理论的、历史的、比较的、行为科学的、系统的、计量的、静态的、动态的、单科的、跨学科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的、结构的、综合分类的、心理的等。(方法更新首先要观念更新)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一、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影响行政系统的外部化环境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第二节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臵; 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臵和运行模式。 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新版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在西方, 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C.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A.《行政之研究》),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 A.官僚制理论 ) , 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D.泰勒 )。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D.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D.法约尔 )。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 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B.古立克 )。 13.20世纪30年代, 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1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C.怀特)。 1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行政学导论》)。 16.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D.梁启超), 她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

"中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她于1876年在( B.《论译书》)中提出"中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中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9.中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 。 2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孙中山), 她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第二章行政环境 1、公共行政环境的( D.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A.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 C.公共行政生态学), 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 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 该书的毛者是( A.里格斯 ). 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B.《公共行政生态学》 )。 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农业社会 ) 。 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 . 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工业社会 ) 。 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 棱柱型是(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技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行政学》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法约尔桥:是指管理机构中如何解决职权等级关系条件下,既能保持统一指挥又不影响系统信息传递和协同动作的一种管理方法。由法国企业家法约尔设计出一种“跳板”,也叫法约尔桥。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3、6W法:即what-什么、where-何处、when-何时、who-谁、why-为什么、how-怎么样的关于决策问题的诊断方法。 4、静态效率:指技术和偏好保持不变时的效率?如果偏离静态效率引起一个更快的技术变化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它们就会产生高于满足静态效率的条件时的消费者满足水平? 5、混合经济:指既自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中,库尔侧结构既有分散的方面又有集中的特征。相应地,决策者的动机和激励机制是经济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接受上级的指令,同时,整个经济制度中的信息传递,也同时通过价格和计划进行。 6、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调市场主导、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产权私有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球化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7、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8、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 9、行政决策: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行行政目标从多种有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10、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11、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12、管理层级: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13、行政国家:行政国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于1948年提出的。行政国家首先是一种国家公共行政职能现象,其次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公共事务管理现象。 14、福利国家:是种国家的形态,其政府在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等行政事项,扮演著推动和改革的关键脚色。就消极面言,旨在企求消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痛苦;就积极面言,则在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易言之,福利国家是以具体合理的政策,全力推动国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增进国民福利为主的国家。 15、首长制:亦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16、委员会制:亦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17、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职能。 18、发展职能:即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启发、诱导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促动、

行政管理学-相关资料

一、单选题 1、下列理论或学派中属于科学管理时期的是( C )P5 A.权变理论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官僚集权组织理论 D.新公共行政学 2、根据行政组织性质、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地方行署应属于行政组织中的( C )P27 A. 领导机关 B. 派出机关 C.辅助机关 D. 监督机关 3、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这种划分的标准是( A )P44 A.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 B.行政决策所处的自然状态 C.行政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出现 D.行政决策对行政管理的重要程度 4、“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能否有效的实施行政决策和实现行政目标,出色的完成行政任务等方面进行测量的方法”属于行政效率的技术性测量的(B )P112 A.行政费用测量法 B.行政功能测量法 C.行政要素评分法 D.标准比较法 5、按照行政监督性质的不同分类,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C )P94 A.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B.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C.一般监督和专业监督 D.政党监督、社会监督和立法机关监督 6、现代行政决策的两项基本要求是科学化和( C )P46 A.保密化 B. 集权化 C.民主化 D. 封闭化 7、以行政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计划的和技术的要求为指标的属于行政效率的

( C )看下这个答案对不对,书上没有现成的 A.时效指标 B.费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8、“认为决策者能够制定和选择出最佳决策方案”,这一特征属于() A.渐进决策模式 B.综视决策模式 C.满意决策模式 D.理性决策模式 9、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这项职能属于行政管理的()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10、对机关人员进行保健服务,这项管理属于() A.日常生活事务管理 B.接待事务管理 C.环境管理 D.物材管理 11、将预算分为总预算、单位预算、附属单位预算、单位预算的分预算或附属单位预算的分预算,其划分标准是( B )P58 A.按照预算的组织形式 B. 按照预算的内容 C. 按照预算的范围 D. 按照预算编制的程序 12、把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其划分标准是( B )P71 A. 按特点和作用 B. 按行文关系 C. 按文书的机密程度 D. 按文书的缓急程度 13、行政管理法规分为全国性的行政管理法规和地方性的行政管理法规,其划分标准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电大2018年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单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C.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A.《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案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A.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D.泰勒)。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D.法约尔)。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B.古立克)。 1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1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C.怀特)。 1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D.《行政学导论》)。 1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D.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 20.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第二章行政环境 1、公共行政环境的( D.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 C.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毛者是(A.里格斯). 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B.《公共行政生态学》)。 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农业社会) 。 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工业社会) 。 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技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 10.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B.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主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 第三章政府职能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非盈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29)个。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章行政体制

公共行政学---考试答案

公共行政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9.1926年怀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5.公共行政环境(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19.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20.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问题是(政府职能)。2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25.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6.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7.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8.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29.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0.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3.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4.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5.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7.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8.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39.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40.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 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 41.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 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 属于(委任制)。 42.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 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 4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决策 权力)。 4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 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4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 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46.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 于(部外制)类型。 47.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 除在政府之外而产后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英国)。 4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 (中国)。 50.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 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51.世界上第一具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英 国)。 52.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 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2006年1月1日)。 54.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 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 方案)。 55.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自 然数(追踪方案)。 56.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 57.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5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 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 5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 环节是(纠正偏差)。 6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 沟通,亦称(横向沟通)。 61.(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 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62.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确 定评估对象)。 6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 为(社会监督)。 64.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 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 查,也叫(跟踪监督)。 65.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 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66.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察机关) 追究刑事责任。 67.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员的案件, 需要给予处分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 处分。 68.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员的国家公务员案件, 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 政纪处分。 6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预算)。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 日期是(2003年1月1日)。 71.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毕达哥拉 斯)最早提出的。 72.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 布后的(30)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73.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 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 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7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 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国 灰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75.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 道录)上。 76.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7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78.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法约尔。 二、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公立”来界定公共行政 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司法、行政、立法) 三种权力。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 行政学家有(怀特、汤姆森、西蒙、斯密斯堡)。 3.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科学 管理时期、静态公共行政学时、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威 尔逊、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公离的 观点。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魏劳毕、 怀特、费富纳)完成的。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研究的 广泛性 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公共行政学是 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7.行政环境的特点是(特殊性、复杂性、不稳 定性、约束性) 8.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融合型公共 行政模式、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衍射型公共行 政模式) 9.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 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阶级状况、法律制度、 政治文化) 10.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意识形态、道 德伦理、价值观念、教育) 11.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价值 观、道德感情) 12.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政 治统治职能、经济职能) 13.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实践来看,政府的基 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 能、经济职能) 14.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的提供、无知和非理性、 不平等问题) 15.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民主职能、政治 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16.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 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执行国 际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提高 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 17.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奴隶社 会的行政体制、封建社会的行政体制、资本主义 社会的行政体制、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18.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 以把行政体制分为(中央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 制、行政区划体制) 19.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比利时、加拿大、 斯里兰卡) 20.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墨西哥、新加坡、 埃及) 21.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葡萄牙、坦桑 尼亚、奥地利、芬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 22.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自治体地方 政府、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 23.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 (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 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24.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梅奥巴纳德、西蒙) 25.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 织理论有(非正式组织理论、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社会人理论) 26.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 有(非正式组织理论、权威接受理论、组织平衡 理论) 27.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非政府性、组织 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 2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监督市场、监督 政府、中介作用维护良 好的社会价值) 29.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免 税收、委托公共事务、辅导监督、补助、法律管 制) 30.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权利集中、 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 31.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