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波辅助合成

合集下载

微波辅助法合成Hantzsch酯

微波辅助法合成Hantzsch酯

微波辅助法合成Hantzsch酯尹晓刚;吴小云;王野;陈治明;陈卓【摘要】Five Hantzsch ester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aromatic aldehydes , acetacetic ester and ammonium bicarbonate as starting materials with immobilized montmorillonite /Lewis acid as cata-lyst under microwave condi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 reaction time, solvent, cata-lyst and nitrogen source on the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e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60 ℃,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10 min, the mo lar ratio of aromatic alde-hyde, ethyl acetoacetate and ammonium bicarbonate was 2.0 :2.0 :1.0, nickel chloride immobilized montmorillonite as catalyst , the yield was up to 97 .8%.%以芳香醛、乙酰丙酮及碳酸氢铵为原料,固载路易斯酸蒙脱土为催化剂,通过微波辅助法催化合成了5个Hantzsch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和IR确证.考察了催化剂、溶剂、温度、时间和氮源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60℃,微波辐照时间10 min,n(芳香醛):n(乙酰乙酸乙酯):n(碳酸氢铵)=2.0:2.0:1.0,氯化镍固载蒙脱土为催化剂(10%),产率高达97.8%.【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16(024)009【总页数】4页(P820-823)【关键词】微波辅助法;固载路易斯酸蒙脱土;合成;Hantzsch酯【作者】尹晓刚;吴小云;王野;陈治明;陈卓【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9.32Hantzsch酯具有抗菌、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抑制糖尿病和钙拮抗剂等多种生理活性,可以作为氢源,完成C=C、C=N、C=O的氢转移反应[1-2]。

微博辅助合成

微博辅助合成

Bookser 小组考虑到卤代糖的不稳定性和重金属污染 等问题,采用了稳定的乙酰糖与硅醚保护的腺嘌呤在微波 辅助下实现了区域选择性的糖基化反应,以中等收率得到 了保护的腺苷。
负载型高分散的纳米贵金属粒子以其良好的催化性能,对 发展燃料电池和催化加/ 脱氢催化剂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碳 负载的铂微粒是最主要的代表,其制备和性能一直被广泛地研 究. 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浸泽- 还原方法,即把载体充分浸 泡在含有贵金属盐的溶液中,使吸附在载体上的贵金属离子在 还原性气氛下加热还原. 另外也可以采用湿化学还原方法制备 负载型纳米贵金属粒子. 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得尺寸和 形状均匀的纳米粒子. 众所周知,微粒的大小和均匀性是影响 其催化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制备大小和形状 均匀的超细的纳米粒子仍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重 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因此,最近提出了一些新的制备纳米金 属粒子的方法,如:微乳液方法,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等。
自从 1986 年 Gedye R. N.等报道了用微波辐射进行快速有 机合成以来,受到化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微波作为一种非传 统能量方式,能提高反应速率数百倍乃至上千倍,且具有操作 方便、副产物少、产率高及易分离提纯等优点,更趋于满足 “绿色合成”环境友好的需要。目前,在有机合成领域微波辐 射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微波加热合成、微波选择性和催 化合成、无溶剂合成、高分子合成、组合化学的平行高通量合 成等方面已经有很好的综述和总结。
(a)KBH4作为还原剂合成的Pt / C 纳米材料、(b)微波合成的Pt / C 纳米材料和(c)商业的E-TEK Pt / C 催化剂的XRD

) , (
((

((
a MW-pt / C w= 18.6%

微波辅助下6-四氢吡咯嘌呤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微波辅助下6-四氢吡咯嘌呤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关 键词 : 微波辐射 , 四氢 吡咯嘌呤衍生 物 , 6 一 亲核取 代反应. 中 图 分 类 号 : 6 57 0 2.5 文献 标识 码 : A
嘌呤 和 氨基 嘌呤 衍生 物是 一类 非 常 重 要 的 药物 及 药 物 中间 体 , 有 广谱 的抗 病 毒口 、 肿 瘤 活性 _] 具 ]抗 ” .
移R 1 +
1 a
《 硷R
‘2 a 2 ~ g
( . 3 , O 3 6g 3mmo) 振 荡 , 人微 波炉 中 , 1, 放 烧瓶 固定在 配有 冷 凝管 的支 架 上 , 3 0W 下 辐射 5ri , 大 在 0 n后 有 a
量 白色 固体 出现 . 滤 , 过 滤饼 用蒸 馏 水洗 涤 , 到 白色 固体 2 . 类 似 的 方法 合成 2  ̄2 , 中 2 ~ 2 得 a用 b e其 d g真空
( , , 一 H ) 8 0 6( , , 一 H ) 3 7 8( ,H , SH 8 ,. 4 S H 2 , . 7 m 4 N— H ) 1 9 0 ( , H , — H ) C ,. 5 m 4 N ; NM R ( DM S d O— 为
收 稿 日期 :0 7 1 一 1 20— O 9
越 受到 人们 的青睐 [ , 成 功应 用 于各 类 有 机 合成 反 应 . 文 报道 了 以 DMF为 溶 剂 , 微 波 辐 射 下 6氯 8 并 ] 本 在 一 嘌呤 及 其 衍 生 物 与 四氢 吡咯 发 生 亲 核 取 代 反 应 , 速 、 效 地 合 成 了 一 系 列 6 四氢 吡 咯 嘌 呤 及 其 衍 生 物 快 高 一
B OHl ,C C 6 u 4 ] H。 N_ 等有 机 溶剂 中进 行 的. 些 方 法 普 遍 存 在 着 用 高 毒 性 的溶 剂 对 环 境 污 染 大 、 应 时 间 这 反

配位化学——精选推荐

配位化学——精选推荐

第六章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一门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现代配位化学不仅和化学学科中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密切融合,而且通过材料科学及生命科学,进而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等一级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配位化学研究水平大为提高,一些方向逐渐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本章将对我国化学工作者近年在配位化学领域研究前沿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进行论述。

6.1配位化学中的新反应及方法学研究配位化学中的新反应和合成方法研究是进行配位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课题之一。

配合物最传统的合成方法是溶液法将反应物在溶剂中搅拌,或者缓慢扩散(包括分层扩散,蒸汽扩散,U型管缓慢扩散)通过直接、交换、氧化还原反应等方法,一般适用于反应物(金属盐和配体)溶解性比较好的,在温度不太高就可以反应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而对于金属盐以及有机配体都难于溶解的体系,传统的溶液法往往无能为力。

无机化学家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配位化合物合成方法外,对发现新合成反应或建立新合成方法的研究都从来没有间断过,特别是在利用这些新反应、新方法来制备、合成具有新颖结构或特殊功能的配位化合物方面,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利用水热和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成果,包括一些新颖的原位金属/配体反应,被誉为“连接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桥梁”[1];而模板合成技术也被成功得用于配合物以及其聚集体的可控组装中;一些特殊的合成技术和方法如离子热、微波辅助、固相反应等也将在本节介绍。

6.1.1溶剂(水)热条件下原位金属/配体反应作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原位金属/配体反应已被广泛地用于新型有机反应的发现,反应机理的阐述以及新型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尤其是用于合成那些利用有机配体直接反应难以得到的配合物。

传统的合成反应一般是在敞开体系而且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发生的,而在溶剂热或水热反应条件下,利用原位金属/配体反应法制备配位化合物是十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合成方法,这一源于无机材料,特别是多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配位化合物,尤其是难溶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1, 2]。

微波辅助合成Ru(Ⅱ)配合物及其自组装多层膜

微波辅助合成Ru(Ⅱ)配合物及其自组装多层膜
杨 丽 , 王 华 李 孔 斋 , 魏永 刚 1 , 2 祝 星 , 2
( 昆明理 工 大 学 冶金 与 能 源工程 学院 , 昆明 6 5 0 0 9 3 ) ( 昆 明理 工 大学省 部 共建 复 杂有 色金 属 资 源清 洁利 用 国 家重点 实验 室 , 昆明 6 5 0 0 9 3 )
Mi c r o wa v e ・ As s i s t e d S y n t h e s i s o f R u ( 1 I ) Co mp l e x a n d S e l f - As s e mb l e d Mu l t i l a y e r
Fi l m Fo r me d by Al t e r na t i ng La y e r s o f t he Ru Co m pl e x
关键词 : 钌 配 合 物 ;自组 装 ;微 波 辅助 ; 光 电性 质
中图分类号 : 0 6 1 4 . 8 2 1
DoI : 1 0 . 1 1 8 6 2 / C J I C. 2 01 5 . 1 5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 4 8 6 1 ( 2 0 1 5 ) 0 6 . 1 1 3 1 . - 0 8
YANG L i 。 W ANG Hu a , ’ 。 L I Ko n g - Zh a i 。 WE I Yo n g - - Ga n g 卫 ZHU Xi n g , 2
( F a c u l t y o f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a n dE n e r g yE n g i n e e r i n g , K u n m i n gU n i v e r s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K u n mi n g6 5 0 0 9 3 , (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m p l e x N o 咖F V O I I  ̄Me t a l R e s o u r c e s C l e a n U t i l i z a t i o n , K u n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nd a T e c h ol n o g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3 , C h i n a )

微波辅助法合成手性β-氨基酸

微波辅助法合成手性β-氨基酸
( 江南 大学 药学院 ,江 苏 无锡 2 1 4 1 2类在药物开发和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中间体,尝试了以L 一 天冬氨酸为手性源合成手性
p~ 氨基 酸的研究 ,其合成方法 :首先对天冬氨酸进行氨基保护 ,然后利用微波 ,高效地 合成 ( s )一N一保护 的丝 氨酸 一^ y 一内酯 , 最后通过傅克反应 ,合成具有芳香性的手性 8氨基酸。具有路线短 、操作 方便 、绿 色经 济等优点 ,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第4 2卷第 2 O期 2 0 1 4年 1 0月
广



V0 1 . 4 2 NO . 2 O
G 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Oc t . 2 0 1 4
微 波 辅助 法 合 成 手 性 p一氨基 酸
刘发 明 , 冯柏年
它 主 要 以 具有 潜 在 生 物 活性 的 B一内 酞 胺 的形 式 存 在 于 自然 界 中; 也存在 于生物 活性肤 链 中。同时 ,B一氨基 酸 也是 一类在 药 物 开发 和生 物研 究 中 有广 泛应 用 的 中 间 体 … 。如 著 名 的 抗 癌
B 一 氨基酸按侧链所在位置可分为 p 。 一 氨基酸 ,p 3 一 氨基
d r u g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y i n g t o u s e L— a s p a r t i c a c i d a s c h i r a l p o o l t o s y n t h e s i s p —a mi n o a c i d s ,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m e t h o d w a s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
高。
关键词 : 微波辅助合成 ; 电子 效应 ; 苯并 眯唑 ; 衍生物
中图分类号 : 6 2 6 02. 文献标识码 : A
M i r wa e a ss e y t e i f be i i a o e d r v tv s c o v - s it d s n h ss o nzm d z l e i a i e
s ogrte e fh at nw sipoe o t ne, l o er c o a rvdt . r h y d t e i i m o
Ke r s mir w v -s itd s n h ss ee t c e e t b n i d z l ; ei ai e y wo d : c o a e a ss y t e i ; l cr f c ; e zmi a o e d r t s e i v v
ra t nw sc ri u n e co a ei a it n W h nteee t nw tda iga i t fsb t u n t -e z le y eb cme e ci a are o t d rmirw v rdai . e lcr h rw n bl o si e t b n ad h d e a o d u r o h o i i y u t aP
Ab t a t Mi rwa e a sse r a i y t e i fb n i d z l e ia ie h o g h e c in o - h n ln d a n t 一 i sr c : c o v sit d o g n c s nh sso e zmi a oe d r t s tr u h te r a t fo p e ye e imi e wi 4 n - v v o h to e z l d h d 4 meh l e z l d h d d 4 dmeh l mi o e z ll e y e wa n e tg td Hih p ro ma c i u d c r ma r b n y a e y e, ・ ty b n y a e y e a - i ty a n b n ya d h d s iv sia e . g e r n e l i h o - l l n f q

微波辅助合成邻羟基苯丁酮

微波辅助合成邻羟基苯丁酮

微 波 辅 助 合 成 邻 羟 基 苯 丁 酮
苏玉辉 , 许兴志 , 宋吉英 , 曲宝涵
( 岛农 业 大学 化学 与药 学 院 , 青 山东 青岛 260 ) 6 19
摘要: 利用微波辅助 , 以丁酸苯酯 为原料 , F e 重排制 备 了邻羟基 苯 丁酮。通过单 因素实验 考察 了反应时 经 rs i
间、 催化剂用量及反应 温度对 收率 的影响 , 正交 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 。结 果表 明 , n 催化剂 ) / 丁酸 当 ( :/ , (
苯酯 )=16 反应 温度 1O , ., 2 ℃ 反应时 间 8m n时 , i 丁酸苯酯完全转化 , 邻羟基苯 丁酮 收率 4 . % 。 50 关键词 : 微波 ; 丁酸苯酯 ;r s F e 重排 ; i 邻羟基苯 丁酮 中图分类号 :Q2 3 1 T 4 . 文 献标 识码 : A
Ke r s mi rwa e h n l u y ae;F e e r n e n ; — y rx b tr p e o e y wo d : c o v ;p e y b tr t i r s r ar g me t o h d o y uy o h n n a
邻/ 羟基 苯 丁酮 (/— B ) 对 opH P 是人 工合 成 的一
类拟 银杏 杀菌 剂 ¨2, l 目前 主 要 以丁酸 苯 酯为 原 料
收率的影 响 , 了最优合成工艺条件 。此法 与常规 确定 方法 比较 , 收率 由 3% 提高到 4.% , 6 5O 反应时 间从 2 h缩短到 8mn反应 过程稳定 、 i, 易控制。
经 F e 重 排 制 备 , 中 邻 羟 基 苯 丁 酮 的抑 菌 、 i rs 其 杀 菌活 性 更 好 .。 杨 克 迪 等 优 化 了 丁 酸 苯 酯 4 】 F e 重排 制备 邻 羟 基 苯 丁 酮 的工 艺 条 件 微 波 技 术 应 用 的深 入 , 6 利用 微 波促 进 F e 重 排 反应 的研 究 也 相 继 有报 道 _ , i rs 6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