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你喝清酒,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清酒吗?在对清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喝得出清酒真正的味道?想从一无所知变成清酒通吗?

第一步你就必须先了解清酒的历史。

清酒之源~中华文化

打开日本造酒史,我们可以说,假使没有中国,现在可能喝不到日本清酒……。

根据日本「大隅国风土记」记载,日本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稻米种植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九州近畿地方就有用嘴咬嚼蒸煮过的稻米数分钟再吐到碗里发酵的「口嚙酒」,虽然是很简单的制程,不过却只有巫女才有嚼制口嚙酒的资格,可见酒在日本初现,即和有所关联。

照日本历史的记载,口嚙酒时期约有五、六百年,一直到公元250年左右,中国的志东夷传中有关倭国之酒的记载,说明当时日本酒已经脱离口嚙酒的形式,而清酒名称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中首次披露,推算时间,日本历史首次出现清酒,约为公元400年左右。

综观日本的造酒史,其实清酒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出遣隋使与遣唐史,所带回日本的文化中,制酒正是其中的一环,而根据日本「古事记」记载,中国的曲先传到国,唐朝时再由国辗转传到日本,从此日本清酒原料中才加入了「曲」的成份。因为隋唐文化的大量灌注,才让日本清酒得到改良与进化,也让日本人更重视酒的文化。

中华文化对清酒的影响有多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清酒的首席酿酒师从古至今都被称为「杜氏」,杜氏一名之由来,根据日本酒造史的考证,最有力的说是仿自中国酒神杜康。

清酒制度化之始~朝廷僧坊之酒

在这个将酒神圣化的时代,酒与政治息息相关,一般民众与清酒的距离还相当遥远……。

公元689年,日本朝廷正式设立宫省造酒司,专司清酒之制造与研发,清酒的酿造体制至此完整。隋唐文化的介入,让日本酒正式由「民族酒」进入到「朝廷酒」的时代。酒被认定为是上天所赐,因此只有皇宫、大型庙宇与神社才能酿造,日本清酒在所谓的「朝廷酒」时代,是至为神圣与尊贵的,与当时的中国相比,酒在中国已经是公开贩卖的商品,在日本却遭到诸多的限制,可见当时日本朝廷对酒的重视程度。

严格说起来,现在日本清酒并未真实重现1400年前的制程与风味,现代日本清酒的制法,是承袭自公元927年所编撰的「延喜式」一书,该书不仅明载当时的律法与仪礼,也明载了十五种类清酒的酿制法,延喜式所记载的酿法可以说是有正式完整记载流传下来最古早的清酒酿制法,当年以延喜式酿造法所酿制之清酒,只限使用于仪式,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可能喝得到,与此同时,由庙宇神社所酿造的「僧坊酒」也与造酒司所酿之清酒齐名。

清酒变成平民化商品,大概始于公元1150年,当时日本以促进都市化及商业繁荣为要务,酒是与米有相等经济价值的产品,因此朝廷准许民间酿酒及卖酒,制酒中心由朝廷转到寺庙及神社,以京都为中心的酒屋也在此时兴盛了起来,不过民间卖酒的时间并不长久,随着日本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由也由朝廷转到幕府,统治者由贵族变成了武士,幕府与朝廷对酒的管理持相左意见,公元1252年,幕府就下了禁制令,破坏了所有的民间酒器,禁止清酒在民间贩售,日本造酒史称此事件为清酒发展的大倒退。

清酒大鸣大放期~江户地酒时代

清酒至此总算全面开放,民众与酒的距离越来越近,清酒的平民化,让清酒的

发展一日千里……。

清酒的禁制令,大大阻碍了清酒的发展,不过这段期间日本人发现了以65度低温杀菌的原理,算是清酒制造史上的一大突破,一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左右),幕府开放民间酿酒,原来只有朝廷及神社寺庙才能酿造的清酒,民间只要领有执照,同样可以酿制(公元1657年),日本清酒才由「僧坊酒」转进了「地酒」的时代,禁酒令的完全开放,让清酒进入百家争鸣的灿烂时刻,当时丰臣秀吉在京都建立伏见城,伏见一地即成为江户时期的清酒酿制中心,现在日本人仍称伏见地区为「清酒的故乡」,1698年幕府做过正式统计,当时全国酿酒户数高达27,251户,一年酿酒用米容量高达 91万石(约163,800,000公升)。

随着酿制清酒的开放,日本清酒在江户时代之后,于技术上有很多的进步,江户时代末期(约公元1840年),日本人首度发现水质对酒的好坏有极大的影响,兵库县滩区鱼崎乡的山邑太右卫门发现西宫的泉水是一种富含高磷酸、碳酸钾、铁质及碳酸锰的硬水,这种水正是清酒的理想酿制用水,因此直到现在为止,西宫市的「滩之宫水」仍旧是最理想的清酒酿制用水,兵库县从此变成与京都伏见地区相庭抗礼之清酒圣地。

江户时代紧接着出现的是明治时代,明治维新首重富国强兵,酒的税收对当时的财政有很大影响,为了增加税收,明治维新时期下令没有执照的一般民众不准在自家私酿清酒,清酒也是在明治时代首度外销(公元1872年),日本政府在接触西方科学之后,开始正视化学原理对制酒过程的重要性,1897年日本微生物家兼化学家古在由直与矢部规矩治研发了第一种专供清酒发酵用的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 Sake1897 IFO-0304」,让日本政府信心大振,因此于1904年设立大藏省酿造试验所,正式利用化学及微生物学之畴研发清酒的酿造。

清酒大起大落期~昭和时代

科学让清酒在这个时候产生质与量的大跃进,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物资缺乏期间,科学虽维持住清酒的量,却扼杀了清酒的质……。

昭和时期是清酒变化最大的时期,1933至1935年间,日本相继研发了坚型精米机及其它酿制清酒的机器,投入清酒生产行业,机器化大大提高了清酒的生产效率及产量,微生物学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效用,适合各种口味清酒的酵母相继研发,大量投入生产行列,科学的成就,让清酒在质与量方面都得到提升,不过紧接在后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却让日本清酒面临了空前的浩劫。

战时的日本,发生了米荒,偏偏又不能停止生产代表日本精神的清酒,为了用更少的米酿更多的酒,日本政府于1944年下令,全国生产清酒的造酒场,在生产清酒的过程中,皆需强制加入由废糖蜜所提炼出的酿酒用酒精,以期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日本清酒在战前很少添加酒精,因为添加非天然成份的酒精加速发酵,会破坏清酒的口味,战争可以说大扼杀了清酒的品质,战败后日本经济萧条,有人甚至因为没米吃而饿死,米在这个时期喂饱肚子的意义大于酿制清酒,而日本政府也在1945年下禁酒令,限制酒类的自由贩售,但是禁酒令只造成私酿酒横行,直到1949年,政府才取消禁酒令,因为禁不住非法私酿酒的风潮,因此有人戏称这是「虚幻的禁酒令」。禁酒令开放之初,日本米的生产量依然不敷使用,为了增加清酒产量,酒商自行提高酒精的用量及添加葡萄糖,而政府也认定这是合法行为,清酒品质再度向下沉沦,这个时期的清酒,可以说是日本有史来最糟糕最劣质的,直到1955年日本米的生产量总算足以应付日本人民在食用上的需求,酒精添加量才稍有节制,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无添加酒精的纯米清酒才宣告复活,不过许多厂商却在战后学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酿酒哲学,纵然日本米产量足以供应纯米清酒的生产,在成本与利益的考量下,大部份的厂商选择牺牲品质,依然利用添加酒精的方式酿

制清酒,目前日本清酒中,只有少部份是无添加酒精的纯米清酒,因此现在日本清酒中能标榜纯米酿造无添加酒精的,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至于日本清酒的分级制度,始于1943年,当时将清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种等级,当时的清酒品质都很差,分级的意义不大,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与征税。直到1962年日本清酒四等级才改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种等级,不过分级制的实施并没有多久的时间,1989年日本政府就立法废除清酒等级,1992年正式通过清酒等级之废除,现在日本清酒不再以级别区分,而是以特定名称来区分酒的种类,依特定名称之定义,是以精米率及使用原料来作区分,现在日本清酒共分八种,依序为纯米大吟酿、大吟酿、纯米吟酿、吟酿、纯米酒、本酿造酒、特别纯米酒、特别本酿造酒。

随着时代潮流之演进,清酒的用途也更多样化,现在的日本,清酒除了饮用外,还可以用做美容保健用途,像用清酒洗脸及泡清酒浴,在日本也曾引起一阵流行。

日本清酒简要历史

时间重要事项

BC300年稻米种植技术东传日本,唾液发酵之「口嚙酒」初现。

AD250年「志」东夷传记载日本人喝的酒。

AD400年「清酒」一辞首次出现于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

AD689年设置宫省造酒司。

AD748年「万叶集」记载能国熊来的酒屋(酒屋首次出现于日本的记载)

AD927年「延喜式」编撰完成,宫省造酒司清酒制法首次出现明确记载。

AD1252年幕府下禁酒令,民家酒壶全数毁坏丢弃,全国不准卖酒。

AD1569年「多闻院日记」一书首度记载清酒加热杀菌之制程。

AD1657年造酒股设定,有执照者可酿制清酒。

AD1840年兵库县人山邑太左卫门发现「滩之宫水」。

AD1872年日本酒首次输出海外(奥地利)。

AD1878年瓶装日本清酒开始贩售。

AD1897年酿制清酒专用酵母研发完成。

AD1904年大藏省酿造试验所设立,清酒进入化学与微生物学的时代。

AD1933年紧型精米机出现,清酒酿制进入机械化时代。

AD1943年酒类事项依等级分类设定,日本酒由一级到四级分类。

AD1944年大战期间,政府下令清酒酿制皆须强制加入酒精。

AD1945年日本战败经济雕零,政府下禁酒令限制酒类之自由贩售。

AD1949年禁酒令取消,酒类恢复自由贩售。

AD1962年日本酒级别改为特、一、二级。

AD1964年战后首度出现无添加酒精成份之纯米清酒(玉乃光)

AD1973年酒类酿制过程禁止使用防腐剂。

AD1992年日本酒级别废止。

清酒的酿造

清酒的酿造的基本原料是白米、曲、水及酒酵母,基本制造方法是先蒸好白米,然后加进曲、水和酒酵母使之发酵成酒,将之过滤就成了清酒。

清酒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初期时由朝廷酿造,之后就转到寺院,直到鐮仓时代,才普及到民间。到了江户时代初期,出现了「池田」酿酒中心,之后又出现了「伊丹」酿酒中心及江户的「滩」酿酒中心。酿酒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例如精确计算蒸白米时水和米的比例,采用三段下料方式,严格控制火力以及采用三九天酿酒方式等,大大提高了清酒的品质。不过,真正确立了日本清酒的酿制法,还是在明治引进西欧科学酿酒法以后才形成的。

清酒的酿制方法如下:

首先把粗米精制成70%的精白米,放水浸泡后蒸,往蒸熟的米里加进黄曲菌,制成米曲,使产生淀粉霉和单摆脢,做成酒母。然后将米曲、蒸好的米以及水混合,再加入乳酸和清酒酵母,乳酸可防止其它杂菌的繁殖,促进清酒酵母繁殖。在曲的酵素作用下,米的各成分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及维生素,反过来又成为酵母的营养来源。这个操作过程需要十天时间,最后制成未过滤的酒。必须注意的是,往酒母加米曲、蒸米和水时,要分三次放,称为三段下料方式,即「初添」、「仲添」和「留添」。当然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温度和比例的限制。

大约二十天左右,酒精成分达到18—20%时,表示酒已成熟,将酒放入木棉袋,用水压机慢慢地挤压,流出来的酒就叫「新酒」。将新酒放在冷的地方保存使之沉淀,加温到摄氏65度进行低温杀菌。把杀菌后的酒放入容器贮藏。需要出货时,将几个容器的酒调和,按规格搀入水,再过滤、加热,最后装瓶。

日本清酒酒标

日本人习惯把酒坊的主人称为杜氏,把酿酒的技术人员称为〝藏人〞,而酒坊的名称常常在杜氏之前冠上当地的地名,因此,只要提到某某杜氏就知道是哪一个地方的酒坊所产,其特色优劣如何?例如兵库县的丹波杜氏,青森县的津轻杜氏等。

一般清酒的商标大致有两种区别,一种是以清酒的款式品名作为产品的品牌,常使用一些颇富诗意、禅意的语句,例如一人娘、一藏,风之一轮等﹔另一种则是私人酒坊传统的商标,直接以酒坊的名称作为品牌商标,并由主人署上吟酿、大吟酿等字样,如男山酒造、八海山、丹桂冠等。无论是传统酒坊的商标或是讲究科学方法,结合传统技艺精作细酿的品牌,在酒标设计上多结合书法、美术的表现手法,从其中可以窥知大和民族的文化性格及古老中国文化的影响。

清酒的酒标常融合酒坊特有的风格与产品特色,除了有视觉上的美感外,更在语意上充分发挥吟咏玩味的想象空间,表现了日本人对任何事务认真与投入的精神,就好象〝吟酿〞二字,有着细细品尝,仔细玩味的意思

目前日本全国约有2500家酒厂,每年生产120万升的清酒。酒的级别由地方酒类审议会评定,目前市场上卖的一级清酒的平均成分为,酒精15.9%,日本酒度-5.1,酸度1.4,氨基酸度1.8,直糖3.75%。

日本清酒的卷标:制酒的手法特色

酿酒厂的商标?商号酒厂的名称地址?

网址出厂日期

酒品名称酒税法上酒的种类

原材料名酒精度

容量原料米磨除的剩余比例

特定名称?酒的分类酒种的口味

一男山复古酒

道最知名的传统酒坊,由于其酿酒历史有300多年,而且其酿酒技术是采用古书的记载,遵循古老的方法酿成,因此酒名取为〝复古酒〞就是强调此遵循古法的特点。

二腰古井的露时雨

酒标的背景是美术花卉图样,文字则以烫银呈现,并有点点银粉,就好象是时雨洒落在背景的花朵上,颇具现代美工的创意表现。

三开华风之一轮

典型的结合书法与美术绘画的设计,〝一轮〞在日文的意思是一朵花的意思,风之一轮就是风中的一朵花的意思,从酒标的设计可看出此酒适合女性饮用。

四大山吟水花

从酒标的设计与酒度(15度),也可看出这款酒也是专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粉色系的卷标及五彩的字体,展现了女性娟秀柔美的特质。

五一人娘

在日本也是非常适合送给女性朋友的一款酒,直接把一位穿著和服少女的图像作为酒标的主体,与人有直觉的东洋风味﹔〝一人娘〞的日文是独生女的意思,因此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而传统的日本婚礼新娘必须穿著正式和服,这个酒标的意函就有那种出嫁女儿的心情﹔酿酒的过程就好象是呵护女儿一样,如今酒已熟醇有女长成,只希望她嫁个懂得欣赏的夫家。

六序曲(A Movement)

这个酒标的特色是设计成西方葡萄酒包装的样式,乍看之下会以为是洋酒,颇具现代感﹔音乐与清酒结合,让人有许多想象空间。

七若戎忍者

忍者是日本武士的名称,由于武士有着坚毅不拔,刻苦忠诚的精神,这个酒款的设计似乎也透漏着主人对酿出好酒的坚持。

八真澄吟酿

真澄是信洲诹访泉的原产酒,其最有名的就是酿酒用的7号酵母,因此在卷标

上特别注明,而〝真澄〞有着纯净澄澈的意思。

日本酒的酒标随着商业的竞争,容极为丰富,有专为特定节日活动设计的酒款也有特别设计作为送之用,有些隐含着禅意的如白隐正宗、空、蒲霞禅等,其它有强调酒的口感,有注重地方特色的,有些则把文学品味放入其中,无论如何日本酒的酒标结合了历史、文学、美术、书法、禅心等文化要素,成为一种值得收藏玩味的商标。

日本清酒品鉴三步骤

眼观、鼻闻、口尝

日本人饮清酒喜欢加热后饮,据说加热后香味更浓。温度一般以摄氏45到50度为最适宜。至于下酒菜,则以清淡的日本菜为最合适,刺身更是清酒的上佳菜肴。

饮清酒时还有一套礼节,如斟酒、接酒、献酒以及坐都有一定的手势和姿势,所以饮酒时,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普通酒质的清酒只要保存良好,没有变质,颜色呈清亮透明,都有一定的香气与口感,若是酒质高的酒种,其品鉴方式就像高级洋酒一般,也有辨别好酒的诀窍及方法,其方法不外三个步骤:

一. 眼观

观察酒液的色泽与色调,是否纯净透明,若是有杂质或颜色偏黄甚至呈褐色,表示已变质或是劣质酒。

二. 鼻闻

有独特芳醇香味的酒为好酒,最忌讳过熟的香或其它容器逸散出的杂味,因此品鉴优质的清酒使用的杯器与葡萄酒一样,需注意温度的影响与材质的特性;日人有使用一种木质的方形杯饮用的习惯,主要是让酒杯的木质香味与酒液的香味融

合呈现一种特殊的口感,与品鉴无关。

三.口尝

在口中含3~5毫升的酒液,然后让酒在舌面上翻滚,使充分均匀的遍布舌面,进行品味,同时闻酒杯中的酒香,让口中的酒与鼻闻的酒香融合(含混),吐出之后再仔细品尝口中的余味,若是酸、甜、苦、涩、辣五种口味均衡调和,余味清爽柔顺的酒就是优质的好酒。

依据清酒的不同种类及其个别的特性,有其最适合的饮用方式,以下将各式清酒的种类及适合的饮用方式做概略的分类,但并不是绝对的建议,例如吟酿、大吟酿等较细致的酒种,也有香气高,酒质良好清爽的品类,无论温热饮用或冰饮都有不错的表现。

日本的饮酒礼仪

一般日本人在酒馆中喝酒,大多是同事好友等一群人一起去,若是按照传统的礼节,必须等到大家一起举杯说Kampai(干杯)后才可开始喝;另外,若是喝啤酒,同伴间为表示热情友好,会为对方斟满酒杯,此时亦可以自己的酒瓶回斟,但若是喝威士忌或其它较贵的酒,则不可以回斟。若喝清酒时,有人倒酒敬酒时,要先喝干自己杯中的酒,再接受敬酒,之后也要回敬对方。

清酒的保存要素温度、湿度、光线

日本清酒与葡萄酒一样只要有良好的熟成环境,酒质会愈甘醇可口,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装瓶出货之后,还会在瓶中持续熟成,长时间的放置储存,会随着保存环境的不同,影响酒质的香气与味道,因此,要保持清酒的香醇可口,就必须注意每一个保存的细节与方法。

光是清酒的天敌

一般所知道的保存酒的方法不外温度与湿度,而清酒的保存更要注意光线的遮

蔽效果,因为光线的照射是清酒的天敌,清酒不但害怕的照射,甚至日光灯照射过久都会使得酒质变化,如果日光灯持续照射2~3个小时,不仅肉眼即可看出酒质颜色的变化,有时还会散发所谓〝日光臭〞的特殊臭味。

为了防止光线照射影响清酒的品质与口味,购入的清酒最好能保存在日光无法照射到的地方,现今的酒瓶大多设计成深褐色或青绿色等遮阳效果佳的颜色,其目的就是便于清酒的保存。

20℃以下是最佳保存温度

除了防止光线的照射外,清酒的保存还要注意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一般而言,保存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最好,由于清酒的制作过程是采过滤及低温杀菌,因此装瓶后仍会在瓶中继续熟成,此时周遭的物理环境,对酒质的好坏便有决定性的影响,过剧的温湿度变化影响清酒的品质最大,因此最好能保持低温的恒温状态。保存好的清酒其保存期限可达一年至一年半,不过若是开过瓶未喝完的酒最好能放入冰箱冰存,因接触过空气容易氧化改变酒质,倒出的酒是绝对禁止再倒回酒瓶中的。

另外,消费者无论到日式料理店、居酒屋享用醇美的清酒,或是购买包装产品回家斟酌,都要注意其保存期限,一般清酒是清净透明的色泽,若是在料理店中饮用的清酒颜色已变得微黄,甚至黄褐色,表示已过保存期限变了质,除非是糁了特殊香料或口味的酒种,如金箔、中药材等。购买包装产品则要注意卷标上的酒种及制造日期,若是超过一年半的产品最好别买,因为超过此期限的酒多会变质。

日本清酒的饮用温度

温饮浓烈冰镇清爽----清酒的饮用温度

由于清酒是活性酒,因此日本清酒在饮用时,不同型态的酒会随着温度表现的些微差异,使得其酒质、香味、口感等产生复杂多样的变化。一般日本酒的饮用温度表现除了冰冷及温热两种区分外,还有其它适合的温度表现,其围在5℃~55℃中各有

不同的温度带表现:

熏酒:10~16℃的饮用温度带,伴温热亦可,能使口味甘酸平衡。

爽酒:饮用温度带较窄约在6~10℃之间或接近冰温。

熟酒:适合的饮用温度为7~25℃。

醇酒:饮用温度带最广在10~45℃都有,依喜好及酒性选择适合的饮用温度。

普通酒:适合常温或温热饮用,在50℃左右时,口感风味的平衡最好。

要判断何种清酒适合温热饮用?何种适合冰饮?主要是以其总体的香气及酒的骨胳(原料)来区别,一般而言口味浓厚,香气较高的酒种如纯米酒、本酿造酒或普通酒等,适合温热着喝;而香气及口味纤细的吟酿酒及大吟酿酒就不适合温热饮用,主要是因为经过温热之后酒中的香气会散发逸失,若是清淡纤细的酒种,其口感风味容易散失,因此较适合冰饮或常温饮用。相反的,若是浓厚香气高的酒则适合温热饮用,经过加热的过程能将酒中的香气带出,让酒质更浓郁香醇。

日本酒的冰冷及温热表现温度

温酒的方法

一般最常见的温酒方式是将裕饮用的清酒倒入清酒壶瓶中(Takuri、铫子),再放入预先加热沸腾的热水中温热至适饮的温度,主要是此种方法最能保持酒质的原来风味,让其渐渐散发出香气;另外也有使用微波炉温热的方法,若是以此种方法温热时最好尝试再酒壶种放入一支玻璃棒,如此可使壶中的酒温度对流,让酒温均匀。冰饮方法

冰饮的方法也各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较常见的是将饮酒用的杯子预先放入冰藏,要饮用时再取出倒入酒液,让酒杯的冰冷低温均匀的传导融入酒液中,以保存逸出其纤细的口感;另外也有一种特制的酒杯,可以隔开酒液及冰块,将碎冰块放入酒杯的冰槽中,再倒入清酒;当然最直接方便的方法就是将整樽的酒液放入冰箱中冰存,饮用时再取出便可。

酒品名冰冷加冰块温热加温水水割

大吟酿酒吟酿酒◎○△ X X

纯米吟酿酒同上

纯米酒/特别纯米酒◎○◎△△

本酿造酒/特别本酿造酒◎○◎△△

古酒 /◎○◎△△

原酒○◎ X ◎◎

生酒◎○ X X △

生贮藏酒◎○ X X △

生一本○◎△◎◎

樽酒◎○○△△

活性清酒◎○ X △○

甘口酒/辛口酒/手造酒◎○◎△△

无论冰饮热饮,只要选对了酒,用适合自己的饮用方式细心品尝,就算无法像品酒师一样那幺理性的分析口感与成分,也能感性的体会个中巧妙,就让味觉悠闲一下,品尝北国的佳酿风华。

清酒口味(浓醇、淡丽、辛口、甘口清酒四大味觉感受)

用米制成的美妙液体

米是清酒的主要原料,不过经过数百年的演变,酿酒用的米已不是普通的米,一般较为人知的品种如美山锦、、松山三井、山田锦、八反锦、五百万石等,其特色为米粒较大,蛋白质及脂肪少,米心要白且大等条件;在酿制的过程中,依不同的需求米粒的磨除率也不同,因为米的表皮及胚芽富含脂肪、蛋白质及矿物质等成分,酒质会随着含量的不同改变,一般而言吟酿酒的磨除率约40﹪,大吟酿约50﹪,甚至更多,而清酒也就在这些微妙的比例,酿制的每一个细节步骤,使用的水质等变化中,呈现一种细致、奥妙、丰富的风貌;品尝其中的香气变化、口感均衡等,可

是一点也不输西方的葡萄酒。

日本酒不仅每一家藏元(酒厂)都有一套自己的传统酿造法,其所使用的水质,杜氏(酿酒师)投注的精神,以至于配合季节的工序等,都会影响其酿制酒的品质与风味,因此优质的清酒是要细细品尝,用心咀嚼的,就如同其名〝吟酿〞,是一种值得仔细吟咏的佳酿。对杜氏而言,造酒已不只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艺术.

要品尝日本酒的细腻与风味,必须先有基本的认识;前面已提到酿制清酒的原料米的特色,另外,清酒酿制过程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用蒸馏法,完全以压榨过滤的方式将酒与酒粨分离,因此一般清酒的酒精度大多维持在15~18度之间,至多不会超过20度;另外在口感方面,大致可分为浓醇、淡丽、辛口、甘口,四大味觉感受。若依照香气分类则又有高香气型态的熏酒(吟酿、大吟酿属之);清爽柔顺的爽酒(生酒、生贮藏酒);浓厚型态的醇酒(纯米酒、本酿造酒);浓郁香甜的熟酒(古酒).

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你喝清酒,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清酒吗?在对清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喝得出清酒真正的味道?想从一无所知变成清酒通吗? 第一步你就必须先了解清酒的历史。 清酒之源~中华文化 打开日本造酒史,我们可以说,假使没有中国,现在可能喝不到日本清酒……。 根据日本「大隅国风土记」记载,日本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稻米种植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九州近畿地方就有用嘴咬嚼蒸煮过的稻米数分钟再吐到碗里发酵的「口嚙酒」,虽然是很简单的制程,不过却只有巫女才有嚼制口嚙酒的资格,可见酒在日本初现,即和宗教有所关联。 照日本历史的记载,口嚙酒时期约有五、六百年,一直到公元250年左右,中国的魏志东夷传中有关倭国之酒的记载,说明当时日本酒已经脱离口嚙酒的形式,而清酒名称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中首次披露,推算时间,日本历史首次出现清酒,约为公元400年左右。 综观日本的造酒史,其实清酒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出遣隋使与遣唐史,所带回日本的文化中,制酒正是其中的一环,而根据日本「古事记」记载,中国的曲先传到韩国,唐朝时再由韩国辗转传到日本,从此日本清酒原料中才加入了「曲」的成份。因为隋唐文化的大量灌注,才让日本清酒得到改良与进化,也让日本人更重视酒的文化。 中华文化对清酒的影响有多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清酒的首席酿酒师从古至今都被称为「杜氏」,杜氏一名之由来,根据日本酒造史的考证,最有力的说法正是仿自中国酒神杜康。 清酒制度化之始~朝廷僧坊之酒 在这个将酒神圣化的时代,酒与政治宗教息息相关,一般民众与清酒的距离还

日本清酒历史

日本清酒历史 你喝清酒,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清酒吗?在对清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喝得出清酒真正的味道?想从一无所知变成清酒通吗? 第一步你就必须先了解清酒的历史。 清酒之源~中华文化 打开日本造酒史,我们可以说,假使没有中国,现在可能喝不到日本清酒……。 根据日本「大隅国风土记」记载,日本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稻米种植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九州近畿地方就有用嘴咬嚼蒸煮过的稻米数分钟再吐到碗里发酵的「口嚙酒」,虽然是很简单的制程,不过却只有巫女才有嚼制口嚙酒的资格,可见酒在日本初现,即和宗教有所关联。 照日本历史的记载,口嚙酒时期约有五、六百年,一直到公元250年左右,中国的魏志东夷传中有关倭国之酒的记载,说明当时日本酒已经脱离口嚙酒的形式,而清酒名称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日本地方史「播磨国风土记」中首次披露,推算时间,日本历史首次出现清酒,约为公元400年左右。 综观日本的造酒史,其实清酒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出遣隋使与遣唐史,所带回日本的文化中,制酒正是其中的一环,而根据日本「古事记」记载,中国的曲先传到韩国,唐朝时再由韩国辗转传到日本,从此日本清酒原料中才加入了「曲」的成份。因为隋唐文化的大量灌注,才让日本清酒得到改良与进化,也让日本人更重视酒的文化。 中华文化对清酒的影响有多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清酒的首席酿酒师从古至今都被称为「杜氏」,杜氏一名之由来,根据日本酒造史的考证,最有力的说法正是仿自中国酒神杜康。 清酒制度化之始~朝廷僧坊之酒 在这个将酒神圣化的时代,酒与政治宗教息息相关,一般民众与清酒的距离还

相当遥远……。 公元689年,日本朝廷正式设立宫内省造酒司,专司清酒之制造与研发,清酒的酿造体制至此完整。隋唐文化的介入,让日本酒正式由「民族酒」进入到「朝廷酒」的时代。酒被认定为是上天所赐,因此只有皇宫、大型庙宇与神社才能酿造,日本清酒在所谓的「朝廷酒」时代,是至为神圣与尊贵的,与当时的中国相比,酒在中国已经是公开贩卖的商品,在日本却遭到诸多的限制,可见当时日本朝廷对酒的重视程度。 严格说起来,现在日本清酒并未真实重现1400年前的制程与风味,现代日本清酒的制法,是承袭自公元927年所编撰的「延喜式」一书,该书不仅明载当时的律法与宗教仪礼,也明载了十五种类清酒的酿制法,延喜式所记载的酿法可以说是有正式完整记载流传下来最古早的清酒酿制法,当年以延喜式酿造法所酿制之清酒,只限使用于宗教仪式,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可能喝得到,与此同时,由庙宇神社所酿造的「僧坊酒」也与造酒司所酿之清酒齐名。 清酒变成平民化商品,大概始于公元1150年,当时日本以促进都市化及商业繁荣为要务,酒是与米有相等经济价值的产品,因此朝廷准许民间酿酒及卖酒,制酒中心由朝廷转到寺庙及神社,以京都为中心的酒屋也在此时兴盛了起来,不过民间卖酒的时间并不长久,随着日本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由也由朝廷转到幕府,统治者由贵族变成了武士,幕府与朝廷对酒的管理持相左意见,公元1252年,幕府就下了禁制令,破坏了所有的民间酒器,禁止清酒在民间贩售,日本造酒史称此事件为清酒发展的大倒退。 清酒大鸣大放期~江户地酒时代 清酒至此总算全面开放,民众与酒的距离越来越近,清酒的平民化,让清酒的发展一日千里……。 清酒的禁制令,大大阻碍了清酒的发展,不过这段期间日本人发现了以65度低

日本清酒的发展史

日本清酒的发展史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日本清酒的发展史》的内容,具体内容: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发展历史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 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发展历史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据中国史书记载,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朝鲜古国百济与中国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人日本的桥梁。因此,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尤其在奈良地区所产的清酒最负盛名。 自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之后,日本清酒的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酒商往清酒中对入大量的食用酒精,以增加酿酒量,牟取暴利,使清酒所具有的独特风味黯然失色。因此,日

本老人称这种低劣的清酒为"乱世之酒",赞誉原来纯正的日本清酒为"太平之酒"。由于清酒酿造业受到历史上"乱世"的影响,给日本消费者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加上新一代日本人崇尚饮用啤酒和烈性酒,所以清酒的销售量逐年下降。今天,日本清酒的质量虽然已恢复其原来的水平,并且利用现代酿造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其产品仅占日本酒类市场销售量的15%。据统计,1988年日本清酒年产量为1448×10000000L,1993年为1457×10000000L,而1995年仅为996.9×10000000L。日本全国有大小清酒酿造厂2000余家,其中最大的5家酒厂及其著名产品是:大包厂的月桂冠、小西厂的白雪、白鹤厂的白鹤、西宫厂的日本盛和大关厂的大关酒。日本著名的清酒厂多集中在关东的神户和京都附近。 延伸阅读: 清酒的饮用温度 随着清酒等级的不同,在饮用时的温度也要跟着做不同的调整。而要判断何种清酒适合温饮?何种适合冰饮?主要是以其总体的香气及酒的原料来区别。一般而言,若是属于口味浓厚、香气较高的酒种如:纯米酒、本酿造酒、普通酒等,则适合温热着喝,因为这几款酒在经过加热的过程,反而能把酒中的香气带出,让酒质更浓郁香醇。而香气及口味较纤细的吟酿、大吟酿,就比较适合冰镇后饮用,这主要是因为清酒在温热后,酒中的香气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散发逸失,若是清淡纤细的酒种,其口感风味容易因此而散失,所以比较适合冰饮或常温饮用。 温酒的方法 一、热水烫酒法:最常见的温酒方式。把欲饮用的清酒倒入【清酒壶】

日本烧酒介绍及调喝法

日本烧酒介绍及调喝法 日本烧酒按照酒类法分为两种:甲类烧酒和乙类烧酒清酒、葡萄酒等被称为酿造酒。在制造酿造酒的技术上引入蒸馏技术的酒叫蒸馏酒。烧酒作为日本固有的蒸馏酒夸耀于世界。 烧酒按酒兑法分为甲类和乙类。 甲类:烧酒是把含酒精的材料用连续式蒸馏机进行蒸馏的酒(液态发酵法白酒),甲类烧酒采用将发酵后的糖蜜等原料送入连续式蒸馏机精心精密蒸馏,式完全去处香 乙类:45 2、热调 开水加梅调法:先放入梅干,依次倒入三分之二的开水,后加一分酒,后搅拌三四圈。注:可询问客人梅干需不需要捣碎,视客人喜好而定。 开水加酒调法:放入二分开水,后加一分酒,后搅拌三四圈, ?一般热喝比较简单,没有像冷喝一样的多样。 刁钻有趣的饮用方式

的确,烧酎光是在酿造原料上就已经大致分别为“芋”(红薯)、“麦”、“米”三种,而在种类上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多种像紫苏、芝麻、黑糖味道的香气类烧酎以及一种特产在冲绳被称为“泡盛”的另类烧酎。另外,烧酎在喝法上面更是大有它自己独特的文章和道理,比如在一个人单饮上,和一般烈酒加冰的喝法不尽相同的是,喝烧酎所用冰块要长时间冰冻的冰块,以保证冰的纯度以免影响烧酎本质的味道,而且必须是像电影《本能》里面用冰插锉下来的一大块整冰,用来冰冻烧酎之余还能够避免小冰块过快地融化,影响一些像米烧酎那样走走淡雅路线的烧酎的味道。 米烧酎 清爽淡雅的水果味和一些白身海鲜会是天生的绝配,与豆腐配搭更是勾画出豆腐隐含的甜味,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米烧酎本身的特性非常适合让腥味转成甜味。 麦烧酎

属于浓郁柔和型的烧酎,如果米烧酎属于轻纱的话,那麦烧酎就是上好的羽绒,最适合和烧烤类相配,特别是吃烤牛肉,不仅是增色一点这么简单。 芋烧酎 在三种烧酎里,芋烧酎的浓厚是最诱人的,不光是它味道上带给味蕾最深刻的冲击,它酒体更会赐予舌头丰满缠绵的厚实感,和同样浓郁的红烧菜品一起会是最完美的Partner。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 用水:清酒酿造过程中的浸米、投料、调配、洗涤及锅炉等各项用水,总量约为原料米的20-30倍,清酒成分的80%以上是水,从清酒的酿制角度看,把既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又能促进醪发酵的含有钾、镁、氯、磷酸等成分多的水视为强水,强水可酿制辣口酒,反之即是弱水,弱水可酿制甜酒,从西宫市到神户市滩区离海岸1公里地区,深5-6米的浅井水是日本久负盛名的滩之宫水即是强水。清酒的酿制用水,一般要求使水质的无机含量成分达到要求。这样就要求对强水进行净化,对弱水适当添加成分。 用米:一般要求选择大粒,软质(即吸水力强,饭粒内软外硬且有弹性,米曲霉繁殖容易,醪中溶解性良好),心白率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少,淀粉含量高,酿造容易的米。 日本清酒中的制曲,酒母及发酵用米都是用精白的梗米,仅有少量清酒的酿造,在快速成型的发酵醪中添加部份糯米糖化液,以调整其成分。 洗米、浸米:洗米的目的为除去附在米上的糖、尘土及杂物。浸米的时间与米的精白度有关,从呤酿米的几分钟到精白度低的米一昼夜不等,浸米温度以10-13摄氏度为宜,浸米后的白米含水量以28%-29%为适度,沥干即放水。 蒸饭:这是将白米的生淀粉(贝塔淀粉)加热变成阿尔法淀粉。即淀粉的胶化或糊状,以使酶易于作用。可分为前期以蒸汽通过米层,在米粒表面结露及凝缩水;后期是凝缩水向米粒内部渗透,主要使淀粉阿尔法化及蛋白质变性等。 米曲:清酒酿造一般用两类微生物:制造米曲用米曲霉;培养酒母用优良清酒酵母。制曲是清酒酿造的首要环节,日本历来有一曲二酝(酒母)三造(醪)的说法,曲的作用有三:一是使酒母和醪提供酶源,使饭粒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溶出和分解;二是在曲霉菌繁殖和产酶的同时生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成分,这是清酒酵母的营养源,三是曲香及曲的其他成分有助于形成清酒独特的风味。 发酵:醪发酵是清酒酿造过程成败的关键,它起着组合原料、米曲、酒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酒品的质量。清酒醪一般在敞口窗口内开放的状态下发酵,清酒发酵温度通常为15摄氏度左右(10-18),呤酿酒在10摄氏度左右。 压滤、灭菌、贮存:压滤一般有袋滤和自动压榨机压滤,经压滤得到的酒液,含有纤维素、淀粉、不滋性蛋白质及酵母等物质,会使清酒香味起变化,必须通过澄清、过滤,为了脱色和调整香味,在过滤时应加一定量的活性碳。 酿造日本清酒的必要条件 米:酿造清酒所使用的米是取决其品质的一大关键。理想的米必需符合米粒大、蛋白质脂肪少、米心大、吸水率好等条件。水宫水,就是日本西宫地区才有的水。因为含有许多发酵时不可缺少的磷、钾,且对发酵时最不利的铁及有机物含量很低,是酿清酒时最理想的水,也是日本的百大名水之一。 光:光照是清酒的天敌。清酒不但害怕阳光,甚至日光灯照射过久都会使得酒质产生变化。 温度:一般而言,口味浓香气高纯米酒、本酿造酒等适合温热着喝,而香气及口味较纤细的吟酿、大吟酿比较适合冰镇后饮用。 更多 清酒的制作工艺

日本清酒和白酒

1、外国人知道的中国白酒品牌有哪些? 2、外国人对中国白酒的了解程度与评价如何? 3、在国外通过什么途径能接触到中国白酒? 德国人去中餐馆喝白酒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王真 记者采访的16个德国人中,男女各半,有大学教授,也有普通工人,有记者,也有家庭主妇。其中,有4个人知道中国白酒,知道的中国白酒有茅台和五粮液。喝过中国白酒的多是与中国打过交道的。没有去过中国、对中国也不甚了解,却品尝过中国酒的,在采访中只有一位。 申策尔教授曾是德国不伦瑞克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他由于工作关系出访中国时品尝过茅台。海尔姆斯是工程师,在吕内堡工作,他的妻子是中国人,去过几次中国,喝过中国白酒。提娜?李尔斯是学汉学的大学生,去中国作交流学生的时候尝过五粮液。布丽吉特?戴克是家庭主妇,爱吃中餐,在餐馆里点过一次五粮液,尝个新鲜。 申策尔教授平时不善饮酒,尤其不喜欢高度数的酒类,所以对茅台没有太深的印象,他只记得味道非常好闻。海尔姆斯觉得茅台口感好,味道也好。李尔斯和戴克觉得中国白酒的味道“需要习惯”,如果不是必须,她们不会再喝。 一般来说,在德国大型的批发市场、亚洲商店和中国餐馆都可以买到中国白酒,主要的品牌有高粱酒、五粮液、二锅头、竹叶青、玫瑰露和茅台等。茅台酒因为价格偏贵,销量一般。销路最好的是高粱

酒,因为价廉。不过,由于大部分德国人不认识中国白酒,在德国大型综合超市很难买到中国白酒。 据德国汉堡蜀都饭店的王老板介绍,在他们餐馆点中国白酒的几乎都是德国人,以中年男性居多。这些人一般都是在餐馆喝白酒,不会专门到亚洲商店去成瓶地买。德国人吃饭时多以葡萄酒或啤酒佐餐,白酒一般是餐后喝一小杯,认为可以解油腻,有助于消化。▲在日本黄酒名气更大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孙秀萍 中国白酒味道醇香,浓郁,但对于口味清淡的日本人来说有点难于接受。只有到过中国的人,或是中国白酒迷才知道茅台、二锅头。日本人一般都知道中国黄酒,而且在各种中国料理店都备有黄酒出售,但能找到中国白酒的料理店却凤毛麟角。只有上世纪80年代后到日本的中国人开的少数料理店中备有中国白酒。大的百货店可以看到青岛啤酒,却没有任何一种品牌的中国白酒。日本人非常爱喝酒,但是多以味道清淡的清酒为主,最近几年开始流行喝烧酒,但是酒精度数都较低。一般不会超过20度。所以,中国白酒要打入日本市场难度很大。不过在日本也有一些中国酒迷,他们借到中国出差的机会,以品遍各地白酒为乐。记者认识一位20多岁的大学生山田君,他因为学中文到中国旅行,回来之后就表示非常喜欢中国白酒,可惜在日本买不到。▲ 美国超市难觅中国白酒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陆乐

日本清酒文化论文

【摘要】酒,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它让每一民族为其自豪,它给每一民族带来憧憬,每一个民族都用浓郁的亲情和神秘的浪漫源源不断地谱写着本民族的酒文化史。日本国酒清酒,因其原料单纯到只用米和水就可以产生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好滋味,所以有人将它形容成: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议的液体。经过历史的沉淀,日本清酒也因此成为日本的代表酒。本文从日本清酒的传说、发展历程、特点、命名、种类、等级以及重要意义等几方面对日本的清酒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促使更多的人去了解这种文化。 【关键词】日本清酒;文化;工艺;起源;发展历程 一、关于日本清酒的起源 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据中国史书记载,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 取其清澈的酒液饮用, 便有了“清酒”之名。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 盛唐文化传播到了日本, 因此, 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 使 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 日本的酿酒技术己日臻成熟, 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 尤其在奈良地区所产的清酒最负盛名。 二、日本清酒的发展历程 据中国史书记载,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朝鲜古国百济与中国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桥梁。因此,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这就是闻名的“僧侣酒”,其中尤其是奈良地区所产的最负盛名。后来,“僧侣酒”遭到荒废,酿酒中心转移到了以伊丹、神户、西宫为主的“摄泉十二乡”。明治后期开始,又从“摄泉十二乡”转移到以神户与西宫构成的“滩五乡”。滩五乡从明治后期至今一直保留着“日本第一酒乡”的地位。 自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之后,日本清酒的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酒商往清酒中兑入大量的食用酒精,以增加酿酒量,牟取暴利,使清酒所具有的独特风味黯然失色。因此,日本老人称这种低劣的清酒为“乱世之酒”,赞誉原来纯正的日本清酒为“太平之酒”。由于清酒酿造业受到历史上“乱世”的影响,给日本消费者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加上新一代日本人崇尚饮用啤酒和烈性酒,所以清酒的销售量逐年下降。今天,日本清酒的质量虽然已恢复其原来的水平,并且利用现代酿造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其产品仅占日本酒类市场销售量的15%。 三、日本清酒的命名和主要品牌 日本清酒的牌名很多,仅日本《铭酒事典》中介绍的就有400余种,命名方法各异。有的用一年四季的花木和鸟兽及自然风光等命名,如白藤、鹤仙等;有的以地名或名胜定名,如富士、秋田锦等;也有以清酒的原料、酿造方法或酒的口味取名的,如本格辣口、大吟酿、纯米酒之类;还有以各类誉词作酒名的,如福禄寿、国之誉、长者盛等。日本清酒的命名也体现出大和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最常见的日本清酒品牌有神户的菊正宗、京都的月桂冠、伊丹的白雪、神户的白鹤、西宫的日本盛和大关,这些著名的清酒厂大多集中在关西的神户和京都附近。其中神户与西宫号称日本的第一酒乡,世称“滩五乡”。每年出货量占据日本全国清酒产量的三成左右。排在“滩 五乡”之后的便是京都的伏见区。近几年来,为适应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日本开发了许多

日本烧酒介绍及喝法精编版

日本烧酒介绍及喝法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日本烧酒介绍及调喝法 日本烧酒按照酒类法分为两种:甲类烧酒和乙类烧酒 清酒、葡萄酒等被称为酿造酒。在制造酿造酒的技术上引入蒸馏技术的酒叫蒸馏酒。烧酒作为日本固有的蒸馏酒夸耀于世界。 烧酒按酒兑法分为甲类和乙类。 甲类:烧酒是把含酒精的材料用连续式蒸馏机进行蒸馏的酒(液态发酵法白酒),甲类烧酒采用将发酵后的糖蜜等原料送入连续式蒸馏机精心精密蒸馏,式完全去处香味成分的纯酒精,在日本俗称烈性白酒。度数在36度以下。 乙类:烧酒是把含酒精的材料用单式蒸馏机进行蒸馏的酒,(即传统烧酒)度数在45度以下。乙类烧酒也叫本格烧酒,本格烧酒依原料又分为很多种,有麦烧酒、米烧酒、甘薯烧酒等等。它通过采用不同的原料种类、酵母菌种类、大米等淀粉原料糖化发酵,用传统的单次蒸馏机进行一次蒸馏,充分保留原料的香味,在日本说到烧酒指的就是这种酒,使烧酒的风味多样化,可以说是酒类中变化最多的酒。 烧酒的调制方法 配品:冰块,水,开水,柠檬,苏打水,乌龙茶,梅干等。 调法: 1、冷调 冰块加水调法:在杯里放四五块冰块,依次倒入三分之一的酒,二分 水,后搅拌三四圈。 冰块加柠檬调法:在杯里放四五块冰块,放入一两片柠檬,依次倒入 三分之一的酒,二分水,后搅拌三四圈。 冰块加乌龙茶调法:在杯里放四五块冰块,依次倒入三分之一的酒, 二分乌龙茶,后搅拌三四圈。 2、热调

开水加梅调法:先放入梅干,依次倒入三分之二的开水,后加一分 酒,后搅拌三四圈。注:可询问客人梅干需不需要捣 碎,视客人喜好而定。 开水加酒调法:放入二分开水,后加一分酒,后搅拌三四圈, ?一般热喝比较简单,没有像冷喝一样的多样。 刁钻有趣的饮用方式 的确,烧酎光是在酿造原料上就已经大致分别为“芋”(红薯)、“麦”、“米”三种,而在种类上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多种像紫苏、芝麻、黑糖味道的香气类烧酎以及一种特产在冲绳被称为“泡盛”的另类烧酎。另外,烧酎在喝法上面更是大有它自己独特的文章和道理,比如在一个人单饮上,和一般烈酒加冰的喝法不尽相同的是,喝烧酎所用冰块要长时间冰冻的冰块,以保证冰的纯度以免影响烧酎本质的味道,而且必须是像电影《本能》里面用冰插锉下来的一大块整冰,用来冰冻烧酎之余还能够避免小冰块过快地融化,影响一些像米烧酎那样走走淡雅路线的烧酎的味道。 另外一种特别有趣的饮用方法则是用热水,以1:2的比例混合如麦烧酎和芋烧酎那样带有比较浓郁口感的烧酎,主要是以高温把多余的酒精挥发之余,还能将浓口烧酎的复杂香气,像香薰的原理那样更轻柔有效地引发出来,还有一种非常传统而高端的烧酎饮用方法,在日本当地,特别在贵客来临前会挑选一瓶上好的烧酎倒入一个专门准备的瓦缸,再倒入酒量一半的纯净清水后,至少要封存24小时以上,这样使水的分子与烧酎的分子充分结合,而酒饮用时会变得更加柔和,最不可思议的是酒味道本身也竟然变得非常优雅,喝起来是一种飘飘然的舒畅感。 美丽的误会 与很多酒一样,烧酎也有它自己的法定标示来注明它的品质分类,但也有不少人对它只有甲乙两级觉得过于简单,更会一开始觉得乙级是相对高级的烧酎而不是甲级产生不少误会。 在日本烧酎的法定标示里,甲类烧酎是连续式蒸馏机上蒸馏制成的,酒精较高,但没有什么个性,主要用作腌泡青梅做梅酒用;乙类烧酎也被称为本格烧酎,是经过单式或最多两次蒸馏而成的,所以原料的香味保存较多,比较柔和有个性,更为一般人所接受,也是现时所流行的烧酎种类。 另外更有很多人初次一听到烧酎时都会马上就联想起红脸酒鬼拎着酒壶的醉酒状态,其实80%的烧酎在蒸馏过后都会用水勾兑来降低酒精度,所以通常烧酎的酒精度不会超过25°,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烧酎在贪杯却又偏好低酒精的日本能迅速崛起的原因吧。 有时候你会发现,有的烧酎的酒标上面写着“无过滤”的字样,但并不是真的没过滤,而是相比没写“无过滤”的烧酎是“细过滤”它只是“粗过滤”罢了。因为酿造烧酎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油脂,如果真的是无过滤的烧酎,就会变得难以入口,至于标出“无过滤”的烧酎主要是为标明只是味道更原始而已。但无论如何也要承认,日本人的确是颇为浪漫的民族,撇开烧酎多彩多姿的味道不谈,光是烧酎诗意又有创意的名称和酒标设计都已经能把人的眼球吸引住,从那种富有内涵的细节里,就不难看出和纯商业的酒的差别,心思就已经很值得人们学习,更不用说酒的味道口感了。 如上文所述,烧酎主要分“芋”(红薯)、“麦”、“米”三大主类和一些像黑糖、荞麦、芝麻等等别样香气的烧酎,一般来说米烧酎会是属于淡口的类型,而通常米烧酎都会散发出各种水果的香气,至于芋烧酎就常常会有种栗子的糯糯甜香,而麦

日本清酒的主要品牌

日本清酒的主要品牌 大关清酒在日本已有285年的历史,也是日本清酒颇具历史的领导品牌,〝大关〞的名称由来是根源于日本传统的相扑运动﹔数百年前日本各地最勇猛的力士,每年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摔角比赛,优胜的选手则会赋予「大关」的头衔﹔而大关的品名是在1939年第一次被采用,作为特殊的清酒等级名称。相扑在日本是享誉盛名国家运动,大关在1958年颁发「大关杯」与优胜的相扑选手,此后大关清酒就与相扑运动结合,更成为优胜者在庆功宴最常饮用的清酒品牌,目前大关品牌清酒是由东顺兴代理国内市场,近年在台湾的销售可说是名列前茅,其市场地位已然巩固。 日本盛 酿造日本盛清酒的西宫酒造株式会社,在明治22年(1889年)创立于日本兵库县,是著名的神户滩五乡中的西宫乡,为使品牌名称与酿造厂一致,于2000年更名为日本盛株式会社。该公司创立至今已有112年历史,日本盛清酒是于1990年12月,在公卖局的机场免税店试销成功后才正式引进台湾,其口味介于月桂冠(甜)与大关(辛)之间。有人将酿酒的原料比谕为酒的肉,酿酒用的水为酒血,酒曲则为酒的骨﹔那么酿酒师的技术与用心,则应该是酒的灵魂了﹔日本清酒也不例外,除了先天的气候环境条件,水质的优劣,用米的良窳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若以水的性质区分,日本酒有两种代表,一是用〝硬水〞制成的滩酒,俗称为〝男人的酒〞,另一种典型是用〝软水〞酿造的京都伏见酒,称为〝女人的酒〞,前者如日本盛、白雪、白鹤等﹔后者如月桂冠。日本盛的原料米采用日本最著名的山田井,使用的水为〝宫水〞,其酒品特质为不易变色,口味淡雅甘醇。BOX硬水与软水的区分在于水中所含矿物质(钙、磷、钾、铁)的多寡,硬水的矿物质含量较多,软水较少。 月桂冠 月桂冠的最初商号名称为笠置屋,成立于宽永14年(1637年),当时的酒品名称为玉之泉,其创始者大仓六郎右卫门在山城笠置庄,也就是现在的京都相乐郡笠置町伏见区,开始酿造清酒,至今已有360年的历史。其所选用的原料米也是山田井,水质属软水的伏水,所酿出的酒香纯淡雅﹔在明治38年(1905年)日本时兴竞酒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象征最高荣誉的桂冠,为了冀望能赢得象征清酒的最高荣誉而采用〝月桂冠〞这个品牌名称。由于不断的研发并导入新技术,广征伏见及滩区及日本各地的优秀杜氏,如南部流、但马流、丹波流、越前流等互相切磋,因此在许多评鉴会中获得金赏荣誉,成就了日本清酒的龙头地位,在台湾也成了属一属二的知名品牌。 白雪 日本清酒最原始的功用是作为祭祀之用,寺庙里的和尚为了祭典自行造酒,部分留做自己喝,早期的酒是呈混浊状,经过不断的演进改良才逐渐转成清澄,其时大约在16世纪﹔白雪清酒的发源可溯至公元1550年,小西家族的祖先新右卫门宗吾开始酿酒,当时最好喝的清酒称为〝诸白〞,由于小西家族制造诸白成功而投入更多的心力制作清酒﹔到了1600年江户时代,小西家第二代宗宅运酒至江户途中时,仰望富士山时,被富士山的气势所感动,因而命名为〝白雪〞,白雪清酒可说是日本清酒最古老的品牌。一般日本酒最适合酿造的季节是

日本清酒简介

清水海酒水知识总括 有一种醺清酒就是“米酒”的意思,俗称“日本酒”,是日本的国酒原料只有米和水,所以,要有一瓶极品清酒就必须有好水喝好米清酒属于发酵酒,一般15---17度,清酒的保存需要注意光线的遮蔽效果,所以市面上常见的酒瓶大多设计成深褐色或则青绿色等着光效果好的颜色 日本清酒的等级按档次由低至高依次为:清酒----上撰----特撰-----吟酿------大吟酿 从酿制的原料及精米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等级 1纯米酒:纯粹用蒸熟的米饭酿制的清酒 2本酿酒:在米酒中加入少量的蒸馏酒 3吟酿酒:用米粉酿制的酒 4大吟酿:使用最好的米粉酿制的酒(在过程中,去除最多不利于酿酒的脂肪和蛋白质,仅留下富含淀粉质的米心部分,味道最清香) 清酒根据口感分类 1 辛口:甜中带辣(微辣)入口后有微涩的感觉 2辣口:入嗓后辣,有发热的感觉 3 甜口:有甜味,适合女士饮用 4 绵口:入嘴后,舌与唇之间有绵绵的感觉 清酒的饮用温度 随着清酒等级的不同在饮用时的温度也要做不同的调整,而

要判断何种清酒适合温饮还是冷饮,主要以其总体的香气及酒的原料来区别。 一般而言,若是属于口味浓厚,香气较高的酒,如:纯米酒、本酿造酒、普通酒等则适合温着喝,以为这几款酒在加热的过程中,反而能将酒中的香气带出,让酒质更浓郁香醇。 而香气及口味较纤细的吟酿、大吟酿就比较适合冰镇后饮用,因为清酒在温热后,酒中的香气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散发遗失,若是清淡纤细的酒种,其口感风味容易因此而散失。所以比较适合冰饮或常温饮用。 品牌特色 菊正宗 380/瓶酒质口感属于辣口,一般混着米香的浓厚香味,无论加热到50度热饮或者冰镇饮用都适合,由于日语中“正宗”与“清酒”发音相同,酒商便从中拿出“正宗”二字作为清酒的名字,适用于公司聚会、商谈生意 松竹酒 500/瓶松、竹、梅日本庭园高贵的植物,此酒就像他们一样给人和谐自然,又不失高贵的感觉,醇酒浓郁,美味悠长,适合三五朋友,把酒言欢,“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利用此寓意更为适合冬季饮用。 久保田万寿 2860/1.8L 1280/720ml。长寿之人必不可少之意,成功人士拜访长者,显示孝心,高级别清酒非常上档次,冷藏饮用最好,品牌酒(相当于五粮液在国内的地位)大吟酿级别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精编版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 用水:清酒酿造过程中的浸米、投料、调配、洗涤及锅炉等各项用水,总量约为原料米的20-30倍,清酒成分的80%以上是水,从清酒的酿制角度看,把既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又能促进醪发酵的含有钾、镁、氯、磷酸等成分多的水视为强水,强水可酿制辣口酒,反之即是弱水,弱水可酿制甜酒,从西宫市到神户市滩区离海岸1公里地区,深5-6米的浅井水是日本久负盛名的滩之宫水即是强水。清酒的酿制用水,一般要求使水质的无机含量成分达到要求。这样就要求对强水进行净化,对弱水适当添加成分。 用米:一般要求选择大粒,软质(即吸水力强,饭粒内软外硬且有弹性,米曲霉繁殖容易,醪中溶解性良好),心白率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少,淀粉含量高,酿造容易的米。 日本清酒中的制曲,酒母及发酵用米都是用精白的梗米,仅有少量清酒的酿造,在快速成型的发酵醪中添加部份糯米糖化液,以调整其成分。 洗米、浸米:洗米的目的为除去附在米上的糖、尘土及杂物。浸米的时间与米的精白度有关,从呤酿米的几分钟到精白度低的米一昼夜不等,浸米温度以10-13摄氏度为宜,浸米后的白米含水量以28%-29%为适度,沥干即放水。 蒸饭:这是将白米的生淀粉(贝塔淀粉)加热变成阿尔法淀粉。即淀粉的胶化或糊状,以使酶易于作用。可分为前期以蒸汽通过米层,在米粒表面结露及凝缩水;后期是凝缩水向米粒内部渗透,主要使淀粉阿尔法化及蛋白质变性等。 米曲:清酒酿造一般用两类微生物:制造米曲用米曲霉;培养酒母用优良清酒酵母。 制曲是清酒酿造的首要环节,日本历来有一曲二酝(酒母)三造(醪)的说法,曲的作用有三:一是使酒母和醪提供酶源,使饭粒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溶出和分解;二是在曲霉菌繁殖和产酶的同时生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成分,这是清酒酵母的营养源,三是曲香及曲的其他成分有助于形成清酒独特的风味。 发酵:醪发酵是清酒酿造过程成败的关键,它起着组合原料、米曲、酒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酒品的质量。清酒醪一般在敞口窗口内开放的状态下发酵,清酒发酵温度通常为15摄氏度左右(10-18),呤酿酒在10摄氏度左右。 压滤、灭菌、贮存:压滤一般有袋滤和自动压榨机压滤,经压滤得到的酒液,含有纤维素、淀粉、不滋性蛋白质及酵母等物质,会使清酒香味起变化,必须通过澄清、过滤,为了脱色和调整香味,在过滤时应加一定量的活性碳。 酿造日本清酒的必要条件 米:酿造清酒所使用的米是取决其品质的一大关键。理想的米必需符合米粒大、蛋白质脂肪少、米心大、吸水率好等条件。水宫水,就是日本西宫地区才有的水。因为含有许多发酵时不可缺少的磷、钾,且对发酵时最不利的铁及有机物含量很低,是酿清酒时最理想的水,也是日本的百大名水之一。 光:光照是清酒的天敌。清酒不但害怕阳光,甚至日光灯照射过久都会使得酒质产生变化。 温度:一般而言,口味浓香气高纯米酒、本酿造酒等适合温热着喝,而香气及口味较纤细的吟酿、大吟酿比较适合冰镇后饮用。 更多 清酒的制作工艺 日本的清酒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