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习题集非关税贸易壁垒

配套习题集非关税贸易壁垒
配套习题集非关税贸易壁垒

配套习题集:第十章非关税贸易壁垒

[课程导入]

一. 10月10日,商务部对2007年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分配原则和申请程序进行公告。根据公告,2007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关税配额内税率为4%,关税配额外税率为50%。商务部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凡符合条件的化肥进口单位,均可通过商务部授权的重要工业品进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或直接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江苏农业信息网2006-10-26)

二. 美国和欧盟相继于2006年在WTO有关会议中提出了关于纺织品、服装、鞋类、旅行类产品的标签问题的提议,对于以上类别产品的永久性和非永久性标签所应该标注的内容提出了要求。此举无疑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面临新的挑战。2006年4月,欧盟向WTO 提交议案,讨论关于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的非关税壁垒问题,主要提及以上产品的标签问题。

纺织服装标签无疑在告知消费者方面有特定的价值,生产商、品牌商、零售商以及产业链中的任何一方都在使用他们作为营销和促销的工具。虽然各国标签的内容并不统一,但是在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上通常很容易看到此类标识:尺寸、原料、保养方式等。在国际贸易普遍发达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类问题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而纺织品服装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如果只看到提案有关这些产品本身就太局限了。有关人士认为,标签问题的潜在目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设置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纺织服装周刊,2007-06-07)

[资料库]

背景资料

技术贸易壁垒

教材中的技术标准壁垒、安全卫生标准限制以及绿色壁垒都可以称之为技术贸易壁垒。WTO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如下:

各国通过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疫制度等,对合理配置资源、保护消费者利益、增加规模经济效益等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努力制定的国际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各国制定不同的产品技术标准、不同的产品认证程序,对于产品由一国进入另一国形成阻碍,特别是技术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较高,必然会阻碍技术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间家的产品进入。这样就形成了贸易技术壁垒。更有些国家对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

规定不同的检验标准,采取歧视进口产品的政策,与关贸总协定确定的非歧视贸易原则背道而驰。

为了统一各成员方制定技术标准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的行为,提高其政策透明度,防止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成为阻碍同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中,经过各力努力,达成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该协议因属于签字才生效的诸边协议,先后接受该协议的仅有40个成员方,限制了它适用的范围与效力。乌拉圭回合在东京回合协议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改、完善,达成了新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该协议作为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一部分,对全体成员生效。因而具有了普遍约束力。

一、总则

根据《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前言,该协议的宗旨是鼓励制定和采用国际标准和认证制度,要求各成员方采取的技术法规及标准不致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协议承认各成员方有权为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技术标准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实施不能在不同成员方之间形成歧视,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第1条规定,协议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但不适用于政府采购行为、卫生与防疫措施。(政府采购和卫生防疫措施WTO有专门条款规定,篇幅关系,不再列举。)

根据协议附件1的规定,该协议所使用的若干专用术语的含义如下:

1.技术法规。指规定产品的特件及其加工生产方法的法律文件,包括要强制执行的行政管理文件。在规定产品加工生产方法时,应该包括或仅仅涉及产品生产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2.标准。指经某一认证机构批准、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的、非强制性实施的文件,它包括产品的特性及生产加工方法的规定。当它们涉及生产加工方法时,应该包括或仅仅涉及产品加工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方面的要求。可见,“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内涵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产品生产者必须受其约束,而“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由生产者自愿接受。

3.合格评定程序。指直接或间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的任何程序。一般包括:取样、检测和检查的程序;评估、审核的程序;注册、认证、批准的程序等。

……

五、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殊待遇

根据《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第12条的规定,各成员方在履行该协议的过程中,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更优惠的待遇,具体内容包括:

1.各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及评定程序过程中,应考虑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以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及评定程序不致给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出口产品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2.尽管已存在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技术条件所限,仍可采用自己拟订的、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标准不符的技术法规、标准或评定程序。

3.为鼓励更多的成员方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评审体制,在制定有关国际协议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殊问题。

4.各成员方应向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提供技术援助、以帮助它们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审程序,并不致因此对它们出口产品的扩大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5.经其一发展中国家成员方请求,“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可以决定免除该国履行《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的全部或部分义务,但应同时加以具体说明和时间限制。在作出此类决定时,委员会应充分考虑该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在制定与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方面的特殊问题、在发展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他可能妨碍其履行该协议义务的因素。

(内容详见《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规则与案例》孔庆峰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4年2月)

[习题库]

名词解释

一.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

二. 进口配额制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数量上或金额上的限额。在规定的期限、限额内,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三.绝对配额

进口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在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又分为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和进口商配额。

四.关税配额

商品进口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对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税。其特点是把关税和配额结合起来,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进口水平。

五. “自动”出口配额制

又称为自动出口限制,出口国家或地区迫于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自己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规定的配额内自己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进口国以海关统计为标准进行核查。

六. 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机构呈交进口申请书和其他文件后,申领的一种允许进口的证件。进口许可证制就是商品进口一定要领取许可证。这是进口国采用的行政管理措施。

七. 外汇管制

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来管制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和外汇分配,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政府通过控制与进出口当事人的外汇买卖和外汇审批来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种类和国别。主要包括三种: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混合性外汇管制。

八. 进口押金制

进口商在进口时,必须预先按进口商品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制定的银行无系存放一笔现金,以增加进口上的进口成本,影响进口商的资金周转,使其不愿进口,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九. 技术性贸易壁垒

指货物进口国所制定的那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和规定等,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简答题

一. 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趋势:日益加强。如非关税壁垒的项目增多,商品范围扩大,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国家日益增多,对进口的限制作用迅速加强等。

原因:第一,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非关税措施应运而生。第二,关税作用的日益下降使非关税壁垒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贸易政策措施。第三,非关税壁垒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隐藏性等特点也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

隐蔽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差别性和歧视性,较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三. 简述非关税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的经济效应。

首先,关税只影响价格机制,而数量限制是政府强制决定的,完全排除了价格机制。

其次,进口数量限制对生产效率和消费者利益同样存在损害,切损害较关税更为严重。此外,由于获得配额或进口许可意味正高额垄断利润,进口商为了得到主管当局的批准颁发,会出现寻租现象。

再次,进口数量限制与关税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前者主张了进口国那些生产进口货替代产品的生产者的垄断程度。

最后,进口数量限制与关税之间还有一个明显的可以量化的区别:进口关税以政府财政收入的形式归政府所有,这是国民福利的净增长,而数量限制引起的价格上涨造成的超额收入却归进口商所有,,成为其垄断利润,政府无收入或者只有一部分配额拍卖收入。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60年代末期,各种非关税壁垒有800多种,到80年代后期已达到1000多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85年报告,被广泛使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共有22种。90年代初据关贸总协定秘书处统计,在正是官方贸易谈判中出现的非关税壁垒就有40种。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从1966年到1986年,进口中受非关税措施影响的份额,美国增加了20%以上,欧共体增加了160%。从1974年到1980年,国际贸易中受到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的商品比重由40%扩大到48%。(《国际贸易学》范爱军)

材料二:2004年5月13号,美国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棉质裤子、棉织衬衫和内衣裤重新实行配额限制,5月17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称,欧盟要对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两类产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序,并就相关问题和中国方面进行正式磋商。为了缓解纺织品争端,中国5月20日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在这些产品中,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然而面对中国的诚意,欧盟委员会5月27号还是启动了对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的“紧急特保”程序。欧盟要求中国将这两类纺织品出口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否则欧盟将单方面采取设限行动。5月30号,就在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为6月1号提高出口关税做准备的时候,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传来消息,从6月1号起,中国对包括亚麻单纱,西服等81种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

材料三:2003年,欧盟曾大大提高农药生产和销售的门槛,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向欧盟出口的中国农药企业。欧盟规定,凡产量大于1吨的所有化学品均须检验注册,每一产品的费用约需8.5万欧元。为了避免重复试验和补偿企业的检验投资,欧盟要求其他企业在同一产品出口时,必须向首次生成测试数据的企业支付知识产权费。中国农药对欧盟的出口曾一度发展很快。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农药为1.66万吨,比上年增长20%。(《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规则与案例》孔庆峰)

结合以上材料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当今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各种措施的实施机制。

3.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和进口国各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三题略。

第二题:材料二属于直接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以自动出口配额制为例,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通常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由于自动出口配额属于关贸总协定的灰色区域,他利用总协定的不明确性,不全面性,采取双边的和不透明的隐蔽形式实行贸易限制措施,以逃避总协定的监督。

材料三属于间接性非关税贸易壁垒。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其实现一般通过三种形式:第一,由各国的技术法规的差别造成,凡不符合进口国技术法规的产品就不能进口。第二,由各国标准差异造成。第三,由复杂繁琐的商品检验程序形成的技术壁垒。

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一)

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WTO基本原则论文摘要]近期以来,关税壁垒一直是各国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的习惯性做法。在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无论是WTO的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还是多边环境协定的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措施,它们都有一个主要的载体,那就是绿色壁垒。加强对绿色壁垒这一新兴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引言 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近些年虽然WTO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而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随着绿色壁垒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冲击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还不是非常明显,人们甚至认为中国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农产品、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入世后将会有光明的前景。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据有关部门估算,自2002年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达100多亿美元,相当于我国近年来水产品、畜禽、蔬菜水果的年出口额。蔬菜水果的年出口额。例如,2004年,欧盟禁止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企业,贸易金额达6.23亿美元。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还将因此次事件濒临破产境地。据统计,这些企业中涉及的劳动力近5万人,欧盟的禁令还殃及十几万农户因上述出口企业无法全部履行合同而遭受经济损失。 (二)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污染密集度高的产品一般是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所集中针对的相关行业的产品,例如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农药等。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化学原料和农药的出口制定了不少环境标准和贸易限制措施,而且,最新的动态表明,这方面的绿色壁垒将进一步加深。以欧盟为例,2003年底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已经提交欧洲议会审议,该白皮书一旦通过并实施,中国将至少有700多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面临注册、评估、许可等考验。近年来,绿色壁垒成为影响中国化学品和农药出口的最主要的因素。 2.对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受到绿色壁垒显著影响的主要包括茶叶、蔬菜、动物肉类产品等。2002年以来,由于欧盟和日本先后改变或增多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项目,我国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 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 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该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 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 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种类划分折叠 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 以贸易壁垒影响的贸易种类为标准,可分为: 货物贸易: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s)折叠 1.关税减让方面(tariff reduction)比如,WTO成员没有按照该国减让表承诺的减让水平进行减让。2.关税税则分类方面(tariff classification)比如,海关官员在对进口产品进行税则分类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进口商难以预见未来对同一进口产品适用的关税。3.关税高峰(tariff peaks)尽管有关税减让表规定的减让水平,仍然在特定产品领域维持

高关税。4.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关税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配额量的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常常成为贸易壁垒。 货物贸易: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滥用以下措施,往往对货物贸易造成壁垒:进口许可(import licensing)出口许可(export licensing)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进口禁令(import prohibition)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出口限制(export restrictions)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补贴(subsidies)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当地含量要求(domestic content regulations)国家专控的进出口贸易(the operations of import State Trading Enterprises)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safeguards and other trade remedy measure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的措施折叠 1.投资准入范围的限制(access restrictions) 2.税收歧视(tax discrimination) 3.外国股权的限制(foreign ownership restriction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根据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贸易壁垒分成以下四种:1.立法(legislation):以法律、法规、条例的形式规定贸易壁垒;2.行政决定(administrative decisions):以行政决定、行政命令、指令形式规定贸易壁垒;3.政策以及舆论(policy or consensus):政府采取或者支持的以政策、舆论宣传来影响该国国民,比如使用国货、歧视进口产品等;4.做法(practices):比如,短时间内不适当地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地方保护主义,贪污,官僚主义等。 最新类型折叠 绿色贸易壁垒折叠

非关税壁垒案例

印度申诉土耳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限制违背了非歧视原则 案例介绍 根据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土耳其在纺织品与服装产品上与欧盟一样实行“大体上相同”的贸易政策。欧盟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对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国家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实施了进口数量限制。作为与欧盟建立关税同盟,在纺织品与服装上实行与欧盟“大体上相同”的政策结果,土耳其对印度的19个种类的纺织品与服装实行了数量限制。印度因此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诉土耳其,请求成立专家小组来调查此案。 1998年3月13日,DSB成立专家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泰国和美国等以第三方身份参加。印度认为,土耳其实施的数量限制违背了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土耳其则争辩说,它在成立关税同盟时实施的数量限制符合1994年GATT第24条的规定。 专家小组经过调查后,在1999年5月31日分发的报告中裁定,土耳其对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实施的数量限制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专家小组否决了土耳其关于1994年GATT第24条授予它在与欧盟成立关税同盟后可以违背1994年GATT及(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有关规定实行数量限制的辩护。 1999年7月26日,土耳其通知DSB,对专家小组在法律解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诉。土耳其没有上诉专家小组关于其数量限制措施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不一致的裁定,只上诉专家小组裁定它不能依据1994年GATT 第24条规定实施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上诉机构维持专家小组的裁定:在此案中,不能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来判决土耳其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然而,上诉机构推翻了专家小组对1994年GATT第24条作出的解释。上诉机构裁定,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第5款引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裁定与GA TT不一致的措施是合理的。辩护方可以根据1994年GA TT第24条认定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在关税同盟成立时,这样的限制措施必须完全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特别是符合该条第5款及第8款的规定; 第二,成员必须证明如果成员没有被允许实施这一措施,关税同盟的成立已经受到阻碍。对于第一个条件,上诉机构认为,在此案中专家小组做出了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安排完全满足 1994年GATT第24条的假定。然而,这个假定没有被土耳其上诉,因而没有在上诉机构按程序讨论。上诉机构对专家小组进行了批评,认为专家小组在审查措施是否应根据1994年第24条来判决时,需要WTO成员证明这个措施在关税同盟成立时完全满足关税同盟的要求c 对于第二个条件,上诉机构裁定,土耳其没有证明它与欧盟之间关税同盟的成立在没有采取数量限制措施时会受到阻碍,土耳其还可以利用可替代措施,如运用原产地规则来证明达到限制的目的。 上诉机构得出结论,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土耳其对印度的纺织品与服装的进口限制措施不合理。专家小组裁定土耳其的行动与它所需承担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规定的义务不一致是正确的。 最后,DSB通过了上诉机构的报告及上诉机构修改后的专家小组报告。 案件评析

练习--第六章 非关税壁垒措施

练习--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分类,非关税壁垒可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两大类。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_为辅。 3.进口配额制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自动"出口配额制主要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确定"自动"出口配额。 5."自动"出口配额的限额融通主要有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6.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 7.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 __________ 。8.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混合性外汇管制三种。 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__________ ,第二类是__________ ,第三类是__________。 10.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在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 ) A.全球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关税配额 D.非优惠关税配额 2.进口国在总本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它是() A. 关税配额 B. 全球配额 C. 国别配额 D. 总配额 3.假定某国规定1995年从中国进口鞋不超过2000万双,它是() A. 全球配额 B. 国别配额 C. 关税配额 D. 自愿出口限制 4.进口许可证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其作用是() A .只能限制商品价格 B .只能限制商品的数量 C .只能限制商品的质量规格 D .既可限制进口的数量,又能限制价格 5.全球配额是按下列哪种方法分配配额的() A.按国别地区,不分申请先后分配 B. 按申请先后,不分国别地区分配 C.按经营的企业分配 D. 按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国家分配 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征收进口附加税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 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及补贴 C. 增加进口报关手续延缓进口速度 D. 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和改善贸易逆差状况7.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国内税 B. 海关估计制度 C. 普惠税 D. 外汇管制 8.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特点是() A.非关税壁垒措施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C.非关税壁垒措施具有苛刻性 D.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9.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他主要包括() A.特惠税 B. 反补贴税 C. 反倾销税 D. 国境税 10.直接对进口起限制作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 A.进口许可证制 B. 繁琐的技术标准 C. 进口配额制 D."自动"出口限制

非关税壁垒对贸易与经济的影响

关于非关税壁垒及对经济贸易的影响的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基本概念以及非关税壁垒的特点,还进行了对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的对比,探究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世界以及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经济贸易关税壁垒 引言: 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 近些年虽然WTO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而其中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1、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1)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规定等。 (2)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关税壁垒的区别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境遇时,由政府说设立的海关向进出口商说征收的税。而关税是一种间接税,最后的税都转嫁给了消费者。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国际上可以通过关税来增加的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起到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 关税的大小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机构,一个市场的供应情况,而关税过高则会刺激走势,关税太低,则不能保护地方工业。而且关税还可以用于报复,比如反倾销税等。因此关税在当今的贸易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非关税壁垒,则是以一种限制进出口的方式来保护国家利益。而非关税壁垒则可以加强估计竞争的需要。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提高技术。当然这对发达国家非常有利,对发展中国家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且非关税壁垒还可以保护国家的环境健康,生命安全。 非关税壁垒的针对性非常强,也非常的灵活。能起到有效的保护,更直接的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而且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打着合理和科学的旗号来限制那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关税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早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在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加入WTO组织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的壁垒,使得各国纷纷在非关税壁垒上作文章,力求找到新的壁垒,保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尽管WTO重申合理的关税是WTO所允许的唯一的合法保护措施,但非关税壁垒仍然是当今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近些年虽然WTO 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随着绿色壁垒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关税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早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在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加入WTO组织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的壁垒,使得各国纷纷在非关税壁垒上作文章,力求找到新的壁垒,保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尽管WTO重申合理的关税是WTO所允许的唯一的合法保护措施,但非关税壁垒仍然是当今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近些年虽然WTO 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随着绿色壁垒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对非关税的理解与看法

对 非 关 税 措 施 的 理 解 与 看 法 商学6班 马雨薇 41006010606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对外贸易加强,这无可避免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于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并频繁的对中国实行非关税措施。这势必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研究非关税措施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给进出口企业提供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策略,也为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本土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同时,也更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非关税措施着手,重点研究非关税措施不断发展的趋势、原因,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非关税措施的概念与特点:关税以外的一切干预进出口贸易的各种措施统称为非关税措施。相应地,除关税以外一切用来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贸易措施统称为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 关税措施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其价格,降低其竞争力,从而间接的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非关税措施则是直接限制进口,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措施的特点如下:1、非关税措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关税税率的制定往往需要一个立法程序,一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且受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进口国往往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调整。非关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手段,进口国可根据不同的国家做出调整,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措施更易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来削弱其竞争力。若出口国政府对出口商品予以出口补贴或采取倾销的措施销售,则关税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非关税措施则能更直接的限制进口。3、非关税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一国的关税一旦确定下来之后,往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于世,进口国只能依法行事。而非关税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为烦琐复杂的标准或程序,且经常变化,使出口商难以适应。而且,有些非关税措施就是针对某些国家的某些产品设置的。 4、非关税措施有时具有合理性。除一些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得到WTO 的规范和限制,一些新兴的非关税措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民健康等为由限制一些国外的产品进入本国,这些措施通过国际条约合理合法化,往往容易被人接受。非关税措施根据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显性非关税措施和隐性非关税措施。显性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等;隐性非关税措施包括:技术性壁垒、原产地规则、苛刻的卫生检验标准、政府采购政策等。 非关税措施不断发展的原因:(1)关税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下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关税的保护作用逐渐削弱,相对于关税而言,非关税措施的保护方式更多样,适用范围更广泛,保护作用更直接、强烈。所以非关税措施就取代关税逐渐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工具。 (2)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各国经济、贸易出现失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产业产品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也使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国际贸易摩擦此起彼伏,而非关税措施灵活、效果显著的特点使得非关税措施成为国家贸易战的得力手段。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所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入发达国家,此时关税已起不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不得不采用非关税措施进行产业保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发达国家在其中获利的目的也越来越难达到,采取贸易限制手段达到获取经济利益、减轻来自发展中国家竞争压力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的需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浅析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伴随着我国近几十年的外贸行业的飞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故毫无疑问,外贸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而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长遇到瓶颈,除了我国出口产品自身存在的原因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抵制,因此,如何认识非关税壁垒以及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出口危机寻求破解非关税壁垒的方法,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外贸行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什么是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进出口产品的围剿几个方面一一做出解答。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外贸创新企业发展

引言 国际贸易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局部的、地区性的贸易,可事实上,国际贸易的最终成型是在地理大发现后的500年。可以说近代历史的绝大部分争端是围绕着国际贸易展开的,而我国作为一个刚刚融入世界贸易大家庭不久的新成员来说,短短几十年的经验很难和已经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了制高点的欧美发达国家 开展竞争,因此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以及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发挥后发优势,进而化解各种经济、政治危机,为自己赢得适合自己发展的国际舞台,显得迫切而必要。随着关税壁垒对外贸控制力的日益下降,非关税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进行外贸管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将对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开展论述,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解决非关税壁垒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非关税壁垒的涵义 什么是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又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又是

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Non-Tariff Barriers, NTBs)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哪些? 2、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3、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 会产生些什么影响?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第二节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三节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本章复习题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概述 非关税措施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影响出口的措施,有限制性和鼓励性两类。限制性非关税措施主要有非关税壁垒和出口管制两类。鼓励性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出口鼓励措施和经济特区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的演变历史 非关税措施历史悠久,最早以非关税壁垒、出口鼓励、经济特区政策等形式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但其蓬勃发展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 (二)、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1. 灵活性和针对性 2.直接性 3.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非关税措施与关税措施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非关税措施更为直接有效 2.非关税措施更为灵活,具有针对性 3.非关税措施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三)非关税壁垒的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例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等。后者则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例如: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海关估价制、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篇一: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我国遭遇的非关税壁垒的实例 09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3 班 0940331 林小燕案例一:遭遇欧洲非关税壁垒中国市场红牛销售仍旺 2004 年 2 月 10 日信报讯(记者朱伟东)近日外电报道称,欧盟已同意 一项由法国提出的在法国本国禁售红牛饮料的申请。 昨天,记者与中国红牛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有关高层表示,目前 无法得到欧洲的确切消息,并不排除红牛在欧盟遭遇非关税贸易壁 垒的可能,但是并不会影响到红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昨天,中国红牛公司行政常务副总监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红牛公司在前天晚上获悉这件事后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正在积 极联系远在欧洲奥地利的欧洲红牛公司以了解事态进展,力求向中 国的消费者提供此事件的真相。 他向记者表态说:这次欧盟针对法国的裁定,与红牛饮料的品质无关,可以理解为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问题,本来是产 品的标准方面的差异,结果转化为非关税的技术壁垒,使在其他国 家完全可以销售的产品不能进入这个市场,比如法国,几年来就一 直只允许在药店销售红牛,现在禁止,说明是技术壁垒上的升级。 红牛已经得到 70 多个国家健康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在欧洲销售了15 年时间,在许多国家都被许可,法国没有理由不允许红牛销售。 张磊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市场销售最多的就是净含量 250 毫升的红 牛饮料,其 100 毫升功效成分含量咖啡因在 20 毫克左右,也就是说,一罐红牛中的咖啡因含量还不如一杯淡咖啡的含量多,根本不 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当谈到红牛法国遭禁是否会影响中国市场时,张磊表示:红牛在法 国遭禁并不会影响中国市场,相反我们从 1995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 来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仅仅是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就突破了 10 亿元,三年后的目标就是达到 20 亿元。红牛进入中国市场都经过卫生部门 严格审核批准,而且在中国境内制造和销售,每一关都要经过卫生 部门的抽查,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的。 据介绍,来自于泰国的红牛功能性饮料目前已经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有销售,而在咖啡因事件之前,红牛在各个地方都非常畅销,在中 国建有北京怀柔、海南两个生产基地,目前占据着全国功能性饮料 市场 85%以上的市场份额。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参考答案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吗? 答案提示:不会。 3.试比较上述两种做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6.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升;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 7.以大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配额的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在图7-4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由于大国实施配额,此种产品的国际价格将下降。不过,国内价格不会变化,因为配额已经确定了。 8*. 以小国为例,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试比较关税与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及进口的影响效果的变化。 (1)由于某种外来冲击,进口商品世界市场价格突然下跌; (2)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增加。

第五章非关税壁垒案例题

第五章非关税壁垒案例题 输日鳗鱼遭遇贸易壁垒 2003年7月3日,日本突然宣布对中国的鳗鱼加工品实施命令检验,查验恩诺沙星等药物。此后,相继31批中国烤鳗被通报为药残超标。日本官方网站不断发布不合格产品消息,引来媒体的恶意炒作,导致食鳗节期间中国产品纷纷从货架上撤出。中国企业不得不被迫全面停止对日发货。根据海关统计,7月~8月我对日出口烤鳗仅4000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1%。 到底是中国的鳗鱼不安全,还是日本在搞贸易壁垒?负责进口食品检验的日本厚生省曾于2000年4月公开宣布,对中国烤鳗3000例抽样中仅4例存在微生物超标的小问题,证明中国鳗鱼是安全可靠的。而对日本市场的调查也显示,中国烤鳗的口感及外观均优于日本自产产品,且价格便宜。 我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出口基地,鳗业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按活鳗计,目前年产量超过1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年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3/4;出口额约占中国自产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4,年创汇6亿~8亿美元。主销市场为日本,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这一切的成功源于日本市场的需求和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中国有丰富的日本种鳗苗资源、唯一拥有养殖欧洲种鳗苗的自然条件,加上劳动力成本低廉和产品质优价廉。正是这些优势,使中国鳗鱼逐渐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 但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不断采取措施,企图将中国产品挤出市场。2001年日本农水省曾计划对中国鳗鱼实施进口设限,限制进口总量。食土商会鳗鱼分会多次与日方交涉,并在分会内部加强行业自律互律,成功打掉了日本的设限企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日本开始将数量限制转为SPS/TBT贸易壁垒。2003年初日本借欧盟对我动物源性产品封关之由,于2月1日起对我活鳗及冷冻白烧鳗监控查验包括氯霉素在内的11项药物残留。4月24日开始对中国活鳗实行监管吊水48小时以上,逐批检查磺胺类药物残留,合格后准予通关。4月27日,日本媒体报导市场抽检中发现中国烤鳗含有汞,并大肆渲染汞残留对人体的危害。6月12日,日本各食品检疫所开始对鳗鱼实施汞含量的监控检查。7月18日,除对活鳗和白烧鳗进行强制检查外,厚生省开始对全部中国烤鳗实施监控检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有什么区别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有什么区别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不同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当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提高关税和加强非关税壁垒时,不仅这些国家的进出口 商品的数量要减少,而且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进一步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小于农产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下降幅度;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差异是使战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快于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贸易的增长超过他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的重要原因。3、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 征收进口税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征收关税以后,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使消费者支出增加。 (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论是财政关税还是保护关税,都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虽已大为降低,但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与国内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提高,给有关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出口国来说,进口国征收进口税或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都会影响到出口商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使出口国遭受损失。 关税是贯彻一国贸易政策的基本措施。非关税壁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成为一国实行

美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美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880484.html, 2004年08月13日 14:03 商务部网站 一、引言 适用美国进口商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无数。其中,许多都源自联邦与各州对安全与健康的规定。另一些则与环保、消费者保护、产品标准以及政府采购等有关。许多相关的规定都是为合法消费和公共保护等因素而制定的。在制定这些规定时对其可能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给国际社会造成影响未加以广泛考虑。但这一类型的立法实际造成的影响是禁止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产品进口到美国。因此,不象可以支付的关税和允许一定量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配额,非关税贸易壁垒则可能完全禁止外国货进入美国。 对产品标准和环境保护所作的规定,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对非关税贸易壁垒进行概括极其困难。下面的资料是与食品相关的健康限制性条款以及与消费品、环保汽车排放标准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相关的限制性条款。选用这些领域只是为了举例说明美国市场上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非关税贸易壁垒绝非仅存在于这些领域。特别非关税贸易壁垒规定则适用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针对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健康规定的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则是乌拉圭回合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主题。 欧盟和美国以及加拿大单独与美国在某些产品标准上签定了“互相认可协议”。每方都会根据另一方的标准来检验其出口产品。因此,在进口国一方就没有必要进行再次检验。这些协议可以降低适用于由电信设备、医疗器械、药品、娱乐设施、电安全及电磁兼容性的相关规定可能带来的贸易限制。 二、食品 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食品都必须经过卫生、污染、标签要求等方面的检验(包括1993营养标签规定的检验)。这项检验由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通过对美国海关呈递的样品进行检验来完成。假如这些检验的结果发现某些食品不能进口到美国,这些食品就必须被出口或销毁。进口的牛奶及奶油制品必须

非关税贸易壁垒

论新型非关税壁垒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学生姓名:敖嘉阳 指导教师:梁小尹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01班 中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2015年12月28日

论新型非关税壁垒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摘要 随着WTO规则体系对国际贸易的协调和推动,全世界各国的关税大幅度削减,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大大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也受到限制,而各种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则迅速出现和发展。新型非关税壁垒通常以保护安全、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为借口,通过立法或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来影响自由贸易的实现,行贸易保护之实,日益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限制与反限制斗争中的一个热点,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新型非关税壁垒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做一个论述,并提出一种新的非关税措施。 关键词: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the new Non-Tariff Barrier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TO rul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 most of Countries' tariff reduction. Also, the traditional trade protection effects greatly reduced. The traditional non-tariff barriers such as quotas, import licenses and so on are also restricted. However, a variety of new non-tariff barrier measures are rapidly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In order to implement trade protection, new non-tariff barriers use safety protection, protec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and plant life and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balance as excuses to influence the realization of free trade through legislation or preparation of technical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 It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non-tariff barriers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struggle of the trade restrictions and anti-restric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the new non-tariff barrier, and puts forward a new non-tariff measure. Key words: Non tariff-barriers NTM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