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题

一、填一填。

1.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应注意()对齐,从()位算起。2.在做加法时,个位满(),向前一位进1。

3.40比57少();比37多23的数是();比68少20的数是()。4.按规律填数。

(1)162228( )( )46( )

(3)35363841( )( )56(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4527+=4038+=50

84-=24 -15=62 72-=40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三、列竖式计算。

54+28=97-45=24+29=

58-36=78+13=34+48=

四、比一比。

1.在○里填上“>”“<”或“=”。

74-60○149+28○3925+15○70-40

32+45○87 45-8○33 66+6○90-8

2.把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

五、看图列式。(每题3分,共6分)

1. 2.

=()=()六、超市举行十周年店庆活动。

(1)小亮买了一把玩具枪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2)小阳买了一架玩具飞机和一把玩具枪,一共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8

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

37+28+19= 54+20+16= 7+59+20= 19+55+25= 25+34+30= 19+40+30= 24+45+30= 48+36+5= 17+18+64= 24+48+17= 45+36+18= 30+5+64= 55+30+8= 15+39+36= 51+30+9= 24+21+45= 24+51+15= 45+9+36= 21+30+39= 51+37+9=

28+29+26= 26+40+8= 85-40-26= 90-58-24= 72-6-40= 56-12-17= 40-23-12= 36-4-32= 81-7-70= 67-25-28= 70-23-35= 78-24-39= 98-28-9= 71-26-7= 67-25+28= 56+34-20= 78-24+39= 70-23+45= 37+10-5= 74+6-80=

56+8-20= 18+8-20= 69+30-45= 26+40-8= 71-65+43= 24+51-19= 30-21+39= 45+36-9= 45-9+15= 28+43-24= 23+41-39= 98-37+16= 31+52-17= 96-60+24= 17+6-8= 43-8+30=

42-8+35= 46-39+7= 27+50-9= 75+9-73= 70-4+18= 7+26-18= 82-7+13= 20+34-49= 1+99-68= 36+5+25= 17+80-47= 63-40-9= 55-29-17= 77-64+67= 97-15-63= 95-6-62=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第85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笔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一个,口算卡片若干张。学生准备小棒100根,每10根搁成一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6+44 32-5 45+30 72-40 70+20 53+7 60-6 34+5 67+5 74-8 38+4 30+50 2.用竖式计算。 53+26 75-25 3.提问: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一要注意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二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计算经验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34+16=□()。 (2)提出要求: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组织讨论:先摆了几捆带几根,又摆了几捆带几根把4根与6根合起来一共多少根,把3捆与1捆合起来一共多少捆34+16的得数是多少进一步追问:你的桌上只有4捆小捆,得数怎么会是50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可以把这10根捆成一捆。 (3)教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说出34+16的拨珠过程,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拨珠。教师拨珠计算后提问:得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这个数是多少十位上明明只有4颗珠,得数怎么会是50呢明确:个位上10颗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拨去个位10颗珠,同时在十位添上1颗珠。)(4)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 启发: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那么这道题用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结合学生板演的竖式计算过程,组织讨论:你先算的是几加几,再算的是几加几个位上4+6得10,这个“10”在竖式里该怎样写 讨论后明确:个位上4+6得10,要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右边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这样就提醒我们在加十位上的数时,把进上来的1也加上。(示范板书)进一步追问:此时,十位上要把哪几个数相加 提出要求:你能看着竖式再说一说34+16的计算过程吗 (5)再次感受笔算时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说明:因为加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再算个位数相加时,由于进位就要把原来十位上写的数擦掉重写,显得比较麻烦。所以笔算加法时,一般要从个位加起。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板书65+28的竖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各自完成。 (2)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先算的几加几个位上5+8得13,这个“13”在竖式里该怎样写十位上的9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3.总结笔算加法的方法。 引导: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在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后面补充板书“(进位)”]。这样,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笔算我们都学习了。你能说说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二年级数学上册竖式计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竖式计 算练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竖式计算练习题(一)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时间:____分____秒 1、18+45= 2、62-8+25= 3、50+26-48= 4、95-68= 5、62-17= 6、12+18-20= 7、36-8+12=8、47+3=9、16+48= 10、87-56+34=11、50-49+7=12、38-19+2= 13、19+34=14、33-28+56=15、46+5-51= 二年级数学竖式计算练习题(二)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时间:____分____秒 1、32+46-18= 2、16+24-17= 3、19+31= 4、32-4= 5、19+54= 6、100-69-27= 7、26+47-38=8、58+9=9、9+17+58= 10、65+12-7=11、60-32-18=12、12+38-41= 13、28-9+46=14、87-59=15、32-5+47= 二年级数学竖式计算练习题(三)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时间:____分____秒 1、4+59-8= 2、75-46+8= 3、56-47+33= 4、64-60= 5、28+56= 6、55-8+4= 7、32-8+24=8、42-14=9、54-7+20= 10、40-28=11、50-16+28=12、3+29-15= 13、29+28-5=14、17+24=15、16-8+67=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 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 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脑快(口算) 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8+7= 9+5= 8+42= 46+9= 34+53= 28+12= 520+300= 【设计意图: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心明手巧(笔算) 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25+38= 45+29= 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设计意图:卡通人物是孩子们永远的话题,在课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卡通世界:羊村迎接亚运会圣火这一情境进行复习,找到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在好奇、紧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人教版年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本节课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中的对位和计算顺序问题。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位值图,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

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三、说教学过程: 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假期里都谁去旅游了?玩的怎么样? 2、(出示第8题的主题图)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去参观博物馆。你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会回答: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5人,二(4)班有34人。) 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5+2)(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7+2)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 (4)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7) 4、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不错!(给与鼓励)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数学信息,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数学问题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体会算法,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35+2= 师: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例3的内容。 11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 34+53 2.口算。 (1)7+6 8+4 9+5 6+8 7+5 5+8 6+6 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 例3。 11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看P 8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得到6捆 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最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 2 18+45-22= 62-8+25= 50+26+8= 3 4 5 6 7 95-68+27= 62-17-5= 12+18-20= 8 9 10 11 12 36-8+12= 65-47+3= 16+48-6= 13 14 15 16 17 87-56+34= 50-49+7= 46+5-51= 18 19

20 21 22 18+45-22= 62-8+25= 50+26-48= 23 24 25 26 27 28 95-68+27= 62-17-5= 12+18-20= 29 30 31 32 33 34 36-8+12= 65-47+3= 16+48-6= 35 36 37 38 39

40 87-56+34= 50-49+7= 38-19+2= 41 42 43 44 19+34-25= 33-28+56= 46+5-51= 45 46 47 48 49 50 32+46-18= 16+24-17= 19+31-26= 51 52 53 54 55 56 100-69-27= 32-4+28= 32-19+54= 57 58 59

61 60-30+25= 85-29+19= 14+32+33= 62 63 64 65 66 75-52+25= 74+17-65= 18+34-40= 67 68 69 70 71 45+32-15= 30+25-45= 46-15+27= 72 73 74 75 76 77 16+18-2= 56+27-68= 100-56-23= 78

80 81 82 83 25+59-14= 56+14-32= 56+35-27= 84 85 86 87 88 29-16+45= 80-56+14= 17+56-23= 89 90 91 92 93 94 26+59-47= 100-50+35= 76-56+45= 95 96 97 98

两位数加两位数(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练习二第3、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1 0,要向十位进 1 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板演: 2、口算: 34+53 ( 1 )7+68+4 9+5 6+8 7+5 3、订正演 算: 5+86+64+6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 这道题中的34 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二(3)班有多少人?(35 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 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 6 + 3 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 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 6 1

两位数加两位数_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容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二)》中的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多位数加法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学习这部分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的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能力目标方面,培养分析、观察、概括的能力,从已有知识中升华出新的知识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2.在进位加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会正确计算。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和难点,达到本节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学法 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重点采用问答式和课堂讨论的方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 1. 引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苏教版二年级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体验不同的算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下面各题: 42+20= 35+30= 25+40= 42+2= 35+3= 25+4= 42+8= 35+6= 25+9= (让学生说说答案,并回答是怎样口算的) 提问:第一行是两位数加什么数(整十数) 下面两行呢(个位数) 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呢(几十加在十位上,几加在个位上) 第二行和第三行计算时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三行计算时个位相加满10需要进位) 2.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口算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同学们知道知道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几十加在十位上;两位数加一位数,几加在个位上;各位相加不 满10是不需要进位的;个位相加满10是需要进位的,这时十位上需要 再加1个十。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两位 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在这几幅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交流探索,学会计算 (1)引导:先看第一个问题,求小红跳了多少下我们可以怎么列式(板书:45+23=) 交流: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得数是多少并填在课本上。 在此基础上,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①按竖式计算过程:5+3=8 40+20=60 60+8=68 ②先算十位再算个位:40+20=60 5+3=8 60+8=68 ③先加几十再加几:45+20=65 65+3=68 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专项练习(2加减混合)

竖式计算注意进位的 1 注意退位的点 28+34+23= 25+34+30= 45+36+18= 24+51+15= 46+25+17= 19+40+30= 30+5+64= 45+9+36= 37+28+19= 24+45+30= 55+30+8= 21+30+39= 54+20+16= 48+36+5= 15+39+36= 51+37+9= 7+59+20= 17+18+64= 51+30+9= 28+29+26= 19+55+25= 24+48+17= 24+21+45= 26+40+8=

竖式计算注意进位的 1 注意退位的点85-40-26= 81-7-70= 67-25+28= 姓名:39+8-20= 90-58-24= 67-25-28= 56+34-20= 72-6-40= 70-23-35= 78-24+39= 56-12-17= 78-24-39= 70-23+45= 40-23-12= 98-28-9= 37+10-5= 36-4-32= 71-26-7= 74+6-80= 56+8-20= 18+8-20= 69+30-45= 26+40-8= 65+18-39=

24+51-19= 23+41-39= 43-8+30= 28+4-24= 30-21+39= 98-37+16= 50+27-9= 70-4+18= 45+36-9= 90-11+32= 42-8+35= 7+26-18= 35-16+39= 31+52-17= 46-39+7= 82-7+13= 45-9+15= 96-60+24= 27+50-9= 20+34-49= 竖式计算 71-65+43= 注意进位的 1 28+43-24= 注意退位的点 17+6-8= 姓名: 75+9-73=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曹晓荣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80+7 35+8 42+5 32+9 ......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五、课堂作业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 3.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难点: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具学具 课件、试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知 1.口算我最棒。(老师出示试题卡片) 50+20=70+15= 9+50=70+20= 35+60=30+30= 60+40=30+6= 2.师:请同学们看情境图,(课件演示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少年合唱团里有23名女生,22名男生,请你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少年合唱团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23+22= 师:这样的算式以前我们做过吗(没有)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计算这样的算式。 设计意图:以复习整十数加两位数、一位数的加法,使学生回忆其计算方法,然后用具体情境提问题、列式引出所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师:算式23+22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2.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小红:我是这样算的: ①23+20=43 ②43+2=45 小亮:我是这样算的: ①20+20=40 ②3+2=5 ③40+5=45 小刚:我是这样算的: ①20+22=42 ②42+3=45 3.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们除了用以上方法计算外, 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那就是竖式计算。 (教师板书竖式,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书写过程) 23 +2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 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 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 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 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 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学生做好了,摆小棒的学生 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学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 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学生是这么做的:5+4=9,30+30=60,9+60 =96,得数算错了。)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课堂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课堂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014-11-16 → 手机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课堂实录 执教人:张吉林 第一课时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培养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竖式的写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音,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看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1:海浪声。 生2:海鸥的叫声。

师:你们听的可真准呀,对,这是大海的声音,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齐:喜欢。 师:正巧我们的好朋友小明的学校要组织一次去海边游玩的活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海边看一看、玩一玩呢? 生齐:想。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玩得多开心呀,他们还捉了很多的虾和螃蟹呢!请你们仔细看看下面这两个篓里放的是什么? 生:虾。 师:你看的真准,好孩子,请坐,那上面这两个篓里放的又是什么? 生:螃蟹。 师:你看的也很准,孩子们,你们眼睛可真亮啊!都快赶上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了,那接下来咱们看看你们的脑筋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聪明呢?来,想一想,根据图中给出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想第一个说? 生1: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生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那咱们今天先来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吧。谁会列式? 生:12+26= 师:还可以怎么列? 生:26+12= 师:好孩子,你真棒!你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数的算式,那你们看看今天这个算式是什么样的?26+12= 生: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对了,你们看的真仔细,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前面咱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数的算法,那今天这道题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吧。你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你手中的学具帮你。算完后,给你同位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2. 通过摆学具、说算理,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了! 这儿的口算,你会算吗?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道题:34 + 12(出示)你们愿意来算一算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在自备本上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生答。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习例题 (1)出示例图,列出算式。 师:(出示例图),瞧,这两个小朋友可是小小集邮爱好者呢!今天他们把自己的宝贝——集邮册带来了!(出示:两人说的话)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该怎样列式呢?生:34+16。(板书:34+16)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师: 34+16要怎样算?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再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学生活动,巡视,指导) 交流:小棒摆一摆 师:用小棒你是怎么摆的,谁来介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摆小棒(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结合学生摆的情况教师追问:你的桌上只有4捆小棒,得数怎么会是50?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也就是1个十。放到整捆下面,再把三个十加一个十再加一个十,得5个十,就是50。(把相应的小棒图贴到黑板上)。 师:除了用小棒摆一摆,我们也可以借助计数器来拨一拨。(边请学生回答边贴过程图)师:为什么要拨去个位上的珠,向十位上进1颗?(个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个十)计数器上的结果是几个十?是几十? 回顾小结:小朋友来回顾一下,刚才用小棒和计数器的时候,个位上是怎么算的?满10向十位进了1个十,十位上又怎样算出5个十?在算的时候,个位上怎么做的?十位上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专项练习

28+34+23= 46+25+17= 37+28+19= 54+20+16= 7+59+20= 19+55+25= 25+34+30= 19+40+30= 24+45+30= 48+36+5= 17+18+64= 24+48+17= 45+36+18= 30+5+64= 55+30+8= 15+39+36= 51+30+9= 24+21+45= 24+51+15= 45+9+36= 21+30+39= 51+37+9= 28+29+26= 26+40+8=

85-40-26= 90-58-24= 72-6-40= 56-12-17= 40-23-12= 36-4-32= 81-7-70= 67-25-28= 70-23-35= 78-24-39= 98-28-9= 71-26-7= 67-25+28= 56+34-20= 78-24+39= 70-23+45= 37+10-5= 74+6-80= 39+8-20= 56+8-20= 18+8-20= 69+30-45= 26+40-8= 65+18-39=

71-65+43= 24+51-19= 30-21+39= 45+36-9= 35-16+39= 45-9+15= 28+43-24= 23+41-39= 98-37+16= 90-11+32= 31+52-17= 96-60+24= 17+6-8= 43-8+30= 50+27-9= 42-8+35= 46-39+7= 27+50-9= 75+9-73= 28+4-24= 70-4+18= 7+26-18= 82-7+13= 20+34-49=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2教案 人教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4。)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生:34加25从个位加起,个位4加5得9,表示9个1,对齐个位写9。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对齐十位写5,结果得59。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 生: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 生:个位4加8等于 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 生: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 生: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一) 31+48= 70-56= 39-28= 71-35= 29+45= 70-35= 80+15= 14+57= 46+25= 75-26= 80-36= 12+87= 14+75 = 97-48 = 35+48 = 29-19= 86-45+38= 90-22-36= 15+43+28= 35+48-5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二) 62+14= 75-12= 28-15= 49-35= 28+45= 71-35= 80 - 15= 25+39= 23+44= 75-45= 59-28= 45+29= 25+43 = 59-48 = 90-48 = 29+19= 40-26+59= 25+19+36= 71-46-18= 45+48-6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三) 70-45= 25+66= 70-28= 85-35= 50+45= 81-35= 46+15= 33+58= 40+25= 94-26= 80-36= 19+57= 51+35= 97-28 = 15+48 = 56-19= 69-45+27= 91-28-12= 16+64-43= 29+48-4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四) 64+14= 89-56= 26+28= 41-36= 80+15= 45-35= 36+18= 28+45= 97-25= 30+26= 62-47= 51+23= 45+25 = 84-48 = 46+48 = 58-10= 60-54+77= 80-22-16= 35+46-22= 37+48-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系列练习(五) 85-18= 46+48= 50-26= 92-89= 91-19= 46+37= 65-25= 84-49= 90-19= 36+49= 90-25= 80-39= 70-19= 46+25= 50-18= 9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