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2、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学习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准备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

2、怎样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有什么关系?

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序数碱金属周期1

213 [He]2s2s二锂1s或_____ ____ 或___________三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或钾____________________1

1102622626_____ [Kr]5s4s1s 铷2s4p2p 3s或3p5s3d 五161610261022262_____

3d六铯6s4s[Xe]6s4p4d 1s5s2s或2p5p3s3p

.元素周期系2,随后最外层上______________递增,每到出现_______,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随着元素原子的,如此循环______________;然后又开始由_______到的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后达到___个电子,出现往复形成周期系。.元素周期表3 周期(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每周期所含元素种数:从第一到第七周期种类数分别为____。素元尾元素______________,结:的尾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开头结期②每周开头及。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①纵列与族8~10 6 5 3 2 1 4 7 纵列序数 B Ⅰ族 A ⅡⅣB A Ⅴ18 16 11 12 13 15 17 14 纵列序数 A

ⅣA

族 B

ⅠⅤⅡB

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价电子层简称②价电子层元素的___________

________“”页 1 第

反应中发生变化。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______ ___。

知识网络

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周期序数=能层数

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大多数族次=(n-1)d+ns的电子数=价电子数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

当堂检测

1.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23212 25 3p D4s.3s B.4s4p C.A3s.3p

2.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A.Fe B.Mg C.P D.Z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2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2s.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p)

4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序数为7

D .电负性最大C.第一电离能最大

5.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C.超导材K D603298,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6.超重元素的假说预言自然界中可存在原子序数为114号的稳定同位素X114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 298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A.B.X是非金属元素X114D.X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4 C.XO是酸性氧化物27.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

C.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小于或等于7的奇数的元素

D.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页 2 第

1、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

2、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掌握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了解元素的“对角线”规则,能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学习重点:元素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学习难点:

1、元素的电离能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

2、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

知识准备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____________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二、原子半径

1.影响因素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的半径________;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也就________,原子的半径________。

2.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探究一: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呢?

三、电离能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

____________叫做第一电离能。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微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________,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3.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________的趋势。

(2)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________。

探究二电离能的规律

问题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联系?

问题2: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为什么钠元素的常见价态为+1价,镁元素的为+2价,铝元素的为+3价?

问题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变化规律呢?Be的第一电离

能大于B,页 3 第

?Al,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四、电负性1.键合电子与电负性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__________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____________吸引力的大小。2.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________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________和锂的电负性为________作为相对标准。4.电负性的变化规律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负性

____________。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____________。5.电负性的应用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而位于非金属三角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__________,金属的电负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______,它们既有区边界的探究三:对

角线“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规则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知识网络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的周期性变化内容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Mg、Ca、Ba B.I、Br、Cl C.O、S、Na D.C、N、B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页 4 第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所含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4.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B.周期表中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5.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6.同周期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2324 2526 p n D.n ps s n p C.n s n A.n sp n B.n32-+-+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8~号元素的离子WY、、XZ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2--.离子的还原性:Y>Z B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X>W

C.氢化物的稳定性:HY>HZ D.原子半径:X

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小于X,也可能Y大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Y强于HX

nm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酸性强于Y的

D.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X显负价,Y显正价

9.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K、Rb B.F、Cl、Br

2+2+2+---Br 、I D.Cl、C.Mg、AlZn、

10.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11.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页 5 第

A、硼和硅

B、铝和铁

C、铍和铝

D、铜和金

12.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

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3.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Na > K > Rb B.N > P > As

C.O > S > Cl D.Si > P > Cl

1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页 6 第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单质 1、与非金属反应(O 2、Cl2、S):表现强还原性,被氧化 1)常温下:4Na + O2=== 2Na2O (白色)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氧化膜,说明钠比Al、Fe活泼得多 (应用)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受热时:2Na + O2=== Na2O2(淡黄色) (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分析电子得失) 现象: (应用)钠燃烧引起火灾,怎么办?(一般用砂土盖灭) 3、与酸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比水更剧烈) 小练: 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 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 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 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 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 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Na—23 Cl—35.5 He—4 P—31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烧杯 B、分液漏斗 C、温度计 D、铁架台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或作法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4、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6、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7、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 3 B.16g O 2 C.32g H 2 S D.3g H 2 8、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 2 溶液 B.200mL 0.25mol/L NaCl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9、1g O2和1g O3中() A.所含原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相同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相同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相同 10、0.5mol Na 2SO 4 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1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25℃,1.01×105Pa,64g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 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13、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 2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 14、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 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④0.2mol H 3 PO 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15、等体积的NaCl、MgCl 2、AlCl 3 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和量浓度的AgNO 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 2、AlCl 3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1 B.1:2:3 C.3:2:1 D.6:3:2 化学答题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重要规律: (1)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电子守恒规律

(3)价态规律 (4)先后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非金属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 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 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 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 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8.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锂电池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0()A、、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10=30分)11.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 于是无限的 C.化石燃料的形成非常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非再生能源 13、20mL 0.5mol/L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加入10mL 1mol/L的盐酸 B、加入30mL 10mol/L的盐酸 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mL H2O 14、已知反应A +3B =2C +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 -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15、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铁片是()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16、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17、合成氨的反应为:3H2 + N22NH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2)、v(N2)、v(NH3)(单位为mol·L-1·s-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H2)=v(N2)= v(NH3) B、v(H2)=3 v(N2) C、v(N2)=2 v(NH3) D、v(NH3)=3/2v(H2) 1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燃烧反应 19、可逆反应H2(g)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B、H2、I2、HI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20.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Fe C Fe C Fe Cu Fe Zn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从第一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药品安全存放和取用②实验操作的安全③意外事故的处理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识别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腐蚀品 [练习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练习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练习3]、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溶液 [练习4].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 (1)食盐水与泥沙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 案(附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

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对所学化学元素、物质、反应等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借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2)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电解质)两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的确是重点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此处的教学要“一步到位”。而这里所说的不要“一步到位”,也不意味着在概念教学方面随意降低要求。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概念的教学要务求扎实。而这个扎实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记忆、联想和教师科学设计和安排的必要训练。 对于示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可考虑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关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评分__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 小题,共57 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4.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5.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B.Cu2+C.Al3+ D.Mg2+ 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8.将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铜片不溶,加入下列试剂后,可使铜片溶解的是 A.稀盐酸B.硫酸钠晶体C.硝酸钠晶体D.氯化铁晶体 9.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A.Cu、Fe3+B.Fe2+、Fe3+C.Cu、Cu2+、Fe D.Cu、Fe2+、Fe 10.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13.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B.黄沙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 14.把等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把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B.把钠放入足量水中 C.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中和反应 C、冰的熔化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增大 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5、2SO2(g)+O2(g)△V2O5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 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 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6、在铜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 32、5 g ②锌片增重 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导学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导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1)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5—37页,结合初中知识,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学习目标】 1. 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2. 理解元素价态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 3. 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难点: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预习自学 【回顾】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而实际中反应和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 请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得分类标准。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阅读]课本P35-37页,填写下列有关内容: 1、得到原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失去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有 原子得失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 元素的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元素的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元素的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 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有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的一类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的一类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4.分析钠和氯气的反应,钠元素从零价升高到价,一个钠原子一个电子,钠元素被了。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价,一个氯原子一个电子,氯元素被了。在H2 + Cl2 =2HCl的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零价升高到价,氢元素被了。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价,氯元素被了。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的总数相等,化合价的 相等,且化合价的总数等于的转移总数。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2==【点燃】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2O+O2=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H2O = 4Na+ +4OH -+O2↑ 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 Na2O+H2O=2NaOH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CO32- + 2H+=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 H2O +CO2↑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加热】Na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加热】Na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加热】2Li2O 9、氯气的性质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 + Cl2==【点燃】CuCl2 之后加水,可由绿色溶液(浓)得到蓝色溶液(稀) Cl2 +2FeCl2 =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Cl2+SO2 +2H2O=H2SO4 +2HCl 2Na + Cl2 ==【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 3Cl2==【点燃】3FeCl3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H2 + Cl2==【点燃】2HCl 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 H2+F2=2HF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2015.12 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液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人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液 C.它不易溶于胃液D.它的疗效太差 3.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l-B.H+C.OH-D.HCO3- 4.将一小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NaCl B.BaCl2C.H2SO4D.CuCl2 5.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D.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产生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7.分别与FeCl2、CuSO4、NaCl、Fe2(SO4)3、MgSO4等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8.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A.24g B.34g C.44g D.54g 9. 将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8.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0 ) A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10=30分) 11.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