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的改革

背景:1·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制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大量私田出现,私田的主人控制着私田产品,并确立了新的剥削方式。

2·一些诸侯国君主为争霸战争需要,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内容和作用:新的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逐渐向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

主要改革:1·齐国管仲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促进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2·鲁国实行“初税亩”,将公田交给耕者,按亩纳税,实际上就是承认土地的私有权。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目的:是奴隶主实行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性质是奴隶社会内部的制改革。

影响:一方面使得诸侯国势力增强,另一方面使得井田制迅速瓦解,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2·战国时期的变法

改革背景:1·经济基础: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2·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出现(诸侯国的卿大夫·立功将士·大商人)3·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

4·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特别是法家思想的传播,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5·各国为兼并战争的需要,国君支持变法。

主要变法:由魏国发端,李悝变法;楚国承上启下,吴起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变法运动。

变法性质:战国时期的改革是由封建地主领导的,旨在进行封建制度的改革,因此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革,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以此,战国初年的变法运动,实质上是封建化的一次运动。

变法的意义: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2·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令民为什伍,为防范人民反抗,加强专制统治。2·废分封,行县制,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统一秦国的度量衡;3·废除井田制,以立法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封侯爵,废除奴隶主世袭贵族特权。

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变法的原因:1·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适应封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仿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3·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4·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的势力斗争。

封建制的确立:

奴隶制的瓦解: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必然引起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改变,即井田制的瓦解,诸侯国的改革加速加速了井田制得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私田的增多·土地私有制得出现和发展,使得土地经营方式·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诸侯争霸使得分封制瓦解。这样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发生变化,而这些都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

铁器·牛耕的使用——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方生重大变化)—瓦解——奴隶制解体

—(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变化)

封建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同时随着秦的统一,封建制在全国的确立。因此我国封建制的确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法在部分地区确立,二是通过秦的统一战争,扫荡奴隶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封建制度。

特别是注意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形成,过程·内涵·及评价。要明确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中较为彻底的一次,影响深远。“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2020年编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 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 吴(?——前473) 齐(前1046——前378) 鲁(前1046——前256)

燕(前1046——前222) 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 └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 (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 21燕懿公→22燕惠公 (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

蔡(前1046——前447) 曹(前1046——前487) 陈(前1046——前478) 杞(前1046——前445)侯爵 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一,变法的目的与变法过程变法目的: 公元前475年至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长期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魏,赵,秦,楚,燕齐国争雄的局面.各诸侯国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与剥削,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纷纷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掀起了变法的运动. 变法措施的推行,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的景象.变法改革与经济发展,是各国对外战争的两大支柱,并对战争的后果带来直接的影响. 1,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2,为了巩固封建地主制生产关系; 3,为了清除领主制的残余势力. 变法过程: 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开始,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止,各国变法持续了两个世纪左右.其中斗争最激烈,起重要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最早,为各国变法做出了榜样;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的大成,取得的效果最大,为秦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影响最大. 此外的变法还有:韩国申不害变法('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国邹忌改革(立稷下学宫,以孙膑为军师),燕国子之,乐毅改革,等等. 二,各国的变法运动 1,首先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尽地力之教',即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他说.:'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益如之.'为了防止谷价大起大落,他还实行了'平籴法',作为'尽地力'的补充,这样既可防止商人抬高粮价,又能做到'取有余以补不足'(《汉书食货志上》,从而保障了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价的稳定. 第二,'食有劳而禄有功',即把爵位赐给有功于国家的人,对于那些于国无功的'淫民'则剥夺其爵位,打击了旧贵族,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 第三,制定《法经》.为了确定封建法制,进一步巩固封建政权,李悝'集诸国刑',作《法经》六篇,即'盗,贼,囚,捕,杂,具'.《法经》集春秋以来成文法之大成,其宗旨在于防止和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维护剥削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魏国在战国初期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与李悝的变法改革是分不开的. 2,继魏改革的是楚国.楚悼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恰在这时,吴起弃魏奔楚,被楚悼王任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不久升任为令尹(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相),主持变法.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限制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封军即分封的宗室,贵族,外戚,功臣,他们高官厚禄,世代相袭.吴起取消了他们的特权,规定,凡封君之子孙三世无功,则取消他们的封君之号,不再享有封君的特权. 第二,'损不急之官'. 针对楚国官员冗滥,官俸过高的弊病,精简机构,裁汰官员,削减官俸,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改革的进行.

2020高考历史:模块1 话题1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主题贯通】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随着地方诸侯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为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国内部势力的变化: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此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国家分裂,诸侯争霸 (1)造成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 ①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源。 ②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诸侯势力发展,不尊天子。 ③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旧贵族夺权。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类别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不同点性质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 建因素的成长 战国兼并战争转化为封建统一战 争,为秦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相目的扩大地盘、掠夺人口

1.经济基础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生产力的飞跃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下来。 2.变法运动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3.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 (1)从世卿制到任官制: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这些新因素与社会政治文明演进的总趋势是相适应的。在官僚等级制度下,官吏不能世袭,可能随时受到升迁、罢免,而享受报酬的形式也由土地为标准改为以实物为支付手段。这从根本上冲击了血缘宗法关系,并直接摧毁了原有的世卿世禄制度。 (2)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官吏选拔、“上计”制度等。这些行政制度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3)郡县制的逐步确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郡县制度的确立彻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为自上而下贯彻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扫清了道路,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4.思想文化的变革 (1)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 ①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民间无任何学术可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 第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考纲】商鞅变法 【知识结构】 【互动探究】 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史记•楚世家》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四: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00场,争霸不断,到战国七雄,此时出现局部统一,其间纵横捭阖,战争仍频。 根据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背景:即社会转型(大变革)的表现。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的逐渐瓦解。 ②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③思想: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法家学说更是为各国的变法提 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 ④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一)春秋时期的改革 管仲改革 1目的: 2内容 3意义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使齐国迅速强大起,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 其他改革: 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已在中国存续了2600年之久,期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总的看,历史上农业税制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但无论形式多变、名称多变却未改变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和收入的地位与作用。新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的设立与废止对我国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的设立与废止背景却是截然不同,试说明。 设立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井田制逐步瓦解,政府税收减少,为增加税收,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而对农业设立赋税。农业税废止背景:改革开放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继续发展而废止。 (二)战国时期的改革 1、变法的背景: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内在动力:富国强兵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不断

春秋战国时期国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际关系 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决定这一时期不可能产生一个国际法体系。春秋时期诸侯国并不是主权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诸侯国不具备主权独立国家形态,那么诸侯国之间的邦交就不是所谓的国家间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所谓的国际法体系。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形成宗藩关系——其本身就是一种封建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虽然诸侯国正在从地方行政单位向脱离王室控制的独立政治体发生角色转变。尽管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这种宗藩关系中诸侯国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而且周王室权威的衰落导致其不能承担中央政府的角色并加剧诸侯国的独立倾向,但是这种宗藩关系的本质属性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即使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周王室的“天下共主”地位。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国家管理手段上无法克服的困难,导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事实上变成地方割据势力——这在后世的中国历史中也屡次出现。这种地方的分裂割据就像家族成员之间争权夺利而导致家族关系的不稳定一样,是王室衰弱的结果而不是这些地方割据势力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与这种分裂割据相伴随的是重新恢复统一和谐秩序的努力。 “会盟”是诸侯国之间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最初的“会盟”是由王室主导的,其目的是密切王室与诸侯之关系并加强对诸侯的控制。进入春秋时代,王室衰微,但其政治上“天下共主”的传统的惯性使其仍有一定的号召力。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期的“会盟”虽然本质上是以维护霸权为目的,但仍然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举行的。到“晋楚争霸时期”,“会盟”就完全变成霸主国通过武力胁迫而确保势力范围、对中小盟国敲诈勒索的工具。这一时期的“会盟”完全撇去过去的友好气氛和家族情谊,完全成为诸侯国寻求自身利益的竞技场所。那么,在春秋时期频繁的“会盟”是否能够产生所谓的国际法规范?虽然在春秋时期的“会盟”也形成一些对诸侯国行为的制约,但本质上这些所谓的“规范”仅仅是传统的惯性,如“葵丘会盟”的誓词所表明的那样,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处理家事和维护家族内情谊的倾向。在齐桓、晋文两大霸主时期,“会盟”的作用表现为:霸主取代周王室而维护整个封建体系的秩序和家族内部的和睦;统一体系内部的分歧以共同抵御外族入侵。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霸主实际上替代周王室而继续处于体系的最高层并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维护体系的完整性,在这种体系中显然不存在产生国际法的先决条件——独立的国家、平等的共识以及共同认定的准则。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战国中期,就是大战的时候。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反观战国时期的“七雄”,尽管“合纵”政策对于其他六国来说是抗秦的最佳选择,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而在“合纵”和“连横”政策之间摇摆不定,而秦国则不断变换联盟关系,步步为营,最终各个击破。每一次“合纵”最终都归于失败,而每一次“连横”最终都能给秦国带来利益,其根源就在于这时各大国都奉行的兼并政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维持现状,没有一个国家不想对外扩张。一方面由于的大国都持有相同的目的,面对秦的分化策略容易导致联盟的解体;另一方面秦国在联盟关系的变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逐个打击联盟成员,最终导致联盟彻底崩溃。其他六国本身就没有单独抗秦的实力,联盟的彻底解体使其他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作业】

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选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D项错误。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 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 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 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选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 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 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4.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

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於是由宋发起,於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历史学科知识精讲(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基本史实】 一、春秋时期: 1、齐国管仲的改革:“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前): 1、经济基础: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2、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3、内在动力:“富国强兵” 2、著名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三、商鞅变法: 【深入探究】(重农抑商是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原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4、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5、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典型设问】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领: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 答案提示: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3.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4.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商鞅卓越的改革才能。(5)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5.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历史思维】 1、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方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活动。而兵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进步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 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的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 2、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的帝王之道即儒家的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形势要求。因此,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而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要求当政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兼并战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 3、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秦的暴政。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虽然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但更要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改革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考纲】商鞅变法【知识结构】 【互动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背景材料一:(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史记?楚世家》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四: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争霸不断,到战国七雄,此时出现局部统一,其间纵横捭阖,战争仍频。根据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背景:即社会转型(大变革)的表现。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的逐渐瓦解。②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封建生产关系产生。③思想: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法家学说更是为各国的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④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一)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 1. 目的: 2. 内容 3. 意义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其他改革: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已在中国存续了2600年之久,期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总的看来,历史上农业税制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但无论形式多变、名称多变却未改变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的地位与作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的简介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_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社会经济 农业 工具 铁工具开始出现;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水利 楚国:孙叔敖修芍陂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手工业 冶铁 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铸铜 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漆工艺 采用夹纻技术纺织 麻织品的纤维相当细密煮盐 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 酿酒

已能用曲造酒 专著 《考工记》商业 商业发达,出现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社会变革土地所有制 出现私田,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变革 齐国:管仲变法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教学建议复习课设计第六节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铁制农具的使用 要求学生记住我国铁器出现的最早时间、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使用情况。理解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意义。 2、牛耕技术 要求学生记住牛耕技术开始使用推广的时间,掌握牛耕技术运用的历史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当时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灌溉农田工具是桔槔。根据书中的地图,要求学生记住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主要水利设施。(二)手工业 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三)商业 要求学生记住当时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使学生了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使私田主人与耕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地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关系。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指出春秋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介绍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 2、战国时期的改革 首先,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大背景。 其次,简要介绍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

第4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最全版

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2.基本技能: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3.情感培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改革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二、教学重点:“管仲改革”和“魏文侯改革” 三、教学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它们改革的是什么?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3.上层建筑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一些杰出的政治家,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变法,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用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专政。 4.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知识体系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政治: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 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2.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阶级关系的变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社会上出现了新兴地主、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3.军事: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或兼并战争频繁。为自保或兼并他国,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志在富国强兵的改革。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4.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思想文化逐步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 ①内容:在赋税制度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在葵丘大会诸候,连周王都派人参加。 ②影响: 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 2.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3.春秋改革特点:春秋时期,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改革 1.主要内容: 第一,李悝变法:①政治方面。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意义: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强调法治,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②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第二,吴起军事改革: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一“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2.影响:李悝、吴起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改革共同构成了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 ②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③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3、战国变法特点: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又更加彻底。根本任务变为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 难点解析: 1.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异同 使魏国走进封建社会。 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 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 成效 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肺沟洫”;强调法治。 “相地而衰征” 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 内容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时间 李悝变法 管仲改革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 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 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 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 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 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 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 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 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 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 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 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一)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 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 解析:选D材料“‘堕三都’,但没成功”和“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体现了新兴势力的上升,故D项正确。 3.《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解析:选B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不符合西周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周的管理方式,“大邦”“大宗”“宗子”等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说明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还体现了宗法制,故C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都是为巩固国家服务的,未体现维护等级特权,故D项错误。 4.《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使宗法分封制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得以生活化,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职务凭才能获取,且与材料主旨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