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词语解释 ②句子的翻译③内容的理解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含解析)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鲁直德性夙成黄鲁直得洪州解头①,赴省试。
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②,相传鲁直为省元③。
同舍置.酒,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坐上数人皆.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公尝为其妇翁④孙莘老言:“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⑤,绝嗜欲,不御酒肉。
”至黔州命下⑥,亦不少动。
公在归州⑦日,见其容貌愈光泽。
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
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⑧,非学而能之。
【注】①黄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
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解头:又称“解元”“举首”,指乡试第一名。
①公:此处指孙升。
待榜:等待录取名单公布。
①省元:省试第一名。
①妇翁:俗指岳父,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
①《发愿文》: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①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黄庭坚就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县)安置。
①不少动:不稍改变。
少,同“稍”。
①归州:地名。
①殆:大概。
夙成:长期养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置.( )(2)皆.( ) (3)异.(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2)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黄庭坚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①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
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
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②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①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
改任江西行省照磨,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袁枚《文华殿大学士太傅朱文端公神道碑》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袁枚《文华殿大学士太傅朱文端公神道碑》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公讳轼,字若瞻,号可亭,世居江西高安县。
康熙癸酉举人,甲戌进士,入翰林,改知湖广潜江县事。
治狱忤总督某,巡抚刘公殿衡至曰:“吾久闻朱令贤,今观所争狱,益信。
”为解于督臣而荐之,迁刑部主事,转郎中。
督学陕西,尹奉天,再迁左都御史,巡抚浙江。
世宗登极,累迁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故事,宰相莅任,必诣翰林衙门。
公去而复至,海内荣之。
其抚浙也,浙西濒海,衢洋石墩,多风鱼之灾。
公楗老盐仓,淤中小亶渚、夏盖山,功成,氓庐大安。
其任风宪也,大将军年羹尧以大逆诛,父遐龄年八十馀,法当从坐。
九卿俱画诺矣,公不署名。
世宗责问,公奏:“以子刑父,非法也。
臣簿录年氏家书,遐龄训其子甚严。
子不能从,以陷于罪。
罪在子,不在父。
”世宗颔之,遐龄竟免。
其办治直隶营田也,以漳、卫诸河为经,以赵北口两淀为咽喉,穹壤引泉,凹坻卫堤,溉田六千顷。
其督赈陕西也,安流庸,禁遏宋,劝粜粟,请留漕,立医厂,增驿夫,雨随祷降,民与灾忘。
公潜躬味道,神识凝然,而于孜赞军国,静密详审,朝廷倚如金城。
故为都御史时请终父丧,圣祖勿许。
在营田所请终母丧,世宗勿许。
公鸡斯①徒跣,洵涕力请,至于批鳞叩阁。
章三四上,黄门近御皆咋舌瑟缩,夺毁奏稿。
九卿大臣慰劝者相环,而公陈之愈力。
万不得已,则引古墨东至礼,请从征西戎。
两圣人爱其忠,难须臾离,闵其孝,重违其意,乃诏如怡贤亲王居母丧故事。
勿朝会,勿吉服,勿补原官。
国家有大事,公卿诣庐中咨谋。
性介而和。
病,门生某馈参,公呼谢者再。
开封称量毕,仍还之,曰:“以束脩②问先生,于谊甚古,受之无所为非。
第《书》不云乎:‘享多仪,仪不及物。
’吾体未赢,无藉于参。
故称量之,则已受汝仪矣,奚必及物耶?”(选自袁枚《文华殿大学士太傅朱文端公神道碑》,有删改)【注】①鸡斯:笄霾,束发物。
①束脩: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酬礼。
后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治狱忤.总督某(违反,抵触)B.海内荣.之(光荣)C.法当从坐.(定罪)D.公呼谢.者再(推辞)2.下列句中的“而”与“而公陈之愈力”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言和而色夷C.先天下之忧而忧D.登轼而望之3.翻译下列句子。
悬牛首卖马肉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一:悬牛首卖马肉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③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④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⑤莫之服。
【注释】①灵公:卫灵公,齐国的国君。
②妇人而丈夫饰:女人穿男子的服装。
③裂衣断带:被撕破衣服割断腰带的女人到处可见,女穿男装之风却仍然不能停止。
④服:穿戴。
作动词用。
⑤国人:都城里的女人。
国,都城。
【参考译文】齐灵公喜欢女扮男装,齐国的女子都模仿起来。
齐灵公派官员禁止这种行为,并说:凡是见到女扮男装的人,撕破衣服,剪断腰带。
于是,各级官员纷纷照办。
可是,女扮男装却仍风行各地。
晏子拜见齐灵公,齐灵公说:我让官员禁止女扮男装,撕破衣服,剪断腰带,然而不能停止,为什么呢?晏婴回答说:您让宫内女子女扮男装,而禁止宫外女子女扮男装,好像在门上悬挂牛头,而卖的是马肉。
国君只要不让宫内女子女扮男装,那么宫外女子就不敢这样了。
齐灵公说:说得好!就让宫中的女子不再穿男装。
不到一月,全国的女子再也没有穿男装的了。
【文学常识】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
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
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
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阅读训练】1,解释(1)好:喜欢(2)尽:全部(3)见:看见(4)为:穿(这样的衣服)(5)善:好的(6)逾:过了2.翻译(1)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凡是女子穿着男子服饰的人,就撕裂她的衣服,割断她的衣带。
(2)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
就像在门口悬挂着牛头,却在里面出售马肉一样。
2023中考语文三轮考前专练:文言文阅读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皆良实良实:忠良诚实的人B.陟罚臧否陟:赞扬C.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D.危急存亡之秋秋:时候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先阐述蜀国当时的有利条件,接着陈述不利处境,最后提出三条建议。
B.诸葛亮以先帝叹惜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劝谏刘禅赏罚分明。
C.选段语言华丽,言辞间充满殷切期望,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D.选段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中,表达作者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4.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阅读《出师表》选段与链接材料,分别说说诸葛亮、文天祥、欧阳修的选择。
08 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

08 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曾国藩①家书【甲】纪鸿②吾儿: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受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乙】温甫③六弟: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
【丙】诸位贤弟足下: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注释】①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②纪鸿:曾国藩次子,数学家。
③温甫:曾国华,字温甫,曾国藩胞弟。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尔既.看《史记》既:已经B.不敢稍.染官宦习气稍:稍微C.亦复无益.益:增加D.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负: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句意为:也没有益处。
益:益处;故选C。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仕宦之.家先天下之.忧而忧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人谋而不忠乎C.常限以.功课先帝不以.臣卑鄙D.但.须专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为:动词,成为/介词,替;C.以:介词,用/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D.但:副词,都可译为“只,只是”;故选D。
3.翻译句子。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模块二文言文阅读专题09 词语解释(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09 词语解释 (2)【课标要求】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 (2)考点文言实词与虚词 (3) (3)考法一词语解释填空 (3)考法二比较加点字的异同 (6)考法三文言虚词的解释 (9) (12)知识点一一词多义 (12)如何应对一词多义试题? (12)知识点二古今异义 (13)古今异义有哪几种情况? (13)解答古今异义的试题的注意点 (13)知识点三通假字 (14)考生常见失误分析 (14)如何更好地学习文言文通假字? (14)知识点四词类活用 (14)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 (14)知识点五文言虚词 (16)中考语文八个常见虚词用法总结 (16) (18)【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主要题型】1.文言文阅读词语解释填空题;2.文言文阅读比较加点字意思的异同选择题;3.文言文阅读翻译中考查重点实词虚词。
【命题趋势】通过分析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整体上看,词语解释基本为必考题目。
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
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块内。
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础,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考点文言实词与虚词考法一词语解释填空(2023·江苏淮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版)

专题17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版)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⑴〔修〕长,这里指身高。
⑵〔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⑶〔昳丽〕光艳美丽。
⑷〔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⑸〔服〕穿戴。
⑹〔窥镜〕照镜子。
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⑻〔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⑼〔旦日〕第二天。
⑽〔明日〕次日,第二天。
⑾〔孰〕同“熟”,仔细。
⑿〔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⒀〔美我〕认为我美。
⒁〔私〕偏爱。
⒂〔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⒃〔宫妇〕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⒄〔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⒅〔莫〕没有谁。
⒆〔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
⒇〔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21)〔面刺〕当面指责。
(22)〔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
(23)〔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24)〔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25)〔时时〕常常,不时。
(26)〔间进〕偶然进谏。
(27)〔间〕间或、偶然。
(28)〔期年]满一年。
(29)〔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
(30)〔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答案】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⑵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案】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答案】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答案】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⑸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答案】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⑹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案】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专题09 爱莲说(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9 爱莲说(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文】君子亭记(明)王守仁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
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
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
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
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③伏:暑天。
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
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濯.清涟而不妖(洗)B.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C.陶后鲜.有闻(新鲜)D.无所不宜.(合适)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至少提出三点)【答案】1.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C 3.(1)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王使(赵奢)治国赋”的原因是什么?
1.依据人物形象生发 2.从文章中评论性语句中得出
因为赵奢是个依法办事,敢于进谏,目光长 远的人。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 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 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 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 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 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 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君安得有此富乎。 安:怎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
迁移法——联系课内文言文词义。
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纵:纵容。
组词法——单音节组成双音节。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3、总览全篇,掌握大意。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
赵奢说平原君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 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 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 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 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题型设置
①词语解释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②句子的翻译 关键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省略 倒装)
人物性格品质概括、
③内容的理解
文章主旨理解、
赵奢①说平原君②
赵田部吏③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 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④九人。平原君怒,将杀 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 ,是无赵也。 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 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 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国 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 ②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 期赵国贵族,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称。 ③田部 吏:征收田赋的小官。 ④用事者:管事的人。 ⑤国 赋:国家的税收。
楚子发母(节选)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 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 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 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 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 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 “子 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 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 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 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 嗌,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 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 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 女传》)
例: 请简要概括赵奢和平原君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总结
答案示例:
赵奢:依法办事,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忠君爱国,
目光长远……
平原君:采纳忠言,知错就改,善于用人……
赵奢说平原君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 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 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 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 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 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 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 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 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 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 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 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疑之 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 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 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 “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 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