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题目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题目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题目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典题探究

例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判断对错)

例2.因为3×5=15,所以3和5是因数..

例3.a、b、c、d是不同的质数.甲数=cba,乙数=dcba,则

A.甲是乙的倍数B.乙是甲的倍数C.甲是乙的因数D.乙是甲的因数.例4.a和b都是自然数,5a=b,所以b是a的倍数,a是b的.

例5.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

例6.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判断对错)

演练方阵

A档(巩固专练)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长沙县模拟)a是自然数,且a÷b=3,那么a()b的倍数.

A.一定是B.一定不是C.不一定是D.不能确定

2.(重庆)2×3×6=36,2、3、6这三个数都是36的()

A.倍数B.质因数C.公约数D.约数

3.(德阳模拟)1、3、7都是21的()

A.质因数B.公约数C.奇数D.约数

4.(泗县模拟)已知a能整除23,那么a是()

A.46 B.23 C.1和23

5.(武山县)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

C.b和c都是a的约数D.b一定是的倍数

6.(新泰市)1、3、5都是15的()

A.公因数B.因数C.奇数

7.(湛河区)a、b和c是三个自然数,在a=b×c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一定是b的倍数B.a一定能被b整除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D.b一定是a的约数

8.(定兴县)一个数既是12的约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A.3B.12 C.24

9.(静宁县)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A.1B.2C.3

10.在60=12×5中,12和5是60的()

A.倍数B.偶数C.质数D.因数

11.一个自然数可以写成两个不同质数相乘的积,这个数的约数共有()个.

A.2B.3C.4

12.如果a÷b=12,那么()

A.b一定是a的约数B.b可能是a的约数C.a可能整除b D.b一定是a的倍数

13.甲数×3=乙数,(甲、乙是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

14.如果“24→2”表示2是24的因数,下面各图中正确表示各数关系的是()A.B.C.

15.一个合数的因数有()个.

A.2B.3C.至少3 D.无数

16.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A.36和9 B.210和70 C.0.2和100 D.30和60

17.用a表示一个非0自然数,a2必定是()

A.奇数B.质数

C.合数D.约数的个数为奇数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8.(萝岗区)24是倍数,6是因数..(判断对错)

19.(巴中)一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判断对错)

20.(黔西县)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就是它的最小倍数..(判断对错)

21.(道里区模拟)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判断对错)

23.(射洪县)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一定是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判断对错)

24.(西峡县)37是37的倍数,37是37的约数.(判断对错)

25.(新田县模拟)一个数既是35的倍数,又是35的因数,这个数是.在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26.(泗县模拟)24和8,是的约数;是的倍数.

27.(铁山港区模拟)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因为4×5=20,所以4和5都是因数,20是倍数..

B档(提升精练)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A.36和9 B.210和70 C.0.2和100 D.30和60

2.有一个数,它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

A.3B.15 C.30 D.60

3.6是“30”和“42”的()

A.因数B.倍数C.公因数D.公倍数

4.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A.2×0.25=0.5 B.2×25=50 C.2×0=0

5.如果△是○的25倍,下面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25=O B.○×25=A C.○+△=25 D.○﹣25=△

二.填空题(共25小题)

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是.

7.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判断对错)

8.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判断对错)

9.12是8的倍.

10.如果t能被s整除,那么t是s的倍数..

11.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如果要让□729成为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

12.一个数和既是8的倍数,又是4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13.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一定小于它的倍数..(判断对错)

14.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15.一个数的因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质数..(判断对错)

16.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17.27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一个两位数是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8,这个两位数是或.

18.(泗县模拟)任何自然数都有2个因数..(判断对错)

19.70正好是3.5的倍数..

20.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比它的倍数小..(判断对错)

21.因为5×9=45,或者45÷9=5,可以看出和都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2.任何整数,必定都有两个约数..(判断对错)

23.17有个因数,17是数;24的全部因数有,所以24

是数.(填质或合)

24.在算式4×19=76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25.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和是互质数.

(2)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26.10、10和5这两个数,5是10的数,10是5的数.

11、1021至少加上一个整数,就能被3整除.

C档(跨越导练)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静宁县)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A.1B.2C.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4÷2=2,所以4是倍数,2是因数

B.一个正整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C.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素数

D.两个整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数m能被数n整除,m是n的()

A.倍数B.约数C.公倍数D.公约数

4.下面各组数中,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倍数的数是()

A.18和8 B.51和17 C.65和15 D.3和69

5.a、b、c、d是不同的质数.甲数=a×b×c,乙数=a×b×c×d,则()

A.甲是乙的倍数B.乙是甲的倍数C.甲是乙的因数D.乙是甲的因数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6.我们只在(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7.0532﹣A B C D E F G H

提示:A﹣﹣5的最小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

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

E﹣﹣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的所有因数是1,3;

G﹣﹣它只有一个因数;

H﹣﹣它的2倍是4.

这个号码就是.

8.在等式24=4×6=2×2×2×3中,4和6是24的,2和3是24的

A.素数B.合数C.因数D.素因数.

9.谁说得对?对的在□里打“√”.

10.在11÷5,10÷3,42÷14中,能被整除,叫做的因数,叫做的倍数.

11.在1,2,5,12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素数有.合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12.在3、1.5、12、0.9、21中,

(1)和是的倍数.

(2)是和的因数.

13.a、b、c、d是不同的质数.甲数=cba,乙数=dcba,则

A.甲是乙的倍数B.乙是甲的倍数C.甲是乙的因数D.乙是甲的因数.

14.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和是互质数.

15.10、10和5这两个数,5是10的数,10是5的数.

11、1021至少加上一个整数,就能被3整除.

16.a、b、c 是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在a÷b=c中,

A.c一定是a和b的倍数B.a一定是c和b的倍数C.c和b一定是a的因数.

17.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这个数是.

18.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在26、12和13这三个数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和是互质数.

(2)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19.如果3→12表示3是12的因数,请你用→表示下图中其它各数间的关系.

2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加等于62,这个数是多少?

21.将下面各组题中左右两边的问题与结果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22.写出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各是多少.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因数.

23.(1)一个数是18的倍数,又是18的因数,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3)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24.下面的说法分别错在什么地方?请订正.

(1)15是倍数,3是约数.

(2)因为105=3×5×7,所以3,5和7都是质因数.

(3)能被2除尽的数叫偶数.

(4)互质数是没有公约数的数.

(5)求15、30、20的最小公倍数.

〔15,30,20〕=15×2×10=300.

25.图中12→4表示12是4的倍数,用“→”表示下面两组数之间的关

系.

26.猜猜我是谁?

27.你能照样子说一说生活中的倍数吗?

28.猜电话号码ABCDEFG.

提示:A﹣﹣8的最小倍数B﹣﹣最小的自然数C﹣﹣5的最大因数

D﹣﹣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E﹣﹣所有因数是1,2,3,6

F﹣﹣比最小的质数大5 G﹣﹣只有一个因数

这个电话号码就是.

29.小狗和小猫

小狗和小猫要比赛谁跳得快,小狗对小猫说:“我比你跳得远,我一跳就是三米远,你跳一次只有两米.”小猫不服气地说:“我动作快,你跳两次的时间,我可能跳三次.”

兔子听到他们的争论就说:“用不着争论,你们俩比一比,就知道谁快谁慢了.来,我给你们当裁判.”兔子选了两棵树,树的距离是99米.

30.如果“3→15”表示3是15的因数.请你用“→”表示下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口算。 ×10= ×10= ×1000= ×100= ÷10= 7÷100= ÷1000= ×10÷100= ÷100= ×10= ÷1000= ÷10×1000= 二、我会填。 1、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读作(),2表示(), 5表示()。 4、3个1,5个和1个写成小数是()。 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

7、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把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8、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向左移两位,原数就() 9、把扩大()倍是15,缩小()倍是。 把缩小为原数的十分之一是()。 10、在○里填上“>”、“<”或“=”。 ○○○ ○公顷○6公顷8平方米 108厘米○分米 三、我来当法官。 1、小数都比1小.() 2、小林身高是11.4米.() 3、读作:零点四() 4、是1的十分之一, 是的10倍.() 5、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 6、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我会选。 1、下列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A、400 B、 C、 2、和之间有()小数。 A、0个 B、1个 C、无数个 3、与6最接近的是() A、B、C、 4、在,,中最小的是() A、B、C、 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 C、减少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 五、单位换算。 元=()元()分千米=()米 8米6厘米=()厘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2吨20千克=()吨公顷=()平方米 1时30分=()时 260平方米=()公顷

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题

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在20以内的质数有()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7、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 8、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9、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10、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 )就是5的倍数。 11、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 12、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二、选择题 1、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①1 ②3 ③5 ④15 2、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①质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3、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①6 ②12 ③24 ④144 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①120个②90个③60个④30个 5、把66分解质因数是()。 ①66=1×2×3×1②66=6×11③66=2×3×11④2×3×11=66 6、幼儿园的大班有36个小朋友,中班有48个小朋友,小班有54个小朋友。按班分组,三个班的各组人数一样多,问每组最多有()个小朋友。

四年级语文上册《瑞雪图》教学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瑞雪图》教学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瑞雪图》教学分析 第一、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一起走进作家峻青为我们描绘的《瑞雪图》,和作者一起感雪之情,听雪之声,赏雪之美。板书课题 复习旧知、回顾全文: 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回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场雪的?根据生回答板书雪前雪中雪后 2、、品读课文,读文悟情、读文研法 1、学习雪前部分 (1)下雪前,胶东半岛的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从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指名读课文 (2)生汇报天气变化的句子:“ 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天气骤冷”的原因是什么?“骤然”是什么意思?(快速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每句话的开头,用笔圈出,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时间短语)再看。这是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里天气就有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什么?(雪来得很急)用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来。指导个性朗读。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先后顺序)

2、学习雪中部分 像这样大的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会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说一说。创设情景感悟雪美:想不想看看这场大雪后的美景?(出示图片)你想说什么?作者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咱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先读,你们接读。谁知道为什么这样读?(总分的写法)板书你们刚才读了这段后觉得雪后的世界美吗?从哪体会到美的的?有感情的读课文,边读边画。汇报 3、学习雪中部分 引导: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从空中飘落下来,这场雪究竟下出了怎样的特点呢?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看你从中能有怎样的体会?汇报读句子重点指导感悟“簌簌落落”“万籁俱寂”“咯吱声” 着重指导感悟以下几个词语。创设情景 品词析句: 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用粉来装饰用玉石砌成,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白、美)这是雪的颜色,读出美。指导朗读“极目远眺”再看远一些,看10米,100 米,1000米。“万里江山”只看到了一里、再远些再远些,万里江山读出祖国的辽阔,读出祖国的壮美。谁能美美的读一读!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

高空作业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高处作业培训试卷 项目名称:外出安装,厂内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计60分,每题5分) 1.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包括上下攀援等空中移动过程。 必须有人监护。 3.高处作业作业点下方要设安全警戒区,有明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提醒作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注意安全。禁区围栏(墙)与作业位置间距一般:Ⅰ级高处作业 2-4 米,Ⅱ级高处作业 3-6 米,Ⅲ级高处作业 4-8 米,Ⅳ级高处作业 5-10 米,任何人不准在禁区内休息。 5.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中如发现异常或感到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7. 高处铺设格栅板、花纹板时,要按照安全作业方案和作业程序,必须按组边铺设边固定;铺设完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和验收。 8.安全帽由帽壳、帽衬和帽檐组成,安全帽最大耐冲击力不应超过500kg 10. 劳动保护用品应符合高处作业的要求。对于需要戴安全帽进行的高处作业,作业

人员应系好安全帽带。原则上禁止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进行高处作业。 11.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上进行作业,不得在高处做与工作无关事 项。在彩钢瓦屋顶、石棉板、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上方作业时,必须铺设牢固的脚踏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12.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并设安全警戒区,安排专人监护。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在同一坠落方向上,不得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如需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二、判断题(共计30分,每题2分) 1.高处作业分为4个等级:I级(2米≤hw≤5米)、Ⅱ级(5米30米)。(√) 2.经过危害分析,虽然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导致风险度增加,但高处作业不需要进行升级管理。(×) 3.Ⅱ级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4. 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要求,专门或经常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5. 高处作业涉及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时,不需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6. 高处作业期间应全程视频监控。(×) 7. 作业人员持有有效的高处作业许可证,并对许可证上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8.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JSA分析,根据识别与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测试卷(1)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小题2分,共28分) 1、在8,0,-5, 60,0.89,-83,-4.5,27,1中,(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 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是2的倍数的数叫()。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4、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 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5、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 9的倍数。如果要让□729成为9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 7、合数最少有()个因数,质数只有()个因数。 8、要使5□是质数,□可以填()或() 9、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10、在自然数1~10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合数 又是奇数的数是() 11、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12、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 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13、1082至少加上( ),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才是5 的倍数。 14、在1、3、5、6、8、10六个数中,我认为()和其它的数不同, 我的理由是()。 二、我会判断(14分) 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6、8是因数,12是倍数。() 7、456+782的和是偶数。() 四、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要使4□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A、1、2、3 B、2、4、6 C、2、5、8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3、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不可能是() A、6 B、 9 C、18 4、下面各数中,()同时是3和5的倍数。

《瑞雪图》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xx 图》教学反思 xx 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联想到课文产生的特殊年代——1962 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11月9日,我们这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所有场景竟与《瑞雪图》一文所描绘的美丽雪景大致一样,我灵机一动,不如提前学习这一单元,于是下雪的第二天正是大雪纷扬时我们学习了本文。同学们边欣赏雪景边与课文对照,自然的融入雪前、雪中、雪后美景图、嬉雪图,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活现眼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时空距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xx 结合,品词嚼句。 这篇文章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感情溢于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但这种情思,文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而是全部寄寓在字里行间。那么,要把握这种感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体会,同时还能起到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我主要采用了文本与实景结合、品读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雪景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三、点拨精讲,析疑解难 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感悟,捕捉关键词语品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让学生说 出所感,欣赏窗外雪景,欣赏银条儿、雪球儿。在感悟雪大景美的基础上,自然 地引出人欢与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的喜悦。设计精当的问题进行点 拨,让学生从中仔细思考揣摩,深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和遣词用句的绝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一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一 1.根据实际情况给下面的数点上小数点。 2.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0.01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1 A.扩大到它的10倍B.缩小到原数的 10 1 C.扩大到它的100倍D.缩小到原数的 100(2)和66000万千米相等的数是()。 A.660000000千米 B.66000000千米 C.6.6万千米 D.6.6亿千米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将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横线上。 5千克4千克500克5050克0.05吨0.55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小数点、0、0、3、6、9按要求写数。

6.按要求改写横线上的数据。 (1)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植物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的“纯系之王”,估计它的年龄为11700年,它是已知木馏油植物中最古老的。(用“万”作单位)(2)世界上最大的仙人掌是生长在美国加州和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的名叫萨瓜罗的仙人掌。它是1988年1月17日被发现的,当时高度为1767厘米。(用“米”作单位) 7.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1分钟可以行驶0.6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这辆汽车1小时40分钟行驶多少千米? (2) 知识窗 数学史 中国古代数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具有与西方数学迥异的思想、方法和体 系,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表现出极为明显的特征: 它是一个以位置制的筹式演算为基本形式,以程序化演算法为核心的机械 化、构造性数学体系,强调实用,讲求效率,注重结果。 其成果的最终形式,一般为简捷、统一的算法,漂亮的构造与构图。

因数与倍数 单元测试卷(内含2套)

五年级下学期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____ 姓名: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在30÷5=6中,30是()和()的倍数,5和6是30的()。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的商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的差是()。 3、新年到了,爸爸用微信给依依发了一个红包。红包里的钱数既是63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爸爸给依依发的红包可能是()元。 4、如果m(m>4)是偶数,那么(m+3)是()数,(m-4)是()数 5、李芳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发现他们三人的座位号是连续的三个奇数,并且和是45,那么李芳一家的座位号分别是()()()。 6、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十位上的数是10以内的最大质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7、一个三位数,它是偶数,并且是222的倍数,其各位上的数的和是12,这个数是()。 8、有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9、两个质数的和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两个质数的和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10.a=2×2×5,b=2×3×5,那么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11、有三根铁丝,一根长48dm,一根长60dm,,一根长36dm,要把他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dm,一共可以截成()段。 12、如果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7,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3、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14、我的电话号码0710-ABCDEFG 其中:A---8是它最大的因数 B---它是最小的奇数 C---它是最小的偶数 D---它的所有因数是1和2 E---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是最大的一位数 G---它只有一个因数。 这个电话号码()。 二、判断题。(共6分) 1、因为14÷7=2,所以14是倍数,7是因数() 2、一个数如果能被24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8的倍数。( ) 3、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雪 公开课优秀教案

《雪》教案 四年级上期 教学目标: 1、读古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描写的景色,理解意思,领悟情感。 2、理解散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3.领悟动静结合描写雪景和通过写景及联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和散文作者表达的意思,想象其中描写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领悟其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感受雪的魅力 轻盈曼舞的雪总让人遐想无限,她的到来,美了大地,装扮了世界,洁净了大家的心野,使世界瞬间变成美丽的童话世界。看一组雪景图,把同学们带入雪的意境中。引出本课主题——《雪》。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板书课题)这 首诗中描绘了一副怎样的雪景图呢? 2、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出诗的节奏。(生自读) 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2个学生左右) 一首好诗,就蕴涵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探索吧! 2、找出景物,并说说诗句意思。 三、悟诗情: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根据学生理解诗意的情况,抓出重点来解读。 (一)(理解一、二句诗句。) 1、提问:为什么图中没有鸟呢? 哪一个字让你知道,这里看不到一只鸟?(绝) 展开想象,鸟儿都去哪了呢?“万径”呢?(成千上万的路,所有的路) “千山”(许许多多的山,所有的山)这里是虚指所有的山,所有的路。

2、是啊,这里不仅没有飞鸟,行人也无影无踪了,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如果没有“绝”“灭”两个字,读——“千山鸟飞万径人踪”你认为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和情景呢? (鸟语花香行人如梭川流不息好热闹繁华,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3、可是诗人笔锋一转, 一个“绝”字却成,读“千山鸟飞绝”,再读—— 一个“灭”字已成,读“万径人踪灭”,再读—— 师点评:一“绝”一“灭”,诗人给我们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什么图景? 想象这样画面:一切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几乎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样的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冷清、寂静、悲凉) 天地间只留下茫茫冰雪,眼前是多么寂静、多么冷清啊! 齐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品读三、四行 过渡:就在这寒冷凄清死寂的环境里,我们却看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理解“蓑笠” 用ppt: (直接出示图片)这位老人,他头上戴着什么?这叫“斗笠”。“笠”字什么头?我们可以猜测斗笠和什么有关?古人用竹子编成,用来遮阳挡雨雪的帽子,我们成为“斗笠”。 他身上披的是?“蓑衣”,“蓑”字什么头?说明——蓑衣是用棕榈树的毛或者稻草编成的,也是用来挡雨雪的。 “蓑笠翁”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人。 2、提问: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而这位老人却一个人在江上垂钓,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老人还在江上钓鱼? 3、同桌讨论: 猜测:为了生存,捕鱼为生;向人们诉说他心中的孤独;有伤心事;爱钓鱼……大家有不同的猜测,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诗人的心境呢? (三)出示背景资料,理解诗人内心

高空作业考试题带答案

安全培训考试题(高空作业)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大于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 都称为高处作业。 2、在作业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 (80厘米)时的高处作业,称为临边作业。 3、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采用(梯子)或其 它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攀登作业。 4、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 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悬空作业)。 5、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 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6、特殊高处作业包含有:(强风)、异温、(雪天)、( 雨天)、 人工照明的夜间、接触带电体、悬空高处作业。 7、高空作业每天易发生坠落事故的的时间为(10:00-11:00 ) 和(13:00-15:00 )两个阶段。 8、在(3-6米)是最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70%的高处 坠落事故发生的高度都是低于9米的地方 9、高作业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屋顶)、结构层、( 脚手架)、(梯 子)、和从临边洞口处,这些事故占所有高处坠落事件的80% 以上。 10、高空作业唯一的个人防护用具是(安全带)。 二、问答题:(第1题25分,第2题15分,共40分) 1、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25分) 1)绑上所提供的安全带,将之牢牢扣紧; 2)不要在没有护栏的物件边缘工作; 3)任何孔洞都应该设有围栏或加盖; 4)楼梯必须设有扶手; 5)绝对不要坐在或靠在护栏上; 6)如果感觉身体乏力或晕眩,则不宜在高空工作; 7)严禁工作期间取笑、打闹、影响工作注意力; 8)安全防护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 2、高空作业的监督要点(15分) 答:衣着、身体和精神状态、查看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带的佩带与使用方法、查看作业操作、查看作业现场、安全的使用梯子、安全使用脚手架、正确使用操作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试卷一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 一、填空 1.0.586是由()个0.1、()个0.01和()个0.001组成的。 考查目的: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答案:5,8,6。 解析: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它表示几个0.1,十分位上是5,就表示5个0.1;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它表示几个0.01,百分位上是8,就表示8个0.01;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它表示几个0.001,千分位上是6,就表示6个0.001。 2.一个数的百位、个位、十分位、千分位上都是最大的一位数,其它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考查目的:小数的数位顺序及小数的写法。 答案:909.909。 解析:先写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根据题意知,百位和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因此在百位和个位上写“9”,百位和个位的中间是十位,十位上是0,在十位上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十分位和千分位上也是最大的一位数,因此在十分位和千分位上写“9”,十分位和千分位的中间是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在百分位上写0就可以了。 3.把0.5改写成用百分之一作单位的数是()。 考查目的:小数的性质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答案:0.50。 解析:用百分之一作单位就是要精确到百分位,即将0.5改写成两位小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只需在0.5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0.50与0.5相等,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满足了题目用百分之一作单位的要求。 4.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身长5厘米,合()米,体重不超过2克,合()千克。 考查目的:名数的改写。 答案:0.05,0.002。 解析:将5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是将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用除法,米与厘米间的进率是100,用5除以100,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05米;同理,将2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也是将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也应该用除法,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是1000,用2除以1000,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002千克。 5.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7.00,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考查目的:求小数近似数的灵活应用。 答案:7.004,6.995。 解析: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7.00,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个三位小数比7.00大,舍去千分位后是7.00;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三位小数比7.00小,千分位向百分位进1后是7.00。要求这个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

《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是2的倍数的数叫()。 3、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4、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5、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 6、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以外还有(),这个数叫做合数。合数最少有()个因数,质数只有()个因数。 7、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10、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二、判断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6、8是因数,12是倍数。() 三、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2的倍数()共5个。 3的倍数()共3个5的倍数()共5个同时是2和3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四、写出因数与倍数 1、写倍数 (1)写出100以内,所有9的倍数()。 (2)50以内,所有4的倍数()。 (3)写24的全部因数()。 (4)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瑞雪图教案

瑞雪图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雪景图片。 漫天的飞雪、如画的雪景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都为雪的美丽而惊叹!今天让我们走进“雪”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瑞雪图》,齐读课题。 2、孩子们,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瑞雪图》这篇课文会写什么内容呢?“瑞雪”什么意思? (1、不知道:我们来看看课文。2、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验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 三、合作学习: 1、课前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有关下雪的哪几个情景?【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哪几段写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2、如果说《瑞雪图》是一组由三幅图组成的图画,那么我们来给这三幅图分别起个名字吧!请看: 学习指导:(4分钟) 1、默读课文,请你给这三幅图分别起个合适的名字,并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交流,然后把你们组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注意:别人写过的不能再写。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写在黑板上。 (老师刚才了解了一下,有些小组也经过认真考虑,他们起的名字可能和别人的一样。) 四、交流释疑。 (一)、第三幅图 1、再看题目,你觉得最能突出“瑞”的是哪幅图?(第三幅图下雪后) 2、学生汇报第三幅图:(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1)我们第组起的名字是,我们的理由是 (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然后起的名字。

(3)我们第组名字和他们一样,我们的理由是 (4)我想读这句话: (5)…… 3、写作方法: (1)孩子们,再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银条儿和雪球儿的,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这句是静态描写,这句是动态描写,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叫动静结合。习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能把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3)男、女读。 4、小结:孩子们,我们仿佛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置身于美景之中,你什么心情?作者什么心情?【板书:喜悦】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接读这段话。 5、老师点拨第5段:(人快乐) 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中,你最想干什么?(课件) 男孩子,赶快行动起来吧!男生读 女孩子,我们一起来共度快乐时光!齐读。 6、小结:孩子们,课文4、5段写了下雪后美丽的景色和快乐的孩子们,你们能抓住关键词句给这幅图起了美丽的名字,真了不起! 7.欣赏画面 8.有感情的朗读. (二)、我们接着欣赏第一幅图: 1、学生汇报: 预设:(1)我们第组起的名字是,我们的理由是(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然后起的名字。 2、小结:下雪前的这幅图就是天气骤冷、彤云密布…… (三)、第二幅图: 1、学生汇报: 预设:(1)我们第组起的名字是,我们的理由是(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然后起的名字。

高空作业考试题带答案

声屏障施工安全知识考试题 姓名: 单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新进场的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上岗。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A、安全帽 B、手套 C、口罩 3、在电力生产工作中生产人员要做到“三不伤害”,定义是()。 A、不伤害电网、不伤害设备、不伤害人身 B、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C、不伤害设备、不伤害工具、不伤害设施 4、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可靠 B、危险 C、安全 5、三大安全敌人是指()。 A、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B、违章、习惯、侥幸心理 C、麻痹、习惯、不负责任 6、凡坠落高度基准面()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m B、2m及2m以上 C、3m及3m以上 7、安全带是进行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水平挂用 8、安全带主要应用于()。 A、高处作业 B、悬挂作业 C、吊物作业 9、遇到()天气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A、6级以上的风天和雷暴雨天 B、冬天 C、35度以上的热天 10、高空作业人员应防止掉东西,使用的工具、材料应(),不得乱扔。 A、准确抛接 B、禁止传递 C、用绳索传递 11、以下哪些人不许参加高空作业()。 A、高血压人员,心脏病人员 B、施工人员 C、技术人员 1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 A、工作服和手套 B、安全带和安全帽 C、安全网和安全带 13、特殊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1个10和2个0.1组成的数写作(),表示的意义是()。 (4)3.544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5)5个百、2个一、7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小数(填纯小数或带小数)。 (6)()个0.2是2,10个0.01是()。 (7)一个0.01等于10个(),1里面有()个0.001。 (8)一位小数表示(),二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9)0.1是0.01的()倍。 (10)20个千分之一是(),读作()。 (11)()里有59个百分之一,()里有94个千分之一,()里有100个十分之一。 (12)14.073读作() 230.005读作()零点五九写作()三百点零七二写作()(13)整数部分是35个一,小数部分是3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1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4.7<()<4.8 3.09<()<()<3.1 5.9<()< 6.0 0.24>()>()>0.23 (15)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4.002<()()>60.01>() ()<0.009<()()>119.9>() ()<19.07<()()>110.7>()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1000个0.001是1.() (3)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小.() (4)0.5=0.50,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6)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 (7)整数比小数大.() (8)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 (9)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 (10)把0.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0.009.()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5.6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是(). ①5.676 ②576.6③56.76 (2)6.3里面有()个0.01. ①63 ②630 ③6300 (3)大于0.2小于0.3的小数()。 ①有9个②有10个③有无数个 (4)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①0.1 ②0.9 ③0.99 (5)把一个小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0倍的实质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①左②右③二④三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五数(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 一、填空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在1、2、 3、6、9、12、15、24中,6的倍数有(),6的因数有()。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4、整数a除以整数b等于5,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2,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6、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7、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 8、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9、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0、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1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按要求写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____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__________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五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5的倍数。()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三、选择题 1、a=3b,a、b都是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C3 2、下列几组中的数既有公因数2,又有公因数3的是 ()。 A24和42 B6和27 C 30和40 %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倍数B公因数C倍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2组B3组C4组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2和1 12和18 72和48 28和42 23和60 12和60 。 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1551和1790和30 9和1513和396和13 六、解方程 x+350=560 x-=82 53-x=42

最新《瑞雪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教学反思 本文用优美的文字向人们描绘了北国寒冬的美丽雪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在结构上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脉络,按照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学习全文。“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想象,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读是一种古老的却极富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也是品读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朗读去体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堂课总得来说是较好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整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合理,上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课的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带领着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到结尾。这堂课我自己感觉最值得珍藏的一点便是学生的朗读,从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体会到学生从诵读中享受到了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默读,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这个句子读出声来,之后读给你的小伙伴听,接着指名读他(她)喜欢的句子,一边读还一边做朗读指导。这个自然段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运用了多种读书的方法,从第一次读到最后的一次读,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个精读的过程了。 当然,这堂课也让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带领着我进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方面,我感觉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除了课前设计过的一些过渡语和叙述性语言外,其余在课堂临场发挥的语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够美!这一点也直接牵扯到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所以,第二点便是评价语单调,对孩子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激励或纠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这堂课让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这堂课的反思与感悟,我想自己会在教学道路上前进一步的。 周末,在家观看了一堂全国第六届小语青年教师阅读课教学录像《瑞雪图》。该获得一等奖,是由北京教师马敬执教的。 《瑞雪图》这一篇课文,节选自有名作家峻青的散文《瑞雪图》。原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而这一课的内容则是出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勾画出漂亮的布满生气的瑞雪图,抒发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雪中、雪后漂亮的景色的同时,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的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重点指

高空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

高空作业考试题库 判断题(正确答“对” ,错误答“错” ) 1.*GB/T3608 《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的规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当坠落高 度距离地面在2m及2m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处作业。() (该题出自第一章) 2.在高层建筑的居室内作业,也属高处作业。()(该题出自第一章) 3.高处作业指的是在建筑、设备、作业场地、工具、设施等的高部位作业,不包括作业时的上下攀 登过程。()(该题出自第一章) 4.*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其平衡条件是顺时针力矩之和=逆时针力矩之和。 ()(该题出自第一章)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该题出自第一章) 6.* 在荷载作用下,位置和几何形状不能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可变体系。 ()(该题出自第一章) 7.*在荷载作用下,位置和几何形状可以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 ()(该题出自第一章) 8.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部件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受力杆件变形,钢丝绳断丝、起毛、断 股,作业人员随意拆除防护设施等情况应立即纠正。() (该题出自第二章) 9.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不一定要经现场负责人同意,仅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作 业后立即恢复即可。 ()(该题出自第二章) 10.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该题出自第二章) 11.在施工过程中,各类人员都应在规定的通道内行走,不允许在阳台间或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但可利 用臂架或脚手架杆件与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题出自第二章) 12.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越过2处。 ()(该题出自第二章) 13.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该题出自第二章) 14.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 上操作。()(该题出自第二章) 15.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该题出自第二章) 16.在交叉作业时,不同层次之间前后左右方向必须有一段竖向的安全距离。 ()(该题出自第二章) 17.高度超过24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该题出自第二章) 18.移动式操作平台,其平台脚轮的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在开启状态。 ()(该题出自第二章) 19.悬挑式操作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它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 3 个。()(该题出自第二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及答案

第4单元达标作业 1.填一填。 (1)下图中如果大正方形表示1,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它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计数单位的数是()。 (2)1.829=1×□+8×□+□×0.01+9×□。 (3)一个两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是10,十分位上是2,百分位上是8,这个小数写作(),读作()。 (4)把2.07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5)3.75在整数()和整数()之间,更接近整数()。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82dm○4082cm 3560m○3.56 km 8.05t○8t500 kg 0.508○0.58 200公顷○0.2km2 89cm2○0.089dm2 (7)小玉身高138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是()米,保留一位小数是()米。 2.按要求填数。 4.87>4.8□9 0.746<0.7□8 12.□98≈13 □里可以填()□里最小填()□里最大填()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在小数20.050中,去掉()上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A.个位 B.十分位 C.千分位 (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扩大到原数的100 倍 C.缩小到原数的00 (3)关于6500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约等于0.65万 B.等于0.65万 C.约等于0.7万 (4)大于1.6且小于1.8的小数有()个。 A.9 B.1 C.无数 4.按要求排一排。 (1)“五岳妇来不看山”。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1545 m),西岳华山(2154.9 m),南岳衡山(1300.2 m),北岳恒山(2016.m),中岳嵩山(1491.7 m)。请把横线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5kg80g 5.8kg 5.08t 5008g 5.某品牌桶装面营养成分如下表: (1)把面饼一列中的小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先把蛋白质与脂肪两行中的数政写成三位小数,再将表中的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取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