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地方(甘肃)导游基础知识(黄河文化旅游线)【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地方(甘肃)导游基础知识(黄河文化旅游线)【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地方(甘肃)导游基础知识(黄河文化旅游线)【圣才出品】

第六章黄河文化旅游线

【考试目的】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甘肃省黄河文化旅游主题线路的熟练掌握程度,考察的重点是考生对流经甘肃全境的900多公里黄河经过区域甘南、临夏、兰州、白银等市州的全景风貌,记忆并讲解玛曲湿地草原、兰州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景泰黄河石林等重点景区。

【考试内容】

1.甘南、临夏、兰州、白银市黄河文化生态及一级支流区域概况。

2.区域与黄河文化、自然生态相关的重点景区。

【要点详解】

一、甘南黄河风貌

1.玛曲境内黄河概况

(1)黄河从青海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玛曲县木西合乡,流程达433公里;

(2)入境流量137亿立方米/年,出境水流量164.10亿立方米/年;

(3)玛曲县境内黄河支流众多,主要的一级支流有28条,二级支流有300多条,湿地面积达562.5万亩。

2.黄河第一曲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玛曲县境内形成了黄河第一道弯——玛曲,也被称为“黄河首曲”。玛曲,藏语意为孔雀河,即黄河之意,因河水清翠如孔雀羽毛而得名,玛曲是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

3.玛曲湿地

(1)概况

玛曲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保护区内泥炭储量丰富,达15.9亿立方米,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玛曲县境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玛曲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被誉为“黄河之肾”“高原水塔”“黄河蓄水池”。

(2)湿地作用

玛曲湿地对调节黄河水量、泥沙量、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临夏黄河风貌

1.临夏境内黄河概况

临夏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州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流经临夏州境内达103公里,一级支流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黄河三级以上支流30多条。

2.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永靖县境内,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全长107公里,总面积2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

观。境内主要有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刘家峡水电站、白塔寺等名胜。

3.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

(1)概况

位于临夏州永靖县中部,面积195平方公里。本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在1563~2300米之间。区内黄河段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沿河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电站,形成3个高原人造平湖,水域面积达153平方公里。

(2)保护对象

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态环境。本区野生动物较为丰富,有兽类10种、鸟类50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有林麝、羊城羊、猞猁及黑颈鹤、大天鹅、苍鹰、鸢、猫头鹰、红腹锦鸡等。

三、兰州黄河风貌

1.兰州境内黄河概况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兰州市北部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黄河两岸开通了两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被誉为绿色长廊,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

2.兰州黄河风情线

(1)概况

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黄河风情线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

势,巧夺天工修筑的滨河风景区被称为“兰州外滩”。

(2)主要景观

①黄河母亲雕像

黄河母亲雕像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其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②中山桥

中山桥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③兰州水车园

兰州水车园位于南滨河路中段。兰州水车,又称“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④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兰州市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

⑤丝路古道

位于城关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瞭望的长者。骆驼右前方为胡商,牵缰倒行。骆驼右后方为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该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

⑥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称“芳洲思雁”,位于南滨河路东段。雕塑为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雕塑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

四、白银黄河风貌

1.白银境内黄河概况

黄河流经白银市258公里,占黄河甘肃段的58%,流域面积1471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387.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86.19亿立方米,主要由黄河水系及其支流祖厉河水系构成。

2.景泰黄河石林

(1)简介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占地约10平方千米。石林由桔黄色砂砾岩构成,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景区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绝壁凌空,气势磅礴,自然造型多姿传神,以奇、雄、险、古、野、幽见长。景区内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龙湾绿洲与坝滩戈壁,一河之隔,对比强烈。

(2)成因

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景泰黄河石林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

(3)旅游特色

黄河石林景区将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结合在一起,主

要旅游项目有体验风情畜力车、黄河漂流羊皮筏子、篝火晚会等。在此拍摄的《大敦煌》《神话》《天下粮仓》《惊天传奇》等电影、电视剧更使黄河石林名扬天下。

3.黄河岩画

(1)白杨林黄河岩画

①简介

白杨林黄河岩画地处黄河红山峡谷东岸,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白杨林社。岩画共有图像23幅,其中半身人体像1幅、人头像2幅、手印4幅、动物像7幅、鱼尾3幅、器物像3幅,其他构图3幅。

②岩画特点

a.岩画刻于河边一山脊崖面上,崖面为自然断面,坐东向西;

b.岩石中间横向断裂,保留部分成长条状;

c.画面南高北低,左上部破损严重。

(2)野麻黄沙岩画

①简介

野麻黄沙岩画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境内。岩画共有图像24幅,其中人体像10幅、人头像5幅、动物像8幅、器物像1幅、磨迹1处。根据内容,整幅画可分为家庭图、狩猎图、农耕图三部分。

②岩画特点

a.岩体为红砂岩,面南背北;

b.岩面约成平行四边行状,为自然断面,平整无裂缝;

c.岩面久经风雨,呈黑褐色,岩体下方有碱蚀;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 对应措施(新版)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措施 (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过电压保护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雷电在电源线、信号线、天馈线等上感应的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时常发生,所以要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过电流对通信设施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由于黄河汛情主要发生在伏秋季节,也是雷电的多发期。而现有黄河通信的传输通道大都是以微波为主的,当有雷电产生时,通信铁塔上及地面的通信设施极易受到雷电的损害。如我局的通信设施几乎每年汛期都要受到雷击的损害而导致微波室内外单元、48V电源和交换机板件的损坏。为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减少雷电对通信设施的危害。 一、雷电对通信设备的危害分析 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危害,

赞美黄河的优美语段摘抄

赞美黄河的优美语段摘抄 导读:关于赞美黄河的句子【1】 1、黄河——人类的母亲河,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 她博大的胸怀及她善良的品质,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黄河是祖国的作风:永不低头折节,顽强拼搏的气魄!是中华民族拼搏的象征,是中国12多亿人的母亲…… 2、黄河浩荡,风回路转,滚滚滔滔,一泻千里。面对“蓝色文明”的威胁,我们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风度。我们有安塞鼓震九州的激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亚细亚文明”不会消失,黄河儿女不会被开除“球籍”。 3、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4、黄河的水依然浑浑的,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绿草苏醒了,从地下钻出来,露出了绿油油的头发,花朵也绽开了笑脸,红的、黄的、绿的……各色鲜花争齐斗艳,那芬芳沁人心脾。 5、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喀拉山脉北麓,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黄河两岸在古时候,可谓是水草丰茂,土地肥沃,树木茂盛,因此在这片乐土之上出现了人类的踪迹,经过数千年的繁衍成长。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乐融融,并且在

消逝的时光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这就是黄河的伟大,是她养育出了如此伟大的民族,是孕育她出了如此辉煌的文化,是她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奇迹,只有她才能做到这一切,因为它是华夏民族的母亲! 6、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7、夕阳西下,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黄河的景象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黄河真不愧是我们的母亲呀!它不仅养育了它的儿女,还激励着儿女们不断奋进,永远向前。 8、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是黄河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给予我们共同语言。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语言,因此不该去侮辱我们的母语。黄河以她英勇的气势阻挡着外来的侵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屏障,是她保护着我们,给予了我们于安全感。我们是黄河的英雄儿女,应该学习她那应勇的气势和她不屈服顽强的毅力。 9、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见证了中华民族那千千万万个辉煌。回望过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面对现在,黄河却是中华民族忧患;展望未来,黄河仍将会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10、我心中的黄河一定要是十全十美的,在为着自己作斗争,我们的母亲河啊!你哺育了非常多的人,而你却像一位慈爱的老母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上)期中试卷1答案

北京新城职业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上)期中试卷1答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5分)(要求: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0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02.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他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03.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04.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05.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06.从旅游活动体系来看,其基本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旅游业)(√) 07.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性旅游服务的旅游业,如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业和饭店住宿业等。(√) 08.按地理范围划分,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大基本类型。国际旅游分为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 09.按照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距离的长短,旅游活动分为远程旅游和近程旅游。(√) 10.按照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两大类。(√) 11.按照人们外出的旅游目的,旅游活动分为消遣性旅游和事务性旅游。(√) 12.无论是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台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还是港澳台地区居民来祖国内地或大陆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都不属于国际旅游。但由于特殊原因,目前仍按国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统计)。(√) 13.外国侨民和常住该国的外国人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均属该国的国内旅游。(√) 14.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关系是:国内旅游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则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15.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结合起来称为境内旅游;而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结合起来则称为国民旅游。(√) 16.远程旅游通常指远距离的国际旅游活动,尤其是指到1000千米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17.近程旅游又称短程旅游,通常是指在240千米以内的旅游活动。(√) 18.散客旅游分为散客自助游和散客团旅游。前者包括全自助游和半自助游;后者包括小包价旅游与组合旅游。(√) 19.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是指人们外出旅游时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或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接待量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从而形成旅游活动的旺季、平季和淡季。(√) 20.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是指旅游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即游客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乃至某些景点。从全球来看,游客多集中于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而在这些地区又多集中于一些热点城市和热点地区。(√) 21决定游客是否能够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二是余暇时间。(√) 22.旅行的主体为旅行者。旅游的主体则为游客,旅行者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23.国内游客包括国内旅游者(过夜游客)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24.旅行者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进行旅行的人旅行者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25.游客包括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 01.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介体分别是( C ) A.旅游业,旅游资源,游客 B.旅游资源,旅游业,游客 C.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业 D.游客,旅游业,旅游资源 02.中国旅游协会属于(C )组织 A.旅游行政B.行业管理C.旅游行业D.政府管理 03.旅游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心环节是( D ) A.食B.住C.行D.游 04.从旅游发展历程看____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___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B ) A.国际旅游,国内旅游B.国内旅游,国际旅游C.旅游资源,旅游组织D.旅游组织,旅游资源05.(C )是旅游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从整个旅游发展进程看,始终起着支配作用。 A.旅行社B.住宿业C.交通D.游客 0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进入了( B )新阶段。 A.初期旅游B.现代旅游C.近代旅游D.古代旅游 07.旅游服务产品是由___和___构成,向旅游者销售的旅游项目,其特征是___成为产品构成的主体。( B ) A.实物,制度,实物B.实物,服务,服务C.制度,服务,服务D.实物,服务,实物08.9名以下旅游者组成的旅游团体,采取一次性预付旅费的方式,有组织的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的旅游形式。这种旅行社产品是( C ) A.小包价旅游B.半包价旅游C.散客包价旅游D.组合旅游 09.观光旅游属于( D )旅游。 A.商务类B.探亲访友类c.健康医疗类D.休闲娱乐度假类 10.旅游业属于第( C )产业。 A.一B.二C.三D.四 11.旅行社属于旅游(C ) A.经销业B.承包业C.代理业D.直销业 12.住宿业的本质产品是(B ) A.劳务B.服务C.设施D.配套 13.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 TA)成立于1952年1月,它是一个民间的、行业性、地区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旅游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C ) A.纽约B.华盛顿C.旧金山D.夏威夷

2021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措施

2021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措施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76

2021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 措施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过电压保护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雷电在电源线、信号线、天馈线等上感应的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时常发生,所以要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过电流对通信设施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由于黄河汛情主要发生在伏秋季节,也是雷电的多发期。而现有黄河通信的传输通道大都是以微波为主的,当有雷电产生时,通信铁塔上及地面的通信设施极易受到雷电的损害。如我局的通信设施几乎每年汛期都要受到雷击的损害而导致微波室内外单元、48V电源和交换机板件的损坏。为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减少雷电对通信设施的危害。

一、雷电对通信设备的危害分析 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危害,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通信电子设备主要问题。经查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通信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寻求有效地防护措施才能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据资料显示,我们地球上每秒钟要出现大约100次左右的闪电雷击。按照通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通信大楼和通信塔一般都安装有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并且均采取了联合接地的方式。从形式上看,它已具备了良好的防雷和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然而我们的防汛通信设备为什么还经常会遭受雷击而损坏?甚至威胁操作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呢?这是由于当发生雷电时,带电的云层会在通信设施的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或雷电感应通过通信和电力线路侵入,如果天线和通信线缆与大地之间直流通路不畅,就会由于感应在天线和线缆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而引起过电压,致使通信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6-黄河兰州段泥沙

黄河兰州段泥沙—CODmn污染分析 李州英 (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泥沙不仅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众多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泥沙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控制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河兰州段1998—2002年CODmn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CODmn污染丰水期高于平、枯水期;当河水含沙量大时,CODmn浓度高。 关键词:CODmn;含沙量;黄河;兰州;污染分析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泥沙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泥沙—CODmn 污染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泥沙—CODmn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有必要对之进行分析、研究。 1 河段概况 黄河兰州段系刘家峡水库坝下至黑山峡河段,位于黄河上游甘肃境内,河段全长397.4km;区间流域面积85369km2。主要流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县、甘肃省会兰州市以及有色冶金工业重镇白银市。主要支流有湟水、大通河、庄浪河、祖厉河。 黄河兰州段穿行于峡谷与川地之间,由于深居内陆,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成雨机会较少,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水量很不稳定,91%的降水集中在夏秋雨季(5~10月),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季节。 黄河上游第一站—黄河沿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1kg/m3,在接纳了洮河、湟水后,兰州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增加到2.43kg/m3。黄河在即将流出甘肃时,多年平均含沙量猛翻一番,达到4.59kg/m3(黄河安宁渡水文站),这是因为接纳了祖厉河。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是黄河上游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之一。因祖厉河的加入,使干流安宁渡站成为黄河干流沙量转折点。 2 黄河兰州段CODmn浓度与面污染的关系 2.1 CODmn参数 水污染指标CODmn是指单位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k2MnO4)的量。CODmn常被作为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是水体污染的常规监测指标和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 2.2 CODmn变化特征 为了分析黄河兰州段CODmn浓度与面源污染的关系,我们将小川、新城桥、兰州、包兰桥、安宁渡、五佛寺6个监测断面1998年至2002年各时期CODmn 值列于表1。黄河兰州段枯水期代表月份是3月,平水期代表月份是5月或10月,丰水期代表月份是7月或8月。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应措施

编号:AQ-JS-0522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 及对应措施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浅析黄河通信设施的雷电防护及对 应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过电压保护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雷电在电源线、信号线、天馈线等上感应的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时常发生,所以要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过电流对通信设施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由于黄河汛情主要发生在伏秋季节,也是雷电的多发期。而现有黄河通信的传输通道大都是以微波为主的,当有雷电产生时,通信铁塔上及地面的通信设施极易受到雷电的损害。如我局的通信设施几乎每年汛期都要受到雷击的损害而导致微波室内外单元、48V 电源和交换机板件的损坏。为保证汛期通信的畅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减少雷电对通信设施的危害。

一、雷电对通信设备的危害分析 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危害,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通信电子设备主要问题。经查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通信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寻求有效地防护措施才能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据资料显示,我们地球上每秒钟要出现大约100次左右的闪电雷击。按照通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通信大楼和通信塔一般都安装有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并且均采取了联合接地的方式。从形式上看,它已具备了良好的防雷和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然而我们的防汛通信设备为什么还经常会遭受雷击而损坏?甚至威胁操作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呢?这是由于当发生雷电时,带电的云层会在通信设施的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或雷电感应通过通信和电力线路侵入,如果天线和通信线缆与大地之间直流通路不畅,就会由于感应在天线和线缆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而引起过电压,致使通信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及答案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的日食记录。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3、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族。 A、满族 B、朝鲜族 C、回族 D、壮族 4、维吾尔族人的()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A、踩芦笙 B、赛乃姆 C、孔雀舞 D、玄子舞 5.()是傣族的传统新年。 A、火把节 B、泼水节 C、开斋节 D、圣纪节 6、少数民族服饰中,戴四楞小花帽的和藏式金花帽的分别是()族。 A、回族和藏族 B、回族和维吾尔族 C、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D、维吾尔族和藏族 7、佛教、道教、儒教褒封关羽称号分别是( )。 A、关帝圣君、伽蓝神、武圣人 B、武圣人、关帝圣君、伽蓝神 C、伽蓝神、关帝圣君、武圣人 D、关帝圣人、武圣人、伽蓝神 8、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是()。 A、东林寺 B、塔尔寺 C、白马寺 D、华严寺 9、基督教有()传中国之说。 A、一 B、二 C、三 D、四 10、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北海公园 B、苏州园林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 11、我国以龙墙著称的园林是()。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豫园 D、拙政园 12、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园林的构景手段称为()。 A、借景 B、添景 C、抑景 D、漏景 13、贵妃鸡、葫芦鸡、叫化鸡分别属于()。 A、福建菜、西北菜、浙江菜 B、上海菜、西北菜、江苏菜 C、上海菜、东北菜、江苏菜 D、广东菜、东北菜、山东菜 14、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素有“国酒”之誉的是( )。 A、五粮液 B、郎酒 C、贵州茅台酒 D、董酒 15、下列茶叶中, 按加工工艺依次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是( )。 A、西湖龙井, 水仙, 大红袍 B、黄山毛峰, 君山银针, 宣红 C、银针白豪, 乌龙菜, 单枞 D、太湖碧螺春, 铁观音, 祁红 16、下列国家名酒, 依次为浓香型, 清香型, 复香型白酒的是( ) 。 A、五粮液, 山西汾酒, 桂林三花酒 B、泸州老窖特曲, 五粮液, 陕西西凤酒 C、茅台酒, 山西汾酒, 五粮液 D、五粮液, 山西汾酒, 陕西西凤酒 17、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考生本人信息,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答题要字迹清楚、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尊号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2、下列茶叶中,从加工方法来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A、太湖碧螺春 B、铁观音 C、君山银针 D、祁红 3、新石器时代是指() A、打制石器时代 B、母系氏族时期 C、磨制石器时代 D、父系氏族时期 4、秦代万里长城西起于() A、嘉峪关 B、鸭绿江 C、阴山 D、临洮 5、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画的最高等级为() A、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哪种地貌景观() A、丹霞风光 B、流纹岩地貌 C、岩溶山水 D、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7、在园林建筑中,专供读书之用,环境相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 要游览路线的建筑是() A、榭 B、轩 C、楼阁 D、厅堂

8、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9、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是() A、洛阳唐三彩 B、淄博美术陶瓷 C、景德镇名瓷 D、宜兴紫砂 10、云锦产于(),因锦文如云,故名。 A、江苏南京 B、四川成都 C、江苏苏州 D、湖南长沙 二、多项选择题(共5分) 1、下列各组菜肴中属于江苏风味的是() A、清炖狮子头 B、清蒸加吉鱼 C、三套鸭 D、蜜汁火方 E、生熘鱼片 2、下列各风景区中,属于丹霞风光的是() A、安徽的齐云山 B、福建的武夷山 C、湖南的张家界 D、浙江的雁荡山 E、河南的嵩山 3、下列民族中,其民居形式为干栏式的有() A、壮族 B、藏族 C、黎族 D、朝鲜族 E、傣族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的是() A、长白山 B、天目山 C、阿尔金山 D、庐山 E、九寨沟 5、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金山泉 E、北京玉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天干 第2页/共8页

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全长: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2,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流经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流经地形: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上中下游划分:上游—河口—中游—桃花峪—下游 历史变迁: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1]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源: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及治理情况 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张龙(112080503031) 陈大林(112080503022) 彭超(112080503028) 郭辉(112080503104) 李海龙(112080503076) 冯挣(112080503066)2011年12月3日

一、黄河兰州段总体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海,二度流经我省,第一段河流沿岸像草原地带尚无污染,第二段再度流入甘肃后,经临夏、永靖、兰州靖远、景泰等地流向宁夏自治区。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 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 西起八盘峡,东到榆中县东乌峡,北至榆中乌金峡出境。由兰州排入黄河的污水量达到每年1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6000多万吨,占排放总量的57.9%。黄河作为兰州市区最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为兰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源。目前黄河面临着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污染的状况, 而且污染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污染形势严峻。二、污染程度以及主要从在的问题 2.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黄河兰州段水域的主要污染。根据2001年兰州市20 家重点污染源调查, 工业企业用水总量为29.584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5168.70万吨, 经过处理达标量2595.40万吨, 处理达标率为59.7%。2004年兰州市重点源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009.10t,工业废水中悬浮物1659.30t、化学需氧量2 927.80t、生化需氧量206.40t、镉0.160 t、铅0.700t、六价铬0. 210t、砷0.350t、挥发酚1.990 t、氰化物0.850 t、石油类164.44t、硫化物12.28 t、氨氮438.21 t。生活污水排放量由1997年的5860.4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6 795.89万吨, 平均每年增加191万吨。2002年以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降幅比较小, 总量相对还是比较大, 占废水总量的55% 以上。从工业废水区域排放情况看, 2004年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污染物均以西固区为最大, 生化需氧量、镉、铅、六价铬、砷、酚、氰化物均集中在西固区, 由此可见西固的水质污染较严重。从工业废水行业排放情况看, 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镉、铅、六价铬、砷、氨氮等污染物均以石油加工业为最大。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最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最题汇总 第一章 01.我国最大的冰瀑布(世界第二):海螺沟冰川瀑布 02.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03.亚洲第二大河:黄河 04.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 05.我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河流:伊犁河 06.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全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07.世界最大的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08.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海洋保护区:昌黎黄金海岸 09.我国最大的海岸沙丘:昌黎黄金海岸 10.我国最大额泻湖:昌黎黄金海岸 11.中国最著名的三条江河风景线:富春江,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12.神州第一漂:湘西猛洞河漂流 13.世界最早的船闸:灵渠的陡门 14.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 1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西藏纳木错 16.我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17.我国最大的堰塞湖:镜泊湖 18.贵州省最大的湖泊;威宁的草海 19.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中国 20.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21.我国最长的阶梯瀑布:福建周宁龙祭瀑布 22.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23.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型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24.钱塘江最佳观潮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 25.我国最大的古树园:曲阜的孔林 26.我国古树名木最多的城市:北京 第二章 2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8.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回族 29.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 30.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31.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32.中国最早的典籍产生于:商代 33.中国最早的纸产生于:西汉

34.纵过最早的类书:曹魏时期的《皇览》 35.现存最早的类书:糖肽的《北唐书钞》 36.古代编篆规模最为浩瀚、实际范围最广泛的类书:《永乐大典》 37.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38.康熙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 39.中国古代最早的丛书:南宋的《儒学警悟》 40.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41.七大藏书楼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渊阁、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朔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42.现阶段发现并已适读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 43.世界上最早的手术麻醉剂:麻沸散 44.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 45.中国最早的医药学和植物学分类学专著:《神农木草经》 4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 47.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第四章 48.藏传佛教中最有实力的教派:格鲁派 49.道教信奉的最高神:尊神 50.伊斯兰教派中最善于秘密活动的教派:什叶派 51.世界上拥有教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52.天主教最高的首领:教皇(或教宗) 第五章 53.世界最早的券拱石桥:安济桥 54.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 55.我国古代建筑的高峰时期:明清时代 56.官式建筑中最高的规格:重檐庑殿顶 57.古代彩绘中的最高登记:和玺彩绘 58.历史上城市布局最景点、规模最壮观,实际影响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元大都 59.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 60.泰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岱庙 61.全国孔庙中规模最大,时代最早,规制最高的:山东曲阜孔庙 62.覆斗方上式地面封土中形最大的:秦始皇陵封土 63.我国保留最古老的地陵:黄帝陵 64.我国第一座皇帝陵,历代单葬制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秦始皇陵 65.现存陵前石雕像最早的实物:茂陵“马踏匈奴” 66.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东、西陵 67.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015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015年)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 1. 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是( ) A.曾母暗沙 B 漠河 C乌苏镇 D喀什乌恰 2. 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是( ) A.颐和园 B 避暑山庄 C中山公园 D北海 3.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 A颐和园 B避暑山庄 C北海 D豫园 4. 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的是( ) A九寨沟 B黄龙 C青山沟 D张家界 5. 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西安 C银川 D兰州 6.有“清凉山”、“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A恒山 B太行山 C燕山 D五台山 7. 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是(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8. 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 A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岗石窟 9.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 ) A大相国寺 B白马寺 C大理寺 D五华寺 10. 我国最早的古塔是( ) A四门塔 B 白塔 C六和塔 D崇圣寺三塔 11. 因特产优质葡萄酒,有“美酒海湾”之称的港口城市是( )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通 C山东烟台 D广西北海 12. 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是( ) A上海外滩 B青岛的八大关 C哈尔滨 D浦东开发区 13. 古人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是( ) A玄武湖 B莫愁湖 C太湖 D东湖 14. “中国的比萨斜塔”是( ) A小雁塔 B应县木塔 C 曼飞龙佛塔 D虎丘塔 15. 马可波罗盛赞的“全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 ) A大都 B杭州 C苏州 D南京 16.自古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是( ) A雁荡山 B武夷山 C越秀山 D武陵源 17.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是( ) A天山天池 B卡拉库里湖 C达里诺尔湖 D纳木错 18. 古人称之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是( ) A蓬莱阁 B崂山 C泰山 D普陀山 19. 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称的是( ) A香炉湾 B大东海 C牙龙湾 D北部湾 20. 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坐佛是( ) A乐山大佛 B灵山大佛 C天坛大佛 D卢舍那大佛 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 1.五岳中位于华夏文明中原访古旅游区的有(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E衡山 F五台山 2. 关外三陵是指( ) A昭陵 B福陵 C永陵 D北陵 E东陵 F兴京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完整版)青海水资源分布

青海省水资源情况 (一)水资源概况青海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冰雪覆盖。省境内,有穿越高原、峡谷奔腾东流的黄河、长江,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有湖群密布的神秘无人区――可可西里盆地,有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的“河湟谷地”等。 1.水系青海境内集水面积在5OO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1条,河流总长约2.8公里。受降水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省内河流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多雨的东南部和东北部水系发育,河网密集;干旱少雨的西北部诸内陆盆地,则河流稀疏,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无径流区。按河川径流的循环形成,省内河流可分为内、外流两大区域。以乌兰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日月山-大通山-线为分水岭,此线以南为外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8.2%,分属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此线以北为内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1.8%,分属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茶卡-沙珠玉盆地、哈拉湖盆地、青海湖盆地和祁连山地等六大内陆水系。 2.冰川青海境内的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脉,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广布冰川。据中科院兰州冰川研究所的考察资料,全省有冰川面积为4,872.92平方公里,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8.8%,冰川覆盖率为0.67%,冰川储水量为3,519.66亿立方米。冰川补给径流年融水量31.72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其中:外流区有冰川面积1,85 3.71平方公里,占全省冰川总面积的38. O%,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的源流区;内流区有冰川面积3,O19.21平方公里,占全省冰川总面积的62.0%,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昆仑山和可可西里的高山地带。 3.湖泊青海省是中国多湖泊的地区之一。全省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66个,湖泊总面积为12,610.5平方公里,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5.8%,青海省湖泊率为1.7%;湖水总储量为2,244亿立方米,其中有淡水湖151个,湖泊淡水储量约355亿立方米、占全国湖泊淡水总储量的16.5%。省内湖泊主要分布在内流区的诸盆地中,计有湖泊138个,面积为10,411.3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82.6%。其中尤以可可西电盆地湖群密布,湖泊率高达7.5%,为中国罕见的多湖地区。由于内流区的气候和水文特点,湖泊大多处于退缩和咸化的演变过程,故多咸水湖和盐湖。淡水湖只有56个,面积仅919.7平方公里,只占内流区湖泊总面积的8.8%,淡水储量约139亿立方米,占全省湖泊淡水储量的39.2%。青海湖是区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一大(微咸水)湖。现青海湖面积约 4.6万公顷,最大水深32米,储水量约742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1 5.5克/升。在青海省的外流区有湖泊128个,面积为2,199.2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17.4%。其中95个为淡水湖,面积为1,865.2平方公里,占外流区湖泊总面积的84.8%,淡水储量约216亿立方米,占全省湖泊淡水储量的6O. 8%。外流区的湖泊主要分

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分析与污染防治

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分析与污染防治 贾瑞丽1,马登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确定水质类别,用污染负荷系数法确定主要污染物,用污染变化趋势定量分析来说明污染物变化趋势。根据1996~2007年度地面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评价,论述了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并对其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表明:黄河兰州段水体以生物、有机类污染为主,无机、金属类污染次之,粪大肠菌群位于黄河兰州段之首;黄河兰州段水体总体污染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很显著。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突出集中控制,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控制面源污染;彻底治理湟水河的污染;提倡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利用率;实行黄河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黄河沿岸的绿化;规范兰州市垃圾填埋场;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关键词: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污染防治 中图文分类号:X522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Lanzhou Jia Rui-Li1,Ma Deng2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 Abstract: Deciding the water quality categories in the single-factor pollution index method, th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pollution load factor method, and the pollutant trends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llution trend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nd evaluation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surface water from 1996 to 2007, discuss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Yellow River in Lanzhou,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water pollution, then 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shows that: biological and organic pollution is the mainly pollution, inorganic and metal pollution is second, and fecal coliform is at the head of Yellow River. The general water pollution trend is declining, and the trend is significant. Pollution prevention sugges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 stressing central control,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controlling point 1作者简介:贾瑞丽(1986-)女,陕西榆林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管理。 E-mail:jiarli05@https://www.360docs.net/doc/eb1869095.html,,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