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

1 / 1

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讨论稿)项识理运体认容内记解用目验同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 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能准确拼读音 和句子正确认55个汉字(生字表一正确读25个汉字(生字表二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多音字,掌握“文园地”中的多音喜欢学习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主写识字。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

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 照样子组词。√√能正确认读“语文园地·我会读”中 的内容。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 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 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知道一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会数 落的句子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 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1万左右,并阅读中√√√√ 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登鹳雀楼》、《池上》、《江南》三首古诗。 写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 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

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2)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五年级考试说明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doc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构成题号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赋分考查意图复习建议 1 字音记识能力 3 记识字音、字型能 在读写说中: 一、语言 2 字型记识能力 3 力 读准字音, 3 词语运用能力 3 知识 写对字型, 正确运用词语 4 病句识别能力 3 用对词语。 5 实词意思理解能力 3 通读文段 6 虚词意思与用法理解 能力 3 依文断意 7 文言文人物品格把握 能力 3 读懂浅易文言文;把握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8文段内容评价能力 3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能 9 9 力 10 6 古诗鉴赏能力 初步鉴赏古代诗 歌; 积累名句名篇。 评价作者 把握诗歌主旨 了解用字之妙 懂得艺术手法 11 名句名篇记识能力 6 口诵笔写 12 把握文章主旨能力 6 读懂议论文类文 三、现代文阅读13 把握文章构思与结构 3 14 把握表现手法与作用 4 15 把握作者观点态度能 力 5 章:时评、短论、 述评; 读懂说明类文章。 精选文段 论述16 把握作品结构和内容 能力 5 精编试题 类文17 理解句意、品味语言能 力 5 读懂论述类文本 选章 阅 读 18 探究内涵、领悟人文精 神 读懂文段 四、 5 实 19 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 5

考用 类20 把握主要表现手法与 作用 5 作会题目 文读懂传记、新闻。 章阅读21 探究领悟深层含义 5 22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 能够得体准确表达选编典型试题 五、语言 理解与运23 6

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交流训练根本能力 会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观察与思考能力; 七、 写作24 各种表达方式能力; 选材组材和结构能力;60 中学各种文体写作 能力 构思、选材、 表达和语言运 用能力 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测试题命题及其设计意图 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5分) jiān jùn yùn xiān yì ( ) 苦( )工( ) 含( )起()力 ( ) 灭险( ) 音( ) ()维()立 【意图:区别同音字。】 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先把错别字画上“о”,再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4分) 莫明其妙()再接再励()自做自受()眼急手快() 德高忘重()穿流不息()兴高彩烈()愤不顾身() 【意图:检查对汉字掌握情况。】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⑥绝对 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无此意( )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 【意图:检测对多义字的掌握。】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追日,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_____________(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意图: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1+1+4=7分)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意图:检查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2)、生活在海边农村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图:检查抓住句子主干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二套)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二套) 目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这次小学语文二年级期中试卷共十大题,总分为100分.分“基础知识”占84%(给大写字母排序、生字选择正确读音,写汉字、选字填空、组词、补充词语、我会积累、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占8% “看图写话”占8%.本次的语文试卷共十道大题,整个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联系生活的原则.试卷难易程度适中,但题量比较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失分少,只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如:的“神”字多加了一点,可见字词应该常抓不懈.按课文内容填空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背书草草了事,读书不动脑,生字记不牢. 课外阅读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阅读的第1小题和第2题,学生答题出现混乱表现的最为突出.如: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用“——”在文中划出来,失分比较严重.这就证明学生做题太粗心,没有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有待今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读题、细心审题,认真答题的习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积累的词语匮乏;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得法,不少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态度.3、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看图写话,学生得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够看明白图画内容,这与试题的印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学生的文章中人物混乱,有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能级:A一知识,B一领会(理解),C一运用,D一分析或综合,E一评价。说明:

1.“能级”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划分的。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类别,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是最低等级的,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知识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个人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它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行为(亚目标)。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能使用该抽象概念。 运用:是指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便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分析:是指导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以指出那些用来传递意义或确定交流结果的技术和手段。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整理分析三个皿目标。 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包括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和推导出一套抽象概念三个亚目标。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作定量和定性的判断。 2.难度:通俗地说,就是得分率(P),即用被试在某题目上的平均得分除以该题目的满分。也可以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和除以二作为题难度(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其得分率分别为H、L表示),即P=(H+L)/2 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30至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3.区分度。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D)。通俗地说,区分度就是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题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被试只能得低分,那么测验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强,如果没有什么差别,区分能力就弱。 区分度的值域范围在-1.00至+1.00之间。通常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作消极区分;D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应淘汰 区分度D的计算方法(其一):高低分组法,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差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即l3=H—L。 (注:难度与区分度待测试结束再统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六年级语文双向细目表

考查领域及分 值 考点及分值命题形式及要求 积累运用 30%范围:本册书中要求会认的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语文天地出现的词语、成语、名言。 1.看拼音写词语5% 语文天地画线词语 2.易读错音4% 选择 3.易写错字2% 语文天地画线词语和课后要求会写的字 4.理解字词义4% 5.词语成语积累运用4% 以本册语文天地积累为主 6.名言积累运用2% 以本册语文天地积累为主 7.古诗积累运用5% 以本册语文天地积累为主、必备课文 本册主体课文中的古诗可以默写,语文天地中的不要求默写 连线、选择8.文学常识:著名作家作品选择2% 以本册书为主选择 9.国学背诵:学本后《大学》10句2% 国学背诵:学本后《中庸》10句2% 连线、选择 阅读理解 40%阅读(一) 450字左 右的说明 文。15% 1.结合文章内容,判断对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4% 2.结合文章内容,判断语言表达是否准确4% 判断 √2.提取文章一处信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2% 3.初步对多个信息进行整合,抓住要点,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4% 3.判断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作用。3% 4.判断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述 “打比方、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3% 填空、选择、表述 5.考查重点段的顺序(总分分总时间不同方面)2% 6.考查文章的顺序(总分分总时间不同方面)2% 选择 阅读(二) 600字左 右的记叙 性文章。 25% 1.阅读中的基础知识(读音、词语……)2%选择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 3.能根据题目要求提取信息2% 4.对人物行为、思想感情做出符合文意的理解4%抓住关键词语批注 理解、心里补白等, 可以出两道题5.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心句、修辞句4%选择 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3%选择,分类 7.能对人物形象做出评价,说出理由4% 能对人物形象做出比较准确评价,理由比较充分4% 8.发散性问题4% 习作表达30%1.写事文章 围绕主题,紧密联系家庭和学校生活,适当选材,感情真实;按照一定顺序叙述,条理清楚, 根据需要分段表述,段落之间衔接比较自然;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话题或者半命题形 式 2.想象文 合理展开想象,能表现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给情景、给开头等 分享:

200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200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能级:A一知识,B一领会(理解),C一运用,D一分析或综合,E一评价。说明:

1.“能级”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划分的。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类别,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是最低等级的,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知识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个人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它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行为(亚目标)。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能使用该抽象概念。 运用:是指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便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分析:是指导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以指出那些用来传递意义或确定交流结果的技术和手段。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整理分析三个皿目标。 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包括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和推导出一套抽象概念三个亚目标。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作定量和定性的判断。 2.难度:通俗地说,就是得分率(P),即用被试在某题目上的平均得分除以该题目的满分。也可以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和除以二作为题难度(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其得分率分别为H、L表示),即P=(H+L)/2 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30至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3.区分度。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D)。通俗地说,区分度就是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题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被试只能得低分,那么测验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强,如果没有什么差别,区分能力就弱。 区分度的值域范围在-1.00至+1.00之间。通常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作消极区分;D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应淘汰 区分度D的计算方法(其一):高低分组法,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差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即l3=H—L。 (注:难度与区分度待测试结束再统计。) (执笔: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黄国才)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双向细目表(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双向细目表 考试说明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