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第四讲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性质命题?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

1.答: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2.答:全称肯定命题。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答:特称肯定命题。其主、谓项都不周延。

4.答:单称肯定命题。主项“人民群众”周延,谓项“历史的创造者”不周延。5.答: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6.答: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7.答: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特称肯定命题,也可以理解为特称否定命题。因为这里的联项“是”被省略了。如果“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肯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是不理想”。这时,主项“我班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不理想”也不周延;如果“是”摆在“不”字后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否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是理想(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理想(的)”周延。

8.答: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用欧拉图表示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的关系。

1.答:“所有S都是P”为假,S和P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S P

(1)(2)(3)

(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欧洲人”。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水是酸的”。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例如,“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文盲”。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2.答:“有S不是P”为假,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1)(2)

(1)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圆都是由一定线段的一端动点在平面上绕另一端不动点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如果S和P在事实上是处于上述两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 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3.答:“有S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S P S P P S S P

(1)(2)(3)(4)

(1)表示实际上S和P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欧洲人都是人”。

(3)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语的。”

(4)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学生是非洲人”。

如果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 是P”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

4.答:“有些S不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S P S P S P

(1)(2)(3)

(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铁路工人”。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大学生不是足球运动员”。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例如,“所有的牛都不是植物”。

如果S和P在事实上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些S 不是P”的命题,就是真命题。

5.答:“所有S都不是P”为假,S与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P S S P

(1)表示S和P是全同关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2)表示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花都是植物的器官”。

(3)表示S真包含P,例如“有些花是玫瑰花”。

(4)表示S和P是交叉关系,例如,“有些花是红的”。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三、已知下列命题为真,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答:该命题为E判断。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A命题“W学院所有的学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O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不是印第安人”是真的。

2.答: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I命题为真,同素材的O命题为假。

3.答: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I命题均真假不定。

4.答: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

5.答:该命题是A命题,当A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S村所有的人家都没有电视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S村有的人家有电视机”是真的;同素材的O命题“S村有的人家没有电视机”是假的。

四、已知下列命题为假,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答: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I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O命题肯定是真的。

2.答: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O命题均为真。

3.答:该命题为E命题。在E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I命题肯定是真的。

4.答: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肯定是假的,而同素材的A、I命题肯定是真的。

5.答:该命题为E命题。当E命题假时,同素材的A命题真假不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同素材的O命题真假不定。

五、按命题间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真命题来驳斥下列假命题。

1.答:被驳斥的命题为A命题。驳斥A命题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O命题“某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工人出身的”为真,运用矛盾关系,即可确定A命题为假(即被驳倒);同样,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E命题为真,根据反对关系,也可以确定被反驳的A命题为假。2.答:被驳斥的命题为E命题。驳斥E命题也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I命题“β星系中有些星是双子星”为真,根据矛盾关系,可以确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同样,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A 命题“β星系中所有的星都是双子星”为真,也可以确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 3.答:被驳斥的命题是O命题。驳斥O命题,只能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即只有确定同素材的A命题“所有的昆虫都是六只脚的”为真,才可以确定被驳斥的O命题为假。

4.答:被驳斥的命题是I命题。驳斥I命题,不能用A命题,也不能用O 命题,而只能运用E命题。根据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确定同素材的E命题“所有的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为真,可以确定被反驳的I命题为假。

5.答:被反驳的命题是E命题。驳斥E命题,可以运用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就可以确定E命题假,如果能确定A命题真,也可以确定E命题假。

六、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答:非有效。因为从SIP真不能推出SOP真,SIP和SOP之间是下反对

关系,当SIP真时,SOP是真假不定的。

2.答:有效。因为从SAP,可以推出。

3.答:非有效。因为根据对当关系,从,只能推出SOP,而不能推出SIP。 4.答:有效,因为从SOP,可以推出。

5.答:有效,因为从,可以推出SOP。

6.答:非有效。因为SOP与SIP是下反对关系,当SOP真,SIP真假不定。

7.答:非有效。因为根据下反对关系,当SOP真时,SIP真假不定。

七、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

1.答:“有些花不是红的”换质为“有些花是非红的”。其公式为:SOP→SI?P。

2.答:“逻辑学不是不能学好的”换质为“逻辑学是能学好的”。其公式为:SE→SAP。

3.答:“有些战争是非正义战争”换质为“有些战争不是正义战争”。其公式为:SI?P→SOP。

4.答:“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换质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着的”。其公式为:SAP→SE?P。

5.答:“甲厂所有的产品都是优质产品”换质为“甲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非优质产品”。其公式为:SAP→SE?P。

八、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请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

1.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有神论者”。其公式为:SEP→PES。

2.答:不能。

3.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其公式为:SIP→PIS。 4.答:不能。

5.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周延的(项)是否定命题的谓项”。其公式为:SAP→PIS。

6.答:不能。

7.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科学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其公式为:SEP→PES。

8.答:不能。

9.答: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是电子产品”。其公式为:SIP→PIS。

九、对下列判断进行换质位,并用公式表示之。

l.答:“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是勤奋学习的”,先换质为:“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不是不勤奋学习的”;然后,换位为:“不勤奋学习的不是A厂的技术员”。其公式为SAP→SE? P→? PES。

2.答:“有些大学生不是南方人”,先换质为“有些大学生是非南方人”,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南方人是大学生”。其公式为SOP→SI?P→?PIS。

3.答:“丙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出口商品”,先换质为:“丙厂所有的产品都是非出口产品”,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出口商品是丙厂的产品”。其公式为:SEP→SA? P→? PIS。

4.答:“没有事物不是运动的”,意即“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先换质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的”,然后,换位为:“不运动的不是事物”。其公式为:SAP→SE? P→? PES。

5.答:“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不是大学毕业的”,先换质为“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是非大学毕业的”,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大学毕业的人是A歌舞团的演员”。其公式为:SEP→SA→ IS。

十、下列直接推理能否成立?如能成立,请用公式写出它的推理过程:

1.答:“SO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OP→SI?P→?PIS→ O。

2.答:“从SE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 P→? PIS→ O。

3.答:“从SA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因为从SAP真出发,可推出PIS;再推,只能推出PO? S,而推不出O。

4.答:“从SI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因为从SIP真,只能推出SO? P真,而不可能推出O真。

5.答:“从SEP真,推出? PAS真”不能成立。因为从SEP真,经过换质位,只能推出? PIS真,而不能推出? PAS真。

6.答:“从SEP真,推? PIS真”,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 P→? PIS。

7.答:“从SAP真,推出A真”,不能成立。因为从SAP真,经过换质、换位,能推出? PI?S,不能推出?PA?S。

十一、请根据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答:从“一切真正革命者都是光明磊落的”能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不是真正革命者”。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P→SE? P→? PES。

2.答:从“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不学日语的”能推出“学日语的都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 P→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们班同学”的结论,因为这违反了推理的规则。(“不学日语的”原来不周延,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

3.答:从“不劳动者不得食”能推出“得食者是劳动者”。因为根据直接推理的规则,以下推出过程能够成立:? SA? P→?S EP→PE?S→PAS。

4.答: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因为根据换位规则,SAP能换位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确的推理”(因为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SAP能得? PIS的结论)。推理过程如下:SAP→SE? P→? PES→?PA?S→? PIS。

5.答:不能推出“有些好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即由SAP推不出SOP。

能推出“不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过程为:SAP→SE?P →?PES→?P AS。

不能推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好干部”。因为SAP换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

十二、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答:大前提是“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小前提是“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结论是“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分别为大项、中项、小项。 2.答:“有些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是结论,“所有哲学系学生必修逻辑课”是大前提,“哲学系学生是文科学生”是小前提;“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哲学系学生”分别为小项、大项、中项。

3.答:“凡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是大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承认物质第一性”是小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是结论。大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中项是“承认物质第一性”,小项是“哲学家”。

4.答:“瓦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大前提,“瓦特是大发明家”是小前提,“有些大发明家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是结论。大项是“受过高等教育”,小项是“大发明家”,中项是“瓦特”。

5.答:“鱼是用鳃呼吸的”是大前提,“鲸不是用鳃呼吸的”是小前提,“鲸不是鱼”是结论;“鱼”是大项,“用鳃呼吸的”是中项,“鲸”是小项。

十三、下列各段文章中,是否包含有三段论?如有,请指出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答:包含有两个三段论:

①“凡是超过群众觉悟程度企图‘拔苗助长’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命令主义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急性病”是小前提,“命令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②“凡是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又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尾巴主义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是小前提,“尾巴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2.答:包含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小前提是“喜马拉雅山系的地层遍布丁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结论是“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3.答:包含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陨石坠地引起的灾变总有陨石残迹”,小前提是“这里的灾变找不到陨石残迹”,结论是“这里的灾变不是陨石坠地引起的”。

4.答:包含有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是:“所有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懂得数学语言的”,小前提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懂得数学语言”,结论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能成为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

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答:不正确。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2.答:正确。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3.答:不正确。它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答:不正确。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

5.答:不正确。以两个否定判断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

6.答: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7.答:不正确。“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8.答:不正确。“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北京人”;“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学经济的”,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学经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学经济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学经济的都是北京人”

的结论。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同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9.答: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作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10.答:正确。它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1.答:正确。“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并不都是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推出“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结论。推理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十五、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并写出推导过程。

1.答:这个正确的三段论是:

(P) (A) (M)

S O M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确定结论一定是O判断,这是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结论一定是否定;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结论一定是特称。②再确定大前提一定是A命题。这是因为,如果大前提是E或O命题,则会由于两个都是否定前提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则会由于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③最后确定大前提的主项一定是大项,这是因为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此,它在前提中必须周延,否则就会违反“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2.答:这个正确的三段论是:

M O P

(M) (A)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确定结论一定是O命题,理由同上。②再确定小前提一定是A命题,理由同上。③最后确定小前提的主项一定是中项M,因为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如果它在小前提中也不周延(A判断的谓项),这样就会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

3.答:这个正确的三段论式可以是:

(P) E (M)

M I S

∴S O P

也可以是:

(M) E (P)

M I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特称的;②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否定的;③这样,结论只能是O 命题;④结论是O命题,大项P周延,这就要求P在大前提中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P在大前提中既可以作主项,也可以作谓项;⑤中项M在小前提中不周延,这就要求它在大前提中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M既可以作谓项,也可以作主项。

十六、试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论,要求:(A)指出它省略了哪一部分;(B)把它

恢复成完整的三段论;(C)分析它是否正确。

1.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前进中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因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2.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马克思主义者都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3.答: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4.答: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5.答:省略了小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毛泽东思想,文艺工作者是革命者,所以文艺工作者也不例外(即应该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6.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得奖的影片都是优秀影片,《大决战》是得奖影片,所以它是优秀影片。”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十七、请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答:如果以“有些A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B是C”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C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的第四格,IAI 式是第四格的正确式。如果以“所有B是C”为大前提,以“有些A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A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的第一格。AII式是其正确式。

2.答:以A为大前提,以E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有当属于第二格或第四格的情况下,才能必然推出结论。因为第一格和第三格都要求小前提肯定,如果构成第二格或第四格,可以得E(或O)的结论。

3.答:如果以“所有的A都不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C都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所有的C不是A”(或“有些C不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EAE式(或EAO式)是第二格的正确式。如果以“所有的C都是B”为大前提,以“所

有的A都不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则能推出“所有A都不是C”(或“有些A不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是第二格的AEE式(或AEO式)。

4.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根据第二格的规则,“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而这里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

5.答:结论应该是O判断。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又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应该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 6.答:这个三段论式应为“所有P都是M,有些S不是M,所以,有些S 不是P。”

7.答: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大项一定是周延的;如果大项在结论中周延,那么就要求大项在前提中也是周延的,而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因此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8.答:从三段论的角度来分析,本题中的三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不少的。它违反三段论中关于项(中项、大项和小项)的各条规则。现择要分析如下: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这几句话也包含着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外国人是说中国不好的(被省略的大前提),

你说中国不好,

所以,你是外国人。

这个推理的中项一次也不周延,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所以是错误的。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这里包含着这样的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甲生疮,

甲是中国人,

所以,中国人生疮。

这个推理显然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因为“中国人”在前提中是小前提的谓项,它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主项就成为周延的了,因此是错误的。

“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这里也包含有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卖国贼是说诳的,

你是说诳的,

所以,你是卖国贼。

这个三段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因而是错误的。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 (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 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 “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第三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第三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 [例1]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例2] 或者某甲是凶手,或者某乙是凶手。 选言命题由联结词“或者”等和支命题构成。选言命题的支命题称为选言支。选言支可以有两个,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具有两个以上选言支的选言命题与具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命题,其逻辑性质是相同的。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或者……”可用析取词“∨”表示。选言命题又称为析取命题。选言命题的命题联结词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或者……”外,还有“……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等等。 一个二支的选言命题的形式是:p或者q。 也可以表示为析取式:p∨q。 选言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也就是说它的支命题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所有选言支都为假,那么选言命题为假。 人们在使用选言命题时,经常会遇到选言支是否穷尽的问题。所谓选言支穷尽与否,就是指选言命题是否反映了事物的全部可能情况。如果一个选言命题的选言支是穷尽的,就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反之,如果一个选言命题的选言支不是穷尽的,那么就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这样的选言命题就可能假。例如,某侦查人员根据某甲或某乙到过作案现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某甲是凶手或者某乙是凶手”。但经查,某甲和某乙都不是凶手。这说明某侦查员所作的选言命题并没有穷尽所有的选言支,因而是一个假命题。 一个选言命题,如果选言支穷尽,它就一定是真的,但是,一个真的选言命题,其选言支不一定是穷尽的。因为只要一个选言命题满足了“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这个条件,它就是真的。如上例中,如果凶手确系某甲,即便这一选言命题的支命题不穷尽,这一选言命题也是真的。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选言支是否穷尽不是逻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逻辑学只从形式上研究命题的真假性质,而不研究内容的真假。 二、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就是根据析取词或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复合命题推理。它主要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1、否定肯定式

直言命题推理

第二章直言命题推理 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 1、简述直言命题的概念。 2、直言命题的句式句式组成是什么样的。 3、判断直言命题真假的方法是什么。 4、直言命题中的矛盾求解三步法如何运用。 张建军教授认为 批判性思维离不开两个逻辑 1简单句逻辑 2复合句逻辑

对当关系的推理 对:对应 当:当什么时候 当一个命题真假确定的情况下其他相对应命题真假又是啥情况 直言命题即判断句 什么什么是啥 什么什么不是啥 直言命题也叫也叫性质命题

它是判断事物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什么样的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逻辑就是研究推理 推理是由判断推出判断 逻辑也要研究判断的真假问题 最基本的判断句就是直言命题 是肯定句 不是否定句 质:是/不是 量:全称句所有是/特称句有些是/单称

* * 句某一个是 所有商品是有价值的 所有人不是长生不死的 有些玫瑰是红色的 有些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 张三是高级工程师 某个人不是小偷 结构上 (主项谓项)非逻辑概念(联项量项)逻辑概念 SP变项:主项S 谓项P 逻辑概念能表达的叫常项 常项:联项量项

句式 A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 E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 I特称肯定命题:有些S是P O特称否定命题:有些S不是P a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 e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 拉丁文中表肯定的affirms 于是用a表示全称肯定单称肯定,i表示特称肯定 表否定的nego

于是用e表示全称否定单称否定,o表示特称否定 1 【单选题】一个直言命题有六种形式是由它的什么项来决定的? ?A、主项 ?B、变项 ?C、联项 ?D、常项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逻辑常用哪几个元音字母表达六种不同的直言命题 ?A、AEIO

逻辑学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习题I 参考答案

UNIT 5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理习题I I. 符号化运?用所提供的简写模式,将下列列陈述翻译为符号。 1.庄稼将会枯死,除?非天下?雨。(C: 庄稼将会故事;R: 天下?雨。) 翻译为:C V R 或者¬R →C 2.罗伯特缺乏?自由。(R:罗伯特是?自由的。) 翻译为:¬R 3.如果史密斯不不能赢,那么要么琼斯赢要么史密斯和琼斯平?手。(S:史密斯赢;J: 琼斯 赢;T: 史密斯和琼斯平?手。) 翻译为:¬S→(J ?¬T) 4.蛇是哺乳动物,仅当蛇?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但蛇并不不?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M:蛇 是哺乳动物;N: 蛇?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 翻译为:(M →N)∧¬N 5.Marie Curie作为?一个科学家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他是物理理学家。 (S: Marie Curie 是?一个科学家;P:Marie Curie是?一个物理理学家。) 翻译为:(P → S) ∧¬(S → P) II.如果A、B和C都是真陈述,并且X,Y,Z是假陈述,下列列复合陈述哪些是真的? 1.¬{[(¬A ∧ B) ∧(¬X ∧ Z)] ∧¬[(A ∧¬B) ∨¬(¬Y ∧¬Z)]} 真 2.¬{¬[(B ∧¬C)∨(Y ∧¬Z)] ∧[(¬B∨X)∨(B∨¬Y)]} 假 3.{[A→(B→C)]→[(A∧B)→C]}→[(Y→B)→(C→Z)] 假 4.{[(X→Y)→Z]→[Z→(X→Y)]}→[(X→Z)→Y] 假 III. 如果已知A和B为真,X和Y为假,但不不知P和Q的真值,能确定下列列哪些复合陈述的真值? 5.¬[¬P∨(¬Q∨A)]∨[¬(¬P∨Q)∨(¬P∨A)] 真 6.¬[(P∧Q)∨(Q∧¬P)]∧¬[(P∧¬Q)∨(¬Q∧¬P)] 假 7.[P→(A∨X)] →[(P→A) →X] 假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 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 “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 1、全称肯定命题。 ? [例1] 所有法院都是审判机关。 ? [例2] 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 全称肯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是P 。用符号表示为:SAP 。简记为:A 。 因此,全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直包含于关系 2、全称否定命题 [例3] 所有抢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 [例4] 正当防卫不是违法行为。 ? 全称否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不是P 。用符号表示:SEP 。简记为:E 。 因此,全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异关系。 图9 ? 3、特称肯定命题 [例5]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S P P S S P

? [例6]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证据。 ? [例7] 有的证据是民事诉讼证据。 ? [例8]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物证。 ? 特称肯定命题的形式为:有S 是P 。用符号表示为:SIP 。简记为:I 。 图10 因此,特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但并未陈述S 与P 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4、特称否定命题 ? [例9] 有的遗嘱不是书面遗嘱。 ? [例10] 有的一审判决不是生效判决。 ? [例11] 有的人民法院不是法律的监督机关。 ? 特称否定命题的形式是:有S 不是P 。用符号表示为:SOP 。简记为:O 。 S p s p s p s p s p s p

图11 ?因此,特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但并未陈述S与P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5、单称肯定命题 ?当直言命题的主项是单独词项时,其指称的对象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不需要量词来刻画主项的数量。这种主项是单独词项的命题叫单称命题。?单称命题的主项可以是专有名词,如“兰州市人民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 中的“兰州市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摹状词(通过对某一种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描述而指称该对象的词组),如“《古代法》的作者是梅因”中的“《古代法》的作者”或“这个合同不是有效合同”中的“这个合同”。 ?单称肯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例13] 这个民事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单称肯定命题的形式是:这个S是P。 ?从主项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看,由于单称肯定命题所陈述的是主项所指称的对象的全部(某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因而单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与全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单称肯定命题也陈述其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传统逻辑中,特别是在三段论中,都将单称肯定命题作为全称肯定命题处理。其命题形式也用符号表示为:SAP。简记为:A。 ?6、单称否定命题 ?单称否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14]李律师不是本案被告的诉讼代理人。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答案

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复合命题推理答案 一、填空题 1.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词的逻辑性质决定的,复合命题的真假是由支命题的真假决定的。 2.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假。 3.“老赵、老李、老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火车司机”这一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p∨q∨r 。 4.当q真时,p→q 真,p∨q 真;当?p∨q为真且q为假时,p的取值为假。 5.若p→q取值为假,则?p∨q 假,p∧?q 真。 6.已知p真且q假,则p∧q 假;p∨q 真; p→q 假; p←q 真;p←→q 假。 二、单项选择题 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D )相同。 A.前件和后件 B.前件和联结词 C.后件和联结词 D.联结词 2.“要么甲,要么乙”这个命题的逻辑含义是( D ) A.甲和乙必有一真,并可同真 B.甲和乙至少一真,也可同假 C.甲和乙必有一假,也可同假 D.甲真或乙真,但不可同真 3.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C ) A.(p←→q)∧?p→q B.(p→?q)∧p→q C.(?p∧q)→(q∧?p) D.(p∨?q∨r)∧?q→(p∨r) 4.要使(?p()q)∧p→?q成为有效式,括号里应填入联结词( D ) A.∨ B.∧ C.→ D.← 5.“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D)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6.“如果患了肺炎,就会发烧;此人发烧,所以,他患了肺炎。”这个推理属于( B ) A.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B. 非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C.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D. 非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7.“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整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是( C )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 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D. 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8.若p、q都为假,则与“p或者q”等值的命题是( C ) A.如果p,那么q B.只有p,才q 并且q 当且仅当q 9.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命题是( B ) A.如果非p,则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非q 并且非p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 AB ) A.(p∧q∧r)→(p∧r ) B.(?p→?q)∧q→p C.(p∨q)∧p→?q D.(?p←q )∧?p→q E.(p→?q)∧?p→q 2.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式是(AC)

逻辑判断之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逻辑判断之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在金融银行考试行测的逻辑判断部分中,相容选言命题是一个重要考点,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其中的推理规则,希望考生对此可以重点关注。在2016年各种招聘考试即将开始之际,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就来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如何运用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去解决选言命题中的相关问题。 选言命题,是由表示选择关系的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选言命题又可以分为两类,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所谓相容选言命题,即是表示若干断定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可以同真)的命题。在逻辑结构上,相容言命题由逻辑联结词"或"连接若干个支命题而成。一个命题中若涉及"或"、"或者"、"至少一个"等类似词语时,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相容选言命题。其逻辑形式可以写成:A或B。 一、矛盾命题 在一些真假话的问题中,我们有时需要查找相容选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去分辨真假,所以这个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当相容选言命题"A或B"为真,若要查找其矛盾命题,只要找到"A或B"为假的情况即可。"A或B"表示A、B两个支命题至少一个为真,其假的情况就是A、B两个支命题中都为假即可。所以其矛盾命题我们写成"非A且非B"。 【例题】地球孕育了生命,是人类的摇篮,但是现在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科学家提出:人类或者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或者转向外太空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如果科学家的论述为真,那么下列论述必然为假的是()。 A.人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但不采取行动解决环境问题 B.人类既不采取行动解决环境问题,又不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C.人类不向外太空寻找宜居星球,但采取行动解决环境问题 D.人类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环境问题,并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答案】B。中公解析:"A或B"的矛盾是"非A且非B"。针对"人类或者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或者向外太空寻求新的宜居星球"这个相容选言命题,它的矛盾命题是B选项。A、C、D项都是选言命题可能为真的情况。故选B。 二、性质及推理规则 1.性质 当A、B两个支命题至少一个为真的时候,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只有A、B两个支命题都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命题为假。简言之就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详细讲解

第3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而构成的命题。由于联结词的不同,复合命题就有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不同的种类形式。】 3、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也可表示为 p∧q 。 其中,“并且”(现代逻辑上通常用符号“∧”表示,涵义为“合取”)为联结词,p、q称为联言肢(联言命题的肢命题)。 日常语言中的“…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语词都是“并且”的意思。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则其每一个肢命题都必须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肢命题假,则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联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 q p∧q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假 假假假 2、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其所有肢命题是真的。联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分解式和组合式。 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肢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公式是: p并且q p并且q p 或者 q 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些肢命题为真推出这些肢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公式是: p q p并且q 应用例: 例题1-联言推理 ■李娜心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相貌英俊、博士。她认识王威、吴刚、李强、刘大伟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仅有三人是高个子,仅有两人是博士,仅有一人相貌英俊。 (2)王威和吴刚都是博士。 (3)刘大伟和李强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5)李强和王威并非都是高个子。 请问谁符合李娜要求的全部条件? A.刘大伟。B.李强。 C.吴刚。 D.王威。 例题2-联言推理 ■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而这种高科技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任何命题都有两个特征,即___都有所断定__和__都有真假__。 2.直言命题由__主项___、__谓项___、__联项___、__量项__四个部分组成。 3.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周延的是___E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I__命题。 4.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假___,SOP___假____,SIP____真_。 5.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____反对___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 6.“有的大学生是党员”这一命题的种类是___特称肯定命题__,其逻辑形式是_ __SIP___。 7.“有些刑事被告人是有罪的”这一命题的逻辑常项是__有些;是_,逻辑变项是__刑事被告人;有罪的。 8.根据换位法规则,__O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PIS___。 9.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这一三段论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__大项不当周延___或__小项不当周延____。 10.在三段论前提中,__中项__至少要周延一次,否则就要犯__中项两次不周延_的逻辑错误。 11.在三段论中,两个前提中有一特称的,结论必____特称__;两个前提有一否定的,结论必____否定____。 12.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主项____和小前提的___谓项___。 13.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___SIM___。 14.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第一格,也不可能是第二格。15.AEE可能是三段论第二格和第四格中的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对当关系,由SAP假,可推出( C )真。 D. PIS 2.如果A、B两个命题不能同假,但却可以同真,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上反对关系 3.“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C )。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 4.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 ) 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 5.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 C )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6.以“我单位所有不骑自行车的都是干部”为前提进行推理,必然得到的结论是( C)A.我单位所有干部不骑车 B.我单位所有非干部不骑车 C.我单位有些骑车的不是干部 D.我单位所有骑车的都不是干部 7.“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这一命题可以理解为( A ) A.有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 B.所有犯罪的都是青少年 C.所有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 D.所有的青少年是犯罪的 8.在一次对全省小煤矿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个安检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有小煤矿存在安全隐患。 乙:有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丙:大运和宏通两个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B )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其相同的是( D )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 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主联结词】 2.如果一个包含两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支( D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是( C ) A.p→q B.p←q C.pq D.p∨q 4.若“如果某甲掌握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B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 C.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 5.以“A并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C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 C.B并且C D.A并且非C 6.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表达直言命题中的A命题与O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是( D )A.A→﹁O B.﹁A→O C.A∨O D.

7.命题“老赵、老钱、老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复员军人”可表示为( C )A.(p∧q)∨r B. C.p∨q∨r D.p→(q∧r) 8.“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与“不是在保守中落后,而是在改革中进步” 这两个命题( D ) A.都是选言命题 B.都是联言命题 C.前者为联言命题,后者为选言命题 D.前者为充分条件命题,后者为联言命题 注意,“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保守中落后,那么就是在改革中进步”,是充分条件命题;也可以看作选言命题。9.“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强,或者艺术性不高,或者既思想性不强又艺术性不高”这一命题应符号化为( C ) A.p∨q∨r B. C.p∨q D. 解析:不相容析取命题为真,当且仅当,一个析取支为真。选项B和D显然不符合不相容析取命题的特征。 相同命题表示为相同符号,这是符号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以p表示“思想性不强”,以q表示“艺术性不高”,那么这个符合命题应当符号化为: p∨q∨(p∧q)。 由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即A∨(B∧C)=(A∨B)∧(A∨C)可得, p∨q∨(p∧q)=(p∨q∨p)∧(p∨q∨q) 由析取结合律可得,

逻辑学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答案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但艺术上没有缺点;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作品艺术上有缺点但政治上没有错误;第三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而且艺术上有缺点。在这三种情况中,有而且只有一种 情况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选言命题。(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表达相容选言命题) 2.相容的选言命题。 3.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4.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5.相容的选言命题。 6.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 2.充分必要条件。 3.充分必要条件。 4.必要条件。 5. 必要条件。 6.必要条件。 7.充分条件。 8.充分必要条件。 9.充分必要条件。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do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我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答题技巧,巧妙地快速答题!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直言命题中我们运用的对当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可能事大家熟知的矛盾,解决真假话问题可以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是有一类对当关系却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反对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可以用好题干中的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 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 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 (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

(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 (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 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 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 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 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 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反对关系在考试中较为常见,如果涉及到真假题中出现有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反对关系的特性快速解题,快速选出答案。 行测可能性推理复习资料:力度比较 一直以来,可能性推理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必考题目,很多同学在学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理论学起来简单易懂,但是一旦做题,总是一错一大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众多削弱、加强的选项中总是成功避开了那个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正确选项。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的“选项力度比较”。 角度一:必然性>或然性 主要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区分。“必然性”即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例如含有“一定、肯定、必须”这样表述绝对化字眼的选项,这样的选项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文档

第二章第一节命题和推理概述 一、命题与判断、语句 命题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proposition) 命题的主要特征是有真假。命题总是或真(true)或假的(false)。 逻辑学把命题的真和假称为命题的真值(Truth),真命题有真的真值,假命题有假的真值。真值简称为值。 “李白是唐代诗人。” ? “美国是有2000年历史的国家。” ? 命题与判断、语句 语句(sentence)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 判断(judgment)就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陈述(statement)是由陈述句表达的思想内容。 命题与判断、语句 语句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命题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命题总是一种语句,但只有表达一种要么真要么假的思想的语句才是命题。 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人总是要死的。 没有人是不死的。 不死的人是没有的。 难道有不死的人吗?? ? 他翻身了。 那是白头翁。 小王在火车上画画。 二、命题形式及其种类 任何命题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命题内容是指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命题形式(propositional form)是指命题内容的联系方式,即命题的逻辑形式。 命题内容不同,却可以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命题的种类 性质命题 简单命题 关系命题 非模态命题 联言命题 复合命题选言命题 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 模态命题(包括规范命题)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的构成成分是主词、谓词、系词、量词。 复合命题的构成成分是命题和联结词。 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叫作复合命题的肢命题又叫子命题),用p、q、r……表示。 联结词称为命题联结词,命题联结词对复合命题有决定性作用,它们决定着复合命题

2014直言命题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直言命题推理 1. 甲乙丙丁四人为同班同学。关于某次考试,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有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有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下列断定中为真的项是(A),并写出推断过程: A甲说假话,乙考试没及格; B乙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C丙说假话,丁考试没及格; D甲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甲丙矛盾关系 2. 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有一句话: 第1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2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3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4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只有一句话为真,则下列为真的项是(D):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3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写出推理过程。1 4杯子矛盾关系 3. 某次捐款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调查,可以确定是周吴郑王中的两个人捐的。询问四个人时, 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是王捐的; 郑说:是吴娟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经过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下列断定中可能为真的项是(),并写出推理过程。 A周王所捐;B郑王所捐;C郑吴所捐;D郑周所捐 4. 关于某学生宿舍同学使用Internet的情况有以下断定: (1)该宿舍所有同学都会使用Internet; (2)赵云会使用Internet; (3)有些同学会使用Internet; (4)有些同学不会使用Internet。 经过调查,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项结论必然从上述条件推出?写出推导过程。 A赵云会使用Internet;B有些人不会使用Internet; C所有人都会使用Internet;D所有人都不会使用Internet。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只有甲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各项中没有明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 A.除非甲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甲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如果甲改正错误,那么甲认识了错误。 D.只要甲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 2.“并非小张既高又胖。”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下列与之相等值的是() A.小张既不高又不胖。 B.小张高但不胖。 C.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不胖。 D.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胖。 3.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A提案,要么支持B 提案。”根据主持者的话,下列各句中不能确定必真的是() A.如果支持A提案,那么不支持B提案。 B.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支持B提案。 C.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不支持B提案。 D.对A提案和B提案,不能两个都支持。 4.某人涉嫌盗窃而受审。检察官和辩护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检察官:“如果被盗人盗窃,那么他有同伙。” 辩护人:“这不是真的。” 辩护人的本意是说被告人不是盗贼,但他的辩护却使愚蠢的。这是因为() A.辩护人没有正面回答检察官的问话。 B.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时有同伙。 C.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但没有同伙。 D.辩护人不承认被告人盗窃,也不承认他有同伙。 5.如果治疗准确并且抢救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 从以上前提出发,能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A.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既不准确,抢救也不及时。 B.对这个病人的诊治不准确,但抢救及时。 C.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是准确的,但抢救不及时。 D.如果对这个病人的诊治准确,那么死因是对这个病人抢救不及时。 6.以“如果甲和乙都不是作案者,那么丙是作案者”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一个前提可 必然推出“乙是作案者”的结论。这个前提是() A.丙不是作案者。 B.甲是作案者。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作者:————————————————————————————————日期: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填空 1.命题是具有________的陈述性的语句。 2.命题的逻辑特征是_______。 3.判断则是对事物情况________的思维形式。 4.推理是从________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5.演绎推理要推出真结论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形式有效只针对_______,即从真实的前提通过一定的形式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该形式才称得上有效。 7.联言命题是反映若干事物情况________的命题。 8.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________的命题。 9.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____ _的命题。 10.负命题是否定______而构成的复合命题。 11.普通逻辑是______逻辑,即对任何命题来说,其真值只有两个:真和假。 12.n个不同的变项就有_____种不同的取值组合。 13.永真式又叫______,这种逻辑形式无论变项取何值,它都是真的。 14.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假言命题,并且根据假言命题进行的推理。 15.假言易位推理就是通过_________推出一个假言命题作结论的推理,它是根据假言前提的逻辑性质进行的。 16.纯假言推理也叫假言联锁推理,它是前提和结论均为假言命题且第二前提的前件与第一前提的相同的推理。 17.负命题等值推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推理。 18.二难推理是前提包含________,一个二支选言命题,结论是一个直言命题或其否定,或二支选言命题的推理。 19.所谓“反二难”,是指构造一个__________来破斥二难推理。 20.反三段论的含义是:如果某三段论从两个前提推出结论,推理形式有效,而结论为假,那么,就可以断定两个前提中__________;同时,如果断定其中一个前提是真的,那么,另一个前提___________。 21.归谬推理是因某命题蕴含逻辑矛盾而推出该命题的推理。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3.这部电脑为什么老出毛病?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5.请把窗户关上! 6.人啊,人! 7.祝您身体健康! 8.这场拳击是甲胜还是乙胜? 9.昨天她穿上了红衣服。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1) 1.下列命题属何种复合命题?并写出逻辑形式。 1.01我们在学好逻辑的同时,还应学好其他科学。 1.02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1.03他们来过或者你们去过。 1.04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或是全盘否定,或是全盘吸收,或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 1.05如果采用新技术,那么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1.06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1.07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1.0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0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0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写出下列负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 2.01并非只有四边相等,才是正方形。 2.02并非只要认识字母,就能学好外语。 2.03并非凡有成就者都天生聪明。 2.04并非有些圆是方。 2.05并非兼听不明或偏信不暗。 2.06并非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获丰收。 2.07并非他聪明又能干。 2.08并非凡人均去过西藏。 3.在下列语句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模态词: 3.01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事物迟早为我们所认识。 3.02一种哲学具有唯心主义或辨证法的特点,这是的的。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2) 1.下列推理各属于哪一种复合命题的推理 1.01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所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1.02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这个三段论是AAI式,所以,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AAI式。 1.03人的正确思想要么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么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 1.04一个推理有错误或是由于前提不真实,或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有错误不是由于前提不真实,所以,这个推理有错误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 1.05一个选言推理要么是相容的要么是不相容的,这个选言推理是不相容的,所以,这个选言推理不是相容的。 1.06只有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他是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1.07如果没有最高权力机关的机关报,那么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要有最高权力机关的机关报。 1.08如果不进行调查,就不会有发言权,他没有进行调查,所以他没有发言权。 1.09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现在敌人入侵我边境,所以,我们必须坚决还击。 1.10马王唯一号汉墓主人如果是自然老死,那就应有衰老致死的迹象;如果是暴力致死,那就应有暴力致死的创伤。墓主人或无衰老致死的迹象,或无暴力致死的创伤。所以,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2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是相对于直言命题而言的,较为复杂一些,它是直言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所构成的命题。在管理类硕士的逻辑考查中,经常会考查复合命题的矛盾、推理及其变形,其中假言命题在管理类逻辑考试中考查的最多。 本章主要介绍了以复合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即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和二难推理的形式、种类、规则。通过学习、练习和必要的案例教学,掌握有关这些推理的系统知识和技巧,以便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在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中敏捷、正确地运用这些推理,迅速、准确地找出逻辑错误,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本章重点是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的规则和综合运用以及二难推理的形式结构。 第一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是由命题联结词“并且”联结若干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联言命题又称为合取命题。如: ①小张歌唱的好并且舞跳的好。 ②发展中国家既要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又要保持经济上的开放性。 都是联言命题。合取命题的支命题称为合取支。其形式为: p并且q (p∧q) 在日常语言中,“不但,而且”“既,又”“虽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都是表示合取命题的联结词。有时也可以省略。如: 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合取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如: 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但人口众多,而且自然资源相对缺乏。 (2)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 从真值表上可以看出,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假,是由它所包含的肢命题的真假来决定的:一旦肢命题的真假给定,整个复合命题的真假也就确定了。这就像在数学函数中,一旦自变量的值给定,函数值也就随之确定了一样。因此,复合命题又称为“真值函项”。 二、联言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