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填空

1.任何命题都有两个特征,即___都有所断定__和__都有真假__。

2.直言命题由__主项___、__谓项___、__联项___、__量项__四个部分组成。

3.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周延的是___E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I__命题。

4.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假___,SOP___假____,SIP____真_。

5.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____反对___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

6.“有的大学生是党员”这一命题的种类是___特称肯定命题__,其逻辑形式是_ __SIP___。

7.“有些刑事被告人是有罪的”这一命题的逻辑常项是__有些;是_,逻辑变项是__刑事被告人;有罪的。

8.根据换位法规则,__O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PIS___。

9.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这一三段论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__大项不当周延___或__小项不当周延____。

10.在三段论前提中,__中项__至少要周延一次,否则就要犯__中项两次不周延_的逻辑错误。

11.在三段论中,两个前提中有一特称的,结论必____特称__;两个前提有一否定的,结论必____否定____。

12.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主项____和小前提的___谓项___。

13.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

___SIM___。

14.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第一格,也不可能是第二格。

15.AEE可能是三段论第二格和第四格中的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对当关系,由SAP假,可推出( C )真。

D. PIS

2.如果A、B两个命题不能同假,但却可以同真,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上反对关系

3.“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C )。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4.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 )

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

5.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 C )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6.以“我单位所有不骑自行车的都是干部”为前提进行推理,必然得到的结论是( C)

A.我单位所有干部不骑车 B.我单位所有非干部不骑车C.我单位有些骑车的不是干部 D.我单位所有骑车的都不是干部

7.“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这一命题可以理解为( A )

A.有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 B.所有犯罪的都是青少年

C.所有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 D.所有的青少年是犯罪的

8.在一次对全省小煤矿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个安检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有小煤矿存在安全隐患。

乙:有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丙:大运和宏通两个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B ) A.大运和宏通煤矿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B.大运和宏通煤矿都存在安全隐患。

C.大运存在安全隐患,但宏通不存在安全隐患。

D.大运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宏通存在安全隐患。

9.韩国人爱吃酸菜,翠花爱吃酸菜,所以,翠花是韩国人。

以下哪个选项最明确到显示了上述推理的荒谬( B )

A.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约翰是克里特岛人,所以,约翰说谎。

B.会走路的动物都有腿,桌子有腿,所以,桌子是会走路的动物。

C.西村爱翠花,翠花爱吃酸菜,所以,西村爱吃酸菜。

D.所有金子都闪光,所以,有些闪光的东西是金子。

10.如果以“所有A都不是B,所有A都是C”为前提,进行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可得出(A)。

A.有C不是B B.有B不是C C.所有C都不是B D.所有B都不是C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三段论中,属于无效式的有(ACDE)。

、MES,所以SOP B. MAP、SIM,所以SIP

、SOM,所以SOP 、SIM,所以SIP

、MAS,所以SAP

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大前提是MEP,则小前提可以是

(ABCD )。

A. MIS

B. SAM

C. MAS

D. SIM

E. MOS 3.根据对当关系,由一个命题假可推知另一命题真的有

(BCD )。

A. SAP推SEP

B. SAP推SOP

C. SIP推SOP

D. SIP推SEP

E. SOP推SEP

4.下列各组命题中不能同真的有(BCD )。

、SIP 、SAP 、SAP 、SEP

、SOP

5.以“天津人都是中国人,有的天津人不是工程师”为前提,可以推出下列为真的结论是(BDE )

A.有的工程师不是中国人 B.有的中国人不是工程师C.有的工程师是中国人 D.有的中国人是非工程师E.有的非工程师是中国人

6.以“所有的P都不是M,所有的M都是S”为前提进行的三段论推理,再将结论进行变形(直接)推理,必然能得出的结论有

( BE)。

A.有S是P B.有S不是P C.有非S是P D.有非P 不是非S

E.并非所有S是P

7.“并非甲班所有学生都是本地人”能必然推出( ABC )

A.甲班有的学生不是本地人 B.甲班有的学生是非本地人

C.有的非本地人是甲班学生 D.没有一个甲班学生不是本地人8.三段论第一格又称为(ABE )

A.典型格 B.审判格 C.区别格 D.反驳格

E.完善格

9.当SAP和SEP为假时,则概念S和P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CD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关系

10.当SOP为真时,S与P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有( AB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

四、简答题

1.为什么SAP不能换位为PAS,而只能换位为PIS,SOP为什么不能换位请举例说明。

答:如果将SAP换位为PAS,则就会出现P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结论不必然为真,违反换位法规则二。例如:“所有鸡蛋都是圆的”,所以,“所有圆的都是鸡蛋”这显然是荒谬的。而为了使P在结论中仍然不周延,就要将全称命题改为特称命题,同时又不改变命题的质,所以得出的结论只能是I命题。即上面的例子中最终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的圆的是鸡蛋”就是正确的了。同理,O命题换位后,S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到结论中周延了,而要使它仍然不周延,就要将否定命题改为肯定命题,而这又违反换位法规则一,所以根据换位法规则,O命题不能换位。例如:“有的鸟不是益鸟”,所以,“有的益鸟不是鸟”这显然是荒谬的。

2.什么是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A、E、I、O四种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怎样的(略,见课本77页)

3.“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受侵犯的,所以,公民的人身自由不是受侵犯的。”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是换质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它遵守了换质法推理规则。

4.以“所有A不是B”和“所有A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否必然推出结论为什么

答:能必然得出结论:“有C不是B”。因为,以“所有A不是B”和“所有A是C”为大、小前提可构成第三格的有效式EAO式。

5.“盗窃罪是经济犯罪,这种犯罪是经济犯罪;所以,这种犯罪是盗窃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三段论推理。是错误的。因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规则,犯“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6.如果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的结论为SAP,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各是什么.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答:(1)由结论肯定及小项S在结论中周延,得小前提为SAM。

(2)由大前提须肯定及其中项周延;得大前提为MAP。这个三段论形式为MAP、SAM\SAP。

五、证明题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判断,请写出该三段论的逻辑形式,并说明推导过程。

证明:推理形式为MOP、MAS\SOP。

推导过程:(1)因大前提为特称否定,故小前提为全称肯定,则结论为SOP;

(2)大项P在结论中周延,则在前提中也应周延,故大前提是MOP;(3)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而应在小前提中周延,故小前提应是MAS。

2.已知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E命题,试证明该三段论大前提不能是特称命题。

证明:由于小前提为E命题,根据三段论的“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可知大前提应为肯定命题。又根据规则四,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结论中的谓项即大项周延,这就要求大项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而大前提为肯定命题,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所以大项应为肯定命题的主项,而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所以大前提应为全称命题,而不能为特称命题。

3.求证:结论是否定的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为I命题。

证明:如果结论是否定的,说明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由于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大项在大前提中均不周延,这就违反了三段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所以,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逆否命题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逆 否命题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逆否命题。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假言命题是在行测考试中必然性推理部分常考考点,而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也就是逆否命题更是经常出现,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不难,只要细心,找到推出关系就可以判断,但是对于逻辑来说,做对并不是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的解题才是我们要做的重点,那下面我们就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此类题型在问法上,会以“由此可以推出”“据此题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形式出现,即让我们根据题干推出关系,找到与干推出关系一致或是题干逆否命题的选项,也就是说通过肯定推出关系前件可以肯定推出关系后件,或者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那么当选项中出现肯定后件或者否定前件的情况,因为什么都推不出,可以直接排除。我们看个例题: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的包装。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 没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 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 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答案:D。解析:题干和选项都涉及到假言命题的标志词,结合问法,考虑考得为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题干推出关系为“畅销书?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的包装”A选项很明显不能从题干得出。B选项没有经过精心包装,不知道是否有可读性,不能否定后件,排除。C选项有可读性,后件的选言命题为真,肯定

后件,什么都推不出,排除。D选项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直接否定了题干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当选。 注意:我们所说的前件后件一定是推出关系的前件后件。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 (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 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 “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和假命题

我们知道,逻辑学当中包含3种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这3种假言命题具有如下等性质。了解性质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作出基础理论的判断。 先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表达形式:“只要........就..........”,“如果........那么.........”诸如此类的表达方式。 举例只要A 就B 或者如果A那么B 这样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是有2个事件组成的。A和B 其表达构成逻辑整体(错误的+正确的)就是有4种情况,A成立+B成立,A不成立+B成立,A成立+B不成立,A不成立+B不成立。 我们发现在充分命题的表达方式中,这四种形式只有一个不满足, 如果A 则B,不满足的情况是如果A 则非B。即A成立B不成立。 其它三种情况都是符合这个充分假言命题的。如果满足这3种情况当中的任意 一种,那么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为真的。 从而我们推断出,这个假言命题的假命题就是A成立B不成立。注意:这里不能用假言命题形式表达。因为这是4种情况中剩下的唯一一种情况,是述性的。因此得出结论:充分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肯定前件,否定后件组成的述性命题。且当此充分假言命题为真的时候,自然假命题不成立,当充分假言命题为假的时候,其假命题是成立的,也就是为真了。这就是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确定。 同理,我们看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表达形式:“只有.......才.........” 举例只有A 才能B。这样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我们来看待A和B的组合。A成立B成立,A不成立B成立,A成立B不成立,A不成立B不成立。这4种情况构成了一个整体逻辑。 我们发现。在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中,这四种情况只有一种不满足, A不成立B 成立。 只有A 才能B,显然B的成立是基于A的基础上的。A 成立了才能有B成立的可能。因此A不成立B成立是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假命题。 因此得出结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否定前件,肯定后件的述性命题。且当此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则自然其假命题不成立。如果当必要条件为假。那么其假命题必然为真。假命题所述的情况就成立了! 最后请大家记住:假言命题+其假命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非此即彼的概念!

直言命题推理

第二章直言命题推理 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 1、简述直言命题的概念。 2、直言命题的句式句式组成是什么样的。 3、判断直言命题真假的方法是什么。 4、直言命题中的矛盾求解三步法如何运用。 张建军教授认为 批判性思维离不开两个逻辑 1简单句逻辑 2复合句逻辑

对当关系的推理 对:对应 当:当什么时候 当一个命题真假确定的情况下其他相对应命题真假又是啥情况 直言命题即判断句 什么什么是啥 什么什么不是啥 直言命题也叫也叫性质命题

它是判断事物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什么样的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逻辑就是研究推理 推理是由判断推出判断 逻辑也要研究判断的真假问题 最基本的判断句就是直言命题 是肯定句 不是否定句 质:是/不是 量:全称句所有是/特称句有些是/单称

* * 句某一个是 所有商品是有价值的 所有人不是长生不死的 有些玫瑰是红色的 有些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 张三是高级工程师 某个人不是小偷 结构上 (主项谓项)非逻辑概念(联项量项)逻辑概念 SP变项:主项S 谓项P 逻辑概念能表达的叫常项 常项:联项量项

句式 A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 E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 I特称肯定命题:有些S是P O特称否定命题:有些S不是P a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 e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 拉丁文中表肯定的affirms 于是用a表示全称肯定单称肯定,i表示特称肯定 表否定的nego

于是用e表示全称否定单称否定,o表示特称否定 1 【单选题】一个直言命题有六种形式是由它的什么项来决定的? ?A、主项 ?B、变项 ?C、联项 ?D、常项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逻辑常用哪几个元音字母表达六种不同的直言命题 ?A、AEIO

逻辑学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习题I 参考答案

UNIT 5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理习题I I. 符号化运?用所提供的简写模式,将下列列陈述翻译为符号。 1.庄稼将会枯死,除?非天下?雨。(C: 庄稼将会故事;R: 天下?雨。) 翻译为:C V R 或者¬R →C 2.罗伯特缺乏?自由。(R:罗伯特是?自由的。) 翻译为:¬R 3.如果史密斯不不能赢,那么要么琼斯赢要么史密斯和琼斯平?手。(S:史密斯赢;J: 琼斯 赢;T: 史密斯和琼斯平?手。) 翻译为:¬S→(J ?¬T) 4.蛇是哺乳动物,仅当蛇?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但蛇并不不?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M:蛇 是哺乳动物;N: 蛇?用奶喂养它们的后代。) 翻译为:(M →N)∧¬N 5.Marie Curie作为?一个科学家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他是物理理学家。 (S: Marie Curie 是?一个科学家;P:Marie Curie是?一个物理理学家。) 翻译为:(P → S) ∧¬(S → P) II.如果A、B和C都是真陈述,并且X,Y,Z是假陈述,下列列复合陈述哪些是真的? 1.¬{[(¬A ∧ B) ∧(¬X ∧ Z)] ∧¬[(A ∧¬B) ∨¬(¬Y ∧¬Z)]} 真 2.¬{¬[(B ∧¬C)∨(Y ∧¬Z)] ∧[(¬B∨X)∨(B∨¬Y)]} 假 3.{[A→(B→C)]→[(A∧B)→C]}→[(Y→B)→(C→Z)] 假 4.{[(X→Y)→Z]→[Z→(X→Y)]}→[(X→Z)→Y] 假 III. 如果已知A和B为真,X和Y为假,但不不知P和Q的真值,能确定下列列哪些复合陈述的真值? 5.¬[¬P∨(¬Q∨A)]∨[¬(¬P∨Q)∨(¬P∨A)] 真 6.¬[(P∧Q)∨(Q∧¬P)]∧¬[(P∧¬Q)∨(¬Q∧¬P)] 假 7.[P→(A∨X)] →[(P→A) →X] 假

假言命题及推理

三、假言命题及推理 1.定义 假言推理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种。 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1)肯定前件式 如果p,那么q p ___________ 所以,q (2)否定后件式 如果p,那么q 非q ___________ 所以,非p 例如: 1.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小张骄傲自满,所以,小张必定要落后。 2.如果谁得了肺炎,他就一定要发烧;小李没发烧,所以,小李没患肺炎。 例1和例2都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前者是肯定前件式;后者是否定后件式。这两个推理都符合推理规则,所以,都是正确的。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都是无效的。例如: 3.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那么,它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会改变降落的方向。 4.如果赵某是走私犯,那么,他应受法律制裁;经查明,赵某确实受到了法律制裁,所以,赵某是走私犯。 例3和例4都是不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因为例3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例4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 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1)否定前件式 只有p,才q 非p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 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 “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 1、全称肯定命题。 ? [例1] 所有法院都是审判机关。 ? [例2] 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 全称肯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是P 。用符号表示为:SAP 。简记为:A 。 因此,全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直包含于关系 2、全称否定命题 [例3] 所有抢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 [例4] 正当防卫不是违法行为。 ? 全称否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不是P 。用符号表示:SEP 。简记为:E 。 因此,全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异关系。 图9 ? 3、特称肯定命题 [例5]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S P P S S P

? [例6]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证据。 ? [例7] 有的证据是民事诉讼证据。 ? [例8]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物证。 ? 特称肯定命题的形式为:有S 是P 。用符号表示为:SIP 。简记为:I 。 图10 因此,特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但并未陈述S 与P 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4、特称否定命题 ? [例9] 有的遗嘱不是书面遗嘱。 ? [例10] 有的一审判决不是生效判决。 ? [例11] 有的人民法院不是法律的监督机关。 ? 特称否定命题的形式是:有S 不是P 。用符号表示为:SOP 。简记为:O 。 S p s p s p s p s p s p

图11 ?因此,特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但并未陈述S与P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5、单称肯定命题 ?当直言命题的主项是单独词项时,其指称的对象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不需要量词来刻画主项的数量。这种主项是单独词项的命题叫单称命题。?单称命题的主项可以是专有名词,如“兰州市人民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 中的“兰州市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摹状词(通过对某一种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描述而指称该对象的词组),如“《古代法》的作者是梅因”中的“《古代法》的作者”或“这个合同不是有效合同”中的“这个合同”。 ?单称肯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例13] 这个民事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单称肯定命题的形式是:这个S是P。 ?从主项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看,由于单称肯定命题所陈述的是主项所指称的对象的全部(某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因而单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与全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单称肯定命题也陈述其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传统逻辑中,特别是在三段论中,都将单称肯定命题作为全称肯定命题处理。其命题形式也用符号表示为:SAP。简记为:A。 ?6、单称否定命题 ?单称否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14]李律师不是本案被告的诉讼代理人。

假言命题及推理

三、假言命题及推理 Ⅰ问题倒入 1、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2、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4、金钱,幸福 Ⅱ基本问题 (一)假言命题 1、定义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例如: 1. 如果在淀粉溶液里加入碘酒,那么淀粉溶液会变蓝。 2. 只有水分充足,庄稼才能茁壮生长。 3. 一个代数方程能得到根的计算公式当且仅当这个代数方程的次数不超过四。 分类 2、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 1.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2.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3.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 1. A下雨;B地湿。 2. A不断呼吸;B人能活着。 3. A三角形等边;B三角形等角。 例1中的A是B的充分条件;例2中的A是B的必要条件;例3中的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3、假言命题的种类 与此相应,假言命题也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根据三种不同的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相应地,也就有三种不同的假言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如果,那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如果”后面的支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支命题称为后件。用p表示前件,用q表示后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的命题形式可表示为: 如果p,那么q 符号为:p→q(读作“p蕴涵q”)。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答案

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复合命题推理答案 一、填空题 1.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词的逻辑性质决定的,复合命题的真假是由支命题的真假决定的。 2.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假。 3.“老赵、老李、老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火车司机”这一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p∨q∨r 。 4.当q真时,p→q 真,p∨q 真;当?p∨q为真且q为假时,p的取值为假。 5.若p→q取值为假,则?p∨q 假,p∧?q 真。 6.已知p真且q假,则p∧q 假;p∨q 真; p→q 假; p←q 真;p←→q 假。 二、单项选择题 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D )相同。 A.前件和后件 B.前件和联结词 C.后件和联结词 D.联结词 2.“要么甲,要么乙”这个命题的逻辑含义是( D ) A.甲和乙必有一真,并可同真 B.甲和乙至少一真,也可同假 C.甲和乙必有一假,也可同假 D.甲真或乙真,但不可同真 3.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C ) A.(p←→q)∧?p→q B.(p→?q)∧p→q C.(?p∧q)→(q∧?p) D.(p∨?q∨r)∧?q→(p∨r) 4.要使(?p()q)∧p→?q成为有效式,括号里应填入联结词( D ) A.∨ B.∧ C.→ D.← 5.“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D)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6.“如果患了肺炎,就会发烧;此人发烧,所以,他患了肺炎。”这个推理属于( B ) A.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B. 非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C.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D. 非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7.“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整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是( C )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 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D. 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8.若p、q都为假,则与“p或者q”等值的命题是( C ) A.如果p,那么q B.只有p,才q 并且q 当且仅当q 9.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命题是( B ) A.如果非p,则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非q 并且非p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 AB ) A.(p∧q∧r)→(p∧r ) B.(?p→?q)∧q→p C.(p∨q)∧p→?q D.(?p←q )∧?p→q E.(p→?q)∧?p→q 2.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式是(AC)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亦称条件命题。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 A 这个条件就能得出 B 结论 ; 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 ; “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 “ 那么” 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 就……、一……, 就……、若……,则……、……必须……”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 C 是 D 的必要条件” 含义就是: “ C 是 D 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 C 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 D , 没有 C 就一定得不到D ” 。 “只有……, 才……” 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其他常用的还有“不…… , 不……、除非…… , 否则不……、没有……,没有……”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 。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 才……、若…… 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 。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 “ E 是 F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 E 是 F 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 。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任何命题都有两个特征,即___都有所断定__和__都有真假__。 2.直言命题由__主项___、__谓项___、__联项___、__量项__四个部分组成。 3.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周延的是___E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I__命题。 4.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假___,SOP___假____,SIP____真_。 5.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____反对___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 6.“有的大学生是党员”这一命题的种类是___特称肯定命题__,其逻辑形式是_ __SIP___。 7.“有些刑事被告人是有罪的”这一命题的逻辑常项是__有些;是_,逻辑变项是__刑事被告人;有罪的。 8.根据换位法规则,__O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PIS___。 9.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这一三段论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__大项不当周延___或__小项不当周延____。 10.在三段论前提中,__中项__至少要周延一次,否则就要犯__中项两次不周延_的逻辑错误。 11.在三段论中,两个前提中有一特称的,结论必____特称__;两个前提有一否定的,结论必____否定____。 12.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主项____和小前提的___谓项___。 13.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___SIM___。 14.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第一格,也不可能是第二格。15.AEE可能是三段论第二格和第四格中的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对当关系,由SAP假,可推出( C )真。 D. PIS 2.如果A、B两个命题不能同假,但却可以同真,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上反对关系 3.“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C )。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 4.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 ) 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 5.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 C )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6.以“我单位所有不骑自行车的都是干部”为前提进行推理,必然得到的结论是( C)A.我单位所有干部不骑车 B.我单位所有非干部不骑车 C.我单位有些骑车的不是干部 D.我单位所有骑车的都不是干部 7.“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这一命题可以理解为( A ) A.有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 B.所有犯罪的都是青少年 C.所有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 D.所有的青少年是犯罪的 8.在一次对全省小煤矿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个安检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有小煤矿存在安全隐患。 乙:有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丙:大运和宏通两个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B )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其相同的是( D )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 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主联结词】 2.如果一个包含两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支( D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是( C ) A.p→q B.p←q C.pq D.p∨q 4.若“如果某甲掌握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B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 C.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 5.以“A并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C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 C.B并且C D.A并且非C 6.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表达直言命题中的A命题与O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是( D )A.A→﹁O B.﹁A→O C.A∨O D.

7.命题“老赵、老钱、老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复员军人”可表示为( C )A.(p∧q)∨r B. C.p∨q∨r D.p→(q∧r) 8.“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与“不是在保守中落后,而是在改革中进步” 这两个命题( D ) A.都是选言命题 B.都是联言命题 C.前者为联言命题,后者为选言命题 D.前者为充分条件命题,后者为联言命题 注意,“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保守中落后,那么就是在改革中进步”,是充分条件命题;也可以看作选言命题。9.“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强,或者艺术性不高,或者既思想性不强又艺术性不高”这一命题应符号化为( C ) A.p∨q∨r B. C.p∨q D. 解析:不相容析取命题为真,当且仅当,一个析取支为真。选项B和D显然不符合不相容析取命题的特征。 相同命题表示为相同符号,这是符号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以p表示“思想性不强”,以q表示“艺术性不高”,那么这个符合命题应当符号化为: p∨q∨(p∧q)。 由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即A∨(B∧C)=(A∨B)∧(A∨C)可得, p∨q∨(p∧q)=(p∨q∨p)∧(p∨q∨q) 由析取结合律可得,

关系推理及其命题

第六章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谁是预言家? 甲乙丙丁四位古希腊少女正在接受预言家训练。实际上,她们当中只有一位后来当上了预言家,并在特尔斐城谋得一个职位。其余三人,一个当上了宫廷侍女,一个当上了职业舞蹈家,一个当上了淑琴演奏家。 一天,她们四个在练习讲预言。 甲:乙无论如何也成不了舞蹈家。 乙:丙终将成为特尔斐城的预言家。 丙:丁不会成为竖琴演奏家。 丁预言自己将嫁给一个叫阿特克赛斯的男人。 可是,事实上她们四人只有一个的语言是正确的,这个人就是未来特尔菲城的的预言家。请问她们各自的职业是什么?丁和阿特克赛斯结婚了没? 第一节关系命题 一、关系命题及其结构 关系命题是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简单命题。 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 关系者项(a、b 、c…) 、关系项(R)、量项。 关系命题的结构公式: a R b (读作“a与b有关系R”) 关系者项: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命题的主项。 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命题的谓项。 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 二、关系的性质 ㈠关系的对称性 ⒈对称性关系:“aRb”真,则“bRa”亦真。 ⒉反对称性关系:“aRb”真,则“bRa”必假。 ⒊非对称性关系:“aRb”真,则“bRa” 真假不定。 例:①A命题和O命题是矛盾关系。 ②明太祖就是朱元璋。 例:①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②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于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㈡关系的传递性 ⒈传递性关系:“a Rb”真且“b Rc” 真, 则“a Rc”亦真。 ⒉反传递性关系:“a Rb”真且“b Rc” 真, 则“a Rc”必假。 ⒊非传递性关系:“a Rb”真且“b Rc” 真, 则“a Rc”真假不定。 例:①甲概念包含乙概念,乙概念包含丙概念。 ②明朝晚于元朝,元朝晚于宋朝。 例:①李渊与李世民是父子关系,李世民与李治也是父子关系。 ②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 例:①贾母喜欢贾宝玉,贾宝玉喜欢林黛玉。 ②甲信任乙,乙信任丙。 第二节关系推理

行测逻辑推理假言命题的核心知识总结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假言命题作为命题当中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命题,包含的推理规则有很多,其中做题作为常见的两个推理规则是:逆否规则和传递规则。 传递规则:“如果A,那么B;如果B,那么C”。可以得出“如果A,那么C”一定也成立。简记为:“AàB,BàC”可以推出“AàC”。 我们把假言命题的传递规则也叫做“假言三段论”,这个名字说明假言传递规则和三段论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个形式非常像三段论的形式“A是B,B是C。所以,A是C”。与三段论不同的是,这里的A、B、C都是表示“条件”,而三段论的A、B、C都是表示概念。 逆否规则是:假言命题“AàB”和另外一种形式是等价的,即“非Bà非A”。 例如:“如果你长得很漂亮,那么我一定会娶你的”这句话的等值命题是“如果我没有娶你,那么一定是你长得不漂亮”。 逆否规则是一种非常符合日常语言表达的推理规则,在这里提供两种记忆的方法。 第一,联想记忆。我们知道,在不等式中,如果A>B,那么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负号,不等式的方向要变号,即-A<-B。同理,对于假言命 题,AàB的两边同时进行否定,那么推出的箭头负号也应该变号,即非A?非B。 第二,口诀记忆。对于AàB的形式,我们把A叫做“前置条件”,简称“前件”,B 叫做“后置条件”,简称“后件”。AàB,称为“前件推后件”。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简称为“否后推否前”,即“非Bà非A”也成立。我们把“AàB”叫做原命题,“非Bà非A”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进行了两步操作,首先是把原命题的两个条件逆过来,其次再分别否定。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能推出“如果没有死去,那么一定没有跳下悬崖”。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即“否前推否后”不一定成立。我们把“非Aà非B”叫做“AàB”的否命题,即推出符号两边的条件分别否定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不跳下悬崖,那么就不会死去”。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即“肯后推肯前”不一定成立。我们把“BàA”叫做“AàB”的逆命题,即将两边的条件互换掉,或者说把推出符号的箭头呼唤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死去了,那么就是跳下悬崖了”。 例题:语言在人类的交流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一种语言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其基本语言的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表达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但是,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有问题,那么,并非基本语言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 可见: A.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正常,那么一种语言的基本语言的每一 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 B.语言的有效性导致了人类交流的实用性 C.如果基本语言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能够成为有独立意义和可以理解的词,则该语 言完全有效 D.如果人类的听觉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功能有问题,那么语言就不可能完全有效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详细讲解

第3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而构成的命题。由于联结词的不同,复合命题就有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不同的种类形式。】 3、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也可表示为 p∧q 。 其中,“并且”(现代逻辑上通常用符号“∧”表示,涵义为“合取”)为联结词,p、q称为联言肢(联言命题的肢命题)。 日常语言中的“…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语词都是“并且”的意思。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则其每一个肢命题都必须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肢命题假,则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联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 p q p∧q 真真真 真假假 假真假 假假假 2、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其所有肢命题是真的。联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分解式和组合式。 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肢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公式是: p并且q p并且q p 或者 q 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些肢命题为真推出这些肢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公式是: p q p并且q 应用例: 例题1-联言推理 ■李娜心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相貌英俊、博士。她认识王威、吴刚、李强、刘大伟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仅有三人是高个子,仅有两人是博士,仅有一人相貌英俊。 (2)王威和吴刚都是博士。 (3)刘大伟和李强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5)李强和王威并非都是高个子。 请问谁符合李娜要求的全部条件? A.刘大伟。B.李强。 C.吴刚。 D.王威。 例题2-联言推理 ■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而这种高科技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do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我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答题技巧,巧妙地快速答题!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直言命题中我们运用的对当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可能事大家熟知的矛盾,解决真假话问题可以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是有一类对当关系却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反对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可以用好题干中的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 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 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 (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

(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 (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 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 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 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 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 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反对关系在考试中较为常见,如果涉及到真假题中出现有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反对关系的特性快速解题,快速选出答案。 行测可能性推理复习资料:力度比较 一直以来,可能性推理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必考题目,很多同学在学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理论学起来简单易懂,但是一旦做题,总是一错一大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众多削弱、加强的选项中总是成功避开了那个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正确选项。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的“选项力度比较”。 角度一:必然性>或然性 主要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区分。“必然性”即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例如含有“一定、肯定、必须”这样表述绝对化字眼的选项,这样的选项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文档

第二章第一节命题和推理概述 一、命题与判断、语句 命题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proposition) 命题的主要特征是有真假。命题总是或真(true)或假的(false)。 逻辑学把命题的真和假称为命题的真值(Truth),真命题有真的真值,假命题有假的真值。真值简称为值。 “李白是唐代诗人。” ? “美国是有2000年历史的国家。” ? 命题与判断、语句 语句(sentence)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 判断(judgment)就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陈述(statement)是由陈述句表达的思想内容。 命题与判断、语句 语句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命题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命题总是一种语句,但只有表达一种要么真要么假的思想的语句才是命题。 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人总是要死的。 没有人是不死的。 不死的人是没有的。 难道有不死的人吗?? ? 他翻身了。 那是白头翁。 小王在火车上画画。 二、命题形式及其种类 任何命题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命题内容是指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命题形式(propositional form)是指命题内容的联系方式,即命题的逻辑形式。 命题内容不同,却可以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命题的种类 性质命题 简单命题 关系命题 非模态命题 联言命题 复合命题选言命题 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 模态命题(包括规范命题)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的构成成分是主词、谓词、系词、量词。 复合命题的构成成分是命题和联结词。 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叫作复合命题的肢命题又叫子命题),用p、q、r……表示。 联结词称为命题联结词,命题联结词对复合命题有决定性作用,它们决定着复合命题

2014直言命题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直言命题推理 1. 甲乙丙丁四人为同班同学。关于某次考试,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有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有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下列断定中为真的项是(A),并写出推断过程: A甲说假话,乙考试没及格; B乙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C丙说假话,丁考试没及格; D甲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甲丙矛盾关系 2. 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有一句话: 第1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2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3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4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只有一句话为真,则下列为真的项是(D):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3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写出推理过程。1 4杯子矛盾关系 3. 某次捐款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调查,可以确定是周吴郑王中的两个人捐的。询问四个人时, 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是王捐的; 郑说:是吴娟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经过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下列断定中可能为真的项是(),并写出推理过程。 A周王所捐;B郑王所捐;C郑吴所捐;D郑周所捐 4. 关于某学生宿舍同学使用Internet的情况有以下断定: (1)该宿舍所有同学都会使用Internet; (2)赵云会使用Internet; (3)有些同学会使用Internet; (4)有些同学不会使用Internet。 经过调查,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项结论必然从上述条件推出?写出推导过程。 A赵云会使用Internet;B有些人不会使用Internet; C所有人都会使用Internet;D所有人都不会使用Inter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