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合集下载

简 述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意 义

简 述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意 义

简述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姓名:***班级:微机1102 日期:2013.11.20目录目录 (2)摘要 (3)一.工程简介 (3)二.南水北调总体规划 (4)三.中线主体工程 (5)3.1 水源区工程 (6)3.2 输水工程 (6)3.3 主要工程量和投资 (8)四.关键的工程技术 (8)4.1穿黄工程 (8)4.2 高原强震区高坝及隧洞设计与施工 (9)4.3 工程地质问题 (9)五.工程的重大意义 (10)5.1 社会意义 (10)5.2 经济意义 (11)5.3 生态意义 (11)六.工程的利与弊 (12)6.1 工程效益 (12)6.2 负面影响 (12)6.2.1 对环境的破坏 (12)6.2.2 不利生态因素 (13)摘要南水北调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

通过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对北方的可持续供给,并可经黄河调配,将在较大程度上突破制约我国北方国土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整体提升我国北方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意义。

一.工程简介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水脉介绍

水脉介绍

大型纪录片《水脉》在历时12年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即将迎来中线通水之际,书写和展现这一世纪工程建设历程、建设成就与建设意义的八集文献纪录片《水脉》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具体承制,它将以波澜壮阔的画卷、深沉的历史思绪以及多维度的现实关注,为10月的荧屏奉献一部审视水文明与人类生存、工程建造与历史使命的精品力作。

全片以水利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南水北调论证历史、建设历程,工程科技创新,移民搬迁、安置,文物保护,环保治污,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为主要内容,分别从历史与现实、国际视野与本土现状、工程决策与建造历程、建设成就与建设意义等不同的维度和角度,重构影像叙事,展现宏大背景之下的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

该片从今日起,至10月20日,每晚10时30分在央视综合频道两集连播;10月18日至25日,每晚20时34分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之后央视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纪录频道将在重要时段陆续重播。

它将以自己的表现风格与所期许的品质,敬献于曾经为南水北调这一历史夙愿呕心沥血的无数先行者,敬献于为工程奉献了智慧、青春和汗水的广大设计者和建设者,敬献于一个成就梦想、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

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水脉—南水北调》分集简介第一集《奔流不息》1961年4月12日清晨,在丘拉塔姆地区一个叫做拜科努尔的地方,一个年轻人将从这里的航天发射场向太空进发。

这一天,人类远远超越了雄鹰飞翔的高度,第一次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

这个年轻人就是27岁的尤里.加加林。

当东方号飞船掠过中国大地的时候,此时,这里的人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造山河的壮举。

为了防洪、发电和灌溉,十多万中国人用体力和意志,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之上,建造着一座2500米长、162米高的巨型大坝—丹江口水库,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要修建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呢?中国的南方水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却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要修建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将南方的水输送到干渴的北方,从根本上解决南涝北旱的现实,这是一个历时六十多年的战略工程。

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的意义

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的意义

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的意义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供水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解决地区供水不足的问题,调水工程方案的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调水工程是指在地区供水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引水、输水等方式将水资源从其他地区调运到需要水源的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本文将探讨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的意义,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调水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供水成本,从而减轻了城市管理部门的经济压力。

其次,通过引进外来水源,可以解决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例如,一些旱涝一体的地区,通过调水工程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进而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调水工程的实施还能有效促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例如,在调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管道、泵站、水质监测设备等相关设施的安装和建设,这不仅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投资,也为地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市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对于供水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也刺激了供水市场的发展。

二、社会发展推进实施调水工程方案对于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调水工程的实施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水是生活的必需品,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所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调水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居民因为水资源匮乏而面临的生活问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调水工程的实施也对地区的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水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许多文化教育设施由于供水不足而无法正常运转,给广大居民的文化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

通过调水工程的实施,可以保障了地区文化教育设施的正常运转,促进了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培训之引调水工程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培训之引调水工程
培训内容应包括引调水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以帮助普查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引调水工程的 相关知识。
促进引调水工程的科学规划与管理
通过引调水工程普查培训,普查人员 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引调水工程的实 际情况,为科学规划和管理引调水工 程提供有力支持。
实例
例如,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典型的引水工程,它将长 江流域的水资源引到黄河流域,以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 题。
调水工程
01
定义
调水工程是指通过建设输水建筑物,将水资源从一个地区调到另一个地
区,以满足当地的水资源需求。调水工程通常用于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
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02
分类
根据调水的目的不同,调水工程可以分为农业调水、工业调水、城市调
在普查过程中,应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普查工作的规范 性和合法性。
保证数据安全
合理安排时间与资源
引调水工程普查涉及敏感信息,应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 性。
普查工作需要充分的时间和资源支持,应 合理规划,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普查质量的建议
加强培训与指导
通过引调水工程普查培训,可以发现和解决引调水工程建设 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为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引调水工程的基本类型与实例
引水工程
定义
引水工程是指通过建设输水建筑物,将水资源从水量丰富 的地区引到水量匮乏的地区,以满足当地的生产、生活和 生态用水需求。
分类
根据水源的不同,引水工程可以分为地表水引水工程和地 下水引水工程。根据输水方式的不同,引水工程可以分为 明渠输水、管道输水和隧洞输水等。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③流域地形特征:地__势__低__平_,__南__北__两__岸_支__流汇入
❖ 人为原因 :
①中上游过度砍伐,使得森林涵__养__水__源__调__节__径__流__削__减_洪__峰_ 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河床_抬__高__,河道 的_泄_洪__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__蓄__洪__峰__的功能削弱.
江河段,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两岸
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
❖ 2.三峡工程为何能起巨大的防洪作用?①由于三
峡工程处于二__、_三__阶_梯__转__换_处_的转换位置,控制着
_长_江__上_游__全__部_的__来_水__和__来_沙_______ ②三峡水库具
有393亿立方米的库容,其中用于_调__节_洪__峰__ 、
❖ 2.由于三峡工程所处的良好的区位,使它与华中的 输电距离在_5_0_0_千米范围,与华东、广东及全国 其他主要负荷地区的距离也均在_1_00_0_千米左右 的经济输电范围内.
❖ 3.未来中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是_三_峡__, 它的建成对缓解_华_中__、_华_东__地区能源紧张,减轻 __铁_路__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以清洁的_水_能_ 代替火电,因此,其__环_境__效益也十分显著. 返 回
9.南水北调
三峡水库之水引至丹江口水库,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 ,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解决沿途各省区水荒之危,并对缓 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 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0.供水灌溉
❖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让长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浇灌久旱 的北方大地,使中华沃野更加生机盎然,民族更焕发青春和活力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浩大,对我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意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以及生态意义。

一、社会意义:1、解决北方缺水: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黄淮海流域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仅占7.2%。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年调水量将达到448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水量。

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和黑龙江差不多。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当时规划区的人口4.38亿,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人口总和。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而南方洪水频发。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可以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调入水后从缺水变为水资源配置合理,也从因缺水而节水转变为水环境良好的节水,也有了更多水资源去进行防污。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调入水使京杭大运河济宁至徐州段水流增大,保证了通航。

二、经济意义: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的工衣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让北方工农业急需用水缺水的问题得以缓解,促进工农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 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 的发展,水资源缺乏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得 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以解 决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
工程规模
工程包括7座水电站、16座坝、2座泵站、 225km输水管道和隧洞以及附属设施。水库总 库容84.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70亿立方米,水 电站总装机容量374万kW,年发电量50亿kW· h ,占澳大利亚东南部电网容量的17.8%。雪山 工程于1949年开工,1974年工程全部建成运 行。每年提供工农业用水量23.6亿立方米,灌 溉面积26万公顷。
重要意义
缓解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
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 量 提供水电,促进航运
环境问题
由于工程大部分位于科修斯科国家公园内, 联邦福利部与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之 间的雪山协议中所包含的大量规定都是为了 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禁止烧荒,控 制土壤侵蚀和河流淤积,防止污染水资源, 保护流域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措施。 还与其它机构协作制定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措 施,包括租借地的恢复;开挖工程的恢复;为运行 和维修而设立的工程和城镇的美学设计;外来 植物的移栽;流域地区的封山育林;控制落叶桉 树的虫害;合作控制家兔繁殖;监测水沙量等。
引水后,各个坝下游的流量已大大减少, 枯水期时必需放水以维持沿河居民生活 用水。河流水量减少影响了两岸树木的 生长,原来规定在这些河段要大量种树。 另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调节大大减少 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十年一遇,故对 这种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担负峰荷使水电站的泄水波动极其 激烈,同样也使较小调节池的水位变化 也激烈起来。为解决墨累河上最后1个 水电站的日波动问题而修建了1个反调 节工程,即坎科本调节池。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主要问题
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 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工程38千米。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景观图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
防洪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3.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属于长江上、中、下游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
返 回
4.长江素有____________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达______多千米,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______,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5.现在,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长江洪水对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6.长江流域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长江全国居世界第______位。 7.长江在______、______二省分别与两个著名的淡水湖沟通,______和______两条大支流分别注入两湖。 8.长江从源头经______高原奔腾而下,经______山区的高山峡谷,陡降至______盆地,这是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再向东,深切______山,形成著名的______。
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知识回顾 B1 B2
A1 A2 A3 A4 A5 A6
自然原因: ①流域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域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 : ①中上游过度砍伐,使得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河床_____,河道的____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________的功能削弱. 长江洪水的形成,首先是____原因;其次才是___原因,它____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着名调水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正在实施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
跨省市调水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
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
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
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
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
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
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
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多目标开发工
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气候湿润多雨,萨克拉门托
河水系水量丰沛。南部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着
名的阳光地带,那里生活着该州2/3的人口,水源却与人口成反比例。
1960年,加州进行了全民投票公决,以51%的支持率使调水决策获得
通过。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开工了。从加州最北边的
奥罗维尔湖到最南端的佩里斯湖,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南北绵延1000
多公里,占加州南北总长度的2/3,该工程经过了13年的努力,终于在
1973年完成了输水主管道的建设。目前,加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年调水
量达亿立方米,供加州南部2000万人使用,即全州2/3人口因此受
益。这些北水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60万英亩的农田靠它灌
溉。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澳大利亚虽然地广人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少,可是澳洲大陆
全境年均降水量仅47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大陆,其内陆部分
地区存在着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状况。为了解决那里缺水的问题,澳
大利亚从1949年开始修建一个规模宏大的雪山调水工程,直至1975年
完全竣工,历时26年。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雪山东坡斯诺伊河的一
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缺水地区。沿途还利用水位落差发电,供应
首都堪培拉和墨尔本、悉尼等城市。雪山调水工程包括7座水电站、8
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16座大坝及其形成的调节
水库、1座泵站、510公里330千伏高压电网等等,是澳大利亚跨州界、
跨流域,集发电、调水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较为复杂
的大型调水工程。它能对墨累达岭河流域几个州进行供水,取得了相
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埃及横跨亚、非两大洲调水工程
埃及国土面积100万余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沙化地和沙漠,适宜
于人居和农业生产的地区只有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仅占国土
面积的4%。然而,随着埃及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条
贯穿埃及全境的河流再也不能以其自然流淌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于是上世纪70年代埃及修建了着名的阿斯旺水坝,控制了尼罗河水流,
使其盈时不涝、缺时不旱。几十年来,阿斯旺水坝给埃及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项跨越亚、非两大洲的调水工程将为苏伊
士运河两岸新增380万亩耕地,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缓解埃及
的粮食短缺状况,大大促进干旱的西奈半岛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秘鲁马赫斯东水西调工程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全国年均降水量1691毫米,人均占有的
水资源也不少,可是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衡。秘鲁西部太
平洋沿岸是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
区之一。秘鲁东部为亚马逊河上游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
均超过2000毫米,面积占全国的%,人口稀少,大量水资源根本
得不到利用。为了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分布的局面,发展秘鲁经济,秘
鲁政府作出重大的战略决策,集全国之力,修建马赫斯调水工程,将
东部充沛的水资源,引到西部安第斯山区,彻底解决首都利马及西部
其他大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
.1 经济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不仅缓解或解决了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而
且带来了水力发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供水效益
长距离调水工程对美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宏观布局
和优化资源配置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计划地建设长距离调水工程,给缺
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促进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在加州中南部,年降雨量仅200~400mm,部分地区不足
100mm,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
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从而为受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使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万hm2,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供
水工程还保证了加州南部洛杉矶为中心的6个城市1700多万人生活和工业、环保等
用水需要。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
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也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昔日干旱荒凉的南加州现已是
一片绿洲,景色宜人。同时,由于农牧业的稳定发展,人口的增加,技术力量的移
入,促进了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制造、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电影工业等新兴
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西南地区和西海岸带成为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
业中心。

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从西三河向东三河调水,年调水量148亿m3,灌溉农田
万㎡。工程的实质进一步完善了印度河平原的灌溉体系,使东三河流域广大平原地
区的农、牧、工业等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使巴基斯坦由原来的粮食进口国变成
不仅粮食已能自给,而且每年还可以出口小麦150万t、大米120万t的国家。
发电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往往都有大量落差可以利用,为调水区和受水区提
供廉价电能。有的调水工程甚至就是专门为水力发电而设计修建的。前者,如澳大
利亚雪山工程,可利用落差760m,发电装机容量374万kW;后者如加拿大魁北克
工程,发电装机容量达1019万kW。

其他效益
调水可以增加通行线路和里程,促进航运事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经济
交流;调水可以把营养盐带入调水体系,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与繁殖,促进
渔业发展;调水还可以径污比增高,改善水质,扩大水域,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
展旅游、娱乐业等。

生态效益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导致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
气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气象条件,缓解生态缺水。

调水还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
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地质效益
调水灌溉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入渗、下渗和
毛管上升、潜流排泄等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沿降。加州某地区从1940
的年起每井超采水量180万m3,开来深度305~754m,地面下沉影响9000km2农
田耕作,调水后有效地防止了地面沉降,并起到保水固土作用。

防洪效益
调水工程一般都有江河控制性综合利用,可以年调节或多年调节,有效地利用弃水,
化害为利。所以,大多数调水工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洪作用。如伊拉克的底格里
斯—萨萨尔湖—幼发拉底调水工程,既能有效地控制西部沙漠沙丘推移,又具有防
洪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