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4.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主要环节
水汽输送 、⑥________ 降水 、地表径流和 蒸发、⑤____________ 地下径流 蒸发、降水
植物蒸腾 、降水 陆上内循环 ⑦____________
3.意义:
动态平衡 。 (1)维持了全球水的⑧____________ (2)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
答案:B
3.(2013 年广东深圳二模)图 4-1-13 为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
昌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图,判断三峡水库建成后通过宜昌 站的水文状况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B.径流年际变化加大 C.年平均径流量加大 D.河流含沙量增加 图 4-1-13
答案:A
当遭遇特大暴雨时,我国城市常内涝严重。读城市水循环 部分环节示意图(图 4-1-14),完成4~5 题。
答案:(2)B (3)水污染严重。
读1999~2005 年深圳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图 4-1-10), 完成4~5 题。
图 4-1-10
4.下列对深圳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大、变动最小
)
②工业用水比例逐
年增大
③公共用水比例先逐年增大,再逐年减小
④其他用
水比例逐年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a.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饮水, 加强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b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 灌溉技术 ⑱ 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考点1
补给 补给 类型 季节 补给 特点 ①时间 集中; ②不连 续; ③水量 变化大
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9

课时分层作业(九)水循环A级·学考达标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能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A.d→b B.e→fC.e→a→b→c D.d→b→c→e2.下列能实现图中a环节功能的是()A.黄河B.塔里木河C.夏季风D.长白山森林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其中,强调注意粪便尿液对环境污染或可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假如某夏令营在野外进行登岛求生训练,利用水循环原理采用塑料薄膜获取淡水,那么,他们用到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蒸发D.植物蒸腾4.下列哪些环节可能会扩大粪便尿液污染的范围()A.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B.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水汽输送降水D.降水地表径流蒸发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
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6.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某地植被分布状况和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水循环的环节。
读图,回答7~8题。
7.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中,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明显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8.如果该地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多D.④增多9.读肥皂泡自孟加拉湾向中国西北地区调水路线的剖面示意图(根据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描述绘制)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在遥远的海洋上空,形成了无数个大肥皂泡,它们在平流层强风的吹送下,飞越了漫长的路程,来到大西北上空,全部破裂了,把它们在海洋上空包裹起来的潮湿的空气,都播散在我们这片干旱的天空中……是的,肥皂泡能为大西北从海洋上运来潮湿空气,也就是运来雨水!大群大群的巨型气泡浩浩荡荡地飘向大陆深处,包裹着海洋的湿气,飘过了喜马拉雅山,飘过了大西南,飘到大西北上空,在南海、孟加拉湾和大西北之间的天空中,形成了两条长达数千千米的气泡长河。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答案】C【解析】读水循环图,图中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
长江是地表径流,是图中⑤的功能,A错。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下沉气流,不会有降雨,B错。
我国的夏季风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C对。
我国的冬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D错。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①B.④C.⑤D.⑥【答案】C【解析】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图中的各环节,①是水汽输送,A错。
④是降水,B错。
⑤是地表径流,C对。
⑥是地下径流,D错。
【考点】水循环的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①②③⑤⑥(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和。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循环。
(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风力) 。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水汽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2)蒸发降水(3)海陆间(4)太阳辐射(5)地表径流【解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
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水汽蒸发、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
(2)三种水循环指的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共同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3)海陆间大循环,可以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
(4)水循环的动力是通过太阳辐射,形成水汽蒸发,输送,所以动力是太阳辐射。
(5)人类通过修水库,河道等措施,改变地表径流,进而改变空间分布。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A.大气降水B.永久冰川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冰雪融水【答案】A【解析】通过地图可以得出,河流的流量在7月、8月流量最大。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图CA31),回答1~2题。
图CA311.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南方地区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两条流量曲线测得年份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图CA32为30°纬线附近某地等高线图,A、B两处位于河流的入海口两侧。
已知A处筑港水域自然条件优于B处的。
据此回答第3题。
图CA323.试判定C处海水盐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A.1月 B.4月 C.7月 D.9月4.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 )A.地中海沿岸多雨B.悉尼正值夏季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长江进入枯水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CA33),完成5~6题。
图CA335.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塑造地形地貌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图CA34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
读图完成7~8题。
图CA347.图中甲表示( )A.用水终端 B.污水处理厂 C.大气水 D.自来水厂8.下列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的改变而改变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C.③的水质不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D.④的水质不受科技水平影响读图CA35,回答9~10题。
2.3.1水圈的组成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课件(鲁教版必修一)

(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
(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
【解析】选D。实施人工增雪,直接增加有效降水。
2010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 鲁木齐举行。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为:沿下图所示路线将渤 海海水输送至新疆,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通过水资源的
良性循环,达到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结合下图回
答4、5题。
4.在我国四大临海中,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包
)
6.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
【解析】5选B,6选A。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补给类型③随季节变化
很小,是地下水补给或湖泊水补给;补给类型②春多夏少, 秋、冬季没有,应该是冰雪融水补给;补给类型①随着降雨 量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是雨水补给。第6题,冰雪融水补给 量一般随着气温及冰雪量多少的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最大值 出现在春季的理由是: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 大;另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冰雪数量在减少。 因此,夏季气温虽然最高,但由于此时积雪量少,使它的补
B.地下水和冰川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通过水循环实验、水资源调查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2.通过内流区和外流区水循环的对比,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综合思维】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水的习惯。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交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河流为典型的地表径流3.成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知识清单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形成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等4.赋予了水资源可再生和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易误辨析]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泉水干涸,引发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沿海地区会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造成土壤盐碱化;绿洲地区良田废弃,草场退化等。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2022·北京西城期末]“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
”(选自《吕氏春秋·圜道篇》)。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圜道篇》中的“云气西行”是指( )A.ⅠB.Ⅱ C.ⅢD.Ⅳ2.《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 )A.联系起四大圈层 B.周期性不断更新C.塑造着地表形态 D.导致了季节转换3.该段文字所描绘的“圜道”( )①基本适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②主要发生在我国冬半年③属于海陆间循环④属于陆地内循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22·福建泉州期末]咸海地处中亚内陆地区,近几十年来图示区域人口不断增加,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成为世界主要棉花种植区。
下图示意咸海1960年与2014年湖面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4~5题。
4.咸海入湖河水主要参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 D.大循环5.1960年~2014年期间,导致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陆造田 B.湖床地壳抬升C.入湖水量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2022·福建宁德期中联考]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
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图1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图2为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
据此完成6~7题。
图1图26.图中表示砂田的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曲线是(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由图可知,当地采用砂田方式的原因是( )A.减少土地蒸发量,保持土壤热量B.增加土地蒸发量,保持土壤湿度C.减少地表水下渗,利于防涝D.增强地表水下渗,利于防旱[2022·安徽安庆期末]辽宁是我国最北方的沿海省份,这里成为我国北方较早兴起建设的工业化城市,其沿海海域还盛产海参、鲍鱼等优质海产品。
“水循环”知识重难点解析

“水循环”知识重难点解析作者:冯雷生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4年第01期水循环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考对这一部分知识考查的具体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高考试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分析。
一、高考高频考点(重难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它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比较如下表。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促进水资源的更新;密切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并在它们之间产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断地塑造、改变地表形态。
二、2013年高考对水循环知识考查的角度、能力分析1.流域开发及重大水利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大规模的生产开发及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高考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各种流域示意图及流量变化统计图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有效内容和价值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的能力。
例1.(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答案:3.C 4.D试题立意:本组题主要考查太行山南段东麓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影响河流流量、补给的因素。
解题思路:第3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我国华北地区,7、8月份夏季锋面雨带到达华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
该地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半湿润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北 此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2)西 东北信 (3)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成。 (4)加快其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 国际合作 (5)B (6)东北信风和西风。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 洋暖流。
三、巧用“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流向、模式、性质等内容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南半球由于洋面广阔,缺少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 流。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 吹离岸风,受上升补偿流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 向高纬,但仍是寒流。
(4)北印度洋的洋流系统与其他海区不同,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随 季节变化。
(5)暖流一般从低纬来,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一般从高纬来,有降 温减湿作用。
3.教材P59活动 点拨:明确水循环的动力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环节的影响是解答该题
的关键。
活动1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及地球重力能。 活动2 大量砍伐树木会减少下渗、蒸腾、地下径流,同时使地表径流变 化幅度增大,破坏水循环的平衡。
1.“低低”规律: 图甲中,P处受寒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的Q处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在这一结论中,寒流、温度低、凸向低纬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 即“低低”规律。
2.“高高”规律: 同理,图乙中,N地受暖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M处高,等温线向高纬 凸出,这一结论中,暖流、温度高、凸向高纬三者相互关联、相互统一, 即“高高”规律。
(1)图中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中,可以用来代表夏季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本题以水循环的示意图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和人类活动的 关系,图中数字标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分别是:① 降水,②地表径流,③蒸发,④水汽输送。其中的水汽输送主要通过夏季 风来完成,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到的是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修建水 库等。 答案:(1)D (2)B
(5)确的是( ) A.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C.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D.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6)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乘帆船远航,从A到 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和洋流各有哪些?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有的环节是:蒸发、降水。 (3)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等 活动影响水循环。
2.教材P62全球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 点拨:(1)洋流遇陆地阻挡会改变方向。 (2)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而南半球 由于海洋广阔,缺少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及世界洋流的分布。 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答案:(1)北 (2)暖 寒 因为同一纬线上,A海区的水温比两侧高,B海区的水温比 两侧低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北海道渔场
1.教材P5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 点拨:(1)图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 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所以,以上两个结论可概括为“高高低低”规律。若能深刻理解“高高低 低”规律中水温的高低、等温线凸向(洋流流向)、洋流性质三者变化上 的一致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凸向即流向”,是指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 洋流的流向。
【典例3】下图为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属于_____半球(南或北)。 (2)A处为_____流,B处为_____流,原因是_________。 (3)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西侧,则洋流A是_____,B是_____,形成的渔场 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循环的类型、环节与特点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它们都各 有特点,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1)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 海陆间循环为主;而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典例1】(2010·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 题。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及意义。第(1)题,由纬度及洋流环 流的方向分析此海域为北半球。第(2)题,b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a、c分别处于西风带、东北信风带。第(3)题,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时, 则①处为寒暖流交汇而成的纽芬兰渔场。第(4)题,洋流可以加快净化 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第(5)题,当北印度洋洋流是顺时针时, 表示北半球为夏季,地球应公转至远日点附近。第(6)题,结合图示分 析风带、洋流即可。
由山西吉县城西行23千米,即可看到水势 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国内外罕 见的奇观——黄河壶口瀑布。“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
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
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百川归大海,海水越来越多,陆地会不会被淹没?“壶 口瀑布”上的黄河水是否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典例2】读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a、c两条洋流分别是_____风带和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则图中①处附近海域的著名渔场为_____渔场, 试解释其成因。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