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

儒家作为一个学派,是由孔子开创的。在先秦时代,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之一家。汉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加之自隋唐至清代,中国一直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即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两千余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儒家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文化观念。这些思想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仁的观念

儒家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何谓仁?仁就是对于他人的亲善和关爱。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爱人即是对于他人的关爱,即是要把他人当成自己的同类,设身处地爱护他人,并且是不怀私利、不求报答地爱护他人。孟子讲:“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一个人看到小孩掉到井里,一定想着要去救他。为什么要去救他?不是为了通过这件事而接交孩子的父母,不是这了通过这件事在朋友邻里中取得一个好的名声,不是因为孩子的哭叫而使自己不得安宁。而是不加任何思索、不加任何考虑地要去救人。这就是仁爱,这就是对于他人的关爱。仁的根本是对于他人的关爱。宋代程颢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程氏遗书》卷二)仁是要把他者看成一个与己相关的对象,看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对象,而设身处地爱护他,关爱他。

仁的具体展开表现为忠、恕。孔子弟子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宋代朱熹注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集注》卷二)忠是尽心、尽力,我有多大能力,就使出多大能力,绝不有半点保留,这就是忠。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尽心、尽力,就是忠。一个人只有60斤力气,就使出60斤力气,这就是忠;而一个人有100斤力气,却只使出80斤力气,这就是不忠。恕是由己而推及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这样对待人,这就是恕。恕就是如心,就是将心比心。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是忠。忠是由人而诉诸己,恕是由己而推及人。忠是积极意义的恕,恕是消极意义的忠。

在儒家看来,推行仁道,首先要从孝入手。《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弟子有若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儒家之仁道观念,是建立在人之自然情感的基础之上的,“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孝的基本含义是赡养父母,但只是一般地赡养,还不是真正的孝。孔子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人可以养父母,也可以养犬马。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那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孝道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养,而是内心是否保持一种敬意。

二、义的观念

义的观念是关于行为的正当性要求。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行为,应当以行为的正当性为基本的标准。“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何谓义?义即是行为的正当性。《中庸》讲:“义者宜也”。唐代韩愈讲:“行而宜之之为义”(《原道》)人之为人,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不是别的,只是行为本身的正当性。所以孔子又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懂得行为的正当性,并且能够坚守行为的正当性,在儒家看来,是人与禽兽的基本区别。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舍生而取义,这是人才可能具有的操守。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之所贵者,在于人有义。人之为人,并不在于人有知觉、有生命,而在于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不该做的标准就是所谓的义。

如果说,仁的对象是指向他人,那么,义的对象则完全指向自身。汉代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仁是对于他人的关爱,而不是爱自己;义是对于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对于他人的要求。不管别人如何待我,而我应当一如既往地待人。该怎样待人就怎样待人,这就是义。所以,俗语中所讲的“你不仁,我不义”,那不是义,那是把自己等同于他人。如果他人是小人,那实际上就把自己降低为小人。

三、礼的观念

在儒家看来,人作为人,首先是一社会成员。人作为社会成员,就应当遵守、履行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所谓的礼。何谓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

非也。”(《礼记·曲礼上》)礼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可靠保障。作为社会成员,人们应当按照礼的要求、按照礼的规范来做事。人作为人,应当严守自己的人伦操守,不仅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要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说君要像个像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君行君道,臣行臣道,父行父道,子行子道。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么社会将会出现混乱。当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国君请你来治理国政,你先要做什么事呢?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亦即首先要恢复卫国的纲常名教。恢复纲常名教是处理其他一切事务的基础和前提。

在儒家看来,君子之为君子,就要严格遵循人的人伦操守,亦即严格依礼做事。这就是孔子所讲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所以荀子说:“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荀子·不苟》)《礼记》更为明确地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礼记·冠义》)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儒家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成人。

四、智的观念

智是关于是非的观念。孟子讲:“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只有人才有是非的观念,人有是非的观念,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荀子讲:“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人之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在儒家看来,人天生即具有辨别是非然否的能力,这种天生即具有的能力,儒家将其称作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良知、良能为人所共有,而非圣贤所独有。明代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为学的工夫,并不是获得知识,而是使良知、良能发扬光大的过程。“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中)将这种本有的良知、良能发扬于外,用于事父,即是孝;用于事君,即是忠;用于与人交往,即是仁与信。

五、信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