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论文
急性胆囊炎论文治疗论文

急性胆囊炎论文治疗论文急性胆囊炎论文治疗论文急性胆囊炎论文治疗论文急性胆囊炎论文治疗论文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49例,保守治疗16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明确手术指征,把握好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及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治疗。
急性胆囊炎在胆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80%~90%伴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由于病情发展快,且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急诊或早期手术又相对择期手术要困难,因此,及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直接影响疗效,决定了病人的预后。
本文总结我院2004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5例,对治疗方法、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予以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普通外科2004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65例,结石性胆囊炎5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保守治疗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7~70岁,平均43.5岁;手术治疗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31~69岁,平均49岁;发病后48h内入院者51例,超过3天者14例。
1.2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有反复右上腹疼痛病史,体温高于38℃者49例,其中高于39℃者6例。
查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全腹压痛,39例伴局限性腹肌紧张,31例有轻度黄疽,莫菲氏征阳性者35例。
1.3 治疗入院后予以解痉镇痛、抗感染、禁食、补液等处理。
其中,16例经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患者暂不愿手术,其余49例行手术治疗。
入院12~72h手术38例,4~7天内手术11例。
术式选择:行胆囊切除术40例,胆囊大部切除术7例,胆囊造瘘术2例。
2结果1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49例行手术治疗,治愈出院。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论文]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20a8745acfa1c7aa00cc7f.png)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49例,保守治疗16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明确手术指征,把握好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及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经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但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炎症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致使手术风险加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尤其对于老年人,因其身体抵抗力差,合并有其他伴随病,将使手术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尤其术中的处理尤为重要。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科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行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78例,其中男12例,女66例。
年龄60~86岁,其中60~69岁45例(58%),70~79岁30例(38%),80~86岁3例(4%)。
病程1~6 d,但急性发作病程均在3 d以内,平均急性发作病程2.1 d。
2、方法病人急诊入院后,首先快速对病人心肺肝肾以及血液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行简单评估并对手术难度进行判断,以便决定是否急诊lc。
手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四孔法置trocar 引入腹腔镜器械,建立气腹。
全面探查腹腔,了解手术难度,确定手术方式。
本组51例采用顺行胆囊切除,27例逆行切除。
探查后先仔细分离胆囊周围黏连,显露胆囊底部,再沿胆囊边缘游离以便尽量辨认“三管一壶腹”。
胆囊张力过大不能夹持时,在胆囊底部用电钩切开胆囊吸尽胆汁减压后再分离。
对于黏连不明显或虽有颈部结石嵌顿,经推挤减压后结石退回体部,calot 三角显露良好者可采用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再牵拉胆囊底部及壶腹部顺行切除胆囊。
若calot三角水肿明显,解剖困难,勿强行分离,则转为逆行切除,亦可试行顺逆结合切除。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急诊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急诊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作用已经手术最佳时机的选择。
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52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2例患者中急诊手术并治愈者44例,占84.62%,择期手术者8例,占18.38%。
结论:熟悉掌握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疾病特征,科学选择手术方式,掌握手术时机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 老年; 外科手术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胆囊的一种细菌性或化学性炎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胆囊化脓、坏死和穿孔产生严重的腹膜炎甚至死亡,95%的病人胆囊中存在结石,即结石性胆囊炎[1],笔者为了探讨外科手术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作用已经手术最佳时机的选择,通过对本院52例该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具体心得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1月52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9.05±10.62)岁。
1.2诊断方法临床表现:52例患者均有胆绞痛病史,急性胆囊炎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及发热,并有腹膜刺激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容易被诊断为胃肠道疾患,体征可发现右上腹轻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109/l有22例,肝功能转氨酶增高6例,血淀粉酶增高3例。
彩超提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0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重症胆管炎1例,胆囊穿孔4例.坏疽性胆囊炎4例,胆总管结石13例,合并2型糖尿病17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9例;1.3治疗方法1.3.1术前准备择期手术的患者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的检查,确诊患者无营养不良或者贫血,如果发现异常应予及时纠正,急诊手术患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的检查;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在适合手术的范围内,急性发作的胆囊炎在术前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本研究使用0.9%氯化钠溶液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舒普森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术前24小时进行进食、胃肠减压,为了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本研究采取置胃管处理;对于病情较重患者术前告知家属有胆囊造瘘、二期手术的可能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关键词】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老年人胆道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文献报道国内发病率为8%~10%,相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也随之增多[1]。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在急性发作时最初症状往往不典型,病情发展快且伴发病多,治疗比较复杂,病死率高。
自1999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7例,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中男30例,女57例,年龄65~81岁,全部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病史。
以右上腹疼痛、压痛及局限性腹膜炎体征为表现者48例,有14例腹痛较轻且无腹膜炎体征,手术时见胆囊已化脓。
查血常规WBC>10.0×109/L 69例。
入院时体温平均37.8℃,有26例体温<37.5℃。
1.2 术中所见及术式选择胆囊炎性水肿胀大者39例,萎缩性胆囊炎21例,化脓性胆囊炎16例,胆囊部分坏疽9例,胆囊穿孔2例(2.3%)。
单纯胆囊切除71例,胆囊造瘘5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引流10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
1.3 并存疾病本组有30例合并有各种慢性疾患,依次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中合并2种以上共存病者26例。
1.4 结果本组86例术后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8.9%,1例因胆囊坏疽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脓毒性休克死亡。
住院时间10~39天,平均14.5天。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8例,双侧胸腔积液1例,顽固性呃逆1例。
2 讨论2.1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低下,致使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程度轻于胆囊的病理变化程度,观察部分病人可无发热和白细胞增高[2]。
本组发热及白细胞增高者均不及半数,提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
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并存疾病多(本组有并存疾病者达34.5%),并存疾病的存在又常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老年病人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病人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陶平;张磊【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7(031)007【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6 aged patients with AAC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re were 2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ne-stage operation and 1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wo-stage oper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PTGD) three months ago.There were 6 patients who only underwent PTGD.Results There were 20 patients administered into the postoperative ICU,3 cases of incision infection,16 cases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12 cases of cardiac complications,5 cases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1 case of death and 3 cases of automatic discharge in one-stage oper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8, 2, 7, 3, 1,0, 0 in two-stage operation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CU occupancy rat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rate and cardiac complications rate between one-stage operation group and two-stage oper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s Two-stage operation after PTGD is a safe method for treatment for AAC in aged patients.PTGD is an end-stage treatment of AAC in aged patients who can tolerate operation.%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病人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老年AAC病人46例的临床资料,22例一期手术,2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18例行二期手术. 结果一期手术组术后入ICU 治疗20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并发症16例,心脏并发症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 二期手术组术后入ICU治疗8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并发症7例,心脏并发症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无死亡或自动出院病人.二期手术组术后入ICU率,肺部并发症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切口感染率、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率、死亡与自动出院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TGD术后二期手术是治疗老年AAC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AAC,PTGD可作为最终治疗方案.【总页数】3页(P661-663)【作者】陶平;张磊【作者单位】210006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210006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1【相关文献】1.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40例外科治疗分析 [J], 苗强2.4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J], 范忠同3.3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J], 杨爱忠4.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 [J], 刘滢5.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40例外科治疗分析 [J], 苗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7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状未缓解或加 重 , 此采 取手术 治疗 。手术 过程 中发 现 : 因
胆囊呈急性充血水肿 改变 2 7例 , 化脓 l 0例 , 疽 7例 , 坏 穿 孔 2例 , 单纯性胆囊结石 4 例 , l 胆囊 结石伴胆总 管结石 l 3
例, 结石嵌顿伴胆囊 积液 9例 。行 胆囊 切除 4 ’ , 囊切 7例 胆 除加胆总管切开取 石 l , 4例 胆囊 造瘘 8例 , 超声 引导下经 皮胆囊穿刺引流 3例。
第2卷 第8 l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药
21年8 00 月
13 59
7 7例 老 年 人 急 性 胆 囊 炎 的 外 科 治 疗
陈彦 才 , 梁西颖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医院外二科 , 西 陕
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胆囊炎是 临床 常见的急腹 症之 一 , 着社会 老龄 随
化 日趋 严 重 , 年 急 性 胆 囊 炎 患 者 日益 增 多 。 老 年 人 患 者 老 发 病 迅 速 、 发 症 多 、 疗 难 度 大 , 文 总 结 分 析 了 我 院 并 治 本
( 收稿 日期 :00— 6—2 ) 21 0 3
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 ; ②有腹 腔镜手术 禁忌 证或不成 功的病 例 适合 开 腹胆 囊切 除 术 ; 对于 高危 病 人或 局部 炎 症水 ③ 肿 、 连重 、 粘 解剖 关系不 清 的患者 , 尤其 在急 症情况 下 。 应
选择胆囊造瘘术 , 月待病 情稳 定后再 根据病 情选 择行 3个
2 结 果
胆囊切除术 ; 如病人 状态 无 法耐受 手 术及麻 醉 打击 。 ④ 可 以选择超声 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 引流术 ] 。
总之 , 老年急性 胆囊 炎病 情复 杂 , 应尽 早确 定 治疗 方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论文

2012年6月95%,特异性为97~100%[5],不受病人体位影响,操作相对容易,无创伤,可重复检查,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它既可获得血管壁、血管腔和管周结构的二维图像,又可动态观察血流状态和侧支循环,既可判断血栓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又可了解管腔阻塞程度,且对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静脉造影[2],因此临床已将其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筛查依据。
在将来发展中,利用超声造影诊断DVT 及超声溶栓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DVT 需要注意几点:①注意适当调低彩色标尺、增大彩色增益、调整取样框角度:当血流极度缓慢或管腔内回声极低时,管腔内可能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需要进行调整以防止漏诊。
如仍无血流信号显示,可以挤压局部管腔及远端肢体,观察管腔内血流显示情况,确定有无血栓。
②当近段静脉尤其股静脉附壁血栓造成管腔未完全阻塞时,远端静脉内仍可见回流信号,但频谱形态失去自主性周期性变化,应结合静脉频谱形态变化综合判断。
③一旦发现下肢近段静脉内急性血栓,应绝对避免局部探头用力加压或用力挤压远端肢体,尤其发现游离状态的血栓时禁忌挤压,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④应重视对小腿远端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全面检查,采用横切及纵切法仔细扫查小腿肌肉,用二维显像显示肌肉内扩张的静脉结构,探头挤压观察管腔是否变扁,然后叠加彩色血流信号,观察管腔内血流显示情况。
小腿肌间小静脉缺乏自主血流信号,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2],应适当调低探头频率,增加彩色增益,挤压远端肢体配合探头加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检查部位不能局限,应当广泛扫查。
静脉常有两支与同名动脉伴行,注意多角度扫查,以免漏诊。
⑤注意必要时及时复查,避免漏诊。
⑥对腓静脉这一有争议静脉力争进行检查,我们主张行双侧下肢静脉检查,尤其是双侧下肢检查对恶性肿瘤病人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发现潜在血栓,而且对可疑血栓可双侧对比进行确诊。
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小腿静脉瓣很多,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远端静脉(胫后静脉以下及分支)血栓发生率占绝大多数,因此,应当重视胫后静脉及小腿肌内静脉分支血栓的早期超声检查,防止血栓的延伸。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分析论文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时间为(75.5±18.7)min,术中出血量为(92±20.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6.5)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8±8.4)h,住院总天数为(9.2±1.2)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性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手术治疗;胆结石;急性胆囊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7-02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由于结石的阻塞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者疼痛难忍。
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62-81岁,平均73.5岁,表现为右上腹痛18例,恶心、呕吐12例,发热15例,体温:37.6-38.6℃,平均体温38.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8-21.2)×109/l,平均14.6×109/l。
1.2 手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切开皮肤约5cm,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分离腹直肌前鞘及肌肉,小心提取腹膜并打开进腹[3-4]。
进腹后常规查明胆囊、肝脏、胆总管、胰腺及胃、十二指肠情况,抬高胆囊桥,以纱布向内下推开大网膜等组织,以深细的腹部拉钩协助显露胆囊,如果囊内张力过高提取困难时,可使用7-9号针头抽除部分胆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55-01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
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
结合病理改变,讨论分析了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时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结果:老年急性胆囊炎因其自身的特点,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外科手术治疗如在48小时以内,胆囊坏疽穿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超过48小时的病例(p<0.05)。
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应于出现临床症状48小时以内手术为宜。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1]。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的广泛应用,lc的手术适应症日益广泛。
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液、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等传统开腹手术现在均可经lc完成,极大降低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回顾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45例的临床资料,着重讨论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其预后。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32例(71.1%);女13例(28.9%);年龄60-69岁30例(66.7%);70-79岁12例(26.6%),超过80岁3例(6.7%)。
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急性胆囊炎。
2 临床征象:腹痛36例(80%);发热25例(55.6%),黄疸21例(46.7%);腹部压痛墨菲氏征阳性30例(66.7%);腹膜刺激征25例(48.9%);出现休克者9例(20%),血白细胞计数1.0-1.5×109/l 20例(44.4%),1.5-2.0×109/l 12例(26.7%)。
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提示胆囊肿大并胆囊积液,其中合并结石40例(88.9%)。
3 合并症:心血管系统疾病21例,占46.7%;呼吸系统疾病13例,占28.9%;糖尿病8例,占17.8%。
有合并症的患者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
4 不同年龄组胆囊病理改变及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老年组明显
高于青壮年组(见下表):
5 老年组不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对比。
本组急诊入院手术时间平均46.8±2.5小时,其中出现症状48小时以内手术者26例(57.8%);超过48小时手术者19例(42.2%)。
资料显示,从有症状到手术治疗48小时以内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超过48小时者。
死因为并存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等(见下表2)
二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90%以上是由胆囊结石引起。
文献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胆石症发病率也随之增长,年龄60-80岁的发病率分别为42.7%-51.9%和98.1%(1)。
由于结石、蛔虫、肿瘤、胆囊扭转等造成胆囊颈或胆囊管的梗阻,引起胆囊粘膜缺血,继发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而非结石性胆囊炎与创伤、血容量减少、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长期慢性肠梗阻;长期饥饿或多次输血、营养过度、某些药物过量诸因素有关(2)。
老年急性胆囊炎与其自身特点和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研究表明,人体老化时,存在于胆囊壁内的胆囊收缩素和胆碱能受体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减少,而且对胆囊收缩素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胆囊排空延迟、胆汗瘀滞、胆汁粘滞度增加(3)。
这些都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加上浓缩的胆盐对胆囊粘膜强烈的刺激作用,使老年人更易发生急性胆囊炎。
胆囊动脉主要来自肝右动脉,为一终末血管。
当发生急性胆囊炎时,由于胆囊肿大压迫血管或炎性物质栓塞血管,加之老年人血管硬化、血脂水平高、糖尿病和血粘滞度高等原因,容易造成胆囊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胆囊的坏疽穿孔。
另外,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主要脏器功能逐渐减退,特别是在重症感染早期已有革兰氏阳性杆菌内毒素血症发生(4)。
病情虽严重但患者反应低下,而致临床症状不典型,症状体征与病理改变不一致,导致了对疾病进程的误判,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感染性休克等,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具有起病急、病情易恶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
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是防治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经积极抗感染和抗休克等治疗后,在病情好转、休克改善时,应该把握好手术时机。
腹腔镜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其具有创伤轻、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避免了开腹手术对患者腹腔的干扰及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通过腹腔镜同样可以检查腹腔脏器,直视胆囊、胆管的情况及诊治腹腔并存疾病,并可以在直视下分离腹腔粘连,是现代微创外科的经典手术。
本病并发弥漫性腹膜炎需要急症手术治疗,而对非属上述情况的外科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有学者主张早手术治疗,其主要理由是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情变化快,易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和胆囊穿孔。
也有学者主张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择期手术治疗,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对于胆囊肿大、b超检查提示胆囊颈部结石者。
胆总管增粗伴有黄疸发热者及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肌紧张、反跳痛者应立即手术。
对于经抗感染、解痉治疗48h腹痛不能缓解,体检腹部压痛加重,出现肌紧张、反跳痛者,体温升高、血白细胞不降反升高,复查b超检查胆囊肿大加重或胆囊壁水肿加重者亦及时手术。
对无明显手术指征的仍保守治疗,待以后再择期手术。
对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者,则应在发作间歇期进行手术治疗,以免急性发作时迫不得已而行急诊手术,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而定,力求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避免盲目的探查和复杂手术。
由于老年人解剖、生理和病因学的特点,使老年急性胆囊炎病程进展快,易于坏疽或穿孔,甚至出现休克,因此对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治疗中我们体会到,年龄本身不是手术的禁忌,但要注意术前、术中、术后并存疾病的治疗,出现临床症状应力争早期手术,特别是有高热、寒战、黄疸、腹膜刺激征及白细胞计数在2万以上者。
手术方式尽量行胆囊切除术;如全身情况危重,炎症水肿粘连厉害,解剖不清,勉强切除有可能误伤周围重要组织结构,可先行胆囊造瘘术。
不要因为害怕并存疾病或病情危险甚至休克,而不敢手术采用保守治疗,这样会延误病情,增加危险性和死亡率。
我院资料显示,发病48小时以内的26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而超过48小时后再手术19例死亡7例,占36.8%,这个教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grace p a.poston g.j; williamsonrc biliary motility,
gut, 1990; 30:571
[2] grump c, the incidence of gallstone and gallviadder
disease s go, 1981; 53:447
[3]夏穗生,老年人急腹症外科现状,实用外科杂志 1983;
3:155
[4]王吉军,吴自强,赵经川等,老年胆石症118例外科治
疗,肝胆外科杂志 1997; 5(2)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