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 小数乘除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第05讲 小数乘除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第05讲 小数乘除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一、乘法凑整 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例如:425100?=,81251000?=,520100?=

123456799111111111?= (去8数,重点记忆) 711131001??=(三个常用质数的乘积,重点记忆)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率:(a×b) ×c=a×(b×c)

乘法分配率:(a+b) ×c=a×c+b×c

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

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

()()()()0a b a n b n a m b m m ÷=?÷?=÷÷÷≠ ,0n ≠

⑴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 b c a c b ÷÷=÷÷

⑴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例如:a b c a c b b c a ?÷=÷?=÷?

⑴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

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⑴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

变为“÷”,“÷”变为“×”.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⑴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

()()()()()()a b c d a c b d a d b c ?÷?=÷?÷=÷?÷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

一, 乘5、15、25、125 【例 1】 计算:2.1257.532??

【考点】乘法凑整之乘5的倍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小数乘除法速算巧算

知识点拨

例题精讲

【解析】 原式 2.12587.541730510=???=?=

【答案】510

【巩固】 计算:0.1250.250.564???

【考点】乘法凑整之乘5的倍数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解析】 原式0.1250.250.5(842)=?????

(0.1258)(0.254)(0.52)=?????

1=

【答案】1

二,乘9、99、999

三,乘11、111、101

四,其它乘法

五,除法

【例 2】 已知1.08 1.2 2.310.8÷÷=÷□,其中□表示的数是 。

【考点】除法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关键词】2010年,第8届,希望杯,5年级,1试

【解析】 1.08 1.2 2.310.8÷÷=÷□

0.9 2.310.80.910.8 2.3120.9 2.312 2.327.6

÷=÷?=?=??=?=□

□□

【答案】27.6

六,乘除混合

【例 3】 20.357 1.1 1.3 1.7 1.9 3.80.51 6.57.7???????÷÷÷÷

【考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难度】3星 【题型】计算

【解析】 原式[][][][](2 1.9) 3.8(0.3 1.7)0.51(5 1.3) 6.5(7 1.1)7.7=?÷??÷??÷??÷

1=

【答案】1

本节课主要学习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要求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验算乘除法;并且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合理利用,解决相关问题. 一、乘法凑整 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例如:425100×=,81251000×=,520100×= 123456799111111111×= (去8数,重点记忆) 711131001××=(三个常用质数的乘积,重点记忆)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 ×b =b ×a 乘法结合率:(a ×b ) ×c =a ×(b ×c ) 乘法分配率:(a +b ) ×c =a ×c +b ×c 积不变规律:a ×b =(a ×c ) ×(b ÷c )=(a ÷c ) ×(b ×c ) 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 ()()()()0a b a n b n a m b m m ÷=×÷×=÷÷÷≠ ,0n ≠ 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 b c a c b ÷÷=÷÷ 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例如:a b c a c b b c a ×÷=÷×=÷× 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 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 变为“×”.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⑸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 ()()()()()()a b c d a c b d a d b c ×÷×=÷×÷=÷×÷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 一, 乘5、15、25、125 小数乘除法速算巧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拨 例题精讲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一、乘法凑整 (1)8×23×125 (2)25×(200+4)(3)625×64×25 1、43×20×5 25×91×4 43×76+76×57 125×32×49×25 【拓展提高】 1、(1)25×25×25×32 (2)125×24×25 2、119×17+42×119+119×41 3999×222+333×334

二、乘法速算 (1)73×77 (2)63×43 (3)25×99 (4)36×11 【拓展提高】 1、(1)317×11 (2)5613×11 2、(1)93×97 (2)49×69 3、(1)924×999 (2)485×999 4、(1)63×37 (2)21×67 游戏一:奇妙的数37 游戏二:神奇的37,67

三、除法凑整 1、(1)6300÷25÷4 (2)88000÷125÷8 2、(1)(860+215)÷43 (2)(5000-375)÷25 3、(1)9750÷25 (2)2000÷125 【拓展提高】 1、(1)56560÷8÷7 (2)6300÷25÷7÷4 2、(1)135÷(15÷8)(2)625÷(100÷16) 3、(1)54÷26+115÷26+65÷26 (2)1560÷(78÷4) (2)(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5+6712345+7123456)÷4

四、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1)204×108÷18 (2)10000÷(625÷8)(3)44000÷25 1、(1)160×24÷6 (2)78×352÷176 2、(1)400÷(25÷4)(2)1920÷(64÷4) 3、(1)3600÷25 (2)64000÷125 【拓展提高】 1、(1)777×75÷15 (2)145×584÷292 2、(1)648÷(18×3)(2)945÷(7×9)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储备 整数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 。要达到“凑整”的目的, 就要将一些数分解、 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 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1、 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 冶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a + b) >C=ac + bc 2、 除法的运算性质 (1) a -b=a >C 说b > c) (c 工 0) (2) a — b=(a 十 c)十(b 十 c 芳(0) (3) a — b — c=a —(t )) (4) a — (b — c)=a -> 3、 乘除分配性质 (1) (a + b ) X c=a X c + b c (2) (a — b ) X c=a X c — b X c (3) (a + b ) —c=a —+ b — c (4) (a — b ) —c=a —— b — c 注意: 除数不能为零。 4、 两数之和乘以这两数之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 . 2 (a + b) > (a — b)= a — b 5、 乘法凑整法:这是利用特殊数的乘积特性进行速算, 如5> 2 = 10, 25 X 4 = 100, 125 > 8 = 1000, 625X 8= 5000 , 625X 16= 10000等等。大家要记住这些结果。 思维引导 例1、计算: (1) 999+ 999X 999 (2) 1111X 9999 (3) 125X 25X 32 (4) 576X 422 + 576 + 577 X 576 跟踪练习:计算:(1) 9999 + 9999 X 9999 (2) 140X 299 (3) 808X 125 (4) 461 + 5 X 4610 + 461 X 49 例 2、计算:34X 172— 17X 71 X 2— 34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第二讲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例4 计算① 123×101 ② 123×99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222×11 2456×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 2 2 2 4 4 2 222×11=2442 2 4 5 6 2 7 0 1 6 2456×11=27016 例8、16×5 [分析]一个数×5,可以除以“2”添上“0”。 16×5=(16÷2) ×10=80

例924×15 [分析]一个数×15,“加半添0”。 24×15=(24+12)×10=360 例4 从10到20×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十几) 13×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14=182 想:(3+4+10)×10=170 3×4=12 170+12=182 例5 62×68 81×89 [分析] 62×68,一首数6+1=7,头×头是: 7×6=42,尾×尾是2×8=16, 42与16在一起:4216 81×89,一首数8+1=9,头×头9×8=72, 尾×尾是1×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89=7209 例6 72×32 68×48 [分析] 72×32头乘头+尾是7×3+2=23 尾×尾是:2×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 72×32=2304 68×48头乘头+尾是6×4+8=32 尾×尾8×4=64 答案是: 68×48=3264 练习: 14×5 114×5 19×17 3728×11 1295×11 16×18 36×15 72×15 78×72 84×86 62×42 31×71 43×25×4125×(19×8) 50×13×2 25×32×125 125×64 9×37+9×63 102×43 65×99+65 125×798 45×123-45×23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25×4=100125×8=1000 例1计算 ①123×4×25 ②125×2×8×25×5×4 解:①式=123×(4×25)=123×100=12300 ②式=(125×8)×(25×4)×(5×2)=1000×100×10=1000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 ①24×25 ②56×125 ③125×5×32×5 解:①式=6×(4×25)=6×100=600 ②式=7×8×125=7×(8×125)=7×1000=7000 ③式=125×5×4×8×5=(125×8)×(5×5×4)=1000×100=100000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计算 ①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解:①式=175×(34+66)=175×100=17500 ②式=67×(12+35+52+1)=67×100=6700(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67×1) 例4计算 ①123×101 ②123×99 解:①式=123×(100+1)=123×100+123=12300+123=12423 ②式=123×(100-1)=12300-123=12177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 如:15×10=15015×100=1500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12×99=1200-12=118812×999=12000-12=11988 例7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如:6×5=3016×5=80116×5=580。 例8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如2222×11=24442 例9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 如24×15=(24+12)×10=360 解:原式=24×(10+5) =24×(10+10÷2) =24×10+24×10÷2(乘法分配律) =24×10+24÷2×10(带符号搬家) =(24+24÷2)×10(乘法分配律)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储备 整数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要达到“凑整”的目的,就要将一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1、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除法的运算性质 (1)a÷b=(a×c)÷(b×c) (c≠0) (2)a÷b=(a÷c)÷(b÷c) (c≠0) (3)a÷b÷c=a÷(b×c) (4)a÷(b÷c)=a÷b×c 3、乘除分配性质 (1)(a+b)×c=a×c+b×c (2)(a-b)×c=a×c-b×c (3)(a+b)÷c=a÷c+b÷c (4)(a-b)÷c=a÷c-b÷c 注意:除数不能为零。 4、两数之和乘以这两数之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a2-b2 5、乘法凑整法:这是利用特殊数的乘积特性进行速算,如5×2=10,25×4=100,125×8=1000,625×8=5000,625×16=10000等等。大家要记住这些结果。 思维引导 例1、计算:(1)999+999×999 (2)1111×9999 (3)125×25×32 (4)576×422+576+577×576 跟踪练习:计算:(1)9999+9999×9999 (2)140×299 (3)808×125 (4)461+5×4610+461×49 例2、计算:34×172-17×71×2-34

跟踪练习:计算:42×68+61×2×34-3×68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8700÷25÷4 跟踪练习:9600÷25÷4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625÷25 跟踪练习:42800÷25 例5、简算:29×31 跟踪练习:简算:68×72 例6、计算:11111×11111 跟踪练习:计算:22222×22222 例7、计算:63×275÷7÷11 跟踪练习:计算:123×456÷789÷456×789÷123 例8、计算:1÷(2÷3)÷(3÷4)÷(4÷5)÷(5÷6)跟踪练习:计算:15÷(9÷11)÷(11÷34)÷(34÷63)例9、计算:99999×22222+33333×33334 跟踪练习:计算:9999×7778+3333×6666 例10、计算:98989898×99999999÷10101010÷11111111 跟踪练习:计算:199999998×2200220022÷18÷100010001

第2讲:乘除法巧算速算 本讲,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这些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B=B×A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 由此可以推出:A×B+A×C=A×(B+C) (A-B) ×C =A×C-B×C ④除法的性质:A÷B÷C=A÷C÷B=A÷(B×C)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1:计算236×37×27 分析: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凑成特殊的数。例如,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 解:原式=236×(37×3×9) =236×(111×9) =236×999 =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 随堂小练:

计算下面各题: (1)132×37×27 (2)315×77×13 例2:计算333×334+999×222 分析:表面上,这道题不能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但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解:原式=333×334+333×(3×222) =333×(334+666) =333×1000 =333000 随堂小练: 计算下面各题: (1)9999×2222+3333×3334 (2)37×18+27×42 例3:计算20012001×2002-20022002×2001 分析:仔细观察每一个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0102010可分解成201010001 这是四位数的复写如10001×abcd=abcdabcd,三位数的复写1001×abc=abcabc,二位数的复写101×ab=abab。这个规律在简便运算中经常用到。根据题中的数的特点,如果把20012001变形为2001×10001,把20022002变形为2002×10001,那么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1、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通过对算式进行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 的 数。 教学内容 例1 :计算325- 25 分析与解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 325-25 =(325X 4) + ( 25 X 4) = 1300 - 100

=13 计算下面各题。 1,450-25 2 , 525+ 25 3,3500- 125 4 , 10000-625 5, 49500-900 6 , 9000-225 例2:计算25x 125X 4X 8 分析与解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5x 125X4x 8 =(25x 4)x( 125X 8) =100 x1000 =100000 练习二计算下面各题。 125X 15x 8x 4 25 x 24 25 x 5x 64x 125 125X 25 x 32 75 x 16 125 x 16 例3:计算(1)( 360+108)+ 36 (2)( 450- 75)- 15 分析与解答: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 +b =b +a 其中a ,b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a ,b ,c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 -b -c =a -c -b ,a -b +c =a +c -b ,其中a ,b ,c 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a -( b + c )=a -b -c a -( b - c )=a -b +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乘法中的巧算 1. 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例1计算①123X 4X 25 2. 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①24 X 25 3. 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 3 计算① 175 X 34 + 175X 66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X 10,数后添0; 一个数X 100,数后添00; —个数X 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15X 10=150 15 X 100=1500 15 X 1000= 15000 例6 一个数X 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例 7 222 X 11 2456 X 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 2 2 2 4 4 2 222 X 11=2442 2 4 5 6 2 7 0 1 6 2456X 11=27016 例 8、16X 5 [分析]一个数X 5,可以除以“ 2”添上“ 0”。 16X 5=(16 - 2) X 10=80 例 9 24 X 15 [分析]一个数X 15,“加半添0”。 5X 2=10 25X 4=100 125X 8=1000 ② 125 X 2X 8X 25X 5X 4 ② 56 X 125 ③ 125 X 5X 32X 5 例4计算①123 X 101 ② 123 X 99 如:12X 9= 120-12 = 108 12 X 99= 1200- 12= 1188 12 X 999= 12000-12=11988 ②67X 12+67X 35+ 67X 52+6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1、用分解的方法,将一个数适当地分解为n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凑整进行简算。 2、运用乘、除法的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二、三两个数的积;也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 即a×b÷c=a÷c×b=b÷c×a (2)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用任意一个乘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4、运用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例1、计算:××+×82 分析: 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数的乘积不变。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来简算。 解:××+×82 =××19+×82 =×(37-19+82) =×100 =1748 例2、计算×+× 分析:用“凑整数”的思想,即把要处理的数凑成整十、整百等,便于计算。解:×+× =×+×(10+ =×× +×10+× =+65+ =(135+65)-例3、计算×+2724× 分析: 根据题中数字构成的特点,将2724拆成(1724+1000),再按积不变的规律,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解:×+2724× =×+(1724+1000)× =×+1724×+1000× =×+×+380 =×++380 =×10+380 =1724+380 =2104 例4、÷÷4×

分析: 仔细观察这一道题与4的乘积等于.只要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可以使运算变得简单方便。 解:÷÷4× =÷×4)× =÷× =× = 例5、××÷×× 分析: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 10×10倍,变成整数除法后,然后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若干倍,进行简算。也可以利用除法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进行简算。 解法一: ××÷×× =(48×75×81)÷(24×25×27) =(12×4×25×3×81)÷(6×4×25×3×9) =(12×100×3×81)÷(6×100×3×9) =(12×81)÷(6×9) =(2×6×9×9)÷(6×9) =2×9 =18 解法二: ××÷×× =××÷÷÷ =÷×÷×÷ =2×3×3 =18 例6、巧算:(702-213-414)÷3 分析: 利用“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再求两个商的和(差)”进行简算。 解: (702-213-414)÷3 =702÷3-213÷3-414÷3 =234-71-138 =25

第二讲 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 . 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例 1 计算① 123X 4X 25 ② 125 X 2X 8X 25X 5X 4 3. 应用乘法分配律。 4. 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X 10,数后添0; 一个数X 100,数后添00; —个数X 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 15X 10=150 15 X 100=1500 15 X 1000= 15000 例6 一个数X 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女口: 12X 9= 120-12 = 108 12 X 99= 1200— 12= 1188 12 X 999= 12000-12=11988 例 7 5X 2=10 25X 4=100 125X 8=1000 2. 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 计算① 24 X 25 ② 56 X 125 ③ 125 X 5X 32X 5 例 3 计算① 175X 34+175X 66 ②67X 12+67X 35 + 67X 52+6 例 4 计算① 123X 101 ② 123X 99

222 X 11 2456 X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22 X 1仁2442 2456 X 11=27016 例& 16X 5 [分析]一个数X 5,可以除以“ 2”添上“ 0”。 16X 5=(16 -2) X 10=80 例9 24 X 15 [分析]一个数X 15, “加半添0”。 24 X 15= (24+12)X 10=360 例4 从10到20 X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X十几) 13X 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X 14=182 想:(3+4+10)X 10=170 3 X 4=12 170+12=182 例 5 62 X 68 81 X 89 [分析]62 X 68, 一首数6+仁7,头X头是: 7X6=42,尾X尾是2X 8=16, 42 与16 在一起:4216 81 X 89, 一首数8+仁9,头X头9X 8=72, 尾X尾是1X 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 X 89=7209 例 6 72 X 32 68 X 48 [分析]72 X 32头乘头+尾是7X 3+2=23 尾X尾是:2 X 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72 X 32=2304 68X 48头乘头+尾是6X 4+8=32 尾X尾8X4=64 答案是:68 X 48=3264

第二课速算与巧算(二) 【课堂导入】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如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计算中一些书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经典例题】 例1、计算 1、325÷25 2、3150÷45 分析: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事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至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 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例2、计算25×125×4×8 分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练习2、计算下列各题 1、125×15×8×4 2、25×24 3、125×16 4、35×45×4 5、125×25×32 6、25×5×64×125

例3、计算下列各题 1、﹙360+108﹚÷36 2、1÷2+3÷2+5÷2+7÷2 分析: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取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720+96﹚÷24 2、﹙4500-90﹚÷45 3、2652÷26 4、1976÷1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例4、计算158×61÷79×3 分析: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或换乘数或除数的位置,只要记住,数字要跟着前面符号一起移动。 练习4、计算下列各题 1、238×36÷119×5 2、138×27÷69×50 3、1000×32÷125×25 4、406×312÷104÷203 例5、计算下列各题 1、103×96÷16 2、200÷﹙25÷4﹚ 分析:乘除法的开括号原则(与加减法的添去括号原则类似):括号前是乘号,添、去括号不改号,括号前是除号,添去括号要改号。 练习5、计算下面各题 1、612×366÷183 2、1000÷﹙125÷4﹚

【小数乘除法巧算】 1.加法运算定律:a+b=b+a(a+b)+c=a+(b+c) 2.乘法运算规律:a×b=b×a (a×b)×c=a×(b×c) a×(b+c)=ab+ac 3.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4.除法运算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添加括号原则:a×(b÷c×d)=a×b÷c×d a÷(b×c÷d)=a÷b÷c×d 1.分解凑整的方法:将一个数适当的分解为n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或乘法分配凑整进行计算. 2.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3.运用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零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4.运用乘除法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①a÷b÷c=a÷(b×c)=a÷(b×c)=a÷c÷b ②a×b÷c=a÷c×b ③(c ÷ = ±) ± ÷ c a÷ a b b c 【典型例题】1.分解凑整法巧算 1.25×0.4×8× 2.5 80×25×1.25×0.4 64×1.25×0.25×0.5 1.25×9.98× 2.5×320 2.去添括号法巧算 144÷25×100÷12 13×8.4÷2.1 427÷268×359÷427×268÷359 3.9÷(1.3÷1.5)

5.4÷(5.4×100) 3.6×(1.6÷1.2) (0.81×0.75×0.48)÷(0.25×0.24×0.27) 3. 乘法分配律法巧算 6.5×2.3+6.5× 7.7 12.5×12.3-1.25×23 8.5×1.7+0.85×83 99.9×116-99.9×16 666666×333333+777778×999999 0.125×2.5×64×0.5 0.25×1.25×4×0.8 3.6×(1.9÷1.2) 0.56×9.9 327×2.8+17.3×28 16×3.2+1.6×68 4.3÷1.3+8.4÷1.3-2.3÷1.3 378÷265×194÷378×265÷19487878787×8888888888÷1010101÷1111111111

乘法的速算与巧算 一、乘法结合律:(a×b)×c=a×(b×c) 小学阶段要求记住的数的三对好朋友: 2×5=10,4×25=100,8×125=1000 利用三对数的好朋友简化计算: 5×24= 5×36= 25×16= 25×24= 125×16= 125×64= (1)列出25乘以4的1倍到9倍的式子和答案 (2)列出125乘以8的1倍到9倍的式子和答案 如果其中的一个乘数不是5、25、125,而是15、35、45…,能否利用这种方法巧算? 84×75= 56×625= 48×75= 二、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b-a×c 提取公因式:a×b+a×c=a×(b+c); a×b-a×c=a×(b-c) ⒈补数:两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1)求补数的方法:高位找9,个位找10 例题1、 21的补数:100-21=79(十位是9-2=7,个位是10-1=9) 例题2、 38的补数:100-38=62(十位是9-3=6,个位是10-8=2) 例题 3、137的补数:1000-137=863(百位是9-1=8,十位是9-3=6,个位是10-7=3) 例题4、求1684392的补数: (2)练习:写出36,25,83,482,353,1689346的补数

⒉提取公因数的特征:①要有公因数或“疑似”公因数②要有互补数 提取公因数的方法:①直接提取法②倍数法③拆分法 ⑴直接提取法:①有公因数②有互补数 例题5、 3×4+3×6= 例题6、 23×36+23×64= 例题7、 149×25+149×74+149= 例题8、 125×99+125= 练习: 1、 36×56+36×44= 2、 72×382+72×618= 3、 99×87+87= 4、167835×52+832165×52= ⑵倍数法:①有“疑似公因数”②有倍数 例题9、 36×56+72×22= 例题10、35×84+35×16= 例题11、222×999+333×334= 练习:1、78×38+76×11= 2、 34×82+164×33= 3、 167835×52+832165×52= 4、 32×148+96×284= 5、9955×73+12×146+219×7= ⑶拆分法:①有“疑似公因数”②有互补数(互为补数的数不能拆)例题12、 36×54+79×64= 例题13、 58×654+42×704= 例题14、 62×35+64×65= 练习: 1、78×34+44×22= 2、17×30+70×25= 3、169×82+179×25=

小数加减法巧算 指点迷津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根据加法、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 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丁算出结果的算式, 也就是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 从而使计算简便。 经典例题1 1、10、100、1000。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 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2) 0.9+9.9+99.9+999.9 =0.9-0.3+10+100+1000 =0.6+10+100+1000 =1110.6 2、19.8+29.7+39.6+49.5 经典例题2 3.8+ 4.3+6.2+ 5.7 【思路导航】 加法中的简算主要是考虑如何凑整, 经观察3.8与6.2可凑成10, 0.9+9.9+99.9+999.9 【思路导航】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 使用凑数法。例如将0.9转化为1, (1) 0.9+9.9+99.9+999.9 = 1+10+100+1000 — 0.1 X = 1111-0.4 = 1110.6 举一反三1 1、0.8+9.8+99.8+999.8

4.3与 5.7可凑成10,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使本题计算简便。 3.8+ 4.3+6.2+ 5.7 =(3.8+6.2) + (4.3+5.7) =10+10 =20 举一反三2 1、9.8+13.7+10.2 2、3.5+13.9+2.5+6.1 经典例题3 48.9+48.7+48.3+48.4+48.8 【思路导航】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接近,所以选49为基准数。 48.9+48.7+48.3+48.4+48.8 =49 X5-0.1-0.3-0.7-0.6-0.2 =245-1.9 =243.1 想一想:如果选48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 举一反三3 1、26.2+26.6+27.1+26.8+26.4 2、5.1+5.2+5.3+5.4+5.5

第一讲小数乘法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概述】 小数的简便计算出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如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 1、凑整法简算: 例1 计算:1.25×88 方法一:原式=1.25×8×11 方法二:原式=1.25×(80+8) 【试题精选】 (1)0.8×2.5×1.25× 4(红花岗第五届五年级组初赛题) (2)0.125×0.25×0.5×64(红花岗第六届五年级组初赛题、汇川区第四届)(3)1.25×0.32×0.25(红花岗区第七届五年级组初赛题、汇川区第五届,红花岗区第八届五年级组初赛题、汇川区第六届) (4)9.6×0.125(红花岗区第十届五年级组初赛题、汇川区第八届) (5)1.25×2.5×3200(红花岗区第四届五年级组决赛) (6)6.25×1.25×6.4(红花岗区第九届五年级组决赛题、汇川第七届) (7)8.88×1.25(汇川第五届初赛) 2、拆拼法简算: 例2 计算:(1) 18 ×222.2-666.6 (红花岗区第二届五年级组决赛) (2)7.5×9.9

【试题精选】 (1)24×333.3-999.9(红花岗第十届五年级组决赛题、汇川第八届)(2)7.5×21+37×2.5(红花岗第九届五年级组决赛题、汇川第七届)(3)0.7777×0.7+0.1111×5.1(红花岗区第五届五年级组决赛)(4)3.8×0.99 (5)2.5×10.4 (6)1.25×1.08 (7)199.9×12.5×120(红花岗区第十届五年级组决赛)(8)0.25×1.25×19.2(汇川第五届三年级组初赛题) 3、提取公因数法(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不用计算,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写出下面题的结果。 1、已知0.26×4.5=1.17 计算:2.6×4.5=() 0.26×45=() 0.026×0.45=() 2.6×0.45=() 260×45=() 0.26×0.45=() 2、已知65×39=2535 25.35=()×() =()×() =()×() 2.535=()×() =()×() =()×() 0.2535=()×() =()×() =()×() 0.02535=()×() =()×() =()×() 例 4 99.9×99.9+9.99(汇川区第四届五年级组初赛题) 【试题精选】 1、3.84×990+38.4(第五届五年级组初赛题)

速算与巧算练习题 【经典例题一】325÷25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一练1】(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练一练2】(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经典例题三】计算:(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 【思路导航】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两题 (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 =125×(34+66)=43×(11+36+52+1) =125×100 =43×100 =12500 =4300 【练一练3】计算下面各题: (1)125×64+125×36 (2)64×45+64×71-64×16 (3)21×73+26×21+21 【经典例题四】计算(1)(360+108)÷36 (2)1÷2+3÷2+5÷2+7÷2 【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360+108)÷36 (2)1÷2+3÷2+5÷2+7÷2 =360÷36+108÷36 =(1+3+5+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