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制流速仪测流法误差的方法

浅谈控制流速仪测流法误差的方法
浅谈控制流速仪测流法误差的方法

流速仪测流法

中国灌区协会“全国灌区量水技术研讨班”教材 流速仪测流法 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 郭宗信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 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 与测线布设 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 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 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 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 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 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 B N0=2 D 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 B——水面宽; D——断面平均水深。 常测法的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 B N0= D 简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及其布置,应通过精简分析确定。主流摆动剧烈或渠床不稳的测站,垂线不宜过少,垂线位置应优先分布在主流上。垂线较少时,应尽量避免水流不平稳和紊动大的岸边或者回流区附近。 由于灌溉渠道的断面一般都比较规则,有些测站修建了标准断面,故

培训教材流速仪测流法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

流速仪测流法 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 郭宗信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 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 与测线布设 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 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 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

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 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 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 B N0=2 D 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 B——水面宽; D——断面平均水深。 常测法的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 B N0= D 简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及其布置,应通过精简分析确定。主流摆动剧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信号在物理信道中传输时,线路本身电器特性造成的随机噪声、信号幅度的衰减、频率和相位的畸变、电器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造成的回音效应、相邻线路间的串扰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如大气中的闪电、开关的跳火、外界强电流磁场的变化、电源的波动等)都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在数据通信中,将会使接受端收到的二进制数位和发送端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位不一致,从而造成由“0”变成“1”或由“1”变成“0”的差错。 1.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传输中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噪声有两大类,一类是信道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另一类是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 热噪声引起的差错称为随机差错所引起的某位码元的差错是孤立的,与前后码元没有关系。它导致的随机错通常较少。 冲击噪声呈突发状,由其引起的差错称为突发错。冲击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幅度来避免冲击噪声造成的差错,它是传输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冲击噪声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在一定的数据速率

条件下,仍然会影响到一串码元。 2.差错的控制方法 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差错控制编码。数据信息位在向信道发送之前,先按照某种关系附加上一定的冗余位,构成一个码字后再发送,这个过程称为差错控制编码过程。接收端收到该码字后,检查信息位和附加的冗余位之间的关系,以检查传输过程中是否有差错发生,这个过程称为检验过程。 差错控制编码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①检错码--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 ②纠错码--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 差错控制方法分两类,一类是自动请求重发ARQ,另一类是前向纠错FEC。 在ARQ方式中,当接收端发现差错时,就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到正确的码字为止。ARQ方式只使用检错码。 在FEC方式中,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FEC方式必须使用纠错码。 3.编码效率 衡量编码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编码效率R,它是码字中信息位所占的比例。编码效率越高,即R越大,信道中用来传送信息码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编码效率计算公式为:

电波流速仪使用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水灾也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科技也在发展,发明出的电波流速仪,它主要用于野外巡测、洪水、溃坝、决口、泥石流等应急测量,尤其适用于汛期抢测洪峰。其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工作稳定、维护方便。在我国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截流、黄河防汛、松花江水污染及四川堰塞湖抗震救灾等中得到很好应用。 该设备的雷达频率优势,使得具有较强抗雨衰和雪衰能力,可以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正常使用。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其使用方法。 操作流程 一、开/关机 单击“开关”键,设备上电,等待几秒后,显示主界面。 二、水平角设置 电波流速仪开机后,水平角默认值为0,在岸边测量时,应根据水流方向和设备到测量点之间连线的水平夹角,可以通过菜单栏里的水平角设置或“水平角/-”快捷按键设置设备的水平角(水平角应控制在0~60°范围内),以便电波流速仪输出准确的水表面流速。设备中的水平角设置以5°为间隔,该角度与实际水平夹角误差越小,流速仪测得的流速越精确。 三、启动测量及测量结果保存 在开始测量前,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完成水平角和降雨模式等参数设置,才可启动流速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1)电波流速仪处于显示主界面。

(2)将透镜天线对准水面,调整垂直角并固定(垂直角要控制在50~60°范围内,建议55°)。 (3)扣动扳机开始测量,计时开始。 (4)启动测量界面。 (5)结束测量。 (6)测量结束后,出现闪烁“Store”标识,闪烁约5 秒后自动消失。 (7)如需保存此次测量数据,须在闪烁“Store”标识消失前,点击“保存”键,则保存当次测量数据(最大可保存10 次数据)。 (8)闪烁“Store”标识消失后,自动返回显示主界面。 四、回查历史数据 (1)电波流速仪处于显示主界面。 (2)点击“回查/+”键,进入历史数据回查界面。 (3)多次点击“回查/+”键,依次查看多次测量的历史数据。 (4)等待约5 秒后,自动返回显示主界面。 五、导出数据(选配) (1)如需导出电波流速仪保存的历史数据,则需将设备用USB 转485 串口数据线和PC 相连,(数据导出时,电波流速仪需在开机状态)。 (2)在PC 上打开航征公司“电波流速仪数据读取软件”,选择对应的串口,点击“读取”键。 (3)数据读取成功后,点击“确定”键。

机械流速仪的装配与测试

流速仪的装配与测试 一、要求: 1. 了解流速仪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仪器的性能。 2. 掌握流速仪的装配步骤与保养方法。 3. 了解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 二、容: (一)旋杯式流速仪 1.LS一68型旋杯式流速仪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LS一68型旋杯式流速仪的主要结构有转子部分,接触部分,轭架及尾翼等四大部分,其结构图见图3—1。 转子部分是由旋杯,旋盘,旋轴,预针及轴套座等组成的,它是位于仪器的头部,当水流流动冲击了仪器,使其转动,并通过它传递到接触部分,借此来测出水流的速度。 接触部分它包括了偏心筒,齿轮及凸轮,接触丝等部件,为传讯的机构,其中齿轮与转子部分的旋轴接触,并一起旋转、68型旋杯式流速仪,其转轴旋转20 转,齿轮旋转一周,齿轮侧面有凸轮与之同轴转动,凸轮有四个突出之处,故当接触丝与之接触时,则旋轴每转5转接通电路一次,借此送一个信号。轭架是为支持并联结旋转机构(转子部分),传讯机构(接触部分)尾翼及有关附属设备的机体。 尾翼系由纵横垂直交叉的四叶片构成的,纵尾翼下方有一狭长槽,在槽中附有可移动的平衡锤,尾翼是用以平衡仪器及使仪器迎向水流的机构。 2. LS一68型旋杯式流速仪的性能 仪器适用于V=0.2~4.0M/S的河流中,个别灵敏度较高时低速可以测到0.1M/S,率定流速公式的均方误差在上述测速围不超过±1.5%。 仪器构造简单、拆装方便为其特点。本仪器在测流时。旋杯是旋杯式流速仪的重要特征。3.LS一68型旋杯流速仪的装配 1)拆装的容 拆装旋杯式流速仪的头部,包括旋盘、旋杯、旋轴,顶针、顶头小螺丝扣,套座偏心筒,察看齿轮,接触丝,并了解以上几个零件互相关系。

流速仪在渠道测流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流速仪在渠道测流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摘要:文章介绍了流速仪在渠道测流工作时的主要原理,在整个测流工作时,科学合理选择测流断面、垂线数目,并采用平均分割法来计算渠道断面的流量,分析测流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指出应注意问题,为渠道测流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流速仪;渠道测流;关键环节 渠道测流能够促进灌溉区域科学合理应用水资源,并执行正确的用水规划,也是提升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相关灌溉职能部门需要依靠渠道测流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引水输水规划、水资源分配情况,并以此作为依据开展按量收费。渠道测流能够提升灌溉区域基础灌溉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利用率。流速仪作为量水方式,在供水生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测量结果对量水准确性产生影响。文章将简要介绍流速仪工作原理,并讨论将其应用在渠道测流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工作原理 文章所提及到的流速仪为旋桨式,将其置入水渠道中时,流速仪会感应到渠道中水流作用,进而刺激旋桨,随即产生回转运动。我们用“r”表示回转率,“S”表示流速,那么两者存在的函数关系为S=f(r)(注:函数关系通过水槽试验得出)[1]。根据测量记录中对转数和时间的记载,可按照流速相关公式将测点的流速测试出来。流速仪在渠道测流时,流量确定方法为“面积~流速法”,分别测量若干个部分面积的平均流速,注意要垂直于断面。将平均流速与部分过水面积相乘,得出部分流量,后将其代数和计算处理,最终得到整个断面的流量。 二、渠道测流断面 1.断面选择与计算 在选择渠道测流断面时,应注意断面平整,且不存在明显变形现象,尽量保证比降一致。测流时,要选择在水流平稳、流速均匀的渠段上实施,渠段区域内不能有阻碍水流正常流向的杂物或建筑物;通常,干、支渠在测流时,渠段长度至少不低于50~100m,而斗分渠道渠段长度为30~50m。测流前,要在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选择出间距相等的断面,并设置水尺和相应标识。在中段断面垂直渠道水流方向上拉一道水平线,沿着水平线每隔0.2~0.4m距离测量出1个水深值。后按照三角形、矩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将过水断面的面积计算出来[2]。 2.垂线数量 测量深度和测速垂线数量、位置对断面面积、平均流速的测量准确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垂线中测速点的数量不仅基于测流准确度要求,还应重点考虑如何更

差错控制与差错检测方法

差错控制与差错检测方法 一、基本概念 1、差错:就是在数据通信中,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端实际发出的数据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2、热噪声:在导体中带电粒子热骚动而产生的随机噪声,是物理信道固有的。 3、差错产生的原因:噪声是引起数据信号畸变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噪声会在数据信道上叠加高次谐波,从而引起接收端判断错误。 4、差错类型: 1)随机差错:由信道的热噪声引起的数据信号差错。 2)突发差错:由冲击噪声引起的数据信号差错,是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5、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 1)反馈纠错:是数据在发送端采用一种能够发现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附加少量的冗余码元。 2)前向纠错:这种方式是在数据发送端采用一种在解码时能够纠正传输差错的复杂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中不仅能够发现错误,还能够纠正错误。在前向纠错方式中,不需要反馈信道,也不需要反复重发而造成的延时,

适合用在实时传输系统中,但纠错设备较复杂。 你 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很努力了,可就是无法让你的朋友或是闺蜜变得更开心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信念。

我们要有所警惕和分辨,不要让身边的人消耗了你,让你不能前进。 这些人正在消耗你。 01. 不守承诺的人 承诺了的事,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到。 倘若做不到,就别轻易许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时常许诺,然而做到的事却是很少。于是,他的人生信用便会大大降低,到最后,也许还会成为一种欺诈。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警惕,否则到最后吃苦的还是自己。 02. 不守时间的人 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所以不守时间也就意味着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与这种人交往的话,不仅把自己的时间花掉了,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03. 时常抱怨的人 生活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前进的方向,努力前进。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同时还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别人。这样的人呢,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巴不得别人来帮他一把。本来你是积极向上的,可是如果受到这种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应该警惕。 04. 斤斤计较的人 凡事都斤斤计较的人,看不到远方的大前途,一味把精力放在小事上。比如两个人去吃饭,前提是AA制。然后饭吃好后他多付了5毛,最后他说我多付了5毛,你抽空给我吧。如此计较的人,失去了知己,也不会有很大的前途。 05. 不会感恩的人 你善心地帮助了他,可是他却不以为然,而且还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应当的。多次地帮助,换来的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更有甚者,还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真是吃力不讨好。 06. 自私自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怎样就是怎样,也不会考虑大局,只为自己的感受。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会不择手段。

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机制

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机制 在卫星ATM宽带网络中,差错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选择性重发协议(SRQ)、前向差错控制(FEC)、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 1、选择性重发协议:在长时延的卫星链路上进行差错控制,为了提高吞吐量,必然要使用滑动窗口协义。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处理出错帧有2种方法:后退协议和SRQ协议。后退协议在检测到出错帧时,只是简单地把后面的帧全部弃掉,不发确认,发送端超时将从丢弃的帧开始重发所有未确认的帧。SRQ 协议则把坏帧后面所有正确的帧都存储起来,发送端只是重发损坏的帧。SRQ 协议主要优点是只重传出错的帧,这可节省卫星链路的带宽,效率较高;缺点是实现较复杂并且对内存敏感。在差错率较高的情况下,这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来存储后续正确的帧。由于需要重传,使用SRQ协议时延将增大并且会发生变化,固此.SRQ协议不适用于恒定比特率(CBR)业务。 2、前向差错控制(FEC):FEC是指在发送端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而在接收端能根据编码原理自动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差错控制方式。在卫星ATM 宽带网络中,FEC机制可以应用于物理层、AAL层及高层。应用于物理层的FEC 不能对信元丢失进行纠正,而应用于高层的FEC在不能纠正差错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其它纠锗方法进行差错恢复所需的等待时间将增大,从而造成吞吐量下降。与选择性重发协议相比,FEC所需的开销较大。它的优点是时延较短,并且时延是固定的,因此FEC要比SRQ更适用于话音或其它实时性业务。 3、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在卫星通信领域,分集是提高链路可靠性和减小功率需求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适当的信道条件下,它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差错控制技术。在卫星ATM网络中,多站广播相当于一种空间分集,在各站下行链路噪声受限和AWGN过程相互独立的条件下,产生分集增益是可能的。卫星ATM网络中利用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进行差错控制的概念是,各地面站收到ATM多点广播的信息后一旦检测到PDU出错,它将发送ARQ请求给同处于多点广播范围内互连的地面站,以便在本地环境中进行差错恢复,若仍有错则通过反向链路请求重发。这种自适应差错控制方式与传统的卫星差错控制方式相比较,它能完全配合ATM协议及其差错控制参数随业务类型的不同而自适

流速仪法流量监测方案分析确定

流速仪法流量监测方案分析与确定摘要:确定流量监测方案是规范水文测站正常开展流量测验的必要基础工作,亦是制定《测站任务书》中有关水文测验部分的主要技术条文。确定合理的流量监测方案,可保证单次流量测验精度,即保证单次流量测验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本文采用崖口水文站1984年至2007年实测流量和实测水位测验成果资料,通过对多年径流量采用频率计算的方法,求得丰、平、枯水的相应典型年,进而求得典型年的相应水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计算的宽深比和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确定高、中、低水的流量监测方案。 关键词:典型年;宽深比;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流量监测方案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flow monitoring scheme by velocity instrument method li wei-hua (tangq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hebei,tangshan 063000) abstract: determination of flow monitoring scheme is the necessary basic work for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discharge measurement in hydrometric station specification and the main technical provisions for making survey station project

5.2差错控制基本方法

5.2 差错控制基本方法

差错控制方法 1、概念 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 利用差错控制编码来控制传 输系统的传输差错的方法。 2、分类 ?自动请求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式;?前向纠错(FEC:Forword Error Correction)方式; ?混合纠错(HEC:Hybrid Error Correction)方式; ?信息反馈(IRQ: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方式;

? 纠错码 纠错码不仅能发现错误, 而且能 自动纠正错误。如果使用纠错码进行差错控制,就可以使用前向纠错(FEC)方式和混合纠错(HEC)方式; ? 检错码 检错码只能发现错误, 而不能纠 正错误,自动请求重发ARQ 使用的正是检错码; ? 自动请求重发(ARQ)方式 工作过程:利用检错编码,接收端判断是否传错,并反馈给发送端,数据错误则请求重发出错的码组。 ? 前向纠错(FEC)方式 工作过程:利用纠错编码, 接收端译码器能发现错误并能准确地判断差错的位置,从而自动纠正它们。 ? 混合纠错(HEC)方式 工作过程:接收端译码器收到码组后, 首先检验传输差错的情况,如果差错在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 进行纠错。如果错误超过了纠错能力,则给发送端反馈信息,请求重发出错的码组。

? 混合纠错( HEC)方式的特点: (1)可以降低FEC 的复杂性; (2) 改善ARQ 的信息连贯性差,通信效率低的缺点; (3) HEC 方式可以使误码率达到很低, 在卫星通信中得到较多的应用。 ? 前向纠错(FEC)方式的特点: (1)自动纠错实时性好,但译码设备复杂; (2) 无需反馈通道, 特别适用于单点向多点同时传送的方式; (3)纠错码需要较大的冗余度, 传输效率低; (4) 纠错码应与信道特性相配合, 对信道的适应性差。

重量法

立志当早,存高远 重量法 v:* {behavior:url(#default#VML);}o:* {behavior:url(#default#VML);}w:* {behavior:url(#default#VML);}.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 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 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 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 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 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一、定义 根据单质或化合物的重量,计算出在供试品中的含量的定量方法称为重 量法 二、原理 采用不同方法分离出供试品中的被测成分,称取重量,以计算其含量。 按分离方法不同,重量分析分为沉淀重量法、挥发重量法和提取重量法。 三、沉淀重量法 (一)原理 被测成分与试剂作用,生成组成固定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出来,称定沉 淀的质量,计算该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 (二)计算公式 式中: (三)举例测定某供试品中硫(S)的含量

实验二 流速仪(旋杯式和旋浆式)的拆装

实验二流速仪 (旋杯式和旋浆式) 的拆装 要求: 1了解流速仪的主要构造与工作原理 2 掌握流速仪的使用方法 一ZSX-3 型直读流速流向仪 ZSX-3 型直读流速流向仪是一种能同时测流速流向的新式仪器. 1构造与原理 结构见图所示。仪器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下部分主要由旋转、身架和尾翼组成,且尾部有一个定向磁钢及一个传讯线圈,由于结构的原则,加双尾翼,为避免铅鱼、钢丝绳等铁体对磁钢的影响,转轴上下均用铜悬杆隔开;水上部分主要为直读流速显示器,水下的流速流向讯号通过六芯电缆传入显示器内。 流速计算是按直线公式设计的,当流速大于0.2米/秒时, V=K.N/T+C 式中V------流速;

K------水力螺距系数; N------旋浆转数; T--------时间; C------仪器常数; 测流向是根据“磁性同步器原理”设计的,即传递器作任何转动时,指示器的指针也旋转同样的角度。 2安装 首先将尾翼用固尾螺丝紧固在身架上,将旋浆放在转轴套上,转轴套上、下用铜悬杆联接,下面再吊铅鱼,上面接钢丝绳,再将六芯电缆上的密水插头端接在插座上,要用扳手固紧才能防水,线的另一端接在显示器上。电池盒内装四节干电池(注意“+”、“-”极),接入显示器后接电源插座。 3使用方法 1、K值选择:从流速仪检定公式中找出仪器的K值,然后将K值选择开关置于相应挡位; 2、C值选择:它是专门用来预置流速仪C值的。横线上方是用50秒测流时预置C值,有两个挡位;横线下方是用100秒测流时预置C值,有四个挡位供选择。使用时,首先从流速仪检定公式中找出仪器的C值,然后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将C值选择开关置于相应挡位; 3、直读挡:当测点流速大于0.2米/秒,测流时,将流速开关置于该挡位,启动复零开关; 4、计数挡:当流速低于0.2米/秒时,用此挡位; 5、测流向:将流向开关置于“开”位置,等指针平稳后即可读取流向值,流向值最好取几次的平均值,流向耗电较大,必须随测随开,由于流向开关对测速有影响,故不宜在测速时开动流向开关; 6、仪器用完后,流速开关拨到“电源关”上,流向开关置于“关”上。 二旋杯式流速仪的拆装 以LS-68 型旋杯式流速仪为例,其构造如图所示:

控制平差计算中误差的设置规定

控制平差计算中误差的设置规定 以往在使用NASEW软件计算控制成果时,特别是在平差导线网的过程中,方向值中误差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至使许多作业员反复野外返工,甚至有的作业员人为更改观测数据。 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除观测是仪器对中存在较大误差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计算中误差的设置不当。 我们在导线平差时,误差的设置为仪器的标称精度(3mm+2mm/KM),即固定误差设置为0.003,比例误差设置成2(ppm),其实这是个错误。 在设置方向中误差时,我们均设置为实测精度期望值,如五秒导线网方向中误差为5/√2=3.53秒,即设置为0.000353秒。注意不是设置成仪器标称精度(2/√2=1.7秒),对于边长的误差设置,同理我们也应该设置实测精度期望值,如:五秒导线网之边长中误差期望值为10mm,即设置为0.01,其比例误差按技术规定每公里的测距误差为5mm,那么比例误差为0.005/1000=5(ppm),即应该设置成(10=5)形式。 从平差理论来说,软件中边长的权=(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比例误差×边长))2,若边长误差设置高精度的(3+2)标称精度,可见其权是成平方数的增大了,势必造成边长的权比角度的权大很多。这样导线的误差被认定为绝大部分为角度观测引起的,因此对角度的观测精度要求不正常的大大提高了,以至于已经达到精度要求的角度观测值,在平差过程中被列为达不到观测精度。相反,边长观测精度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如:(10+5)的形式,测量误差会被正常的由角度与边长共同合理的负担,方向中误差也不会由于超负荷负担而老是“达不到”精度指标。 经实际演算一条图根导线,在简单平差时角度闭合差、边长相对闭合差均符全要求,但在采用NASEW 软件平差时,由于边长误差设置成(3+2),平差结果显示方向中误差是27秒(超限),将边长误差精度改成(15+5)后,其方向中误差达到17秒(合符20秒限差要求),这才是正常的平差结论。 当设置成(3+2)时,以边长100米为例试算,其边长的权为306,当设置为(15+5)时,边长的权为28,前者的权大10倍,当然平差时误差设置不当,方向角中误差难以达到精度要求,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一、二级导线网的边长误差应设置为(10+5),图根导线的边长误差应设置为(15+5)。

浅析实验过程中控制误差的方法

浅析实验过程中控制误差的方法 【摘要】本文对实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克服误差产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误差;稀释;容器;曲线;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自来水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之一。根据新颁布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水质指标及限值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离不开操作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一、误差的类型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使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当进行重复测定时,它会重复出现,系统误差决定着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其特点是它的大小和正负是可以测定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测定的,重复测定不能减小和发现系统误差,只有改变试验条件才能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原因造成的,故也称偶然误差,例如测定时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的微小差别等,都可能带来误差。这类由随机原因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既然随机误差是由一些随机原因所引起的,因而是可变的,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随机误差在分析操作中是无法避免的。例如一个很有经验的人,进行很仔细的操作,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仍然不能完全一致,而是有高有低。随机误差难以找出确定的原因,似乎没有规律性,但如果进行很多次测定,便会发现数据的分布符合一般的统计规律:(1)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2)小误差出现的次数多,大误差出现的次数少,个别特别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很少。 3、过失误差 过失是指测定工作中出现差错,工作粗枝大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等原因造成的。例如读错刻度、记录和计算错误或加错试剂等。在分析工作中当出现很大误差时,应分析原因,如确定过失所引起,则在计算平均值前舍去。过失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测量或实验时,只要认真负责是可以避免这类误差的。操作者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使其保持较高的精度;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有熟练的检测技能;存在过失误差的观测值在实验数据整理时应该剔除。

重量法检出限推算

化学分析方法中重量法检出限推算 目前对于化学分析方法中的重量法检出限并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规定,因此大多数重量法的检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时只是针对天平的精度进行简单的叙述描写。通常检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重量法检出限验证存在诸多疑问,没有目标物进行测试验证。现在本文进行重量法检出限推算简单。 IUPAC对于检出限的定义: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or limit of detection)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理解该定义的关键词是某特定方法和置信度。IUPAC认为检出限是化学测量过程(chemical measurement process)或特定方法的特征,与其它诸如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稳健度等共同刻画化学测量过程的特点。这个意义上讲IUPAC检出限准确说是方法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强调方法检出限的意义在于我们将要重点关注的是方法空白,即以一定的置信度与方法空白相区别的最小浓度或量为检出限。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做检出限就是先测定空白,然后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能够与空白相区别的最小浓度和量。由于任何测量值都是一个统计量,有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统计参数,在判断与空白相区别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采用置信度的方法。 基于IUPAC检出限计算的总步骤:空白特性描述→信号域到浓度域的推算→结合取样量(体积或质量)计算检出限。 1、重量法分析

重量法分析属于绝对校正方法(不需要标准曲线,也不需要信号域到浓度域的推算),且重量法的检出限跟取样量(体积或质量)有关系。 1.1空白特性考察 一般空白试验分两种情况: A、空白测试有读数的(有检出的)。多次称量,然后计算标准偏差,k倍标准偏差(k为置信系数)。 B、空白测试没有读数的(未检出的)。直接引用天平的最大允差,按均匀分布转化为标准偏差,同样k倍。 1.2推算检出限 把1.1的计算质量结合取样量(体积或质量)推算得到方法的检出限。 对于A类型,根据《环境标准环境分析方法编写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的一般方法即可推算。 实际检测分析工作中,大部分属于B类型。推算举例见1.3。1.3例如: 水质悬浮物的检出限计算:按B类型,空白没有读数(未检出),引用天平的最大允差,按均匀分布转化为标准偏差,k倍的标准偏差。 1)、根据检定证书查得,当0≤m≤50g时,万分位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mg; 2)、根据(JJF1059.1-2012)可知,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

物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策略(精)

物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策略 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06) 王高 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进行测量。由于测量仪器、实验条件、测量方法以及人为因素的局限,测量是不可能无限精确的,测量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值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总是存在着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大小反映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真实的接近程度。虽然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是应该且可以尽量减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与控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思维和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验素养。 一、大和小——实验误差的分析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误差有大与小之别,我们只有知道误差的产生、变大或减小的原因,才能在实验中尽可能的减小误差。 能是相同的,偶然误差对多次测量值的影响是不同的。 从分析数据的观点看,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在直接用仪器测量某一物理量时,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是减小绝对误差的主要方法。 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x ?与真实值0x 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1000 ??=x x η,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绝对误差只能判别一个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比较两个测量值的准确度则必须用相对误差。 案例 1 弹簧测力计测量时的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首先,从测力计的设计上看,在制作刻度时,都是按向上拉设计的,此时弹簧受自重而伸长。因此向上拉使用时,弹簧的自重对测量没有影响,此时误差最小。当我们水平使用时,弹簧的自身重力竖直向下,而弹簧水平放置。此时弹簧自重不会使弹簧长度发生变化。与竖直向上使用对比,弹簧长度略短,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这时,使用误差增大,测量值略小于真实值(但由于变化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当我们竖直向下用力使用时,弹簧由于自身重力影响而使弹簧变短,与竖直向上使用相比指针偏离零刻度底线较远,这时使用误差较大,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得多。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进行零点矫正. 其次,测力计本身的精确度也带来了仪器误差,测力计的技术性能显示:最小分度值是0.1N ,零点示差不大于四分之一分度,任一点的平均示差不大于二分之一分度,任一点的重复测量的最大示差不大于四分之一分度。 2.偶然误差

流速仪说明书

便携式流速测算仪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简称便携式流速仪)是专门为水文站、厂矿、环保 监测站、农田排灌、水文地质调查等部门在野外进行明渠流速流量测量而研 制的。 便携式流速仪主要由LS1206B型旋桨式流速传感器(或其它型号的旋杯 旋桨流速仪)、MT-B型流速流量仪、0.4m×4Ф16测杆组成。全套仪器置于 高级铝合金密码箱内。使用时,按图1所示组装成一体,接通信号线,即可 进行各明渠中流速的测量,并自动显示流速。图1. 便携式流速仪安装图 该仪器结构简易、轻巧方便、耗电省、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稳定 可靠,符合国家明渠流量测量标准,是国内目前新型的便携式流速测量仪器。 一.仪器的技术要求: (K/b)N 测速公式:V =—————+ C/a(m/s)(自动计算) K/b 、C/a均为常数 T 仪器编号:_____、K或b_____、C或a______ 测速范围:0.05-7.00 m/s (可到7.00m/s) 测流误差:≤1.5% 显示屏:2×16位液晶显示 测量方式:测杆定位测量(亦可缆绳悬挂定位测量) 温度范围:-20℃- 50℃ 电源:DC5V(四节5号镍氢充电电池),充满后可连续工作40小时以上. 二.测量原理: 本仪器依据明渠测流的流速面积法原理设计,测出流速即可得流量 Q=V·S(S为断面面积) 1.流速测定: 测流速时,由水力推动旋桨式转子流速仪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数信号,由下面公式计算流速: (K/b)N V=—————- + C/a(m/s) T 式中:V:测流时段内平均流速(m/s) b/K:桨叶水力螺距 a/C:流速仪常数 T:测流历时(单位为S) N:T时段内信号数 S:断面面积 Q:流量 本仪器使用时,K/b 、C/a均为常数,测流时,设置T测出N,还可设置S,即可自动算出流速,和流量。 2. 流量的计算: 流量测定根据明渠流量测量的流速面积法,先测出流速再乘以断面面积即得流量,本仪器会自动计算流量。三.仪器的操作使用: 正常时,插上插头,仪器电源即可通电显示上次关机时所选用流速仪参数。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按动一次设置键即可进入Main测流设置。

第6章 差错控制

第六章差错控制 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差错的特点 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止,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是误码率PO。 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 目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 PO在 之间,对于大多数通信系统,PO 在 之间,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 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在这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反馈纠错 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立即重发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示意方框图。 前向纠错 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

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向纠错的方框示意图。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比较复杂。 混合纠错 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否则就将事倍功半。 反馈纠错可用于双向数据通信,前向纠错则用于单向数字信号的传输,例如广播数字电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没有反馈通道。 1.3 误码控制基本原理 我们先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果你发出一个通知:“明天14:00~16:00开会”,但在通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错误,变成“明天10:00~16:00开会”。别人收到这个错误通知后由于无法判断其正确与否,就会按这个错误时间去行动。为了使收者能判断正误,可以在发通知内容中增加“下午”两个字,即改为:“明天下午14:00~16:00开会”,这时,如果仍错为:“明天下午10:00~16:00开会”,则收到此通知后根据“下午”两字即可判断出其中“10:00”发生了错误。但仍不能纠正其错误,因为无法判断“10:00”错在何处,即无法判断原来到底是几点钟。这时,收者可以告诉发端再发一次通知,这就是检错重发。为了实现不但能判断正误(检错),同时还能改正错误(纠错),可以把发的通知内容再增加“两个小时”四个字,即改为:“明天下14:00~16:00两个小时开会”。这样,如果其中“14:00”错为“10:00”,不但能判断出错误,同时还能纠正错误,因为其中增加的“ 两个小时”四个字可以判断出正确的时间为14:00~16:00”。 通过上例可以说明,为了能判断传送的信息是否有误,可以在传送时增加必要的附加判断数据;如果又能纠正错误,则需要增加更多的附加判断数据。这些附加数据在不

几种流速仪的测量方法

几种流速仪的测量方法 参考资料:中国环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c6720071.html,/) 在供热和空气调节中,常需对流体尤其是气流的速度进行测量。通过它,可以了解飞流的流动规律,也可经过一定计算得到其休积流量、质量流盈或动压等有关参数。 在此要特别指出流速有线流速w与平均流速w之分,如未特殊声明,流速常指平均流速w。测量风速的方法有气压法、机械法与散热率法。气压法是通过测员压差来侧及流速的。 用机械方法测量风速的仪表有翼式风速仪、杯式风速仪,流速测算仪,它是利用流动气体的动压推动机械装置,如图6-1 所示。这两种均由叶片带动叶轮回转,其转速与气流速度成正比。“叶轮转速通过机械传动连接到显示或计数装置,以显示其所测风速的大小。 散热率法是利用流速与散热率成对应关系原理而设计的,或测相等散热暇的时间(卡它温度计),或测温度的变化,或保持原温度的加热电流讯的变化(热线风速仪)来确定其风速,这一类方法所测最小流速为0.05-0.5m/s,适宜于低流速测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超声波.射流,甚至利用流体在特定流道条件下产生旋涡均可精确地进行测速,但此类仪表仪格昂贵、专业性强、在实际推广中受到限制,故此不及以上介绍的几种普及。 流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变量,通过调节这一变俄,可使其它过程条件维持所需的值,保证生产定额和产品质量,它虽常见,但较难精确测量,一般仅有1-5%精度。 NH-TYJ水文流速测算仪是为试用全国缆道整改技术要求,统一解决各种转子式流速仪在测杆、测船、缆道测流等环境条件下流速测算、显示而研制的新型测算仪。该仪器由单片机、液晶显示屏和多用途流速仪信号接口等电路组成。所有流速信号的抗干扰处理采用相关流速信号不突变原理,均由软件技术完成。 利用超声波多普勒原理测量液体流速,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液位来检测流量。速度面积模块是ATEX(欧盟潜在爆炸性环境指令)认证1G设备(具有非常高的防护水平) 面积流速测算仪的的特点: ?带有微处理器的数字探头确保读数稳定(防止液位偏差) ?无需量程校准 ?现场一点校准 ?没有温度漂移 ?自动修正泥沙液位 ?对各种不同的液体自动增益控制 ?传感器不受液位降低影响 ?紧凑的模块式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