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论文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高中英语课论文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高中英语课的探索摘要:本文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探讨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并通过具体教学实践,证明了任务型教学能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成绩。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阅读课实验1、理论依据新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强调新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检、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2.1 阅读前。
这一步骤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导入,不同的是教师由过去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者,变为活动的组织者,任务的提出者以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引导者。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完成以下任务:首先,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内容预测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参与意识,激活阅读参与主体。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话题和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其形成就像做电影的广告,提出故事“悬念”,让学生感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
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速度。
目前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规范的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课本中各单元都设计有为培养各种阅读技能的练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最后是要帮助学生扫清一些语言上的障碍,即部分生词及文章结构,以使学生能顺利完成符号辨认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让学生学习影响文章内容理解的关键词语。
2.2阅读中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可以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采用下面三个环节来完成任务:2.2.1扫读理解该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主题句、关键词,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
初中英语任务型情景教学论文

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情景教学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
在最新的英语教材《go for it》教材中涌现出大量的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的重点。
笔者在初中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就任务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一、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一册均强调了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学习。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
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而情景教学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go for it》八年级(上)9单元 when wan he born? 的任务设计中,让学生为讨论自己喜爱的明星,科学家等,都是很真实的情景,学生们在其中也体会到了所学语言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3、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
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leading-in/warning-up activities for interest.※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while-task(设计了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homework(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法 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阮 先 风 陈春 燕
( . 北 中 医药 大 学 外 语 系 , 湖 北 武 汉 4 0 6 ;2襄 樊 学 院 外 语 系 ,湖 北 襄 樊 4 1 5 ) 1湖 5 05 . 4 5 0 摘 要 : 英 语 专 业 毕 业 论 文 写 作 包含 选 题 、 资料 收 集 、 论 文 开题 报 告 的撰 写 、 初 稿 和 定 稿 的 撰 写及 答 辩 等 一 系列 的 任
7 9
中国西 部科 技 2 1 年0 月 ( 0 1 2 上旬 ) 1 卷第0 期总 第2 7 第 0 4 3 期
P c 阐述 了五类任 务: ( )切块分割法 ( i sw ia 1 jg a ),学 生 通 过 信 息 的 交 流 共 同 完 成 一 项 任 务 。 ( )信 息 填 充 2
l 引 言 根据 《 校 英 语 专 业 教 学 大 纲 》 的要 求 , 英 语 专 业 本 高 科 生 要 具 备 扎 实 的 语 言 基 本 功 、 宽 广 的知 识 面 和 一 定 的综 合 分 析 能 力和 创 新 能 力 。 高 校 的 英 语 写 作 就 是 为 培 养 学 生 实 际 综 合 运 用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设 置 的 。高 校 的英 语 写 作 根 据 其 功 能 的不 同 分 为 学 习型 写 作 、 应 用 型 写 作 和 研 究 型 写 作 。学 习型 写 作 是 为 了提 高 写 作 能 力 以及 语 言综 合 能 力 的 写 作 ,应 用 型 写 作 是 为 了适 应 某 种 社 会 需 要 的 写 作 , 而 研 究 型 写 作 则 是 高年 级 学 生 所 进 行 的类 似 学 术 论 文 的 写 作 。 毕 业 论 文 写 作 属 于研 究 型 写 作 一 类 , 一 方 面 检 验 和 深 化 学 生 所 学 的 专 业 知识 , 另 一 方 面 帮助 学 生 提 高 分 析 和解 决 问 题 的 综 合 能 力 , 为 毕 业 后 继 续 学 习 和 运 用 所 学 专 业 知 识 进
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任务型教学[论文]
![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任务型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16d172168884868762d61e.png)
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摘要:文章主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提倡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把握任务型教学特点,合理设计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二、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四、运用英语任务型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实践;任务型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11-01英语新课标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体验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
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任务型教学具有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把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同时关注语言本身和学习过程、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影响课堂学习的因素等特点。
二、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任务,通过设计具有兴趣性、真实性的任务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1、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有梯度对于容易的任务,学生参加的兴趣就高,参加任务的学生就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
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
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对于稍难的任务也不会丧失兴趣和信心。
2、教师设计的任务的要多元化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

浅论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摘要】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在训练语言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注重语言的交际任务,具有独有的基本特征。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实际操作层面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特征;可行性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目前正被国内外英语教学界提倡运用,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尤其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的良性发展。
但在高职院校,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得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少甚至没有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英语实际教学工作如何结合并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重大课题。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概述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专项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英籍印度的语言研究专家将当时争议较大且激进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假设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
他们当时对小学生进行了一项长达5年的语言实验,精细地把语言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具体的交际任务,愉快地让学生通过完成特定交际任务进行学习,相应地还提出语法知识可以且必然会在交际活动中学习获得,因此从教学设计的操作角度第一次开创性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1]。
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任务”界定为指定担任的工作并由此而承担的责任。
而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而言,任务一般是指以真实世界作为参照物,并进一步以形成语言意义作为主旨的系列语言训练活动。
当下由于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研究与倡导者在不同的学术背景与研究目的以及在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具体差异,导致目前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任务型语言教学目的是要运用语言做事,而在运用语言做事的具体过程中,语言学习的参与者始终是处于一种积极与主动的学习心理存在状态,语言学习交际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具体交际过程也表现为一种互动的过程。
语言学习者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往往以语言的“意义”作为中心,并由此尽力调动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丰富资源进行“意义”的共建与重建,力求能够达到解决某种具体交际问题的目的。
语言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与有意义的语言进行应用,确定的意义是首要的目标,过程中需要有交际目标努力完成,能够根据结果来评定学习任务的执行情况,并且学习活动与真正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联系。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达成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达成。
组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所需作为活动成败的标准,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更好的检验这一标准。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目标内容程序角色情景趣味性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英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英语,在“干”中学,“用”中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目的。
要想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好任务型教学及其实践活动,首先应该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几个基本要素。
它们是:一、目标。
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
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
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
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
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从高职目前所推行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来看,仍可以将任务型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
任务型教学强调建立清晰的教学目的,并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
任务型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虽无法突破上述问题,但至少能在教学理念上提升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职;英语;应用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状况来看,似乎形成了“学生学不懂、教师没法教”的态势。
不得不承认,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并且,还因没有考研需求,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从高职目前所推行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来看,仍可以将任务型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
任务型教学强调建立清晰的教学目的,并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
正因如此,围绕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将能极大的配合目前所展开的高职教改活动。
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知,同行在研讨任务型教学时往往聚焦于教学手段。
诚然,教学手段创新成为了建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但作为教学模式必然应体现为一种体系。
因此,在缺少教学目标和教学反馈重新定位的条件下,势必将影响到教学手段的发挥。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本文开篇之处就提到了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在缺少获取学位和考研压力的情况下,难以根本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目前的教学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体例较为陈旧尽管诸多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编撰,但受到时间、经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教材体例仍然是按照单元进行分类。
从专业角度来看,该教材可以被称作“高职综合英语”。
用现代职教眼光来看待所谓的综合英语,其实则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同样的内容和要求给予无差异的对待。
粗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细想不难发现:这种教材体例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岗位任务特征,因此,依照这种教材内容来进行任务型教学将事宜愿为。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论文]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2f488971fe910ef12df856.png)
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它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因此,任务型教学近几年来已经备受国内初中教学的重视和关注,有关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显得更加的意义深远。
国际一体化英语课程新课标任务型教学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交流工具,其具有地方区域性,自身暗含有明显的语言特点。
因此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应当根据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充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特点,选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高效学习。
初中英语的教学是“教”与“学”两面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的侧重与灌输型教学方式,而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后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其明确规定“英语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受、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更加侧重“教”向侧重“学”来转变。
一、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1.初中英语任务教学的意义特点英语教学的对象主体是学生,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在初中英语任务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又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者。
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务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劣都与教师有着重大的关系。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因材施教”在是任务型教学成功的关键。
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状况对教学作出适当的变化,使其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在进行任务教学时也应当考虑到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在前期教学时应当尽量布置任务明确、操作实施难度适中、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适量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按时按量保质完成学习任务,即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是学生逐渐适应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这为进一步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王艳艳
引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这说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同时,现采用的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递进,课程的设置等各方面都很适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为此,我们在课堂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和提供一套相应的操作措施。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措施
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特征,有效整合人教版PEP 小学英语教材,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以话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初步构建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将其操作步骤规范如下:
1、Leading-in(热身运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2、Pre-task(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一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4、Post-task(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出示结果)
5、Check(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总评价)
6、Homework(做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为下节课做准备的作业)
英语教学法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学生交际行为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结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把文字形式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非常重要。
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把握各个单元的语言功能话题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情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师生状况,设计出符合真实生活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其次,认真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把设计好的任务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如,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图片或形体语言,配合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课件等视听手段进行该任务的整体输入,让学生在感知语言信息的同时自然地受到任务的驱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与完成任务之间存在着差距,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教学的技能。
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的备课阶段,要抓住小学生好活动、善模仿和记
忆力强的特点,组织好与完成任务密切相关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听、说、唱、写、画、赛、游戏、表演等),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自然、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这些围绕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为随后的学生分小组完成数个微型任务打下基础。
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把教学进程自然过渡到完成任务上来。
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任务,并引导学生创造地完成。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和任务完成后,通过考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出过程性评价。
这种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而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应拟出一至两个与教学内容和话题任务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或表演。
小学阶段我们所设计的课外作业有:制作姓名卡片和地址簿,用英语给朋友或老师打电话,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幽默故事,自制写有英文祝辞的圣诞卡或新年贺卡,模仿课文或对话并录音,用英语写配图短文,给笔友发E-mail,设计英语晚会,用英语收集自己、朋友和家人喜欢的食物、饮料、水果、蔬菜、服装等,查寻各国主要城市及首都名称用英语做简单介
绍等。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所设置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活动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让小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猜谜、小制作的小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学习第五册Unit 3时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食品制一份广告的活动,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当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时候,就会树立起自信心,把兴趣化成动机,豪情满怀地参加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克服。
其次,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当,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教师设计活动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要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学生感受到“我能做我会做”。
即使是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也应根据形式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对于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更要把握好任务的形式、内容和难度。
比如:同样的话题“food”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相互了解对方所喜欢的食物;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说出喜欢某种食物的原因,并能设计出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任务型教学采取合作学习,注意组内的合理分工任务
型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大部分依靠小组活动来完成,小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它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组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亲密的合作伙伴。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
同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点非常重要。
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每组的组长要协助教师组织和监督任务的执行情况。
教师的任务是:规定任务准备与完成的日期、任务内容、展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新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好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比如任务的选择并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发
挥出最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