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年度报告3

自主创新年度报告3
自主创新年度报告3

科技经济融合创新驱动发展

大图宁波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前五位。本报记者李树贵摄

小图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嘉兴设立分析测试中心,为企业提供各种检测服务。

核心语录

今后五年,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围绕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实现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五个倍增”。

——摘自浙江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浙江省围绕破解“四不”问题,扎实推进“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高新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向纵深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取得丰硕成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和项目再创新高。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产出指标

1、全社会研发经费

2012年,浙江省全社会研发(R&D)经费达722.59亿元,占GDP比重达2.08%。2013年全省R&D经费支出预计超830亿元,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2%。

2、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数

2012年,浙江省全社会R&D人员数达27.81万人年,每万人拥有R&D人员为50.78人年。2013年,浙江省全社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1.9万人年。

3、专利授权量

2012年,浙江省专利授权量18843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53件。2013年,浙江省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27万件,同比增长28.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2万件。

4、科技论文数

2012年,浙江省共发表国内科技论文37896篇。2011年国际三大系统收集论文数16149篇。

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012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26.4%。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增长13.5%以上。

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指标

1、重大项目

浙江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2013年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17项,预计研发总投入25.27亿元。积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3年争取国家项目3345项,获中央财政资助经费23.3亿元。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建设了80个基础条件、行业和区域创新三类平台,加入平台的企业和高校、院所达5万多家。新培育36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累计达91家。

“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获批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累计达34家;新培育省级企业研究院54家、重点实验室2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研发中心282家。

3、开放合作与人才引进

围绕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建立了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中葡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等86家国际合作创新载体,目前全省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有22家。认定海正药业、联宜电机等首批10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协同创新项目150多项。

2007年以来,浙江累计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近100项,安排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20多项,取得了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纳米生物医学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硅谷设立浙江省海外创新创业合作基地,在省内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驿站。引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各类创新载体956家,引进高素质人才1.6万名。

4、政策保障

2012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培育和规范网上技术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等,有力地促进了浙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重点领域成果与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衢州高新区成为浙江第5家国家级高新区,新创建5家产业特色鲜明的省级高新区,累计已达25家。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累计达51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10000家。新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总量达44家。重点发展安防、软件、通信、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

浙江省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科技促进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科技特派员制度已实施10年,累计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1771项,引进新技术1468项,引进新品种2153个,创办农业企业300家,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及专业协会432个。

2013年重新组建和选派125个省团队科技特派员,启动首批100家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种业专项研究,加快实施茶产业和竹产业成果转化工程。

3、民生科技领域

2013年,围绕机器换人、两化融合、智慧城市建设、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生物制药等领域,开展重大专项研究,大力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启动2个环保和8个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使先进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浙江)试点进展顺利,遴选了第一批医疗器械产品和示范医疗机构,成立了由12家企业、院所、高校参与的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

2013年,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成交项目4084项、合同金额4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72%。全省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额超过130亿元。

5、每万元GDP能耗

2012年,浙江省万元GDP能耗为0.55吨标准煤(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2011年下降6.1%。

(以上数据由浙江省科技厅提供)

2013精彩之笔

□4月,浙江省科技系统开展“百局千人万企”大调研和破解“四不”大讨论,从5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改进举措。

□5月,浙江省委作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

□5月,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实施10周年,一批功勋科技特派员受表彰。

□7月,浙江启动“八倍增、两提高”6大科技服务专项行动。

□8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明国内首台生物3D打印机。

□10月,浙江大学宣布成功研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11月,国内规模最大的技术成果拍卖交易举行,项目起拍价为1.93亿元,成交额2.68亿元。

□11月,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在衢州开园。

□11月,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带领的创新团队摘得成长企业组第一名。

□11月,浙江省科技厅微博、微信、手机微报等“三微”科技宣传和政府信息平台建立。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浙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民营经济发展突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但是经济增长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从全国来看,浙江科技创新能力仍属较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而科技资源较为贫乏。近年来,浙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领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总体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建设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科技服务能力。开展的网上技术成果拍卖交易,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浙江还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块状经济的功能提升。

浙江经济的活力,是其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应从改善创新环境入手,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实现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型。

(作者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 实验报告 时间:2011年12月

实验一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Unix操作系统 2.学会使用CADENCE的SCHEMA TIC COMPOSOR软件 二:实验内容 使用schematic软件,设计出D触发器,设置好参数。 二、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点击Xstart图标 2、在User name:一栏中填入用户名,在Host:中填入IP地址,在Password:一栏中填入 用户密码,在protocol:中选择telnet类型 3、点击菜单上的Run!,即可进入该用户unix界面 4、系统中用户名为“test9”,密码为test123456 5、在命令行中(提示符后,如:test22>)键入以下命令 icfb&↙(回车键),其中& 表示后台工作,调出Cadence软件。 出现的主窗口所示: 6、建立库(library):窗口分Library和Technology File两部分。Library部分有Name和Directory 两项,分别输入要建立的Library的名称和路径。如果只建立进行SPICE模拟的线路图,Technology部分选择Don’t need a techfile选项。如果在库中要创立掩模版或其它的物理数据(即要建立除了schematic外的一些view),则须选择Compile a new techfile(建立新的techfile)或Attach to an existing techfile(使用原有的techfile)。 7、建立单元文件(cell):在Library Name中选择存放新文件的库,在Cell Name中输 入名称,然后在Tool选项中选择Composer-Schematic工具(进行SPICE模拟),在View Name中就会自动填上相应的View Name—schematic。当然在Tool工具中还有很多别的

电路研究性实验报告

湖南XX学院 电路设计研究型报告 题目:电路综合实验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xxxx班 学生组员:郭x(组长)、黄x、余x 指导老师:厉x 日期:2014年6月13日

电路课程研究性实验 实验报告 成员表现评估: 黄X:优秀 余X:优秀 郭X:优秀 (一)实验内容 一、R、L、C元件参数的测量 1.用电压、电流表判别黑匣子元件性质。 2. 用交流电压、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R、L、C元件交流参数,讨论实验误差引起的原因。 二、正弦电源下电路稳态特性的研究 1.用示波器分别观察R、L、C元件在正弦电源下响应的电压、电流波形。 2.用示波器分别观察R、L、C元件伏安关系曲线。 3. 用示波器分别观察RLC元件串联的在正弦电压情况下感性、容性和电阻性响应的电压、电流波形。 实验员:黄X 余X 郭X 报告及其记录:郭X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RC,RL,RLC的电路的响应 2 通过电路方波响应波形的观察,判别元件性质 3 学会用电压、电流表判别黑匣子元件性质。 4 学习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的参数及其误差分析 5 了解RLC元件在正弦电压情况下的电压电流波形 6.学习正确选用交流仪器和设备 7.掌握功率表、调压器的使用 8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实验,提高科学素养,增加实 验动手能力,提高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通过这次实验,增强了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验,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 与责任心,给今后的工作中带来大的帮助和借鉴。

(三):实验原理 一、R、L、C元件参数的测量 1. 调压器提供实验电压,电压表监测元件电压,电流表监测元件电流,在被测元件两端并接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器,若电流表读数增大则被测元件为容性;反之为感性。 实验操作如【1——1】图接线 实验结果 据图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到表-1中 由表格数据可知电路并入一个电容器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被测元件为感性。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 电路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 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模拟电路实验箱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 =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 C -I C (R C +R E )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 )。然后测量U B 、U C ,记入表2—1中。 表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K 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 60 2 B2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C C CC R U U -

自主创新项目可行性报告(参考)

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链篦机——回转窑球团高温烟气除尘及余热利用系统领域:资源与环境技术 起止时间: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 填报日期:2009年10月15日

目录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2) 1、技术来源 (2) 2、研发形式 (2) 3、曾列入国家哪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 (3) 4、对国家或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作用 (3)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4) 1、国内外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4) 2、申请承担单位目前研发应用情况 (6) 三、现有基础、特色和优势 (7) 1、现阶段已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7) 2、项目创新点及在人才、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特色优势 (7) 2.1项目创新点 (7) 2.2在人才、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特色优势 (8)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 (9) 1、结合发展趋势和基础条件优势说明,主要应用领域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国内外市场需 求 (9) 2、具体说明已有和有待开发的市场情况 (9) 五、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1) 1、研究内容 (11) 2、总体目标 (12) 3、经济目标 (12) 4、技术和质量指标 (12) 六、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13) 1、技术方案,指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13) 1.1技术路线 (13) 1.2关键技术 (13) 1.3工艺流程 (14) 2、本企业在生产场地、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方面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 16 3、简述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三废”处理的措施和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采取的 保护措施方案 (16) 4、说明本项目推广应用计划和保障措施 (17) 4.1推广应用计划 (17) 4.2保障措施 (17) 5、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如果是两家以上单位联合承担,须说明具体分工及联合优势 (18) 七、年度计划内容 (18) 八、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19) 1、单位简况 (19) 2、单位法人及近几年来研究开发业绩 (20) 3、项目组主要成员 (20) 4、简述单位技术装备水平、试验仪器状况 (21) 九、经费预算 (22)

《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前端设计部分)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频率计 所在专业班级:电子科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概述 2 2 一、设计要求2 二、设计原理 3 三、参量说明3 四、设计思路3 五、主要模块的功能如下4 六、4 七、程序运行及仿真结果4 八、有关用GW48-PK2中的数码管显示数据的几点说明5(三)方案分析 7 10 11

(一)概述 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数字频率计是其中一种。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是一种用十进制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数字测量仪器。数字频率计基本功能是测量诸如方波等其它各种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物理量。在进行模拟、数字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其使用十进制数显示,测量迅速,精确度高,显示直观,经常要用到频率计。 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时基脉冲,对比测量其它信号的频率。时基脉冲的周期越长,得到的频率值就越准确。通常情况下是计算每秒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此时我们称闸门时间是1秒。闸门时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1秒,闸门的时间越长,得到的频率值就越准确,但闸门的时间越长则每测一次频率的间隔就越长,闸门时间越短,测的频率值刷新就越快,但测得的频率精度就受影响。 本文内容粗略讲述了我们小组的整个设计过程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讲述了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记述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各个部分的设计思路、程序编写、以及对它们的调试、对调试结果的分析。 (二)设计方案 一、设计要求: ⑴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对方波进行频率测量。 ⑵频率测量可以采用计算每秒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的方法实现。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仿真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Group:Indicators, Family:VOLTMETER 或AMMETER)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 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

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4.根据叠加电路分析原理,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有U1=U2+U3,I1=I2+I3; 经实验仿真: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U1=-1.6V I1=6.8A. 当电压源短路即设为0V,电流源作用时,U2=-4V I2=2A 当电压源作用,电流源断路即设为0A时,U3=2.4V I3=4.8A

所以有U1=U2+U3=-4+2.4=-1.6V I1=I2+I3=2+4.8=6.8A 验证了原理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2.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按上图连接并修改按照例如修改电路的网络标号; 3.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4.分析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田明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N102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名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 学习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一台/组 信号发生器一台/组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 万用表一台/组 四.实验容: 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要求如下: 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 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 电压输出幅度≥1.5V 输出电阻≤3K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集 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

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除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本设计可以采用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对于负反馈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设计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除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整体原理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馈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给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以安顺金星啤酒厂为例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调查对象:安顺金星啤酒厂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法 调查人: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严峻,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总之,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永葆长青的根本秘诀。本文正是立足于企业自主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影响,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贵州金鑫啤酒厂,了解了目前啤酒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在困境中谋生,通过走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2 主体 本人通过假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安顺金星啤酒厂,对近年来金星啤酒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啤酒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走出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对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为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以我的调查,走访结果结合安顺金星啤酒厂浅谈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以及目前啤酒行业面临的困难及金星啤酒厂如何摆脱困境,快速发展等。 2.1 企业为何要自主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市场的占有范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竞争角逐从根本上说就说创新能力的角逐。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2.2企业自主创新的好处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电路实验报告二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二、器材设备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路单元板(TS-B-28),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或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0 I (2-1) i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沿着任一节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0 U (2-2) i 电路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中假定一个方向为参考,称为参考方向。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单元板(TS -B-28)上进行,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X1、X2、X3、X4、X5、X6为节点B的三条支路测量接口。 4.1、验证KCL定律 测量节点B的某支路的电流时,可假定流入节点B的电流为正,并将另外两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将电流表的负极接到B点上,电流表的正极接到该支路的接口上(如图2-2)。

1. 按图2-2(a)接好实验电路,再将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沿逆时针方向调到底,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输出,使U1=10.00V,U2=18.00V,测出AB支路的电流I1值,并在表2-1中记下测量值。 2.将电路转换成图2-2(b)形式,测出并记录BC支路的电流I2值。再将电路转换成图2-2(c)形式,测出并记录BE支路的电流I3值.。 3. 计算∑i I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利用电路中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I1、I2、I3值并与测得的I1、I2、I3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2、验证KVL定律 当要测量电压时,应将三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取ABEFA回路为回路I,BCDEB 回路为回路II,可选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依次测量两回路各支路的电压值。 1. 将电路转换成图2-3形式,仍保持U1=10.00V,U2=18.00V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依次测出回路I中各支路电压U AB、U BE、U EF、U FA和回路II中各支路电压U BC、U CD、U DE、U EB,并在表2-2中记下测量值。 2. 计算∑i U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利用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上述各支路的电压值并与测得的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数据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一、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及回路Ⅰ、回路Ⅱ各支路的电压值。 设图2-3电路的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如图,取流入节点的电流方向为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1+I2=-I3 (2-3)另I4=I1、I2=I5(2-4)取顺时针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回路Ⅰ:R1×I1-R3×I3+R4×I1=U1(2-5)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得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调式方法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得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得影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得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得静 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得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得输出端便可 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得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 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模拟电路实验箱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得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B≈

图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Ic U CE=UCC-I C(RC+RE)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得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得直流10V挡测量UE =2V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然后测量U B、U C,记入表2—1中。 表2—1 测量值计算值UB(V) UE(V) UC(V)R B2(KΩ)U BE(V) UCE(V) I C(mA) 2、6 2 7、2 60 0、6 5、2 2 B2 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I E=或I C= UBE=U B-U E U CE=U C-UE 计算出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最新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最新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按照这次学习培训的通知要求,我利一周时间深入到企业、乡镇就本地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实际就深化我市自主创新工作做了认真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亿元,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三年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我们抢抓机遇,始终坚持项目主导,工业立市之路;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注重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实力的结果。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近几年来,我市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20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8%。全市拥有各类专利112项,有38项得到实施,转化率为34%,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科技研发和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培育了生物制药等一批地方特色产品和高科技品牌。 xx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各种实验设备多数填补了国家空白,替代进口产品,其中为中国航天部507所研制生产的航天员座椅试验台,在神舟5号、6号飞船飞行中为确保宇航员安全做出了贡献。公司生产的玉米花丝饮料属专利产品,采取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坚持以两区为重点,创新载体日益完善。两区,即长春a市经济开发区和a市工业集中区。我们按照唯此唯大上项目,重中之重开发区的思路,不断加强载体建设,注重发挥两区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的承载作用。目前, a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建成8平方公里,共落位项目242个。在开发区内先后投资4.5亿元,建设了四期创业孵化基地,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己有28户企业入驻,使其成为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一片乐土。随着开发区在能源建材、机械加工、医药等产业的集聚壮大,几个融资、服务平台相继筹建,为推动、方便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打下了一定的基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cmos模拟集成电路实验 姓名:何明枢 班级:2013211207 班内序号:19 学号:2013211007 指导老师:韩可 日期:2016 年 1 月16 日星期六

目录 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内容 (1) 三、实验结果 (1) 四、实验结果分析 (3) 实验二:差分放大器设计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要求 (4) 三、实验原理 (4) 四、实验结果 (5) 五、思考题 (6) 实验三: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设计 (7) 一、实验目的 (7) 二、实验内容 (7) 三、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7) 四、实验原理 (7) 五、实验结果 (9) 六、实验分析 (10) 实验五: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 (11) 一、实验目的 (11) 二、实验题目及要求 (11) 三、实验内容 (11) 四、实验原理 (11) 五、实验结果 (14) 六、电路工作状态分析 (15) 实验六: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 (17) 一、实验目的 (17) 二、实验要求 (17)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原理 (21) 五、实验结果 (23) 六、思考题 (24) 七、实验结果分析 (24) 实验总结与体会 (26) 一、实验中遇到的的问题 (26) 二、实验体会 (26) 三、对课程的一些建议 (27)

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 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 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 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ynopsys,建立库及Cellview文件。 2、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图。 3、设置仿真环境。 4、仿真并查看仿真结果,绘制曲线。 三、实验结果 1、实验电路图

实验四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四 两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l 、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2、学会放大器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3、了解放大器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对于二极放大电路,习惯上规定第一级是从信号源到第二个晶体管BG2的基极,第二级是从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到负载,这样两极放大器的电压总增益Av 为: 2V 1V 1 i 1 O 2i 2O 1i 2O ,i 2O S 2O V A A V V V V V V V V V V A ?=?==== 式中电压均为有效值,且2i 1O V V =,由此可见,两级放大器电压总增益是单级电压增益的乘积,由结论可推广到多级放大器。 当忽略信号源内阻R S 和偏流电阻R b 的影响,放大器的中频电压增益为: 1be 2 be 1C 1be 1L 11i 1O S 1O 1V r r //R 1 r R V V V V A β-='β-=== 2 be L 2C 2 2be 2L 21O 2O 1i 2O 2V r R //R r R V V V V A β-='β-=== 2 be L 2C 2 1be 2be 1C 12V 1V V r R //R r r //R A A A β?β=?= 必须要注意的是A V1、A V2都是考虑了下一级输入电阻(或负载)的影响,所以第一级的输出电压即为第二级的输入电压,而不是第一级的开路输出电压,当第一级增益已计入下级输入电阻的影响后,在计算第二级增益时,就不必再考虑前级的输出阻抗,否则计算就重复了。 2、在两极放大器中β和I E 的提高,必须全面考虑,是前后级相互影响的关系。 3、对两级电路参数相同的放大器其单级通频带相同,而总的通频带将变窄。 ) dB (A log 20G 式中G G G V u o 2u o 1u uo =+= 三、实验仪器 l 、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见图4-1

2019年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调研报 告 把自主创新资助、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逐步促进现代高科技的发展。 金融的运行具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有偿使用的资本。这个特点决定了借款人,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企业,必须保证把贷款使用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够产生还贷资金的项目上。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制度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说来,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构建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鼓励探索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 一个可行的运行模式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合作,形成风险准备基金。由创新基金统一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资金给科技型中小企业、“863”“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等的承担单位,通过集成科技资源,利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通过科技贷款贴息,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适当提高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企业承付基本利息,政府资金负担上浮利息。例如,厦门市科技局为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先后于20**年4月28日、8月8日,与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签订了“共同扶持科技型企业协议”,共同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20**年底,南京市科技局

与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共同开展“银政合作”试点,交通银行在两年内向南京市科技局推荐的科技项目给予8亿元的授信额度,南京市科技局负责筛选重点项目向银行推荐,对部分重点项目采用贴息引导科技贷款。 二、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是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科技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有效运作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如果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对科技项目进行贷款支持。相反,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可能选择放弃这个市场。这就要求银行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通过各种手段有效降低对企业的信贷风险,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担保形式,发放多种低风险的贷款;可以探索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解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要。 三、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具创新 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金融部门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放可转换债券、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进行融资,既使银行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又可以有效弥补产业化的资金缺口,实现科技和金融、政府和社会多赢共利的目标。例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债券”,捆绑了12个开发区、发债规模8亿元,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再例如,以股票作担保的表外研发证券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路仿真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Group:Indicators, Family:VOLTMETER 或

AMMETER)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 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4.根据叠加电路分析原理,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有U1=U2+U3,I1=I2+I3; 经实验仿真: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U1=-1.6V I1=6.8A. 当电压源短路即设为0V,电流源作用时,U2=-4V I2=2A 当电压源作用,电流源断路即设为0A时,U3=2.4V I3=4.8A

所以有U1=U2+U3=-4+2.4=-1.6V I1=I2+I3=2+4.8=6.8A 验证了原理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2.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按上图连接并修改按照例如修改电路的网络标号; 3.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4.分析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点数为10,观察输出节点为Vout响应。 TRAN分析:分析5个周期输出节点为Vout的时域响应。 实验结果: 要求将实验分析的数据保存 (包括图形和数据),并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提交实验报告时需要将实验结果附在实验报告后。 根据并联谐振电路原理,谐振时节点out电压最大且谐振频率为w0=1/LC=1000 10,f0=w0/2 =503.29Hz 谐振时节点out电压 * 理论值由分压公式得u=2000/(2000+10)*5=4.9751V.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 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 和I CQ 均约为2mA ;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 ,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 约为2mA ,U GDQ < - 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 ,U GSQ ,U A ,U S 、U GD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o1U s U o U 1u A

某市自主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doc

某市自主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当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我市自主创新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为契机,精心组织实施“创新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建设千亿**、和谐**、活力**和文化强市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一)高新技术产业有新发展 一是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方面有新突破。“xxx”以来,我市帝伯格茨活塞环公司、安徽金光集团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迈进了“国字号”

行列。到目前,**市共有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8项。xx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亿元。为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市积极组织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恒昌机械公司“自动化卫生包装机械系列产品”、长谷川公司“船用柴油机燃油单元”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市高新技术水平。二是致力于传统产业高新化,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传统产业高新化方面有新成效。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作扎实推进。自xx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城市以来,我市先后培育7家省级示范企业,使全市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安徽华茂集团在市科技部门3万元项目资金引导下,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以物流与生产管理为核心的企业erp系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益国内领先,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加速传统产业高新化成效显著。华茂集团用高新技术成功改造环锭纺纱设备,开发高支紧密纺系列产品,获省科技奖二等奖,在国内棉纺行业达到领先水平。曙光集团实施氰化物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项目后,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再上新台阶。三是致力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在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方面有新进展。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闪光点”,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应用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电科12 - 1班 学号:32 姓名:周龙 指导教师:刘倩 2015年5月20日

实验一、反相器版图设计 1.实验目的 1)、熟悉mos晶体管版图结构及绘制步骤; 2)、熟悉反相器版图结构及版图仿真; 2. 实验内容 1)绘制PMOS布局图; 2)绘制NMOS布局图; 3)绘制反相器布局图并仿真; 3. 实验步骤 1、绘制PMOS布局图: (1) 绘制N Well图层;(2) 绘制Active图层; (3) 绘制P Select图层; (4) 绘制Poly图层; (5) 绘制Active Contact图层;(6) 绘制Metal1图层; (7) 设计规则检查;(8) 检查错误; (9) 修改错误; (10)截面观察; 2、绘制NMOS布局图: (1) 新增NMOS组件;(2) 编辑NMOS组件;(3) 设计导览; 3、绘制反相器布局图: (1) 取代设定;(2) 编辑组件;(3) 坐标设定;(4) 复制组件;(5) 引用nmos组件;(6) 引用pmos组件;(7) 设计规则检查;(8) 新增PMOS基板节点组件;(9) 编辑PMOS基板节点组件;(10) 新增NMOS基板接触点; (11) 编辑NMOS基板节点组件;(12) 引用Basecontactp组件;(13) 引用Basecontactn 组件;(14) 连接闸极Poly;(15) 连接汲极;(16) 绘制电源线;(17) 标出Vdd 与GND节点;(18) 连接电源与接触点;(19) 加入输入端口;(20) 加入输出端口;(21) 更改组件名称;(22) 将布局图转化成T-Spice文件;(23) T-Spice 模拟; 4. 实验结果 nmos版图

实验报告自主创新

【小组成员】 鲁建阳 雷洋 李斌 【指导老师】 武 刚 【实训日期】 2 013 年 9月 创新设计结题报告 [自主创新]

课程成绩评价表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工作分工成绩 20100437 鲁建阳 10机械4班模型搭建程序编写论文撰写 20100433 李斌 20100432 雷洋 10机械4班模型搭建论文撰写造型设计 整体评价性能(70%)美观与创意(30%)评语:

目录 一、小车发展简述 (1)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2) 三、方案选择和模型搭建 (4) 四、程序编制和程序说明 (6) 五、运行结果和实训小结 (7) 六、鸣谢 (9) 七、参考资料 (10)

2 一、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 创新实训课程是利用乐高小车套装设计小车完成实训任务的。最后我们选择的结课任务是《自主创新越障小车》。 它要求我们设计并组装具有翻越障碍物能力的小车。 乐高小车套装中包括RCX 控制器、马达、角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触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近800件搭建小车所用的基础构件等。利用这些器件,可方便搭建各种小车。 越障小车是指移动小车通过自身机构翻越移动小车前进方向的障碍物。 自主创新主要解决的问题: 1) 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开动自己的脑筋。 2) 通过自己的和团队的讨论选定一个方向,尽量做到创新。 3) 对初步的想法进行实践,然后再发现不足并改正。 总结一下自主创新面对的问题有:理论联系实际,在创新中改正不足。 1.2 问题的分析 1、乐高组件: 通过前三次认真仔细的创新实训,我对乐高组件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乐高组件是一种优秀的科技教育产品,它将模型搭建和计算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精编版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稳压源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 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 3.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所示:

1.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ICQ及管子C、E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Q 和B、E极的直流电压UBEQ。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其工作原理如下。 ○1用RB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 由图5-2-1可各,当RB、R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B时,则有 UB=RB2·VCC/(RB+RB2) 式中,RB、RB2和VCC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2通过I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IC↑→IE↑→UE↑→UBE↓→IB↓→IC↓ 2.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