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1)如图1,在Rt△ABC 中,AB AC

=,D、E是斜边BC上两动点,且

∠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连接DF.

(1)试说明:△AED≌△AFD ;

(2)当BE=3,CE=9时,求∠BCF 的度数和DE的长;

(3)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D是斜边BC所在直线上一点,BD=3,BC=8,求DE 2的长.

【答案】(1)略(2)∠BCF=90° DE=5 (3)34或130

【解析】

试题分析:()1由ABE AFC

≌,得到AE AF

=,BAE CAF

∠=∠,

45,

EAD

∠=45,

BAE CAD

∴∠+∠=45,

CAF CAD

∴∠+∠=即

45.

DAF

∠=EAD DAF

∠=∠,从而得到.

AED AFD

()2由△AED AFD

≌得到ED FD

=,再证明90

DCF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A作AH BC

⊥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

1

4.

2

AH BH BC

===

1

DH BH BD

=-=或7,

DH BH BD

=+=求出AD的长,即可求得2

DE.

试题解析:()1ABE AFC

≌,

AE AF

=,BAE CAF

∠=∠,

45,

EAD

∠=90,

BAC

∠=

45,

BAE CAD

∴∠+∠=

45,

CAF CAD

∴∠+∠=

即45.

DAF

∠=

在AED和AFD中,{

AF AE

EAF DAE

AD AD,

=

∠=∠

=

.

AED AFD

∴≌

()2AED AFD

≌,

ED FD

∴=,

,90.AB AC BAC =∠=?

45B ACB ∴∠=∠=?, 45ACF ,

∠=? 90.BCF ∴∠=?

设.DE x =

,9.DF DE x CD x ===- 3.FC BE ==

222,FC DC DF +=

()2

2239.x x ∴+-=

解得: 5.x = 故 5.DE =

()3过点A 作AH BC ⊥于H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

1

4.2

AH BH BC ==

= 1DH BH BD =-=或7,DH BH BD =+= 22217AD AH DH =+=或65. 22234DE AD ==或130.

点睛:D 是斜边BC 所在直线上一点,注意分类讨论.

2.如图,在ABC ?中,90C ∠=?,4cm AC BC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E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F 同时从点C 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规定当点E 到终点C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秒,连接DE 、DF .

(1)填空:ABC S ?=______2cm ;

(2)当1x =且点F 运动的速度也是1cm/s 时,求证:DE DF =;

(3)若动点F 以3cm /s 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在点E 、点F 运动过程中,如果存在某个时间x ,使得ADF ?的面积是BDE ?面积的两倍,请你求出时间x 的值. 【答案】(1)8;(2)见解析;(3)4

5

或4. 【解析】 【分析】

(1)直接可求△ABC 的面积;

(2)连接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B=∠ACD=∠DCB=45°,即BD=CD ,且BE=CF ,即可证△CDF ≌△BDE ,可得DE=DF ;

(3)分△ADF 的面积是△BDE 的面积的两倍和△BDE 与△ADF 的面积的2倍两种情况讨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x 的值. 【详解】 解:(1)∵S △ABC =1

2

?AC×BC ∴S △ABC =

1

2

×4×4=8(cm 2) 故答案为:8

(2)如图:连接CD

∵AC=BC ,D 是AB 中点 ∴CD 平分∠ACB 又∵∠ACB=90°

∴∠A=∠B=∠ACD=∠DCB=45°

∴CD=BD

依题意得:BE=CF

∴在△CDF与△BDE中

BE CF

B DCA

BD CD

=

?

?

∠=∠

?

?=

?

∴△CDF≌△BDE(SAS)

∴DE=DF

(3)如图:过点D作DM⊥BC于点M,DN⊥AC于点N,

∵AD=BD,∠A=∠B=45°,∠AND=∠DMB=90°

∴△ADN≌△BDM(AAS)

∴DN=DM

当S△ADF=2S△BDE.

1

2

×AF×DN=2×

1

2

×BE×DM

∴|4-3x|=2x

∴x1=4,x2=

4

5

综上所述:x=

4

5

或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3.如图,Rt△ABC≌Rt△CED(∠ACB=∠CDE=90°),点D在BC上,AB与CE相交于点F

(1) 如图1,直接写出AB与CE的位置关系

(2) 如图2,连接AD交CE于点G,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H=DB,射线HG交AB于K,求证:HK=BK

【答案】(1)AB ⊥CE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全等可得∠ECD=∠A ,再由∠B+∠A=90°,可得∠B+ECD=90°,则AB ⊥CE. (2)延长HK 于DE 交于H ,易得△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45°,易得DH=DE ,然后证明△DGH ≌△DGE ,所以∠H=∠E ,则∠H=∠B ,可得HK=BK. 【详解】

解:(1)∵Rt △ABC ≌Rt △CED ,

∴∠ECD=∠A ,∠B=∠E ,BC=DE ,AC=CD ∵∠B+∠A=90° ∴∠B+ECD=90° ∴∠BFC=90°,∴AB ⊥CE

(2)在Rt △ACD 中,AC=CD ,∴∠ADC=45°, 又∵∠CDE=90°,∴∠HDG=∠CDG=45° ∵CH =DB ,∴CH+CD=DB+CD ,即HD=BC , ∴DH=DE ,

在△DGH 和△DGE 中,

DH=DE HDG=EDG=45DG=DG ??

∠∠???

∴△DGH ≌△DGE (SAS ) ∴∠H=∠E 又∵∠B=∠E ∴∠H=∠B , ∴HK=BK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全等找出角相等,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判定线段相等是本题的关键.

4.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90BAC ∠=,点D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

D 与点B C 、不重合),以AD 为腰作等腰直角AD

E ?,连接CE .

(1)如图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直接写出,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BC CD ,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

,,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

,,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BC CE ⊥,CE BC CD =+,理由见解析;(3)

,BC CE CD BC CE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条件AB=AC ,∠BAC=90°,AD=AE ,∠DAE=90°,判定△ABD ≌△ACE (SAS ),利用两角的和即可得出BC CE ⊥;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BC CE CD =+;

(2)同(1)的方法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BD=CE ,∠ACE=∠ABD ,从而得出结论;

(3)先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ADB AEC ∠=∠,BD CE =,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1)∵△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 ,AE =AD , 在△△ABD 和△ACE 中

90AB AC BAC DAE AD AE ??

∠∠=????

=== , ∴△ABD ≌△ACE (SAS ), ∴∠B =∠ACE ,BD=CE,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B=90?,

∴∠ACE +∠ACB=90?,即BC CE ⊥, ∵BC=BD+CD, BD=CE , ∴BC CE CD =+;

(2)BC CE ⊥,CE BC CD =+,理由如下: ∵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0,,90AB AC AD AE BAC DAE ==∠=∠=, ∴BAC DAC DAE DAC ∠+∠=∠+∠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BD CE = ∵BD BC CD =+ ∴CE BC CD =+, ∴ABD ACE ∠=∠, ∵090ABD ACE ∠+∠= ∴090ACE ACB ∠+∠= ∴BC CE ⊥.

(3),BC CE CD BC CE ⊥=+,理由如下: ∵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0

,,90AB AC AD AE BAC DAE ==∠=∠=,

∴BAC BAE DAE BAE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ADB AEC ∠=∠,BD CE =, ∵CD BD BC =+, ∴CD CE BC =+,

∵090ADE AED ∠+∠=,即090ADB CDE AED ∠+∠+∠= ∴090AEC CDE AED ∠+∠+∠=, ∴090DCE ∠=,即BC CE ⊥. 【点睛】

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利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三角形全等.

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AC 上( “点D 不与,A C 重合),点E 是射线

BC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DE ,以DE 为边作作等边三角形

DEF

?,连接CF.

(1)如图1,当D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同侧时,过点D作//

DG AB,DG交BC于点G,求证:CF EG

=;

(2)如图2,当DE反向延长线与A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同侧时,求证:CD CE CF

=+;

(3)如图3,当DE反向延长线与线段AB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异侧时,猜想CD、CE、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3)CF=CD+CE,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

DG AB,得∠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3)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ABC

?是等边三角形,//

DG AB,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EDF=60°,

∴∠CDG-∠GDF=∠EDF-∠GDF,即:∠GDE=∠CDF,

在? GDE和? CDF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

?=

?

∴? GDE?? CDF(SAS),

∴CF EG

=;

(2)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如图2,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G AB,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GDE ? ? CDF(SAS), ∴CF GE =,

∴CD CG CE GE CE CF ==+=+ (3)CF =CD +CE ,理由如下: 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如图3, ∵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G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GDE ? ? CDF(SAS), ∴CF GE ==GC+CE=CD+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6.如图1,△ABC 中,AB=AC,∠BAC=90o,D、E 分别在 BC、AC 边上,连接 AD、BE 相

交于点 F,且∠CAD=1

2

∠ABE.

(1)求证:BF=AC;

(2)如图2,连接 CF,若 EF=EC,求∠CFD 的度数;

(3)如图3,在⑵的条件下,若 AE=3,求 BF 的长.

【答案】(1)答案见详解;(2)45°,(3)4.

【解析】

【分析】

(1)设∠CAD=x,则∠ABE=2x,∠BAF=90°-x,∠AFB=180°-2x-(90°-x)= 90°-x,进而得到∠BAF =∠AFB,即可得到结论;

(2)由∠AEB=90°-2x,进而得到∠EFC=(90°-2x)÷2=45°-x,由BF=AB,可得:

∠EFD=∠BFA=90°-x,根据∠CFD=∠EFD-∠EFC,即可求解;

(3)设EF=EC=x,则AC=AE+EC=3+x,可得BE=BF+EF=3+x+x=3+2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设∠CAD=x,

∵∠CAD=1

2

∠ABE,∠BAC=90o,

∴∠ABE=2x,∠BAF=90°-x,

∵∠ABE+∠BAF+∠AFB=180°,

∴∠AFB=180°-2x-(90°-x)= 90°-x,

∴∠BAF =∠AFB,

∴BF=AB;

∵AB=AC,

∴BF=AC;

(2)由(1)可知:∠CAD=x,∠ABE=2x,∠BAC=90o,∴∠AEB=90°-2x,

∵EF=EC,

∴∠EFC=∠ECF,

∵∠EFC+∠ECF=∠AEB=90°-2x,

∴∠EFC=(90°-2x)÷2=45°-x,

∵BF=AB,

∴∠BFA=∠BAF=(180°-∠ABE)÷2=(180°-2x)÷2=90°-x , ∴∠EFD=∠BFA=90°-x ,

∴∠CFD=∠EFD-∠EFC=(90°-x )-(45°-x)=45°; (3)由(2)可知:EF =EC , ∴设EF =EC =x ,则AC=AE+EC=3+x , ∴AB=BF=AC=3+x , ∴BE=BF+EF=3+x+x=3+2x , ∵∠BAC =90o, ∴222AB AE BE +=, ∴222(3)3(32)x x ++=+,

解得:11x =,23x =-(不合题意,舍去) ∴BF=3+x=3+1=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勾股定理,用代数式表示角度和边长,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和方程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7.在等边△ABC 中,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DA (如图1). (1)求证:∠BAD =∠EDC ;

(2)若点E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为M (如图2),连接DM ,AM .求证:DA =AM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 =∠ACB =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M=DA ,然后结合(1)可得∠MDC =∠BA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DM=60°即可. 【详解】 解:(1)如图1,

∵△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 =∠ACB =60°, ∴∠BAD =60°﹣∠DAE ,∠EDC =60°﹣∠E , 又∵DE =DA , ∴∠E =∠DAE ,

∴∠BAD=∠EDC.

(2)由轴对称可得,DM=DE,∠EDC=∠MDC,

∵DE=DA,

∴DM=DA,

由(1)可得,∠BAD=∠EDC,

∴∠MDC=∠BAD,

∵△ABD中,∠BAD+∠ADB=180°﹣∠B=120°,

∴∠MDC+∠ADB=120°,

∴∠ADM=60°,

∴△ADM是等边三角形,

∴AD=AM.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轴对称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这些性质.

8.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外侧作直线AP,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交直线AP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PAC=20°,求∠AEB的度数;

(3)连结CE,写出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补图见解析;(2)60°;(3)CE+AE=BE.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C=AD,∠PAC=∠PAD=2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AB,∠BAC=60°,即可得AB=AD,在△ABD 中,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D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EB的度数;

(3)CE +AE=BE,如图,在BE上取点M使ME=AE,连接AM,设∠EAC=∠DAE=x,类比(2)的方法求得∠AEB=60°,从而得到△AME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SAS即可判定△AEC≌△AM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BM,由此即可证得CE +AE=BE.

【详解】

(1)如图:

(2)在等边△ABC 中, AC =AB ,∠BAC =60°

由对称可知:AC =AD ,∠PAC =∠PAD , ∴AB =AD ∴∠ABD =∠D ∵∠PAC =20° ∴∠PAD =20°

∴∠BAD =∠BAC+∠PAC +∠PAD =100°

()

1

180402

D BAD ??∴∠=

-∠=. ∴∠AEB =∠D +∠PAD =60° (3)CE +AE =BE .

在BE 上取点M 使ME =AE ,连接AM ,

在等边△ABC 中, AC =AB ,∠BAC =60°

由对称可知:AC =AD ,∠EAC =∠EAD , 设∠EAC =∠DAE =x . ∵AD =AC =AB ,

∴()

1

1802602

D BAC x x ??∠=

-∠-=- ∴∠AEB =60-x +x =60°.

∴△AME 为等边三角形. ∴AM=AE ,∠MAE=60°, ∴∠BAC=∠MAE=60°, 即可得∠BAM=∠CAE. 在△AMB 和△AEC 中,

AB AC

BAM CAE

AM AE

=

?

?

∠=∠

?

?=

?

∴△AMB≌△AEC.

∴CE=BM.

∴CE+AE=BE.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解决第三问时,通过做辅助线,把AE转化到BE 上,再证明CE=BM即可得结论.

9.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点.

(1)当∠BDA=115°时,∠BAD=___°,∠DEC=___°;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与△DCE全等?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

∠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5,115;(2)当DC=2时,△ABD≌△DCE,理由见解析;(3)可以;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求出BAD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DEC

∠.

(2)当AB DC

=时,利用AAS可证明ABD DCE

???,即可得出2

AB DC

==.(3)假设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

40

ADE AED

∠=∠=?,根据AED C

∠>∠,得出此时不符合;②当DA DE

=时,求出70

DAE DEA

∠=∠=?,求出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A

∠即可;③当EA ED

=时,求出DAC

∠,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B

∠.

【详解】

(1)在BAD中,40

B

∠=,115

BDA

∠=,

1801804011525

BAD ABD BDA

∴∠=?-∠-∠=?-?-?=?,

1801801154025

EDC ADB ADE

∠=?-∠-∠=?-?-?=?.

AB AC =,40B ∠=,40B C ∴∠=∠=,

1801804025115C E DC D E C ?-∠-∠=?-?-?=∠=?. 故答案为:25,115;

(2)当2DC =时,ABD DCE ???.理由如下:

40C ∠=,140EDC DEC ∴∠+∠=?,又40ADE ∠=,140ADB EDC ∴∠+∠=?,ADB DEC ∴∠=∠.

在ABD △和DCE ?中,B C ∠=∠,ADB DEC ∠=∠,当AB DC =时,

()ABD DCE AAS ???,2AB DC ∴==;

(3)

AB AC =,40B C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AED C ∠>∠,∴此时不符合;

②当DA DE =时,即1

(18040)702DAE DEA ∠=∠=?-?=?,

1804040100BAC ∠=?-?-?=?,1007030BAD ∴∠=?-?=?; 1803040110BDA ∴∠=?-?-?=?;

③当EA ED =时,40ADE DAE ∠=∠=?,1004060BAD ∴∠=?-?=?,180604080BDA ∴∠=?-?-?=?;

∴当110ADB ∠=?或80?时,ADE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

10.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B AC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点 E 是 AB 边上一动点,点 P 是 AD 上的一个动点.

(1)若 37BAD ∠=,求 ACB ∠ 的度数;

(2)若 6BC =,4AD =,5AB =,且 CE AB ⊥ 时,求 CE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请直接写出 BP EP + 的最小值. 【答案】(1)53ACB ∠=.(2)245CE =

.(3)

24

5

.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得出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ACB ABC ∠∠=,AD 是BC 边的中线,有

AD BC ⊥,求出ABC ∠的度数,即可得出ACB ∠的度数. (2)根据三角形ABC 的面积可得出CE 的长

(3)连接CP ,有BP=CP ,BP+EP=EP+CP ,当点E ,P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BP+EP 有最小值,即CE 的长度. 【详解】

解:(1) AB AC =,

ACB ABC ∴∠=∠,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90ADB ∴∠=,

37BAD ∠=,

903753ABC ∴∠=-=, 53ACB ∴∠=.

(2)

CE AB ⊥, 11

22

ABC S BC AD AB CE ∴=?=?,

6BC =,4=AD ,5AB =,

24

5CE ∴=.

(3) 24

5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

三、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

11.材料:数学兴趣一小组的同学对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研究:因()2

0a b -≥,将左边展开得到2220a ab b -+≥,移项可得:222a b ab +≥.

数学兴趣二小组受兴趣一小组的启示,继续研究发现:对于任意两个非负数m 、n ,都存

在m n +≥m 、n 的和一定存在着一个最小值. 根据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2

2

25x y +≥__________(0x >,0y >);2

2

1x x ??

+≥ ???

___________

(0x >);

(2)求()5

602x x x

+

>的最小值; (3)已知3x >,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9

2200726

x x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答案】(1)20xy ,2;(2)3)当92x =时,代数式9

2200726

x x +

+-的最小值为2019. 【解析】 【分析】

(1)根据阅读材料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阅读材料介绍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3)把已知代数式变为9

26201326

x x -++-,再利用阅读材料介绍的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0x >,0y >,

∴()()2

2

2522520x y x y xy +≥??=, ∵0x >,

∴2

2

1122x x x x ??+≥?= ???

; (2)当x 0>时,2x ,5

2x

均为正数,

∴562x x +

≥=

所以,5

62x x

+

的最小值为 (3)当x 3>时,2x ,9

26

x -,2x-6均为正数, ∴9

2200726

x x +

+- 9

2x 6201326

x =-+

+-

20132013≥= 2019=

由()2

0a b -≥可知,当且仅当a b =时,22a b +取最小值,

∴当92626x x -=

-,即9

2

x =时,有最小值.

∵x 3>

故当92x =

时,代数式9

2200726

x x +

+-的最小值为20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阅读材料所介绍的方法.

12.(阅读材料)

因式分解:()()2

21x y x y ++++.

解:将“x y +”看成整体,令x y A +=,则原式()2

2211A A A =++=+. 再将“A ”还原,原式()2

1x y =++.

上述解题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

(1)因式分解:()()2

154x y x y +-+-; (2)因式分解:()()44a b a b ++-+;

(3)证明:若n 为正整数,则代数式()()()

2

1231n n n n ++++的值一定是某个整数的平

方.

【答案】(1)()()144x y x y +-+-1.(2)()2

2a b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把(x-y )看作一个整体,直接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即可;

(2)把a+b 看作一个整体,去括号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将原式因式分解; (3)将原式转化为(

)(

)

2

2

3231n n n n ++++,进一步整理为(n 2+3n+1)2,根据n 为正整数得到n 2+3n+1也为正整数,从而说明原式是整数的平方. 【详解】

(1)()()[][]2

1541()14()(1)(144)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2)()()2

2

44()4()4(2)a b a b a b a b a b ++-+=+-++=+-;

(3)原式()(

)

2

2

3231n n n n =++++

()()2

2

2

3231n n n n =++++

()2

231n n =++.

∵n 为正整数,

∴231n n ++为正整数.

∴代数()()()

2

1231n n n n ++++的值一定是某个整数的平方.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掌握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13.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22a b +(a ,b 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因为22521=+.再如,

()2

22222M x xy y x y y =++=++(x ,y 是整数),所以M 也是“完美数”.

(1)请你再写一个小于10的“完美数”,并判断29是否为“完美数”; (2)已知224412S x y x y k =++-+(x ,y 是整数,是常数),要使S 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2200-0=值,并说明理由. (3)如果数m ,n 都是“完美数”,试说明mn 也是“完美数”.. 【答案】(1)8、29是完美数(2)S 是完美数(3)mn 是完美数 【解析】 【分析】

(1)利用“完美数”的定义可得;

(2)利用配方法,将S 配成完美数,可求k 的值 (3)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证明mn 是“完美数”; 【详解】 (1)

22228,8+=∴是完美数;

222925,29=+∴是完美数 (2) ()2

22)2313S x y k =++-+-( 13.k S ∴=当时,是完美数 (3) 2222,m a b n c d 设=+=+,则(

)()

()()22

22

2

2mn a b c

d ac bd ad bc =++=++-

即mn 也是完美数.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阅读理解题目表述的意思是本题的关键.

14.观察下列等式:

22()()a b a b a b -=-+ 3322()()a b a b a ab b -=-++ 443223()()a b a b a a b ab b -=-+++ 55432234()()a b a b a a b a b ab b -=-++++

完成下列问题:

(1)n n a b -=___________

(2)636261322222221+++??++++= (结果用幂表示). (3)已知4,1a b ab -==,求33a b -.

【答案】(1)(a-b )(a n-1+a n-2b+…+ab n-2+b n-1);(2)264-1;(3)76. 【解析】 【分析】

(1)根据规律可得结果(a-b )(a n-1+a n-2b+…+ab n-2+b n-1);

(2)利用(1)得出的规律先计算(2-1)63626132

(2222221+++??++++)即可得

出结果;

(3)利用(1)得出的规律变形,再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变成只含a-b 及ab 的形式,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

()()22a b a b a b -=-+,

()()

3322a b a b a ab b -=-++, ()()

443

223a b a b a a b ab b -=-+++, ()()

55

4

32234a b a b a

a b a b ab b -=-++++,

由此规律可得:

a n -

b n =(a-b )(a n-1+a n-2b+…+ab n-2+b n-1), 故答案是:(a-b )(a n-1+a n-2b+…+ab n-2+b n-1); (2)由(1)的规律可得

(2-1)(

)

63626132

2222221+++??++++=264-1,

∴636261322222221+++??++++=264-1.

故答案是:264-1.

(3)已知4,1a b ab -==,求33a b -.

()()

3322a b a b a ab b -=-++=()() [a b a b --2+3 a b ]

∴33a b -=24431?+?()

=76. 故答案是:76.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15.图①是一个长为2m 、宽为2n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 方法2:

(2)观察图②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m+n )2,(m ﹣n )2,mn 之间的等量关系. ;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已知:a ﹣b=5,ab=﹣6,求:(a+b )2的值;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1

八年级数学试卷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另一边长等于3,则它的周长等于( ). A .10 B .11 C .13 D .11或13 2、下列各项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 等腰梯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3、算术平方根等于3的数是( ). A . 9 B .9 C .3 D .3 4、81的平方根是( ). A .9 B .9± C .3 D .3± 5、下列各组字母(大写)都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A 、D 、E B .F 、E 、 C C .P 、R 、W D .H 、K 、L 6、若MNP MNQ ???,且8MN =,7NP =,6PM =,则MQ 的长为( ). A .8 B .7 C .6 D .5 7、在0.16、3、3 π 、38-、0.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 和9cm 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 )的木条. A .5cm B .3 cm C .17cm D .12 cm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9、5的相反数是 ;16的平方根是 10、45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11、如果346.8 3.604≈,那么346800≈ 12、比较大小: 3- 6- , 0 12- 13、4 25 - = ;100±= 14、7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考号 座位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另一边长等于3,则它的周长等于( ). A .10 B .11 C .13 D .11或13 2、下列各项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 等腰梯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3、算术平方根等于3的数是( ). A . 9 B . C .3 D 4 ). A .9 B .9± C .3 D .3± 5、下列各组字母(大写)都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A 、D 、E B .F 、E 、 C C .P 、R 、W D .H 、K 、L 6、若MNP MNQ ???,且8MN =,7NP =,6PM =,则MQ 的长为( ). A .8 B .7 C .6 D .5 7、在0.163 π 0.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 和9cm 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 )的木条. A .5cm B .3 cm C .17cm D .12 cm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9的相反数是 的平方根是 10、4- ,绝对值是 11 3.604≈≈ 12、比较大小: , 0 1 13、= ;= 14、7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15、若P(m 、2m-3)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其关于y 轴对称

的点的坐标为 16、点P (5、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7、在Rt ABC ?中,已知∠C=90°,∠B=60°,BC=2.3,那么∠A= , AB= 18、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其对称轴是 . 19、下列各数中:0.3 、3π- 、3.14、1.51511511…,有理数有 个,无理数有 个. 20、1 4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满分52分) 21、(本小题5分) 30y -= 22、(本题5分) 如图1,两条公路AB ,AC 相交于点A ,现要建个车站D ,使得D 到A 村和B 村的距离相等,并且到公路AB 、AC 的距离也相等,请在图中画出车站的位置. (图1) 23、(本题5分) 如图2,AC 和BD 相交于点O ,OA=OC ,OB=OD . 求证:D C ∥AB . 24 、(本题5分) 如图3,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CE ,AB ∥ED ,AC ∥FD ,求证:AB=DE ,AC=DF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CGS2009-2010学年度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亲爱的同学:人生就像花一样,尽力地发芽,尽力地生长,尽力地开花,尽力地结果。枝可长可短,花可香可淡,果可大可小,但只要尽力了,就是圆满无悔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你! 一、我的选择我做主(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式子: a 2、x y π+、32x 、1+x x 、x x x )1(+、x 1+y 1,分式的个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 5个 D 、 2个 2、把分式方程 21-y -y y --21=1的两边同乘y -2,约去分母,得 ( ) A 、 1-(1-y )=1 B 、 1+(1-y )=1 C 、 1-(1-y )=y-2 D 、 1+(1-y )=y-2 3、如果 1 12 --x x 的值为0,则代数式x 1+x 的值为 ( ) A 、 0 B 、 2 C 、 -2 D 、 ±2 4、已知函数y = x k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 、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y 随x 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5、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像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 < x 2 <0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1 B.8 C.4.0 D. 2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 B .632=? C .2332=- D .725=+ 3. 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2,2,3 B . 3,4,5 C . 5,12,13 D . 1,2,3 4.若为实数,且,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C .-4 D .4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与4,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0 D .36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7.如图,矩形ABCD 中,AB=3,AD=1,AB 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 .2 B .1-5 C .1-10 D .5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9.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 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 、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 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是( ) 2x ,22a b +,a b π+,1a a +,(1)(2)2x x x -++,b a b +. A .2 B .3 C .4 D .5 2.如图,长方形ABCD 沿A 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 F 点处,∠BAF=600,那么 ∠DAE 等于( ) A .45° B .30 ° C .15° D .60°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 ( ) A .11 B .12 C .13 D .14 4.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 ) A .正六边形 B .正八边形 C .正十边形 D .正十二边形 5.如图,ABC △是一块直角三角板,90,30C A ∠=?∠=?,现将三角板叠放在一把直尺上,AC 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D ,E ,AB 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F ,G ,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40o B .50o C .60o D .70o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80° B .80°或50° C .20° D .80°或20° 7.若23m =,25n =,则322m n -等于 ( ) A .2725 B .910 C .2 D .2527 8.计算 b a a b b a +--的结果是 A .a-b B .b-a C .1 D .-1 9.如图,△ABC 中,AB=5,AC=6,BC=4,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则△BDC 的周长是( )

2016-2017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在△ABC 中,若∠B =∠C=2∠A ,则∠A 的度数为 ( ) A.72° B.45° C.36° D.30° 3.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 ) A.BD =DC ,AB =AC B.∠ADB =∠ADC ,BD =DC C.∠B =∠C ,∠BAD =∠CAD D.∠B =∠C ,BD =DC 5.如图,DE ⊥AC ,垂足为E ,CE =AE.若AB =12cm ,BC =10cm ,则△BCD 的周长是( ) A.22cm B.16cm C.23cm D.25cm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12 B.15 C.9 D.12或15 第4题 第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若点 P(m,m-1)在x 轴上,则点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9.如图,PM ⊥OA ,PN ⊥OB ,垂足分别为M 、N.PM =PN ,若∠BOC =30°,则∠AOB = . 10.如图,在△ABC 和△FED 中,AD =FC ,AB =FE ,当添加条件 时,就可得到 △ABC ≌△FED.(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1.从长为3cm 、5cm 、7cm 、10cm 的四根木条中选出三根组成三角形,共有 种选法. 1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它的底角为 . 13.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为BC 边上的高,E 为AC 边上的一点,且AE=AD ,则 ∠EDC = . 14.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 B 落在点B ′处,DB ′、EB ′分别与AC 交于点F 、G.若∠ADF =80°,则∠EGC = .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如图,两个四边形关于直线 对称,∠C =90°, 试写出a ,b 的长度,并求出∠G 的度数. 第14题 第13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5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初二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直角三角形 2. 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3,2) D. (-2,-3) 3. 若x=2y ,则分式 y x+3y 的值为( ). A. 15 B. 25 C. 14 D. 12 4. 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2x B. y=4x C. y=8x D.y=16x 5. 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4x 2 = 2x B. -x+1x+1 = -1 C. 2x 4x-6 = x 2x-3 D. 1-x+1x-2 =x-2-x+1x-2 6.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四个角都是直角 D.对角线互相平分 7. 关于反比例y=-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B. 图像经过(2,1) C. 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1时,-2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 D.x≥0且x≠1 2.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5,2,3 a b c === B 7,24,25 a b c === C 6,8,10 a b c === D 3,4,5 a b c === 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A.4 B.6 C.16 D.55 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1=∠2B.∠BAD=∠BCD C.A B=CD D.A C⊥BD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EF交AC于点H ,则的值为() A.1B.C.D.6.0) y kx b k =+≠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0 y>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0 x< B.0 x> C.2 x< D.2 x> 7. 体育课上,20人一组进行足球比赛,每人射点球5次,已知某一组的进球总数为49个,进球情况记录如下表,其中进2个球的有x人,进3个球的有y人, 进球数0 1 2 3 4 5 人数 1 5 x y 3 2 A.y=x+9与y= 3 x+ 3 B.y=-x+9与y= 3 x+ 3 C.y=-x+9与y=- 2 3 x+ 22 3 D.y=x+9与y=- 2 3 x+ 22 3 8. 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2)和点B(1,0),则k=,b= 9.已知:ΔABC中,AB=4,AC=3,BC=7,则ΔABC的面积是( ) A.6 B.5 C.1.57 D.27 10. 如图,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2)、点B(1,0),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y 轴分别交与点C、点D.若DB=DC,则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数学 出卷人:竹红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 .作直线A B 的垂线 B .在线段AB 上取点 C C .同旁内角互补 D .垂线段最短吗? 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3.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a =3, b =4, c =5 B. a =30, b =40, c =45 C. a =1, b =, c = D. a :b :c =5:12:13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要说明∠C O D '''=∠DOC ,需要证明△C O D '''≌△DOC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 ,则顶角的度数为( ) (A )60o . (B )120o . (C )60o 或150o . (D )60o 或120o . 7. △ABC 的两边AB 和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D ,E ,若边BC 长为8cm ,则△ADE 的周长是( ) A .8cm B. 16cm C. 4cm D. 不能确定 22223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 密┆┆┆┆┆┆┆┆┆┆┆┆┆┆┆┆┆ 封┆┆┆┆┆┆┆┆┆┆┆┆┆┆ 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座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9 B. 7 C. 20 D. 3 1 2、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 3,4,5 B .6,8,10 C . 1.5,2,2.5 D . 3,4,5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3223=- B.32560=÷ C.a a a 8925=+ D. 27714=? 4、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20cm ,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0cm ,连接AB ,则AB 等于( ) A . 120cm B .130cm C . 140cm D .150cm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E ∥BD ,DE ∥AC ,若AC=4,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 ) A . 4 B . 6 C . 8 D . 10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边的中点,OE=1,则AB 的长是( ) A. 1 B. 2 C. 2 1 D. 4 7、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内角和等于360度 B.对角相等 C. 对边平行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8、若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该四边形一定是( ) A .矩形 B.等腰梯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 A .10 B .12 C .16 D .20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AB ,直线DE 交BC 于点F ,则∠BEF =( ) A .30° B .45° C .55° D . 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代数式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2、计算5 120?的结果是__________。 13、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 、F ,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5、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 16、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 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_____。 17、观察下列各式:312311=+,413412=+,5 14513=+,……请你找出其中规律,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1 B.8 C.4.0 D. 2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 B .632=? C .2332=- D .725=+ 3. 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2,2,3 B . 3,4,5 C . 5,12,13 D . 1,2,3 4.若为实数,且,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C .-4 D .4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与4,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0 D .36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7.如图,矩形ABCD 中,AB=3,AD=1,AB 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 .2 B .1-5 C .1-10 D .5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9.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 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 、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 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2018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第1题图 2018--2019(上)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考试用时:100分钟 ; 满分: 120分) 班级: : 分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题目后的括号) 1.下列图形分别是、、、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7 D. 9 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80° C. 50°或80° D. 20°或80° 5. 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2) B.(-3,-2) C. (3,-2) D. (2,-3) 6. 如图,∠B=∠D=90°,CB=CD ,∠1=30°,则∠2=( )。 A .30° B. 40° C. 50° D. 60° 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 ,6cm ,8cm ,10cm.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如图,△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 ≌△ACD ; (2)AD ⊥BC ; A B D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3)∠B=∠C ;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 如图,△ABC 中,AC =AD =BD ,∠DAC =80o, 则∠B 的度数是( ) A .40o B .35o C .25o D .20o 10.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角都相等,且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 ) A .30o B .36o C .60o D .72o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 ( ) 去.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12.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A .2n +1 B. 3n +2 C. 4n +2 D. 4n - 2 … 第一个图案 第二个图案 第三个图案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最新

八年级数学数下册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八页,共三道大题, 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纸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作图题请用铅笔。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一元二次方程0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 2.如果方程2630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x 12、,那么x x 12的值是() A . 3 B .-3 C.- 32 D . 32 3.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初赛,他们的得分互不相同,按从高分录到低分的原则,取前6名同学参加复赛,现在小明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分数,如果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复赛,那么还需知道所有参赛学生成绩的(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 4.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0862 =+-x x 的一个根,则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0 B .11C.13D .11或13 5.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 E 是BC 的中点.若OE =3 cm ,则AB 的长为() A .12 cm B .9 cm C.6 cm D .3 cm 6.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面积为12平方米,其中沿 对角线AC 修建的小路长为4米,则沿对角线BD 修建 的小路长为() A .3米 B .6米 C .8米 D .10米 7.将抛物线2 3y x =-平移,得到抛物线2 3(1)2y x =---,下列平移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8.已知二次函数2 241y x x =+-的图象上有点A 1(1)y -,,B 2(2)y -,,C 3(3)y -,,则 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3>y 2>y 1 B .y 3>y 1>y 2C.y 2>y 3> y 1 D .y 1 >y 2>y 3 9.在学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后,老师让学生们说出2 23y x x =--的图象 的一些性质,小亮说:“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是1x =”;小丽说:“此 函数图象肯定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小红说:“此函数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 小强说:“此函数有最小值,3y =-”……请问这四位同学谁说的结论是错误的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B.C. D. 2.若有意义,则x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A.0 B .﹣2 C.﹣3 D.﹣4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 A.AO=OD B .AO⊥OD C.AO=OC D .AO ⊥AB 4.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A.2 B. C. D. 5.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 B.a=5,b=12,c=13 C.a=1,b=2,c=D.a=,b=2,c=3 6.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60 B.30 C.20 D.32 7.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图形一定是()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 8.如图,矩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则点M表示的实数为()A.2.5 B.C. D.﹣1 9.如图,在?ABCD 中,BM是∠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M,且MC=2,?ABCD的周长是14,则DM等于() A.1 B.2 C.3 D.4 10.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BC=∠ADC B.AD∥BC,AB∥DC C.AB=DC,AD=BC D .OA=OC,OB=OD 1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110°B.115°C.120° D.130° 12.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8,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 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A.5 B.5 C.5 D.不能确定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下)期末测试题(B) 河北饶阳县第二中学郭杏好053900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2.若-2x+10的值不小于-5,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3.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数据x,使得该数据组中位数为3,则x=_______.4.如图1,在△ABC中,D、E分别在AC、AB上,且AD∶AB=AE∶AC=1∶2,BC=5,则DE= _______. 图1 9.如图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BE是AC边上的中线,BE交AD于F,那么AF∶FD= _______. 图2 ._______=C°,则∠101=BDC°,∠30=B°,∠40=A,∠3.如图10

3 图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5的正整数解有无数个B.xx A.2x<-8的解集是<-4 .D x>3的正整数解有无限个x C.x+7<3的解集是<-4 -2 2 .B-3 C.D.A.1 13.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 yx??xy??yx=A=-B.x+y.)y)(x?xxy??yy(x?yx?2.x?005yx?y0.11=.C = D .22y.02x?yy4yx?) 6,则两个多边形的周长分别为(214.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之比为1∶,其周长差为2212 -6和.66 B6A.和2266和12 D.6++和C.28 .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150 |b|则b=-+A.若|a||b|=|a|3232=B.若ab=b,则a 点钟的火车C.如果小华不能赶上7点40分的火车,那么她也不能赶上8D.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的底边也不等 (.在所给出的三角形三角关系中,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16=∠CB B=∠C .∠A+∠B A.∠A=∠11=∠C.∠°=∠C.∠AB=30 D A=∠B42 11 1 D.1 ..-A. B C- 88b、、) ABCc是△的三条边,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18.如果2222220 <bc2-c-b-a.B 0 >ab2-c-b-a.A 2222220 -c≥- 0 D.a2-C.ab-bc-bc-2bc= 新课标第一网三、解答题(共54分) 19.(10分)证明题 ∥,过D作DEABC如图4,在△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 .-CF,交AC于F.求证:EF=BEEBC交AB于

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6B.8C.10D.8或10 2.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 ∠DAE等于() A.45°B.30 °C.15°D.60° 3.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 () A.66°B.104°C.114°D.124° 4.如果(x+1)(2x+m)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A.2 B.-2 C.0.5 D.-0.5 5.如图,在等腰 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 A.60°B.55°C.50°D.45° 6.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AD,2CE=AC,那么CD的长是() A.2B.3C.1D.1.5 7.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1B.2C.8D.11 8.已知A=﹣4x2,B是多项式,在计算B+A时,小马虎同学把B+A看成了B?A,结果得32x5﹣16x4,则B+A为()

A .﹣8x 3+4x 2 B .﹣8x 3+8x 2 C .﹣8x 3 D .8x 3 9.如图,在ABC ?中,4AB =,3AC =,30BAC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旋转60?得到11AB C ?,连接1BC ,则1BC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10.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 A .45? B .60? C .72? D .90? 11.2019年5月24日,中国·大同石墨烯+新材料储能产业园正式开工,这是大同市争当能源革命“尖兵”的又一重大举措.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石墨烯的理论厚度为0.00000000034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90.3410-? B .113.410-? C .103.410-? D .93.410-? 12.若二次三项式2249x m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可能值是( ) A .6± B .12 C .6 D .12± 二、填空题 13.已知射线OM.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 交于点A ,再以点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 ,画射线OB ,如图所示,则∠AOB=________(度) 14.使1 2x +有意义的x 取值范围是_____;若分式3 3 x x --的值为零,则x =_____;分式2211 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 15.如果关于x 的分式方程m 2x 1x 22x -=--有增根,那么m 的值为______. 16.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o ,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若226m n -=-,且3m n -=-,则m n + =____. 18.若分式15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9.已知13a a + =,则221+=a a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ABC 中.点D 在BC 边上,BD=AD=AC ,E 为CD 的中点.若∠CAE=16°,则∠B 为_____度.

八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3分)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2 B.x≠2 C.x>2 D.x≥0 2.(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A.B.C.D. 3.(3分)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D. 4.(3分)若,则() A.b>3 B.b<3 C.b≥3 D.b≤3 5.(3分)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 B.5,6,7 C.4,5,6 D.3,4,5 6.(3分)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正确的是() A.若a=b,则a2=b2B.若a>0,b>0,则ab>0 C.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7.(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2,则AB=() A.4 B.C.D. 8.(3分)一个四边形的三个相邻内角度数依次如下,那么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88°,108°,88°B.88°,104°,108° C.88°,92°,92° D.88°,92°,88° 9.(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OA=OC,OB=OD C.AD=BC,AB∥CD D.AB=CD,AD=BC 10.(3分)八年级(3)班同学要在广场上布置一个矩形的花坛,计划用红花摆成两条对角线.如果一条对角线用了49盆红花,还需要从花房运来红花() A.48盆B.49盆C.50盆D..51盆 11.(3分)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为5和12,则它第三边的长为() A.13 B.C.13或D.13或 12.(3分)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BC=,AC=2,则连接四边形ABCD四边中点所成的

2020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南通中考)若 1 2x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2 B .x ≥-12 C .x >12 D .x ≠1 2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12和16,则斜边长为( ) A .12 B .16 C .18 D .20 3.如图,在?ABCD 中,已知AD =5 cm ,AB =3 cm ,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则EC 等于( ) A .1 cm B .2 cm C .3 cm D .4 cm 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14×7= 7 2 B.60÷5=2 3 C.9a +25a =8 a D .32-2=3 5.如图,点P 是平面坐标系内一点,则点P 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3 B. 2 C.7 D.53 6.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0.2b B.12a -12b C.x 2-y 2 D.5ab 2 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A B =B C 时,它是菱形 B .当AC ⊥B D 时,它是菱形 C .当∠ABC =90°时,它是矩形 D .当AC =BD 时,它是正方形 8.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BAD =120°,AC =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 .16 3 B .16 C .8 3 D .8 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ABC =∠CDA =90°,BE ⊥AD 于点E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BE =( ) A .2 B .3 C .2 2 D .2 3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在□ 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则△ 的周长是() A.6 B.8 C.9 D.10 3.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分别为边的中点.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 B.4 C.6 D.8 4.如图为菱形与△ 重叠的情形,其中在上.若,,,则() A.8 B.9 C.11 D.12 5. (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已知四边形ABCD,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当AC=BD,AC平分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D.当AC=BD,AC⊥BD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6. (2020湖北孝感中考)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7.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 cm,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4 B.2 C. D. 8.(2020贵州安顺中考)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 AB上的点,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 为() A.2 B. C. D.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在□ABCD中,已知∠ ,,,那么 _____ , ______ . 10.如图,在□ 中,分别为边的中点,则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11. (2020湖北襄阳中考)在鰽BCD中,AD=BD,BE是AD边上的高,∠EBD=20°,则 ∠A的度数为_________. 12.如图,在△ 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 ∠C的度数为________. 13.(2020上海中考)已知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AE=AD,过点E作AC的垂线,交边CD于点F,那么∠FAD=________. 14.若凸边形的内角和为,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的对角线条数 是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且,则BD的长为_____cm,BC的长为_____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