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第六版-教学及学习大纲及重点

医学心理学 第六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1 / 1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

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B 两项都是、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一章主要理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 1.经典条件反射把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称为:()II A 强化 B 消退 C 有效 D 泛化 [答案] A 2.`斯金纳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称为:()I A 杠杆动作研究 B 经典条件反射 C 奖励惩罚研究 D 操作条件反射 [答案] D 3.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II A 泛化 B 正强化 C 积极刺激 D 有效刺激 [答案] B 4.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II A 消退 B 惩罚 C 负强化 D 泛化 [答案] B 5.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III A 惩罚 B 消退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答案] D 6.精神分析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III A 催眠状态 B 潜意识 C 前意识 D 消失的意识 [答案] B 7.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I A 自我 B 本我 C 潜意识 D 超我 [答案] C 8 .贝克(Beck AT )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这一观点是指:()II A 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B 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C 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D 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导致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答案] D 9 .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I A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 B 心理神经免疫学 C 现代分子生物学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10 .罗杰斯认为儿童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I I A 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 B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距离接近 C 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 D 潜能发展的阻碍 [答案] A

医学心理学 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定义 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四、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定义 医学模式(medicine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二、医学心理学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 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2、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5、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6、相关研究法: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直接推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医学心理学相关工作普遍开展的国际大环境。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比较

心理学各流派的比较 一、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世界的本原,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经历了:泰勒士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学及其关系;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是由土、水、火、空气组成的;德谟克利特则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可见,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具体的物体发展到无法看到的物质。而随着人们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哲学家开始从注意自然问题转到关心人事问题上来了,尤其是认识和道德问题,而在德谟克利特之前的哲学家大多认为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万物的规律,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这是理性主义的开始。从德谟克利特之后,普罗泰哥拉是古希腊第一位“智者”,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认为没有不变的、持久的真理,没有神认可的法律,没有永恒的价值法规。事物的尺度不是上帝或抽象的科学真理,而是人类的需要和对幸福的探求,这种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重要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教育的作用是把知识引出来,并根据此提出了产婆术,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被柏拉图发展为理念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柏拉图认为世界本体是由理念构成的,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把心理分为理性、意气和情欲。理性是最高级的灵魂,相当于哲学王的灵魂;意气指向赢得荣誉和光荣,位于胸部,相当于武士的灵魂而情欲与肉体的快乐位于腹部,相当于劳动者的灵魂。这是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他提出理念回忆说,认为学习是为了回忆已有的知识,并提出联想的观点促进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质料和形式构成,质料是具有可能性的原料,必须取得一定的形式,其可能性才能实现,这种质料形式论是唯物论的思想,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积极的,这是唯心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除了认识功能,还具有动求功能。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心理学形成的源头。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灵魂是什么,把灵魂及其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围绕这个问题,思想家们引申出心身关系、心理过程等一系列不同问题的争论,同时奠定了中世纪的灵魂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受到宗教的影响,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以灵魂的官能心理学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阿圭那。奥古斯丁认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者是灵魂的主要官能,但他强调意志的作用,三者在经验上形成了统一体。这一思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临床应用学科。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生物因素得到控制,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取代传染病称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这些至死疾病与吸烟、酗酒等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则是上述各种行为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更新迅速,社会竞争加剧,这些都对人类内部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保持健全的心理状态,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中介关系已有较深入的了解。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也证明,心里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身心舒适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4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认识完整的体系,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总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5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相关研究法。 6医学模式: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像医学工作的结局。 7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8调查法:是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9心理测量法:是指以心理测验或评定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以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科研的工作要求的一种方法。10个案法:是对单一案例的研究。包括搜集被试的历史背景、测验材料、调查访问结果,以及有关人员做出的评定和情况介绍。 11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12相关研究法:是考量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13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 14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5感觉的特征:感觉性和感觉阈限、感觉后像、感觉的适应、感觉对比、联觉。 16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7知觉的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8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再现。 19记忆分类:内容分—形象、逻辑、情绪、运动。加工方式和保持时间—感觉、短时、长时。 20注意: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2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是重要特征。方式分类—动作、形象、抽象。指向性分类—聚合和发散。独立程度—常规和创造性。 22情绪和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23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E】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3、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B】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卫生 D、心理咨询 E、心理适应

4、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 5、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6、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E】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7、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9、儿童病人的求医行为属【B】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参与型 E、合作型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属于【A】 A、人格测验问卷 B、智力测验 C、人格投射测验 D、评定量表 E、神经心理学测验 11、一男性,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的人格类型是【A】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试题

医学心理学试题

1 .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Ⅲ A 语言的理解能力 B 负责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C 与工作记忆有关 D 与自我意识有关 [答案] A 2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Ⅱ A 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 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 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 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答案] D 3 .人的心理是:()Ⅰ A 人脑的功能 B 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C 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4 .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Ⅰ A 遗传家庭社会环境 B 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 C 父母老师朋友 D 家庭学校单位[答案] B 5 .认知过程包括:()Ⅰ A 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 B 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 C 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表象 D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答案] D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Ⅱ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答案] C 7 .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Ⅰ A 再现 B 识记 C 保持 D 再认 [答案] D 8 .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Ⅱ A 再现 B 想象 C 思维 D 幻想 [答案] B 9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Ⅰ A 复杂性、逻辑性 B 逻辑性、概括性 C 分析性、抽象性 D 间接性、概括性 [答案] D 10.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Ⅱ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 C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 Ⅱ A 心境 B 激情 C 美感 D 应激 [答案] A 12.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Ⅰ A 自然需要 B 生理性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精神性需要 [答案] C 13 .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Ⅰ A 持久而强烈 B 持久而微弱 C 短暂而稳定 D 短暂而强烈 [答案] D

医学心理学答案

医学心理学答案 答题须知:我们下面的答案是按每个题目的第一个字拼音的大写字母排列的, 题全,答案正确率高,保您通过考试。 我们答案在不断的完善中......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A.ABC理论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A)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 A.ABC理论中的“A”具体是指(A )。 A.艾利斯后期又发展了ABC理论,提出了D和E两部分,其中D部分指(D ) A.艾利斯认为产生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重要原因是(C ) A.安娜·佛洛依德在(C )中发展了防御机制的理论 A.按WHO认定的青春期年龄是(C )

A.按照潜意识理论,心理活动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C) A.按照心理过程的特点对性格类型进行分类不包括(D ) A.按照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将需要划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其中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是( A) A.按照研究的(D )分为横断性研究和纵向性研究 B. “白痴”又被称为(D) B.BIS属于(A ) B.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心理防御方法是(C ) B.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身上的心理防御方法是(C ) B.保证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B) B.保证与调节大脑皮质紧张度和觉醒的器官主要是( C)。

B.病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或不承认自己是病人,此属于(A ) B.病人的心理变化不包括(D ) B.病人角色不包括( D) B.病人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恢复了社会生活能力,本应承担起原有的社会角色全部或部分责任,但病人确表现出对自己无信心,而安于病人角色的行为属于( C)。 B.病人为了预防、治疗及护理疾病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被称为 (C ) B.病人心理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B.病态心理变化中最容易出现且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 )。 B.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多见于( C)。 B.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又称为( A) B.不尊医行为的的影响不包括(B )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二、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 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三、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蛋白质、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四、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相关研究法。 五、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2)感觉后像。(3)感觉的适应。(4)感觉对比。(5)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举例,我们感觉的“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等就是联觉现象。) 七、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八、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分类: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2,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九、遗忘规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十、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十一、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 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方式来分①动作思维②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分①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②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来分①常规思维②创造性思维 十二、想象: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功能:(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想象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想象具有代替作用 (5)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神经 的机能活动过程 十三、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 5.实验法 6.相关研究法 感觉(sensation)的定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也呈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的强度,越小,感觉越强。绝对感受性:人们在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值: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叫感觉后像。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1、心身疾病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117) 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的特征: 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都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3.都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你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一定的躯体损 害。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 识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3、心理的实质(P15)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4、感觉(P16)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P16)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P19) ①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心理咨询(P168)又称心理辅导,是通过对话对来访者予心理上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7、心理治疗(P152)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 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08救援 第一章绪论(注意把概念与例子之间的对应) 1.(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深信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⑷研究各类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治疗。 3.(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像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注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解P5)身心分离观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观念。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 5.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认知过程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人格倾向性 人格(个性)人格特征 自我意识系统 第一节认知过程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特征(注意与例子的对应):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其间成反比关系; ⑵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停留现象,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⑶感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现象最强,听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较为少见,痛觉无适应现象; ⑷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⑸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 3.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如看到红红的苹果、听见动人的歌曲等。 4.知觉的特性:⑴只觉得相对性⑵知觉的整体性⑶知觉的理解性⑷知觉的恒常性(恒定、正常)视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如看五星红旗从不同角度都是红色,雪是白的等都属恒常) 5.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6.错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按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世界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

现代世界主要心理学流派 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反省心理学派成立于2007年12月,创始人是中国学者杜向阳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人开创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灵控制术》,2013年1月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如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及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有售! 反省心理学在心理结构、意识流、潜(无)意识、二元心理、智力与天才、天才培养、心理分析、心理调控、心理治疗、创造性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心理的计算机比喻、打开心理黑箱等多项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并做出了心理二元说、四大意识流、心理的工厂比喻、精神相对论等多项世界首创,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二元心理”,并开创研究“第二心理”之先河,其意义不亚于精神分析开创研究潜意识之先河,因为二者都大大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新领域,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发现第二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心理学的学科定性、研究方法,关系到心理黑箱能否打开以及打开的方法(这一点关系到心理学的成熟和腾飞),此外还关系到“人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打开心理黑箱是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脑高级思维的前提! 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像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新流派。反省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创的概念、独创的理论,并且其概念、理论能贯穿应用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理论体系之一。 反省心理学吸收、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例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等。 反省心理学已成功破解人脑智力之谜、天才之谜、心理疾病之谜和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之谜,并找到了有效提高智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思维的初步方法,因此,反省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心理调控、情绪管理、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反省心理学起源于对天才和天才教育的研究,人脑思维和天才的成因是它最初的研究对象,后把研究对象扩大到普通人、精神病人以及心理治疗、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最终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流派—反省心理学派。这一点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因为精神分析学派也诞生和成长于大学校园之外,是在弗落伊德对精神病的研究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二者的不同之处为:反省心理学从研究天才开始,其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正常人和心理疾病患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因此,反省心理学的理论既适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