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错题集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错题集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错题集

五年级下学期《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错题集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19,2’*3)

1、-0.5()-0.05。

2、()数的相反数大于原数;()数的相反数小于原数;()的相反数等于原数。

3、如果a不是负数,那么-a是()(正数、负数、非正数、非负数)。

4、如果a在0的右面,b>a,那么b是()(正数、负数、非正数、非负数)。

5、有一些数:-1、+2.5、0、+100、-3.5、72、-8、+1,其中正数有();负数有();小于-1的数有();大于+2的数有();大于-3小于+3的数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6、在数轴上,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的数是();+20和-20与远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不小于-5,不大于+8的单位长度的点一共有()个。

7、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因此好平面逐年上升,印度洋上的某一小岛平均高度仅比现在海平面高1.2米,记作()米;如果海平面每年上升2厘米,那么大约()年后该小岛将被大海淹没。

8、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傍晚5时的气温是()℃;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凌晨4时的气温是()℃。

9、把-4、+2、-3、0、-1、-7、-2、-5分别填入合适的圈内:

既小于-1又

大于-4的数

小于-1的大于-4的

二、判断题(2’*4)

1、在数轴上,在-2和+2之间只能表示出-1、0和+1共3个点。()

2、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相距2个单位长度。()

3、有A、B两个负数,其中A距离原点比B距离原点更远,所以A>B。()

4、向东和向西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则向南和向北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计算题(能简算使用简便运算)(4’*3)

[100-(7.25+2.75×8)]÷50 (18.5×3.8+3.8×2.5)÷0.19

11.01+19.19÷49.9×0-4.99÷49.9

四、应用题(55’)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高是2.8米,底长是高的1.3倍,求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

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56米,腰是13米,如果梯形的下底缩短5米,面积就要减少30平方米。求这个梯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7’)

3、今年弟弟8岁,哥哥14岁,当两人年龄之和为48岁是,他们俩分别几岁?(7’)

4、甲乙两队同时修两条长度都是1200米的路,甲先修了8天之后乙才开始修,结果两队都在第20天修完。请问乙队平均每天比甲队多修多少米?(7’)

5、王强、李明、沈红、张华四位同学的家正好处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线上,规定向东为正:问:①如果王强家为原点,李明家的位置为-200米,沈红家和王强家相距300米,那么李明家和沈红家相距多少米?并在图中标出?(7’)

②王强家在沈红家-300米处,李明家在王强家+1000米处,张华家在李明家-200米处,那么张华家和王强家相距多少米?(7’)

0 300 -300 -200 -100 100 200 -400 -500 400 500 东 200 500 -100 0 100 300 400 -200 -300 600 700

6、小巧、小胖、小亚、小丁四个人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小巧家在小胖家的东边800米处,小亚家在小巧家的西边500米处,小丁家和小亚家的中点处就是小胖家。小胖要给三个小伙伴送课外书,以平均每分钟55米的速度行走,到每个小伙伴家停留3分钟,那么小胖从出发到回家,最少要用多少分钟?(7’)

7、有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圆,AB是一条直径,一只小蚂蚁从A点出发爬向B点,爬行的速度是每分钟8厘米,爬行的方向为+1、-3、+5、-7、+9、-11… …。照这样爬行,最少花多少分钟可以到达B点?(7’)

A

B

内蒙古兴安盟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内蒙古兴安盟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3 °C比0 °C()。 A . 高3 °C B . 低3 °C C . 不能比较 2. (2分)(﹣2)×=() A . -2 B . 1 C . -1 D . 3. (2分)在-8、3.6、0、19、-20、+6、-16、-0.5这八个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负数有4个 B . 正数有4个 C . 正数有3个 4. (2分) (2018六下·临河期中) ﹣5、﹣45、7、+1.3、0、17、+23中正数有()个. A . 2 B . 3

C . 4 5.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0是自然数 B . -2.5是小数 C . -1不是负数 D . -2是整数 6. (2分) -4()-6。 A . > B . < C . =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7. (2分)如果大雁向南飞400米,记作+400米,那么-600米表示大雁向北飞600米。 8. (2分)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 9. (2分) (2016六下·庆阳月考) 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10. (2分)判断对错。 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1.20米记作+0.20米,那么-0.05米所表示的高是0.95米。 11. (2分)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最小的正数是0. 三、填空题 (共8题;共16分) 12. (2分)把-7,4.8,+30,-5,-1.2从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分)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 零下7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数轴的相关知识,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绝对值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的: 1、教学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能将学过的整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表示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4、掌握绝对值的表示法,给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为进一步学习正数和负数加减法打下基础,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准备,是衔接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重点是相反数和绝对值,难点是正数和负数及数轴概念的理解。 教学课时:

约6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1、正数和负数 教学内容:完成例题,“试一试”及练习一a组的1-7题,b组的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正数和负数,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相对的理解,培养创新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负数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出示气温图,说一说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找一找哪些是没有学过的?二探究新知: 1师:你会读这些数字吗?试一试. 师:像-1、-4、-8……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为了和负数相对应,我们把以前学过的除零以外的数叫作正数,并可在前面加上符号“+”,读作正。 2自学课本第二页的内容。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正、负数的例子吗? 3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读题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明确: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 4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相关题目。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一a组的1-7题。 第4题要重点订正。 2完成练习一b组的第1、2、3题。 四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数轴(一)

【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2017.2.20 教学内容:认识负数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参P19-22 学情分析: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 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 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初步认识负数 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作用 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 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 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 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 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 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陈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4月下旬 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 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 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 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 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 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 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 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 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 它们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在0℃以上 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 是零上4摄式度 我们可以记作+4℃

内蒙古乌海市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内蒙古乌海市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2015·湛河) 一袋上好佳薯片的外包装上写着50g±2g,这袋薯片最多或最少重()g. A . 50,48 B . 51,49 C . 52,48 D . 49,52 2. (2分)(﹣3)×2的结果是() A . ﹣5 B . ﹣6 C . -1 D . 6 3. (2分)(2019·新罗) 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A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 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都在小月 C . 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D . 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4. (2分) (2018五上·盐城期中) 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首次明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A . 祖冲之

B . 刘徽 C . 华罗庚 D . 陈景润 5. (2分)下列温度中,适合表示冰箱温度的是()。 A . 36℃ B . -100℃ C . -10℃ 6. (2分)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 . -10 B . -2 C . +3 D . +1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7. (2分)如果在银行存入4000元记作+40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3000元记作-3000元。 8. (2分)判断对错. 负数都比零小 9. (2分)判断对错. 在表示数的直线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10. (2分)如果+3表示比10大3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就是13。 11. (2分)数轴上0右边的数都比左边的大. 三、填空题 (共8题;共16分) 12. (2分)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正数及负数的初步认识.docx

第二章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例中认识负数;知道正负数的实际含义,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 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数轴,借助数轴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正数和负数(一) 作业目标: 1、能运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一、找一找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连线)。 买入向右走 海平面以上支出 向左走下降 收入海平面以下 上升卖出 二、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或生产实际中,我们常用()和()来表示具有相反 意义的量。像 +18、2、6、100、 +78 等等前面有“+”号或没有任何符号的数都是(),前面有“-”的数都是负数。 2、零既不是(),也不是()。 3、+ 15℃读作:();零下2℃记作:() -20℃读作:(),表示();零上13℃记作:()三、将下列各数分类。 + 6,,-,0,+, 520,-5,-,20,100,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非正数,又非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零上温度为正:某天中午气温,零上20℃,记作:() 某天傍晚气温,零下1℃,记作:() 2、海平面以上为正:比海平面高出848 米,记作:() 比海平面低155 米,记作:() 3、收入为下: 5 月份小华家的总收入为4500 元,记作:() 5 月份小华家的总支出为3400 元,记作:()

1.1 正数和负数

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过程和方法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数与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数、负数的意义以及对基准的理解。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与对基准的理解。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 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 名字是XXX,身高1.76米,体重78.5千克,今年27 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46个同学,其中男同 学有27个,约占全班总人数的58.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 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 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 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呢? (学生在脑中产生疑问。)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投影) 1、在冬日的某一天,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当 天温度如图所示,你能读出北京、上海、哈尔滨三座 城市的最低温度各是多少吗? 2、在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4,在西部有 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这两个数表示的高 先回顾小学里 学过的数的类型,归 纳出我们已经学了 整数和分数,然后, 举一些实际生活中 共有相反意义的量, 说明为了表示相反 意义的量,我们需要 引入负数,这样做强 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 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 燥乏味为了既复习 小学里学过的数,又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21世纪教育网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 问题情境,以尽量贴 近学生的实际.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

《正数负数以及的意义》

《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课堂设计中多从最基础的知识出发,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 重点难点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有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应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弓I入新课 引入新课:数学是离不开数的,请同学们回答:小学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导入讲解: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教师展示课件: 由计数、排序、产生数1、2、3…… 由表示"空位"、“没有”产生0 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

问题1、实际生活中仅仅有正数和分数能够满足需要吗 【讲授】进行新课 (一)、教师展示课件: 1、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2、温度计。 (二)、教师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把以前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叫正数。有时在前面加上“+”号。如 +0.5;+3;+1/2……+ 号可以省略。 2、我们把在以前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如一3;— 0.5; —2/3…… 3、一个数前面的“ + ”“一”号叫他的符号,“一”读作“负”,“ +”读作 “正”。如“一5”读作“负5” , “ +3 ”读作“正3”。 4、学生思考:“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 ? 5、教师讲解“ 0”的含义:“0”不仅仅表示没有,有时也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6、负数小史。 7、范例解析,加深理解。 8、怎样理解相反意义的量? (1)、相反意义的量具有两个要素:一是意义相反,二是都具有数量 (2)、与一个量成相反意义的量不止一个。 (3)、对于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哪一个规定为正带有任意性。不过习惯上把“向东”,“运进”,“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反之则为负。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数轴的相关知识,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绝对值的相关知识。教学目的: 1、教学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能将学过的整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表示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 4、掌握绝对值的表示法,给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为进一步学习正数和负数加减法打下基础,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准备,是衔接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重点是相反数和绝对值,难点是正数和负数及数轴概念的理解。教学课时: 约6课时。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1、正数和负数教学内容:完成例题,“试一试”及练习一a组的1-7题,b组的1-3题。教学目的:1、认识正数和负数,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2、培养学生对相对的理解,培养创新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负数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出示气温图,说一说各数字表示的意思,找一找哪些是没有学过的?二探究新知: 1师:你会读这些数字吗?试一试. 师:像-1、-4、-8……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师:为了和负数相对应,我们把以前学过的除零以外的数叫作正数,并可在前面加上符号“+”,读作正。 2自学课本第二页的内容。师:你还能举出一些正、负数的例子吗?3教学例题出示例题,读题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明确: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 4试一试完成试一试的相关题目。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一a组的1-7题。第4题要重点订正。 2完成练习一b组的第1、2、3题。四小结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数轴(一)教学内容:教学例1、例2,完成”试一试”,练习一的8-11题,b组的第4题。教学目的: 1掌握数轴的相关知识,学会在数轴上表示点。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建立数轴的概念。教具安排:投影片、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正、负数,是通过气温的表示认识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温度计,出示温度计。二探究新知 1、师:仿照温度计,我们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些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二、基础练习。 1、展示一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后退10m 记作()。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下降50m 记作()。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记作()。 要求: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3、展示二 (1)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 98,-1000,-13, 34,-34。

正数和负数教材分析.doc

《正数和负数》小节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意图 《正数和负数》是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小 节的知识。《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 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数轴等知识,而《正数和负数》这一小节主要是通过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出正数和负数,进而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读写 和应用。《2011 数学新课标》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 现在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 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 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 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 以下深度(例1)来了解相反意义的量;接着通过生活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来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便捷性(例2—),然后学习如何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反意义的 量,如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存折中的存入和支出、向东向西走等(例2—)。最后介绍《九章算术》中正数和负数表示方法。 二.教学建议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 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 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3.本小节内容可安排2~3 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 1.例1 教材通过海口和哈尔滨冬季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和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来引 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举出例子吗? 教师应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实例,感受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并在全班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具有相反意义量的含义。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具有相反意义的 两个量对应记录下来,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反意义量的体会,同时为例 2 引出正负数做好准备。 2.例2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知识回顾与深化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数0耽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这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初步认识即可,不必深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教科书第6页例题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教科书第6页).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等等。可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这种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按题意找准哪种意义的量应该用正数表示是解题的关健.这种描述具有相反数的影子,例如第(1)题中小明的体重可说成是减少-2kg,但现在不必向学生提出.巩固练习教科书第6页练习阅读思考教科书第8页。阅读与思考是正负数应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3,6,7,8题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本课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从0不属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任何一种上来理解)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人负数后,。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由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种相反意义量的概

认识正数、负数

开课语:每个孩子蜕变后都是美丽的蝴蝶,我们要让他们翩翩起舞。 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价值目标: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本节课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重点、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温度计、课件(教学开始就播放)见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900.html,/Soft/shuxue/shuxue3/201103/58442.html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播放视频,吐鲁番葡萄熟了,新疆吐鲁番多彩葡萄城。让学生感受新疆吐鲁 番葡萄熟了的喜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900.html,/u27/v_NDY2Mjg4NjA.html 二、情境引入,引出新课。 师谈话: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过火焰山的故事吧?在我国新疆也有一座火焰山,让我们去那里看看吧。开拓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900.html,/vodplayer/content/210922.shtml 师谈话: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认识正数、负数

认识正数、负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书学五年级下册第2-3页,自主练习第1、3、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况,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听说过吐鲁番这个地方吗?关于吐鲁番,你都知道些什么?想不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吐鲁番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初次感知正负数。 师:那么我们就来欣赏几幅图片 (出示吐鲁番的一些风景图片,并配有信息窗中四条信息) 师:看了这些图片,是不是对吐鲁番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出示信息窗中的文字信息)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交流) 2.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零上13度与零下3度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在温度计模型上标出这两个温度。并且想一想怎样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这两个温度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三、精讲点拨

1.师:刚才同学们在找零上13℃和零下3℃时,都是先找0℃,这是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总结: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是零上温度,0℃以下的温度是零下温度。 通常,零上13度和零下3度,这样表示: (师板书:+13 ℃-3 ℃) 让学生尝试读一读。 教师规范读法: “+3”应该读作“正3”,“+”是正号。 “-3”读作“负3”,“-”是负号。 教师板书:正号负号 师:正号、负号与加、减号写法一样,但意义不同。 师:正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不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师:刚才我们用正号和负号表示了零上13度和零下3度,你能用正负数表示出这里的其它温度吗? (再次出示信息窗中的文字信息) 学生独立写数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师:前面图片中还提到了吐鲁番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板书:比海平面低155米) 师:你知道我国最高的地方吗?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 (板书:比海平面高8844米) 师:你是怎么理解“比海平面低155米”、“比海平面高8844米”的?先用手势表示一下?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表示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之间的关系。)师:(出示海平面图):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在海平面以上,高出8844米,吐鲁番在海平面以下,低出155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 正数与负数1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正数与负数1教案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准备卡片、练习纸、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㈠情景引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请大家找找这里哪些数量的意义是相反的?用线连一连。 上车5人下降10米运进出200吨下车8人上升9米运进98吨减少54辆增加36辆通过刚才的连线,我们发现“上车5人与下车8人”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我们可以这样说:上车的人数与下车的人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学生也说说其它几组数量中意义相反的量。 2、举例:请同桌两人也举例说一对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什么与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鼓励学生思考、交流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纠正错例。通过教师的引导

和学生的举例参与,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意义相反的量,由此引发后面的学习。)㈡探究新知 1、认识相反意义的量:⑴海拔高度:演示珠穆拉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图片。如果以海平面为分界点,珠穆拉玛峰位于海平面以上,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平面以下,我们说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深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⑵温度计:演示海口与哈尔滨的温度。我们说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数和负数:⑴引入“+,-”: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人们规定在零上温度前面添上这个符号“+” ,而在零下温度的前面添上这个符号“-”请学生试读这两个符号这两个符号在这里不是运算符号,我们不能读作加、减。“+”这是正号,读作“正”,“-”这是负号,读作“负”,海口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正12摄氏度,读作正12摄氏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25摄氏度,读作负25摄氏度。请你用认识的“+,-”来读读这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是多少?⑵练习:完成第11页题2,用“+,-”表示下列城市的温度。⑶认识正数和负数:在刚才的学习中,像“+12,+22,+28”前面有“+”的数叫正数,像“-25,-24”前面有负号的数叫负数。谁能再举例说一些正数呢?负数呢?⑷出示课题:正数和负数⑸认识0的特殊性:(1)卡片练习:如果你从卡片上看到的是正数就请你击掌一下表示,看到的是负数请你击掌两下表示。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数与负数-1

正数与负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准备 卡片、练习纸、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㈠情景引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请大家找找这里哪些数量的意义是相反的?用线连一连。 上车5人下降10米 运进出200吨下车8人 上升9米运进98吨 减少54辆增加36辆 通过刚才的连线,我们发现“上车5人与下车8人”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我们可以这样说:上车的人数与下车的人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学生也说说其它几组数量中意义相反的量。 2.举例: 请同桌两人也举例说一对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什么与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鼓励学生思考、交流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纠正错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举例参与,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意义相反的量,由此引发后面的学习。) ㈡探究新知 1.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⑴海拔高度: 演示珠穆拉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图片。如果以海平面为分界点,珠穆拉玛峰位于海平面以上,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平面以下,我们说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深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⑵温度计: 演示海口与哈尔滨的温度。我们说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数和负数: ⑴引入“+,-”:

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人们规定在零上温度前面添上这个符号“+”,而在零下温度的前面添上这个符号“-” 请学生试读这两个符号 这两个符号在这里不是运算符号,我们不能读作加、减。 “+”这是正号,读作“正”,“-”这是负号,读作“负”,海口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正12摄氏度,读作正12摄氏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25摄氏度,读作负25摄氏度。 请你用认识的“+,-”来读读这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是多少? ⑵练习: 完成第11页题2,用“+,-”表示下列城市的温度。 ⑶认识正数和负数: 在刚才的学习中,像“+12,+22,+28”前面有“+”的数叫正数,像“-25,-24”前面有负号的数叫负数。 谁能再举例说一些正数呢?负数呢? ⑷出示课题:正数和负数 ⑸认识0的特殊性: (1)卡片练习: 如果你从卡片上看到的是正数就请你击掌一下表示,看到的是负数请你击掌两下表示。+248,-70,+45.67,-102.6,-91,-0.05,+3500,0 (2)认识0 看到“0”为什么不击掌?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数呢? 在温度计中,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而这个“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我们规定“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⑹认识“+”可以省略 我们以前还学习过很多数,比如:79,3600,49.87,603.78,……这些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这些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黑板上哪些数可以省略“+”?谁来说一说? 完成书上11页题1 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 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情分析】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善于观察、归纳、概括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复习回顾,做好衔接同学们已经有了六年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对 每一位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相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首先让我们来回顾: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演示课件,展示图片,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试着解释图片意义):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如原始社会打猎计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为了表示“没有”(比如猎物分完),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丈量土地)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设计意图: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活动2【导入】活动2 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图片。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 ,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上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上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1) 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在对引入新知识时,介绍我国新疆的旅游胜地吐鲁番,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以及化肥袋子,引入对正负数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另外,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枯燥的数字问题,重点以对我国的南北地区的温差的了解,交流有关温度的知识,知道0度的含义以及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并掌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再了解水的三气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亲身体会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上、下车的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向北向南的关系等。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在对0的解释时也不是太清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0这个数字,还是想成是最少和没有。这些都是下节课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1(含解析)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1(含解析)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3分)用算式表示“比﹣3℃低6℃的温度”正确的是() A.﹣3+6=3B.﹣3﹣6=﹣9C.﹣3+6=﹣9D.﹣3﹣6=﹣3 E.﹣3﹣6=﹣9 2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温度计上显示0℃,表示没有温度 C.正数与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 如果把的前项增加2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A.20B.45C.36D.25 4 . 在直线上表示-1、-、1.5、2,与0最接近的是()。 A.-1B.- C.1.5D.2 5 . 如果?×(-)=1,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A.B.C.-D.- 6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B.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与原点距离相等; C.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一定越大; D.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 7 . 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7个单位长度,这时点对应的数是()。A.3B.1C.﹣2D.﹣4 8 . 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A.+8B.﹣8C.+8和﹣8D.无法确定 9 . 一件衣服先按获取利润40元销售,后将利润降低到25元出售,现在的利润是() A.﹣25元B.+15元C.﹣40元D.+25元 10 . 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首次明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A.祖冲之B.刘徽C.华罗庚D.陈景润 二、填空题 11 . 如果-80表示支出80元,那么+700元表示(______)。 12 . 在“,,1.105和”这四个数中,最小的(_______),是最大的是(_______)。 13 . 如果大雁向南飞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一艘潜水艇在海面下55米处.位置表示为﹣55米,一条鱼在潜水艇下方10米处.它的位置表示为米. 14 . 比﹣8℃高10℃是℃. 15 . 甲地气温是+15℃,表示,乙地气温是﹣5℃,表示o. 16 . 在﹣3、+9、0、﹣12、﹣0.6、+2.3中,正数有________个,负数有________个. 17 . 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_______),“-800”表示(_________)。 18 . 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_____. 19 . 如果用+300元表示存入储蓄所的钱数,那么,从储蓄所取出600元,可以用________元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