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复习参考题与部分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参考题与部分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参考题与部分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参考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有的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其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2. 中间体------由细菌细胞膜陷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称为中间体。

3.高压蒸汽灭菌-----指利用高压蒸汽杀灭待灭菌物体外的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4. 烈性噬菌体------进入细胞后,能改变宿主细胞的性质,大量形成新的噬菌体,最后导

致菌体裂解死亡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5.革兰氏染色------由丹麦科学家Gram发明的一种经验染色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6. 生长因子------有的微生物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极差或不能生长,需要补充一些微量有

机物才能正常生长,这些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7.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产物的营养基质。

8. 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

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9.接合孢子-------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菌丝发育形成的配子囊结合形成。

10.病毒粒子------成熟的具有侵袭力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子。

11. 原核------仅由一条DNA分子组成,没有核仁、核膜,形态可变的细菌细胞核称为原

核。

12. 次生菌丝------指担子菌的两条初生菌丝结合形成的双核菌丝。

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14. 担孢子------是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由双核菌丝顶端细胞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

形成。

15. 合成培养基------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化学成分完全清楚,组成成分精确的培

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16. 鞭毛-------由细菌细胞伸出的细长、波曲、毛发状的丝状结构称为鞭毛。

17.菌落------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生长繁殖时,常以母细胞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微生物群体,称为菌落。

18.球菌-----指菌体为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菌。

19.原生质体-----有壁细胞(如细菌细胞等)脱除细胞壁后,形成的球形体称为原生质体。20.肽聚糖-----是由若干个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和短肽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21.芽孢-----某些细菌在细胞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2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蛋白质结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23.荚膜-------有的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层松散透明、粘度极大、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称为荚膜。

24.放线菌------是一类菌体呈丝状的原核微生物。

25.细胞含物-------指在细菌细胞中形成的颗粒状贮藏物,如硫粒、糖原和淀粉粒等。26.菌丝体------分枝菌丝相互交错而成的一团菌丝就称为菌丝体。

27.有隔菌丝-------菌丝由隔膜分隔成“成串细胞”的菌丝称为有隔菌丝。

28.基因突变----指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变异。29.假根--------指根霉菌丝特化形成的假根状营养菌丝。

30.菌核--------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外层较坚硬,层疏松的真菌休眠组织体。31.孢囊孢子--------指形成于孢子囊的孢子,是接合菌或卵菌的无性孢子。

32.分生孢子--------由菌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形成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缢缩而成的单个或成簇的孢子。

33.卵孢子-------是卵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异性配子囊结合发育而成。

34.担孢子------是担子菌的有性孢子,外生于一个称为担子的细胞上。

35.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6.半知菌--------是一大类只发现无性阶段,尚未发现有性阶段的真菌的通称。

37.担子菌--------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的一大类真菌的通称,菌丝有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之分。

38.子囊菌--------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的一大类真菌的通称。39.类病毒-------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RNA分子的病原体。

40.包含体--------指寄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蛋白质结晶体。

41.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42.营养-----指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43.碳源物质---------凡可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中或代产物中碳素来源的物质称为碳源物质。

44.氮源物质------凡可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中或代产物中氮素来源的物质称为氮源物质。

45.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为碳源及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为能源的代类型的微生物称为化能异养微生物。

46.天然培养基------指利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47.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制备而成的培养基或用固体原料制备的培养基。

48.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或某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对某种化合物敏感性不同而设计的一类培养基。

49.灭菌-----指利用各种理化因子使物体外的各种永久性地丧失生活力的方法。

50.代时-----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要的时间。

51.突变-----指遗传物质DNA中的核苷酸顺序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类。

52.诱变育种----指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然后根据育种目标,从无定向的突变体中,筛选出具有某一性状的突变株。其过程包括诱发突变和有意义突变体的筛选两步。

53.基因重组-----凡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基因的重新组合,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

54.转化-----指细菌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部分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55.种----凡是与典型培养菌紧密相同的其它培养菌统一起来,区分为细菌的一个种。56.菌株----同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纯培养就是不同的菌株。

57.微生物鉴定---指对某一具体的微生物的性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参照一定的检索表,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地位(属于那一个种)。

二、问答题:

1.细菌有哪些主要结构?试述其结构与功能?

答:细菌的主要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原核、芽孢、鞭毛和荚膜等。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如下:

A.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只有一层,由肽聚糖组成,革兰氏阴性菌有多层组成,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等成分组成。其功能有: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维持细胞外形;是鞭毛运动的支点。

B.细胞膜:由蛋白质(60-70%)和脂类(20-30%)组成。细胞膜是代活动的中心。

C.原核:无核膜、核仁、仅由一条DNA分子组成。是遗传信息贮存、传递和表达的物质基础。

D.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形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是一种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芽孢一经形成,对不良环境就具有较强的抗性,有利于细菌度过不良环境。

E.荚膜:是细菌细胞外的一层透明的、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由水、多糖和多肽等成分组成。其功能有:是胞外碳源或能源的贮藏物质;可防止细菌变干;可防止噬菌体侵染。

F.鞭毛:是由细菌细胞伸出的细长、波曲、毛发状的丝状结构。由鞭毛蛋白组成。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2.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反应?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简述其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由丹麦科学家Gram发明的一种经验染色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原理: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由于G+菌壁较厚,肽聚糖含量高,在进行酒精脱色时,引起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逸出,故菌体呈深紫色;而G-菌肽聚糖层较薄,含量少,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提出来,故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片按上述方法,取菌种培养物常规涂片、干燥、固定。(2)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染色1—2分钟,水洗(即用细小的流水洗掉染液)。(3)媒染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大约1分钟,水洗。(4)脱色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加95%的乙醇脱色20—30秒。(5)复染加番红复染约2分钟,水洗。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涂片不能过厚;固定时温度不能太高;严格控制染色时间,尤其是酒精脱色时间;用于染色的细菌菌龄要适当。

3.什么是芽孢?举例说明芽孢的特性,并说明芽孢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答: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芽孢的特性:(1)有很强的抗逆性,尤其能耐高温,如肉毒梭菌能在180℃的温度下存活10分钟。(2)芽孢含水量低,酶含量少,细胞壁厚而致密,代活性低,处于休眠状态。

芽孢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芽孢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因种而异。一般而言,大部分芽孢杆菌只有在营养缺乏,代产物积累和温度过高的不良环境下,其衰老细胞

才能形成芽孢。但有的芽孢杆菌,如云金芽孢杆菌,在营养丰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也大量产生芽孢,所以,不能把芽孢的形成单纯理解为不良环境下的产物。

4.列表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答:两类生物的区别列表比较如下:

特性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

细胞壁含肽聚糖和脂多糖几丁质和纤维素

细胞壁一般无固醇常有固醇

膜系统简单,有中间体复杂,有质网

细胞器无有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核原核,无核膜、核仁真核,有核膜、核仁

核糖体70S 80S

细胞分裂二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呼吸链位置细胞膜上线粒体中

专性厌氧生活常见无

大小1-10微米10-100微米

5.简述真菌的一般特征。(参见笔记)

6.真菌有哪些特化形态,简述其形态和特性。

答:真菌的特化形态有:菌环、菌网、假根、吸器、附着胞、菌核和子座等。各特化形态的形态和特性如下:

A.菌环、菌网:是一些捕食线虫真菌的捕虫结构,由菌丝特化形成环状或网状的特化菌丝形态。

B.假根:根霉菌丝特化形成的根状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

C.吸器:一些专性寄生的真菌,从菌丝上分化形成的指状、球状或其他形状的菌丝结构,伸入植物细胞,吸收细胞营养。

D.附着胞:植物寄生真菌在植物表面形成的附着结构,有利于真菌附着和侵入植物体。

E.菌核、子座: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外层较坚硬,层疏松的真菌休眠组织体。有利于真菌度过不良环境。

7.图示根霉、曲霉和青霉的产孢结构,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答:参考图片和各部分名称见下图:

8.什么是真菌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各产生哪些有性和无性孢子?举例说明一种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

答:经过两个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称为有性繁殖,一般包含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直接由菌丝形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为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有性孢子;无性繁殖形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和孢囊孢子等无性孢子。

如接合孢子的形成过程如下:两个相邻的菌丝相遇后,各自向对方伸出极短的侧枝,形成原配子囊,两个原配子囊生长接触后,顶端各自膨大,并产生横隔,形成配子囊,其相接触的两个横膈膜消失,进行质配和核配,同时外部形成厚壁,即形成了接合孢子。

9.简述病毒的一般特征。

答:参见课件或课堂笔记。

10.简述病毒的结构(可结合绘图表示)。

答:病毒粒子由核酸(只含一种DNA或RAN)、壳体和封套等部分构成。由蛋白质先构成衣壳粒,衣壳粒再按立方体对称、螺旋对称或复合对称的方式排列成壳体,壳体将病毒核酸包围在其,即形成了病毒粒子。有的病毒在壳体外还有封套包被。

(如用绘图方式回答,参考答案如下)有封套病毒和噬菌体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如下:

有封套病毒噬菌体

(从上向下):刺突、被膜、核酸、衣壳粒;(从上向下):头部、尾鞘、基板、尾丝11.什么是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生活史。

答:烈性噬菌体指进入细胞后,能改变宿主细胞的性质,大量形成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裂解死亡的噬菌体。其裂解生活史如下:

吸附:噬菌体与敏感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的特异受点上结合。

侵入:噬菌体吸附到细菌细胞壁上后,核酸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外壳留在细胞外。

复制:噬菌体核酸侵入寄主细胞后,操纵寄主细胞的代机能,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并合成病毒所需要的蛋白质。

粒子成熟(装配):在寄主细胞,将复制的核酸和蛋白外壳装配,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释放:噬菌体粒子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毒粒子。

12.什么是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答:那些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就是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碳源物质、氮源物质、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1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几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举出各种营养类型的代表菌。

答: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和化能异养型等四种类型。划分的依据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

各种营养型的代表菌有:

光能自养型:单细胞藻类、蓝细菌、绿硫细菌等。

化能自养型: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等。

光能异养型:红螺菌。

化能异养型:大多数细菌。全部放线菌、真菌等。

14.简述配制培养基应掌握的原则。

答:(1)要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培养基。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可完全由无机物组成,而异养型的培养基则至少要含一种有机物。

(2)要注意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配比。尤其是C/N比,一般细菌要求氮素较多,所以C/N比低,真菌相反。

(3)将培养基的pH控制在一定的围之。细菌一般在中性偏碱的围,真菌一般偏酸。

(4)应尽量选择廉价的原料,尤其是在工业发酵生产中。

15.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时期?指出各时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答: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缓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各时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如下:

延迟期:细胞形态整齐,体积增长较快。生理特点为:分裂迟缓,代活跃。

对数期:菌体较小、整齐、健壮,代活跃,生长速率高,对营养消耗快,菌体以几何级数增加。

稳定期:菌体呈典型形态,生化反应相对稳定,代活力较对数期有所下降,细胞开始积累贮藏物质,如糖原、淀粉粒等,芽孢菌开始形成芽孢。

衰亡期:细胞呈现多形态,有时甚至出现畸形细胞,细胞多液泡。细胞生活力继续衰退,死亡率逐渐升高,革兰氏染色不稳定。

16.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有哪些?

答: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1)直接计数法,包括血球计数法、比例计数法和膜过滤计数法等。(2)活菌计数法,如平板菌落计数法、液体稀释培养测数法等。(3)测定细胞物质质量,如干重法、蛋白质含量测定法等。

17.高温灭菌的原理是什么?高温灭菌有几种方法?

答:高温灭菌的基本原理是高温导致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细胞物质变性和破坏,从而杀死微生物细胞。

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160--180℃,1.5-2h)、高压蒸汽灭菌(115-121℃,20—30min)、间歇灭菌和焚烧灭菌等。

18.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答:涂片过厚、细菌培养物培养时间过长和染色操作不规等,都会影响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环节,如脱色不足,阴性菌会被误染成阳性菌,若脱色过度,阳性菌易被染成阴性菌。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秒。

19. 设计一分离食品微生物纯培养的实验方案。

答:从食品分离微生物纯培养可按下述实验步骤进行:

(1)倒平板:将已灭菌的培养基(PDA或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熔化,按无菌操作倒入9cm 培养皿中,制备分离平板。

(2)制备食品稀释液:称取10g食品样品(液体样品取10ml),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摇约10-20min,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合,将细胞分散,即获得10-1的样品。按无菌操作,用1支1ml的无菌吸管从10-1中吸取1ml样品悬液加入盛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并充分混匀,获得10-2稀释液,以此类推制成10-3、10-4、10-5、10-6等不同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3)涂布接种: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分别写上10-4、10-5和10-6三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从10-4、10-5和10-6三管样品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涂布均匀,室温静置5--10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含菌数确定,样品中含菌数高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4)培养:将PDA平板倒置于28℃的温箱中培养3--5天;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的温箱中培养2—3天。

(5)挑取单菌落: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分散的单菌落挑取细菌或真菌接入试管斜面进行培养,检查培养物,如果无污染,即获得了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20.试述应用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

答:(1)倒平板:将已灭菌的培养基(PDA或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熔化,按无菌操作倒入9cm培养皿中,制备分离平板。(2)样品稀释:将要用的分离样品用无菌水进行适当稀释。(3)划线和培养:接种环焚烧灭菌后,蘸一环样品悬液,按无菌操作在平板表面进行S形或其他方式划线。划线完毕,培养皿倒置培养,细菌在37℃、真菌在25℃下培养。(4)挑取单菌落:培养一端时间后,从分散的单菌落挑取细菌或真菌接入试管斜面进行培养,检查培养物,如果无污染,即获得了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21.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1)称量要准确,每称一个药品,换一次药匙或将药匙洗净擦干再用,严防药品混杂。(2)琼脂溶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避免琼脂糊底烧焦。

(3)用精密pH试纸调pH。pH不要回头调,以免影响培养基各离子的浓度。

(4)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染在管(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22.培养基配制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

答:因为配制好的培养基含有微生物,如不立即灭菌,培养基的微生物就会迅速生长,消耗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并积累有害物质,使该培养基失去使用价值。

23.简述培养基配制的过程。

答:1).称量:按照培养基配方,根据要配制的培养基的量,准确称取各成分放于烧杯中。

2).熔化及调pH:在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的水量,用玻棒搅匀,加热溶解,用1N NaOH 或1N HCI调pH至所需围。再按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加热融化后,补足蒸发的水分。

3).分装:用漏斗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试管装量为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三角瓶装量为其容积的一半为宜。

4).包扎:将试管和三角瓶全部塞上棉塞,棉塞外包一层报纸,用绳子扎好。

25.掌握下列常见微生物的拉丁学名对应的中文名称:

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

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Streptomyces 链霉菌属

Rhizopus niger 黑根霉

Penicillium 青霉属

Aspergillus 曲霉属

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米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黄曲霉

Saccharomyces cererisiae 啤酒酵母菌

26.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微生物的菌种保藏?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原理:菌种保藏主要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条件使微生物代活动处于不活泼状态。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及营养体,给以不适合其萌发、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即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等手段来达到菌种保藏的目的。

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冰冻干燥保藏法、甘油保藏法等。

27.影响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有哪些?

答:(1)食品基质: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在7.0附近,食品pH值越低,适宜生长的微生物种类越少。当pH低于5.5时,腐败菌基本上被抑制,只有少数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仍能继续生长,酵母菌和霉菌也可生长。

食品的水分:降低食品水分含量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当水分活度(Aw)值降低至0.70以下,就可较长时间保存食品。从微生物活动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一般说来,细菌为aw>0.9,酵母为aw>0.87,霉菌为aw>0.8。据研究,Aw值在0.80-0.85之间,食品只能保存几天,Aw值在0.72左右,可保存2-3个月,如果在0.65以下,则可保存1-3年。

食品的渗透压:一般说,微生物在低渗透压食品中易生长,而在高渗透压食品中,微生物则因脱水而死亡。多数霉菌和少数酵母菌可耐受较高的渗透压,所以在高渗透压情况下引

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酵母菌和少数细菌,这部分细菌多为嗜盐细菌或耐糖细菌。

(2)食品的环境条件:

温度:室温条件下微生物容易引起食品变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有利于食品保藏,但高温和低温条件下仍有少数微生物能引起食品变质,只是食品腐败的过程比较长。

气体:食品在有氧的情况下,各种霉菌酵母菌和细菌都可生长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而在缺氧情况下只有厌氧生长的细菌和酵母菌才能引起食品变质。食品贮藏于含高浓度CO2的环境中,可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当环境中含10% CO2时可防止果蔬霉变,但乳酸菌、酵母菌对CO2耐受力较大。果汁装瓶充入CO2可抑制霉菌生长,但不能抑制酵母菌。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对于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来讲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把含水量少的食品放在湿度大的地方,食品则容易吸湿,表面水分迅速增加,此时如果其它条件适宜,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变质。

28.防止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措施有:

(1)预防微生物污染食品

预防污染是防止食品腐败的首要条件。动植物组织部,一般情况下是无菌的,当外部组织损伤时,外界微生物将大量的侵染食品。所以在食品收获、储藏时要避免损伤保护层。预防污染的主要措施有:A.清洗:清洗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去除原料表面的污物及大量的微生物。但如用不洁水清洗,反而会加重食品的污染。B.控制污染源:食品的加工环境、加工用水、辅料和操作人员、加工设备等均可能成为污染源,要加强卫生管理,严格灭菌。C.无菌包装:采用无菌包装,使食品与外界隔绝,就能有效地阻止外界微生物侵入。

(2)减少和去除食品中的微生物

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完全避免微生物污染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完全除菌或使微生物减少到安全程度。加热、干燥、辐照以及添加防腐剂,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有效方法,但各种方法因自身的特点而有各自的缺点。

(3)控制食品中残存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许多食品经过清洗等加工后,微生物应被杀灭,或仅存极少量微生物,为防止这些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采用低温、干燥、厌氧等使微生物停止生长,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29.食醋生产中有哪些微生物?各起什么作用?

答:

1).曲霉菌

酿醋先酿酒,曲霉菌的作用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为酒精发酵提供条件。

常用的菌种是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和黄曲霉等。现常用是北微所选育的黑曲霉变异株UV-11,编号为AS.3.4309。米曲霉常用菌株有沪酿 3.040,沪酿3.042(AS3.951), AS3.863等。黄曲霉菌株有AS3.800、AS3.384等。

2).酵母菌

酵母菌通过其酒化酶系统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完成酿醋过程中的酒精发酵阶段。其菌种主要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3).醋酸菌

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醋酸菌的形态为短杆或长杆细胞,单独、成对或

排列成链状。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幼龄阴性。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最适pH值为5.4-6.3。

目前国外用于生产的食醋菌种有:奥尔兰醋酸杆菌(Acetobacter orleanwnse)、许氏醋酸杆菌(A.schutzenbachu)、弯曲杆菌(A.curvum)、产醋醋杆菌(A.acetigenum)、醋化醋杆菌(A.aceti)、恶臭醋杆菌(A.ranlens)等。

30.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学指标包含哪些容?

答: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一般是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五项。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Bacteria count)是指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数。一般以1g或1ml食品,或1cm2食品表面积所含有的细菌数来报告结果。

菌落总数具有两个方面的食品意义,其一作为食品被污染,及清洁状况的标志;其二可用来预测食品的可能存放的期限。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系指一群在37 o C,经24小时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一般认为,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与温血动物的粪便。

大肠杆菌卫生标准的意义:(1)、是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群;(2)、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致病菌:食品中不允许有致病性病原菌的存在,致病菌种类繁多,且食品的加工,贮存条件各异,因此被病原菌污染的情况是不同的。只有根据不同食品的可能污染的情况来作针对性的检查。禽、蛋、肉类食品必须作沙门氏菌检查;酸度不高罐头必须作肉毒梭菌的检查;发生食物中毒必须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食品进行有关病原菌的检查;有些病原菌能产生毒素,必须检查,一般用动物实验法来测定最小致死量和半数致死量等。

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是食品酿造的重要菌种。但霉菌和酵母菌也可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霉菌还可产生霉菌毒素。因此,霉菌和酵母菌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来判断其被污染的程度。

31. 营养丰富的食品容易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腐烂变质,试根据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哪些方法

可被用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答:可以通过改变食品的理化性质(干燥、调酸、提高渗透压、加入防腐剂等)和控制环境条件(低温、缺O2等)来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藏食品,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

32. 有一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如下:蛋白胨20g,乳糖10g,胆盐 5g,水1000ml,1.6 %溴

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pH7.4-7.6 。请回答:⑴.该培养基所含成分的作用与功能。⑵.

按其营养成分的分析,该培养基属何种类型的培养基?为什么?⑶.按其物理状态,属何种类型的培养基?为什么?⑷.按其用途,属何种类型的培养基?为什么?⑸.此培养基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⑴. 蛋白胨为氮源,乳糖为碳源,胆盐为选择性抑制剂,溴甲酚紫为酸碱指示剂,pH7.4—7.6适宜细菌生长。

⑵.属天然培养基。因为培养基中蛋白胨、胆盐的组分和含量随生产批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稳定)。

⑶.属液体培养基。因为培养基中无凝固剂(琼脂)存在。

⑷.属选择培养基。因为培养基中的胆盐能选择性的抑制G+菌的生长。G-菌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属鉴别培养基因为培养基中的溴甲酚紫能指示菌体能否发酵乳糖产酸。

⑸.此培养基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用于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1分/空×20): 1. 细菌一般进行___⑴__ 繁殖,即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⑶__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⑹__ ,_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⑻_ ,__⑼__,__⑽__ ;放线菌以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⑿__ ,也可以通过___⒀_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 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 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 10.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 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 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 12.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_____ 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 c.孢子>营养体>芽孢 c.芽孢>营养体>孢子 13.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____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霉菌 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____

作业及答案

2.诚信公司20 x9年10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0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为 40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2) 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000元汇往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 (3) 10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为12000元。 (4) 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为31000元,应交增值税为5270元。 (5) 10月14日,会计入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6) 10月17日,因采购材料需要,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款项金额为150000元。 (7) 10月20日,材料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本次采购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应交增值税为6800元。 (8) 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回结算户。 (9) 10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王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款项3200元。 (10) 10月28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4)借:材料采购3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6 270 (5)借:银行存款 3 7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 (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7)借:材料采购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 (8)借:银行存款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 (9)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 (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3.3.星海公司20 x9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1 100 元,同日转来的银行对

有答案第二部分练习题

1.去年的CPI 为120,今年为132,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D 、自主投资水平 3. IS 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的均衡的货币量 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4. IS 曲线表示 5. 一般地说,LM 曲线的斜率 6. 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C 12 % D 无法判断 2.消费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平均消费倾向 C 自主消费水 A ^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 、投资等于储蓄 C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 、产品市场和货 A 、收入增加使利率下降 B 、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 、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 D 、利率下降使收入减少 A 、为正 B 、为负 C 、 为零 D 、可正可负

11.财政政策是指 7. 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利率上 8.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9.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与利息率不相关 B 、与利息率负相关 C 、与利息率正相关 D 、随利息率下降而下降 A 、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 、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上 种收入水平和各种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C 、货币的预防需求 B 、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以上都可能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10. 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B 、降低利率, 从而增加投 C 、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 、提高利率, 从而增加投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 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1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增加货币发行量 14.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5.在凯恩斯区域内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名词解释及大题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群?细菌、酵母、放线菌、霉菌、病毒形体微小用微米来测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生长繁殖快17分代谢能力强作用大、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变异。病毒有哪几种形态?病毒有哪些特征?杆壮、丝状、弹状、砖型、蝌蚪个体极小、无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对自然界的抵抗力小对抗生素无特效配制培养基要遵循哪些原则?要符合微生物菌种的营养特点,如酵母霉菌要碳氮比要高,细菌氮就要多些,乳酸菌培养要加入氨基酸、维生素,有的微生物就要加入生长因子。明确培养菌体还是为次级代谢产物,然后根据目的确定营养比例。发酵种子碳氮比要低就是要氮含量高,对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碳氮比要高。适宜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非常重要,细菌中性、酵母霉菌偏酸性、代谢过程中要注意PH的调整。要调节适当的渗透压适应微生物什么是单细胞生长曲线,各期有何特点。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以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适应期细菌数量减少,生长繁殖为零,代谢活跃、对外界环境敏感对数期细胞分裂激烈平衡期次级代谢产物较多,抗生素一般在此时期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氏杀菌啤酒、葡萄酒、牛奶、酸性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冷杀菌肉类、超高温瞬时杀菌牛奶微生物学发展分哪几个时期,主要代表科学家及主要贡献?推测期/观察期/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微生物/生理期巴斯德/科赫疫苗、巴氏杀菌、固体培养基/分子生物学期/沃森核酸的结构病毒的主要结构成分和繁殖过程?蛋白质的外壳,只有一种核酸、无完备的酶系统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什么是微生物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一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固体培养基加入的凝固剂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琼脂,不被微生物利用,100度熔化45度凝固,培养微生物时不会像明胶熔化是很好的凝固剂,可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和步骤。采样——增菌培养——纯种分离划线涂菌——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哪些,主要成分和功能。芽孢因为DPA 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耐力极强,用于杀菌试验的测试鞭毛白质有运动的功能如沙门氏菌荚膜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多糖结构,有致病性,保护性什么是碳源、氮源、碳氮比。能够提供碳来源的物质,如糖类能够提供氮来源的物质,蛋白胨、C/N就是碳原子氮原子摩尔浓度之比对于发酵产物的积累影响很大,种子培养要氮多,次级产物培养提高碳素什么是同型发酵、什么是异型发酵?同型发酵产生的产物是乳酸而异型发酵除乳酸外还有乙醇等物质。14、微生物生长量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法、秤干重、比浊法15、利用细菌、酵母、霉菌可生产哪些发酵食品及相关制品。细菌醋、酸乳、味精酵母酒、面包、维生素霉菌酱、酱油、腐乳、柠檬酸、淀粉酶、果胶酶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哪几种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士杀菌、牛奶啤酒酱油酸类食品煮沸杀菌、液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食品针对芽孢和厌氧菌什么是感染型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毒素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营养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化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异养菌腐生、寄生光能异养型食物中毒有何特点?夏秋季节、爆发性集体食堂集体就餐、不传染、潜伏期短、吐泻胃肠道症状配制培养基为什么要调节PH,怎样调节?不同的菌种需要有不同的PH,如酵母偏酸性细菌中性用0.1氢氧化钠和盐酸和试纸调节,有时要用缓冲溶液如糖代谢后产酸,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碱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哪些微生物学的指标有哪些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前两项常用大肠菌群是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用思考题和作业题 0 绪论 本章作业题: 教材P8的第1、6、9题: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哪些试分别阐述之。 区别于其它生物,微生物有何特点你有何体会 认真阅读教材的“绪论”和“结束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打算怎样学好“微生物学”这门课程。 补充思考题: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描绘其前景。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有哪些你现在了解哪些技术你认为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有怎样的联系 试从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其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的原因,为什么无菌操作技术是一切微生物学工作的基础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与命名 本章作业题 ?教材P366-367的第4、5、6、7、8: 什么是种什么是新种任何表示一个种和新种 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熟悉一批学名对每个生命科学工作者有何重要性何谓菌株它如何表达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是模式菌株它和模式菌种有何关系 概念: 菌株、品系、克隆、无性繁殖系、毒株、菌落、菌苔、斜面、分离物、纯培养以及菌种等名词有何区别 本章思考题 ?教材的第12、15、16题: 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间的主要区别。 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指标有哪些随着新的理化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等应用,经典的分类指标会被淘汰吗何故 现代微生物鉴定技术队发展趋势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 ?教材第21题中微生物的学名(着重于勾画的)。 二、原核微生物 1 观察细菌为何要用染色法,Gram染色法哪步最关键为什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线3回, 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A的主变压器,220kV有两 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 10kv 12

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 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 2-3 、4-2、 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注意:画主接线图时一定要在相应的电压等级母线边上注明电压等级 1.什么是弧隙介质强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电感式传感器 何谓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分为哪几类 答: 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和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电测的一种装置,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感或互感的变化。它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应变、流量、密度等参数。 电感式传感器种类:自感式、涡流式、差动式、变压式、压磁式、感应同步器。 提高电感式传感器线性度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答:电感传感器采用差动形式,转换电路采用相敏检波电路可有效改善线性度。 说明单线圈和差动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答:参看教材和授课用PPT 说明产生差动电感式传感器零位残余电压的原因及减小此电压的有效措施。 答: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在零点附近总有一个最小的输出电压0U ,将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最小不为零的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产生零点残余电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个次级线圈绕组电气系数(互感 M 、电感L 、内阻R )不完全相同,几何尺寸也不完全相同,工艺上很难保证完全一致。 为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除工业上采取措施外,一般要用电路进行补偿:①串联电阻;②并联电阻、电容,消除基波分量的相位差异,减小谐波分量;③加反馈支路,初、次级间加入反馈,减小谐波分量;④相敏检波电路对零点残余误差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螺线管式电传感器比变间隙式电传感器有更大的测位移范围 答: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利用互感原理,结构是:塑料骨架中间绕一个初

级线圈,两次级线圈分别在初级线圈两边,铁心在骨架中间可上下移动,根据传感器尺寸大小它可测量1~100mm范围内的机械位移。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是利用自感原理,衔铁的与铁芯之间位移(气隙)与磁阻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可动线性范围很小,因此测量范围受到限制。 电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是将电感值的变化转变为容易测量的电参数,例如电压、电流、电信号的频率等。 概述变间隙式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试比较单线圈和差动螺线管式电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说明它们的性能指标有何异同 答:参照教材和授课PPT。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几种类型试述差动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答:全波电流输出、半波电流输出、全波电压输出、半波电压输出、相敏整流电压输出。 什么叫电涡流效应说明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它是基于何种模型得到的 答:(1)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用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和的电流,这种电流叫电涡流,这种现象叫做电涡流效应。 (2)形成涡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存在交变磁场;第二导电体处于交变磁场中。电涡流式传感器通电后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金属导体置于线圈附近。当金属导体靠近交变磁场中时,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同样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磁场的反作用使线圈的等效电感和等效阻抗发生变化,使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相位都发生变化。通过检测与阻抗有关的参数进行非电量检测。 (3)因为金属存在趋肤效应,电涡流只存在于金属导体的表面薄层内,实际上涡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涡流区内各处的涡流密度不同,存在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所以电涡流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与传感器的尺寸(线圈直径)有关。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1分/空×20): 1. 细菌一般进行___⑴__ 繁殖,即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⑶__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⑹__ ,_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⑻_ ,__⑼__,__⑽__ ;放线菌以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⑿__ ,也可以通过___⒀_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 10.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 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 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 12.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_____ 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 c.孢子>营养体>芽孢 c.芽孢>营养体>孢子 13.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____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d霉菌 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____ a.氨基酸 b.矿质元素 c.嘌呤碱基 d.维生素 15. E.coli是______

C++作业及参考答案08级1-7章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 1.请编写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判别它们能否形成三角形,若能,则判断是等边、 等腰、还是一般三角形。程序可多次判别,程序结束的条件自行定义。 【解答】未加入循环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a, b, c ; cout << "a, b, c = " ; cin >> a >> b >> c ; if ( a+b > c && b+c > a && c+a > b ) { if ( a == b && b == c ) cout << "等边三角形!" << endl; else if ( a == b || a == c || b == c ) cout << "等腰三角形!" << endl; else cout << "一般三角形!" << endl; } else cout << "不能形成三角形!" << endl ; } 2.编一程序显示如下图案,注意行数可由用户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k; for( i=1; i<=5; i++ ) { for( k=1; k<=5-i; k++ ) cout << " "; for( j=1; j<=2*i-1; j++ ) cout << "*"; cout << endl; } } 第三章 1.输入a,b和c的值,编写一个程序求这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要求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编写成函数,并使用指针或引用作为形式参数把结果返回函数main。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标准答案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4. 简单题 1. 简述我国经济法的体系结构.P18-20 答:我国经济法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经济主体组织法,它是经济法的起点,主要是确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资格和地位的法;(2)经济管理法,它是经济法体系的基本部分,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明确经济职权、规范经济管理职能行为的法律规范系统;(3)经营规制法,它是经济法体系中的基础法,它也是调整经营者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受政府规制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2.如何认识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P22-23 答:(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具有经济权利(权力)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没有主体不可能形成经济法律关系。(3)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营者、消费者和其他特殊主体。(4)其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是指承担国家的具体经济职能的国家机关;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销售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合伙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其他特殊主体是指国家和个人。 5论述题P12-15 试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答: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指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的属性。经济法是由社会经济的社会化所导致的国家规制与调控经济活动之法。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特征除了具有天然的经济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本位法。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是指它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都以广大民众的意志和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优先。经济法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二是经济法是平衡协调发展经济的促进法。是指经济法可能通过其特有的各项制度,规范和保障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和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各种经济互动行为,为国家根本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提供强制力保护,以其实质公平的制度设计去平衡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是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系统法。经济法反映经济关系分化与综合两种发展趋势要求,一方面,它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分别细致地调整着各种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在总体上和全过程中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整。经济法既是国家全面调控经济、对经济实行综合治理的法律部门,同时也是上下位制度层次清晰,体现现代法律控制机制特色的系统法律部门。四是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兼容的复合法。因为经济法不是只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单纯干预和管理经济的公法,也不是只立足于个人权利本位的私法。它是公法与私法相互兼容的复合集成型法,是对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复合型的法。 第二单元 4. 简单题 1. 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是什么? P34 答: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试题库完整

《微生物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 2.原生质球 3. 芽孢 4.菌落 5.原核微生物 6.真核微生物 7. 质粒 8. 荚膜 9.荚膜 10.鞭毛 11.纤毛 12.肽聚糖13.单细胞蛋白(SCP) 14.蓝细菌 15.支原体 16. 立克次氏体17.间体 18.伴孢晶体 19.假菌丝 20.噬菌斑21.温和噬菌体 22. 烈性噬菌体 23.溶源菌 24. 原噬菌体25.异养微生物 26. 自养微生物 27.腐生 28. 寄生 29.生长因子 30.培养基 31.诱导 32.阻遏 23.操纵子 34.代时 35.生长速率常数 36.生长产量常数37.连续培养 38.生物氧化 39.选择性培养基 40.鉴别性培养基41.碳氮比 42.同型乳酸发酵 43.异型乳酸发酵 44.灭菌 44.消毒 45. 溶菌 46. 巴氏灭菌 47. 间歇灭菌48.防腐 49.污染 50. 抗生素 51. 最适生长温度52. 兼性厌氧微生物 53.包涵体 54.表型 55. 原养型56.野生型 57. 变异 58. 饰变 59. 回复突变60.营养缺陷型 61.突变率 62. 转化 63.转导 65.普遍性转导 66. 缺陷性转导 67. 杂交接合 68.溶源转变69.基因重组 70.光复活作用 71.准性生殖 72.互生 73.共生 74.拮抗 75.BoD5 76.CoD 77.活性污泥 78.抗原 79.抗体 80.血清学反应81.凝集反应 82.沉淀反应 83.次级代谢产物 84.初级代谢产物85.曲 86.商业灭菌 88.超诱变剂 87.基本培养基88.完全培养基 89.补充培养基 90. 限量补充培养基 91.半抗原92.内毒素 93.类毒素 94.巴斯德效应 95.无性繁殖96.有性繁殖 97.子实体 98.同步生长 99.多克隆抗体100. 单克隆抗体 101.遗传型 102.基因突变 103.诱导酶 104. 固有酶 105. 畸形 106. 衰颓形 二、图解 1.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 2.啤酒酵母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 3.曲霉和曲霉简单的子实体 4.烈性噬菌体与温和性噬菌体生活史 4.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5.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 6.细菌和酵母菌的典型生长曲线 7.微生物生长与温度(或PH)的关系 8.营养物浓度对生长速度和菌体产量的影响 9.D值(杀菌温度一定.杀菌数与时间的关系) 10.Z值(杀菌数一定.杀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11.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12.暗修复 13.艾姆斯试验法 14.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肉汤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 15.青霉和青霉简单的子实体 16.根霉和根霉简单的子实体 17.免疫酶联吸附法(EL1SA)测定未知抗原(或抗体) 18.平板影印培养法证明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 19.细菌的同步生长和非同步生长 20.原生质体融合的操作过程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与答案(1)[1]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填空题(1分/空× 20): 1.细菌一般进行 ___ ⑴__ 繁殖,即 __ 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 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 ⑶__ , __ ⑷__ 两种形式,有 性繁殖时形成 __ 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 有__ ⑹__ ,_ 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 ⑻_ ,__⑼__, __ ⑽__ ;放线菌以 __ 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 __ ⑿__ ,也可以通过 ___ ⒀__繁殖。 2.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 ___⒁_______ 和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 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 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 作用; 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 ___⒆ 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 选择题( 1 分/ 小题× 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___ a. 结晶紫(初染) b. 碘液(媒染) c. 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___ a. 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 _____ a. 稀释混匀平板法 b. 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___ a.105 ℃, 2 小时 b.121 ℃, 30 分钟 c.160 ℃, 2 小时 d.160 ℃, 4 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___ a. 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 接合孢子 b. 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 , 其培养基类型为 ____ a. 加富培养基 b. 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 普通培养基 8.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 a. 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产生假根是 ____的形态特征。 a. 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 10.配制 1000ml 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 ____ 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 11. 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a. 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10.5kV,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 线3回,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10.5kv 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 A的主变压器,220kV有 两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10kv 12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2-3 、4-2、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部分习题答案

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答案】答案见教材<略>。 第二章 1. 请说明注释的作用。 【答案】答案见教材<略>。 2. 判断下列那些是标识符? (1) 3class (2) byte (3) ? room (4) Beijing (5) beijing 【答案】(1)(2)(3)不是标识符,因为标识符不能已数字开始,也不能是保留关键字(如byte),不能以?开始。 3. 请指出下列声明字符变量ch的语句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1)char ch = 'A'; (2)char ch = '\u0020'; (3)char ch = 88; (4)char ch = 'ab'; (5)char ch = "A"; 【答案】(4)错,因为关键字char是用于声明字符变量,不可声明字符串变量。 4. 如果int x=1,y=-2,n=10;那么,表达式x+y+(--n)*(x>y&&x>0?(x+1):y)的值是什么类型?结果是多少? 【答案】int型,值为17。 5. 如果int k=1,那么'H'+k的类型是什么?下面语句是否存在差错?如果有,请改正。 (1)int k=1; (2)char ch1,ch2; (3)ch1='H'+k; (4)ch2=98; 【答案】'H'+k的类型为int型。 (3)有错。'H'+k为int型,ch1为char型,将高精度赋给低精度类型时必须实行强制转换。 6. 请指出下面程序在编译时是否会出现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public class doubleToin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a; double b=1,c=2; a=(int)(b+c); System.out.println("a="+a); } } 【答案】无错误。输出结果:a=3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2、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3、裂殖、芽殖; 4、菌丝、隔膜; 5、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 6、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7、补体、干扰素; 8、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 9、土壤;10、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 1、×灭菌(彻底)效果好于消毒(只杀死营养体); 2、×D值; 3、×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4、×除放线菌在碱性环境生长外,其他在酸性环境生长; 5、×芽孢为非繁殖体; 6、×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霉菌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 7、×拮抗; 8、×细菌总数< 100个/ mL; 9、×过滤除菌;10、×天然培养基。 三、问答题(共34分) 1、培养基的分类方法有哪些?(5分) (1)按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来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2)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3)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生产用培养基。 2、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5分) (1)吸附:吸附在特异位点;(2)侵入:注入核酸,壳留在外;(3)生物合成(复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噬菌体的DNA、蛋白质等成分;(4)装配:将核酸、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释放。 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染色的现象?(6分) 机理:细胞壁组成成分有差异。 现象: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4、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分) (1)温度:干热灭菌(火焰灼烧灭菌、干热空气灭菌、湿热灭菌——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间歇灭菌、加热蒸汽灭菌);(2)辐射:紫外线、β射线、γ射线(空间环境)(3)过滤:水质。 5、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 (1)延滞期:对环境的适应阶段,数量不增加;(2)对数生长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3)稳定期:新生数量等于死亡数量,总数保持稳定,可积累代谢产物;(4)衰亡期:数量逐渐减少,有异常代谢产物产生。 6、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 原理:使菌体处于休眠状态,代谢降至最低限度。 方法:传代培养保藏法、载体保藏法、矿油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四、分析题(共16分) 1、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最低、最高、最适生长温度;(2)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好氧菌、厌氧菌;(3)氢离子浓度:最适pH;(4)水分:水分活度;(5)辐射;(6)超声波;(7)化学药剂等。 2、在实验过程中哪些环节操作不当会影响微生物菌落的生长情况?培养基种类不适合(营养成分、pH、灭菌条件);培养温度不适合;培养时间不足;接种过程中未严格无菌操作(操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接种环灭菌、棉塞灭菌、酒精灯外焰灭菌、距离酒精灯过远等)

食品微生物学题

食品微生物学》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⑴第一个发明显微镜并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⑵巴斯德发明了杀菌方法。 ⑶科赫发明了什 么技术。 ⑷二十世纪生物科学的重大科学成 是。 ⑸二十世纪Fleming的医学魔弹 是。 ⑹ 1969年的Whittaker的五界分类方法把生物分为。1979年六界分类方法分为。 (7)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微生物? 2.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 3. 微生物有什么重要的特性? 4. 什么是曲? 5.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 6.食品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三、判断是非题: 1.人们不能用肉眼看见微生物。 2.巴氏消毒法可用于牛奶、啤酒等饮料的消毒。 3.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动物。 4.放线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一、名称解释 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间体芽孢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假菌丝荚膜菌落半孢晶体原生质体鞭毛质粒 PHB 二、填空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2.细菌的大小用单位描述,病毒大小用单位描述。 3.荚膜的功能主要是。 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和___构成,革兰氏染色反应为___色。 5.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外层主要由___构成,内层由___构成,革兰氏染色反应为 ___色。

1.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A. 孢囊 B. 芽胞 C. 伴胞晶体 D. 子实体 2.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A. 革兰氏阳性杆菌 B. 球菌 C. 螺旋菌 D. 产甲烷细菌 3.细菌细胞中的P素贮藏颗粒是() A. 羧酶体 B. 淀粉粒 C. 聚-β-羟基丁酸 D. 异染粒 4.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源贮藏颗粒是() A. 异染粒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 羟基丁酸 5.埃希氏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A. Xanthomonas B. Nitrobacter C. Pseudomonas D. Escherichia 6.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7.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质粒 8.细菌的细胞核是() A 裸露的DNA分子 B D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R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9. 根霉 (Rhizopus) 的无性繁殖产生() A. 节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D. 游动孢子 10.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A. 甘露聚糖 B. 葡聚糖 C. A 和 B D. 几丁质 11. 啤酒酵母菌的生活史属() A. 单倍体型 B. 双倍体型 C. 单双倍体型 D. 双核体型 12. 八孢裂殖酵母菌的生活史属() A. 双倍体型 B. 单倍体型 C. 单双倍体型 D. 双核体型 13. 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A. 球形 B. 蝌蚪形 C. 杆状 D. 丝状 14. 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 蛋白质 B. RNA C. DNA D. DNA 和 RNA。 15. 病毒衣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 核酸 B. 蛋白质 C. 多糖 D. 脂类 16. 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 脂类 B. 多糖 C. 蛋白质 17.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 DNA 和 RNA B. DNA 或 RNA C. DNA D. 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