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是高校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
着国画课程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古绢纸课程的教学方法对高校的中
国画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画课程 古绢纸 教学方法

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是高校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
画课程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国画教学中的古绢纸应用和实践逐渐受到重视,
运用古绢纸的教学课程应运而生,成为一门新的中国画教学课程。在本科和研究
生阶段开设古娟纸课程,能提高和促进中国画专业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国画教
学改革。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运用是国画专业提高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
作性,同时还有古绢纸制作和修复理论等课程要求,传统的国画教学方法不能达
到良好的国画教学效果,所以,研究及探讨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具
有现实的作用。

一、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运用学习,能提高师生掌握古绢纸的实践运
用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共同来体会中国画古绢纸的意蕴和应用,摆脱
固定的传统概念及书本的理论思维,让师生对中国画教学课程有重新理解和认
识。

第二,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运用,对高校教师及学生提出了更高要
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掌握国
画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绘画的主要内涵和学习方法。

第三,通过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运用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实践国画材料以外的绘画材料,增强了国画的题材表现性,扩展了表
现物象的领域及范围,对中国画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中
国画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第四,在学习中国画古绢纸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师生掌握简单的古绢本
和古纸本运用方法,提高中国画教学课程水平和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优
秀的国画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绘画精髓,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二、在中国画课程中运用古绢纸的教学特点
1.运用传统国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画作品形式。在表现中国画作品时,通过运
用传统古绢纸材料可以表现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的绘画感和材质感,
得到客观的视觉感受,完善画面的浑厚和空间深度,推高国画的作品质量,更好
地表现出中国画作品的整体效果。
2.运用传统国画材料来复制、修复和临摹古代的绘画作品。师生共同学习如
何利用古绢纸制作方法完成修复古人绘画作品,还原古画旧貌,保留和修缮中国
传统的历史文献、书籍和古画重要资料方法。通过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研究和实
践,传承中国文化,培养相关的复制、修复和临摹古画作品人才,有效提高高校
国画教学质量。

3.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国画基础和美术理论水平,才能掌握理解,学习起来
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详细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让学生
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并逐步掌握;学生也应以良好的态度和积极向学的主动性
应对学习,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学习。

4.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比较突出,操控性比较灵活。首先,学生必须要客
观地、综合地、辩证地、严谨地理解和分析国画作品,通过一般原则方法及方式
来大胆试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总结。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
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灵活把握。因操控具有一定的难度,有失败的可能性,且材
料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复杂多样,当某些材料不容易获得的时候,就需要用别的
材料代替,这就更增加了操作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枯燥无味,
从而对课程失去信心。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
况灵活处理好每位学生的学习心态变化,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来
做不同的讲解,这也就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师生共同研究、实验的互动特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问
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亲自做示范,学生积极响应,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传统的“师教
生学”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形成新的互动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从而共同完成
好中国画课程教学实验。

三、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
1.课堂示范。教师要在课堂上示范古绢纸的制作过程,讲解与示范同时进行,
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来表现主题,丰富画面的中心内容。在课程
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主观体会,牢牢掌握实践过程,更好地把握难懂
的步骤和原理。教师应反复进行示范,直接的面对面的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
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制作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教师在示范讲解作品的同时,学生
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并容易进入角色。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以后独
立完成作品时,能够很好地掌握其示范要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因此,课堂
示范是高校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重要教学方法。

2.启发引导。在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向,
引领学生体会中国画古绢纸的制作技巧,利用古绢纸的特性来表现画面。学生在
制作绘画作品前,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制作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仔细
查验绘画作品的绢纸程度,对作品画面进行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启发学生大胆运
用旧色还原,做到画在心中,通过实验实现制作纸绢与国画作品保持一致的绢纸
色。启发学生在掌握古绢纸还原方法的同时,还要加强绘画技巧的融会贯通,不
要完全依靠绢纸还原方法来单纯去实验,要学会自然为上的法则综合协调整个画
面,达到绢纸和绘画技法完整和谐统一。总之,引导、启发学生实践、运用绘画
绢纸技巧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
材料分析。中国画古绢纸的制作教学环节离不开材料分析。首先,应让学生了解
绢纸的构造。古绢纸是指纸本和绢本,它们是制作绘画作品的重要载体,利用纸
本和绢本来营造绘画作品意境。学生在掌握制作古绢纸时,要学会制作古纸和古
绢。古纸和古绢的制作过程实际就是材料分析过程,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依次是:古绢纸的旧色还原分析、古绢纸的旧色渲染分析、古绢纸的污旧处理分
析、古绢纸的残旧还原分析。要实现对绢纸的掌握,还需要教师给学生讲解材料
的运用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矿物性颜料和植物性颜料。矿物性颜料可以根
据制作纸绢的特点,采用细粉状和块状材料,充分掌控赭石、朱砂、石绿、土黄、
石青等矿物材料。同时学生也要学会掌握植物性颜料,以水状细颗粒的透明色运
用为主,采用花青、藤黄、槐黄、胭脂、栀子黄、红茶、徽墨等植物性颜料。学
生在学习实践中容易混淆概念,知识难点掌握不好,理论内容难以消化,实践的
过程中难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在实践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
一定的失误预知感,强化课前和课后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培养,促进学生知识
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创新实践教学,师生通
力协作,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构建教学实验室。学校在条件许可下应配备一间教学实验室,保证教学实
践的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验室里制作作品时,要有材料架、操作台和
多媒体网络设备,同时还应具备切割机器和研磨工具,对大幅作品,还要有升降
机等设备,每位学生要有独立的空间和公共的实验空间,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还应该配备以自然光为主的光源天光窗等。另外,教师和学生也不能完全依赖实
验室设施设备,实验室只是实践辅助工具,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
的学习素质。完善教学实验室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师生的整体学术质量和水平,
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教学实践实验体系。

5.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把图片、资料、视频、动
画和音频等相关信息资料整合到一起,利用其多媒体的特点来进行师生学术互动
交流,并将有效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
情,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网络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易懂,课程内容通过多媒
体传输到每位学生的信息平台上,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和理性地分析教学内
容,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网
络交流。多媒体教学资源公开化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教师的课程教案、教学日
志、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及时上传到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整体的教学思路和教
学目标,填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增加了师生的沟通渠道,让学生可以更好掌握
有关教学课程要求和内容。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丰富
完善了中国画课程古绢纸的教学方法。
6.强化理论和知识的积累。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的重要
性,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注重自身思维
认识水平的提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分
析,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理论区别,加大力量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
题,通过理论的支撑和知识的再认识去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理论水平的高低,不
仅依靠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勤奋努力,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教育辅导,教授学生如
何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怎样把知识贯穿到理论中来,理论的强化最终是为了知识
的再积累,知识的积累也是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在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的过程
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认真体会理论教学,
用新颖的理论教学方法展示出最新的教学成果,向学生不断传授知识财富。

注重实践运用及操作能力。中国画古绢纸课程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细致入微的
观察和实践,耐心地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实
践运用能力会对中国画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意义。在中国画古绢纸教学课程
中,制作作品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习、了解以及实践运用古绢纸制作
材料技巧的最佳途径。另外,在运用古绢纸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
让学生去体会古绢纸材料作品的表面含义,而应该让学生亲身实践绘制作品的操
作技巧。学生在深入实践和制作作品的同时,加深和拓展对古娟纸知识相关领域
的认识和探索,丰富想象力,完善中国画绘画、制作技巧,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绘
画能力和制作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促使教师不断改进中国画古绢纸的教学方
法,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葛路.美术史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潘运告.中国书画论丛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伍蠡甫.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1966.
[5]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7]张强.中国画论体系[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