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讨论神经内科患者中,癫痫合并偏头痛的患者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期间,一共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60例患者为癫痫并发偏头痛,60例患者为单纯癫痫,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癫痫患者中,女性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全面发作患者明显高于部分发作,并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出现偏头痛的癫痫患者其癫痫病程和发作频率明显高于单纯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的鉴定难度较大,但是运用恰当的检测方式,还是能正确的分辨两者的区别,并且一经发现,应及时的予以对症治疗,以此来降低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缓解患者偏头痛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标签: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临床特点

癫痫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的脑部损伤等,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有食物中毒、感染以及外部损伤等[1]。出现该疾病的患者其脑部会出现反复性的神经元放电情况,患者出现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两眼上视、四肢抽搐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而偏头痛是癫痫的并发症之一,但是现如今的临床中并无对该情况的明确标准[2],因此本文主要对癫痫并发头痛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到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中,选择的患者均为神经内科的患者,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并且均并发偏头痛,患者例数共60例,选择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7月,将上述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且选择同期的无偏头痛的癫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对以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家族史、基础疾病以及临床用药等,同时分析患者发作时的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发作时间以及病程,与此同时,了解研究组患者在出现癫痫时,是否出现偏头痛的前兆,询问该类患者家族中是否有偏头痛史,记录出现偏头痛的时长等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好偏头痛的小窍门

各种头痛: 鸽子一只,杀好洗净,天麻* 半两,加调料炖汤,分两天吃完,一般二只鸽可愈,重者需三只。忌酒、海带。 治疗手、脚汗多(汗手、汗脚)验方 1、手、脚汗多:在洗脚水中加葱根,明矾少许,连洗7 天自愈。 2、手、脚汗多: 用成熟的樱桃搓脚。 1、手、脚汗多: 苦参30克,枯矾、花椒各10 克,放适量清水煎熬,将药液晾温后,浸泡手或脚,每晚1次,每剂药用3次。也可以将上述 3 位药浸泡在醋里,用来浸泡手或脚。 4、汗脚: 洗脚时水里放点啤酒,1-2 次见效.或在鞋垫里侧点啤酒也行. 5、汗脚: 洗脚时在盆中放30xx 白矾,连用数次。 6、汗脚: 用20-30 粒花椒泡脚。适用于汗脚、脚臭、脚气、湿疹。 7、手脚发热: 患者手脚热的受不了,用红花加盐泡手脚。 8、汗脚: 萝卜500克,水2000毫升,煮剩1000毫升,趁热洗脚,每天1-2 次,连 续7-15 天。

9、汗脚: 用白萝卜叶适量煮水洗脚,每隔7天一次,连续7 次即好。也治疗脚气。 10、清除脚汗: 名医: 朱玉民。用桐树上的花一把熬水洗脚,三日痊愈。 治疗头痛验方(偏头痛西医称”血管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收缩,扩张引起的) 头疼的几种类型: 1、偏头疼就属于胆经的问题。 2、前额,从眉棱骨这部分走下来的胃经,前额头都是胃经的病,属于湿气过重引起的病。前额头疼属于阳明胃经头疼。像前额头疼、眉棱骨疼、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疼。一般讲,葛根汤之类治疗胃病的中药对治疗阳明胃经头疼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头疼的症状是伴有恶心等,按摩胃部或者吐出来,注意饮食,不吃冷饮,会舒服很多。 3、最严重的头疼是“颠顶疼”,就是百会这里疼,这跟肝血大虚有关,也跟纵欲过度有关。 4、后脑勺就是属于阳虚。后头疼属于太阳膀胱痛,也包括脑后边的头疼,还有整个的颈项痛,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这些现象。后头疼初期用桂枝汤。如果脉紧无汗的话,可以采用麻黄汤。 5、两侧头疼为少阳胆经头疼。症状是眼睛发花、早晨起来口苦等。宜服小柴胡汤。如果左偏头疼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尤其是经期过后的妇女,如果右边的偏头疼一般和肺气不降有关。 6、头疼而重为太阴脾湿头疼。症状头重抬不起来就像头上裹着一顶湿帽子一样,头重抬不起来。同时伴有四肢酸疼且体感冷,出现呕吐、饮食不下咽的问题。 7、头疼而咽喉干疼为少阴心肾头疼。会出现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

偏头痛与癫痫关系的最新进展

·综述·偏头痛与癫痫关系的最新进展 黄琳王玉 偏头痛和癫痫是两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临床学家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了,它们的发作特点、发作时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概括为:(1)都是具有多种发作表现形式的反复发作性疾病;(2)具有相似的发作危险因子,如女性生理周期变化、天气变化、情绪异常、吸烟、饮酒及睡眠障碍等危险因子;(3)都可经过一典型的过程,主要指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和发作后期;(4)均可有自限性,但癫痫持续时间短暂,多在数分钟,而偏头痛发作时间多较长,约数小时至数天;(5)癫痫发作后可以出现偏头痛样的头痛,偏头痛先兆期可出现癫痫样发作的抽搐,二者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者相继发生;(6)它们的发作频率和发作严重程度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加;(7)二者存在共病关系,即癫痫人群中偏头痛发病率和偏头痛人群中癫痫发病率均高于普通人群中患一种病症的发病率;(8)都可通过应用某些抗癫痫药物而得到预防发作。本文将围绕偏头痛与癫痫在机制方面的联系以及抗癫痫药物对偏头痛治疗方面等进展进行一简要的综述。 一、机制上的联系 1.遗传学机制上的联系: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癫痫患者调查研究发现,有12%的患者同时存在有偏头痛反复发作[1],Yamane等[2]在50例小儿癫痫患者中发现有50%的患者有偏头痛发作,偏头痛通常在癫痫确诊后的头一年开始发作。Ottman 和Lipton于1996年首次提出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在共病(comorbidity)关系这一假说,共病这一概念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Feinstein于1970年首次提出,将它定义为“同一患者患有索引疾病之外的其他任何已经存在或发生在索引疾病过程中的疾病”,即偏头痛与癫痫可以存在于同一患者身上。由于偏头痛和原发性癫痫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有学者提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遗传学基础的假说。这一假说在近年的研究中已进一步得到证实,目前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的三种突变基因已被克隆和生理功能验证,它们分别是CACNA1A(FHM1,钙通道)基因,ATP1A2(FHM2,钠-钾泵)基因和SCN1A(FHM3,钠通道)基因[3]。而体外的功能实验发现突变的SCN1A(FHM3,钠通道)基因Na(v)1.1导致钠通道的显著慢激活和正常两倍速度的快激活后反转恢复,表明了神经元兴奋性的显著增高[4]。而这些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或倒位正是某些癫痫的基因基础,如SCN1A基因是儿童肌阵挛癫痫的相关突变基因,甚至与其他类型的隐源性癫痫也密切相关[5-6],更有报道此基因突变的患者同时存在癫痫和偏头痛的发作[7-8],而SCN1A的倒位与婴幼儿癫痫密切相关[9]。因此,SCN1A基因突变既是FHM的基因基础又是某些儿童癫痫的基因基础,只是临床表现不同而已。CACNA1A(FHM1,钙通道)基因,ATP1A2(FHM2,钠-钾泵)基因和SCN1A(FHM3,钠通道)基因突变已经证实与偏头痛和癫痫均密切相关,如CACNA1A 的突变同样可以同时导致偏瘫型偏头痛和癫痫发作[10],其突变甚至与脑外伤后的水肿和早发性癫痫有关[11]。但偏头痛和癫痫二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存在于某一个体身上并不多,这可能系同一遗传基础的不同临床表型。那么,偏头痛症状和癫痫共存于某一个体的基因特征又会怎样呢?大量的个案家系研究报道偏头痛症状和癫痫症状共存于某一个体的高频率基因突变仍集中于CACNA1A(FHM1,钙通道)基因,ATP1A2(FHM2,钠-钾泵)基因和SCN1A(FHM3,钠通道)基因[8-10]。以上基因突变研究结果提示偏头痛与癫痫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二者很可能是同一神经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侧面在临床上的不同表现。 2.大脑皮层兴奋性电活动机制上的联系: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偏头痛大脑神经电生理机制是皮层扩散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机制。新近,Eikermann-Haerter等[12]在引发偏瘫型偏头痛的FHM1基因突变大鼠皮层中记录到显著增强的CSD,从而进一步佐证了这一机制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CSD是指大脑皮层局部神经元过度去极化,即神经元兴奋性过度增高后导致皮层电活动的抑制,由神经元兴奋性过度增高的起始部位向周围组织扩展的一种脑电生理现象。利用脑磁图和功能磁共振等技术检查有视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发现在先兆开始时,大量视皮质神经被激活,但在几分钟内出现这种激活被抑制,并以3 6mm/min的速度扩散到整个视觉皮质。其时程与先兆同步,并在5min之内出现300%脑血流的增加,结论认为偏头痛先兆与枕叶皮质的超氧化作用有关。而且这种高氧很快传播至视皮质以外,包括红核、黑质及与痛觉相关的脑区,并到达对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偏头痛发作过程中有大血管扩张的原因。在无先兆偏头痛中,有类似于有先兆偏头痛的血流变化,只是均匀地激活疼痛组织结构,故无先兆症状。如刺激包括痛觉的其他结构,则可产生恶心、呕吐及其他偏头痛等典型症状[13],其基础是CSD激活了中枢三叉血管神经元(central trigeminovascular neurons)[14]。因此,有作者认为CSD机制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1.16.03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997);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项目(09B140) 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王玉,Email:yw4d@hotmail.com

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13T11:44:25.887Z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孙友霞[导读] 积极治疗偏头痛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穴435400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研究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我院医院和门诊2009年8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治疗组1以抗癫痫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采用抗癫痫药物+氟桂利嗪治疗。研究评估:(1)癫痫控制效果;(2)头痛缓解率;(3)患者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 果:(1)两组癫痫控制效果相似,P>0.05;(2)治疗组2对比治疗组1头痛缓解率更高,P<0.05;(3)治疗组2对比治疗组1副作用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比较多,需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加强监测。关键词:氟桂利嗪;癫痫共患偏头痛;疗效;安全性偏头痛为常见神经细胞疾病,在癫痫患者中发病率高,为癫痫常见共患病。偏头痛可在双侧发作,也可在偏侧发作,且多在鼻根部、前额和双侧颞部发作;发作时间持续比较短,但发作频率较频繁,患者可伴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且以腹痛为多见,发作后经睡眠和休息可缓解。对剧烈发作且疼痛难忍者,需给予急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在控制癫痫发作同时,积极治疗偏头痛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医院和门诊2009年8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 50例治疗组2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26-67岁,年龄平均值(38.34±2.29)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53±0.36)年。 50例治疗组1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26-65岁,年龄平均值(38.41±2.03)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56±0.34)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如上,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方法 治疗组1以抗癫痫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奥卡西平,用药的剂量是每次5mg/kg,每天2次,服用7天,后改为每次10mg/kg,每天2次,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2采用抗癫痫药物+氟桂利嗪治疗。在加奥卡西平治疗基础上,加氟桂利嗪,口服,每次5mg,每天1-2次,晚间服用,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 在治疗12个月后,对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1.3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癫痫控制效果;(2)头痛缓解率;(3)患者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癫痫疗效:控制:发作频率减少至0.00%,观察期间无发作;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低于50%或增加。癫痫控制效果=控制、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1]。偏头痛疗效:基本治愈:头痛消失,连续3个月未发作;显效:头痛发作频率减少75%,发作时轻微头痛,不影响工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头痛发作频率减少50%,发作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无效:头痛发作频率减少低于25%甚至加重,发作持续时间无变化。头痛缓解率=基本治愈、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相关数据;癫痫控制效果、头痛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均统一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2结果 2.1两组患者癫痫控制效果相比较 两组癫痫控制效果相似,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癫痫控制效果相比较[例数(%)]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观察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17T13:39:19.29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邓华 [导读] 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以女性居多,患者病程往往较长,癫痫发作频率高。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以及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分别40例作为样本,视之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年龄、发作频率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29、病程(8.14±0.97)年、发作次数(3.15±0.95)次/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体质量(52.09±2.20)kg、部分发作率52.50%、全面发作率47.5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以女性居多,患者病程往往较长,癫痫发作频率高。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患者病情的监测,降低癫痫患者偏头痛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发作频率 前言: 偏头痛为癫痫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癫痫患者中,并发偏头痛者占比最高可达17%。为进一步提高癫痫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本文于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了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29--64)岁,平均(34.74±3.01)岁。同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癫痫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30--78)岁,平均(34.84±3.10)岁。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癫痫的诊断标准。(2)观察组患者均已发偏头痛,且由癫痫所引起。(3)对照组患者均为单纯性癫痫,未合并其他疾病。(4)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伴随严重精神类疾病者排除。(2)存在多种类型癫痫发作史者排除。(3)中途退出研究者排除。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年龄、发作频率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发作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29、病程(8.14±0.97)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1: 3 讨论 癫痫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为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疾病常反复发作,治愈较为困难[1]。临床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时,患者多伴随离子通道闭合异常症状,判断该现象为导致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2]。 根据癫痫发作特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部分发作与全面发作两种。以部分发作为例,发病时,患者局部及某侧肢体往往呈现阵挛性或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为该类患者改善临床病情。方法2012年~2014年我院共有156例癫痫患者接受治疗,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86例并发偏头痛患者,对照组为70例癫痫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与比对组患者之间的癫痫分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在女性比例、癫痫发作频率以及平均癫痫病程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癫痫患者提供治疗的时候发现,如果患者并发偏头痛,则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了解,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pilepsy with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looking for a suitable treatment method for this kind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linical condition.Methods In 2012 ~2014 year my courtyard has a total of 156 cases of epilepsy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thes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86 cases of complicated migraine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of 70 patients with epilepsy,analysed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typ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nd the P>0.05,with comparable;in the proportion of women,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eizure frequency of epilepsy and other aspect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and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found for providing treatment time,if patients with migraine,will make more serious illness,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so,the time of treatment need to be given the knowledge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to provide targeted measures. Key words:Epilepsy;Migraine;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Clin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有研究顯示,癫痫伴发偏头痛临床发生率为8%~15%,偏头痛伴发癫痫发生率为1%~17%,两类患者的临床联系比较紧密[1]。癫痫以及偏头痛的临床发病有互通性,暂时性、复发性。我院为了提升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对2012年~2014年的部分癫痫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014年我院共有156例癫痫患者接受研究,他们接

偏头痛为何要吃抗癫痫药_梁直厚

健康报/2013年/5月/2日/第004版 寻医问药 偏头痛为何要吃抗癫痫药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梁直厚 童女士已经头痛很多年了,头痛、颈痛多同时出现,严重时还伴有恶心、头晕。据童女士陈述,如果闭上眼睛安静地躺着,症状会有一定的缓解,睡好了疼痛也会消失。根据童女士的情况,医生诊断她患上的是偏头痛,并在她的处方药物中加入了一种抗癫痫药。治疗后童女士的病情有一定好转,但还是有症状。医生又加了一种抗抑郁药,童女士的头痛终于完全缓解了。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很纳闷:童女士没有得癫痫,为什么医生要开抗癫痫药呢? 偏头痛发作不频繁时,可以用普通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也可以用特殊的药品,如曲普坦类药物、麦角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头痛频繁发生,或者演变成天天头痛,就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抗癫痫药中的丙戊酸与托吡酯都是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一线用药。这两种抗癫痫药作用于离子通道,能够制止异常脑电波的扩大,也就预防了偏头痛的发作。当然,并非每一种抗癫痫药都能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如果疗效不佳,我们也可以用抗抑郁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预防性处理。 很多人担心吃抗癫痫药物会有副作用,甚至会让人变傻。虽然每一种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但这些药物相对是比较安全的。癫痫患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数年之久,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比较低,更何况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一般时间都比较短。不过抗癫痫药物毕竟是处方药,是否用、怎样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服用剂量和疗程因人而异,但是通常剂量都比癫痫患者用量低。患者用药后,通常会感觉到头痛发作频率降低,程度减轻,以前因劳累等因素诱发的疼痛也不见了。 另外需要提醒偏头痛患者的是,别把头痛与颈椎病画等号。颈椎病也会引起头痛,但疼痛以酸胀痛、钝痛为主,不像偏头痛的搏动性痛。颈椎病也不会出现畏光、畏声等表现。更重要的是,颈椎问题的患病率很高,人到中年以后就很难找到完全正常的颈椎了。如果头痛时检查颈椎,大多会发现颈椎有问题。如果只用颈椎病来解释头痛,就可能导致误诊。 链接 偏头痛呈搏动性 典型的偏头痛是单侧头痛,不过也可以影响对侧,疼痛呈搏动性,通常持续2~72小时,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畏声、畏光以及活动后加重。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很复杂,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都有关系,大约2/3的患者都有家族史。青春期前男孩患者比女孩多,成年后则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第1页共1页

癫痫并发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

癫痫并发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5-04-29T11:17:05.6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6期供稿作者:辜忠灵 [导读]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的神经系统异常疾病。 辜忠灵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43000) 【摘要】目的:对癫痫并发偏头痛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癫痫病患者,其中84例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另外46例为单纯癫痫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癫痫病程(15.9±6.6)及发作频率(1.6±0.7)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女性患者(70.24%)多于对照组(54.35%),两组女性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可相互影响,偏头痛可以加重癫痫症状,似患者更加痛苦,对癫痫病治疗带来一定恶性影响,因此临床应着重全面了解偏头痛对癫痫病的影响,及早找出治疗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癫痫;偏头痛;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67-01 【Abstract】Objective concurrent epilepsy migrain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effec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recent hospital stay for treatment of 130 cases of epilepsy patients, of which 84 cases were complicated by epilepsy patients with migraine, the other 46 cases of simple epileps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groups were observed. Duration of epilepsy observation group (15.9 ± 6.6), and seizure frequency (1.6 ± 0.7)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fema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0.24%)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4.35%),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female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s between epilepsy and migraine may affect each other, migraines can aggravate the symptoms of epilepsy, patients seem more painful, bring some bad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and therefore should focus o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impact of epilepsy migraine, early identification concurrent treatment of epilepsy migraine treatment. 【Key words】Epilepsy; migraine; clinical treatment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的神经系统异常疾病,主要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发病与年龄有关,一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偏头痛是一种颞部反复性搏动性头痛,好发年龄多为青春期。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罹患癫痫患者的偏头痛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罹患偏头痛患者的癫痫发病率高于普通人,并且在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当中,因偏头痛而诱发癫痫发作的也占有较大比例[1]。因癫痫并发偏头痛同样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扰,因此探究癫痫合并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愈加重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确定,以求寻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30例,其中78例女性,52例男性,年龄23~61岁不等,平均年龄(39.68±4.67)岁,病程(1.7 ±0.6)年。其中84例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46例为单纯癫痫病患者最为对照组。患者均已经过检查确定为癫痫病或癫痫并发偏头痛,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不存在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⑴记录患者临床表现:观察组患者有癫痫病临床表现,并且伴有偏头痛临床表现;对照组患者只有癫痫病的临床表现;⑵定期为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并且对两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⑶记录患者癫痫及偏头痛发作状况,包括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特点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试验中,应用SPSS18.0软件对观察数据前后结果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特点 观察组的癫痫病程(15.9±6.6)及发作频率(1.6±0.7)均大于对照组,并且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癫痫发作特点比较(x-±s) 组别 n 癫痫平均病程(月)癫痫发病频率(次/月) 观察组 84 20.3±7.8 2.1±0.3 对照组 46 15.9±6.6 1.6±0.7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患有偏头痛,因此在两组患者当中,观察组女性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女性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P<0.05),提示癫痫并发偏头痛有明显的性别分布;两组患者之间部分发作与全面发作的发生率相近,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n,%] 组别女性(%)部分发作(%)全面发作(%) 观察组(n=84) 59(70.24) 41(48.81) 43(51.19) 对照组(n=46) 25(54.35) 22(47.83) 24(52.17) 3.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癫痫与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两种疾病,偏头痛的发病率(12%)明显高于癫痫(1%)[2]。癫痫与偏头痛共同发病机制为离子通道异常,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短暂性、反复发作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均为其共同点,但两者之间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8-06-05T09:29:36.4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作者:王仲[导读] 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王仲 湖南省祁阳县人民医院湖南祁阳 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94例,均在2016年3月~2017年8月来院治疗,根据其并发偏头痛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并发偏头痛,对照组患者为无并发偏头痛,根据癫痫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常规检查,同时辅以心电图以及脑电图检测,观察上述患者癫痫发作的类型、分病程等。结果:并发偏头痛的观察组患者其平均病程以及发作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全面发作和局部发作的情况无差异,同时在强直性、强直阵挛性、阵挛性各种分型来说,两组患者的比重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对癫痫以及偏头痛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才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保障其健康。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癫痫为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导致该疾病的发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为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癫痫和偏头痛之间存在双向联系,合并发生率较高,并且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休息,进而降低生活质量,因此了解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应治疗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1],本次研究对其特点以及治疗方式进行探究,得出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式 1.1基线资料 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94例,均在2016年3月~2017年8月来院治疗,根据其并发偏头痛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并发偏头痛,共47例,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为31例,年龄范围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2.11)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为(11.01±1.22)月,对照组患者为无并发偏头痛,例数为47例,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为21例,年龄范围在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2.08)岁,病程2~21个月,平均病程为(12.35±1.05)月,比较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可进行下方试验。 1.2纳入标准 (1)上述患者均符合癫痫的临床症状,并经相关检查确诊。(2)患者的资料完整,并无其他特殊情况。(3)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4)排除有精神病史或者心理疾病的患者。(5)排除多种癫痫类患者。 1.3方式 根据癫痫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常规检查,同时辅以心电图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家族史,了解其既往诊断情况,观察患者发作频率、发作表现等,而偏头痛则包含了无先兆偏头痛以及有先兆偏头痛,观察上述患者癫痫发作的类型、分病程等[2]。 1.4统计学方式 此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采用x2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者的癫痫临床特点,通过表1可以看出,并发偏头痛的观察组患者其平均病程以及发作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2分析上述患者的发作情况,在表2能看出,并发偏头痛患者和不并发偏头痛患者的全面发作和局部发作的情况无差异,p>0.05. 2.3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癫痫指标,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强直性、强直阵挛性、阵挛性各种分型来说,两组患者的比重差异较小,p>0.05. 3讨论

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浅谈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讨论神经内科患者中,癫痫合并偏头痛的患者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期间,一共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60例患者为癫痫并发偏头痛,60例患者为单纯癫痫,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癫痫患者中,女性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全面发作患者明显高于部分发作,并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出现偏头痛的癫痫患者其癫痫病程和发作频率明显高于单纯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的鉴定难度较大,但是运用恰当的检测方式,还是能正确的分辨两者的区别,并且一经发现,应及时的予以对症治疗,以此来降低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缓解患者偏头痛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标签: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临床特点 癫痫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的脑部损伤等,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有食物中毒、感染以及外部损伤等[1]。出现该疾病的患者其脑部会出现反复性的神经元放电情况,患者出现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两眼上视、四肢抽搐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而偏头痛是癫痫的并发症之一,但是现如今的临床中并无对该情况的明确标准[2],因此本文主要对癫痫并发头痛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到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中,选择的患者均为神经内科的患者,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并且均并发偏头痛,患者例数共60例,选择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7月,将上述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且选择同期的无偏头痛的癫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对以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家族史、基础疾病以及临床用药等,同时分析患者发作时的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发作时间以及病程,与此同时,了解研究组患者在出现癫痫时,是否出现偏头痛的前兆,询问该类患者家族中是否有偏头痛史,记录出现偏头痛的时长等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