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直至10g/(Kg*d) 慢性病人无需禁食蛋白质
一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饮食: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减少蛋白质分解, 少食脂肪 限制钠、水摄入:每天入液总量不超过2500ml为宜
肝硬化腹水病人每天1000ml左右为标准
补充维生素,不宜用维生素B6
二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安慰病人 尊重病人、切忌嘲笑 解释行为异常原因,使家属理解病人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目录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昏迷病人护理

去除和避免诱因

用药护理

健康教育
一 一般护理
安全护理
意识障碍时加强巡逻,设专人看护 有烦躁应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一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限制蛋白质 植物蛋白为佳(含支链氨基酸,含非吸收纤维) 急性期意识障碍者暂禁食蛋白质,待意识清楚后从20g/d开始渐增,
三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有无性格与行为的变化观察思维及 认知能力
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
四 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位,头略偏向一侧 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眼睛护理 尿潴留护理 肢体护理
五 去除和避免诱因
去除和避免诱因
慎用中枢抑制药物:当病人出现躁动、抽搐时禁用阿片类、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镇静剂,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扑尔敏等
防止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预防控制感染 防止便秘 防治上消化道出血 防止低血糖
六 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
降血氨药:根据血钾、钠选择谷氨酸钾与谷氨酸钠;谷氨酸盐为碱性 ,使用前先注射维生素C。精氨酸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不与碱性溶 液合用。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收集晅控内不成対^言血祓肝门餉小分支4肝动肋汕另支门静脉特点:1•门静脉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血液,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 2•其起止端均为毛细血管3•门静脉主干及较大的属支均无瓣膜结构。

4•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交通支①食管下段、胃底交通支通支②直肠、肛管交通支 ③前腹壁交通支④腹膜后交通支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 ):各种病因引起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再生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门静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 发病高峰年龄35~50岁,男性〉女性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 【病因】① 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重叠感染② 酒精中毒:摄入乙醇80g/d ,10年以上降低肝对毒物抵抗力;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一酒精性肝炎一肝硬化④循环障碍:慢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门静脉阻塞一肝淤血缺氧一肝细胞坏死、纤维化一淤血性肝硬化 ③ 胆汁淤积⑤药物或化学毒物:甲基多巴、双醋酚汀、异烟肼;四氯化碳、磷、砷 ⑥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我国长江流域多见 ⑦ 其他:脂肪肝、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理生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一再生结节挤压;血管床缩小、闭塞、扭曲;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一小支关系失常交通吻合支形成一门静脉高压 一)门静脉高压斓空内不成时器官m 叛学血匡网j门静脉 肝進(肝内毛细血苣网)中央静碌■间静脉mww 支循环幵啟.1•门f 测支循环开放:1.门一体呗艮籲环■幵蝕:1.门一体侧支循环开放:眾胃底諭雌'磺醴琏豐豊张師啓通支 门巒门器门挈门静脉曲〜2田肠至瞳下靜胞肠系膜上騎脈、弭静脉、旨左脇玄睹卜吗』日由峰岚陌点 冃左融戸赞脉工常關0静銅缽膜下静紙砂挣警豐占蝦二豐鉴豎在箕管胃磁直踊上静脈.注陽下屋臥附脐静脉部分血液鋼周膜下静脉部幻血液在•復猿壬与宜管静脉吻合与亘畅中、下静豚柏堀台围与腹更上静麻現晦頤宜静脉腔静脉系统的艘静脉、等静脉°U相咧合,也与腹奎下静磁腹形成交通支奇静抹語内靜压壁透薛脉柏腳合d TnStffi-1時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下芒静脉下腔静脉口論駄下H 論脉肝血窦(肝小叶词〕下腔静丽肝静际肠戟膜厢茎^弓瞒肮上静肪下静腺门静脉(2)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瀬脾大一左肋下扪及瀬巨脾----脐下瀬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呕血、黑便瀬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门静脉高压:正常13—24cmH2O腹水形成原因①门静脉高压:>30cmH2O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白蛋白V30g/L③淋巴液生产过多④继发醛固酮增多,使钠的重吸收增加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f肾血流量/f肾小球滤过/其他:肝触诊:早期:肝肿大,表面光滑,中等度硬晚期:肝脏缩小,表面呈结节状,质地硬2•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一脾脏长期充血一①脾大②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脾髓细胞再生一脾功亢进f全血细胞减少3•腹水:形成机制: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f、抗利尿激素、醛固酮f、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与发病原因有关的信息2.过去史及发病情况(二)身体状况代偿期:症状轻、缺乏特异性失代偿期:症状显著(肝功能减退症状、门静脉高压症状)1•代偿期肝硬化瀬症状: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腹泻、上腹隐痛瀬体征:消瘦肝、脾轻度肿大瀬实验室检查:肝功基本正常2•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导致的症状和体征(1)肝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瀬全身症状体征:消瘦、乏力、不规则低热、肝病病容、黄疸、口角炎或舌炎瀬消化道症状:腹胀、腹泻、厌食、呕吐瀬出血倾向和贫血: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通透性性增瀬内分泌失调:雌激素f、肾上腺皮质功能(、醛固酮f、抗利尿激素f(3)并发症△氨中毒学说: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即干扰脑的三羧循环△假神经递质学说:酪氨酸一左旋多巴一多巴胺一去甲肾上腺素一真性神经递质一交感神经递质f大脑代谢紊乱进入脑内脱羧、肠道细菌脱羧f①络氨酸f COOH f酪胺f鱆胺(B-羟酪胺)f假性神经递质f②苯丙胺阿酸f COOH f苯乙胺f苯乙醇胺—f瀬原发性肝癌瀬|肝肾综合症(功能性肾衰)|:特征:自发性少尿、无尿、低尿钠、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瀬|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低钠:摄入不足利尿、放腹水可诱发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护理

肝性脑病护理

•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五期。 • 0期(潜伏期):又称轻微肝性脑病,病人仅在进行心理或智力测试时表现出轻微异常,无性格、行为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
征,脑电图正常。
• 1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即嘱病人两臂平伸,肘关节固
• (2)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血氨增高主要是由于氨的生成过多和(或)代谢清除减少所致。血氨生成过多可以是外源
性的,如摄入过多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在肠道转化为氨;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如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留肠内的血 液分解为氨。肾前性与肾性氨质血症时,血中的大量尿素弥散至肠腔转变为氨,再进入血液。在肝衰竭时,对氨的代谢能力明 显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升高。
临床表现
•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严重程度及诱
因不同而很不一致。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肝性脑病可无明显诱因,病 人在起病数日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慢性肝性脑病多是门体分流 性脑病,常见于肝硬化病人和门腔分流手术后的病人,以慢性反复 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诱因,如大量进食蛋白食物、 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肝硬化终末期肝性脑病,起病缓慢,反复 发作,逐渐转入昏迷至死亡。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一)病因 • 各型肝硬化,特别是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
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及妊娠期急 性脂肪肝等肝病亦可导致肝性脑病。
• (二)诱因 • 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常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
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 药、低血糖、便秘、尿毒症、感染、外科手术等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
水或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也可口服33%硫 酸镁导泻,或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急性门体分流型肝性脑病病人首选 66.7%的乳果糖500ml灌肠。 ● (3)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首选新霉素,也可应用甲硝唑。
护理评估
● (五)处理要点 ●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 (1)降氨药 ● 1)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静脉滴注,其机制是与游离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与体位 安排在安静的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限制探视,专 人护理。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昏迷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 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兴奋躁动不安或抽搐的病人需要使用床档,必要时用 保护带,以防坠床。
护理措施
● 2.饮食护理
● (1)高热量:总热量应维持在5.0~6.7kJ/d,并以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 食物。足够的葡萄糖能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
●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明确。肝功能损害严重者有明显的黄疸、出血倾向和 肝臭,易并发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使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护理评估
● (二)临床表现
分期
表现
I期(前驱期) II期(昏迷前期) III期(昏睡期)
轻度精神异常
意识错乱、睡眠时间倒错,有明显神经系统体 征
昏睡、精神错乱为主。
IV期(昏迷期)
从而降低血氨。该药偏碱性,碱中毒时慎用。 ● 2)L-鸟氨酸-L-门冬氨酸:能促进体内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而降低血
氨。 ● 3)精氨酸:精氨酸可与氨结合成尿素和鸟氨酸,从而降血氨,对血pH偏
高的代谢性碱中毒者适用。
护理评估
● (五)处理要点 ●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 (1)降氨药 ● (2)支链氨基酸:可恢复病人的正氮平衡,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 (3)人工肝:用活性炭或树脂进行血液灌流可清除血氨,有一定疗效。 ● 4.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脑细胞功能。保持呼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因不 同 , 有所差异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 度 、 神经 系统体 征及脑 电 图改变 , 将临床表现分为 l一4期 , 各期可重叠 。
[ 2 ] 杨 丽丽 , 王蕾 , 马会 民 . 全胸腔镜 下行先 天性心脏 病治疗 的围术期 护
[ 8 ] 薛增 金 , 郭 尚耘 , 郑 青榕 . 微创经胸小 切 口室 间隔缺 损封堵术 5 2 例 手
术配合 I J 1 . 福建医药杂志 , 2 0 1 0 , 3 2( 1 ) : 1 5 1 — 1 5 2 .

氨基 丁酸 / 苯二 氮革受 体结合 , 抑制 大脑和呼 吸 中枢 ; 电解质
紊乱 : 低血钠 导致脑水 肿 , 低 血钾合并 代谢 性碱 中毒 、 大量 利尿或 放腹水 引起 碱中毒 , 使N H 3释放人 血 ; 氮质血 症 : 各 种原 因所造成 的血容 量不足 , 如厌食 、 腹泻 或控制 液体用量 、 应用 大量利 尿剂或
1 病 因及 发 病 机 制
各种肝硬化 , 尤其是肝炎后肝硬 化是 肝性脑病最常见 的原 因。 部分 由各种介入分 流术 引起 。其他原 因有 : 重症病毒性肝炎 、 中毒 性及药物性肝 炎的暴发性 肝功能衰竭期 、 原发性 肝癌 、 严重 胆道感 染、 妊娠期急性脂 肪肝 。 肝性脑病 的发病机制至今 尚未 明确 , 有关 发病 机制学说很多 ,
肝性脑病患者 的护理
丁 高峰
( 大庆市 让胡路 区人 民医院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7 1 2 )
摘要 : 目的 : 讨论肝性脑病 患者的护理。方法 :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 : 并发症、 水、 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 的观 察 , 及 时发现 出血 、
休克、 脑水肿 以及肝 肾综合征 , 出血者观察血压和粪便 颜 色。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的护理
内禁食蛋白质,供给足够的热量和 维生素,以糖类为主。
• 3.维持体液平衡 • 每天入液量不超过2500ml,腹水
者限水限钠、限钠应250mg/d,水 入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l/d.
(二)促进患者清醒
• 1.消除诱因 • 2.病情观察:密切注意肝性脑病的
早期征象。 • 3.灌肠和导泻
• 禁用肥皂水灌肠
主要机制
• (一)氨中毒学说 •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 (三)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
(GABA/BZ)复合体学说 • (四)色氨酸 • (五)锰中毒
(一)氨中毒学说
• NH3能透过血脑屏障 • NH4+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NH3+H+
PH<6 PH>6
NH4+
机体清除血氨的途径
1.在肝内合成尿素 2.脑、肾等组织利用和消耗氨 3.肾小管排出氨 4.血氨过多时自肺部少量呼出
(四)治疗原则
•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 减少或临时停止蛋白质饮食,灌肠
或导泻,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 氨基酸的代谢紊乱。
• 4.其它 对症治疗和防治脑水肿和 继发性感染、休克、出血等。
六、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 • 2.饮食 •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发病开始数日
• 门—体分流性脑病。
(一)病因和病理
• 1.病因 • 各型肝硬化及门体分流术后是引起
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 •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见;
• 2.病理 • 脑水肿是本病的继发性改变。
二、发病机制
•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 明了。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或 清除,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 过大脑屏障,引起脑功能紊乱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疗效临床研究论文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疗效临床研究论文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 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采取心理指导、饮食管理、用药监管、病情观察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住院最短15d,最长68d。

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地护理指导。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可有效阻止he的发展。

例如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后可发展成he,积极止血、纠正贫血、清除肠道积血等有利于控制肝性脑病;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便秘、改善肾功能等亦为控制he 所必需的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饮食干预、药物监控、加强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意识逐渐转清、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有效:昏迷程度转轻;无效:昏迷程度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以显效与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过程中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2 结果见表 1.经统计,χ2=6.325,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3 护理干预3.1 病情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变化、实验室理化检查、具体进食情况、24小时出入量、药物使用情况等,分别做好护理记录,还应密切注意观察肝性脑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如:性格行为变化、精神错乱、表情是否淡漠或者行为狂躁,睡眠规律变化、扑翼样震颤等,以便及时了解、发现及处理。

3.2 加强患者本人及他人的安全防护我们发现,临床中部分肝性脑病患者,因行为错乱、狂躁可能随时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及陪护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说明患者目前病情十分严重,要求家属进行24 小时陪护,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如摔伤、坠床、误服药物或者药物包装袋等情况。

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

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

肝硬化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有无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触工业毒物或药物等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特殊嗜好。

3、评估惠者目前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出血倾向、贫血、肝掌、蜘蛛痣、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和社会状况。

【护理措施】1、代偿期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从事轻劳力工作;失代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肝功能显著损害者、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腹水明显者应限制钠盐,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宜(1.2~2.0)g/d,入水量限制100mld左右,如有显著低钠症,则应限制在500md以内。

腹水减退后,仍需限制钠的摄入,防止腹水的再次出现。

3、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护肝、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等药,密切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5、评估腹水的增减情况,协助做好腹水的治疗。

放腹水治疗1次在4000-6000ml,不超过10000ml,防止患者因放腹水过量而发生虚脱。

6、给予口腔和皮肤护理,腹泻患者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并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7、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稳定患者情绪。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可能的并发症。

2、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和饮食,避免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发生。

3、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和避免损害肝功能药物,延长肝硬化代偿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