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高级和延续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2、评估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

3、准确评估尿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恐惧、害怕等。

【护理措施】阿

1、进行连续心电监护,每小时15—30分钟监测1次生命

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继续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行气管插

管术能和使用呼吸机者,严密监测呼吸频率、深度、皮肤色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者定时湿化气道和气管,及

时抽吸气道及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吸引过

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

理。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5、保护脑组织,及早使用冰帽。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

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从而减轻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6、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注意每小时尿量的变化。

7、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做

好各项记录。

8、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做好心脏骤停复发的抢救。

【健康指导】

1、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

02.心肺复苏病人健康宣教

心肺复苏病人健康宣教 一、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指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采取的紧急抢救术。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 二、心搏骤停的发病原因? 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4~5分钟,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四、心肺复苏成功或终止的标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其他: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终止抢救的标准: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五、心肺复苏后护理注意事项? 1.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意识障碍者,我们将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取头高10°-30°卧位,以利静脉回流。 2.增加营养摄入,必要时给予TPN,待胃肠功能回复后可鼻饲或进食。 3.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的温度等情况。同时我们也会动态监测血尿粪常规、血气分析等变化。 4.病情许可后,病人可说出自己的担忧,我们将针对性的给予解释。介绍监护室环境、

高级生命支持(港版)

C E 美国心脏协会 高级心血管 生命支持 课前 自我评估测试 2012 年 2 月 版权所有 ? 2012 美国心脏协会

ACLS 课前自我评估测试(2012 年) 1. 一名 85 岁女性突然倒地,10 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并开始为该患者进行 CPR。监护仪显示该患 者存在细小的(低幅)室颤。接下来急救人员该怎么办? a. 积极实施至少 5 分钟的 CPR,然后尝试除颤。 b. 实施气管插管,然后尝试除颤。 c. 在患者心前区捶击三次,同时观察监护仪和患者的反应。 d. 在实施 CPR 的同时准备除颤器,以尽快除颤。 2. 一名心脏骤停患者被送达急诊室,患者心律为无脉性电活动 (PEA),心率 30 次/分。医务人员正在进 行 CPR,已气管插管并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已建立静脉通路,接下来最应该给予哪种药物? a. 静脉注射 5 mL 10% 氯化钙溶液 b. 静脉注射 1 mg 肾上腺素 c. 静脉注射 1 mg 阿托品 d. 静脉注射 1 mEq/kg 碳酸氢钠 3. 与手柄式除颤电极板相比,免持式除颤电极片具备哪项优势? a. 免持式电极片比电极板传递的能量多。 b. 免持式电极片可增大电弧。 c. 免持式电极片的除颤速度更快。 d. 免持式电极片采用通用适配器,可与任何设备合用。 4. 当您准备好除颤器以进行电击时,下面哪一项可以实施? a. 在尝试除颤之前先让管理气道的人员快速实施气管插管。 b. 断开监护仪导联,以防电击损坏监护仪。 c. 在为除颤器充电的同时继续实施胸外按压。 d. 在为除颤器充电的同时检查患者的脉搏。 5. 一名有窄波群室上速 (SVT) 病史的女性来到急诊室。她神志清楚、定向力正常,面色苍白,心率为 165 次/分,ECG 显示 SVT,血压为 105/70 mm Hg。已建立静脉通路。下述哪一项是最为合理的初步治疗? a. 快速静推 6 mg 腺苷 b. 刺激迷走神经 c. 同步电复律 d. 静脉推注 1 mg 阿托品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循环功能的急救技术。CPR技术是医护人员人人必需掌握的急救技术。 一、目的 1、通过实施心肺复苏,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循环和意识。 2、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二、注意事项 1、抢救时应动作敏捷,争分夺秒。 2、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适宜,要保证足够的频率和深度(频率:至少100次/分,深度:胸骨下陷成人:至少5厘米)。 3、胸外按压时,操作者的肩、肘、腕应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保持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4、按压后,要使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人工呼吸时,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通畅。 6、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1、肋骨骨折; 2、损伤性血气胸; 3、心脏创伤; 4、胃、肝、脾破裂; 5、栓塞。预防: 1、行胸外按压时,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不间断地进行,不要左右摆动,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2、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对于老年病人按压时酌情降低压力。 处理措施: 1、肋骨骨折: (1)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 (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外,尤其注意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供氧、纠正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和防治休克。

2、损伤性血气胸: (1)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自行吸收。 (2)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 (3)血气胸若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的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3、心脏创伤:伤员需卧床休息,心电监护,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胃、肝、脾破裂:严密观察病情,胃破裂者行裂孔修补术或部分切除术;肝破裂的处理原则是彻底清创,确切止血、通畅引流。脾破裂者应作缝合修补术或切除术。 5、栓塞:发生栓塞后,最重要的是吸氧,并根据医嘱使用激素、抗凝药。 四、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脉搏、有无活动义齿等情况。 2、患者准备: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便于抢救的需要。 3、用物准备:纱布2块、弯盘2个、手电筒。 4、护士准备: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5、环境准备:安全、光线充足、患者床单位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避免影响其他患者。 五、操作步骤 1、判断:检查患者,判断意识及大动脉搏动。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部,(拍双肩,呼唤双耳,轻拍重唤),呼唤:“喂! 你怎么了?”判断:“患者无反应,意识丧失。” (2)触摸颈动脉搏动是否消失: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 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时间为5-10秒钟)。口述:“颈动脉搏动消失。”同时看患者胸廓有无起伏,用颊部感觉有无气流,识别呼吸是否停止。口述:“患者无自主呼吸,胸廓无起伏。” 2、立即呼救:呼叫:“医生快来”。 3、摆放心肺复苏体位:患者取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如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 其肩背下需垫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松开裤带。 4、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者跪或站于患者一侧肩旁。确定部位:胸骨中下段1/3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英文翻译 (2) 正文 (3) 一、心肺复的苏概 (3) 二、发病原因 (3) 三、疾病分类 (3) 四、临床表现 (4) 五、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7) 七、临床资料 (8) 八、病情观察及护理 (8) 九、讨论 (10) 参考文献 (10)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内容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护理方法。 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 【关键词】心肺复苏 【Abstract】 Objective:In this crticle,through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d nurs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can better promote the nursing work. Method:The basis of practical nurses work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a group of related nursing mrthods. Conclusion:To streenghen the observa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RP),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 final success. 【Key words】CRP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操作流程 1.用物检查,呈备用状态:按压板,对合二弯盘内盛纱布2块,备手套1只(放在治疗盘内),护理记录单(内夹 记录纸)、笔、电筒。 2.自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自我介绍:“老师您好,我是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某,我今天执行的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首 先做到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行动干练。我自身准备完毕,物品已呈备用状态,请问老师可以开始吗”。 4.检查用物并放治疗盘于治疗车(治疗车上备快速手消毒液)推至床头与床平行放置,口述:评估病人 5.评估病人:判断意识、呼吸、颈动脉搏动。 判断意识:呼叫病人名字,口述:呼之不应,打铃呼救口述:×××,一床王芳,病情危重,请医生抢救,送急救物品 判断呼吸:(看、听、感觉方法正确逼真时间10秒种)口述:看胸部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病人没有呼吸。 判断颈动脉搏动:用食指、中指触摸病人喉结或甲状软骨,向对侧旁开两指、横两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5~10秒,口述无搏动。 6. 环境准备:请家属离开,屏风遮挡, 7. 放置体位:摇平床头,(软床)垫胸外按压板,去枕平卧位,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简易呼吸器连接吸氧装置,氧流量调至8~10升/分。 8. 打开气道: 戴手套,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有义齿一并取下。打开气道(仰面举颌法)(知道三种方法:仰头抬颌位、仰头托颈法、双手拖颏法)。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面罩盖住患者口与鼻,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压住,使面罩紧贴面部(即EC法)。右手有规律的挤压呼吸器,挤压深度适宜,约1/2深度,潮气量为400~600毫升。 9. .胸外心脏按压:按床口述此床为硬板床无需按压板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判断动作:急救着右手食、中、无名3指摸到患者右测肋缘,然后沿着肋缘往上摸到患者剑突,取剑突上4横指处急救者左手手掌根部固定于处,急救者右手平行重叠于左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 (2)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3)按压频率:≥100次/分 (4)按压深度:胸骨下陷≥5厘米 (5)按压与放松比是1:1 (6)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10. 再次判断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时间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11..观察病情:能扪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 吸;散大的瞳孔缩小。 12.安置病人:用枕,病人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13.抬手看手表,口述看到的时间。 14.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 15.健康教育口述:“王芳”,目前抢救成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请不要紧张。 16.推车至污洗室处理用物。洗手,回治疗室,物归原处,三擦。洗手,正确填写重病护理记录单。 17.口述:操作完毕,请老师指教 18.注意事项 A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B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C.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备注:掌握该操作的相关理论;掌握简易呼吸器的应用和相关理论

护理查房总结

护理业务查房总结与分析 首先就是效果评价: 护理部自6月6日至7月30日在2个月内参加了全院12个临床科室及3个门诊科室精心准备得护理查房。本次查房目得就是提高临床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护士得学习氛围,提高护理质量,事实我们达到了预想得效果,大家做得非常好,很成功。 本次护理查房就是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得,各科得护理查房从流程到材料准备得都很好、按护理程序实施得护理查房,就是了解每一个护士工作质量,护理常规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得最基本、最主要、最常用得方法,提高了护士业务学习兴趣,提高工作价值感,所以护理业务查房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本次查房展示了全院护士长、全院护士得潜能,大家都很优秀,人人都有太大得潜力,有待于开发。每查完一科,我能体会得到大家都很高兴,护士长得能力得到了发挥与展示,护士找到了自信,每科护士长都很谦虚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把自己科室得护理查房做得很完善。由于这就是护理部第一次组织参加全院护理查房,本意就是促进学习,找找经验,寻找不足,事实我们都做得太好了,比我预想得好得多、 (一)优点: 1、护士长、护士材料准备得都很用心,多数护士都不用瞧材料,并且积极回答问题,与所查得病例 相关得知识背得很熟。尤其就是内一科学生也参加了互动,并且做得很好、儿二科与内一科、产科互动得比较好。 2、护士长们设计得查房形式与流程各有千秋,但总体方针都就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得,非常好、 3、各位护士长在本次查房中都担任了主查人得角色,充分展示了您们扎实得专科护理知识,同时 也树立了护士长在护士心目中得形象与威信。护士长确实就是每科得业务精英、主查人可让科内主管护师或副高职护师担任。锻炼她们得带教能力,体现自我价值感。 (二)不足之处: 1、护理查房目得就是让全体护士共同参与,就是护士长主查责护及护士对所查病人存在护理问 题、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指导与补充不足之处、护士互动得不积极得科室下次希望改进一下。 2、病例叙述个别科室比较僵化,繁琐。应简单扼要叙述患者入院时情况,重要得辅助检查结果,诊 断、给与得治疗措施,现病情如何,给予如何治疗护理措施,病例介绍要简单明了、 3、到病房查体都简略了,应与患者互动,指导、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例如很随与得询问病人 饮食、睡眠、关注得症状,用药反应,病人得感受,有什么问题及有哪些不适。有留置针得瞧一下针眼部位皮肤及时间标示,有管路得要现场查一下管路情况及时间标示。有引流得瞧一下引流液情况,卧床病人应给与翻身检查一下皮肤。 护理部规定护士长每月做一次护理业务查房,护士长手册写得都很好,而实际上您们都没有查,但产科根据病人情况真得就是经常查得,这一点我们都应该向产科学习,把工作做到实处、产

2018AHA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更新

2018AHA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更新 2015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开始采用持续证据评估(CEE)流程。此流程用于快速分析同行评审的已发表的复苏研究以及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科学与治疗建议(CoSTR)声明的国际共识的发展。持续证据评估旨在缩短复苏证据公布与转化成ILCOR成员(如美国心脏协会(AHA))所提供指南建议之间的间隔时间。基于这些年度ILCORCoSTR总结陈述,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委员会将出版关于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的年度指南重点更新。这些摘要总结了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及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编写小组所出版的2018美国心脏协会指南重点更新中的变更。 进行ILCOR系统性审查,以回答ILCOR专家成员优先选择的特定复苏问题。今年针对审查优先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在心脏骤停期间或之后不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电击难以纠正的室颤(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pVT)。ILCOR高级生命支持及儿科人员随后分析、讨论并辩论系统性审查专家确定并分析的研究。这些人员制定了将在ILCOR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e13156547.html,)公众评论区线上发布的CoSTR 草拟陈述,最终ILCOR CoSTR联合总结同时会在Circulation和Resuscitation 中发布。 鉴于院外和院内复苏系统的结构和资源以及使用美国心脏协会指南的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的资源和培训,美国心脏协会ACLS和PALS编写小组仔细考虑了ILCOR共识建议,以确定合适的建议。每个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临床策略、干预、治疗或测试建议均与采用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批准的最新语言所编写的建议级别(级别)和证据水平(LOE)关联。标准和语言如下所示。 建议级别(强度) 益处>>>风险 1级(强) 撰写指南建议时推荐采用的表述: ■是推荐的 ■是有效的/有用的/有效的/有益的 ■应实施/执行/其他相对有效性的表述十: o推荐/需要使用治疗方案/策略A而不是治疗方案B

AHA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课前自我评估(内容充实)

AHA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课前自我评估测试 您的得分:50 分答对题数:20 题您的名次:16 名 问卷满分:100 分测试题数:40 题参与人次:18 人 答案解析 基本信息:* [矩阵文本题] 2018.09 (2) 是否曾参加ACLS培训:否 (4) 科室:骨科 (5) 职称:初级 1. 一名 85 岁女性突然倒地,10 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并开始为该患者进行CPR。监护仪显示该患者存在细小的(低幅)室颤。接下来急救人员该怎么办?[分值: 2.5] 您的回答:d. 在实施 CPR 的同时准备除颤器,以尽快除颤。(得分:2.5)2. 一名心脏骤停患者被送达急诊室,患者心律为无脉性电活动 (PEA),心率 30 次/分。医务人员正在进行 CPR,已气管插管并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已建立静脉通路,接下来最应该给予哪种药物?[分值:2.5] 您的回答:b. 静脉注射 1 mg 肾上腺素(得分:2.5) 3. 与手柄式除颤电极板相比,免持式除颤电极片具备哪项优势?[分值:2.5] 您的回答:d. 免持式电极片采用通用适配器,可与任何设备合用。 答案解析: 3. c [请参见《ACLS 实施人员手册》第 57 页:“基本事实:可供选择的 AED 电极片放置位置”] 4. 当您准备好除颤器以进行电击时,下面哪一项可以实施?[分值:2.5] 您的回答:c. 在为除颤器充电的同时继续实施胸外按压。(得分:2.5)

5.一名有窄波群室上速 (SVT) 病史的女性来到急诊室。她神志清楚、定向力正常,面色苍白,心率为 165 次/分,ECG 显示 SVT,血压为 105/70 mm Hg。已建立静脉通路。下述哪一项是最为合理的初步治疗?[分值:2.5] 您的回答:c. 同步电复律 答案解析: 5. b [请参见《ACLS 实施人员手册》第 129 页:“窄 QRS 波群、规则心律(方块7)”] 6. 在治疗心脏骤停时,下述哪种错误最常出现且有时会导致生命危险?[分值:2.5] 您的回答:d. 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过长(得分:2.5) 7. 您为一名呼吸骤停患者实施了气管插管。当您尝试进行正压通气时,您发现患者上腹部胃泡区有气过水声,未闻及肺部呼吸音,同时二氧化碳波形图的测量值为零或显示直线。下列哪一项最有可能导致这些情况?[分值:2.5] 您的回答:c. 气管插管进入右主支气管内 答案解析: 7. a [请参见 ACLS 学员网站上的 Supplementary Material:“Advanced Airway Management”] 8. 关于复苏期间的静脉药物输注,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值:2.5] 您的回答:b. 静脉注射药物之后,需通过外周静脉给予液体推注冲管。(得分:2.5) 9. 一名 60 岁男性患者为反复发作性室颤,已静脉给予每 3 分钟 1mg 肾上腺素,电击除颤 3 次后,患者心律转为宽波群心律仍无脉搏。接下来最应该给予哪种药物?[分值:2.5] 您的回答:a. 静脉推注 300 mg 胺碘酮(得分:2.5) 10. 在治疗一名已接受 2 次电击的持续性室颤患者时,您考虑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关于血管加压素的使用方法,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值:2.5] 您的回答:c. 在治疗无脉性心脏停搏时,可使用血管加压素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得分:2.5) 11. 哪种原因导致的无脉性电活动 (PEA) 最有可能在紧急治疗后好转?[分值:2.5]您的回答:b. 低血容量(得分:2.5) 12. 下述哪种方案应作为心搏停止患者的初始用药方案?[分值:2.5] 您的回答:c. 静脉注射 1 mg 肾上腺素(得分:2.5)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1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与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得液体。。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得患者应实施有效得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与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得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维持循环系统得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得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得监测与记录,吸入气体得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得发生。 10 保证足够得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11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与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得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4洗胃,为减少毒物得继续吸收,神志清醒得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如果服用药物量比较大,或药物体内吸收较慢,即使时间超过6小时,洗胃对于服药得多数病人也就是非常必要得。 5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类型、脉率、血压、瞳孔、尿量等变化并记录、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7 生活护理,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得变化、 8饮食护理,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少食多餐,急性中毒病人得饮食应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得无渣饮食,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予乳类等流食、应保证患者足够得营养供应,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试题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试题 [选择题] [ A型题]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先必须畅通气道 B.吹气时不要按压胸廓 C.吹气时捏紧病人鼻孔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E.按压频率成人8~10次/min 2.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 B.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部位的定位先确定胸骨下切迹 D.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E.按压与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3.判断有无脉搏,下列正确的是: A.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 B.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 C.检查时间不得短于10 s D.不能触摸股动脉 E.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4.进行环甲膜穿刺时,患者应取: A.仰卧位,颈下垫枕,头后仰 B.侧卧位 C.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D.头前屈 E.仰卧头前伸位 5.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A.维持有效的循环 B.确保呼吸道通畅 C.降温和脱水疗法

D.加强基础护理 E.治疗原发疾病 6.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 C.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D.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要有节律,每分钟100次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 降 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 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A.剑突下 B.胸骨左旁第四肋 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10.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A.50次 B.80次 C.100次 D.120 次 E.130次 11.口对口通气时,病人吸人气体氧浓度约为: A.20% B.25% C.30% D.16% E.75% 12.简易人工呼吸器1次可挤压人肺的空气量为: A. 100~200ml B.300~ 400ml C. 500~1000ml D. 1200~1500ml E.1800~2000ml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 ardio-P ulmonary R esuscitation CPR (一)判断意识(< 10 秒) (二)呼救,启动EMSS (三)置病人于复苏体位:水平仰卧位 (四)打开气道:仰头拉颌法 (五)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10秒 (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七)判断循环:扪颈动脉搏动(< 10秒) (八)胸外心脏按压 (九)连续做五个周期后,判断复苏效果 操作顺序为:判断意识→呼救→复苏体位→开→听→吹→扪→压 二、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一)判断意识 用手轻拍或摇动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喊:“您怎么啦!?”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反应则说明病人意识丧失;看时间(准确到分钟)。 (二)呼救 启动EMSS.立即按响警铃,要求医务人员快来抢救;在现场,则向着人群的地方边挥手边高声呼喊:“来人呀,救命啊!” (三)置病人于复苏体位 为便于抢救,使病人仰卧位于坚硬的平面上,松解患者衣扣、腰带,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动假牙,去枕平卧。 (四)打开气道(A airway) 仰头拉颌法:一手掌根置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颌角处拉起下颌。(五)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看:胸部有无起伏;感觉: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六)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B breathing) 置前额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鼻翼根部),另一手大拇指分开病人嘴唇,深吸气后张口包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气,时间应达1秒以上,每次吹气量约500-600ml,至病人胸廓抬起为止。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呼出,胸廓复位。 (七)判断循环 扪颈动脉搏动,喉结旁约2cm(时间不超过10秒),无搏动者置心脏按压板。婴儿检查肱动脉(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 (八)行胸外心脏按压(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儿童120次/分。 按压深度:4-5cm。按压与放松比:1:1。 抢救者跪(站)于病人肩侧,两腿分开,一手的食指、中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移动,在两侧肋弓交界处找到胸骨下切迹为定位标志,然后将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以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再用定位的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上,两手指交叉上翘,双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的、均匀的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为4-5cm,下压后手放松而不离开胸部以保持正确的按压位置,此时胸廓恢复到原状,胸腔内压力下降而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使心腔内血液充盈;再下压,周而复始的进行,以维持血液循环。 (九)连续做五个周期(或约两分钟)后,检查心肺复苏效果。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 无论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新生儿除外)按压与通气比都为30:2,新生儿单人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双人为15:2。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跳骤停行现场急救,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二、评估要点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 吸)。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置:纱布、简易呼吸器、手电筒、弯盘。 四、操作要点 1、评估现场抢救环境的安全性。 2、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救,记录时间。 3、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注意保护颈椎、腰椎。暴露胸腹部,松开裤带。 4、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时间 5-10 秒,同时判断患者呼吸状态。 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 1/3 交界处。 (2)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开胸壁,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

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 (3)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 5cm;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 1/3(婴儿约为 4cm,儿童约为 5cm)。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 (6)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7)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6、开放气道: (1)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如有活动义齿,则取下。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①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 仰。 ②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7、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将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分钟。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0ml,频率10-12 次/分钟(小儿每次送气量 10-15ml/kg,频率 10-20 次/分钟)。 8、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 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

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 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 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 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颌。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及时 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在开放气道。 (3)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按 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 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 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 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 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一、操作目的: 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评估患者: 1、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2、判断呼吸:偏头侧身看胸廓起伏。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分), 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三、实施要点: 1、判断环境:环境安全,可以抢救。(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睡硬板床或垫胸外按 压板。) 2、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注意颈椎保护。确认患者意识丧失。记时间。 3、判断呼吸:偏头侧身看胸廓起伏。(5秒) 4、呼救:请呼叫急救小组、携带急救车、除颤仪。 5、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30次) 6、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A、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B、另一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7、实施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压额之手的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子。正常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密封患者口部,用力吹气,看见胸部上抬。吹气时间为一秒。吹毕,松开捏鼻翼的手,观察胸部上抬情况。重复吹气一次。(2个循环) 8、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9、用简易呼吸器:(压、扣、提、捏、看) a.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 b. 病人头后仰,托起病人下颌。 c. 面罩紧扣口鼻部。 d.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 e. 另一手有规律的挤压呼吸囊(每次送气400-600毫升,呼吸囊按压深度适宜) f. 挤压速度:10-12次/分。 g. 使气体通过吸气活瓣进入病人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随呼吸活瓣排出,观察 胸部上抬情况。 h. 挤压呼吸气囊2次后,胸外心脏按压30次。 i. 重复上述循环3次。(少做一次扣2分) 10、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6分判断有效指征:呼吸恢复,能触摸到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操作完后将患者头部复位偏向一侧,整理衣裤,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11、背诵(22分) 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doc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1 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的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 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的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的监测和记录,吸入气体的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 保证足够的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11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和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的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 4 洗胃,为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神志清醒的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如果服用药物量比较大,或药物体内吸收较慢,即使时间超过6小时,洗胃对于服药的多数病人也是非常必要的。 5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类型、脉率、血压、瞳孔、尿量等变化并记录。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7 生活护理,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 8 饮食护理,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少食多餐,急性中毒病人的饮食应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无渣饮食,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予乳类等流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应,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 9 安全护理,防止惊厥、抽搐、烦躁不安患者坠床和碰伤。对企图自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二十、单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 纱布二块 自我介绍 举手 跑至患者床边 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唤患者,判断意识 一手食指及中指触及患者喉结,然后向近侧旁移2-3厘米 检查是否有脉搏跳动(5~10秒,不超过10秒) 同时观察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无脉搏跳动 呼救、看表 去枕、上身去盖被,解衣领及松裤带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各位老师好,我是xx 病区xx ,今天操作的项目是单人心肺复苏技术。x 床xx ,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前往急救。” “快来人抢救,推抢救车、除颤仪。” 摆放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如是卧于软床,其肩下需垫硬板。 1. 按压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 2. 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臂伸直,腕、肘、肩关节在一直线,双肩与患者胸骨上成90°,垂直向下用力,利用上半身及肩臂部肌肉力量,节奏应平均,有规律;按压时可心中默数:一下,两下,……十下,11……21,22……29,30,不间断,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3. 按压深度:至少5-6cm 。 4. 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120次/分 5. 按压时,必须观察患者反应及脸色的改变。 “***,你怎么啦?”

胸外按压30次后 开放气道 给予人工呼吸2次 再胸外按压,如 此重复5次(30比2)共2分钟 复测脉搏、观察呼吸(5秒) 将患者身体摆放成复原卧式、头侧向一侧 整理患者衣裤及床单位 看表 洗手,记录,举手 若呼吸及脉搏未恢复 仰头抬颏法:操作者靠近患者头部,一手掌根放在患者前额上,用力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床面。 如口腔、气道内有分泌物或异物,取一纱布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义齿者应取下,如无,口诉“无义齿、口腔内无分泌物。” “经抢救,患者自主心跳呼吸 恢复,颈动脉搏动能触及,面 色好转,抢救成功,需进一步 治疗。” 对老师的评价、指点表示感谢! “操作完毕,请老师指教。” 人工呼吸要点: 1. 用按前额一手的拇指及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防止吹入的气体流出。 2. 急救员用自己的嘴唇包封患者的口外部,吹气2口,每次时间约需1秒,直至胸部有明显起伏;吹气后应立即开放鼻孔,待患者呼气,同时观察胸廓起伏。 3. 纱布双层放在口唇上,切忌将鼻孔遮住。 继续(30比2)心肺复苏5次 若呼吸及脉搏已恢复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安置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专人护理。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意识障碍者,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取头高10°-30°卧位,以利静脉回流。 2、增加营养摄入,必要时采用TPN,待胃肠功能回复后可鼻饲或进食。 3、预防感染和损伤,复苏后病人常规使用抗生素。做好呼吸道护理、机械通气 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病人要预防泌尿系感染。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监测T、P、R、BP以及CVP等。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2、组织灌流情况:神志、瞳孔-反应脑部血液灌流和脑功能恢复情况;尿量-反 映肾血流情况;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判断外周组织灌流情况。3、辅助实验室检查:动态监测血尿粪常规、血气分析、水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变化。 4、并发症:有无心力衰竭、气胸、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急性肾衰竭、酸中 毒、电解质紊乱、压疮、导管并发症等发生。 治疗配合护理: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給氧。②正确使用人工呼吸机 2、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①严密监测循环功能。②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活性 药物、强心药物等。③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维持合适的体温:①低温冬眠治疗者,降温、复温过程须缓慢平稳的进行。 ②复苏后,体温过低者予保暖。③对发热病人,采取降温措施。 4、防治肾功能衰竭:维持循环稳定,纠正酸中毒,遵医嘱使用肾血管扩张药, 利尿剂等。 5、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6、原发病处理。 心理护理: 1、护士要亲切温和,工作认真。病情许可后,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担忧,并针 对性的给予解释。 2、想病人耐心介绍监护室环境、监护治疗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3、向病人家属宣教复苏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以取得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完成医 护方案。 健康指导: 1、增强安全意识和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定时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如 有不适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