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师:孩子们,老师这有几个空,谁能试着填一填?

学生填空

2师: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有谁见过金色的草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见识一片金色的草地,这片草地有它的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到底特别到哪呢?让我们去瞧瞧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谈话,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新授:(23分钟)

(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课件出示一组蒲公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相关资料,说说对蒲公英的了解。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3分钟)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勾画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去理解字词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5分钟)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1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2)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3)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4分钟)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老师可以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7分钟)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设计意图: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4分钟)

学习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图片,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到课外去学习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仔细观察。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业。(2分钟)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随意揪新发现最喜欢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黄色绿色

细心观察

《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这场足球赛的快乐气氛,背诵喜欢的诗句。

教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学。

2、教师适当引导,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足球赛给孩子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足球赛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足球赛的有关规则或知识。

教师准备:音乐(有关足球赛的音乐)、视频(世界杯10大经典进球) [设计意图:课前搜集对学生来说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课间开始播放球赛:世界杯10个经典进球)

[设计意图: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

1.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刚才的足球赛的场面吗?()的足球赛

如:激烈的足球赛

……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2.说说你们了解的关于足球赛的规则或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正规足球赛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作铺垫。]

导语:同学们了解得可真不少!老师让大家再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板书:足球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场足球赛?

导语:这真是一场〈指黑板右侧,请生齐说〉xx的,xx的,xx的,xx的……快乐的足球赛。(板书:快乐的)

[设计意图:这样做能自然引出课题。]

3、齐读课题。这真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球赛的快乐?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重点,直奔中心。]

导语:现在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25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能反映球赛快乐的诗句。

2.同桌交流。

3、班内汇报,教师点拨(学生说到哪节诗句,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找出后,

说说自己的理解,并把这种快乐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阅读获得体验,凸显个性化行为。] 第1节:“不贴海报,不卖门票。”

——说明我们的球赛不作任何宣传,也许没有观众,小朋友们自得其乐呢!

“球场就在小河边上,这里长满青草。”

——说明我们的球场是天然的,是一块长满青草的空地,这是多么有趣。

第2节:“不用约定”、“飞跑”、“谁也不管人数多少”

—说明我们的球赛都是出于小朋友的兴趣,踢球形式自由。

“飞跑”写出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第3节:“没上学的小豆豆”、“安排他们去当球门”

——真有趣啊,球门有时是四堆书包,有时是几个没上学的“小豆豆”,而不是正式比赛时场上的木头框架,趣味横生。

……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语:好文章、好词句就是这样,读着读着,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读到文章里面去了,出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我们的朗读也就成功了!让我们再次捧起课本,整体地来感受这份快乐。

4.男女生合作读全文。

导语:足球赛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咱们班同学的朗读带给老师的更是一种享受。这么快乐的场面,这么快乐的心情,真想永远把它留住。你们想吗?就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诗节来背诵吧!

5.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

导语:时间过得真快,一场快乐的足球赛就这样结束了。然而,真正的足球赛却是严肃的,甚至是残酷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中国足球队部分赛事概况,请同学们仔细默读一下。(幻灯片出示中国足球的现状)

四、课堂延伸:(5分钟)

1.默读资料(中国足球的现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讨论:看完了,你想说什么?

小结:但是在这过程中,足球队员同样是感到快乐的,那是一种充实的快乐,一种追求的快乐。是的,我国目前的足球事业并不乐观,中国足球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圆“世界第一”这个足球梦。同学们,等到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一起踢球去……

(播放乐曲:有关足球赛的音乐)

[设计意图,世界杯足球赛的经典歌曲,热烈奔放,催人奋进,使整个课堂充盈着快乐。]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句,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请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小节像宋世雄、黄健翔那样为球赛配解说词。(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做)

板书:

3 快乐的足球赛

海报---不贴

门票---不卖

球场---没界限

快乐时间---不约定

人数---不管多少

球门---小豆豆

裁判---每个队员

芦叶船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采摘芦叶做小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很自然,加上有实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 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芦苇桅杆舢板折叠唾沫

喇叭港口崇明岛蜘蛛网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崇苇桅篷叠唾沫喇叭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要先对其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

一个好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本课易写错、念错的字较多,要注意引导对学生进行辨析。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2.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其能力和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18、特殊的葬礼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能通过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写一段话。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3分钟)

1、揭示课题:解释“葬礼”:一般指人死后所举行的一种殡葬仪式。

2、提问:在“葬礼”前加“特殊的”三字,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1)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设计意图:对课题质疑,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心里准备。)

二、初读指导(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词语,检查词语的认读情况。

(3)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枯竭:水源干涸。

垂危:病很重将要死去。

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息,一口气。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课文中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

下旬:十天为一旬。

水帘:指瀑布从天而降就像水做的帘子。

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

唤起:发出号召使人们奋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倡导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欣赏图片,感受瀑布当年的壮观美丽。并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5分钟)

(1)举行葬礼:第1自然段。

(2)瀑布今昔:第2-5自然段。

(3)决心保护:第6-8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通过分段,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四、精读训练(12分钟)

1.默读第一段。

思考:这一次葬礼“特殊”在哪里?[地点特殊:在……河上;主持人特殊: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统;对象特殊特殊垂危枯竭:一条瀑布] 2.指名朗读第二段。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指什么?(第1自然段中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哪几个自然段回答厂这个问题;(第3—5自然段)

(2)读“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有点出乎意料)“不辞而别”呢?(课文中指瀑布的消失)

②“这雄伟的景观”指什么?(默渎第3自然段,指名描述,用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家、一位画家、一位歌唱家,来到瀑布前,会怎么做?(进行说话训练)

③为什么会不辞而别?(两个原因: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见到这样的情景”指的是怎样的情景?(逐渐枯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4)小结要点:

①学习课文上下衔接、呼应的写法。

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于人为的破坏,将要完全消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变化的原因,感受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激发环保意识。)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要求流利、正确。

板书设计:

13 特殊的葬礼

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如今: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原因:浪费水源乱砍滥伐

保护环境爱护资源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工作方案】 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工作方案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 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集体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科学 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 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 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课堂,特制定本集体备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 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围绕教与学方式的 转变这一主题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 组长:任长武 副组长:陈政、堵祖群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一年级:伍茂华二年级:陈芊汛三年级:殷芷 四年级:梅红五年级:肖海丽六年级:李燕 四、备课基本内容: 1、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⑴学期教学目标,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等。 ⑵教学分析,包括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⑶教学措施、教改设想,必须围绕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要 点有所创新。 ⑷教学安排及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2、单元教学计划 包括单元名称、教学时间、单元教学内容、目标、单元教学重点难 点关键等。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策略、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及教学后记等。 五、集体备课具体要求:“一线”、“两法”、“三定”、“四备”、“五统一”、“六点”。1、贯穿一条主线:以学促研,以研促教。 2、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3、落实“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4、搞好“四备”:备课标、备教参、备教材、备学生。 5、做到“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作业布置和双基训练、统一检测内容。6、钻透“六点”:知识点、重点、难点、能力点、教育点和创新点。 七、集体备课教案形式: 无论是详案还是简案,均提倡多样化的教案形式。如活页卡片式、 电子稿式、书头备课式及备课本形式等,教案要制作相应的课件。八、集体备课时间: 一年级组:每周四的第三节课二年级组:每周四的第五节课三年级组:每周三的第三节课四年级组:每周三的每五节课五年级组:每 周一的第三节课六年级组:每周一的第五节课 九、集体备课地点: 一年级组:1栋二楼办公室二年级组:1栋三楼办公室 三年级组:1栋四楼办公室四年级组:教导处办公室 五、六年级组:2栋三楼办公室 十、集体备课制度: 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勇于开拓,积极进取。2、主备教师应按照新课改要求,认真撰写教案, 交流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认真阅读主备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 讲教师的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4、主备教师和其它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教案的形成要切实进行3个回合的研究,人人出点子,想创意,力求教案精巧、操作性强。教案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6、经常开展听评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7、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 习研究风气。8、每周星期四为学校“集体备课日”,各备课组必须

集体备课教案精选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 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以往往过分注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被破坏没有其它星球可去”。因此,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文章。李东平:那么怎样让学生感悟地球急需人类保护呢?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激发学生对爱护地球之情。从而懂得: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学内容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的情感。 教学过程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 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 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 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 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有五十多人,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者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其他人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一:集体备课教案《爱莲说》】 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课题:《爱莲说》 年级:八年级主备教师:田应武辅备教师:周梦来、王俊 使用教师:周梦来、王俊罗宗有、赵学琼备课时间: 文武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篇二: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全 册】 初中集体备课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师张德超王家明 备课要求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根据教研室要求,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提出以下要求: 1、集体备课卡包括: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学科教学计划表、 单元备课---单元集体备课卡、课时备课课时集体备课。 2、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好教学设计文稿,严禁照搬照套,所有教案均需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二次修改(个性展示)。

3、撰写字体要求:课题用小四楷体,居中;正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 磅,段前段后设置为0。页面设置左边距3 厘米,右边距为2 厘米。 4、单元备课具体要求: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 5、课时备课具体要求:每课备课要求备的是堂课。即要求分课时备,不能有二个或者三个课时连在一起备,每课时要有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过程。(1)课题:是课文内容的题目。 (2)教学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3)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学会和掌握运用的知识点集合。 (4)教学难点:是根据所面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5)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其中包括主要知识的呈现、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重点体现 “高效课堂六环节”流程和“课堂教学五步流程”。 (6)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开放性。(7)板书设计:新授课必须要有完整的板书设计。 (8)每课一反思,要言之有物,有一定的深度,不泛泛而谈。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卡备课日期: 课时集体备课卡备课日期: 【篇三: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教案1】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2011-11-09 12:51:26) 转载▼ 标签: 分类: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语文 集体备课 杂谈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

(生自由勾画、练读后)你勾的是哪些句子?来,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评:“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听你这么一读,桑娜一家实在太穷了!”)当有人读到下面这段时(课件:“桑娜沉思……菜只有鱼。”另加可控制的凄婉音乐。)问:“这一段的确很感人,催人泪下!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这样吧,想读的都站起来,咱们一起读一读。”(配乐。) 二、体悟“穷人”的美好心灵 ○“桑娜”—— 1、孩子们,就是如此穷困的“桑娜”一家,他们还有一个更加不幸的邻居“西蒙”——在重病中又没有一个人照顾的寡妇!“桑娜”在丈夫冒着危险出海打鱼,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却还是推开了邻居“西蒙”的门。孩子们,拿起书来,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让我们与“桑娜”一起去看看可怜的“西蒙“吧! 2、(课件:“西蒙”惨死图。)师旁白:面对“西蒙”的凄惨死去,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孤儿,亲爱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桑娜”,你会怎样做?(来,和善良的孩子握握手。) 同学们,那“桑娜”又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8、9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反复地体会体会,然后把你的体会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当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就是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 3、生准备、交流。 4、汇报并采取多种形式感情朗读。 (课件:“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非这样做不可。……桑娜脸色苍白……揍我一顿也好!”)刚才我看同学们勾的都是这些句子,那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谈谈你的理解。 “他的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师串评:是的,面对“西蒙”的悲惨病死,面对邻居留下的孤苦零丁的婴儿,“桑娜”——如此善良的渔民,怎能不这样做呢!?她本能地决定:非这样做不可!(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她忐忑不安地想。” 你知道什么叫“忐忑不安”吗?(形容心神不定。)谢谢你告诉大家“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啊,“桑娜”抱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生答后师串:是啊,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丈夫会同意吗?自己的生活已经贫困到了极点,再加两个孩子,养得活吗?但是不抱养两个孩子,他们也活不成啦!想到这些,桑娜矛盾极了,怎么安得下心来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说自己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 师串评:不错,作为“桑娜”和“渔夫”——生活极度贫苦的劳动人民,置身于沙皇的黑暗统治,还想有好日子过吗?(你体会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来,读一读。)

语文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 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利用形声字,练习声旁认字的方法。 2.练习运用声旁猜字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3.认字36个,会写29个。 4.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过去的知识,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识字。 5.明白“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字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愿意交朋友吗?出示“肖”大家与他打个招呼吧,一起读。 二、学习带有“肖”、“包”的形近字。 1.出示:消削宵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发现了什么? 学生组词,出现与书上相同的词,课件点出。 2.肖还带来了他的好朋友来了,大家想认识吗? 出示:捎带树梢稍微陡峭,重点突出“捎梢稍峭”请同学们读读词语与单个字,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1.指导书写。 2.出示一张画着“包子”的图片上面写着“包”字。他也带来了几个好朋友,大家想认识吗? 出示:包花苞雹冰雹饱吃饱抱拥抱袍旗袍 跑跑步泡泡沫疱疱疹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行字,发现了什么? 3.大家已经学会了方法,能够自己学习生字了,相信也能把字写好。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写好“包”。 三、作业设计: 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我们今天这两个好朋友的家族成员,写在生字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巩固生字词,初步认识形声字声旁表音地构字特点。 3.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春天的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利用声旁猜字音的识字方法,然后查字典验证。 1.请你很快说出加点字的读音“ (1)春风吹着口哨向我们走来。 她有一张俊俏的脸。 (2)在城市里放鞭炮很危险。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到大陆来探亲旅游。 小记者采访那些读对的同学是怎么知道读音的?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先例用声旁猜字,再查字典验证。) 二、练习运用声旁猜字的识字方法,辨析形近字。 2.课件出示:姑娘、朗读、放牛郎、跟从、狠心、仇恨 (1)自己试着读。 (2)查字典验证读对了几个。 (1)同桌讨论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强调“良”的变形。) 3.出示:谈论、抡胳膊、囫囵吞枣、苍白、创造、疮疤 (1)小组内读读,看谁读得多,然后查查字典。 (2)说说自己的发现,怎样记住它们。 1.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作业设计: 找一找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的家族成员,写在生字积累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辨析形近字的声旁,选字填空。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加点的字读什么? 1.要开学了,商店里的书包销售一空。 战场上硝烟滚滚。 2.鲍鱼是一种海洋生物。 海浪咆哮着冲向岸边。 看谁最快说出这几个字的读音,你是怎么知道的?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杜集镇教研室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杜集镇本学期实行集体备课。 现就集体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备课小组集体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备课组长做好备课分工,确定主备人名单及备课内容,(备课分工交教办备案)由主备人准备教学设计并打印,按时分发给小组其他成员。 第二、备课分发给小组成员前,备课组长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的内容、格式、打印进行检查,没有问题分发给备课小组成员。 第三、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主备人集体备课发言)发言稿基本内容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 模拟、[L、中 讲课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四、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备课组教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选择两三个老师),分别指出主备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课人有异议的地方,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备课组长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备课组长及备课组教师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备课组教师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本,备课组长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教办统一发学校邮箱) 第五、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提供给主备 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新桥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单元、课时备课样本) (1)

新桥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X年级下册第X单元课题一单元课型新授主备教师中小孙春雨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各种彩色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本组教材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 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 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 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 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 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以“天下奇观”的“奇” 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采取“像”、“读”、“议”相结合,用 录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情,在讨论中品位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式。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 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公开课教案)彩虹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修定稿) 备课组语文一年级中心发言人记录备课内容11.《彩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2.学习课文,培养、训练学生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 点及突破 读文识字,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到”等7个生字。 教学课时 2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字词。(学生) 前置检查预习课文,自学字词。(学生) 教学过程 前置设计要求:每日诵读-导入-小组互学-全班展学-教师点学-知识梳理-拓展巩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每日诵读《端午粽》 全班诵读 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 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 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道是什么? (彩虹) 贴出彩和虹字,那你见过彩虹吗? 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彩虹是什么形状和颜 色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课 1.生观看课件,一边看,一 边思考谜语内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谜底。 3.齐读课文题目。 4.认读生字“彩”“虹”

件)你们想读读吗? 2.齐读课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生字读音。 2.引导学生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 3.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并组词。 4.全班汇报生字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补充、指导。 5.同法指导学习本课生词。 二.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个? 三、指导书写。 .出示7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指导“着”“那”“兴”的书写。 3.教师范写。 4.课件展示书写,强调笔画的搭配。 1.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音。 2.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 3.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并组词。 4.全班汇报识字学词方法: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比较、反义词比较、同音字比较。 1.分自然段读课文,体会难读的句子。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和同桌交流问题。 3.全班齐读。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用这7个字组词、说话。 2.学生观察后交流。尤其要注意“那”字“横撇弯钩”的写法,要和右边的部分搭配好。 3.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书写,照着老师的范字认真书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二)活动记录及教案(2011-04-22 11:33:17) 标签:分类: 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变成()的故事。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它的心情会怎样它的命运又将如何)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将在这节课共同学习。 3、师: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觉得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引读:他的毛嘴巴身子──;美,引读: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张开的翅膀。)你从哪些词语、句子看出来的,哦,原来他小时侯是丑的,长大了变的美丽了,那么,它从丑到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成长幸福吗随之板书:丑美。 二、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来读读第3、4自然段。 1、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丑小鸭来到世界上生活的幸福吗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丑小鸭的遭遇部分读一读,用铅笔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生活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出示课件──问题提纲) ⑴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⑵你能感受到丑小鸭什么样的心情(孤单、悲伤、可怜、无奈) ⑶能有感情地朗读。 2、师: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句子(课件上所提示的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再一起体会丑小鸭孤单、悲伤的心情。齐读! 3、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理想,请一个同学读第6自然段,思考你能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读一读。 (重点体会“惊奇”“羡慕”)什么是惊奇、羡慕为什么它那么惊奇羡慕(他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从这里你能读出丑小鸭是在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吗学生答。短暂的开心过去后,冬天的寒冷又接踵而至,丑小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1.10.19 学科数学年级初二 中心发言人暨小满(吴良平叶志锋邱贞清李福亮) 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参与教师议课: 暨小满: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 王华良: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暨小满: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叶志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李福亮: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暨小满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叶志锋: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暨小满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还有一块就是学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时,不知如何书写大于一个数而小于另一数的形式。 冷希林: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图形的思想,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暨小满老师提出:在安排练习时要多让学生做些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多加一问,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是奇数或者是偶数时三角形的周长。 预期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集体备课 天气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初稿)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3 Weather Part B Let us talk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rainy、windy、sunny、cloudy 2、能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Is it cold? 3、能够用英语简单谈论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rainy、windy、sunny、cloudy 2、能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教学难点:能听、说、认读句型:Is it cold? 教具准备:PPT,卡片。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话,问候(Free talk and greet)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 am Wang shanshan, you can call me Miss Wang. I am happy to know all of you. 1.What i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2.Do you have a library? Where is it? 3.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T: It is hot today, can I take off my clothes? 二.复习引题 1、学生说唱第25页的Let’s chant部分歌谣。 2、教师播放中国城市天气预报,然后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学生根据实际内容回答It is…(学生既可以从气温的角度回答,也可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回答,此项活动主要是巩固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的功能结构。) 三. 教学新课 1、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ong Kong?(同时将PPT内容定在Hong Kong 的界面),学生根据实际来回答。 2、教师继续将PPT内容定在某一城市,问:How about…?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来回答。反复利用3-5个城市操练How about,让学生在问答中理解How about…?的功能。 四. 巩固练习 1、两个学生分国家操练句型: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B:It’s … How about…? A:It’s …

小学低段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计划

小学低段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备课组概况: 备课组共有7个班,担任着整个一二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标的解读和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每人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教学能力在不同层次上有了提升,从而也激起了对低年级教育教学的探索热情。我们这个年级的教师年龄结构好,中老教师有深厚的教研经验,年轻教师有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这股力量一定会促使着备课组教研工作和谐、统一、有序地完成。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及教研工作意见,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主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落实我校语文教研组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要求。本学期我低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聚集课堂,努力探索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路,使备课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工作目标 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抓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这个关键,加强教学研究,活跃教研风气,进行有效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三、工作要点 1.进一步落实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聚焦课堂,探索“高效教学”的先进理念, 做到“备课‘细’、准备‘足’、课堂‘实’、作业‘精’、听课‘勤’”,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业务学习等制度,尤其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积极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继续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切实探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认真备好每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教材及教案的分析,进行教

学策略、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的研讨,重视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巩固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组织组内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了解语文新动态。每次的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在组内互相听课,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认真建好自己的教育博客,及时上传回帖。 4.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实施方法: 1.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识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放手让学生借助图认字、猜字、游戏识字等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自己寻求认字方法,使学生从过去的繁重识字负担中解放出来。 3.在识字、阅读教学中,随时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表演、竞赛、游戏、音乐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5.抓好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整体功能。 (1)备课组活动要以“教学诊断”、“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教法、学法和专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A.备课组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及时做好签到和活动记录(活动记录要详细)。 B.备课组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教改信息,使教师们评价课堂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为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C.加强实践,组织教师人人上好专题研究课(每位教师一学期向本备课组老师上一节教学研究实践课)。

(复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 年级: 六年级学科: 语文时间: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 周主备人符祥陵 集体 备课备课组 教师王礼罗向梅谭清兰张心芸黄春燕李荣芳 成员 课题《少年闰土》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润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 教材 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 分析 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 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教学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重点

教学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体会人物特点 难点 1. 课前翻阅了《鲁迅传》《鲁迅小说集》《鲁迅与<少年闰土>》,收集并阅读教学了能反映鲁迅先生精神的文章,着重读了《故乡》,了解鲁迅先生生平的准备相关资料。 2.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 步骤 1、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 想不想认识他? 出示闰土画像,师深情地朗诵:“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一、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板题)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齐 导入读课题) 3、师: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我们以前学习了很多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通 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出了闰土的哪些特点呢?咱们走进课文,去全面 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先 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检查初读情况 二、 (1)出示易读错的生字词,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互动 新授(2)交流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相机归纳板书(回忆—相识—相处 —分别) 三、深入相处,再识闰土 1、好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请同学们快速浏 览课文第6—16 自然段,重点读读闰土和我的对话内容,用简洁的语

集体备课教案图文稿

集体备课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驻马店市第十三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教研组长审批:周次:1 课题: 3.1 圆序 号 1 备课组九年级主备人岳素贞授课时间2017年 2月 教学目标1 1.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2.掌握圆的基本元素的概念;(重点) 3.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重 点 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难 点 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教学方 法 讲练结合教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古希腊的数学家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 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它的 完美来自于中心对称,无论处于哪个位置,都具 有同一形状,它最谐调、最匀称.观察图形,从 中找到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圆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圆的有关概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D.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 【类型二】圆的概念的应用 如图,CD是⊙O的直径,点A为DC延长线 上一点,AE交⊙O于点B,连接OE,∠A= 20°,AB=OC,求∠DOE的度数. 解析: 探究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类型一】判定几何图形中的点与圆的位置关 系 二次备课

在Rt△ABC中,∠C=90°,AB=10,BC=8,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请说明点B、D、C、E与⊙A的位置关系. 解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求出AD、AE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在Rt△ABC中,∠C=90°,AB=10,BC =8,∴AC=AB2-BC2=102-82=6.∵AB=10>6,∴点B在⊙A外;∵在Rt△ACD中,∠C=90°,∴AD>AC,∴点D在⊙A外;∵AC=AC, ∴点C在⊙A上;∵E为AB的中点,∴AE=1 2 AB =5<6,∴点E在⊙A内.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类型二】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确定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有一长、宽分别为4cm、3cm的矩形ABCD,以A为圆心作⊙A,若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类型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图,⊙O′过坐标原点,点O′的坐标为(1,1),试判断点P(-1,1),点Q(1,0),点R(2,2)与⊙O′的位置关系. 解 【类型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应用如图,城市A的正北方向50千米的B处,有一无线电信号发射塔.已知,该发射塔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有效半径为100千米,AC是一条直达C城的公路,从A城发往C城的客车车速为60千米/时. (1)当客车从A城出发开往C城时,某人立即打开无线电收音机,客车行驶了0.5小时的时候,接收信号最强.此时,客车到发射塔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离发射塔越近,信号越强) (2)客车从A城到C城共行驶2小时,请你判断到C城后还能接收到信号吗?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B作BM⊥AC于点M,则此时接收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