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 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

3.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1) 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2) 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以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为基础的;

(3)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如:神经元、肌肉细胞、叶肉细胞等。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如上皮组织、

结缔

组织(如血液)、肌肉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如筛管)等。

I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女口:各种消化器

官、心脏、脑、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系统:由不同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女口: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

I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

成生物体,如:草履虫、细菌。

I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称。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

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口:一个池塘。

第一章 走进细胞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r ------------- ---------------- —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 或RNA )组成,营寄生生活。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卜I亠「、、卜:

注意

1.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2.单细胞生物即是个体层次,又是细胞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生命活动依赖于生命系统且属于生物。

4.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5.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1.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步骤

在低倍镜下确定观察目标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

(转动细准焦螺旋,如果视野暗可以调反光镜或调大光圈) 。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指物象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片越远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

物象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

5.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1)

一行细胞数目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看到的一行细胞的数目成反比的规律来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正比

的规律进行计算。

6.判断污点存在的位置

(1)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对比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肽聚糖)

植物和真菌有,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 是纤维素、果胶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 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为拟核

有核膜、核仁, DNA 与蛋白质结合为 染色体

联系

① 化学组成(兀素和化合物种类)相似

② 结构上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 都以DNA 为遗传物质,遗传密码通用

1.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种类及从属关系

〔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乳酸菌等

(1 )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I 支原体、衣原体等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2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食用菌等植物、

I 动物

2?“菌”类和“藻”类的判断 (1) “菌”类的判断

凡“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为原核生物,为酵母菌、 霉菌及食用菌为真核生物。

(2) “藻”类的判断

藻类的种类很多,常见毒的藻类有蓝藻(如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红藻(如紫菜)、褐藻(如

海带)、绿藻(如衣藻、水绵、小球藻、团藻) 。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 建立过程

(1) 1665年用过的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2) 17世纪,荷兰的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移动装片

|污物移动

-污物不移动

?在装片上

*转动目镜

污物不移动

在物镜上

判断方法:

污物移动—*在目镜上

(3)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4)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 2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 建立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