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东方言看山西晋南的民俗文化

从河东方言看山西晋南的民俗文化
从河东方言看山西晋南的民俗文化

从河东方言看山西晋南的民俗文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1997年1月

辛菊

0.民俗与方言。民俗是乡土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民

俗习惯。在山西省的晋南各地,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民俗习惯。这些习俗,千百年来根深蒂固地为当地的群众不约而同地遵守着。如婚丧嫁娶的一些讲究和禁忌,时令、节日的一些仪式和礼节,以及言语忌讳都是非常有趣的乡土文化。

民俗与方言是鱼水相关的。言为心声,人们总是用日常生活最习惯的口头语言,通过民俗文学这种最方便、最寻常的表达方法来自然地流露、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方言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形式,也是解开民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是探测人们心声的重要语言工具。方言有其内在的质朴的民俗性格的美,如果不懂某地方言,就难以体会享受到其民俗美,懂得越多,体会才越深刻。

方言反映并影响着各种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各种不同的民俗,是用各地不同的方言形式表现出来的。晋南民俗就是用晋南各地的方言即河东方言的语词来反映的。我们透过河东方言的语音、语义和字形表现形式,可以看到有趣的晋南民俗正

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结晶。本文就由语音、语义、字形三方面“双关”构成的民俗现象加以分析,以说明河东方言对晋南民俗的影响。

1.语音双关与晋南的民俗文化。为了祈福求安,避凶祛瘟,晋南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忌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禁忌习俗与方音有很大关系。民俗吉利话是一种民俗事象,民俗语言。这种民俗语言多以谐音取“吉”,作为一种美好追求和诚挚祝愿的寄寓载体。语音与语义之间并无必然性联系,而是约定俗成的。《荀子?正名篇》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音义之间约定俗成,就形成了人们对有关语音的崇拜与禁忌,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民俗;反过来,民俗又赋予语音更深一层的含义。

下面举例分析一些语音双关构成的晋南民俗事象。

1.1 以“水”喻“福”。普通话中的“sh”声母字在晋南方言中大多读为“f”声母,所以“水”在晋南方言中读为[fu55],与“福”音近,由此引出了以“水”喻“福”的一些习俗。(1)晋南人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能往室内、庭院泼水。“泼水”[p‘o31fu55]谐音为“破福”[p‘o51fu51],害怕把福泼出去,跑了福气。(2)正月初一清早,乡村里有些生活困难的人要担一担水往生活富裕的人家送,当主人开门后,送水的人便说“给你送水(谐‘送福’)来了”。主人—便大方地赏给送水人一些钱,这叫做“用钱买福气”,送水者得到了经济收入,得水者得

到了精神慰藉,双方都很满意。(3)举行婚礼之日,新郎迎娶新娘时,要带上各样礼品,其中有一瓶酒。新娘家将此酒倒入酒壶中待客,而后在原酒瓶里装满白水,再让送礼人带回新郎家,将水倒入水瓮之中,谓之“以酒换福”,“福在福瓮里”,喻“久福”、“长福”之意。

1.2 以“早”喻“蚤”。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早晨起床时忌呼“起”,恐毒虫(跳蚤、臭虫等)从冬眠中应声而起,更不能说“早起”(谐“蚤起”)。这大概是由于古代“早”“蚤”假借而形成的习俗。翼城一带,在这天有人煮蔓菁汤遍洒室内壁上,名为“禁百虫”。稷山、万荣等地,在这天要打“炒蛋子”(又称“炒箕子”),因为打、吃炒箕子时有咯嘣咯嘣的响声,

可能是有意让百虫惊怕被烧被打而不敢出来的讲究。

1.3 以“豆”喻“毒”。翼城方言中,u同d、t、n、l相拼时,一律变成ou,而同g、h、ch、r相拼时则变成uo,所以在翼城方言里“毒”与“豆”同音,读成[tou35

],“出”与“戳”同音,都读[t??‘uo51

],因此形成了当地独有的一些习俗。农历腊月初五,农家煮五种豆子的稀饭吃,俗称“吃五豆”,谓此可除“五毒”。婚娶时,女婿随新娘到门,需用五谷,草节,铜钱向新娘抛撒,名叫“打五鬼”,用煮“五豆”除五毒,用“打五鬼”打“五谷”,以求除害保丰收。

1.4 以“杖”喻“出”。翼城话中的“杖”与“出”同音,都

读[t??‘uo51],所以翼城人讲究,已出嫁的姑娘不能从娘家往婆家拿杆面杖,因“杆杖”在当地读音为[k??~][t??‘uo51],与“赶出”同音,怕女被婆家赶出门外,影响亲戚之间的关系。

1.5 以“米”喻“美”。晋南大部分地区没有ei韵母,如“美”读“米”,“飞”文读为[fi31],肥胖的“肥”读成[ i35]。所以晋南婚俗中流传着以“米”喻“美”的习惯。(1)新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要吃“甜米齐子”,即用小米、豇豆、白豆熬成稀粥,再下些细长面条,不放盐,也不放糖和其他调料,做成实为

淡味的齐子,让新郎新娘吃。(2)给新娘家送礼品的盒子里要撒上一些小米,以比喻夫妻日后甜甜美美,婚姻美满幸福之意。

1.6 以“梨”喻“离”。晋南人吃水果时禁忌分梨吃,因“分梨”谐音“分离”,这与普通话的音基本相同,所以这个禁忌在其他地区也存在着。这也可以看出风俗因方音的相同而同化的特征。

以上都是自古流传的民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多是由于不同的方音相关造成的。利用语音双关来反映人们趋利避害、祈福避祸的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晋南各地也接受其他方言区的一些民俗习惯。如对数字“8”的崇拜就是如此。因为在粤语中“8”谐音“发”,都想发财。虽然晋南人也有与“8”有关的发财习俗,如:新婚十日后,新娘回娘家住八天或九天,俗话称“十对八,两头发”,十对九,两头有”

(“两头”指婆家和娘家)。这里的“八、发”,“九、有”纯是为押韵,而非谐音双关。实际上“8”在晋南方言里并不读[fa55]。晋南人所以接受南方传来的习俗,完全是受其他方音双关的影响与其发家致富心理驱使的结果。

2.语义双关与晋南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各地区都有与其他民族、地区不同的特异生活、习俗和心理状况,这些就形成了词义的民族性特点。民俗语汇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或民俗事象的词语,是语词中同民俗文化密切相关的部分。民俗的地方特征,使民俗语汇具有地方性特点,体现在语言上,又有了方言语义特点。禁忌既是一种风俗习惯,也是一种语俗即语讳。在同一种民族语言中,同一事物的禁忌直接为地方风俗习惯

和方言所制约,而生出许多不同的说法。以下事象正可说明语义与民俗的密切关系。

2.1 “破烂”与“破败”。正月初一,在北方家家都要吃饺子。煮饺子时不能说煮“破了”、“煮烂了”等词,要说成“开花啦”、“出菜(财)啦”。因为“破”“烂”都是不好的意思,人们会因此而联想到家境的“破败”,且新春第一天就说这种话是一年不吉利的预兆,得说“开花”,喻日子过得象“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2.2 “黄白”与“金银”。丧葬仪式中晋南还保留一些旧礼俗。去世三日后大殓入棺,铺黄里褥子,盖白里被子,谓之“铺金盖银”,这里以“黄白”颜色喻金银财宝。

2.3 “桃形”与“寿星”。老人过寿时,亲戚要蒸桃形馍一大八小,谓“八仙庆寿”,此八个寿桃喻“八位仙人”赶来为寿星祝寿。2.4 “拍打”与“怕砸”。在煤矿下不能说“拍”“砸”等不吉祥之词,拉煤人装满车后,要用锹拍实,这要说“打实”,不能说“拍拍”,这主要反映了人们祈福避凶的心理。

2.5 “要饭”与“乞丐”。晋南人待客,主人给客人端馍,叫“拾馍”、“添饭”。不能问“谁要馍?谁要饭?”因为晋南人称乞丐、叫化子为“要馍的”、“要饭的”。吃饭时,不能敲碗,敲碗意味着没饭吃了要讨饭吃,做乞丐。

另外,晋南一带,婚寿喜庆的日子或节日里最忌讳有人打破东西,因此取放易碎物品,一般不让毛手毛脚的小孩子拿。万一失手碰破了东西,往往要由年长或辈份高的人解嘲谓“岁(碎)岁(碎)平安”。这是一种巧妙而得体的双重修辞手段在民俗中的具体反映。正如曲彦斌在《民俗语言学》中所说的:“这种谐音、转义的修辞方式在传统礼俗中运用的多么巧妙、得体。尽管只是‘自欺欺人’似的自我解嘲,却是一种民俗心理上的自我宽慰式的‘补救’,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与向往。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交往中,礼俗是随处都有的,而修辞也是相伴而存在的,两者形影相随,往往融为一体,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

3.字形双关与晋南的民俗。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民俗

修辞既然与语音、语义有密切关系,当然也与字的形体有关。表意体系的汉字的使用,也使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

形成了关于文字迷信的习俗。人们往往看到这个字形,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因而也要形成一些禁忌。例如:新婚喜庆之日,要剪贴一些双“喜”字谓之“双喜临门”、“抬头见喜”,取个吉利。而祭奠吊丧时要写“福”“寿”字样,除夕在门上倒贴“福”字,意谓“福到了”,这都是由于对文字的崇拜而产生的习俗。民俗禁忌有些是迷信的说法,有些是人们的心理表现。但这些民俗之所以能百代相传,五花八门,其中与表达记录这些民俗的不同语言形式、文字形体和语义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不同的方言语词的形音义的表现形式,就不会产生这色彩各异的乡土文化。“方言的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和民俗的混合体”??

。“已经消失的民俗往往在语言

上还保留着它的痕迹,因此,民俗学很需要语言学的帮助”

大同方言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圪”字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一个字,恐怕要数发“圪”(疙)音的这个字了。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含义的、难以计数的词和词语。它几乎能用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中,堪称是一个“妙”趣横生、千变万化的多用字。下面就是由这个字打头组成的一些词。 圪闹、圪蔫、圪痂、圪疖、圪塄、圪巴、圪渣、圪针、圪生、圪丁、圪就、圪擦、圪蹭、圪拦、圪涮、圪搅、圪挪、圪弯、圪抖、圪划、圪窜、圪颤、圪摇、圪摆、圪索、圪威、圪夹、圪吵、圪缩、圪逗、圪溜、圪转、圪喘、圪钻、圪推、圪扒、圪挤、圪挡、圪滋、圪处、圪叨、圪摄、圪抠、圪哄、圪混、圪翻、圪塔、圪幌、圪嘟、圪显、圪列、圪撅、圪顶、圪戳、圪虚、圪吊、圪拐、圪蹦、圪卷、圪啧、圪缠、圪窝、圪舔、圪团、圪挨、圪阴、圪瘪、圪对、圪躺、圪驯、圪搓、圪料、圪握、圪戏、圪呆、圪朽、圪煨、圪吸、圪嚼、圪造、圪嚷、圪努、圪吉、圪哼、圪吱、圪腾、圪嘣、圪哇、圪碜、圪柳、圪怏、圪煎、圪装、圪精、圪燥、圪邦、圪皱、圪鬼、圪品、圪出、圪森、圪韧、圪耽、圪腻、圪白、圪角、圪堆、圪泡。 另外,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词组或句子,如圪叽圪嗯、圪留把弯儿的、圪出八代的、圪连牵旦的、圪列圪巴的及圪猴猴、圪滋滋、圪美美、圪楚楚、圪叉儿、圪丝儿、圪朵儿、圪弯儿等等。 大同歌谣谚语歇后语集锦 大同话在演变过程中,融汇了周围各地方言的精华,一些独特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流传下来,丰富了大同方言,现将最有大同特色的收集如下。 一谚语 冬至不吃肉,冻了脚趾头。 秋风凉,树叶黄,拉沙老婆着了忙(拉沙指又脏又懒) 蚧黑蟆叫唤水瓮出汗,大雨下得天昏地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九二九,不能擩手,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春攒粪一堆,秋收粮万担。 腰了没棉,冻死可怜。

太原话和普通话区别

i. 【以“了”代“呢”】 无论你是不是山西人,仔细听一下都可以发现:山西人的句尾总是带一个“了”字,但它的实际意思是普通话的“呢”。经典例句: -咋说话了?(怎么说话呢?) -你干嘛了?(你干嘛呢?) -是了,是了。(是呢,是呢) -说好的幸福了?(……说好的幸福呢) ii. 【以“哇”代“吧”】 “哇”的开口小于“吧”,山西普通话就有这个特点。经典例句: -这的哇。(这么着吧。) -我可美了,是哇?(……我可美呢,是吧?) -太无聊了哇?(太无聊了吧) P.S. 一种很可爱的打法是“太无聊了挖”。如果你有使用这个“挖”字的习惯请默默回复…… iii. 【以“呢(去声)”代“那”】 “呢”字(四声)代替“那”也是个独特的语言现象,和上一条一样,开口更小,吐气更少。经典例句: -呢不儿?(那不是?) -呢我能比?人家呢是天才。(那我能比?人家那是天才) -呢是个啥事了?(那算什么事) iv. 【以“的”代“么”“着”】 我总觉的说“的”比“么”“着”要舒服很多,——后者太拿腔拿调了,“的”多有语言快感呀!而且也体现了山西人的坦率等诸多品质。经典例句: -你看地图上都标的了。(地图上都标着呢。)这的走肯定没错。(这么走肯定没错) -别关电视~我正看的了。(我正看着呢) -你呢的拧肯定拧不开,因为你拧反了。(你那么拧肯定拧不开) v. 【以“v”代“w”】 我们山西人说声母“w ”总是会发出“v”的音。区别是:前者是圆唇音,后者是咬唇音,正如“very well”中两个单词的区别。(“乌”这个音除外,因为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没有声母。其他的大家可以试试读:外国;为什么;嗡嗡叫;王先生)

山西民俗调查报告

山西民俗调查报告 篇一: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文化在海内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历朝古都设立地的陕西,也因古老的传统文化而受到国际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此,我们为了了解陕西关中之地——宝鸡特立对宝鸡风情民俗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陕西省宝鸡市 调查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市的风情民俗 调查方式:电话问答、查阅书籍、上网查询 调查地点:XX图书馆、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当地人 调查人:XX中文系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XX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现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9县。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文化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时期宝允地区就是中华先民定居地之一,被确定为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有700多处。大量遗址距今已有7100年,比闻名遐迩的西安半坡村遗址还早。《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为姜”。《水经?渭水柱》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明《一统志》记:”

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即此”。今宝鸡市区渭水南有姜水,又有姜氏城、蒙峪沟和九龙泉。无率市区说还是岐山说,都表明炎帝是发祥于渭水中游、姜水流域一支较大的氏族部落。姜姓部落在宝鸡地区繁衍壮大以后,沿渭水向黄河流域下游发展,与轩辕黄帝部落联盟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今岐山、扶风和漆水可下流一带,曾是周先祖有邰部落的活动地区。姜女原遗址犹存,后稷在这里诞生,公刘由此迁豳。到了古公擅父,为避戎狄侵扰,率部族翻过梁山,循着漆水,到达周原,构筑宫室,建都岐邑。历三世经营,部落壮大强盛。文王姬昌灭崇,统一关中,迁都于丰。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都镐京。周室王业八百余年,宝鸡地区是西周王畿之地。今市区为散、弓鱼封地;宝鸡县是虢仲封地,称为西虢;周公旦采邑属今岐山;召公封国在今凤翔境内;扶风一带为毛国;微国在今眉县;今陇县、千阳有矢国。周孝王时,赢姓首领非子在”千渭之间”为周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周幽王六年(前776),秦襄公迁都”千邑”(今陇县南),秦部落从此把势力扩展到今宝鸡地区。周平王元年(前770),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伐戎至岐战死。秦文公三年(前763),以兵700人东猎,四年到”千渭之会”,营邑建都。秦文公十六年(前750),举兵伐戎,据岐以西之地。秦宁公二年(前714),徒都平阳(今宝鸡县阳平)。秦德公元年(前677),迁都雍城(今凤翔县城南)。秦穆公在位,灭十二国,开疆千里,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富强。秦王政横扫六合,征服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他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从秦建都千邑,到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2650337.html,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作者:王燕丽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01期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所以,与民俗相联系的这些独特的词语也就具有地方性,成为方言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馍文化是三晋的古老食品文化,它是山西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通过风格迥异的馍文化以及体现馍文化的方言词语,你就可以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馍,即馒头。《事物纪原》里说,诸葛亮为了代替人头祭泸水而发明的馒头,于是馒头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列品。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 霍州地处晋南,位于临汾的最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物为主。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沧桑岁月里,人们生活艰苦,难以糊口,连白面都很少见到,能吃上个馒头已属奢侈了。所以当地人历来重视农业,勤劳耕作,积累了很多关于麦种麦收的农事谚语,如:三月风,四月寒,要吃麦子难上难;麦收九成熟;人老一时,麦黄一晌:五黄六月,龙口夺食;麦在种,秋在管;麦是胎里富,种好三成收;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麦收八十三场雨;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伏里有雨好种麦;麦泥窝窝,来年吃馍馍:麦怕四月寒,谷怕老来旱;五黄六月争来回;只有懒人,没有懒地,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在人们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迎来翘首企盼的麦收之后,就在逢年过节用自家最好的白面精工细作成各种样式的馍,或用于祭祀,或用于馈赠,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继承沿用。 霍州馍,即霍州面塑,又称为无碱蒸馍。其独特之处是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使用深浅不同的红色。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霍州馍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饃是配合岁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增长智慧,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礼仪而制作成的馈赠物品。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霍州馍包括年馍、寒食节馍、中元节馍、飨馍、婚丧待客馍等。 年馍:又叫春节馍。即在腊月二十左右为过年蒸的馍,供春节期间人们食用。大致有:

【选】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 的: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 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 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 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 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 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 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

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 “卑劣”的意思,和“美”、 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醜恶”, “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 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 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 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 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 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 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 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 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 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 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 11.“胡阑”――圆圈、 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 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 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 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一、概念的界定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

谚语大全。很实用

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2001/12/28)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素材

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山西方言中,对“妻子”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老婆、婆姨、婆娘、女人、媳妇、女妗、家里、家里人。 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直接称呼、指代称呼、转义称呼。 直接称呼的有:老婆、老婆们、婆姨、婆娘、媳妇,其中以“婆”为核心的“老婆”、“婆姨”等称谓最为常见,几乎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称谓多为背称。如:这是二狗的婆姨。一般不用于面称。 指代称呼的有:家舍的、居舍的、家里的、屋里、屋儿,以身份和在家中的地位来指代。这些称谓也多用于背称。如:这是张三居舍的。一般不用于面称。 转义称呼的有:女人、家里人,原来泛指一类人或专指大孩子,现在用来特指妻子。 面称则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如洪洞、临汾一带的方言婆婆叫媳妇则常用“某某地的”,丈夫呼叫妻子则以大孩子的小名呼之。如果这个媳妇是娶自王村,则呼她为“王村的”,如果临汾人娶了洪洞媳妇,则临汾人呼她为“洪洞的”。这些称谓多用于老年妇女之间或老年人称年轻的媳妇。临汾四邑方言有的老年丈夫称妻子则用大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他区方言则多以“他嬷、娃他妈”呼叫。 以上称谓大多是乡下的中老年以上的人所用,年轻人、城里人一般不用。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则以叫名字为常了。以上比较含蓄的指代称呼主要出现在山西东南区和南区,如晋方言上党片、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等。山西南部和东南区,习惯将妻子称“屋里的”,而北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山西南北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晋北地区曾经先后被鲜卑、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土木建成的房屋,思想中没有“屋子”的概念,也就不会把妻子称为“屋里的”了。而晋南则一直存在砖木的房屋或窑洞,这是把妻子称为“屋里的”的客观条件。而且晋南主要是农耕文化,强调“男耕女织”,女人织布做饭等劳动主要在屋里进行,“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可以用“屋里的”来指代妻子。 不仅晋南方言把妻子称为“家里的”、“屋里的”,在北方各地,比如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这样的称呼。清代小说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称谓,把家里的已婚女仆称作是“某某家的”,“某某”即是其丈夫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另外,还有“屋里人”这个说法,与晋方言中的“屋里的”意义相近,是“妾”的一种特指。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社会实践报告之山西传统民俗文化

社会实践报告之山西传统民俗文化 篇一: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郭曙光 单位:政管学院 联系方式: 1103班 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扎根在农村丰富的风俗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有时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庆祝节日,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时以唱歌、唱戏或是扭秧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劳作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开心,也可以增加节日的浓厚气氛。从大的方面说,它能够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也可以展现出我们丰富的民族特色,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开展这种多样的风俗文化活动既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又使文化源远流长;既让人们得到了欢乐,又让人们活动了身体,具有很深的意义。现在面临着各国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开发风俗文化,汲取其中的内涵,具有举足轻重意义。所以在现代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风俗文化绝不是搞思潮,而是深入群众,挖掘其中的内涵,结合现实,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

繁荣。 一 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参加的社会实践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农村的几个乡村中,有的扭秧歌,有的跑旱船,总之有多种方式。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在准备过年的同时,也在准备着这种风俗文化活动。有的村在腊月十五就开始训练,练上十来天,然后在年后的初八开始在村里练习一下,接着就出村去表演,这里我一打花棍为例来说明一下。 通常举行这种活动,会选择一个地方宽敞且人们容易观看的地方,而且在开始要准备好东西,比如花棍、鼓、锣等东西,而且参与的人 要上妆,带上眼镜,穿上统一定制的衣服,披上各自漂亮的绸子,然后挑选出一个领队,一男一女皆可,还有两个队长,分别带领男队或女队,而且队长要会带领队伍跑“花”。所谓的“花”,是指跑出一定的队形,比如“十”字形、“井”字形等而且要学会如何进场如何退场。每个参加的人都要踩在鼓点上,就像音乐一样,要在调上,才能跳出整齐好看的秧歌。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一招一式要做到位,还要配合好,既要与男队配合好,又要与女队配合好,这就要求彼此之间协调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要服从队伍的领导,服从队长的领导,这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每个人必须与你所对应的人要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 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辛 菊,关 磊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 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 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其中尤以押韵的运用最为常见。 1.押韵 凡歌谣都押韵,由于谚语常采用的是歌谣体,音韵流畅,而用了韵便更能好读、好记、好传。如: 葱辣舌头蒜辣心,小芥辣断鼻梁筋。(襄垣)这则谚语中用的 心 字和 筋 字韵腹和韵尾都相同是(in)押人辰韵,使音调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吟诵顺口,易于记忆。正是由于押韵本身在修辞上的特殊作用,使得山西方言谚语中押韵的现象十分常见。如: (1)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陵川)(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文水) (3)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高山黍:成熟期长的黍子。小糜黍:成熟期较短的黍子,约一百天成熟)( 怀 仁)(4)秋天划破地皮,胜过春天犁十犁。(襄垣)(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襄垣)(6)人心高过天,当了皇帝想成仙。(襄垣)(7)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襄垣) (8)天热不忘很拿衣裳,肚饱不忘很干粮。(襄垣)入声韵尾在山西的许多地方都存在,这一特点在山西方言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所以在有入声韵尾的地区,方言谚语有时押喉塞音韵尾。如: 15

太原方言释义

太原方言释义- (转) 我——恶(e)我们——阿们 一排——一扑溜头——得脑 摇——拨拉巷子——和浪浪 脚——决板子耳光——逼都 角落——阁牢牢膝盖——阁替跬 土块——土坷拉台阶——阁台台 烧水——坐水打——括 那——讷/外那么——卧来 这里——这儿达那里——那儿达 奇怪——热怪聪明——机迷 勤快——勤紧欺骗/糊弄——热倒 冲——泼棱/长的突起——个棱子 思考——思目羡慕——眼气 喜欢——带见不错——不赖 小伙子——后生马上——立马 聊天——瞥老练——油 可爱——七它没本事——不球心 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杂地 脏——热里八脏窝囊——窝几哥囊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穿着好——精干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眯俊眼儿 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抛烂气 吝啬——求毛鬼胎讨人喜欢的——喜人

弯弯曲曲——哥溜拐弯 你去哪了?——你到哪阁来? 怎么了?——杂拉?/杂地咧? 那就算了。——外就算老哇。 做什么呢?——闹甚了?/干横了? 去掉吧。——闹老哇。 我们去做……吧。——杂们干……阁哇。 -- 太原话四级考试 1、“机迷”是指: a 有关飞机的迷 b 聪明 c 可爱 d 知道,晓得 2、常用语填空:乃()揽了 a 僧的 b 求个 c 个农 d 个撮 3、“板机”用在什么场合? a 工厂里面 b 吵架的时候 c 买东西时 d 闲聊的时候 4、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他会说: a 透来 b 各处 c 舒坦 d 各窝 5、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你会夸她: a 增切他了 b 真二了 c 可啊匝了 d 乃秋了 6、两个人打架,双方互相打了对方一个() a 得脑 b 比斗 c 蹦楼头 d 米林骨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简介:宋琳英(1992-),女,汉族,山西省洪洞县,硕士,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摘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生存环境、历史渊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不同的民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是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他是一种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甚至可以说,特色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为山西旅游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活力。以大槐树为切入点,对民俗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为现实条件下山西省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开发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35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近1500万人,2012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22706亿元,增长17.6%。

在此之中,民俗旅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俗旅游项目以其鲜明的民俗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民俗气息、显著的地域特征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中外旅游者形成了巨大诱惑和感染。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到处流传,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 一、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文化生境 (一)大槐树景区的移民历史 大槐树旅游区位于洪洞县内,洪洞县位于临汾北30公里,位于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接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交通极为便利。从洪武六年开始至永乐十五年间,发生的数以万计的大规模移民总共18次,主要是从山西迁往周边主要的省份等地。直到元末明初时期,由于灾害越来越多,战争不断,导致中部地区人空虚,耕地荒芜,同时山西因太行山、吕梁山、黄河作为屏障,这个地利优势导致易守难攻,所以人民生活安定,农作物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和相邻的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正因为这些原因,各地各省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是的这里

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 V ol.26 N 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XSK 07-ND )[收稿日期]2009-02-14 [作者简介]袁圣敏(1983-),女,山西祁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方言音韵。 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 袁圣敏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方言俗语由地方人民创造并广泛使用,受当地人文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分析,从动物形象、饮食、礼俗、经商哲学等方面揭示祁县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祁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文化心理;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33-05 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并在群众中流传、结构 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1] ,是广泛流传在 劳动人民口语中的叙述性语言单位,它的产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能比较完整地表达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人们对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的感情。而方言俗语是由地方人们创造的,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受当地人文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我们对地方方言俗语进行记录、分析,解读其内在的文化信息,可以发掘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内涵。 祁县方言俗语是祁县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在祁县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包括祁县方言谚语、祁县方言歇后语和祁县方言惯用语。这些俗语反映了祁县人民对事物和生活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1600多条祁县方言俗语材料的分析,①对其中包涵的当地丰富的内在文化信息,包括方言俗语中反映的民众文化心理进行挖掘,从动物形象、饮食、礼俗、经商哲学等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解读。 一、祁县方言俗语中的动物形象 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特点、活动和人类自身联系起来,通过俗语句子的对举或者对比,赋予动物和 人的某些相关的特定含义,使得某些动物有了固定的形象特征。祁县方言俗语中涉及的动物形象包括:家畜类有狗、牛、羊、马、猪、鸡、兔、鸭;走兽类有 麻胡(狼)、老虎、猴子、熊;飞禽类有鸽子、喜鹊、麻雀、鹞、雁;鱼虫类有蛤蟆、老鼠、茅虫儿、苍蝇、虱子、蚂蚱、蚊子、蛇、蝎子等。人们通过这些动物的特征习性来比喻人的特征习性,又用人的眼光来看动物,将人的特点映射在动物身上。因而,这些动物形象反映在祁县方言俗语中,显示出了特定的地区性的文化积淀和民众的爱憎。虽然有的动物如家畜类多在人们生活中有很大用处,但是在俗语中它们大多具有贬义色彩。这反映了本地区人们的造语心理和认知过程,“……以动物的贬义入词的情况,反映了人类对动物品行原始的根深蒂固的陈 见。”[3]226在俗语的建构中,人们对待动物不是按照 它的社会功能来出发,而是从人类的眼光、角度认识动物原始的、本质的性质,即把动物看成只是牲畜,一种低级的动物形态,与作为高级形态的人的对立,而不是看家护院的狗,不是拉磨的驴,不是作为食物的猪。祁县方言中责骂人的惯用语“人核嘞没拉,牲畜核嘞短一根以巴(以巴:尾巴)”,直接把人归类到没有尾巴的牲畜里,就是这种造语心理的反映。 ? 33?

山西搞笑方言

[转] 喃们繁埘那米的方言.真逗.山西繁峙的方言 受应--舒服各次--撒娇各产--撒娇挑衅 球胡麻擦----球迷性眼个就——蹲着不尿——不理的贬义用法 一或——一次,一下能带——鼻涕费!——疼的时候会这么说 奔儿喽——脑门儿刻膝盖——膝盖撇了——乱讲,瞎说 抬死你——整死你剩——什么咋来来——怎么了? 悄悄哇——安静烈着了——生气坷梁——别扭 疙蛋——疙瘩不待要——懒得去各搅——搅和 欢欢儿的——赶紧的,快点妨祖——连累人的人难活——身体不舒服 搓火——讨厌让人生气但求是——不咋地猫两眼——看两眼 不浪——像木头段子的东西麻球烦——麻烦咋也——估计 比兜游子——欠揍的人各料——丑,不平各出——小气 各影——恶心醒的——知道邀——用秤称 各留——细长的物体不直喜人——让人喜欢个踏——唠叨 憋屈——心里不舒服黑老哇----(乌鸦)楼楼----(鸽子) 闹不机密——不知道滴溜——用手提做害——浪费,糟蹋 头苦----苦恼偷巧悄----偷偷的台儿迷(tanermi)--邋遢的人 咋接来——怎么了?(巴彦淖尔盟方言) 接察——还可以,凑合藏老煤----捉迷藏不净眼----看不惯 拉干----丢人猫料----看呀呀----吃惊时的感叹语 耶!(yie发4声)----吃惊时说的日哄----骗没有加----没有 各蹭----慢(nia二声)----人家撇灭----毁掉某事 寡臊----一般般凑呼---一般般整搓整搓---收拾收拾 瞅摸——观察寻找蹶板子--脚个几窝--腋下 叨唠——闲谈鬼嚼——胡说雁儿个----昨晚 寡逼枪崩侯乃刀货 听听儿的——老老实实的呆着,不乱跑乱闹 抗硬(ning四声)——顶事的,有威力的。“派个抗硬人来哇!” 松货----(意:孬种,松读音二声) 砍货——做事没有分寸的人。 个泡——名词,意为“没有父亲的孩子,野种”,有一种说法称这是一句蒙语的音译,在草 原恶劣的环境下,能生育的姑娘是健康的象征,并没有丝毫贬损的意思,但内蒙古在长期的被同化过程中传承了大汉文化伦理道德对私生子的不齿,于是“个泡”演化为一句脏话。例:小个泡(朋友之间称呼:“个泡,十来年不见……”这时的“个泡”并不是贬义~~)。 嬲(niao 二声)——形容词,意为“了不起、牛*”。 峦——动词,意为"做,经营”,例:球也峦不成——什么也做不了。 如何把戏——相当于“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省略词,常作一句话的后缀,用来列举交谈者之间互相可意会的一些人或事或做事的步骤。例:就是张三李四如何把戏的。——就是张三李四等等那些人。 寡撇------动词,意为“聊天,闲聊”,例:别没事干寡撇了——别没事做在这闲聊了。 格鸡眼睛——眨一眨眼逼都油子——挨耳光的东西他大(da一声)——他爸

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简介 1、秦腔 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邦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它发祥与陕西关中,流传于西北地区。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2、皮影戏 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3、眉户 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4、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5、陕北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6、凤翔木板年画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山西文化

从山西方言看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 认识山西晋方言 晋方言作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的一支古老方言,无论就其形成的历史还是所保留的古代语言文化,在汉语发展史上均占有突出的地位。研究晋方言对了解晋文化、汉民族文化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丰富的晋方言以及晋方言所承载的晋文化已经或正在消失,如不加紧调查整理就有绝迹的可能,而且这种“化石文化”消失后将无法复原。山西省语言学会与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担负起了这项重担,他们的研究团队早于十年前就积极组织力量对各县方言进行全方位研究整理,目前,已自筹资金出版了16本各县市方言研究。 晋方言是全国十大方言之一,作为北方方言中最具价值的方言理应作为晋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晋方言这个名称早在60年前就有人提出,当时叫晋语,其方言范围与今天的理解略有不同。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是20年前的事。中国社科院的李荣先生首次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晋方言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其他九大方言是: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平话、徽方言)。分布于山西省除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及毗邻的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四个省区临近山西的县市。晋方言区共176个县市,面积仅小于官话;使用晋方言的人口约4500万,仅次于官话、吴方言,与闽方言、粤方言相当;晋方言区的人以山西省居民为最多。 晋方言目前分作八个片:并州(晋中)片、吕梁片、上党(晋东南)片、五台(忻州)片、大包(大同-包头)片、张呼(张家口-呼和浩特)片、邯新(邯郸-新乡)片、志延(志丹-延川)片。并州片是晋方言的核心地区,其次是吕梁片、五台片、志延片,其余是晋方言的边缘地区。山西省南部20多个县市今属中原官话区,称汾河(晋南)片,一般不包括在晋方言内。汾河片在历史上与晋西北方言接近,以后逐渐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汾河片实为晋方言到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所以与晋方言核心地区并州片有较多共同点,为称述方便,一般所说的“晋方言”,大体上也包括汾河片。 北京大学方言资深专家王福堂教授说:就现代晋方言而言,它“的确具有相当多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1.保留入声调并有喉塞韵尾,如:太原人读“不、说、国、别、局、一、六、七、八、十”这些字,调子读得很短,不能拉长。2.前后鼻音不分,如:读“陈旧”为“成就”,“深信”为“生性”。3.平舌、翘舌不分,如:“志愿”念成“自愿”,“擦手”念成“插手”。4、阴平、阳平不分,如:“天”同“田”、“诗”同“时”、“梯”同“题”。5、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如:摆——不来、拌——不烂、杆——圪榄、巷——黑浪等。这不能不考虑晋方言区地理位置的闭塞,“恒山峙其北,大河绕其南,四塞襟之,五原控之”,“眺览其间,左山右河之势自若也,襟塞控原之腾自若也”。(康熙《山西通志》1681年)与官话区长期相对隔绝是方言保守的重要原因。 山西晋方言与醋文化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亟待开发。”道出了晋方言的丰富。而我们要说:“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老陈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