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25页

2018届西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05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和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既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还能充当神经递质

B.激素的受体有的在靶细胞表面,有的在靶细胞的内部

C.淋巴因子只能作用于B 细胞,能促进B 细胞的增殖分化

D.信息分子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

2.神经细胞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是通过钠钾泵维持的,每消耗一个ATP 分子,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Na +和泵入2个K +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上的Na +通道开放,大量Na +内流进入细胞;而恢复静息电位时,K +通道开放,K +外流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钠钾泵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

B.钠钾泵栗出Na +和泵入K +使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钠钾泵泵出和泵入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时,Na +的内流和K +外流都属于协助扩散

3.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 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 的加工与运输

B.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 合成会增加

C.指导合成AFP 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促进细胞分裂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效果一定不同

D.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卡尔文循环、DNA 复制的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增长曲线一模型构建法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理科综合试题七(化学部分) (附答案)

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理科综合(七)(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Ni-59 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新修草》是药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修订本,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及涉及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透明溶液中:Al3+、Fe3+、AlO2-、NO3- B.能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中:K+、Na、S203-、CO C在AG==0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B2+、M2+、NO3-、Cl- D.在0.1mol·L-1Fe(NO3)2溶液中:NH4+、H+、SO42-、NO3- 9.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足分子中的碳原子数都为5的数倍。几种开链单萜化合物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有机物有一种相同的官能团 B.用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可检验香叶醇中碳碳双键 C.香叶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叮能共平面 D.橙花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10.某研究小组探究石蜡油裂解产物,设计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实验能证明其产物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B.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C.可观察到B和C试管中液体褪色和分层 D.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拆导管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化合物M具有如下性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X C.W、Y、Z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 D.W分别与X、Y、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12.HIO3是强酸,其水溶液是强氧化剂。工业上,以KIO3为原料可制备HIO3。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碘酸。M、N为惰性电极,ab、cd为交换膜。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西南名校联盟高考适应月考理综-答案

卷六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C B D D B D D D D B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A A D CD AC AC 【解析】 1.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摄取的,人体内能合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故A正确。人体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产生CO2,故B正确。在细胞核中既有DNA,也有RNA,DNA是双链的,所含有的嘧啶总数等于嘌呤总数,而RNA是单链的,所含有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故C错误。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生成水,故D正确。 2.绿叶在光照下时间长,光照部位产生的淀粉有可能会运输到遮光部位,实验现象反而会不明显,故A错误。时间长,质壁分离不一定越明显,质壁分离发生到一定程度不再分离,且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由于失水时间过长可能会死亡,第三次观察时细胞可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故B错误。赫尔希与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要合适,保温时间过长,有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时间过短,亲代噬菌体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故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解离根尖的时间不宜过短,否则细胞之间没有充分分离,压片时细胞不易相互分散开而相互重叠,故D正确。3.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突变);若是有丝分裂,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形成的染色体有的不含3H,若是减数分裂,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6页)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卷 1(Word 含答案)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卷 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金属杆ab 静止放在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框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金属杆ab 总保持静止.则 A.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b 到a B.杆中感应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 D.金属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半径为R (R 足够大)的 14圆弧曲面C,质量为 M 的小球B 置于其底端,另一个小球A 质量为2 M ,小球A 以v 0= 6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与B 发生弹性碰撞,不计一切摩擦,小球均视为质点,则 A.小球B 的最大速率为4m/s B.小球B 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率为 34m/s C.小球B 能与A 再次发生碰掩 D.小球B 不再与C 分离 16我国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任务,进一步获收月球的相关数据. 如果该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做匀速圆用运动,经过时间t ,卫星相对月球中心经过的路程为s,卫星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1弧度,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是 A. 23t GS B. 32S Gt C. 2 3Gt S D. 32GS t 17.如图所示,一根轻绳的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另-端悬托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半径忽略不计。开始时轻绳保持整直,现用一光滑细杆的右端P 点与轻绳接触,保持细杆水平向右缓慢推动轻绳,使P 点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 A.轻绳OP 段的拉力越米越大 B.轻绳OP 段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C.轻绳对杆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D.轻绳对杆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吉林省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吉林省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B.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C.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糖类、胆固醇组成的 D.动物细胞之间能发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B.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再吸水与细胞壁的作用有关 C.胞吞和胞吐只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D.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3.三位美国遗传学家发现了控制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其核心组件的简化示意图如下(PER蛋白是与生物节律有关的关键蛋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大脑皮层中有调节生物节律的神经中枢 B.PER/TIM蛋白复合物、mRNA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PER/TIM蛋白复合物对PER基因表达的调控属于翻译水平的调控 D.PER蛋白积累后抑制PER基因的活性属于负反馈调节 4.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等一系列代谢活动的总称。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 B.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 C.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都可叫作酒精发酵 D.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人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5.羊草是素色异爪蝗的主要食物,为研究放牧牛、羊对素色异爪蝗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在 A.草原上成群采食的牛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B.调查素色异爪蝗的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实验结果表明,牛单牧能抑制素色异爪蝗灾害的爆发 6.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B.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7.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 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8.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两个苯环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1mol羟甲香豆素与氢气加成,最多需要5molH2

2020年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 1.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2020届西南名校联盟高考适应性月考(一)生物试卷及解析

2020届西南名校联盟高考适应性月考(一)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B.某些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 C.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 D.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的物质都是大分子化合物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即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培养细菌 3.人类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第7号染色体上编码CFTR(一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使CFTR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CFTR的作用机理是ATP与CFTR上的两个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从而引起CFTR构象发生变化,进而使通道孔打开和闭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正常细胞中,CFTR运输Cl-最可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通道蛋白决定的 C.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碱基数目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一(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吉安一中2020届高考模拟卷理科综合(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i28P31S32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2.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 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 (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 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为一磷酸腺苷) A.Ub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3.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图,图2为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吸水增强 B.图1所示结果只能在图2中C处观察到 C.图1若视野比较暗,则只能通过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D.图1图2 所用的细胞中心法则是:DNA→RNA→蛋白质 4.人类色盲中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之分。某地区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图为该地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0号体内细胞最多有4个色盲基因 C.11号和12号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12 D.若13号与该地区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 代患蓝色盲的概率是11/200 5.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不属于一个新物种 B.由⑦到⑨的过程中,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6.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2019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模拟示范卷(五)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理科综合卷(五)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第14题~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题~第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 核聚变反应方程中,A表示质子 D. —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6次β衰变 【答案】D 【解析】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故B错误;核聚变反应方程中,A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零,表示中子,选项C错误;—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设经过了n次α衰变,m次β衰变.有: 4n=32,2n-m=10,解得n=8,m=6.故A正确发生6次β衰变,选项D正确;故选D. 2. 如图甲所示,水平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现用平行于导轨向右的力F拉金属棒ab,金属棒ab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不计金属导轨的电阻,导体棒与框架接触良好且无摩擦,则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E=BLv、I=,F安=BIL,得F安=由图知,金属棒ab做匀加速运动,有v=a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安=ma;联立得F=t+ma,知F与t是线性关系,F-t图象是不过原点的向上倾斜的直线,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对于图象问题一定弄清楚两坐标轴的含义,尤其注意斜率、截距的含义,对于复杂的图象可以通过写出两坐标轴所代表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行分析。 3.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多于b所带电荷量,c、d是a、b 所在直线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点电势一定高于d点电势 B. c点电场强度一定大于d点电场强度 C. 把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D. 把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可能做负功 【答案】D 【解析】因a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多于b所带电荷量,在b点右侧存在一个场强E=0的位置f,在bf之间的场强由f指向b,在f右侧由f指向右方,因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而c、d两点与f点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则不能确定电势高低关系和场强的关系,也不能确定把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则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一艘围绕地球运转的载人宇宙飞船,其轨道近地点距离地球表面379.7km,远地点距离地球表面403.8km。运行轨道近似圆周。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0m/s2,地球半径约为R=6.4×103km。假设空间站在赤道上空,则在国际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宇航员看不到太阳的时间约为 A. 24h B. 12h C. 6h D. 45min 【答案】D 【解析】根据,其中GM=gR2,联立解得 5338s≈90min 因飞船离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的半径,可忽略不计,则在国际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宇航员看不到太阳的时间约为45min,故选D.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西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word无答案)

西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 物试题 一、单选题 (★★) 1 .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信息分子均是蛋白质 B.同一细胞在其生命历程的不同时期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C.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可用15N标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D.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 (★) 2 . 下列有关发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代谢旺盛的发菜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C.发菜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D.人和发菜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 3 . 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不合理的是()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 4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于有氧呼吸 B.破伤风芽胞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 C.醋酸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可生产食醋

D.水果的保鲜应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 5 . 人体骨髓中存在一种多能干细胞——MSC,它能分裂、分化成为脂肪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SC在增殖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分裂后期 B.MSC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若MSC发生了癌变,可能是因为其中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 6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 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二、综合题 (★★) 7 . 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回答下列 问题: (1)研究中发现在低盐浓度条件下盐生植物(指生长在盐碱地中的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非盐生植物,其原因是盐生植物细胞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非盐生植物,所以在低盐 浓度下盐生植物的气孔开度(指气孔的开放程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非盐生植物所致。气孔的开度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中发现植物在某一盐浓度条件下培养,开始时胞间CO 2浓度下降,光合速率也随之 下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叶片的胞间CO 2浓度会升高,而光合速率会继续下降。利用光合作 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光合速率继续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被分解,除此外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 三、实验题 (★★)8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新疆某地区田旋花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 整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3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 、Al 27 、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 A.Q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效应T细胞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的燃烧热是kJ/mol,则2CO2(g)2CO(g)+O2(g) ΔH=+kJ/mol 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热ΔH=2×k 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已知:H-H键的键能为a kJ/mol,Cl-Cl键的键能为b kJ/mol,H-Cl键的键能 为c 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a+b-2c)/2kJ 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 护。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DNA…—A—T—G—C—…RNA…—U—A—C—G—…甲A—P~P~P 乙 A 丙 C 12 H 22 O 11 丁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 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 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理综一及答案

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理综卷(一)及答案 (150分钟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e 9 C 12N 14O 16Na 23Si 28S 32Fe 56Cu 64Br 80Y 89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是肾脏进行葡萄糖重吸收的一种主要载体蛋白,能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葡萄糖;SGLT-2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葡萄糖 B.SGLT-2的合成需要经历转录和翻译过程 C.SGLT-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机体的血糖浓度 D.SGLT-2抑制剂可防止葡萄糖过多地随尿液排出 2.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物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的ATP均在生物膜上产生 B.人体甲状腺细胞膜与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C.根尖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可让DNA和RNA自由进出 D.蓝藻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3.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的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植物激素类似 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4.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存在 下图中甲(微自噬)、乙(巨自噬)、丙(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山西省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一)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

高 三 理 综 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共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4 S:32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二糖和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 C.蛋白质和磷脂是构成一切生物都必不可少的物质 D.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2. 医学上把 LDL 称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富含胆固醇的蛋白质(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体内多余的 LDL 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上,会引起严 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内有 2/3 的LDL 可借助LDL 受体途径进行代谢,完成对LDL 的降解(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 LDL 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LDL 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 D.LDL 受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 3. 关于下列生物实验相关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色素带Ⅳ的颜色为蓝绿色,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B.图乙所示的样方中,植物种群密度约为 2 株/m 2 C. 图丙中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细胞中流出的水分 D. 图丁中的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4.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 3cm 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 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蔗糖不能进入细胞 C.实验曲线图推测出萝卜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比甘油载体数量少 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5. 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 图 1 的Ⅱ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增长规律,图 3 为曲线Ⅱ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 鱼类捕捞在图 1 的 e 点、图 2 的 g 点和图 3 的 i 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 若图 1 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 cd 段酒精大量积累 D. 图 3 曲线的 k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D.禁止滥杀捕猎野生动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密 封不 线 密 封 线 内 得 答 题

2020年重庆市西南名校联盟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含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市西南名校联盟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1.在某真空环境中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一静止的铀核沿水平方向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 钍核,衰变方程为U→Th+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等于α粒子的动量 B.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C. 从上往下看,衰变后的钍核和α粒子都做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 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2.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OA、OB与水平面 的夹角分别为α、β,已知α<β,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 水平面一定是粗糙的 B. 水平面可能是光滑的 C. OA绳的拉力大于OB绳的拉力 D. OA绳的拉力等于OB绳的拉力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2kg的小球1、2(可视为质点)用长L=1m的轻质杆相连,小球2置于 光滑水平面上,小球1紧靠于光滑墙面放置,现用斜向左上方的力F使小球1紧贴墙面向上运动,当杆与竖直墙壁夹角θ=53°时,小球2酌速度大小v=0.6m/s,sin53°=0.8,g=10m/s2,则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为() A. 12J B. 13J C. 14J D. 15J 4.如图所示,N匝矩形导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OO′匀速转 动,线框面积为S,线框的电阻为r,电感不计,外电路接有电阻R、理想电 流表和理想二极管D,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B. 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C. 若无二极管,电流表的示数I D. 若无二极管,电流表的示数2I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0分) 5.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Q两颗星组成,这两颗 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丁,P、Q两颗星的距离为L,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信息可求出()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