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工艺设计报告

机织工艺设计报告
机织工艺设计报告

机织工艺设计报告

一、任务及目的

针对一定规模的织厂及产品方案,通过该设计环节,综合运用织物组织结构、机织学、纺织工艺设计等专业知识,合理选择机织工艺流程、机织各工序设备及相关工艺参数,完成各工序设备配台的计算,从而熟悉机织厂各工序设备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初步的产品生产的计划调度能力。

二、规模及产品方案

640 45:55 产品1:纯棉47" 18×18×88×60 2/1 斜纹

产品2:T/C 65/35 63" 45×45×96×72,细平布

三、织物技术条件

(一)、A织物技术条件:

1.织物名称:纱斜纹。

2.织物组织:2/1的斜纹。

3.经纬纱密度:

公制表示:32?32?346?236;

英制表示:18?18?88?60。

4.织物的幅宽:119.5cm。

5.经纬纱的密度:经密为:346根/10cm,纬密为:236根/10cm。

6.经纬纱的缩率:

依据影响经纬纱缩率的因素(经纬纱线的密度、经纬向密度、织物组织等),初选为:经纱缩率9.5%,纬纱缩率4.53%1。织物组织P219)

7.边纱根数:

由织物的名称、经纬纱密度、幅宽得此织物无边纱。(织物组织P219)

8.布身和布边每筘穿入数:

根据穿筘的原则(尽可能等于组织循环经纱根数或是组织循环经纱根数的约数或倍数等),则筘齿穿入数选为3。

9.上机图:

10. 公称匹长、联皮数:公称匹长取40m 、联匹数为3。

11. 规定匹长=自然缩率公称匹长-1=%

9.0140-=40.36(m )(自然缩率取0.9%。)。 12. 浆纱墨印长度=

经纱织缩率规定匹长-1=%5.9136.40-=44.60(m )。 13. 总经根数:

=-?+?=)边经每筘穿入数地经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幅宽经密总经根数110010

5.119346+? =4134.7(根)

考虑到总经根数应取整数,并尽量修正为筘齿穿入数的整数倍,故取4135根。

14. 织物紧度()037.0=d k :

tj d j j j j T k P d P E ??=?==32037.0346346??=?j d =72.4%;

tw d w w w w T k P d P E ??=?==32037.0236236??=?w d =49.4%;

=-+=w j w j E E E E E 72.4%+49.4%-72.4%?49.4%=86.0%。

15. 筘号和筘幅及纬纱织缩率的修正:

公制筘号=

布身每筘穿入数纬纱织缩率)()经纱密度(根-?1cm 10/ =)(根)(cm 10/11.1103

%53.41346=-? 取110号; 筘幅=

101??-?-筘号布身每筘穿入数)布边每筘穿入数布身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 =10110

304135??-=125.30(cm ); 纬纱织缩率的修正:

%6.430

.1255.11930.125=-=-=筘幅公称幅宽筘幅w a 。 16. 12m 成布的无浆干重:

12m 成布经纱的无浆干重=经纱总伸长率)

(经纱织缩率)(经纱飞花率)()(经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经密+??--???110011m 100/g 10

=)()()(%2.11100%5.91%6.0185.103210346+??--??

?=110.75(g ); 12m 成布纬纱的无浆干重=100

1m 100/g 10?-??纬纱织缩率)()(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纬密 =100%6.4185.1032

10236?-?

?)(=72.96(g ); 12m 成布的无浆干重=12m 成布经纱的无浆干重+12m 成布纬纱的无浆干重=110.75+72.96=183.7(g )。

(注:纯棉经、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g/100m )=

85.10纱线线密度。经纱飞花率为0.6%。)

17. 每米织物的经、纬纱用量:

每米织物的经纱用量=经纱回丝率)经纱伸长率)(经纱缩率)(加放率)(纱线线密度总经根数-?+?-?+??1(1110001 =)

)()()(%4.01(%2.11%5.911000%9.01324135-?+?-?+??=146.37(g ); (注:经纱回丝率取0.4%)

每米织物的纬纱用量=

纬纱回丝率)(纬纱缩率)(加放率)(纬纱线密度)布幅(纬密-?-??+???1110001001cm =)

()()(%8.01%6.41100010%9.01325.119236-?-??+???=96.22(g )。 (注:纬纱回丝率取0.8%)

(二)、B 织物技术条件:

1. 织物名称:细平布。

2. 织物组织:平纹。

3. 经纬纱密度:

公制表示: 13?13?354?283.5;

英制表示: 45?45?90?72。

4. 织物的幅宽:160cm 。

5. 经纬纱的密度:经密为:354根/10cm ,纬密为:283.5根/10cm 。

6. 经纬纱的缩率:

依据影响经纬纱缩率的因素(经纬纱线的密度、经纬向密度、织物组织等),初选为:经纱缩率10.5%,纬纱缩率6%。(织物组织P219)

7. 边纱根数:

由织物的名称、经纬纱密度、幅宽得此织物边纱根数为48。(织物组织P219)

8. 布身和布边每筘穿入数:

根据穿筘的原则(尽可能等于组织循环经纱根数或是组织循环经纱根数的约数或倍数等),则布身筘齿穿入数选为4, 布边每筘穿入数选6

9. 上机图:

10. 公称匹长、联皮数:公称匹长取35m 、联匹数为4。

11. 规定匹长自然缩率公称匹长-=1%

9.0135-==35.32(m )(自然缩率取0.9%。)。 12. 浆纱墨印长度经纱织缩率规定匹长-=

1%5.10132.35-==39.46(m )。 13. 总经根数:

)边经每筘穿入数地经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幅宽经密总经根数-?+?=110

)(4

214810160354-?+?=

=5688(根) 考虑到总经根数应取整数,并尽量修正为筘齿穿入数的整数倍,故就取5688根。

14. 织物紧度: tj d j j j j T k P d P E ??=?==13039.0354354??=?j d =49.8%;

tw

d w w w w T k P d P E ??=?==13039.05.2835.283??=?w d =39.9%; =-+=w j w j E E E E E 49.8%+39.9%-49.8%?39.9%=69.8%

15. 筘号和筘幅及纬纱织缩率的修正:

=-?=布身每筘穿入数

纬纱织缩率)()经纱密度(根公制筘号1cm 10/ )(根)(cm 10/19.834%61354=-? 取83号;

=??-

?-=101筘号

布身每筘穿入数)布边每筘穿入数布身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筘幅 10834485688??-=169.88(cm );

纬纱织缩率的修正:

%8.588.16916088.169=-=-=

筘幅公称幅宽筘幅w a 。 16. 12m 成布的无浆干重:

12m 成布经纱的无浆干重 =经纱总伸长率)

(经纱织缩率)(经纱飞花率)()(经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经密+??--???110011m 100/g 10 =)()()(%11100%5.101%6.0132.101310354+??--??

?=49.04(g ); 12m 成布纬纱的无浆干重=100

1m 100/g 10?-??纬纱织缩率)()(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纬密 =100%8.5132.1013

105.283?-?

?)(=37.91(g ); 12m 成布的无浆干重=12m 成布经纱的无浆干重+12m 成布纬纱的无浆干重

=49.04+37.91=86.95(g )。

(注:纯棉经、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g/100m )=32

.10纱线线密度。经纱飞花率为0.6%。) 17. 每米织物的经、纬纱用量:

每米织物的经纱用量=)

)()()(%6.01(%11%5.1011000%9.01135688-?+?-?+??=83.04(g ); (注:经纱回丝率取0.6%)

每米织物的纬纱用量=)

()()(%8.01%8.51100010%9.01131605.283-?-??+???=62.66(g )。 (注:纬纱回丝率取0.8%)

机织产品工艺设计计算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织物 1.织物的风格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列表按品种阐述) 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

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 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二、对原纱要求 1.采用93棉本色纱线标准以及相关文献资料(85涤棉本色纱线标准GB403-78、GB3916-83标准已不用); 2.根据不同织机(喷气、剑杆等)提出不同要求。 按织物品种,选择原纱的品等指标和品级指标(列表),并申述其理由,(条干、棉杂、拈系数、拈向、品质指标对织物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影响及与织造生产率的关系)。 纯棉本色纱技术要求

三、生产工艺过程: 1.所设计的织物工艺流程图(按品种列出工艺流程图) 2.论述选定的原则及着重考虑的因素(纱线的给湿定拈上浆率,卷绕形式,纬纱体制,后加工等)。按品种分别论述。 四、织布工场生产能力(全年) 五、织布工场各车间机器设备 按品种以表格开工表示所设计各轩间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 第二节织物的技术计算 一、确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说明确定经纬纱缩率的原则及其根数 二、织物的总经根数,整经轴轴数,每轴整经根数。 按品种分别确定: 1.总经根数(包括地经,边经根数)的确定; 2.整经轴轴数和每轴整经根数; 3.布边与废边 三、织物上机筘幅和纱墨印长度的计算 分品种计算 四、筘的选择 1.每筘齿中经纱穿入数的确定(布身、布边); 2.筘号的确定和计算; 3.纬纱缩率的修正。

五、筘的规格和选择 1.钢筘形式 2.钢筘尺寸 3.穿筘方法 六、开口机构的选择 1.开口机构的形式 2.综框页数 3.综框尺寸 4.综丝规格尺寸; 5.穿综方法及综丝密度计算。 七、停经片的选择 选停经片规格,穿法及停经片密度的计算。 八、浆料选择和上浆率的确定及调浆设备的选择与计算,按品种分别论述浆纱的工艺要求: 1.浆料的选用及依据,配方成分及百分率的确定;调浆方法等作简要说明; 2.浆液深度的确定; 3.上浆工艺参数的设计,制定和控制(如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浆液粘度、PH值,浸浆形式、压浆辊压力、温度(浆槽、烘房)上浆速度等),每缸浆的各种浆料重量计算。 4.调浆设备的选择和主要规格,调浆设备配置; 5.输浆管路系统的布置设计; 6.提高浆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九、织物紧度: 按织物品种计算织物的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及总紧度。 十、每平方米坯布经纱无浆干燥重量; 1.每平方米坯布经纱无浆干燥重量 2.每平方米坯布纬纱干燥重量; 3.每平方米坯布无浆重量。 十一、织物的断裂强度;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姓名: 梁泽年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 112 学号: 1886110210 指导教师: 高伟霞姚洁 2013年12月 19日 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一、实习目的 1.现代生活离不开电,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及电工操作技能。 2.通过电子工艺实训可使我们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 工作原理。 3.接触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基本要求

1、分析调幅接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 2、安装调试及测量结果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按照老师要求至少 调出两个电台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 , 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 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1) 组成框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相对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而言的,超外差放大式收音机结构框 图如图: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 频率,其频率固定为465kHz 。由于465kHz 取自于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与外部高频 信号频率之差,故成为超外差。 即: f 中频 = f 0(本振) - f s(高频调幅信号) 465KHZ 1000~2070KHZ 535~1605KHZ 2)DS05-7B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 变 频电路 输入电路 中 放 检 波 音频放大 功率放大

电子产品设计报告

题目自动调光灯的设计 姓名丁贺学号 0903130128 系(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班级 P09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冯泽虎 二O一一年一月六日

摘要: 自动调光灯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能让我们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 关键词:自动调光灯的安装、调试、工作原理。 一、引言:有时侯我们自以为简单的事情,当做起来时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要了解一项工种,掌握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所谓实习就是要我们自己实际的去练习,去操作。要真正的把从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还有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操作, 电路原理:利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触发电路调光灯电路,交流电经过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成直流触发电压,加在晶闸管的电极上,直到脉动经过滑动变阻器,电阻,向电容充电,当充至一定值时,晶闸管开通,灯泡发光,当双向晶闸管的电压过零时,晶闸管管断,不断重复以上过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容的充电速率,所以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灯泡正电流的有效值发生变化。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所需的基本工具:电烙铁(焊枪)、烙铁架、松香、万用表、镊子、偏口钳、螺丝刀。 焊接工艺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细的查看个元件的个数,以及用万能表测试个元件性能是否为良好的。2、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3、在撤离电烙铁的同时要保证电路板不要晃动以免产生虚焊。4、在焊接三极管的时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电极、基础极和发射极。5、在焊接中要服从后级向前级安装,先小后大的原则。 焊接工艺实训的体会:在电焊的收音机的时候,学会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焊接的体会,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 三、自动调光灯的电路方框图,电路图如下: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当今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必须不断应用创新技术以快速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归因于新一代的用户,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产品。 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不断淘汰以往的产品,大部分产品的性能很难跟上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生产使顾客满意的低价位、高质量产品成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企业为了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手段:有的企业发展新方法、新技术,以期能够快速回应产品和市场趋势发展变化的需求;有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制造方式(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等)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快速迎合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有的企业通过发展变型设计来快速推出不断变化的新产品,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设计过程的重组,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用户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及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个性化,允许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的某些零件来快速形成新型产品。因此,对产品结构及加工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生产更多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的产品,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产品工艺流程重组设计”是在进行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原有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了解,细致研究产品现今的缺陷

和不足,并根据用户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对已有的工艺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的新产品,满足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 产品创新、重新改进和设计是企业赢得市场、获取利润、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 改进、重组设计后的机械产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换性强,便于维修。 重组设计后的产品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在使用功能和结构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质量大大提高了,所以通用性很强,这大大简化产品的维护和互换,可提高产品的维修速度,节约修理费用,提高效率。 (2)质量高、成本低,不会对小批量和大批量加工产生影响。 在重新改进和设计中,在原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省去一般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重新选材,重新设计及其设计理论论证,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设计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很多加工过程进行改进,但没有破环原有的生产模式,保留了可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的优点,有“取其精华,去其糟唾”的意思,这是重新改进和设计的一大优点。 (3)有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力,靠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显然是困难的。利用重新改进和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培训课程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培训课程

江南大学纺服学院纺织工程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织物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列表如下: 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

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 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1)2/1左斜纹防羽布(反织法)

注:2/1左斜纹采用反织法,由于织物紧度较低,正反面经浮长接近,正反面经纬纱张力分布均匀,为了便于生产,一般不另外采用其它的布边组织,因此布边选择本身的地组织。由于2/1左斜纹组织经组织点多,反织法能够减少提综次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织物布身上机图) (织物布边组织图) 注:由于存在幅缩, 两侧最外侧边纱与钢筘的摩擦最大, 每边靠边的1筘~4筘齿宜稍增加入筘数, 一般是地经的1. 5倍~2倍。因此此处的边纱每筘穿入数选择6入/筘。(参考<棉纺织技术>第33卷第6期)

(2)涤棉府绸上机图 (织物上机图) 注:由于府绸织物组织简单而经密高,织物结构紧密,不采用布边; 穿综采用飞穿法,减少了综丝密度,从而减少了经纱与综丝的摩擦,有利于开清梭口,降低织疵的产生。 二、对原纱要求 1.织物的纱线特数越小,选择原纱的品质要好,高档织物用细号纱

电子工艺实践A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实践A 一、实验目的: 1、识别和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悉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3、掌握用Altium Designer 软件设计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 4、掌握电路的焊接、安装、检查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uA741测试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2、使用Altium Designer 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3、印制电路板设计、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内容: 1、软件绘制的原理图及PCB图; 2、装配焊接电路过程;

3、万能板上制作的电路,正面、反面实物图; 4、通电测试,各级波形图及参数; 5、扩展要求:通过Multisim 软件仿真uA741测试电路,观察仿真波形。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在这次实习当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怎么利用电阻的色环读出阻值,基本掌握电子工艺的焊接技能。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体会最深的是:做好一件事,认真的态度是必需的。 做任何事,没有认真的态度是很难做好的,这是从小就知道的,但那时候只是知道,并没有自己悟出其中的真正的道理。这学期很多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认真的态度对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这次实习更是让我再一次明白,任何事都要仔细认真对待,也许一个小的疏忽都将导致整个工作前功尽弃。相反,如果认真去做事,可以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就可以用所学的知识一步步探索,解决一般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的。在实习的第一天,上午我们听完老师讲解实习要求和内容后,就开始检查原件是否完整,并把电阻分类。按照老师提出的方法,我们先自己读出电阻的阻值,比较难读的或者不肯定的就再去用万用表测出来。在读数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的话,会导致在安装电阻的时候出现错误,最终导致万用表误差很多或者不能用。在焊接过程中,我们许多人都是初学者,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束手无策,但是后来经过认真研究和观察各个元件的性能与特点,还是有不少人可以完美把焊接做好,同时认真的观察总结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效率。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报告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应电方向) 院系:应用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实验室 指导老师:王悦善职称:讲师 成绩: ( 2011年6月2日 )

目录 目录 (1)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2) 普通装配导线加工 (5) 电子产品装配准备工艺 (6) 电子产品基板手工焊接工艺 (9)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 (13) 电子产品整机调试工艺 (15) 电子产品整机检验工艺 (17)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认识常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 2.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3.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流程和要点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对于学生做电子工艺实习来说,主要是学习怎样填写工艺文件,学习电子工艺的基本流程,因此对于焊接方法因考虑经济、方便、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案,下面就对一些方案进行讨论: 方案一、手工焊接 手工焊接适合于产品试制、电子产品的小批量生产、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以及某些不适合自动焊接的场合。该方式对焊接工具要求简单,焊接步骤简单,容易掌握,主要适合电子元件管脚不多的情况。 方案二、浸焊 浸焊的特点:操作简单,无漏焊现象,生产效率高;但容易造成虚焊等缺陷,需要补焊修正焊点;焊槽温度掌握不当时,会导致印制板起翘、变形,元器件损坏。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 方案三、波峰焊接 波峰焊的特点:生产效率高,最适应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大批量地焊接;焊接的温度、时间、焊料及焊剂等的用量,均能得到较完善的控制。但波峰焊容易造成焊点桥接的现象,需要补焊修正。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方案四、再流焊(回流焊) 该技术主要用于贴片元器件的焊接上。被焊接的元器件受到的热冲击小,不会因过热造成元器件的损坏;无桥接缺陷,焊点的质量较高。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焊接技术也不是很快能掌握的。 方案五、接触焊接(无锡焊接) 该方案对电缆接接线柱等场合比较实用,对于焊接收音机没有实际价值,对学生来说也不经济。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手工焊接对学生来说比较经济,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改方案。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模板

志涛生产作业指导书 1.材料搭配加工要求 1、实木面框拼接料宽度≤80MM,长度超过1米的拉档和玻璃门框不允许使用独根材料; 2、拼板应无明显色差,无明显胶线; 3、砂光后无跳痕、无焦黑痕、无蓝斑、无横茬;平整光滑; 4、板材厚度公差+0.2MM,不得有大头小身; 5、有虫孔的木料不可使用; 6、面框配料加工厚度尺寸+0.5~+0.2MM;组框后需铣型边的面框料宽度尺寸放3MM 加工余量,面框深度尺寸+0.5~0.2MM; 7、人造板封边的配料厚度尺寸为人造板厚度尺寸+0.6~0.2MM; 8、直边牙板厚度、宽度尺寸为+0.4MM,曲边牙板宽度放2MM加工余量,与脚耳相配的牙板宽度为+0.2MM; 9、需铣型、仿型、车型无方身的脚配料放3MM加工余量; 10、零件必须方、正、平、直; 11、显木纹油漆产品胶拼部件颜色必须相近,木纹必须对称; 12、显木纹油漆产品所有零件不许有明显木材缺陷,外表部件无腐朽、变色、死节、开裂、过大黑线等缺陷,内部零件可允许存在不影响外观的轻微缺陷,但必须修补合格后下发; 13、不显木纹油漆产品用材要求; (1)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和外观的木材缺陷可以使用,但死节直径不大于20MM,不存在贯通裂缝;

(2)雕刻、型边、企口等外表部位不应有死节、髓芯、开裂等缺陷; 14、平面中含有圆弧面线条的部件,圆弧面应凹进1MM,以免砂平圆弧面。 2.木皮拼接及胶贴加工要求 1、木皮含水率控制在8-10%; 2、所有薄片厚度公差控制在+0.05MM~-0.05MM; 3、拼花、拼缝不大于0.2MM; 4、面板薄片材质要求: (1)无腐朽、死节、变色、蓝斑、开裂、鱼鳞斑等缺陷; (2)无横向连贯木纹、节子; (3)同一板面纹理相近、弦向、径向纹按要求拼接; (4)树瘤切片必须遵循对称、花纹一致原则,除非不易辨别之花纹可混用在同一面板上; (5)镶嵌,插入拼接时斜拼,同一面板镶嵌,插入尺寸、颜色需一致; 5、芯板除端部外,允许有变色、不脱落死节。芯板拼缝不大于0.5MM,无叠芯现象; 6、不可见之部位或面板背板材质允许一定缺陷,但不允许大的空洞,也可纵向接,但不可同缝; 7、门板、抽头等有对称要求的要对称拼接; 8、表面平整、光滑,无透光现象; 9、不允许叠芯; 10、45度拼角偏离不大于1MM; 11、胶贴木片不得有脱胶、鼓泡、离芯、迭芯、透胶现象; 12、胶贴表面不得有胶块、凹痕、异物、排骨印;

(产品管理)机织产品工艺设计与计算改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江南大学纺服学院纺织工程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织物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列表如下: 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

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 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1)2/1左斜纹防羽布(反织法) 注:2/1左斜纹采用反织法,由于织物紧度较低, 正反面经浮长接近,正反面经纬纱张力分布均匀,为 了便于生产,一般不另外采用其他的布边组织,所以 布边选择本身的地组织。由于2/1左斜纹组织经组织 点多,反织法可以减少提综次数,降低能耗,提高生 产效率。

(织物布身上机图) (织物布边组织图) 注:由于存在幅缩, 两侧最外侧边纱与钢筘的摩擦最大, 每边靠边的1筘~4筘齿宜稍增加入筘数, 一般是地经的1. 5倍~2倍。所以此处的边纱每筘穿入数选择6入/筘。(参考《棉纺织技术》第33卷第6期) (2)涤棉府绸上机图

(织物上机图) 注:由于府绸织物组织简单而经密高,织物结构紧密,不采用布边;穿综采用飞穿法,减少了综丝密度,从而减少了经纱与综丝的摩擦,有利于开清梭口,降低织疵的产生。 二、对原纱要求 1.织物的纱线特数越小,选择原纱的品质要好,高档织物用细号纱线,成纱质量要求高, 应选择洁白、品质较好,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整齐度较高,杂疵点较少的原棉。一般高经密高纬密织物如防羽布采用精梳纱线。 2.精梳棉纱要求条干均匀,结杂质少,对纱线强力要求高。 3.捻向的选择,防羽布经纬纱均采用Z捻,有利于手感柔软,织物紧密,布面匀整;涤棉 细布经纱采用S捻,纬纱采用Z捻。经纬纱成垂直状态,使织物的纹路清晰,光泽良好。 4.捻系数的配置,经向偏高,纬向偏低,有利于织物的光泽和纹路的清晰。 注:采用93棉本色纱线标准,85涤棉本色纱线标准(GB403-78、GB3916-83标准已不用); 纯棉本色纱技术要求(查《棉织手册》表1-2-38)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Summary of electronic process practice report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篇一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

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实验室 四、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 五、实习内容: 1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练习焊接 3分发与清点元件。 4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5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

小型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报告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制作报告书 项目名称:简易抢答器的设计组装与调试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信S2009-2班 学生姓名易延烽 学号16 项目指导老师徐小鹏 电子邮箱571040889@https://www.360docs.net/doc/ef7582746.html, 联系Q Q 571040889 2011-9-18

简易抢答器的组装与调试 摘要 抢答器很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台丶商业机构及学校,为竞赛添加了刺激性丶娱乐性,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本文介绍的是一种采用数字技术设计,利用74LS373—8D锁存器和两个四入与非门为主,通过按键能使四个队同时参与抢答的四路简易抢答器。它由4个按键丶4个数码管丶9012丶74LS373及2个四入与非门等组成,由于按下键给8D锁存器电平信号,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然而实现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按键序号,如进入下一轮抢答则通过复位电路实现。它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丶抢答方便适用于多种场合,并且给人的视觉效果明显。 关键字:74LS373丶数码管丶与非门丶按键丶9012。 一丶总体方案设计 1丶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好四路简易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对总体设计作出如下要求: (1)丶输入电源:VCC直流+5V; (2)丶产品能通过复位键对系统进行复位,准备开始抢答;

(3)丶能通过S1~S4进行抢答,并且相应的数码管显示相应的号码;(4)丶一旦S1~S4有一路抢答成功,输出被锁存,直到按下复位键对系统进行复位,才能开始下一轮抢答。 2丶设计思路和说明 1丶总设计原理图 2丶电路工作原理 当三态允许控制端OE 为低电平时,Q1~Q8 为正常逻辑状态,可用来驱动负载或总线。当OE为高电平时,Q1~Q8 呈高阻态,即不驱动总线,也不为总线的负载,但锁存器内部的逻辑操作不受影响。当锁存允许端 G 为高电平时,Q 随数据 D 而变。当 G 为低电平时,Q 被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引出端符号: D0~D7 数据输入端OE 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G 锁存允许端 Q1~Q8 输出端 电路未开始工作时如上图状态;按键后才能工作,当按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3) 1.设计任务 (3) 2.设计要求 (3) 三、原理电路 (3) 1.以锁存器为中心的编码显示电路 (4) 2.脉冲产生电路 (5) 3.倒计时显示电路 (5) 4.音响电路 (6) 5.整体电路 (7) 四、电路调试过程及结果 (7) 五、总结 (8) 六、心得体会 (8) 七、参考文献 (9)

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 一、设计题目 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可供4名选手参加比赛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用数字显示抢答倒计时间,由“9” 倒计到“0”时,无人抢答,蜂鸣器连续响1秒。选手抢答时,数码显示选手组号,同时蜂鸣器响1秒,倒计时停止。 2)设计要求 (1)4名选手编号为:1,2,3,4。各有一个抢答按钮,按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对应, 也分别为1,2,3,4。 (2)给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按钮,用来控制系统清零(抢答显示数码管灭灯)和抢答的 开始。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该选手 编号立即锁存,并在抢答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4)抢答器具有定时(9秒)抢答的功能。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定时器开始倒计时, 定时显示器显示倒计时间,若无人抢答,倒计时结束时,扬声器响,音响持续1秒。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9秒)内抢答有效,抢答成功,扬声器响,音响持续1秒,同时定时器停止倒计时,抢答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定时显示器上显示剩余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5)如果抢答定时已到,却没有选手抢答时,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扬声器报警(音响持 续1秒),并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时间显示器显示0。 (6)可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或者555定时器产生频率为1H z的脉冲信号,作为定时计数器的 CP信号。 三、原理电路 电路主要由脉冲产生电路、锁存电路、编码及译码显示电路、倒计时电路和音响产生电路组成。当有选手抢答时,首先锁存,阻止其他选手抢答,然后编码,再经4线7段译码器将数字显示在显示器上同时产生音响。主持人宣布开始抢答时,倒计时电路启动由9计到0,如有选手抢答,倒计时停止。电路系统结构如图13: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格式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姓名费雨婷 班级工业设计09-2班学号 22090163 报告日期 2011/11/27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一、产品名称 二、外形图

三、结构分析 1、爆炸图

2、产品工作原理 踏步机有两大主要部件“电机”和“踏板”,之间主要通过皮带和齿轮是之紧密连接在一起,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踏板前后上下移动,从而让使用者达成跑步的效果。踏步机“踏板”部分由支架,油压缓冲杆组成,通过踏板的上下左右的移动,和油压缓冲杆的缓冲,让使用者达到健身效果。此种为国内市场普遍的一种踏步机。了解踏步机的工作原理就可知道:保护好“电机”和“踏板”对减少踏步机的故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3、零部件信息

四、总体分析 踏步机一般可以从以下三大特性来了解,分别是运动频幅,油压缓冲杆的耐性,踏板强度以及其他特性。踏步机是由电动机,一组踏板和油压缓冲杆组成的。健身爱好者在使用踏步机之前,先通入电源,开启踏步机。再根据自身体能情况,调节踏步机电机转动频率,从而改变踏步机的运动频幅,确保安全使用,达到健身效果。 运动频幅指踏步机踏板一分钟之内上下的次数,一般用次数/分钟(m)为单位来衡量和踏板上下左右移动的运动幅度。提供正确的运动频幅可以降低踏步运动对腿关节造成的负面影响。 油压缓冲杆的耐性是指油压缓冲杆的耐用程度。踏步机的两支油压缓冲杆可以消除运动时膝盖关节的摩擦,并且更有益于筋骨的伸展,可调整您需要的运动强度,将脚踏在脚踏板前方,就可增加运动强度。让您在不知不觉中燃烧脂肪,特别锻炼腰、腹、腿等部位,塑造完美曲线。 踏板强度是指踏步机踏板的耐用性。踏板的耐用性越好,使用寿命越长。更能保护好使用者人身的安全,以免发生事故。

电工电子工艺设计实习报告

电工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学 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时 间: 201541 2015426 地 占 : 综实D505和C509

指导老师: 电工技术实习 实习项目一 电工实习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掌握常用电工器件的使用 3、掌握电工基本技能 二、实习原理: 1、安全用电常识 2、电工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及其使用 3、导线及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 4、布局和走线 三、实习过程: 1、整理铜质电线,用剥线钳剥除两根导线的一端,大概裸露4—5cm的铜芯,注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剥线口径,以免将导线剪断; 2、将两根导线交叉,弯曲成九十度,然后用虎口钳夹住交叉点的一边,用尖嘴钳将另一端进行缠绕4—5圈,呈螺旋状紧密排列,缠绕时要注意调整间距,使得缠绕的导线排列紧密整齐; 3、调换两边,虎口钳夹住另一端,再用尖嘴钳缠绕剩余的一端4—5圈; 4、用虎口钳调整,压实交叉点,完成导线的连接; 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离开实验室。 四、注意事项: 1、用剥线钳剥离导线绝缘皮时需注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剥线口径,以免将导线剪断; 2、两根导线交叉时,两根导线两端各预留1cm以便缠绕; 3、缠绕时要注意调整间距,使得缠绕的导线排列紧密整齐; 4、缠绕完成后对于交叉点的修整不可过度,否则易导致导线折断或出现裂

痕; 5、导线连接后,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还有绝缘胶带的隔离,防止漏电和进水。 五、实习小结: 这次的实习项目让我学会了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几种连接方法,同时也知道了怎样使倒显得连接正确和安全。我也在这次的实习中学会了试用尖嘴钳、虎口钳等工具是如何使用的,学会了许多实际应用技能。 实验项目二 简单照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2、学习安装简单的照明线路。 二、实验原理: 用电器支路通电,获得电流,用电器工作。 简单照明电路电路图如下: N L 闸刀 三、实习过程: 1、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闸刀开关的零线和火线,闸刀向上推为闭合状态,连接时确保闸刀开关与电源断开;接线时注意不要使连接插头的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相互接触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模板)

型号名称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拟制: 审核: 批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年月日

(型号名称 3号黑体) 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1 线路设计(5号黑体) 1.1 引言(5号黑体) 瞬时中频频率(IIFM)测量组件是频率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该组件完成对前端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的频率的测量,直接决定了频率探测系统理论上的测频速度,精度和测量噪声指标。 1.2 项目来源及开发的意义(5号黑体) (含用途和使用范围。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 1.3 国内外同类产品大发展动向及技术水平(5号黑体) (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考察瞬时中频测频(IIFM)组件技术在最近二十年间发展动向,传统的模拟电路鉴频器和各种比较、积分式测频电路由于受线性度较差,响应较慢,受温度漂移、噪声干扰等外部影响较难消除等固有问题的困扰,已经被逐渐淘汰,同时,随着高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多种基于现代数字系统的频率测量方法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远超过了模拟方式提供的响应速度,而且线性度高,温漂、噪声干扰小,已成为当今IIFM技术的主流。 国外IIFM的报道具体指标多数比较模糊,代表性的有美国《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2002年报道的使用IIFM技术的IFM接收机,中频DC~30MHz,分辨率1KHz,测频时间约100nS。《Microwave Division》杂志2007年的报道,中频工作频段2~18GHz,测频时间最大400nS。国内相关研究近年较多,如2002年航天科工25所的报道,中频24~25MHz,测频时间1us,精度0.1Hz。2006年《电子测量技术》的报道,中频50~950MHz,测频时间最小400nS,误差约0.3MHz。 1.4 项目合同的技术指标要求(5号黑体) 1.工作频率70MHz±4MHz ,10.2M±1MHz 2.测频精度2KHz,1KHz 3.测频速度200nS 4.工作温度范围-40o C~85o C 1.5 样品解剖情况(5号黑体) (使用于仿制产品,正向设计产品略。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a)样品电路原理图、基本工作原理及关键元器件的主要参数指标; b)样品主要技术指标(规范值,实测数据); c)芯片照片、面积、版图极限尺寸(最小线宽、最小间距)及封装特点; d)样品电路工艺设计、线路设计、版图设计特点及其分析。 1.6 产品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方案(5号黑体) a)功能框图和详细单元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1.功能框图:电路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定稿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 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 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大学生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大学生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是理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工程训练,目的是通过工艺训练使学生获得电子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初步接触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并掌握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焊接操作技能,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有关电子技术工作奠定实践基础。一、找准办学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钦州学院是北部湾沿海地区一所公立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即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实际岗位群并适应其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担负着积极为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本地化人才的重任。因此,要求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尽快地胜任工作。电子工艺实习是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它既是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入门向导,又是创新精神的启蒙,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既是理工科各相关专业工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电子工艺实习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般电子工艺知识;并以典型电子产品为对象,通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元器件的检测和焊接以及整机的安装和调试等步骤,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得到基本工程训练;同时进行工程意识和科学作风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从事实际工

作奠定基础。二、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优化教学实践内容。电子工艺实习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会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常用元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参数、符号、测量方法、主要性能和一般选用原则,熟悉电子产品装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掌握手工焊接电子产品的焊接、装配、调试技术,同时在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因此,钦州学院根据地方需求、学校实际,优化教学实践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仪器仪表的使用,主要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稳压电源、万用表、数字电桥、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仪表的使用;第二模块是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主要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半导体元件、开关与接插件、保险元件、继电器、集成电路、晶振和陶瓷元件、敏感元件、片状元件等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以及这些元器件的`简单应用;第三模块是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人工焊接技能训练和pcb板的制作。(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高等院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生源面较广,学生的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平,这给教学实践提出了难题,更需要依照教学规律,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合理安排时间。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工艺实习在第二学期开设,为集中2周的实践训练。但由于一个学期往往同时开设多门课程,有许多课程又无法集中安排,故安排2周集中训练是不实

印刷制版工艺设计实验报告内容doc

湖南工业大学 包设1106 专业共页第页 实验报告2013年月 实验者徐晶欣年级 1 1级 一、实验名称 印刷工艺及机械的了解(实验一) 二、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印刷各工序和制版工艺; 2、了解印刷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各种印刷方式的最新研究和应用,了解印刷包装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3、认识从原稿到印刷品所需要经过的工艺流程,了解并熟悉各工序和不同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 4、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印刷机械的各种功能装置结构及其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各种印刷设备及各种印刷器材。 四、实验内容 1、认识印刷各种类型原稿、分色片、成品、半成品实物; 2、了解各种类型的承印物如纸X、油墨、塑料的性能、特点、分类、使用X围,印刷工艺的选择; 3、了解印版的分类、特点,了解四大印刷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五、实验步骤 1、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的了解 根据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将彩色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使其分解成为适合印刷复制的黄、品、青、黑四个单色分量的制版原版(通常称作菲林)。 完成以上色分解过程的设备有照相分色机、电子分色机和桌面出版系统。

2、印版制作的了解 不同的印刷方式印版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平版印刷方式,主要是阳图型PS 版的 晒制。它的制作步骤是:曝光→显影→水冲洗→除脏→拷版→擦显影墨→涂保护胶。 凹版印版的制作方法也有很多,有腐蚀制版法、雕刻制版法、复制制版法。其中腐蚀制 版法中的影写法的制作步骤是:碳素纸敏化处理→晒网线→晒阳图→过版→显影→填版→腐蚀→去胶膜和保护墨→镀铬。 丝网制版法有手工制版法、感光制版法。其中感光制版法中的直接制版方法的步骤是: 绷网→丝网前处理→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晾干、全面曝光→修边处理。 柔性印版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其中使用较广泛的是固体硬化型感光树脂版,它 的制作步骤是:曝光(包括主曝光、背面曝光)→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防粘处理。 3、印刷材料的了解 (1)了解各种印刷承印物的用途、尺寸规格,及各种印刷用纸的印刷适性,如纸X 的 平滑度、吸墨性、含水量、丝缕方向、表面强度、白度、尺寸稳定性等等。 (2)了解印刷油墨的组成、用途及其印刷适性,如流动性、粘度、触变性、屈服值、 墨丝长度、干燥性能等等。 4、印刷过程的了解 (1)了解和掌握平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平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印刷准备(包括印刷用纸、油墨、润版液、水绒辊的准备、印 版质量的检查、色序的安排、装版、印刷压力的调整等)→试印刷→正式印刷。 (2)了解和掌握凹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凹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原材料的准备(包括承印物、油墨)→印版滚筒的安装→刮墨 刀的安装与调节→试印刷→正式印刷。 (3)了解和掌握柔性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 Y 印版 Y 阴片 Y 阳片 C 彩色原稿分解原理图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方案报告电子版样本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方案报告电子版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时钟的电路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141 学生姓名:王天 学号: 指导教师:韦大川 设计时间:- 教师评语:

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可分别对“时”、“分”进行单独校时。 。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1. 掌握数字钟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 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过程 (1)总体电路分析 总体电路设计是将单元电路模块小时计时电路、分钟计时电路、秒计时电路、校时选择电路、整点译码电路、闹钟电路等模块连接在一起,外接输入开关和输出显示数码管构成。总体结构图如下: (2)仿真分析 单击运行按钮,可观测仿真结果。电路能完成显示计时、校时、整点报时以及闹铃等功能。 ①计时功能。当开关S1、S2都处于左边触点时,数字时钟工作于计时状态。此时,电路中的秒计时电路、分计时电路以及小时计时电路分别对秒脉冲、分脉冲和小时脉冲进行计数。计数结果经数码管显示计时时间值。 ②校时功能。当开关S1、S2都处于右边触点时,数字时钟工作于校时状态。按瞬态按钮B键,可以选择对“小时”、“分钟”和“秒钟”进行校时。校时时

通过开关S3(按C键)手动输入校时时间。 ③整点报时功能。整点译码电路通过识别整点时间,产生整点报时信号。当前时间为零点时,会产生整点报时,此时探针会亮,蜂鸣器会响。 ④闹钟报时功能。通过校时功能将“小时”、“分钟”和“秒钟”设定在某一时间点,然后重新校时,调整到设定点以前的某一时间,当时钟到达设定点时,信号灯会亮,并且蜂鸣器会响。 (3)仿真说明 ①因版面有限,总设计图并未纳入本设计报告中,而是在此之外通过PROTELL 画图,用A4纸另外打印。这样看图较为清晰。 ②采用总线方式,使信号线连线简介、美观,电路可持续性强。 2.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1)小时计时电路。小时计时电路如下图: 该电路用两片74LS160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器,与非门74LS00D构成译码电路,该译码电路能识别代码“24”,输出信号使~CLR=0,,整个计数器的技术状态图为00至01至02至…至23至24(暂态)至00至01至…,共有24个稳定状态。小时计时电路的封装模块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