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原理复习资料

生态学原理复习资料
生态学原理复习资料

生态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 + logos,oikos意为“住所、栖息地”,logos意为“论述、学科”。

*动物生态学家主要强调个体和种群。

*植物生态学家主要强调个体和群落。

*现代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及其能流、物流和信息流。

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主要是4个层次(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个体:研究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属生理生态学范畴。

种群: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的复合体(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多度及其波动是关键)群落:同一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复合体(结构演替,多样性.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是关键)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复合体(即现代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微观:分子生态学,基因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宏观:全球生态学,生物圈.

以生态系统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稳态和调节功能)上,通过这三大流,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联系成为一个具有统一功能的系统。

四生态学的分支

1. 以研究对象分:动物生态学(哺乳动物、昆虫、鸟类、鱼类生态学等)植物生态学(地衣、苔藓、森林、草原生态学等);微生物生态学(真菌、细菌、病毒生态学等);人类生态学(人口、民族、历史生态学等);土壤生态学;气象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等。

2. 以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分微观生态学(个体以下的各层次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3.以研究目的和性质分理论生态学:生态学理论和数学推理应用生态学:工程、技术、医学生态学等多数生态学分支学科。

4.以生物的生存环境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河口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沼泽生态学冻原生态学、土壤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太空生态学。

5. 以研究方法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实验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古生态学等等。

五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E.景观生态学F.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A.野外与现场调查:野外实地考察、卫星遥感、无线电追踪B.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化学、物理方法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等。C.实验室模拟:人工气候箱,人工降雨大厅,人工风洞等 D.计算机模拟:预测数十年或数百年后之生态环境。E.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建立全球生态数据及处理中心,建立全球地理生态信息系统,建立全

球生态信息网等

内容回顾

1.按照生物的栖息环境分类,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分为(C)

A.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B.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

D.农业生态学、华景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子:环境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物生存必需者称生存因子)

分类:

作用规律:综合作用,作用的主次性,交互作用,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阶段性,直接作用及间接作用性。

2.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3.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种群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4.最小因子定律:在其他元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生长受最小量营养元素的制约。

5.限制因子定律: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限制因子定律。

6.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8.胁迫环境中生物体的四个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

9.内稳态生物:生物能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的生物。

非内稳态生物:体内环境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概括起来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适应组合。

11.趋同适应: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对环境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叫——

12.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生物有机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形态、生理对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叫——。

13.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或经人为选育,而形成了形态、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类群,称为生态型,是趋异的结果,如:人。

14.光的生态作用

(1).光强的生态作用:光的强度对生物的形态建成及生态分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植物:对植物的形态建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花芽的分化、叶肉细胞的形成、叶绿体的形成、黄花苗的形成、植物苗的健壮、果实的着色、糖的形成等无不与光强有关。(对光强需求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B.动物的行为:光照强度决定动物开始

活动的时间。根据动物的活动时间将动物分为: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

(2).光质的生态作用:不同的光质可以对植物产生不同的生态作用,如:红光有利于糖的形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蓝紫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等。在生产实践中不同颜色的塑料大棚就是对光质之不同生态作用的利用。

(3)光照时间的生态作用:A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其开花与光照周期的关系,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B动物的光周期现象:鸟类迁徙,哺乳动物繁殖。

15.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16.温度系数(Q10)表示生长发育的速度。即温度每升高10℃,生物体生长或生化反应加快的倍数。

17.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形态上,皮下脂肪加厚。生理上,增加产热,局部异温。行为上发生变化。贝格曼定律: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个体较大(如:北极熊、非洲黑人)。阿伦定律: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突出部位(耳、四肢、尾)有变短的趋势。

18.有效积温法则: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生长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热量是一个常数。

19.有效积温是某种生物生物学零度以上积温的总和。K =Σ(Ti-To)

K是某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Ti是某生物生育期的日平均温度.To是某生物的生物学零度。n是某生物发育所经历的天数

20.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①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全年有效积温大于K

②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③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④预报农时

21.温周期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及自转、导致太阳辐射周期性的变化,产生了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及四季变化,使生物适应了这种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环境下比在恒温条件下生长更好,这种生物对温度有节律的昼夜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22.生物长期适应了一年四季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3.水的生态意义:水是生物生活和生存的必要条件,陆生生物保水是第一性的,水生生物不能离开水。①.维持细胞膨压,保持固有姿态。②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③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是以水为介质。④水的热容量大,使生物能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⑤对陆生生物有最低、最高、最适三基点。⑥是动植物营养运输的主要媒介。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由同种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3.最适密度:种群增长处于最佳状况时的种群密度。

饱和密度:特定环境所能允许的种群最大密度。

最低密度:濒临灭绝前的种群密度。

4.种群密度的确定:1)总数量调查2)取样调查

5.年龄金字塔:即按年龄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用图形表示。上下表示年龄级,左右宽度表示各龄级个体数或年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6.生命表: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是分析种群动态的有效工具。(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首先划分年龄阶段,记录各年龄级开始时的种群数量,直至该群动物全部死亡,最后据此计算各年龄级死亡率、存活分数、平均寿命等,即就是对一种生物“同生群”生长发育的统计表。

7.存活曲线:将生命表中相应的存活个体数或存活率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所作的图,就得到存活曲线图。(凸型存活曲线<人类,大型兽类>,对角线型存活曲线<鸟类>,凹型存活曲线<甲壳类,鱼类,两栖类>)

8.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即没有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部因素决定的增长率,用rm表示。它充分表现了种群最大潜在生殖能力。又称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rm与实际增长率(r)之差被称为环境阻力。

9.种群增长模式:(1)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中,表现为指数增长,其增长曲线为“J”型。(2)在自然界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种群不可能长期表现为指数增长,随着竞争的激烈,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称之为逻辑斯谛增长。(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其)(到达环境容纳量K后不再增长)

dN/dt=rN(1-N/K)

式中N为种群密度,t为时间,r为瞬时增长率,K为环境容纳量。(1-N/K)剩余空间,即种群可利用,但尚未利用的空间。

10.种群波动:(1)季节性波动(植物的四季变化,春小麦,秋玉米等)(2)年际间变动:

a.不规则波动:鳗鱼受捕捞的影响,飞蝗受干旱的影响。

b.周期性波动:哺乳动物种群常有9-10年或3-4年的周期性变化。如雪兔和捕食者猞猁,具有9-10年的周期,没有猞猁,雪兔种群仍保持这一周期。其原因波动原因有环境和种群内部2个原因。

11.生态入侵:人为或自然力量把一个新的物种带入适宜于其生长的新环境中,由于环境适宜及天敌较少,其数量迅速扩大,影响到新栖息地原有生物的正常生长,该过程叫生态入侵。

12.物种平衡:在一定的环境中,各种群数量长期的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13.生态对策:生物在长期的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叫生态对策。包括生殖对策、取食对策等。种群分为r-选择者和K-选择者。(1)r-对策:小型化、高出生率、大量繁殖,以量取胜,高扩散能力,但寿命短、存活率低。r-对策者是以提高增值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亲本关怀率低、防御能力弱、死亡率高,但由于其r值高能使种群迅速恢复。(2)K-对策:体型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宜于稳定的生境,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繁殖速度慢。遇强烈干扰后,恢复能力差,顶级生物属于该类。K-对策者是以提高竞争能力获胜,种群数量较稳定。由于其r值低,种群恢复困难。

第四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同一生境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

2.种群的分布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分布

群聚(集群、群集):指种群内部个体朝一起集中的现象或趋势。

3.群聚的生态意义:

A.有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企鹅);

B.群聚以共同取食(乌鸦);

C.共同防御天敌(斑马);

D.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鸡类春季集群,鱼类生殖洄游);

E.有利于迁移(蝗虫群居相)。

4.阿利氏原则:自然界中,种群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生物种群都有一个最适密度,过疏和过密都可能产生限制性影响。

5.种群的种间关系

(一).种间的正相关作用:1.原始合作2偏利共生3.互利共生

(二).种间的负相关作用:1.竞争:干扰性竞争,利用性竞争2.捕食3.寄生(寄生者,宿主)4.协同进化(指一物种的性状改变,会对另一物种产生影响,使其性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进化)

6.习题:

1.在对某动物的跟踪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该动物性成熟时间明显提前,则种群的出生率(B)

A 下降

B 升高

C 动态平衡

D 绝对不变

2.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的基因库

C 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增大

D 种群的增长率在种群的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3.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曲线的前提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时间推移,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

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途中没有表示出来

第五章群落

1.生物群落定义: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

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

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具有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

一定的动态特征: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动态特征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以有规律地形式共处。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何一个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

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

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边缘效应。

3.群落组成的性质分析

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即优势度较大的种。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比如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北方干旱区多为单建种群落或单优势种群落,热带雨林多为共建种群落。(1)优势种的重要性: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

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

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2)优势种的判断:群落中覆盖度大、生产力高、生物量大者就是优势种。

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居于下层。关键种:指在群落中虽然生物量及丰度都不高,但对维护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较大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或罕见种: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它们都是伴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而侵入的新种或是衰退种群中的残留种。

4.群落的生活型:生活型: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

类型。

高位芽:渡过不利生长季节的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乔木灌木地上芽: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距地表的高度不超过 20~30厘米,在不利于生长的季节中能受到枯枝落叶层或雪被的保护。

地面芽:在不利季节时地上的枝条枯萎,其地面芽和地下部分在表土和枯枝落叶的保护下仍保持生命力,到条件合适时再度萌芽。地衣、苔藓等

地下芽:亦称隐芽植物。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体中以渡过恶劣环境的。马铃薯、洋葱、芦苇等。

一年生植物:指在一年期间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的植物。此类植物皆为草本,因此又常称为一年生草本。

5.群落内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

(1)多度: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2)密度: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一般对乔木,灌木和丛生草本以植株或株丛计数,根茎植物以地上枝条计数。

相对密度: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称为。

(3)盖度: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4)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除此之外,还有高度、重量、体积等指标。

6.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或相对盖度)

重要值的意义:

1 反映种群的大小、多少和分布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2 反映了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可确定群落的优势种,表明群落的性质。

4 可推断群落所在地的环境特点。

5 是用于群落分类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7.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

1.组成物种;

2.植物的生活型:

3.植物的季相;

4.植物的生活期。

8.季相:随着气候一年季节性交替,群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9.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在陆地群落中很少有均匀型。

10.镶嵌性:两个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

相间。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

了群落内极其复杂的水平结构。

导致群落内部镶嵌性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A.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 种子较重传播不方便或行无性繁殖的物种,导致在母体周围成群居状。

B环境的异质性:环境中的水分、土壤的异质性。

C种间的相互作用:种间竞争等,是种群之间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的结果。群落中植物种的镶嵌是绝对的,而均匀性是相对的

11.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群落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阳光,越往下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形成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12.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交错区特点:群落交错区生态条件的多样性能为不同的动植物提供定居条件。物种数量大大增加,生物活动强度大大增强。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增加群落交错区数量或边缘长度以增加边缘效应,提高野生动物产量。人类也一样,喜欢活动在生态交错区。如:城市中的绿地、人造森林、假山等。城乡交错区是人口成份最复杂的区域。

13.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相邻群落的生物可能集聚在这一生态重叠的交错区内,使物种的数量、活动强度及生产力有增大的趋势,这个现象被称为。

1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了,另一些物种迁入了,

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的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变化即成为群落的演

替。就是指某一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演替的特点:方向性规律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长有顶点

演替的阶段:①.互不干扰阶段:侵入阶段物种少,无竞争。②.互相干扰阶段:定居阶段,物种逐渐增多产生竞争③.共摊阶段:从竞争发展到相互协调共同利用资源。④.进化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群落结构更加稳定。

15.演替的分类: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为:

(1) 世纪演替: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的历史变

迁或地貌的大规模改造而发生(冰川)。

(2)长期演替: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可作为

长期演替的实例。

(3)快速演替: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演替的

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件;不然弃

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为

(1)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

繁殖体存在的襻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2) 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

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按决定群落演替的主导因素分为

(1).内因性演替:由于群落内部的种群之间发生竞争,改变了原来的环境条件,

不适宜一些种的生存,逐渐退出,而为另外一些新种的生存创

造了条件(一切缘于外因的演替都是通过内因实现的)。(2).外因性演替:由于外部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群落发生演替。如:采伐火烧

等。

16.演替序列:生物群落由一种类型演替为另外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叫演替系列。(1)旱生原生演替: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地衣群落阶段:对岩石的破坏。

②.苔藓植物阶段:形成少量的土壤。

③.草本植物阶段:出现草本,改善了水肥环境

④.木本植物阶段:从灌木发展到乔木最后形成乔灌结合的稳定群落。

(2)水生原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经历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和木本植物阶段。发展到陆地植被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

随着水位的下降,湖底逐渐抬高,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逐

渐转变,最后转变到旱生群落。

(3)次生演替:是在自然或人为干扰后的群落演替(如:火山喷发、人为采伐等),以云杉采伐后的演替:为例大致经4个阶段。

①.采伐迹地阶段:原来群落破坏阴生植物消失,喜光的禾本科草类开始生长。

②.先锋树种阶段:喜阳的阔叶林树种侵入。

③.阴性树种定居阶段:由于群落密闭逐渐适应阴性树种的生长。

④.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

17.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1.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侵入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经常地发生的,当植物繁殖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时,若环境适宜,植物的定居过程就开始了。所以,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2.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内部的生命活动造成的;有些况下,

是群落内物种为自己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3.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是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的物种,在其种群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密度增加时,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充分发展,而竞争能力弱的种群则逐步缩小,甚至退出。

4.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环境因素是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处于成熟、稳定状态的群落在接受外界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种间数量关系重新调整的现象,进而使群落发生演替。如气候的变化、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变都能导致群落内部物种关系的重新调整。

5. 人类的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如: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轨迹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18.植物群落演替的趋势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或反之。

19.顶极群落——群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经长期不断的演替最后达到一种相对

稳定状态,成为与周围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稳定群

落,这种群落叫顶级群落。顶极群落与正在演替

的群落相比,在能量流动、生产量、食物链等方

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20.群落顶级理论:群落演替的顶极学说(climax theory)是英美学派提出的。

近几十年来,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发展。有单元顶极论、多元

顶极论和顶极—格局假说3种学说。

(1)单元顶极论:是美国生态学家 Clements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同一个气候区内

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而这个顶极群落是由当地气候决定的,

也称气候顶级。任何生境只要时间允许最后一定会趋向于中

生生境,植被群落最终发展成为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论:由英国的 Tansley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

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

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

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

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同时还可存在一

些复合型的顶极。

2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在研究不同地域生物种群过程中发现的,不同地

域生物种群数存在很大的差异现象。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由于人类的活动加剧,造成了物种多样性的急剧下降。原因有以下几种: A.栖息地的破坏和生境片段化 B.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C.外来

物种的入侵 D.环境污染

22.思考讨论题

1.生态因子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

2.怎样理解生态作用和生态适应,生物的生态适应的方式有哪些?

3.怎样理解趋同适应与生活型?趋异适应与生态型。

4.种群的种内及种间关系有哪些?如何理解?

5.如何理解种群的增长(内禀及逻辑斯谛增长)

6.如何理解群落?群落中的优势种及其意义?

7.如何理解群落交错区及边沿效应?

8.如何理解群落的演替序列及顶级群落?

第六章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特征:1生态学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三大功能 4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能量在流动中的损失,生态系统营养级不会超过5-6个5.动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结构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及其他物理条件)

非生物的物质——水,空气,无机盐

非生物的能量——阳光,热能

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热力学第一定律:△E= △Q+ △W

(△E表示系统内能,△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Q表示系统对外放热)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守恒的,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组分之间传递并发生各种形态变化但总量不会变。

6.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一个断绝外界物质和能量输入的系统,总是从有序到无序,直到熵最大、最无序的状态。

7.热力学能量衰变定律:△G= △H- T△S (△G自由能即可对系统做功的有用

能; △H 系统的热焓既潜能,△S为系统的熵,T为过

程进行时的绝对温度)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

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即有用能+逸散能,

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传递是不断递减的。

8.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结起来的生物链锁结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唯一渠道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具有以下4个特点:

(1)同一条食物链中,常有多种生物组成

(2)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常有多条食物链组成,各食物链相互关联,协同作用。(3)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所占比重不同。

(4)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例,牧食食物链为主,一个发育正常稳定的草场的生产,应该有60%进入腐食生物链。若40%以上进入草牧食物链,草场就面临退化。

9.一般来说,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会多于5个,因为根据能量传递的林德曼效率,最后一个营养级已经不足以维持更高一层的生命了。杂食性生物的营养级归属较为困难,可以说占有多个营养级。确定杂食性生物营养级的公式 N=1+∑P· F (N 为生物所处的营养级,P为该种食物源占全部食物的百分比, F为食物源的营养级)

10.个体水平上的能量流动:

1)呼吸代谢产热; 2)含氮化合物作为废物被排泄掉; 3)作功; 4)净生产(可为下一营养级利用的化学能)。

11.能量转化效率—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食物链不同点上的能量转化比率,同化效率:该营养级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An/An-1。

生产效率: 该营养级净生产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Pn/An

利用效率:该营养级摄入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In+1/Pn

生态效率:生态效率也称林德曼效率,即n+1营养级所能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所能获得能量的比例。

林德曼定律:“各营养级之间的生态效率约10%”。能量在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转化,大致上有 1/10能够到下一营养级身上组成生物量,大量的

能量浪费在呼吸、排泄上。

1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什么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守恒的,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组分之间传递并发生各种形态变化但总量不会变。

2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一个断绝外界物质和能量输入的系统,总是从有序到无序,直到熵最大、最无序的状态。

3. 热力学能量衰变定律: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

13.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什么?举例说明

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结起来的生物链锁结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唯一渠道。

14.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灵魂是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信息的传递,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与否、主要看三大功能的强弱。同样可以通过调节能流、物流、信息流来调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是相互依存的,一定的结构会表现出一定的功能。2.

结构和功能是可以互相制约,相互影响和转化的。

15.退化生态系统: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生产力降低、抗逆性减弱,这样的生态系统称之为——。

16.生态平衡失调: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就会崩溃。由于环境变化或人为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衰退或崩溃,叫。失调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17.“生态阈值”:一切人为活动及自然干扰都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这些干扰可进行校正及调节,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但这种干扰要有一个限度,超过生态系统调控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这个限度叫

18..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意义

a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较高层次的单元整体时,会有新的特性在高层次中产生,这些特性在低层次中是从未有过的,这个现象叫生态系统新生特性原则或功能整合现象。

b这种整体功能现象不是各个单元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完全新的功能。

c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性,要了解它必须进行研究,无法替代。但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对相邻层次的了解,但不能完全取代。这称为生态系统各层次的不可还原性,所研究一个层次可以对相邻层次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必彻底搞清楚。

19.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包括水平分布上的镶嵌性、垂直分布上的成层性和时间上的演替性。

20.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两层含义

①.抗变稳定性:即生态系统抗击外界干扰和保护自身结构和功能不受伤害的能力。

②.弹性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被干扰、被破坏后的恢复能力。

2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周转率——是单位时间内某一组分流出或流入量与库存总量的比值。

周转期——是指库中全部的物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

1.气相型循环:储存库主要是大气圈和水圈。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特点。如:水、CO2、N2、等,生态系统中含量比较均匀,局部短缺相对较少。

2.沉积型循环:其储存库主要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具有局部性特点,一般金属元素和难汽化的非金属元素均属沉积型循环。如:P、Ca、K、Fe等,是一种不完全循环,局部短缺时有发生。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间接的制造或将所用物品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性状发生了有害的改变。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根据循环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地球化学循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循环(小循环)两种基本形式。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到环境的不断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四物质循环的特点

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与能量不同可以循环使用。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物质是载体。

3.具有生物富集效应。

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生物作用可明显地加快物质循环。

6.各物质的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经生态系统最终以热的形式消散,流动是单方向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而物质的流动是循环式的,各种物质都能以可被植物利用的形式重返环境。但这两个过程又是密切不可分的,因为能量是储存在有机分子键内,当能量通过呼吸过程被释放出来的同时,有机化合物就被分解并以较简单的物质形式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能量是驱动力,物质是载体。

(一)水的全球循环

水循环是气相性循环,是完全循环。水的主要循环路线是从地球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同时又不断从大气圈通过降水而回到地球表面。经森林的截留,土壤的蓄积等大部分被截留或储存在土壤中,其余的经江、河流向大海,经蒸发在进入循环。

(二)气体循环(特点)

1.碳的循环: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水,在生物学上有积极作用的两个碳库是水圈和大气圈(主要以CO2的形式)。其循环途径有3个。

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

C.石化燃料燃烧参与碳的循环

碳循环的环境问题

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变暖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粮食产量

2.氮循环(气相循环)

氮是组成生物的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

A.氮的固定途径:大气中氮的固定途径有三条

①生物固氮:.②.高能固氮:,③.工业固氮:

B.氮的分解:氮被固定后以硝酸盐、铵盐的形式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形成蛋白质、核酸等,然后进入食物链。被动物利用后以尿素、尿酸、等排出体外,或动植物死体腐败进入环境。人类对N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灾难,粮食再增加但环境在恶化。

①.过量施用氮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②.过量施用氮肥引起土壤的盐渍化。

③.大量燃烧有机物使大气中NOx增加,引起光化学烟雾,具致癌作用。

(三)沉积型循环(特点)

1.磷的循环:

磷循环是典型沉积型循环,是一个单向流动,有很多磷在海洋沉积起来(主要以钙盐的形式而沉淀下来)。

C.磷循环的环境问题

①磷素短缺:②水体富营养化

环境污染类型:

1.按污染物的不同可分为可降解性污染和非降解性污染两种类型。可降解性污染一般指经自然过程可降解的有机物,非降解污染物质重金属污染。

2.按污染物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类型。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按环境库的种类将环境污染分成以下几种:

(1).大气污染:(2).水域污染:(3).土壤污染:

富集作用——也称为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有毒、有害物质延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有毒物质残留越高的现象。

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是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

最新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 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1

一、基本概念 种群、种群动态、种群密度、种群年龄分布、种群性比 多型现象 内禀增长率 存活曲线 种群空间分布型 集合种群 密度效应、他感作用 领域行为、社会等级、利它行为 种间竞争、资源竞争、似然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 遗传漂变、奠基者事件、种群瓶颈 13.种群:指同一物种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占有一定空间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每单位空间个体的数量;生态密度-按照生物实际所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种群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基本参数: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4.多型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在形态、生殖力、体重及其他生理生态习性上产生差异,而出现种群内不同生物型 15.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对x作图16.存活曲线: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特定年龄死亡率,以lgn x 17.种群空间分布型: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分布。包括随机型,均匀型,集群型。 18.集合种群: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时,这些小种群的总体就称为集合种群 19.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

相互影响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20.领域行为: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意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入侵者等的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利他行为: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 21.种间竞争: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作用 似然竞争:两个物种通过拥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其性质与两个物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类似 22.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3.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奠基者事件:当来自一个大种群的少数个体在一个新栖息地定居时,在其后续种群中的所有基因都将来自于奠基者所携带的有限遗传物质。由于种群太小使近交难以避免,隐性基因会更广泛地显示出来,使存活率下降。 种群瓶颈:小种群的持续存在会因遗传漂变而引起遗传变异的进一步丧失的现象。 二、填空题 1. 种群的年龄锥体主要有、和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 2. 生命表可分为和两大类,它们在方法上有所不同。(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收集数据) 3. 存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为: 、和。(凹曲线、直线、凸曲线) 4.种群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5. 生物种间的基本关系有:、、等。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432450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学分/学时:2/32 课程层次:全校文化素质教育修读类型:选修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 时成绩20%。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各个层次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应用生态学内容,并对生态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概念,对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 2. 人类作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基本要求: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命 第二节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 思考题: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试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学时)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2

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生态效率、同化效率、生长效率、利用效率、林德曼效率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生物量、生产量、周转率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 生物富集(放大)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8.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的功能单位 29.食物链:植物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各种生物成分通过食物传递关系存在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彼此间都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的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物种的总和 30.生态效率:各种资源(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转移过程中的比值关系,常以百分数表示 同化效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能量比例(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吸收的太阳能=被动物吸收的能量/动物的摄食量) 生长效率:生长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能量/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 利用效率:利用效率=n+1营养级的摄食能量/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林德曼效率: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能/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能 3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32.生物量:在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 生产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 周转率:在特定时间内,新加入的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率 33.总初级生产量: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34.次级生产量:在被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动物的呼吸代谢和生命的维持,这一部分的能量最终将以热的形式消散掉,剩下的那部分才能用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次级生产量 二、填空题 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和。(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食物链主要有和两种主要类型。(捕食物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内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内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基本概念 种群、种群动态、种群密度、种群年龄分布、种群性比 多型现象 内禀增长率 存活曲线 种群空间分布型 集合种群 密度效应、他感作用 领域行为、社会等级、利它行为 种间竞争、资源竞争、似然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 遗传漂变、奠基者事件、种群瓶颈 13.种群:指同一物种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占有一定空间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每单位空间个体的数量;生态密度-按照生物实际所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种群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基本参数: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4.多型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在形态、生殖力、体重及其他生理生态习性上产生差异,而出现种群内不同生物型 15.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16.存活曲线: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特定年龄死亡率,以lgn 对x作图 x 17.种群空间分布型: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分布。包括随机型,均匀型,集群型。 18.集合种群: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时,这些小种群的总体就称为集合种群

19.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20.领域行为: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意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入侵者等的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利他行为: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 21.种间竞争: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作用 似然竞争:两个物种通过拥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其性质与两个物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类似 22.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3.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奠基者事件:当来自一个大种群的少数个体在一个新栖息地定居时,在其后续种群中的所有基因都将来自于奠基者所携带的有限遗传物质。由于种群太小使近交难以避免,隐性基因会更广泛地显示出来,使存活率下降。 种群瓶颈:小种群的持续存在会因遗传漂变而引起遗传变异的进一步丧失的现象。 二、填空题 1. 种群的年龄锥体主要有、和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 2. 生命表可分为和两大类,它们在方法上有所不同。(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收集数据) 3. 存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为: 、和。(凹曲线、直线、凸曲线) 4.种群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5. 生物种间的基本关系有:、、等。(共生、竞争、捕食、寄生、偏害)

应用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结合动植物生产、医学、太空旅行、资源和环境管理等实践需要,来研究应用过程中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现代由于人类对开发生物资源、管理生物环境、发展医学等得更广泛和深入的实际需要,生态学的应用价值显得越来越高,着重从应用需要来研究生态学的领域也不断被开拓。例如,为了持续高产的农田生态学、林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动物驯化鱼饲料、自然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污染生态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放射生态学、太空旅行生态学等等,都属于或可以看作是应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应用生态学的主要领域有农业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样地经营管理、入侵物种控制、保护区管理、放牧区管理、国家公园与自然游憩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及环境与生态复育技术等。应用生态学在当前和今后应给予优先重视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设计、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学评价、生物入侵生态学、流行病生态学、生态预报、生态过程及其调控等。在今后若干年内,围绕这些领域,可能会出现广泛而活跃的研究热潮以及一些新的特点。 主要期刊 主要的应用生态学期刊包括《Journal of Applied Ecolpgy》、《Ecological Applications》以及《Journal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任何学科的产生、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的需求、学科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影响。应用生态学的产生也不例外。生态学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生态学一词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普遍认为是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Haeckel(1834~1919)首先创造了这一术语。其实,早在1858年美国哲学家、生态思想家Henry D.Thoreau(1817~1862)在书信中使用此词,但未对其下具体定义。1869年,Ernst H.Haeckel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如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从生态学产生的历史看,它一开始就是与许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但作为生态学的一大重要门类,应用生态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可以说是工业发展、公害泛滥的年代。生态学在40年代后也逐渐成为同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学等一样的“硬”科学,而得到普遍认可。1935年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生态学发展史上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生态系统概念之前,生态学受达尔文生存竞争学说的影响,主要研究自然历史或博物学,大部分研究工作是描述性的,在动物生态学主要研究诸如动物的繁殖、食性、迁移、生活史等;在植物生态学主要以野外调查为主,进行植物群落描述,环境对植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影响、生物产量等研究。生态系统概念提出之后,当时人们对它的重要性并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生态学家还是按照他们个人的兴趣开展研究

普通生态学重点

生态学重点 名词解释(10空10')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集(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① 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 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mm最大的瞬 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②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 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 ),记作rm。) 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①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交错区。 ②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 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①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②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 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 生产。 12、生物量:①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②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15、生态价:生态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6、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 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 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 n),或第一性生产。 17、适应:①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②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这份资料基于本人上课所做的笔记以及最后一节课上朱明德老师所给的重点和 本人的理解整理而成,并不是一份十分全面的复习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千万 不要过分依赖此复习资料,平时认真听课、勤做笔记、善于思考才是取得高分 的不二法门!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与社会、经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态学有方法论和层次观。 生态学的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5个研究方法:野外考察、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网络分析、多方 面整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 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 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大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 环境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 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生态学概论复习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相互关系,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行为和分布)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及分布起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土壤:岩石风化后,在生物参与下形成的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1、综合作用(交互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或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和补偿作用。 主导因子: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总有1~2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这就称为主导因子。 最小因子法则: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其中一种营养物质数量甚微则植物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若这种营养物质完全缺失则植物不能生长。缺点:只考虑了对植物的影响,只考虑了植物与营养物质的关系,有局限性。补充:只适用于稳态条件下,还要考虑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 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耐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的耐受范围的法则。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也就不再增加或增加的很少,该处的光照强度就是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光补偿点的光照强度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光和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按光强可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按日照长度,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摄取一定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个常数。K=N?(T-C) 。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历期,T为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 温度的生态学意义:1、生物是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2、地球上的生物在进化中有应对温度变化的特性。 水的生态学意义:1、生命起源于水环境2、是任何生物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4、水是生命代谢中的重要原料5、水对植物的具体生态作用:(01、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02、为生物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03、土壤含水量三基点04、水对陆生生物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的生态作用)6、各种生物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依赖水在3.98℃时密度最大7、水的间接生态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1、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2、预测生物

最新生态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a.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b.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森林:森林是以乔灌木等绿色植物为主,兼有其它生物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秩序与周围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生着多种功能的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食物链:用来说明生物间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 4.自养生物:指仅以无机化合物为营养进行生活、繁殖的生物。能量来源——周围的无机环境。自养生物又称生产者(producer)或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因为它所生产的高能量有机分子为异养生物提供了能源。 5.异养生物:该类生物不能利用太阳光或无机化学键能,而是从氧化由自养生物所合成的高能有机分子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取能量。 6.营养级:当有机体的食物来自同一链环时,这些有机体更属于同一营养级。在生物界,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草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食肉动物为第三营养级,余类推……,用符号表示为:T1,T2,T3……。 7.生产力: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产量,即生产的速率。 8.生物量:指任一时间某一地方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重量。 9.菌根:菌根是高等植物的根尖与某种真菌相结合形成互利关系,大大提高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菌根是根系的延伸,而且能有效防止养分被淋洗掉。 1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于生物与土壤或大气之间的循环。生物化学循环:发生于生态系统之间,生物与大气之间的循环。 13.植物耐荫性:植物忍耐庇荫的能力,即植物在庇荫条件下能否繁殖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 14.积温温度的累积,说明生物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热量条件。 活动积温= 平均温度×生育期天数 有效积温= (平均温度-生物学零度)×生育期天数 15.物候:植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应的植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16.生理干旱:早春土壤冻结,树木根系不活动,而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蒸腾耗水强烈,根系不能吸水补充,造成枝叶干枯、死亡。 17.群落表现面积(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绝大多数植物种类和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18.种群调节:种群数量趋于保持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的现象称为种群调节。 19.自然稀疏郁闭的林分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及总生物量不断增加,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20.最大林分密度:V = K Nm-a 式中:V——单株材积;Nm——最大密度;K、a——常数由于a 值一般在1.5(=3/2)上下变动,所以又称为二分之三法则–3/2 power law。 21.地球表面的水量平衡(包括降水、蒸腾蒸发、凝结、径流等)过程构成水循环,影响地表的能量平衡。 22.生态对策:生物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使其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不同的抉择称为生态对策。

应用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结合动植物生产、医药、空间旅行、资源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应用过程中的生态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开发生物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发展医学等更广泛、更深入的实践需求,生态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从应用需求出发研究生态学的领域不断拓宽。 农田生态学、林业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动物驯养与鱼饲料学、自然资源保护学、病虫害防治学、污染生态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辐射生态学、空间旅行生态学等学科都属于或可视为应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应用生态学的出现也不例外。生态学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生态学一词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一般认为它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h ·海克尔(1834ー1919ー1919)于1866年创造的。事实上,美国哲学家、生态思想家亨利·d ·梭罗(1817ー1862ー1862)早在1858年就在信中使用了这个词,但没有详细解释。 1869年,恩斯特·h ·海克尔首次将生态学定义为: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与有机和无机环境之间整体关系的科学。从生态学的历史来看,它从一开始就与许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应用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工业发展和普遍公害的时代。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逐渐成为与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学一样的“硬”科学,并得到普遍认可。1935年,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这是生态发展史上的一次理论突破。在生态系统概念出现之前,生态学受到达尔文生存竞争理论的影响,主要研究自然史或自然史。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都是描述性的。 在动物生态学中,主要研究动物的繁殖、食性、迁徙、生活史等方面,在植物生态学中,野外调查是主要的方法,包括植物群落的描述、环境对植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影响、生物产量等。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后,当时人们对生态系统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生态学家仍然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研究工作。1942年,林德曼发表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定量分析的论文,标志着生态系统能量流研究的开始。 1953年,欧达姆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该书的出版使得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态系统的研究,对当时的生态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时起,许多学者就把生态系统作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发展迅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学家发展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始解决实际问题。生态学已经从单一的学科、小规模的研究转变为综合性的研究,如研究人类环境破坏的机理、危害的程度和后果、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和技术方法等。

扬州大学普通生态学重点

扬州大学普通生态学重点 刘芳杨益众 1.1生态学与昆虫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命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马世骏,著名生态学家) 环境又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Levels of biological organization? Five levels: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869年,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描述“研究生物有机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几个重要概念: Species 种生物个体间相近似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fertile)的后代; population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Community 群落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包含一定的空间。 Ecosystem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 ethology 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 生态学的三个主要研究步骤: 1、野外观察与调查。这是基本方法; 2、室内实验测定。进一步完善,检验科学理论和假设。这是重要途径; 3、理论分析。是前两者的升华,可用于解释现象和结果,指导生产实践。 田间昆虫取样调查的方法: A.五点取样:适用于较小或近方形的田块,样点可稍大; B.对角线取样:分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样点可稍大,取样数较少; C.棋盘式取样将田块划分等距、等面积方块,每隔一个中央取点; D.单行线取样适用于成形的作物田; E.“Z”字形取样样点分布沿田边较多,田中较少。主要针对在田间分布不均的昆虫,如红蜘蛛。 昆虫的观测方法: 1、直接肉眼观察; 2、拍打或抖动法(拍离法) 3、抽吸法 4、网捕法 2.1种群生态学 昆虫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of insect)的概念:研究种群,环境和时间、空间,性比、出生率、存活率、迁移率、年龄结构、分布、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生态对策、种群模型以及种群调节和数量波动原因等。 种群生态学的首个重要的理论贡献者Thomas Malthus 托马斯·马尔萨斯。他发表了《人口学原理》。 2.1.1 什么是种群?

生态学概论习题集

. 《生态学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 2、可持续发展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2、论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填空题 1、当前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研究及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组成、属性、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及调控。 2、在全球变化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及等生态问题。 3、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的状态。 第二章生态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系统 2、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论述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生态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填空题 1、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既有各组分 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 .

. 2、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 、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3、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生物组分包括、、三大 功能类群生物。 4、按照人类干扰的方式和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和。 5、生态系统健康不仅是指的健康,而且还包括的健康和健康。 6、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证 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 2、生态作用 3、生态适应 4、生态幅 5、胁迫 6、生态位 7、阳性植物 8、阴性植物 9、耐阴植物10、生活型 11、生态型12、光周期 二、问答题 1、主要生态因子、限制因子、最小因子的区别? 2、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3、三基点温度与积温的生态学意义? 4、森林的主要生态作用? 5、以沙漠植物为例,论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三、填空题 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将生态因子分为、、、及 5类。 . .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3.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和影响。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