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全面概述

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图

Q TP L O L (a) Q AP L O L ( b)MP L C MC AC AVC O Q ( c) C TC TVC TFC O Q (d)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相对于不可变要素投入量而言明显不足,所以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增加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出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出,由于新增劳动力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所以 1 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工人人数减少了,即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因此在该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边际成本递减。由于总产量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产量,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同理,总成本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持续增加,由于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之间都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当超过这个临界点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也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过来说, 1 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人数增加了,由于劳动是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增加了。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下降,同时,边际成本递减。 从图中可看出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平均量往上升;反之,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平均量下降。 另一种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TVC w L Q1 AVC Q w Q Q L Q即 1 AVC w AP L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 AP L与 AVC成反比。当 AP L递减时, AVC递增;当 AP L递增时, AVC递减;当AP L达到最大值时,AVC最小。因此AP L曲线的顶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产量曲线中 MP L曲线与 AP L曲线在 AP L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 MC 曲线在 AVC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

XX公司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欢迎阅读XXXX公司生产成本分析报告 根据我公司情况,现将生产、主营利润、成本进行初步分析。 一、基本情况 1、产量及其变化情况 2008年3月我公司产量为XX吨,比上年同期减产。其中,本月产量XX吨,比上年同期减产XX,本月产量XX吨,比上年同期减产XX,割板本月产量XX,比上年同期减产XX,来料加工本月生产XX吨,比上年同期减产XX%,工具本月产量XX,比上年同期减产XX%。 公司本年产量及其变化见下表 2008年3月我公司生产实现主营业务利润XX元,比上年同期减少XX。 公司本年主营业务利润及变化见下表 利润变化情况表

2008年3月我公司产品生产成本为XX元,比上年同期增长XX。 成本变化情况表 、废 年2 月为对 、煤为 1 吨,均 我们认 效益的好坏,称之为相关指标比率分析。一般来说,我们通过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三个比率来反映。产值成本率和销售收入成本率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差,这两种比率低的企业经济效益好。而成本利润率则与之相反,成本利润率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好,成本利润率低的企业经济效益差。 2008年3月我公司产值成本率为XX,销售收入成本率为XX,成本利润率为XX。通过这三种比率,我们可以看出我公司的经济效益XX。 2、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2008年3月,我公司锻件销售XX元,销售成本XX元,亏损XX元;模块销售XX元,成本XX元,盈利XX元;割板销售XX元,成本3XX元,盈利XX元;来料加工销售XX元,成本XX元,盈利XX元。由以上数据,我们发现,锻件本月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查找其亏损原因。通过对锻件销售的各产品的分析,我们选取了主营业务亏损额度大于XX0X元的产品进行分析。

第三章(89)--生产函数与成本

第三章 生产函数与成本 一、名词解释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等产量线; 3.边际技术替代率; 4.产出弹性; 5.生产力弹性; 6.替代弹性; 7.规模报酬; 8.生产函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T ,错误的画F) 1.在只有一种可变投入的条件下,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也下降。( )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反映了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关系,适用于一切生产过程。( ) 3.根据对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生产过程的三阶段划分,厂商可以确定一个生产体系中投入 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 4.当边际产量递增时,总产量将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 5.等产量线的斜率是负斜率,并且都凸向原点。( )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存在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在发挥作用。( ) 7.用来进行经济决策分析的成本通常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 费用。( ) 8.经济学中所说的“短期”具体包括两个条件:一是厂商的要素规模不变;二是行业内 厂商的数量不变。( ) 9.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具有对偶关系,AP 增加与AC 和A VC 下降相对应。( ) 10.MC 、A VC 、VC 曲线都呈U 形,当MC 曲线下降时,A VC 和VC 曲线也下降;当 MC 曲线开始上升时,A VC 和VC 曲线也上升。( ) 11.利用生产扩展线可以推导出厂商的LTC 曲线。( ) 12.产出既定成本最小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 13.当企业生产扩大、总成本增加时,正常要素增加,而劣质要素则减少。( ) 14.LAC 曲线分别与各个SAC 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 15.在LAC 曲线与SAC 曲线切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上,LMC 曲线和SMC 曲线相交。( ) 16.规模经济、规模报酬、边际报酬都是长期概念。( ) 17.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18.脊线界定了厂商有效生产与无效生产的范围。( )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9.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10.成本; 11.机会成本; 12.隐含成本; 13.增量成本; 14.经济利润; 15.学习曲线; 16.生产经济区; 17.规模经济; 18.范围经济; 19.成本弹性; 20.脊线; 21.扩展线; 22.短期; 23.等成本线; 24.生产者均衡。

生产成本费用控制案例

生产成本费用控制案例 生产成本费用控制 3(1 直接材料成本 3(1(1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流程 部门生产部及总工程师工艺技术部物料供应部步骤生产车间制订试验计划材料 消耗 定额组织开展试验人员试验培训工作与资料 收集 实施测试提供相关资料提供相关资料 收集资料 整理、分析数据,指导拟订《定额标准初稿》 制定 《材料 复核、验证为验证提供协助消耗 定额 根据验证结果标准 修订定额标准方案》 试行修订后的定额草案试执行新的定额草案 材料消耗定额标准方案按规定 程序会签《材料消耗定额标准方案》会签 审批 审批 颁发并组织执行执行

与 存档 存档 3(1(2 原材料消耗控制方案 受控状态方案名称原材料消耗控制方案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技术先进、成本领先” 的战略,精确核算产品的单位成本,控制原材料消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二、原材料消耗控制相关职责 (一)工艺技术部经理的主要职责 根据生产加工图纸确定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负责工艺消耗定额的培训工作。 (二)生产部经理的主要职责 1(组织生产车间贯彻执行工艺消耗定额文件。 2(每月在对《月份车间原材料进出清单》数据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填报《月份车间原材料利用率统计表》,并将结论及时汇报给生产总监。 (三)车间主任的主要职责 1(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消耗进行有效控制。 2(每月组织做好现场原材料的盘点工作,及时填报《月份车间原材料进出清单》。 (四)采购部经理的主要职责 在保证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报总经理决策,有效控制采购价格。三、原材料消耗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消耗控制依据 1(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文件。

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图(汇编)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相对于不 可变要素投入量而言明显不足,所以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增加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出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出,由于新增劳动力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所以1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工人人数减少了,即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因此在该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边际成本递减。由于总产量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产量,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同理,总成本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持续增加,由于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之间都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当超过这个临界点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也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过来说,1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人数增加了,由于劳动是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增加了。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下降,同时,边际成本递减。 从图中可看出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平均量往上升;反之,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平均量下降。 另一种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Q L Q w Q Q L w Q TVC AVC 1?=?== 即 L AP w AVC 1? =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AP L 与AVC 成反比。当AP L 递减时,AVC 递增;当AP L 递增时,AVC 递减;当AP L 达到最大值时,AVC 最小。因此AP L 曲线的顶点对应AVC 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产量曲线中MP L 曲线与AP L 曲线在AP L 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Q O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名词解释

陕西博达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指标解释: 1、货币资金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2、主营业务利润率,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生产成本、收入税金后的主营业务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其中: 3.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已向甲方结算并挂账的收入和未结算、但按甲方结算标准计算的预估收入,不包括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4.生产成本:指全部直接和间接生产成本与费用主要有: 材料费:包括生产过程中领用消耗和损失的压裂砂、化工材料、压配材料、车辆用材料等。其中:压裂砂包括:石英砂、黑陶粒、黄陶粒、粉陶粒。化工料包括:CJ2-6(胍胶)、CF-5C(复合助排剂)、COP-1(粘土稳定剂)、CF-5D(破乳助排剂)、COG-285(刹菌剂)、BE-2(破乳剂)、CJ-3(交联促进剂)、CJSJ-2 (刹菌剂)、JL-2(交联剂)、A-25(粘土稳定剂)、D-50(破乳助排剂)、D-70(复合助排剂)、KCL(氯化钾)、钾酸、乙酸、柠檬酸、硼砂、APS(过硫酸铵)、JLW-2(无机硼交联剂)、COP-2(粘土稳定剂)、AH-W(蟞合稳定剂)、AH-Z(蟞合助溶剂)、JL-13(交联剂)、TJ-1(调节剂)、COP-3(粘土稳定剂)、AH-M(助溶剂)、

S-100(刹菌剂)、CJSJ-3(刹菌剂)CJ2-15(表面活性胍胶)、TJ-2(调节剂)等。车用材料包括:轮胎,车用更换配件及换发动机及五金材料库材料等。其化材料是指:不属于车辆用以外的材料。 固井直接材料包括:固井配件、车辆用材料、固井材料、其中固井配件包括:扶正器,浮箍浮鞋,环型钢板,胶塞,钉子,井口大小帽。车辆用材料包括:五金材料。固井材料包括:水泥,固井剂,早强剂,锾蚀剂,减阻剂,外加剂,降失水剂。 人工费:包括作业队员工工资,福利费,装卸劳务费等。 燃料费:包括各作业队车辆领用或报销的汽油、柴油费用。 修理费:包括车辆修理费、设备修理费。 运输费:包括长期和临时外雇车辆的租赁费和运费。 通行费:指车辆设备的过路过桥费等。 折旧费:指作业队使用设备按照会计年限规定摊销的折旧额。 住宿费:作业队人员外出施工作业的住宿费用。 招待费:作业队层面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 交通费、差旅费补助:作业队人员外出施工、工作发生的车船费、火车、飞机等交通费用,及按规定标准补助的费用。 保险费:作业队装备、人员的商业保险费用。 地方收费:作业过程中地方政府、乡村镇等收取的各项费用。 协调费:项目经理与作业队层面为保证施工作业正常开展发生的协调费用。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折旧费、水、电、气、劳保费、修理费等。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辅料、直接人工费(从事生产的工人)。 制造费用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按比例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车间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人工。 追问:对于直接销售的产品可作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这样做可是资产负债表月底就没办法做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企业外购商品、自制商品等直接记入“库存商品”科目,不需要通过“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也不用分摊“制造费用”。销售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只有企业自行生产的产品成本转至“生产成本”账户,月末将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相关成本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同时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人工费用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按人工工资 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贷:累计折旧按生产工人工时 车间办公费、水电费等贷:银行、现金按机器工时 修理停工损失贷:原材料、应付工资、银行等按材料消耗数量或成本或产品产量 制造费用结转时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一、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

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 研究对象C=Φ(Q) 要素价格不变情况下,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轨迹 获取方法从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推导得出 基本概念FC──固定成本(Fixed Cost) AFC──平均固定成本 VC──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AVC──平均可变成本 TC──总成本(Total Cost)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关系表达式STC=SVC+SFC LTC(长期总成本)=STC包络线AC=AVC(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不是SMC的包络线 关系函数短期总成本曲线(TC) ?FC是一常数,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 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VC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且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表示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先以递减的速 率 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TC曲线的形状与VC曲线相同,向右上方倾斜。 与VC曲线之间的距离即是FC。 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LTC是STC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 ?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 ?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STC形 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C O FC VC TC F C 总成本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Q C q 1 STC 1 Q STC 2 STC 3 LTC q 2 q 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 固定不变的FC 随产量的增加,其与产量的比值越来越小,即为AFC 。 ? AC 、AVC 随产量的增加而趋向接近。 ? AC 、AVC 间的垂直距离就是AFC 。 长期平均成本线() ? LAC 与SAC 的联系 LAC 是SAC 的包络线,都呈U 形;当且仅当LAC 处于最低点,唯一对应的SAC 也在最低点与其相切。 ? LAC 与SAC 的区别 LAC 最低点:最佳工厂规模; SAC 最低点:最优产出率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 TC (VC )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MC (即导数)。 ? 边际成本的变化引起和决定总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变化。 长期边际成曲线() ?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任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交点所代表的产量即是LAC 与SAC 相切之点相应的产量。 O C AFC A VC AC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Q O C MC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Q Q C q 1 SAC 1 q SAC 2SAC 3LAC q 2 q 3q 2a Q LAC SAC1 SAC2 SAC3 E H Q1 Q2 Q3 C SMC1 SMC2SMC3 LMC

生产成本分析

生产成本分析 截止****年**月累计实际完工入库产品万元,其中桥****台、齿轮****套、减总****台。比计划增减万元,完成工业产值……。****年同期完工入库产品万元,同比增长%,桥****台、齿轮****套、减总****台。 一、按成本组成分析(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分析: 二、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说明原因: 三、生产工资分析 1、产品定额工时分析 2、非产品工时分析 3、福利开支分析 四、各个成本项目比重的发展趋势 结论:2011年材料成本比重有所增长,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比

重有所降低。材料成本随产值同步,人工成本的变动基本按滞后一个月基本同步,而制造费用的变动始终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加强预算管理。 2、变动成本项目的发展趋势 五、按车间分析 结论:在不考虑型号因素的情况下,按桥*****台、齿轮*****套完工量,每台桥的变动成本约为****元/台、固定成本为****元/台;每套齿轮的变动成本约为****元/套、固定成本为****元/套。由于齿轮是深加工且占用设备较多,导致固定成本较大,每套齿轮的固定成本比每台桥要高****元。 2、各车间产品种数及其盈亏状况,如下表:

种,占%;亏损产品种,占%; 五、量本利分析 ****年上半年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处于较低水平,同比降低了**%,导致效益同比减少***万元。****年上半年保本销售收入*****万元,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万元,创造效益****万元。 六、按产品结构比较分析

结论:减总、齿轮和桥壳类零部件产品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同比均有增加,其中齿轮的单位成本增加了**%,桥壳的单位成本增加了**%;除K型前桥和Z型后桥成本略有降低,其他桥型成本都增加了。 从数量上看:轻型产品Y型前桥、Q型前桥、W型后桥、D型后桥减产,而B型后桥、Z型后桥增产明显。 七、制造费用分析 ****年上半年实际产生制造费用****万元,****年产生制造费用****万元,同比减少*%。 结论:****年与****年相比:制造费用-工资下降了**%,但制造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1就属于生产成本。2就属于制造费用 简单说“生产成本”一般只计料和工,其他的生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原理是生产成本按对象归属,就是下面还要设明细,生产成本——XX产品。可以按品种、规格、批次等设明细。制造费用计公共的间接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分配到各对象的生产成本里。 什么是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具体项目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什么叫财务费用 ⑴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企业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 什么是生产费用?什么是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比如生产产品时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时期相联系,而与产品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有什么区别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有什么区别? 2010-04-07 20:58 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设置及说明 (1)固定费用 1、制造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是指公司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得工资加班费 3、制造费用—折旧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力及机修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月底计提的折旧费用。 4. 制造费用—修理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机器设备修理维护费,办公设备修理安装费等,车辆维修、加油及维护保养费用; 5、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车间加工产品所需共用的零配件,印刷胶带,不干胶标签等各车间、各产品共用辅料; 6、制造费用—办公费:车间日常办公用品费+书报费+印刷费(如产品标签) 7、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本二级科目对生产资材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依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摊销结转费用。 8、制造费用—租赁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生产资材部租用厂房、仓库、机器设备等发生的费用。 9、制造费用—运输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购买原辅材料所发生的海运费、空运费、陆运费等,它分为“国内”,“国外”发生的运费。 10、制造费用—保险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资材部门的正常职工保险和购买货物的保险费,生产部使用机器设备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等。 11、制造费用—差旅费:本二级科目包含生产资材部职工出差发生的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另指生产资材部职工市内办公发生的交通费等。 (2)变动费用 12、制造费用—职工福利费:指公司生产部门职工节日礼金,慰问金,工伤医疗费等,劳保用品费;节日发放的福利用品; 13、制造费用—水电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车间水电消耗费用。 14、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提的公司生产部职工教育基金。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基本生产成本”核算企业未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在这两个二级账户下,还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成本核算资料是归纳有用的成本信息基础,而成本信息收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业绩考核的基础。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是企业永远追求的主题。因此搞好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的软件,是会计工作

者的主要职责,通过几年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我们公司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的特点搞好成本核算应具备的几个环节和根据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原则。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过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基本情况: 我们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有限公司,投资者资本性质繁多,既有国有的朝川矿的投资,个人资本的创投公司,又有民营的丰麟公司,还有外资的上海集泰公司。供应商和客户繁多,其中又有五家委托加工原料煤核算,又是是典型的坑口循环经济模式。由此给公司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核算加大了难度。为了对相关利益群体做到客观公正,公允的核算和监督,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 该公司是洗煤——炼焦——化工——煤气发电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工艺流程复杂,主产品联产品繁多。具体流程如下:先有朝川矿一井原煤直接从井下通过皮带提升运输到洗煤厂,经过水洗,介质,浮选剂,磁矿粉一系列的洗煤工艺,生产出符合炼焦的精煤,又产出中煤,泥煤,矸等联产品。同时煤泥又经过发电厂富余蒸汽干燥脱水,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外销煤泥。精煤一部分外销,一部分通过皮带运输到炼焦厂配煤场地,同委托加工的精煤和外购的精煤进行配

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对称性

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对称性 摘要: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是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相关﹑相互对应的两个函数。本文讨论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的对称关系。 关键词:生产函数 成本函数 对偶关系 齐次函数 弹性 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是微观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从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讨论厂商生产行为的两个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假定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则生产取决于要素投入。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函数。因而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要素价格完全决定了生产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要素价格是既定不变的,因而生产要素直接沟通了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关系。 1.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关系 设生产函数表示为y = y ( n i x x x ...2,),其中y 是要素投入组合( n i x x x ...2,)下的产量,xi 是第i 种要素的投入量。假设劳动L 是惟一的可变投入要素,其它要素投入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则这时的短期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y = y (L)。由生产函数在生产第二阶段上的单调性,其反函数)(1y l l -=存在。所以,生产函数y = y (L ) 所对应的成本函数为C = b +w ·L = b +w ·1-l ( y)。若已知成本函数C = b +w ·L = b + f ( y),由于成本函数是关于产量y 的单调递增函数,所以生产函数为y =1-f (w ·L )。 2.长期生产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的关系 若长期生产过程中,所有要素投入均为可变。已知生产函数为y = y ( n i x x x ...2,),设在要素投入组合X = ( n i x x x ...2,) 下的成本函数为i i n i n p c ∑==1,其中pi 为要素i x ( i = 1, 2, ?, n) 的价格。假设i p 是固定不变的。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求最小成本,知成本函数i i n i n p c ∑== 1由如下模型确定min i i n i n p c ∑==1,sty=y ( n i x x x ...2,) (1)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 费用的区别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生产成本中费用分摊规范

人工及制费分摊操作规范 将要对一生产阶段所耗用之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物料等费用,按一定的方式分摊到生产过程中需耗费的各个步骤上,并按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制成品及原料的成本。 操作步骤及栏位说明: 费用编号:可按设定的费用及部门进行分摊,费用可分为四类:人工, 制费, 耗料,其它。每类费用可设定十种不同的费用,每种费用可按不同 的分摊方式在设定的部门进行分摊。 分摊完后可通过产品成本分析表来查询输出分摊结果。 分摊方式:1生产量、2耗料额、3耗用工时、4销货额、5设定权值、6固定值 1、生产量: 单据的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总额*(BOM单产出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 生产量) 单据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BOM单产出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 生产量)

单据的耗用物料=耗用物料总额*(BOM单产出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 生产量) 2、耗料费: 单据的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总额*(BOM单原料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耗料量) 单据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BOM单原料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耗料量) 单据的耗用物料=耗用物料总额*(BOM单原料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耗料量) 3、耗用工时: 单据的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总额*(BOM单工时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工时) 单据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BOM单工时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工时) 单据的耗用物料=耗用物料总额*(BOM单工时数量/期间的所有BOM单总工时) 4、销货额: 每项商品的平均单价=总销货金额/总销货量 期间内的所有BOM单的销售额:每项商品的平均单价*期间所有BOM单的各项商品产出 数量,求累计值。 单据的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总额*(BOM单的产出量*该项商品的平均单价)/期间的所有BOM单的销售额 单据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BOM单的产出量*该项商品的平均单价)/期间的所有BOM单的销售额 单据的耗用物料=耗用物料总额*(BOM单的产出量*该项商品的平均单价)/期间的所有BOM单的销售额 5、设定权值: 单据的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总额*(BOM单的产出量/期间的该项商品所有BOM总生产量)*直接人工权值比率 单据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BOM单的产出量/期间的该项商品所有BOM总生产量)*直接人工权值比率 单据的耗用物料=耗用物料总额*(BOM单的产出量/期间的该项商品所有BOM总生产量)*直接物料权值比率 6、固定值:该值为固定,不因分摊而改变。

生产成本分析

2011年3月份生产成本分析 硅铁厂本月共生产硅铁2179.80吨,其中:75#硅铁140.53吨,占总产的6.44%、74#硅铁168.76吨,占总产的7.74%、72#硅铁1274.48吨,占总产的58.46%、70#硅铁483.93吨,占总产的22.20%、65#硅铁112.10吨,占总产的5.14%,回收硅渣212.8吨。本月生产出的硅铁比2月份生产的3237.18吨少产出1057.38吨,比计划的3500吨少产出1320.20吨。 本月硅铁的生产成本为7220.20元/吨,比计划的5825.38元/吨超额1394.82元/吨,比2月份的6516.45元/吨超额了703.75元/吨,其中:1#炉的生产成本为6763.42元/吨,比计划的6033.72元/吨超额729.70元/吨,比2月份的6280.747元/吨超额了482.95元/吨;2#炉的生产成本为7727.50元/吨,比计划的5760.06元/吨超额1967.44元/吨,比2月份的6731.07元/吨超额了996.43元/吨,实际生产成本总额比计划成本总额超额3040419.03元。 本月各项生产指标分析如下: 一、主要原材料: 本月原材料消耗总额为4785722.37元,平均单耗为2195.49元/吨比计划的2062.26元/吨超额了133.23元/吨,实际成本比计划亏损了290416.30元。 1. 硅石: 本月生产消耗硅石3906吨,平均单价为138.21元,吨硅铁成本为247.66元,比计划的228.05元超额了19.61元,吨硅铁单耗为1.79吨,比计划的1.65吨超额了0.14吨;本月硅石的实际消耗量比计划多耗用305.17吨,实际成本比计划超额了42752.50元。 2. 兰碳: 本月生产消耗兰碳2220.32吨,平均单价为1021.42元,吨硅铁成本为1040.41元,比计划的1092.92元节约了52.51元,吨硅铁单耗为1.02吨,比计划的1.07吨节约了0.05吨;本月兰碳的实际消耗量比计划少耗

成本费用核算内容要求规范

成本、费用核算容规草案 一、核算科目 成本费用核算的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工程施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科目概述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 2、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主要核算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施工管理费。 3、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一线生产工人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等其他制造费用。 4、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也包括在销售费用之中。 5、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主要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咨询费(含顾问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 6、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核算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包括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财务费用不设二级明细科目。 三、各科目明细核算容 1、生产成本下设:直接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直接人工费、制 造费用、加工费。 1.1、直接材料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 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 材料; 1.2、燃料及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 及动力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