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军事著作

古今中外军事著作
古今中外军事著作

中国古代军事名著

《素书》《吴子》《将苑》《六韬》《兵迹》《武编》

《兵录》《阵纪》《战略》《尉缭子》《司马法》《阴符经》

《握奇经》《救命书》《守城录》《火龙经》《手臂录》《灰画集》

《百将传》《虎钤经》《武备志》《知古录》《孙子兵法》《兵经百篇》

《平海心筹》《城守筹略》《百战奇法》《孙膑兵法》《乾坤大略》《三十六计》《读史兵略》《闲暇清论》《纪效新书》《安民实务》《兵机要诀》《草庐经略》《投笔肤谈》《兵学新书》《登坛必究》《兵机类纂》《防守集成》《历代兵制》《军需则例》《太平条规》《太平军目》《练勇刍言》《乡兵管见》《经武要略》《兵镜类编》《火攻挈要》《医时六言》《筹海图编》《海防图论》《江南经略》《武经七书》《耕余剩技》《海国图志》《洋防说略》《兵筹类要》《将鉴论断》《古今将略》《广名将传》

《太白阴经》《行军须知》《武经总要》《约兵指南》

《戊笈谈兵》《洴澼百金方》《李卫公问对》《兵法百战经》《何博士备论》《黄石公三略》

《续武经总要》《兵谋与兵法》《兵法史略学》《火龙神器阵法》《运筹决胜纲目》《治平胜算全书》

《读史方舆纪要》《施氏七书讲义》《汪氏兵学三书》

《十一家注孙子》《武备三大秘书》《孙子书校解引类》

《翠微先生北征录》《金汤借箸十二筹》

中国近代军事名著

《论持久战》

世界军事名著

《历史》《剑刃》《幻影》《谋略》《游击战》《内战记》

《长征记》《战略论》《论军事》《战略法》《斗战经》《机械战》

《空战论》《总体战》《战争论》《政事论》《装甲战》《坎尼战》

《制空权》《战争原理》《绝对武器》《高卢战记》《战争研究》《会战研究》《作战原则》《甲阳军鉴》《西方战略》《海军战略》《有限战争》《国防问题》《空权制胜》《战争指导》《军队大脑》《军事战略》《战略入门》《海国兵谈》《德国国防军》《海战要务令》《论军事艺术》《论防止战争》《制胜的科学》《冲突的战略》

《选择的必要》《威慑或防御》《拿破仑文选》《战略与经济》《士兵与国家》《国防后勤学》

《西方的防务》《空中国防论》《坦克—前进!》

《军备及其影响》《战争艺术概论》《海军战略指南》

《常识与核战争》《苏联军事学说》《世界征服者史》

《有限战略战争》《战争中之奇袭》《世界最终战争论》

《战争样式的革命》《亚历山大远征记》《军事概念与哲学》

《历史的地理枢纽》《西洋世界军事史》《国家的战争潜力》

《现代战略的制定者》《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国防论——政策与战略》《人民的战争人民的军队》

《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设想一下不可设想的事》《政治史领域的战争艺术史》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军事社会学——美国军事制度与军事生活之研究》

《大纵深战役理论》M.H.图哈切夫斯基

《兵法》尼科洛·马基列维利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美] A. T. 马汉

《装甲战》J·F·C·富勒

《军队大脑》(苏)沙波什尼科夫

《战争指导》富勒

《战争艺术概论》[瑞士] A. H. 若米尼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德)

《理论后勤学》乔治·C·索普

《空中国防论》(美)米切尔

《谋略》塞·尤·弗龙蒂努斯

《总体战》埃里希·鲁登道夫

《绝对武器》伯纳德·布罗迪

《制空权》[意] 朱里奥·杜黑

《兵法简述》雷纳图斯(古罗马)

其中比较著名的:

中国有《孙子兵法》、《论持久战》

国外有《战争论》、《制空权》、《军事教训》、《战争指导》、《军事战略》、《机械化战争》、《制胜的科学》、《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西方经典书目汇总

伦理学: 1.《尼各马可伦理学(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 2.《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作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分类号:B82-02/S642 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作者: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分类号:D081/R864 4.《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5.《道德形而上学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6.《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作者:穆勒(Mill)分类号:D081/R864 7.《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a)》作者:摩尔(G.E.Moore)分类号:B561.55/M822 8.《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作者:罗尔斯(John Rawls)分类号:B712.46/ 9.《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作者:诺齐克(Robert Nozick)分类号:B82-069/N961 10.《追寻美德(After Virtue)》作者: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 哲学: 1.《理想国(Republic)》作者:柏拉图(Plato)分类号:B502.232/P718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3/A716 3.《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3/A716 4.《诗艺(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贺拉斯(Horace)分类号:B502.233/A716 5.《论崇高(On the Sublime Longinus)》作者:朗吉奴斯(Longinus)分类号:B502.233/A716 6.《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作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分类号:B565.22/D445 7.《思想录(Pascal’s Penssees)》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分类号:B565.22/D445 8.《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作者:休谟(David Hume)分类号:B561.291/H921 9.《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10.《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11.《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作者:黑格尔(Hegel)分类号:B516.35/H462 12.《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作者:黑格尔(Hegel)分类号:B516.35/H462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Vol.1, Vol.2作者:叔本华(Schopenhauer)分类号:B516.41/S373 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分类号:B516.47/N677 15.《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作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分类号:B534/K47 16.《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作者:索绪尔(F.de Saussure)分类号:H0/S255 17.《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作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分类号:B516.52/H972 18.《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分类号:B521/W831 19.《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分类号:

中国古代国防军事名言

中国古代国防军事名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武)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武)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武)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武)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孙武) 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武)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孙武)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武)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 军食未熟,将不言饥。(诸葛亮)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 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子) 制法而自犯,何以帅下?(曹操)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岳飞)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 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有关国防的诗句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牢记历史耻辱,铸就现代国防。 牢记历史教训,不忘警钟长鸣。 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 警钟长鸣耳边,国防牢记心间。 国防关系人人,人人心系国防。 国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加强国防教育,共筑钢铁长城。 加强国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和谐社会。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加强国防教育,振奋民族精神。 加强人防建设,提高综合国力。

社会科学类经典书籍推荐

推荐一个比较全的中外历史上的人文经典书籍目录 文章作者:佚名来源:百度2008-4-7 9:38:1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英文原版影印西学基本经典(共100种)。 一、哲学类(25种,22册,1100元 ) 1.理想国(Republic)作者:柏拉图(Plato)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4.诗艺(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贺拉斯(Horace) 5.论崇高(On the Sublime Longinus)作者:朗吉奴斯(Longinus) 6.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作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7.思想录(Pascal’s Penssees)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 8.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作者:休谟(David Hume) 9.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作者:康德(Kant) 10.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作者:康德(Kant) 11.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 作者:黑格尔(Hegel) 12.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作者:黑格尔(Hegel)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Vol.1, Vol.2 作者:叔本华(Schopenhauer) 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5.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 作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 16.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作者:索绪尔(F.de Saussure) 17.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作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19.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20.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1.诗·语言·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 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2.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作者:萨特(Jean-Paul Sartre) 23.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作者: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24.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作者:库恩(T.S.Kuhn)

精选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荟萃大全

精选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荟萃大全 1、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2、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3、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4、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张衡 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6、永远别让你的思想平凡了,告诉自己你这辈子不平凡。——杨财成 7、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9、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1、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12、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1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1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15、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1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17、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9、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郑板桥 2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21、勤劳应以所作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2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23、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24、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25、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富勒

二战美日军事实力对比

太平洋战争前美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年产钢 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再开展前却没有激活.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 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2、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3、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4、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 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 2012-02-19 12:34:07| 分类:社会学| 标签:社会学|字号大中小订阅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二批)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关于革命军人的名人名言

关于革命军人的名人名言 军人,一个响亮而崇高的称号!在你们血汗的见证下,祖国才这般强大、富有、安康,我们的生活才这样的宁静、幸福、温馨。因此,我们要大声地为你歌唱,将心中最甜美的歌献给军人。下面为你带来关于革命军人的名人名言的内容。 关于革命军人的名人名言 1) 兵事以民为本。;;冯梦龙 2)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3) 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兵法 4) 爱应该是广义的;;祖国,人民、家庭、恋人。仅为家庭和恋人活着,那是军人的耻辱。;;佚名 5) 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拿破仑 6) 血染沙场气化红,捐躯为国是英雄。;;董必武 7) 一个个顶盔带甲、全副武装,就像一群展翅风前羽毛鲜明的鸵鸟,又像一群新浴过后喂得饱饱的猎鹰;他们的战袍上闪耀着金光,就像一尊尊庄严的塑像;他们像五月天一般精神抖擞,像仲复的太阳一般意态轩昂,像小山羊般放浪,像小公主般狂荡。;;莎士比亚 8) 现在转业退伍军人找工作不容易。政府要成立高级别的退伍转业军人就业辅导机构。许多退转军人可进入大学学习管理,他们基

本素质不错,毕业后肯定成为香饽饽。;; 胡锦涛 9) 良好的军事领导能左右周围事物,一旦他为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就将失去下属的信任。;;蒙多马利 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 11)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思德 12) 一个合格军人的五种境界:知识,智慧,责任,意志,道义。现在大部分都在知识这一层面上!;;军事战略专家戴旭 13)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14) 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子 15)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无名氏《十五从军征》 16) 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 17) 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兵法 18) 司令官以闲静为治事要则,闲静者,不亲小节之谓。;;蔡锷 19) 勇将就像树根,从那里作为枝生出勇敢的士兵。;;锡德尼 20) 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以对伟大领袖的忠诚替代爱国热情。;;蒙森 21) 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拿破仑 22)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马致远 23) 军人的爱并不排斥黄昏的漫步,海边的嬉戏;但更多的却要洒落在边防小路上,交付给闪光的枪尖。;; 佚名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截至2011 年)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全球安全”网站。 注释: 2 包括2009 年755 亿美元的补充拨款和2010 年1300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3 包括2010 年追加的330 亿美元支出和2011 年1593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4 数据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 5 包括A-10 和OA-10 型战斗机。 6 排水量3000 吨以上。 7 排水量7500 吨以上。 2001--2017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亿美元)

美国在欧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兵力部署(单位:人)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开启军事战略十年大调整 ——解读美国2012 新军事战略 执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审稿: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徐以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系列第07 期总第39 期 2012 年02 月13 日 摘要 此次美国军事战略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战争最高原则。美国从要求其军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转变为只要求美军“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同时发生的突发冲突中起到“干扰、破坏、威慑”的作用。 未来的美军将是“小、快、灵”的军队——小型、轻型的,高科技武装下的,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型军队。 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将中国列为其主要假想敌之一。据此,美国将加强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

军事合作。但是,这一战略调整尚需时间加以执行落实,短期内中美之间还不致发生硬碰硬的冲突。 在美国新军事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马六甲海峡就像一个“杠铃”,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区。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需要一场“瘦身运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断减轻,使得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东亚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将印证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是新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美国军事预算将在五年内共削减约2600 亿美元,十年内共削减约5000 亿美元。其中,海外行动军费五年内将在目前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不同势力妥协的产物。在中东与亚太何为主要战略方向、保守与变革何为军事指导思想主流、联华与制华如何协调之间,美国新军事战略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明确之处。 前言

社会学阅读参考经典书目100本

社会学经典书目一百本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特纳华夏出版社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内容摘要:任何军事思想都具有时代特色,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在于具有哲学思辨性和高度概括性,注重智谋,具有相对的政治性与心理普适性。在当今社会,战争多元化使其中的战术有所淘汰,但其思想辩证,军队精神,理性思考与大局观念仍值得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扬与继承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的理性认识,是对战争的实践认知与理论整理,本身基于战争所处的时代。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代表了古代理性的战争理念,出于对战争的严谨思考与态势的把握,古代军事家撰写了很多军事论著。现今,中国古代相对比较著名的兵书大约在50部上下,如《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握奇经》,《六韬》,《三略》,《纪效新书》,《登坛必究》等。在这些兵书中,宋代编的武经七书为集各兵家兵书者大成。 在这些兵书中,随着各时代兵种演化,装备进步,作战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作战方法已经被后人提炼,修改为了作战原则。例如《六韬·豹韬》中论述了各地形的作战方法,而到了《孙子兵法》中则总结成为了《地形篇》,《九地篇》这一军事地理部分的原则,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拓展。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列为部队的年度读物,要求每个陆战队员必须阅读。实质上所谓的兵法演变其实更像是一颗树的成长历程,过时的战斗方法会成为培育未来战斗方法的战略原则。例如秦统一六国时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灭;东汉统一战争中的西和东攻,由

近及远,各个击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结联盟;隋末李渊统一全国时的因势借力,乘虚入关,居险养威;蒙元初期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假道南宋灭金;明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清初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策略,使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宋代统治者提出并实行的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的统军思想;明代戚继光提出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军队训练原则和方法,使中国古代治军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秦代修筑万里长城体现的“用险制塞”思想;汉代推行军屯戍边措施;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军事战略区,采取强干弱技、居中驭外、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明代提出的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国古代国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后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卫公兵法》提出的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火器出现后,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先、各兵种配合作战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作战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本身的演化过程中,思辨与理性则体现在所有的著作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一思辨与理性体现在了政治与人心上。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定了政治因素对战争具有重大影响。而随着军事思想演变,政治也愈来愈成为兵书中论述的重要方面,尽管还未达成克劳塞维茨1所认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2”但仍然是一种对战争本质的重要研究,毕竟在各个时 1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是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他的不朽兵学巨著《战争论》,是所有军人必读的兵学圣经,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2选自《战争论》第一章第二十四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想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前21世纪—前8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但此时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非常之少。 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是对内统治的工具;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探求如何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的反抗的问题。 (二)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了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则很简单,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相当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黥面,在脸上刺字)1000条、劓(割鼻)1000条、非(断足)500条、宫(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如果是士兵立功受赏,也只是将他们变为平民,使其获得人身自由而已,想升官是不可能的。另外“礼”主要是针对奴隶主的,以赏为主。如果对其处罚,也只是剥夺其奴隶、土地数量。可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遮人。 (三)迷信色彩重。这时候的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因为我们的祖先相信战争的起源和胜负都是由神决定的。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

关于军人的名人名言

关于军人的名人名言 1、勇将就像树根,从那里作为枝生出勇敢的士兵。——锡德尼 2、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拿破仑 3、一个忠贞的军人,跟狮子那么勇敢,跟婴儿那么驯顺,他只知道执行命令。——法国作家法朗士 4、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拿破仑 5、一个合格军人的五种境界:知识,智慧,责任,意志,道义。现在大部分都在知识这一层面上!——军事战略专家戴旭 6、一个个顶盔带甲、全副武装,就像一群展翅风前羽毛鲜明的鸵鸟,又像一群新浴过后喂得饱饱的猎鹰;他们的战袍上闪耀着金光,就像一尊尊庄严的塑像;他们像五月天一般精神抖擞,像仲复的太阳一般意态轩昂,像小山羊般放浪,像小公主般狂荡。——莎士比亚 7、养军千日,用军一时。——马致远 8、血染沙场气化红,捐躯为国是英雄。——董必武 9、现在转业退伍军人找工作不容易。政府要成立高级别的退伍转业军人就业辅导机构。许多退转军人可进入大学学习管理,他们基本素质不错,毕业后肯定成为香饽饽。——胡锦涛

10、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思德 1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2、司令官以闲静为治事要则,闲静者,不亲小节之谓。——蔡锷 13、适于将军的条件是果断,慎重。——塔西佗 14、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以对伟大领袖的忠诚替代爱国热情。——蒙森 15、士兵们的优秀往往可以弥补将军们的错误。——蒙森 1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无名氏《十五从军征》 17、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也就是说,生来不具备这种感情力量的人是决不能成为杰出的统帅的。——克劳塞维茨 18、良好的军事领导能左右周围事物,一旦他为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就将失去下属的信任。——蒙多马利 19、军人的爱并不排斥黄昏的漫步,海边的嬉戏;但更多的却要洒落在边防小路上,交付给闪光的枪尖。—— 20、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

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书籍推荐

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书籍推荐 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每个人投票选出5本20世纪出版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最终共有978本社会学著作上榜,其中有100本著作被推选出来,分享给喜欢和想深入学习社会学的同学。 1、Weber, Max:Economy and Society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2、Mills, Charles Wright: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3、Merton, Robert 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4、Weber, M.: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Capitalism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5、Berger, P.L. and 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彼得.柏格,汤姆斯.卢克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 6、Bourdieu, Pierre: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 7、Elias, Norbert:The Civilizing Process 诺伯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8、Habermas, Juuml;rgen: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9、Parsons, Talcott: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10、Goffman, 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Everyday Life 欧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11、Mead, George Herbert:Mind, Self and Society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12、Parsons, Talcott:The Social System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 13、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其本形式》 14、Giddens, 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15、Wallerstein, Immanuel:The Modern World-System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16、Foucault, 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the Prison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17、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s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18、Simmel, Georg:Sociology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 19、Beck, Ulrich:Risk Society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讲稿) 同学们好。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目的,是想使大家对其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主要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 (重点) (教学时间为4学时,理论课与看录相各2学时)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主要承担了相当于今天武装警察的功能。、从兵书上推测,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是探求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来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问题。 2,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1000条、劓1000条、非500条、宫300条、大辟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礼主要是针对奴隶将领,并不对其进行身体的处罚。

3,迷信色彩重。此时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因为在他们看来,战争的起因和胜负都是上天决定的。 4,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略) 总的说来,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谋略在军事中的运用,相反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温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而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毛泽东曾评论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军政》《军志》,现己失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的书。 时代背景27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着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发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大约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战国,发展于秦至清(1840年鸦片战争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哲理深刻,影响深远 中国军事思想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观察分析,宏观上具有一览群山的博大气概纵横联络的系统思想,言兵而不限于兵,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心理、艺术等有关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血考虑。微观上的分析往往入木三分,深刻独到,发人深省。在战争观、安全观、建军思想、作战准则、方法与谋略等方面都有充满哲理与智慧的真知灼见。例如,《孙子兵法》归纳的: “道、天、地、将、法”战争五个取胜因素; “智、信、仁、勇、严”的将帅五项素质指标;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 “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着名论断;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精妙见解;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 对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数与胜、奇与正、形与隐、虚与实、动与静、迂与直、势与能等范畴的深刻分析,像金子虽历经千载而光彩依旧,被无数古今中外兵家名将作为座右铭。中国军事思想对当今世界军事领域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窥见一斑:美国根据“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建立’确保摧毁、确保生存”的核威慑战略;24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在1991年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中成了美军指挥官的必备之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了西方一些中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常设课程,尽管他们开设此课的指导思想与我们不同。 二、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日本历史学家浅野先生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军事历史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事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非战主义为原则,尽量通过外交和谋略活动,求得政治解决。第二个特点是在军事上力争把战争控制在局部并在短时间内结束”。“中国的兵学的价值是以政略性和道义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兵家的得意之处在于外交和谋略,其着眼点是极力避免诉诸武力”,“他们主要是以用兵的方略和讲究道义而闻名于世的”。也许是旁观者清,浅野先生对中国军事思想特点的概括,确有翔实的历史根据。以中国古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伟大的三位军事思想家孙武、孙明和毛泽东为例,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中国军事思想中的崇尚道义、追求和平的可贵之处。孙子把“道”也就是道义作为战争取胜的头一条因素,并告诫人们一定要慎重对待战争,战争关系到国家的“死生”、“存亡”,“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国初期的《司马法·仁本》也提出“好战必亡”的着名论断。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孔明,在他运筹帷幄的戎马生涯中,始终以“据道讨淫”为宗旨,并指出,“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他的“七擒七纵”的杰作,充分表现出他那不图杀戮,只求安邦的思想。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段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毛泽东,始终把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坚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始终把战争作为消灭战争、实现和平的一种手段。 三、注重谋略,力求智取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而谋略思想在中国出现之早,受到重视的程度之高,施计用谋的着名战例之多,变谋论略的不朽着作之丰,足智多谋的古今将帅之众,却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产生与运用,可以溯源到远古的战争。黄帝、炎帝联盟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已经孕育着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商朝着名的鸣条之战,就已运用了离间计。周朝着名的牧野之战,是“兵家之祖”、“军事谋略的奠基人”吕望奇计良谋的杰作。此后,从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到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中国军事历史上运用奇妙方略的经典战例举不胜举。最早的战略名着《孙子兵法》首篇就言计,它明确指出:“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主张先计而后战。还在书中提出了旨在“全胜”、速胜、巧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系列至今还被反复引用的不朽的谋略思想。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在军事谋略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强调思危,未雨绸缪 进入中国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古代中国的战争相当频繁,因此,做好战争准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有极强的思危意识,都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