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学霸笔记

CPA会计学霸笔记
CPA会计学霸笔记

基础会计学的复习笔记(doc 7页)

基础会计学的复习笔记(doc 7页)

期收入相配比的各项费用数。期末如果有贷方余额,表示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企业本期实现的净利润,若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本期费用支出大于收入差额为本期发生的亏损总额。 3.年末结转。年末,本年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都要结转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财务成果账户没有余额。 十、调整账户 1.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2.分类: 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三类。 ㈠备抵账户也叫做备抵调整账户。 ⑴备抵账户的定义。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⑵备抵调整账户的调整方式。调整公式: 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余额=被调

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⑶备抵账户的特点。被调整账户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则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 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又可以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 ①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某一资产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项资产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属于资产备抵,还有坏账准备账户,它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②权益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属于权益备抵账户的有: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㈡附加账户 ⑴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 ⑵附加账户调整计算公式:被调整账户余额+附加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CPA《会计》学习笔记-第二十七章每股收益03

第二十七章 每股收益(三) 第四节 每股收益的列报 一、重新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存在发行在外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的,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基本每股收益中的分子,即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应包含其他权益工具的股利或利息,其中,对于发行的不可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应扣除当期宣告发放的股利,对于发行的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无论当期是否宣告发放股利,均应予以扣除。基本每股收益计算中的分母,为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 对于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在计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应包含根据可参加机制计算的应归属于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净利润。 【教材例27-9】甲公司20×7年度实现净利润为200 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0 000万股。20×7年1月1日,甲公司按票面金额平价发行600万股优先股,优先股每股票面金额为100元。该批优先股股息不可累积,即当年度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不可累积到下一计息年度。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宣告并以现金全额发放当年优先股股息,股息率为6%。根据该优先股合同条款规定,甲公司将该批优先股分类为权益工具,优先股股息不在所得税前列支。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0 000-100×600×6%=196 400(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196 400/250 000=0.79(元/股) 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中包含转股条款的,即存在潜在稀释性的,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考虑的因素与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相同。 (三)以前年度损益的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二、列报 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下列信息:

全面的CPA考试会计复习笔记(1)

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 考情分析 2015年本章教材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删除“例24-4”;将“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对子公司部分投资的处理”、“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投资的处理”全部内容转入到“第26章合并财务报表”章节。本章内容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章。客观性题目主要考查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主观性题目主要考查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相结合的处理要点。 知识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不是暂时性的。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看,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有关交易事项不应视为购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也不产生新的商誉,但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商誉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资产确认。 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首先统一会计政策,即合并方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 4.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如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资产评估费用以及有关的法律咨询费用等增量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1)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其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直接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其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专设的购并部门发生的日常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5.合并财务报表 (1)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当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2)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论该项合并发生在报告期的哪一时

(完整版)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

总论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一.会计的产生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1. 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2.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1494(一)古代会计(古复式簿记) 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西周时期,1.“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 “会计”即“月计岁会” 总和算之为“会” 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 公式:入—去=余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1

注册会计师税法学习笔记+章节重点总结

税法学习笔记+章节总结 税法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一定要分清楚各种不同的税种计算,增值税、消费税的对比,营业税虽然不是重点,但去年也考了很多,其他的小税种的税收优惠、税率要分清,最好自己做个总结,下面是我的学习笔记。 去年的客观题考了很多偏的知识点,感觉税法和审计一样,需要看的很全面,审计需要理解,税法需要计算。还是客观题一定保证少丢分,主观题步骤详细,争取拿下。

第一章税法总论 【第一节税法的目标】 知识点:税法及其目标 一、税收与税法 (一)关于税收: 1.含义: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 3.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关于税法 1.含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内容主要包括:各税种的法律法规以及为了保证这些税法得以实施的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 2.特征:义务性法规;综合性法规 3.核心:兼顾和平衡纳税人权利,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也保证对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税法与税收关系: 税收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而税法则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二、税法的目标 1.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一种经济法律手段 3.维护和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秩序 4.规范税务机关合法征税,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5.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提供可靠保证 【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知识点: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性质上属于公法。 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考】 《宪法》第五十六条、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基础会计笔记(精简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 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 二.会计的发展 (一)古代会计(古 1494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 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 独立职能 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 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 单式记账 复式记账 目标管理 4.手工操作 机械操作 电算化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 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 分支(P6)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 1.核算(反映)职能 提供会计信息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报告 ① 实现条件 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输出(报账) ②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 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①监督内容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25章 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概念:合并财务报表又称合并会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及其作用 1.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的情况,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2.合并财务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编制。 3.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 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1.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2.一体性原则 3.重要性原则 四、合并范围的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包括:(一)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直接拥有、间接拥有和混合拥有。混合拥有持股比例的计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乘法。 (二)拥有半数以下表决权的能够控制的方式: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另外,确定合并范围还应考虑潜在表决权。特殊目的主体也可以参与合并。 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一)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二)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三)不能控制的其他情形 注意:受到外汇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五、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 (一)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二)统一母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及会计期间 (三)对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四)收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资料 六、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一)设置合并工作底稿(二)将母公司、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进行加总,计算得出个别资产负债表、个别利润表、及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合计金额 (三)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四)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五)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七、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抵销的项目 合并资产负债表需要抵消的项目:(1)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2)内部债权债务,即母子公司之间发生内部债权债务项目(含坏账准备、债券利息费用与债券投资收益的抵消);(3)存货,即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含存货跌价准备、所得税的抵消);(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即内部购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含减值准备、所得税的抵消);(5)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抵销的项目:主要有:(1)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3)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4)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5)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

自考基础会计学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复习笔记

自考基础会计学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复习笔记 一、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比较长、单位价值比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 账户的结构:它的借方是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该设置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分为:不需安装和需安装两种。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生产使用。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记录固定资产建设是时用“在建工程”,在安装结束后,将其全部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这个账户借方登记购进时支付的价款、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等等。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材料采购:设置材料采购账户原因: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外部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确定材料采购成本。 不论材料是否运达企业和是否已验收入库,采购材料的实际支出都要记入这个账户的借方,贷方登记已验收材料的实际成

本,也就是对已验收入库的外购材料,在确定其采购成本之后,按其成本从“材料采购”的贷方转入“材料”账户的借方。期末“材料采购”账户,如果有余额的话在借方,表示款已付,尚未运达企业,或者已经运达企业,但是还没有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在计算出了入库材料采购成本以后,才能结转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这时候才能借材料贷记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这个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材料,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应付账款:这个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应付票据:当企业购买材料,是采用商业汇票,就是商业承兑汇票或者是银行承兑汇票,采用这种结算方式来结算供货单位的货款时,应该相应的开设应付票据的账户,用来反应与供货之间的结算关系的账户。(汇票分为:带息和不带息两种。) 日常核算企业应该设置应付票据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票据的种类、签发时期、票面金额、收款人、付款日期和金额等详细资料。应付票据到期付清的时候,应该在备查簿中逐笔的注消。 预付账款:这个账户的用途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购买材料货款,而与供货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业务情况的账户。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会计)

CPA考试《会计》篇 一、科目特点: 1、注会基础性科目。 注会是高楼,会计是基础,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对日战争的百团大战。 2、注会理解性科目。 会计学习要注重理解。总在说理解,但是大家贯彻地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学习态度有关系,另外是跟学习意识有关系。徐经长老师在讲解金融资产的时候就强调了企业持有意图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等基本判断原则。所谓的持有意图其实就是资产的性质,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则是对于资产影响损益的考虑。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突出的是“交易”二字,既然是交易那么企业买过来意图是什么?意图就是短期交易,所以影响当期损益就是其处理特点,这样资产名称和处理特点就对应了,不怕学不好。 3、注会发散性科目。 会计的学习能够有效发散学习思维,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因为不管是审计还是财管都是围绕会计学科展开的,综合阶段考试考什么?比如决定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还是直接购买,若运用现金净流量法确定了采用融资项目,那么在会计上就要进行摊余成本计量,由于会计折旧和税法认定之间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处理,审计中发现会计折旧方法错误需要调整报表,本质上还是在于会计的基本处理,同时从企业申请、审批、购进、安装等等各个过程涉及到企业内控与审计重点。在这个事项中又会涉及到合同签订、税费处理、经济法事项等等,相当于注会各个科目都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思考一个完整的企业交易业务就可以将注会几个科目串联起来,也能突出实务操作的处理,对会计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目是活学活用的,经常发散一下更有利于对注册会计师知识体系的理解。业务处理中又存在着风险,风险管理也是将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也是注会改革突出的一点,未来注会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报考建议: 1、报考一门:会计。 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

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1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 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 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 ★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会计目标的体现:(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 关注点:(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 (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 (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 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1、涵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018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笔记(超详细表格版)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审计发展16世纪意大利,第三方对合伙企业进行查账公证 1844-20世纪初英国,审计法规化,股份有限公司差错防弊,账目详细审计保证资产安全完整20世纪初美国,银行关注债务人信用状况,进行详细审计,关注资产负债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律规定必须审计,强调利润表,进行制度基础审计 二战之后,强调全部财报,进行风险导向审计 我国审计北洋政府第一部注会法规——1949计划经济不审计——1980外资审计——1994注册会计师法——2006国际审计准则趋同 审计系统化过程:客观的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认定与标准的符合程度 审计种类财报审计,经营审计(评价经营活动效率效果的内审),合规性审计(政府审计) 审计方法账项基础审计(凭证账簿详查)-制度基础审计(内审与抽样)-风险导向审计 财务报告编制 基础 (鉴证标准)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2.针对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是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 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考】2 基本观点审计可以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内涵,但不对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审计可以除管理层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要素三方关系{当三方关系变成两方关系时,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审计证据 审计报告【考】 【2015新变化】鉴证对象信息(钱包、载体、财报)VS鉴证对象(里面的钱、内容、)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CPA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失败CPA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法律责任认定违约【考】 过失(普通过失: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 重大过失: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考】欺诈(推定欺诈)【考】 法律责任种类行政责任:警告、暂停执业、罚款、吊销证书;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民事责任:赔偿 刑事责任:罚金、有期徒刑、限制人身自由 不实报告违反法律法规、执业准则和诚信公允原则,出具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考】 利害关系人合理信赖使用不实报告,从事股票债券等交易遭受损失【考】 利害关系人有过错减轻事务所赔偿责任【考】 当事人列置只起诉事务所,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一并诉讼;【考】 只起诉分支机构,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考】 被审计单位出资人抽逃出资,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考】 过错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倒事务所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带来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考】

基础会计学笔记

第六章待看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可以设置双重性账户。 会计分录——根据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中指明交易或事项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账户名称 记账方向 记账金额 过账——将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变动计入账户的过程。 试算平衡——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的依据: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规则 试算平衡方法1:发生额平衡 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 = 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试算平衡方法2:余额平衡 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 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试算平衡不能保证核算绝对没有错误 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登记的内容相同登记的会计期间一致 登记的方向相同登记的金额之和相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包括四个方面 取得 持有期间的股利和利息 期末计量 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投资成本记账的方法。 账户体系建立的要求

1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都必须能够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2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都必须有一定的独立性。 3 账户体系中的每个账户与相关账户必须能够建立一定的对应关系,它们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4 这些分门别类的账户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将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完整地反映出来。 盘存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主要包括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交易性金融资产 固定资产 资本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投资人的投资及其他资本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实有数额的账户。主要包括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结算类账户是反映和监督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国家或其他个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账户。 结算类账户可分为: 资产结算账户 负债结算账户 资产负债结算账户 会计凭证——记录交易或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基础会计学课程笔记整理

《基础会计学》课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概念解释 A、会计的定义:一种管理活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供经济信息为目的。 会计的职能:反映和监督 B、反映职能:通过专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从数量上反映会计主体也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 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是监督职能存在的依据和基础。 监督职能:利用反映职能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提供经营决策。主要表现在货币监督。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C、会计发展的两个标志 1、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2、成本会计的出现,管理会计的形成并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3、管理会计,主要偏重于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它的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和 一种经济评估,数据不需要完全真实,可以是估计。 4、财务会计,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核算,所有数据来源必须真实和客观,同时也是主管部门 进行经济审核的依据。 D、会计对象: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也可以称作会计客体。实质上是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 计对象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六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F、会计任务 1、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支出,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 2、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3、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形成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具有一定 数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2、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为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 3、会计分期:对时间范围的具体细分化,会计法将会计分期划分为,会计年,季度,月,为收付实现制和 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提供了比较基础。 4、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反映。 3、有用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规定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方便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横向 比较。 5、一贯性原则:同一企业间,在不同会计分期,财务处理方法要一直,方便不同会计分期间的纵向比较。 如有变更需单独备注。 6、及时性原则 7、清晰性原则 8、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 资本性支出:为形成经营能力,在几个会计年度形成收益。 9、配比性原则: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进行比较。 10、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确定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时间。 11、历史成本原则:主要针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全面的CPA考试会计复习笔记(2)

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1.本章主要知识点 2.考情分析 3.知识点讲解 考情分析 2015年本章教材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近几年考试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目。单选题主要涉及资本化率的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多选题主要涉及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等。也可能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应付债券、外币折算等有关章节结合考主观题,2013年本章出客观题目。2014年本章出现综合题。 知识点:借款费用相关概念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企业发行债券的相关费用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 企业发行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 企业发行股票的相关费用× 承租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 (一)借款的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可包括一般借款。 1.专门借款,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通常应当有标明专门用途的借款合同。 2.一般借款,通常没有特指必须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思考问题】短期借款属于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正确答案』属于。 (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 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含一年)。

2019年7月自考基础会计学复习笔记:会计的基本概念

2019年7月自考基础会计学复习笔记:会计的基本概 念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合生产发展和增强经济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 生的。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帐法过度到复式记帐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 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 信息的功能。 反映职能特四个特点: 1. 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能够采用 三种量度: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 2. 会计反映不但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 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 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就是指凡属于会计反映的内容都必须加以记录不能遗漏; 连续性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理应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的实行登

记,而不能有所中断;所谓系统性是指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必须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有序整体,而不能杂乱无章。 4. 会计反映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一步演化,逐步改变其表现方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它的特点: 1.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实行的货币监督。 2. 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实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隔的,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就失去存有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有的基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升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十八章公允价值计量01

第二十八章公允价值计量(一)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方法,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系今年新增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允价值概述 第二节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节公允价值概述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一)相关资产或负债 相关资产或负债,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也包括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如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生物资产、资产减值(使用公允价值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不包括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企业年金基金、政府补助、企业合并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规范的各项资产。 1.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所具有的特征,例如,资产的状况及所在位置、出售或使用资产的限制等。如果市场参与者在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时会考虑这些资产或负债的特征,企业在计量该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时,也应当考虑这些特征因素。 企业为合理确定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区分该限制是针对资产持有者的,还是针对该资产本身。如果该限制是针对相关资产本身的,那么此类限制是该资产具有的一项特征,任何持有该资产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时会考虑这一特征。因此,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该资产,应当考虑该限制特征。

《基础会计学》笔记(5)

《基础会计学》笔记(5) 第五章账户的分类 账户可以按不同标准,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等分类。 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因而账户的经济内容是账户分类的基础。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五类: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最终都体现在当期损益的计算中,因而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与损益计算直接相关的收入、费用账户归为一类,即损益类账户。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按照资产的流动性,这类账户又可以分为两类: 1.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材料”、“待摊费用”、“产成品”等等。 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负债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按照负债的流动性,这类账户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账户。 2.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账户。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按照所有者权益来源的不同,这类账户又可以分为两类: 1.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账户。 2.反映所有者投资收益的账户,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等账户。

2018年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复习笔记(已过,共享攒人品)

2018年CPA《财务成本管理》复习笔记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第二章金融资产 (3) 第三章存货 (5)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7) 第五章固定资产 (12) 第六章无形资产 (14)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15) 第八章资产减值 (17) 第九章负债 (19)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20)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及利润 (22)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 (25)

第一章总论 ●概述 1、质量要求:可比性、重要性(并非要面面俱到,例如管理费用容纳百川)、 谨慎性(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实质重于形式。 2、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一般情况)、重置成本(盘盈入账)、可变 现净值(存货期末)、现值(分期、弃置费、可回收金额、融资租入)、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之一、融资租入账价值之一等)。 3、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不是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单独可产生现 金流入流出)。 4、利得损失则是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 合收益主要5项(可供出售公允变动、持有至到期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非投资房地产转为投资公允与账面差额、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主体除净损益以外的权益变动、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包含营业外收入支出。 5、Tips: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时,只需备查登记,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发 放时才影响。但如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则同时影响所有者权益和负债。

第二章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1、设置科目2个: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含有尚未发放股 利的计入应收。即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直接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处置时一并 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4、处置:如题目要求计算处置时投资收益(简单方法:现金流入包含出售款和 获取的股利-初始入账金额),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转出计入;如要求计算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则不能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在内。 ●持有至到期投资 1、设置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适用于一次还本付息)。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差额计入利息调整。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可计提减值准备。按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入“投资收益”。与 实际的应收差额摊销利息调整。 4、持有至到期,如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同,则账面价值等于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设置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差额计入利息调整。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轻微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及其他综合收益)。大的变动可计 提减值准备。对于债务工具,后续也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只不过需要对利息收益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4、处置: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收入转出到“投资收益”。 5、Tip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计算投资收益时,用总流入-总流出。其中总流入 要减去交易费用。总流出(成本)要加上交易费用。因此,两端费用处理不同。 ●金融资产减值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可计提减值;且可恢复,但不能超过假 定不计提下持续计算的摊余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计提减值;计提时首先要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 益转到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可恢复,债务工具可直接反向操作,权益工具只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转回。 3、一般减值准备都可以转回(包括存货),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股权 投资减值后不得转回(原因-价值恢复可能性较小且为避免操纵利润)。 ●重分类

基础会计学复习笔记9.doc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某一部分特定的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局部清查的对象主要是流动性比较大的,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财产。 局部清杳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 1.现金应该由出纳员、口清月结; 2.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该由出纳人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 3.材料方面,在产品和产成品处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 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 4.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核对一至二次,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及时解决。 ㈡按照财产清查的时间进行划分分为两类:-?类定期清查,一类是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就是根据制度的规定预先计划安排时间对财产进行清查。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进行的临时清杏。不定期清查的情况:在更换出纳员时对先进、银行存款所进行的清杏;更换仓库保管员时对其所保管的财产所进行的清杏等等。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了解) (一)组织上的准备 组织上的准备主要是指要成立一个清查领导小组,一般在国有企业都是由总会计师和有关负责厂长领导,由财会部门牵头,由务个财产有关的部门组成这个领导小组,安排整个清查工作。 (二)物资及业务上的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财会人员要在清查前及时准确登记齐全账簿记录,并且结出余额。 2.物资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要办理好物资出入的手续,并且把有关的财产拿放齐整,以备 检查。 3 .各部门要准备好相应的计量器具。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实物的清查方法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永续盘存制,一种是实地盘存制。 ㈠确定财产物资账面结存的方法: 1.永续盘存制:又叫账面盘存制。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减少、收入、发入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里作相应的连续记载,并且要求随时结出账面余额。账面余额的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