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筋为骨用_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_筋为骨用_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_筋为骨用_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炎,是疼痛科最常见的膝痛症。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可将膝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其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则有明确的病因,膝关节损伤只是该病的一个继发表现而已。 一、病因 膝部关节结构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可能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1.年龄:临床发现,本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到中老年期,患病率明显升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年以后神经-肌肉功能逐渐减退,由于运动不协调而导致关节损伤。 (2)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无机盐的含量进行性增高,导致骨的弹性和韧性减低。同时供应关节的血流量减少,关节软骨因营养减少而变薄、基质减少、纤维化,使关节内负重分布发生改变,关节面及关节软骨易受损伤。 (3)绝经前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失衡而使骨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 2.损伤和过度使用:是较为公认的原因之一。 3.肥胖:国外有人统计发现,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其患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危险性较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肥胖者患病的危险性较标准体重者高2.1倍。也可能与关节负重增大和肥胖引起的姿势、步态、运动习惯等有关。 4.遗传:许多继发性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5.其他:如关节软骨基质的改变、骨内压升高等。 二、诱发因素 下面几种因素可能对促进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具有一定的作用。

1.炎症过程:如类风湿疾病,关节周围和滑膜组织的炎症可侵蚀破坏关节软骨。 2.代谢性疾患:例如痛风性尿酸盐沉淀,黑尿酸尿性褐黄病的色素沉淀,蓄积于关节软骨,使关节软骨性质改变而发生破坏。血色素沉着病与其作用类似。 3.生物力学因素:如关节畸形(例如膝外翻或膝内翻),使关节增加的负荷不平衡,一侧分布大,最后软骨破坏。身体的异常作用力亦可引起关节的内部紊乱。如采用设想的关节一瞬间的力传导中心的方法测定关节作用力的方向和速度。通过关节表面的任何一点与一瞬间关节作用力传导中心的连线,垂直于作用面,即可发现关节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不同。 在正常情况下,接触关节面的作用力速度和方向与关节面平行,内侧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产生为一瞬间力传导中心,由于关节扭动偏移以致膝伸展时,关节作用力速度方向有由股骨传到胫骨的倾向。这种巨大的接触作用力造成了半月板撕裂,其后产生了关节退行性变疾病。 关节面的相对挤压可造成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导致软骨细胞坏死。继之发生基质蛋白(PG)多糖的消耗,于是关节软骨经不住关节往返运动的压力和剪力,从而发生退行性改变。膝部长期受屈曲作用力固定的一些实验动物,关节面不相接触的部分,关节软骨和滑膜之间可发生粘连。可能由于软骨营养障碍,所以粘连下面的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 4.激素的作用: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患者的关节软骨改变明显。生长激素(samoto trophin)可刺激软骨细胞,加速和增强软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当动物老化时,生长激素缺乏明显,可造成软骨细胞退行性变,软骨细胞代谢降低。在糖尿病患者,由于软骨细胞进行性异常,所以极易患骨性关节炎。 5.化学性损伤:全身或局部使用化学药物,伤害了软骨细胞的生命力和代谢活动性。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使其合成活动明显降低,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1周或更长时间。当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同样可引起合成代谢降低,PG(糖蛋白)丧失。组织学改变称为局灶性软骨软化或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注射碱性药物(如氮芥或噻替哌)同样可损伤关节软骨。 6.反复的关节内出血:在凝血因子存在缺陷的患者,关节内反复出血可导致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骨结构的严重损害。在软骨基质内的离子色素可改变软骨的理化性质,或软骨细胞吞噬了大量的离子色素在胞浆内,可引起溶酶体释放降解酶。出现糖蛋白(PG)浓度降低,软骨细胞的合成活动减少。1次或偶然的关节内出血,可不出现严重问题。 三、临床表现 膝骨关节炎是疼痛门诊的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绞锁、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在早期可仅表现活动时隐痛,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性质改变为胀痛,在上下楼、下蹲、起立时明显,严重时在静止状态也可有疼痛发作。有的表现为在行走过程关节腔内砾轧音、关节打空、绞索。有的表现为关节僵直。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还可伴有关节肿胀、周围水肿、肌肉萎缩等。

_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Environ M ed,2006,48(5):455-4611 [25]Fri d l yand LE,Ph ili pson LH1Reacti ve speci es and early m an ifes- tati on of i n s u li n resist ance i n t yp e2d iabet es[J]1D i abetes Obes M etab,2006,8(2):136-1451 [26]ChooH J,K i m J H,Kw on OB,et al1M i tochondria are i m paired i n the ad i pocytes of t ype2d i ab eti c m ice[J]1D i ab etologia,2006, 49(4):784-7911 [27]Hajl und K,M ogensen M,Sah li n K,et al1M itoc h ondri a ldysf un c- ti on i n typ e2d i abetes and obes it y[J]1Endocri nolM etab C li n North Am,2008,37(3):713-7311[28]Ozcan U,Cao Q,Y il m az E,et al1Endop las m ic reti cu l um stress li nks obesit y,i n s u li n action,and typ e2d i abetes[J]1S ci en ce, 2006,306(5695):457-4611 [29]Oza w a K,M i yazak iM,M ats uh isaM,et a l1The endop l as m i c re- ti cu l um chap eron e i m p roves i n s u li n res i s t an ce i n type2d i abetes [J]1D i abetes,2005,54(3):657-6631 (收稿日期:2010-04-19;修回日期:2010-09-29) (本文编辑:潘雪飞) 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丁勤能1综述,徐兰凤2审校 [摘要]本文从针灸的方法及取穴特点两方面综述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作了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提供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0)06-0529-03 骨性膝关节炎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最常见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能力。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0、/骨痹0、/筋伤0、/劳损0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主要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病因主要为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长期劳损,血瘀气滞。而风寒湿邪杂至、痹阻经络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等。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亦有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能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法。现将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综述如下。 1针灸方法 111传统针刺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使用单纯针刺的治疗方法比较少,常与其他辅助治疗配合使用。何庆勇等[1]采用以痛为俞、局部取穴的原则,针刺血海、梁丘等穴,辨证加减,配合自制中药,治疗33例,总有效率96197%。张小玲等[2]报道使用常规针刺后,紧接着 作者简介:丁勤能(1978-),女,江苏宜兴人,医学硕士,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 作者单位:11210002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21210029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在相关穴位上做中频治疗(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YK-2000B/C型),每次治疗20m i n,总有效率9610%,同时认为针灸配合中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针灸。 112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现在一般使用艾柱为多。李永红等[3]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膝三针(阳陵泉、内外膝眼)等穴位,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将115 c m长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针燃尽3段艾条,各穴均留针20m in。对照组取穴、留针同治疗组,不加艾条灸,10次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19%。王学普[4]采用温针配合刮痧治疗48例,采用长约1c m,直径约015c m的梭型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尽为止,使热力传入患处,经过1~3个疗程,总有效率9719%。 113灸法李宁等[5]使用艾条悬灸腰阳关和犊鼻后再配合运动疗法,对止痛和关节稳定度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的物理远红外线治疗仪,总有效率100%。廖钰等[6]将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双艾条加手法组、单艾条不加手法组、温针灸组,观察3组疗法对膝关节炎近期和中长期疗效,结果显示双艾条加手法组和温针灸组明显优于单艾条不加手法组,同时研究认为不同的艾灸方法、刺激量治疗膝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周谋望李建华岳寿伟何成奇张长杰马诚王玉王惠芳宋林牟翔朱珊珊张芳郑光新杨卫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髋、踝、手、脊柱等关节,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评定 一、病史 应详细采集病史,了解发病时间、病情演变经过、治疗过程及转归。 二、症状与体征 1.关节疼痛及压痛: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有发紧感,常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胀:当骨关节炎合并有急性滑膜炎发作会出现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见于病程较长、关节损害、骨赘增生较严重的患者。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5.骨摩擦音(感)及关节弹响: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6.关节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行走时软腿或关节绞锁,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及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三、实验室检查 合并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的轻度升高;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 应常规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五、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可选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2.关节肿胀评定:可选用关节围度测量。 3.肌肉力量评定:可选用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等。 4.关节活动范围评定:ROM。 5.关节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不同选择相应部位的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关节功能评定。 6.ADL评定及生活质量评定。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 护理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寒湿痹阻证:膝关节冷痛重着,伸屈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二)气滞血瘀证:膝部痛剧烈,痛有定处,关节僵硬,屈伸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三)肝肾亏虚型:膝部疼痛缠绵日久,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膝关节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形态、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可垫软枕。恢复期,下床活动时可住双拐,减轻关节负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 3.做好膝关节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膝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见穴

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膝关节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屈伸不利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它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中频脉冲、红外线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推拿治疗与自主功能锻炼的护理 1.治疗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度、是否肿胀等情况。 3.卧床休息,膝关节不能伸直者可在膝下垫软垫,增加患者舒适度。 4.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转载) 发表者:吴恒莲482人已访问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OA在中年以后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在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 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是指继发于关节外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炎性关节病、地方性关节病、其他骨关节病等。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问诊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继发性OA的诊断。本病按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学OA。前者伴有明显的OA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只有X线表现。 1 临床表现 1.1常见症状和体征 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关节)、足(第一跖趾关节、足跟)、脊柱(颈椎及腰椎)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 1.1.1 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

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重。 1.1.2 关节肿大: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1.1.3 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0.5h。 1.1.4 关节磨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磨擦音(感)。 1.1.5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缓慢发生,早期表现关节活动不灵,以后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还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软骨碎片出现活动时的“绞锁”现象。 1.2 不同部分OA的表现特点 1.2.1 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 1.2.2 膝: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关节局部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多数有骨磨擦音。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推荐等级: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 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指南

骨性关节炎诊治指南 [概述]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 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但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经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4)关节摩擦音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2、不同部位的骨性关节炎 (1)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2)膝关节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病例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3)髋关节髋关节受累多表现为局部间断性钝痛,随病情发展可成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臀部。髋关节运动障碍多在内旋和外展位,随后可出现内收、外旋和伸展受限。 (4)脊柱颈椎受累比较常见。可有椎体、椎间盘以及后突关节的增生和骨赘,引起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感,压迫局部血管和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放射痛和神经症状。颈椎受累压迫椎-基底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马尾综合征。 (5)足跖趾关节常有受累,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以出现拇外翻等畸形。

膝骨关节炎推拿治疗研究现状及展望

膝骨关节炎推拿治疗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手法、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 等进行梳理,认为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KOA的发病影响因素、机制,提出和制定合理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以减少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复发率,节约 医疗成本。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推拿治疗;展望 【中图分类号】R27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044-02 膝骨关节炎(Kneeost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是生理 上的退化作用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的结果,临床以中老年发病较普遍,尤以 50~60岁最多见,女性较多[1]。推拿手法治疗此病是祖国医学遗传下来的瑰宝,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潜在的研究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疗法的治疗效果、 促进其规范化和理论层次,现将有关知识点梳理总结如下: 1治疗方法 11基本治疗手法:KOA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按揉、滚法、弹拨、提拿、擦法、摇法等手法,如李建华等采用滚法、按揉法、拿法、擦法等手法治疗20例KOA 患者的研究;[2]黄杰文等的手法治疗前后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 析[3]。这些手法主要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作用。以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病理产物消散、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及帮助损伤局部的康复 等作用。所以,此类手法一直作为KOA基本治疗手法沿用。 12特色手法:特色治疗手法有“六步手法”[4],包括“刮髌、推髌、 弹拨刮揉、分筋、镇定、整理”。一指禅推法,如龚利使用一指禅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5],胡伟民等采用膝阳关穴一指禅推拿治疗30例KOA患者[6]的研究。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如张龙涛采用六 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治疗32例KOA患者的研究[7]。也有研磨法、穴位指压法,如王涛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压法等推拿手法辅 治98例KOA患者的研究[4]。 2治疗方法 KOA治疗方法有以医者操作为主的治疗法,包括循经推拿、按摩松解髌周软 组织,改善髌骨活动度、点穴按摩,即用拇指点按膝部经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重点点按血海、梁丘、委中、委阳、承筋、内外膝眼、鹤顶等经穴及经外奇穴、 被动活动膝关节,被动屈伸、牵拉、侧推、摇晃、扳动膝关节等,这些是KOA治 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也有其它方法,如双环回转法、揉膝松髌法、调整膝关节 肌力平衡法等。其次是医患配合的治疗方法,如金建明等采用的推拿按摩结合肌 力训练治疗;张爱民等采用的低位站桩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 床观察研究。 3疗效评价方法 用到的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步态分析法、SPSS统计分析法、等速肌力测评法、VAS目测类比评分法、WOMAC膝关节评定量表测定法、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测定法等。也有动物实验做病理切片分析的,如黄剑等采用的推拿加功能训练对 膝骨关节炎家免模型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唐旭升等采用的手法治疗大 鼠膝骨关节炎的超微结构研究;杜宁采用的手法促进膝关节炎软骨修复的核磁共 振病例对照研究等。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 简介: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我国通常叫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退变。美国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出该指南,现摘要如下: 推荐方法有:1.做好宣教,加强 正文: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我国通常叫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退变。 美国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制定出该指南,现摘要如下: 推荐方法有: 1.做好宣教,加强自我管理,调整生活方式,如散步代替跑步。 2.鼓励超重者减轻体重(至少减轻5%以上体重),并且通过饮食控制或体育锻炼维持在较低水平。 3.鼓励患者进行有氧低强度适应性锻炼。 4.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和短期使用髌骨固定带。 5.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使用下列药物止痛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NSAIDS有胃肠道反应高风险者可以局部使用NSAIDS类药物或口服NSAIDS和胃肠保护剂;环氧化物酶-2抑制剂。 6.短期缓解疼痛可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但要慎用。 7.有相应症状的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者可施行关节镜手术。 8.对轴线不正的单间室症状者可选择截骨。 不推荐的方法有: 1.足部矫形支具。 2.氨基葡萄糖类或软骨素类药物。 3.关节腔穿刺冲洗或初次发病即进行关节镜下冲洗清理术。 疗效不确定的方法有: 1.支具。 2.针灸。 3.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美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的循证医学解读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最新研究认为,目前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被普遍使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缺少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该学会于2008年12月份推出针对尚不够进行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22条治疗建议。 本指南主要针对于初级理疗师以及矫形外科医师,并不赞同进行已被广泛认同的一些治疗方法,如使用氨基葡萄糖、硫酸或盐酸软骨素等营养以及类似于足跟楔形垫的传统矫形器械。推出本指南的AAOS工作组主席John Richmond表示: 毫无疑问关节置换术在终末期的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治疗那些还无需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在美国3300万骨关节炎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还没有严重到非进行关节置换的程度。 AAOS主席Tony Rankin博士认为,本指南是对膝关节OA最新研究成果的精炼。 该指南认为,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在OA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指南推荐了有氧锻炼、力量及低强度训练及体重指数超过25的患者必需控制体重等方

美国骨科医师协会 OS 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 推荐等级:中度推荐 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 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 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 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 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 推荐等级:中度推荐 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 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

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骨关节炎是发生在滑液关节的一种发展缓慢的,以局部关节软骨破坏,并伴有相邻软骨下骨板骨质增生/骨唇形成为特征的骨关节病。此外,该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特有的滑膜炎症反应。以上病变可仅表现于放射学检查所见,或可同时引起相应的症状。在临床上和康复工作中所指的骨关节炎,一般都是指既有放射学检查所见的病理变化,又有相应临床症状的骨关节炎、亦即“症状性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所出现的病理变化是关节对多种不同损害的作用而起的反应,这些损害可来自外伤、劳损、疾病、关节解剖异常/生物力学异常,等等。随着损害性质、受患关节部位以及患者年龄不同,其反应也各不相同。 【病理改变】 OA的病理改变发生于软骨、骨、关节腔和关节囊上。 大体解剖可见软骨表面凹凸不平,有断裂和溃疡,色泽变成黄色、褐色或不透明,严重者软骨消失。组化检查可见软骨基质染色不均,乃局灶性软骨基质戮液样软化和局灶性硫酸软骨素减少的缘故。新生的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组织覆

盖演疡面,并有微血管侵人。早期软骨细胞成堆或成串增生,晚期细胞数目减少。超微结构检查可见软骨基质中工型胶原蛋白增多,以细胞周围更为明显。胶原纤维网络松弛紊乱。基质中透明质酸成分减少,聚合体和亚基体积减少,亚基聚合性降低,核心蛋白多处中断。硫酸软骨素链缩短。 软骨下骨可硬化增厚,颇似象牙,其间血管扩张充血,有新骨形成即骨赘。增生的骨鳌可位于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或突人关节腔,其基底为骨皮质或软骨下骨,可夜盖透明软骨或成纤维软骨。大骨赘可致关节半脱位。骨髓腔常被纤维软骨代替,也可形成新骨。后期有骨质疏松,还可见骨小梁微骨折和骨痴。关节附近骨质可见囊性变,囊内为薪液或脂样物质,也可为纤维组织。 【临床表现】 1.膝关节骨关节炎 ①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②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③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④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3T13:35:48.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李大伦唐汉庆 [导读]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破坏,周围反应性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关节疾患。 李大伦1 唐汉庆2 (1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中心卫生院广西来宾 546111;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076-03 【摘要】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医疗界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破坏,周围反应性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关节疾患。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等为主。随着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病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本文参考近年来治疗早期KOA的一些报道,作一总结分析。 1 非手术治疗 1.1中医 中医学认为,KOA属“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筋脉痹阻,气血不畅,积久而发。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是使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效方法。 1.1.1整体观念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中医学骨折治疗基本原则对于早期KOA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功能锻炼对于早期KOA的治疗至关重要。活动锻炼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并能有效松解关节囊、韧带的粘连和挛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力、改善力线。由于该治疗策略的原则是主动不负重,先锻炼肌力,再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能力,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症状。 1.1.2辨证论治 李肖娴[1]将本病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并根据兼症加用药物:湿热者加苍术、黄柏;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阿胶;关节痛剧加白花蛇;关节冷痛加制附片、桂枝;关节灼痛加元参、丹皮;血瘀郁热者加忍冬藤。活血化瘀止痛;五灵脂、地龙祛瘀通络;羌活、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牛膝活血,强壮筋骨;甘草调和诸药,共起活血化瘀、通络蠲痹之功。三型经过辨证施治有效率约为87.25%。 1.1.3中药疗法 郝风廷[2]用风湿伤痛膏治疗KOA,总有效率在90%以上。蒋顺琬等[3]利用刺五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进行膝关节灌注冲洗,每周1次, 6次1疗程,治疗44例,优良率达90.9%。疾病的治疗作用。王秀清等[4]使用草乌、赤芍、当归、天南星等加水煎取药液后,用浸湿药液绒布放于膝眼上,将点送电疗机的正负两极放在绒布上进行离子导入,治疗KOA患者68例,有效率为94.22%。 1.1.4针灸疗法 何勇等[5]采用艾灸膝眼、足三里治疗KOA30例,总有效率90%。戚耀等[6]取关元、气海和足三里为主穴,膝眼、阳陵泉为配穴治疗40例KOA患者,总有效率92.5%。此外,针刀本身具有针刺的优势,且针感较强,加之针刀可以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松解关节、调整力学平衡,常可达到满意疗效。杨旭辉等[7]在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内侧副韧带止点处、胫骨前缘、髌骨上下缘等痛点,局部麻醉下将针刀刺入痛点,进行松解剥离,每7d做1次,做1-3次,治疗KOA102例,结果达到优83例,良19例。 1.1.5推拿疗法 戴七一等[8]通过观察手法对兔KOA损伤的治疗作用,探索手法对KOA治疗作用的可行性。造模8周后取样观察,结果显示,手法治疗对减轻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DNA的损伤有一定的作用。鲁贵忠[9]采用推拿治疗KOA,推拿以患肢肾、肝、脾胃经脉为主;操作:推拿用轻柔缓和的手法,弹拨研磨髌骨,摇膝屈伸,促进膝关节正常滑液分泌,达到膝关节力学平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94.2%。 1.1.6综合疗法 刘洪旺等[10]辨证分型为3型: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用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并用药渣外洗患处,配合功能锻炼。经治疗2周, 86例中,痊愈52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农泽宁[11]采用针刀松解膝关节周围痛点,每周1次,共治疗4次。配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每关节2ml,每周1次,共治疗4次。通痹散(透骨草、川乌、威灵仙、桂枝、红花等共研为末,加入生姜汁调成糊状)装入纱布袋经加温处理敷于患膝并用干毛巾保温30min,每天1次,治疗4周。共治疗53例,治愈显效率为86.79%,镇痛效果66.04%,关节功能正常率为62.62%,一年复发率为12%。 1.2西医 美国风湿病学院(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 1995年提出的OA治疗指导原则以控制疼痛、减少残疾、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反应为目的。 1.2.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是治疗KOA常用有效的药物,但不能阻止骨关节炎的进展。根据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可将其分为3类:对关节软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的主要有水杨酸、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和萘普生等;对关节软骨合成有促进作用的有双氯芬酸钠、舒林酸等;对软骨合成无明显影响的有炎痛喜康等。谭宏昌[12]等,通过对156例患者,分别给予萘丁美酮和双氯芬酸钠,连续给药4周后认为,萘丁美酮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4.0%,对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效果相当。 1.2.2软骨营养类药物 氨基葡糖是关节骨基质中糖蛋白和氨基葡糖链的基本组成单元。其作用为,治疗与修复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细胞的主要成分;防止软骨组

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9年版)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担。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对我国OA 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为了及时反映当今OA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OA诊疗策略,规范骨科医生诊疗行为,自2017年6月开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关节领域相关专家,根据近年OA药物及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参考国内外OA诊疗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对原指南进行更新。 一 定义 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二 流行病学

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为OA患者。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和脊柱(颈椎、腰椎)等关节,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膝关节症状性OA(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评分≥2分,同时存在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为8.1%;女性高于男性;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即西南地区(13.7%)和西北地区(10.8%)最高,华北地区(5.4%)和东部沿海地区(5.5%)相对较低。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膝关节症状性0A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在城市人口中,手部关节OA的患病率为3%(男性)和5.8%(女性;髋关节影像学OA(采用Croft等的标准,即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存在以下影像学征象中的任意一条:关节间隙最窄处≤1.5mm;≥2分的骨赘,及上外侧关节间隙狭窄≥2分或上内侧关节同隙狭窄≥3分;其他≥3分的OA影像学征象)的患病率为1.1%(男性)和0.9%(女性),农村地区髋关节0A患病率为0.59%。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OA的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OA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尤其是症状性膝关节OA,研究认为可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近1倍。导致OA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女性、肥胖和关节损伤与膝关节OA发病有关;年龄、性别及某些特殊职业是手部OA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是髋关节OA发病的相关因素。髋、膝关节0A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8%~60.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