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十八章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1、主动、热情接诊新人院患者,安置床位,介绍住院须知、有关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通知主管医生。

2、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对特级护理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3、测T、P、R、BP。bid连测三日改为qd,体温37.5℃以上者qd,39.5℃以上者q4h,体温正常三日改为qd。qd记录大、小便;每周测量体重一次。急诊病人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相应级别护理、饮食。急诊介入、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休克病人暂禁食。

5、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特点、目的和注意事项。

6、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

7、急腹症病人未确诊前禁用止痛药或其他止痛措施。

8、按医嘱及时留取标本并送检。

9、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使病人术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信任感、安全感,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10、卧床病人定人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垫棉垫、气垫床、贴减压帖,预防压疮发生。

11、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向病人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定时进行房间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执行介入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治疗前护理

1、饮食指导:护士应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半流质食物,以防术后便秘。对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也应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

2、训练床上排大小便及胸式呼吸练习。

3、备皮:备双侧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部。

4、必要时术前作抗生素、碘过敏试验并记录。

5、术前4~6h禁食水,以防术中呕吐。

6、术前排空膀胱,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7、备好术中用药并协同病历、X光片、CT片带至介入治疗室,必要时术前半小时应用镇静剂。

(三)介入治疗后护理

1、病人回病房后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术后4~6h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患者取平卧位12~24h,注意保暖,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术侧肢体平伸、制动12h,但术侧脚趾注意活动,防止血栓发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出血,观察术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及足背动脉搏情况。

3、按医嘱及时给予抗炎、水化、保肝、止吐、支持输液、吸氧、止痛等治疗。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化疗药物、造影剂的排泄,减轻化疗药物的损害;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在2000ml以上。如出现血尿、少尿、应立即报告医生,给子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的治疗。

4、饮食指导,应少量多食,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

饮食,如面条、烂饭、鱼类、豆类、蔬菜、瘦肉,切碎煮烂,忌辛辣、油腻、刺激

性坚硬食物,为预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或清晨空腹饮温开水300ml。

(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腹痛:注意观察,鉴别腹痛性质及所致原因,必要时行化验及腹腔穿剌、超

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1、腹痛:注意观察,鉴别腹痛性质及所致原因,必要时行化验及腹腔穿刺、超

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2、恶心、呕吐:注意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呕吐原因,提高心理耐受能力。恶

心、呕吐较严重者暂禁食,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3、发热:栓塞综合症所致的发热通常不超过38.5℃,1周周内可降至正常,一般

不予特殊处理,也可适量应用退热剂,对继发性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并给予高热

护理。

4、肝功能损害: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有无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对发

生肝昏迷者按肝昏迷护理,持续给氧,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

误吸致窒息。

5、呃逆:为少见并发症,可持续数天至月月余,患者非常痛苦。因此,应加强心

理护理,分散其注意力,免除急躁情绪,以减轻、缓解呃逆症状。治疗上可采取穴

位封闭,针刺合谷、内关、翳风等穴位。

6、术后活动:介人治疗后第一天早上,拆除敷料。穿刺处无渗出,可鼓励病人

下床活动,强度以不劳累为准,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7、出院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加强营养,按时复查。

如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诊。

第三节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

一、执行介入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术前主动和病人谈心,做好健康宜教,讲解介入的目的、方法及

注意事项,列举成功的病历,以消除顾虑,增增强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介入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必要时查血型、备血。

3、有明显感染、高血压、心律失常者应治疗后再放置。

4、术前15min常规肌注安定10mg,皮下注射射阿托品0.5mg。2%利多卡因喷喉

麻醉,术前5min肌注度冷丁50mg。气道阻塞症状明显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此时要

注意保持两侧鼻孔的通畅。

三、术后护理常规

1、生活指导:术后卧床休息1-2天,两天内不要大声讲话,以保护声带。属

病人咳出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咳痰困难或术后咽喉疼痛、声嘶者可用雾化吸入并

鼓励病人轻轻咳,勿用力。

2、饮食指导:术后应禁食2h,以防咽喉麻醉作用未消失而引起误咽,2h时后

可先饮一小口温水,吞咽顺利无呛咳,方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第2天才能正

常进食。

3、病情观察: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爽中带血属正常现象,应先向胞者解释,使其加紧张,若出血较多成不止要立即请医生处理

四、术后发班的护理

1、支验内肉芽和种瘤组织生生长增生的组织通过麦架刚眼,向支架腔内生长,

形成新的气道空,尤其是在发感染的情况下更易形成肉,因此术后要加强病情现察,特期是观察体、呼吸的变化,按医属合理使用抗生生素。

2、支架移位主要是用力和紧急气管插管时发生,另外可能是支架型号偏小不能牢固固

定于适当部位。术后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成纤支镜检查

3、支架远端分部物阻塞由于支菜的放置影响气道纤毛活动和气道动力学,阻结液消除面导致支架远端分部物的积聚和阻塞,故放置支架后,子以雾化吸入,必要时使用纤支镜排除黏制分泌物。

4、出血因支架压追周田大血管造成侵蚀烂引起,多由支架型号过大造成,选择适当的型号是预防出血的主要办法。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痰中带血或出血不止,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第四节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

一、执行介入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常规

1、术前做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功能检查。

2、必要时做过敏试验。

3、穿刺部位皮肤准备。

4、术前4h禁食水。

5、术前宣教:了解病情,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相应的讲解方法,介绍

介人的目的、注意事项、过程及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三、术后护理常规

1、协助患者返回病房,测量生命体征,注意保暖,询问有无不适。

2、穿刺部位的护理:患侧肢体制动6-24h,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血,患侧肢体温度、感觉及患肢远端的动脉博动情况。凝血功能低下者应适当延长加压包扎及制动时间。拆除翻带时动作轻柔,以兔损伤皮肤,常规消毒穿刺点后用无菌慧料盖。穿刺部位要求连续换药三天。

3、观察患者局部反应情况、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

4、遵医定期复查。

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支架移位:可手术复位。

2、支架移走:有条件者用同篮取出支架,或可严密观察,如无危害者可不予处理

3、血检形成:术后遵医应用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

第五节胆道内外引流管(PTCD)与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术前抽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2、做确过敏试验。

3、术前禁食水4h

4、教会患者闭气方法。

5、穿刺部位皮肤准备。

6、术前宜教:了解病情,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相应的讲解方法,介绍介入的目的、注意事项、过程及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二、术后护理常规

1、协助患者返回病房,卧床休息,避免咳、打喷嚏、深深呼吸,测量生命体征

2、观察穿刺处数料有无血,接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

3、冲洗胆道外引流管:夹闭引流袋一侧,将配置好的抗生素溶液(庆大素8万U+生理盐水20ml)以缓慢、均匀的速度推人,如阻力较大或患者剧烈疼痛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待药液完全推入后夹闭引流管15-20min后开放引流袋一侧释放胆汁;包扎接头处,要善固定引流袋。

4、观察胆汁颜色、性质、引流量及引流是否通畅,并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

6、术后给予清淡、易消化、半流食饮食,少量多餐,忌油制激性食物察远期并发症。肿瘤向支架内生长或支架两端肿瘤组织增长引起梗阻,食物团块嵌

塞支架引起梗阻,再次出现吞咽困难以及呛咳等应及时就诊。

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食物嵌塞:嵌塞之食物可用内镜取出或探条推入胃内。

2、胃食管返流:使用抗酸药物多可控制。

3、疼痛:注意加强巡视,做好解释工作,如疼痛剧烈在排除食管破裂后可遵医瞩对症止痛处理。

4、出血血:少数患者会出现少量出血,一般对症止血处理即可。

5、再狭窄:可再放置另一枚支架来解决狭窄。

6、支架滑脱:早期严禁进食固体食物、止吐措施得当可减少其发生率。一旦支架移入胃内,可用胃镜嵌取。

第七节输尿管内涵管置入或支架术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介绍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

2、全面了解病史实验记录:如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穿刺局部

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3、指导患者进行屏气练习,屏气10~15s,然后缓慢呼出,以备术中定位准确。

4、术前禁食4h,除去饰物、内裤,排空大小便,更衣,对有紧张、焦虑者,术

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

5、测T、P、R、Bp并记录,携带CT片护送至CT室。

(二)术中护理

1、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或俯卧位,双上肢上举。

2、术中配合:以CT引导为例。

(1)热情接待患者入室,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2)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平卧或俯卧于CT台上。

(3)嘱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协助医生做好体表定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备好器械台,准备物品,药药物,协助医生用碘伏消毒剂剂,行行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并铺无菌单。

(4)配合医生带无菌手套,提提供注射器,生理盐水及穿刺针,并抽取1%利多卡因麻醉药,询问有何不适,给予安慰。

(5)协助医师包扎穿刺点。

(6)护送病人回病房,注意随访及卫生宣教。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2~4h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嘱患者多饮水。

2、发热: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7.2-38℃之间,与穿刺损伤有关,除常规用抗菌素3~6天预防感染外,可不做特殊处理,2~3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3、腰部疼痛;与穿刺损伤有关,一般疼痛均能忍受。

(四)健康教育

1、定期复查: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象,肿瘤标志物及CT检查等,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可反复多次就诊。

3、饮食指导:应进食清淡、低脂肪、低胆固固醇、高糖类、丰富纤维素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除

4、卫生宣教: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康复。

第八节经皮穿刺瘤体内注药治疗的护理常规(PCI或PEI)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介绍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全面了解病史实验记录:如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穿刺局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3、指导患者进行屏气练习,屏气10-158,然后缓慢呼出,以备术中定位准确。

4、术前禁食4h,除去饰物、内排,排空大小便,更衣,对有紧张,焦虑者,术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a。

5、测T、P、R、B即p并记录,护送至T宽。

(二)术中护理

1,手术体位:果取平卧位或俯卧位,双上肢上举。

2、术中配合:以CT引导为例

(1)热情接待想者人室,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2)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疾病診断及手术名称,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平卧或俯卧于CT台上。

(3)属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协助医生做好体表定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备好器械台,准备物品,药物,协助医生用碘伏消毒剂,行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并铺无菌单。

(4)配合医生带无菌手套,提供注射器,生理盐水及无水酒精针,并抽取1%利多卡因麻醉药,询问有何不适,给予安慰。备好药物,协助医生配置混合液,碘化油,无水乙醇。

(5)注射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疼痛明显者给予安慰,必要时肌肉注射止痛药。

(6)手术结束前,提供1%的利多卡因,协助医生边退针边注入利多卡因,封闭通道,防止无水乙醇返流引起疼痛。

(7)按出无水酒精针,协助患者包扎穿刺点。

(8)护送患者回病房,注意随访及卫生宣教。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2-4h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穿制点有无滲血,观察患者腹部特征,术后局部皮肤颜色,如出现局部胀痛、出汗、面色潮红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常规行保肝,止血,及抗生素治疗。

2、发热:因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发热,常在术后数小时发生,1-2天达高峰,体温一般为低一中度发热36.7-38.5℃,达39℃的少见,可物理降温或用消炎痛栓塞肛。

3、腹部疼痛:由于使用化疗及无水乙醇,局部组织缺血,水肿,坏死引引起,多局部限于穿刺部位,有时见于右肩部或剑突下,术中用用1%利多卡因封闭通道,一般疼痛均能忍受。

4、严重并发症很少,均可保守治疗,包括腹腔内出血,胆管炎或胆管损伤继发黄疸,胆汁血症,动门静脉分流与休克,由乙醇返流门静脉所致肝硬梗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均不明显。

(四)健康教育

1、定期复查:出院后定期复査肝功能,血象,肿瘤标志物及CT检查等,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可反复多次就诊。

3、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4、饮食指导:应进食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糖类,丰富纤维素饮食,避免刺激性失误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排除毒素。

5、卫生宣教: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康复。

第九节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术前详细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介绍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全面了解病史实验记录:如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穿刺局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3、指导患者进行屏气练习,屏气10~15s,然后缓慢呼出,以备术中定位准确。

4、术前禁食4h,除去饰物,内裤,排空大小便,更衣,对有紧张,焦虑者,术前30min肌注地西泮10mg。

5、测T、P、R、Bp并记录,护送至CT室。

(二)术中护理

1、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或俯卧位,双上肢上举。

2、术中配合:以以CT引导为例。

(1)热情接待患者入室,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2)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平卧或俯卧于CT台上。

(3)嘱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协助医生做好体表定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备好器械台,准备物品,药物,协助医生用碘伏消毒剂,行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并铺无菌单。

(4)配合医生带无菌手套,提供注射器,生理盐水及穿刺针,并抽取1%利多卡因麻醉药,如多次反复定位,要做好患者工作,询问有何不适,给予安慰。

(5)妥善固定引流管,护送病人回病房,注意随访及卫生宣教教。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2~4h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发热:常在术后数小时发生,1-2天达高峰,体温一般为低一中度发热36.7~38.5℃,达39℃的少见,可物理降温或用消炎痛栓塞肛。

3、腹部疼痛:引流管置人后会因为咳嗽、喷嚏等引起局部疼痛,可向患者讲明原因,消除紧张心理。

(四)健康教育定期复査: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象,肿瘤标志物及CT检查等,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可反复多次就诊。

3、饮食指导:应进食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糖类、丰富纤维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卫生宣教: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康复。

第十节放射粒子组之间植入治疗肺癌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应针对每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人文关怀,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信心,交谈过程态度和蔼,措辞适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请已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

2、术前宣教: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此种技术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期,术中的感受,术后可能出现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患者获得有关信息,同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教,并妥善保存于病例中。

3、术前准备:准备治疗区皮肤及各种皮试,术前30min给予止血药、镇静药,有哮喘、

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术前常规备氧。

4、营养支持:监督患者膳食,合理搭配,给予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少渣易消化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二)术中护理

1、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

2、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3、根据术中病情的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三)术后护理

1、嘱患者充分卧床休息。

2、呕吐时应遵医嘱给予灭吐灵20mg肌注。

3、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4、监测生命体特征,及时掌握患者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情况,是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四)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出血、气胸: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咯血,发热、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肺肺不张等现象,术后给予患者侧卧位,利利于止血、引流,防止肺不张,同时备好急救物品和药物,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2、粒子浮现和肺栓塞:术后常规照X线胸片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血,伴心跳加快、紫钳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勿深呼吸,剧烈咳嗽或用力活动,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五)防护指导

1、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给患者做检查、处置,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入的一侧,应与粒子植入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操作动作要轻快,避免长时间受照射,必要时使用铅围裙,来保护医务人员。

2、排泄物、分泌物的防护:呼吸,消化系统肿患者的痰液,呕吐物或大小便应使用滤液,防止粒子浮出,污染环境。

3、周围人群的防护

(1)患者间的防护:接受粒子植入患者尽量居住同一病房,并在房门、床前挂醒目的警示,患者不要随意串病房,向患者讲解防护的重要性。

(2)患者与家属间的防护:体内植入粒子的患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孕妇、儿童与患者要保持一定距离。患者不要抱幼儿,家属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人的一面防止长期受照射,影响身体健康。

第十一节肝癌射频治疗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治疗前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多弹头集束射频治疗的特点,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医护人员员的准备:充分了解射频治疗肿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参加病例大讨论。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手术中的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紧急处理。

3、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前的心电图,胸片、B超、CT三大常规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如发现异常,先进行治疗,待结果正常后再进行射频治疗。

4、皮肤的准备:治疗前一天清洁皮肤,常规备皮。

5、术前用药:术前30min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6、肠胃道准备:术前晚流食、术晨禁食。

7、麻醉会诊准备:请麻醉科会诊。

8、静脉通道准备:下肢留置静脉新型双尾针。

(二)术中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治疗前房间应空气消毒,凡进入治疗间人员必须更换拖鞋,洗手,换衣服,戴无菌口罩、帽子,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2、病人准备:根据病变的位置,摆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术中的部位,将电极片黏贴于患者大腿内侧,平整固定好。

3、仪器、器械准备:术前应常规检查各项仪器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器械准备是否齐全。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一般选用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CT引导下将电极针插于肿瘤部位。治疗中进行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5min测量一次并记录,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表情及肢体皮肤颜色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积极处理。治疗开始时,由于功率低、组织温度不高,患者一般无异常,随着治疗功率的加大,肿瘤组织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少数患者有大汗、心率加快等反应,术中应配合医生观察参数并认真做好记录。

4、液路管理:在下肢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接三通管,便于麻醉师操作和护士术中临时用药,防止术中意外地发生。

(三)术后护理

1、治疗完毕,穿刺点用无菌纱布包扎,必要时用腹带,待病人清醒后观察无任何不适方可用平车送回病房,嘱病人平卧6h,卧床休息24h。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

2、术后禁食至肠蠕动恢复,食清淡软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minl次,连续6次平稳后改1~2小时一次,次日8点停止。

4、遵医嘱给予止血、保肝治疗。

(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发热: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必要时给予补液治疗,体温高于38.5℃,可用物理降温措施或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并鼓励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基础护理,出汗多时,及时更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舒适,年老体弱者,退热时出现大汗淋漓、应密切观察,防止虚脱等现象。

2、疼痛:出现疼痛是因为治疗后肝组织炎症,水肿,肝被摸张力增加所致,轻度疼痛一般无需特殊护理。疼痛明显,可服用镇痛药或肌肉注射曲马多、杜冷丁等。

3、感染:为防止感染的发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

肺癌介入化疗后的护理

肺癌介入化疗后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晚期肺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的护理对策。结果在肺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控制和杀伤癌细胞,延长生存时间;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深入了解肺癌介入化疗后的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术后感染及血栓的形成,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肺癌介入化疗护理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手术病例仅占全部肺癌病例的20~30%,约30~40%的病人在确诊时为局部晚期,40%的患者确诊时发现远处转移。肺癌的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治疗,即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1]肺癌介入化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新方法。我科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支气管动脉灌入化疗术治疗晚期肺癌40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平均51岁。其中鳞癌28例,腺癌12例。左肺中心型10例,左肺上叶15例,右肺中心型8例,右肺上叶7例。分期均为Ⅲ、Ⅳ期。治疗效果:症状完全缓解26例,其中4例术前肺不张,化疗后瘤体消失、肺复张;部分缓解9例、无效5例。近期有效率达83.3%,随访12个月,其中5例死亡。

2治疗方法 病人平卧手术台上,常规消毒辅巾,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后运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在X线透视下放置4F 导管,经腹主动脉逆行向上,选择性地插入左或右侧支气管动脉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或摄X线片,观察肿瘤部位、形态与肺组织的关系及血供情况。确保留置导管于支气管动脉内,将术前准备的化疗药物缓慢推注进血管内。手术完毕,拔管穿刺部位用绷带加压包扎回病房。 3护理 3.1术前准备 ①常规做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胸部摄X线或胸部CT等检查。②术前做碘、青霉素与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本组1例发生碘试验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中所用造影剂为优唯显。③腹股沟区备皮,术前6h禁食,4h禁水,女病人常规留置导尿管。④根据癌肿的性质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准备好抗癌药物;⑤向病人介绍手术方式及手术必要性,术后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以及与普通手术相比较的优点等,使病人从心理上可以接受并积极配合。 3.2术后护理 ,遵医嘱测血压、足背动脉搏动,3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4h测量1次,因导管在动脉血管内操作有损伤血管使血管穿孔和血管壁撕裂,引起内出血的危险。如果发现血压低于90/60mmHg (1mmHg=0.133kPa)应立即采取措施。本组30例术后生命体征均正常,无内出血。,制动24h,并在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注意观察穿

CABG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大血管外科ICU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冠心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官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冠状动脉血流不同程度的减少,心肌血氧供应与需求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病。外科治疗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评估】: 1、按体外循环术后评估 2、病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吸烟史。 3、心绞痛类型及规律:评估心功能、EF值。 4、心电图:有ST段及T波改变。 5、辅助检查: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胸片等。 【常见护理问题】: 1、围术期心梗与动脉痉挛、血运重建不完全有关。 2、低心排血量与术前心功能差及心脏手术有关 3、心律失常与心肌灌注及血容量不足有关 4、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与下肢大隐静脉取出有关。 【护理措施】: 1、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 2、围术期心梗的护理措施 (1)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ST~T弓背上抬、T波改变和心肌缺血情况,连续3天定时做床旁心电图检查,每天复查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 (2)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3)术后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有效应用抗凝、抗聚类药物,确保血管桥的通畅,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血、胃肠道不适等。 (4)保证氧供,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心肌的耗氧。 3、循环维护 (1)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脉压差、中心静脉压、监测心指数、心排血量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尽早发现低心排看,及时处理。 (2)遵医嘱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以增强心肌

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末梢循环。术后早期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输 出量,保持液体平衡。 (3)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镇静以提高氧分压,减少组织氧耗,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4)记录每小时出入量,监测尿量,观察有无肝脏肿大及胸腹腔积液。及时查血气,监测电解质及酸碱,保持内环境紊乱。 (5)观察体温及四肢末梢的情况,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6)经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者,循环仍无改善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 4、心律失常 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心律的变化,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 (1)室性早搏注意补钾,维持血钾在4-4.5mmol/L,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窦性心动过速原因为,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或患者应激状态所致,给予 充分镇静,给予强心药物治疗。 5、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 (1)观察下肢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或感染迹象。 (2)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并观察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3)抬高患肢15~30°,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预防组织水肿;间断活动患肢,防止血栓形成。 (4)术后24小时拆除弹力绷带。 6、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监测血糖,必要时给胰岛素,开始进食后,给予糖尿病饮食,并尽可能使用术前口服的降糖药及剂量。 【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切忌情绪波动,注意休息,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服用药物,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护理评价】: 1、无围术期心梗发生,或围术期心梗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病人能安全的度过术后危险期,无出血、酸碱紊乱等并发症发生。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肺癌化疗时的肺癌护理常规一定要做好。 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象,每日护理查房问诊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等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记录。除做好病房、被褥消毒外,还要做好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其他病房走动,减少探访,避免交叉感染。嘱患者不要随便抠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 2.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轻、中度腹泻的患者,观察评估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及肛周皮肤受刺激情况,协助患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告知患者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心理护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人员通过做好四要素而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4. 预防肌肉酸痛反应。常发生于化疗2~3天,多数1周左右恢复正常。除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外,应注意向患者解释,让其知道这种症状是可逆的。并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按摩酸痛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理疗。 5. 预防皮肤毒性反应。嘱患者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6.预防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在床边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药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觉安全。 7.预防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水肿,严重者出现浆膜腔积液。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特别是要督促患者按医嘱使用激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及周围水肿变化。出现水肿时予以评估水肿情况,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严重时的周长,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增加静脉血回流,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防止擦伤皮肤。 8.预防超敏反应。患者出现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超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吸氧,应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物,直至恢复

(完整版)肺癌护理常规

肺癌护理常规 一、概念 肺癌为原发性支气管癌的简称,是目前严重威胁人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临床特点 有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有咳嗽、咳血、喘鸣、胸闷、气急、发热及体重下降,由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有疼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Homer 综合症。 三、护理目标 (一)尽量避免或减少化疗副作用的发生。 (二)病人与家属能诉说焦虑的心理感受。 (三)病人与家属诉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和疾病知识方面的问题。 (四)能说出保证必要的营养摄入对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有意义。 (五)能说出调整饮食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搭配。 (六)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逐步实现部分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七)病人睡眠充足,能输出至此的表现及预防方法。 (八)能说出早期褥疮的表现及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避免发生。 四、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疼痛 (二)发热 (三)呼吸困难 (四)营养不良

(五)出血 (六)肺不张 (七)其他并发症 (八)胸管及引流 (九)化疗 (十)放疗 (十一)教育需求 五、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 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 家庭支持情况。 5. 体重、营养状况 6. 呼吸系统基础病史及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7. 早期症状:咳嗽、咳痰、痰量及形状:咳血(量、次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缺氧症状:浮肿。 (二) 持续评估 1. 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 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治疗。 4. 病情及主要症状。(1)发热、咳嗽、咳痰、痰量及形状。(2)咳血:量、次数。(3)胸痛、呼吸困难、缺氧症状。(4)有无浮肿。 5. 胸腔引流量、色、性质、管周敷料及局部皮肤情况。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了解病人心脏及循环情况、既往治疗过程、用药及有无药物过敏反应等。 2、协助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完成心肺功能、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磁共振、胸部影像及生化等检查。 3、减轻心脏负荷适度安排病人的活动与休息,对不能独立完成的活动,给予适当的协助。保证充足的睡眠。 (1)对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发绀的病人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2)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3)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常。 (4)避免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4、长期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鼓励多食动物蛋白及含钾高的食物。 5、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6、水肿明显者,遵医嘱给予低盐饮食。 7、服用洋地黄及利尿剂者,注意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8、指导并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的方法。 9、指导病人缓慢深吸气后缩唇吸气,可将气管内的分泌物由下往上推,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上移而咳出,利于肺扩张,预防肺不张。 10、术后由于留置各种管道,活动受限,为预防并发症,向病人讲解翻身及肢体活动的重要性。 【术后护理】 1、入住监护病房,按全身麻醉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心电图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室性心

动过速等症状,术后常规做全导联心电图。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观察病人是否存在与呼吸机对抗,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等。拔除气管插管后血气值应保持在正常范围。 5、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定时吸痰,拔管后每1~2小时协助深呼吸及咳嗽1次,定时给予雾化吸入;无法自行咳痰者,协助咳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 6、定时观察尿量的变化,是否存在因循环血量不足而造成的少尿或无尿,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在心电监护下指导病人进行活动,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床上坐起;第二天可在床旁椅上坐数分钟;第三天协助病人床边走动,一旦出现疲乏、气急、脉率过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评估对介入手术知识缺乏的患者及其家属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应耐心讲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做好解释工作,减轻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②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需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确定检查结果符合手术标准后,方可制定制定治疗计划。告知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咳嗽、咳痰及大小便。 2、术后评估 ①手术的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 ②一般评估:生命体征、氧饱和度、静脉穿刺情况 ③特殊评估:伤口敷料有无出血,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 ④重点评估:疼痛、双肺呼吸音、皮肤完整性 ⑤营养状况:进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⑥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疾病的接受程度。 ⑦用药情况:一般药物及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二、术前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方法,如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术、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具体方法、过程及术中需注意的问题,说明介入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指导患者加强营养,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术前夜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①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的方法,患者在CT引导下,常规消毒一侧腹股沟动脉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经皮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导管沿动脉向心方向插入达同侧支气管动脉时,注人造影剂2-3ml,经屏幕观察造影剂流向靶血管时,即为满意。②支气管动脉灌注的方法。将准备好的抗癌药物,一般为2-3种,分别溶人40-lOOml等渗盐水中,用注射器抽吸后,逐一用手法经导管注入支气管动脉,所有药物可在15-30min注完。③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法。在灌注术后,若肿瘤血管较丰富,导管进入供血动脉较深,该动脉与脊髓动脉无关联,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时,可在灌注后,再注入栓塞剂。 三、术后护理:①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以后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观察足背动脉情况,连续6次正常者可改每4h l次。术后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嘱患者有尿意及时排尿,防尿储留。②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静卧24h,避免大幅度的翻身,可每隔2h活动1次肢体。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⑧术后2-3h,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障碍、偏瘫,甚至截瘫、尿潴留等情况,应注意观察记录,发现异常通知主管医师。④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应通知医师,并遵医嘱处置。⑤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肋部疼痛,应注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精神紧张,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X章介入医学中心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不知晓自己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营养状况(营养筛查评估单)。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血管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检查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后观察对照。 3.术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检验项目。 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练习卧位使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 5.术前准备: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备皮,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备皮范围;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若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安眠或镇静药物。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 6.手术日准备:着清洁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妆;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无误,做好交接。 7.用物准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 二、术后护理常规

1.患者交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了解术中情况,交接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况,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况;非血管介入患者观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等。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术后饮食一般术后3~4h内禁饮食,后根据病情改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胰腺癌粒子植入、腹膜后粒子植入患者遵医嘱禁饮食;食管支架、鼻肠管置管术后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应饮食护理。血管介入术后患者鼓励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 4.术后活动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不同采取合适的体位。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8h,绝对卧床24h,24h后拆除加压绷带后可下床活动,避免腹压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及用力排便。非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根据病情,手术当日可下床行室内活动。 5.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通畅;根据引流袋的类型按规定的时间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等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肺癌患者的护理

肺癌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肺癌(lung cancer)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肺癌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3~5:1,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肺癌按细胞类型分为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鳞癌):在肺癌中最多见。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预后最差。 (3)腺癌:多发生血行转移。 (4)大细胞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癌肿沿支气管管壁并向支气管腔内生长,可造成支气管腔内部分或全部阻塞;亦可直接扩散侵入邻近肺组织,并穿越肺叶间裂侵入相邻的其他肺叶。还可侵犯胸壁、胸内其他组织和器官。 (2)淋巴结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达到肺门或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或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肺癌侵入胸壁或膈肌后,可自腋下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肺癌的晚期。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体循环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二、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肿瘤增大后,常出现: (1)刺激性咳嗽; (2)血性痰,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3)少数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2、晚期除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大量积液可引起气促。 (5)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有时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7)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可侵入纵膈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水肿、臂痛、上肢静脉怒张和运动障碍,同侧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

肺癌护理常规

肺癌护理常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肺癌护理常规(一)定义 肺癌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也称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二)临床表现 1、肺部症状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短及胸闷。 2、肺外表现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受压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大量血性胸水、杵状指、骨关节病。 3、胸外转移表现晚期多出现疼痛、胸水。 4、全身表现厌食、体重下降消瘦、全身乏力、最后出现恶液质。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切除,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 3、疼痛与手术创口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四)观察要点 1、术前观察: (1)呼吸道症状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症状。 (2)生命体征的变化。 (3)潜在并发症感染、贫血、营养失调。

2、术后观察: (1)生命体征呼吸加速,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缺氧;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增快往往提示血容量不足。 (2)内出血若术后3小时内胸液量每小时在200ml或以上,呈鲜红色并伴有血容量不足的全身表现以及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可考虑为活动性出血。 (3)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颜色及性状。 (4)有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恢复情况。 (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肺炎、肺不张、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观察呼吸道症状、改善呼吸功能,给予低流量氧吸入,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助排痰,嘱病人戒烟。 (2)咯血的病人,要备好抢救用物,做好抢救准备,以防发生窒息。 (3)加强口腔卫生,及时处理口腔慢性病灶。 (4)改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严重贫血者予以输血,提高机体抵抗力。 (5)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 2、术后护理 (1)动态检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术后4小时内,每30-60分钟测量一次,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必要时检测血气,并做好记录。 (2)持续低流量氧吸入。根据肺叶切除大小,考虑呼吸代偿情况,酌情增加氧量和时间。注意氧的湿化,必要时给予面罩吸入,观察PO2和PCO2的变化。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精选.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痰液的量颜色性质 (2)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排痰方法,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4)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皮肤弹性 (2)嘱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3)静脉补充营养改善营养状况 (4)每周称体重一次 3、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有关 护理目标恶心呕吐症状好转 护理措施(1)评估呕吐物的量和性质,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程度?(2)化疗前后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物 ?(3)恶心、呕吐时鼓励病患作深呼吸,若有呕吐时则鼓励漱口。 ?(4)恶心时可以在胃部冷敷 ?(5)鼓励少量多餐,避免胀气,可吃酸味食物以抑制恶心、呕吐 4、口腔粘膜改变: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口腔粘膜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和评估口腔粘膜情况 ?(2)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或海绵刷牙餐前餐后及睡前漱口?(3)预防性口腔用药用漱口液,化疗期间口含碎冰,减少口腔粘膜?炎的发生 ?(4)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5、有感染的危险:与治疗的影响、疾病的影响、侵入性操作、免疫缺陷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未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应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留置颈静脉导管应定时冲管、更换辅料,保持管口清洁干燥通畅, 密切观察针口及周围皮肤情况 (4)限制探视,禁止与已知感染(如感冒)的探视者或工作人员接触

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课件)

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 一、病因 1。吸烟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为致癌的主要物质,国内调查显示 80%-90%的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女性约19。3%— 40%与吸烟有关. 2.职业已被确认的职业致癌因子有石棉,二氯甲醚,煤烟,焦油,烟草的加热产物等。 3。空气污染如室内被动吸烟,烧煤取暖产生的物质,城市中汽车的废气,工业废气,城市发病率大于农村. 4.电离辐射肺是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之一,大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5。饮食与营养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低或血清维生素A低,得肺癌的危险性高。 6.其他肺部慢性炎症、结核瘢痕、遗传因素等对肺癌的 发生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病理分类 (一)按解剖学分类 1.中央型肺癌(指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癌) 2.周围型肺癌(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 (二)按组织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大类. 1。非小细胞癌包括: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特点:最常见的肺癌. 与吸烟的关系最密切. 鳞癌细胞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多。对化疗、放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2)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特点: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大.3).腺癌:女性多见。特点:出现症状相对较晚。恶性度介于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差。......感谢聆听 2.小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特点: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较其他类型敏感。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首发症状. (2)咯血:多为持续性痰中带血,当癌肿侵犯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3)胸痛: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时,患者出现持续、固定、剧烈的胸痛。 (4)呼吸困难:因肿瘤压迫大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5)声音嘶哑:因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致纵膈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6)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压迫上腔静脉,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上肢水肿以及胸 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引起头痛,头晕. 2。全身症状 (1)发热:多由继发感染引起,肿瘤坏死也可引起癌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2)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瘦、明显乏力。 3.癌肿压迫与转移 (1)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表现为颅内高压的征状,如头痛,呕吐,眩晕,复视,脑神经麻痹,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偏瘫. (2)骨转移:转移至肋骨,脊椎,骨盆时可有局部疼痛 和压痛。 (3)肝转移:表现为厌食,肝区疼痛,肝大,疼痛和腹 水. (4)淋巴转移:锁骨上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固定而坚硬,逐渐增大,增多,可以融合,多无痛感, 淋巴结的大小不一定反应病程的早晚。 四、有关检查 (一)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肺癌的普查和诊断中占重要位置。 (二)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之一。该检查设备简单,病人安全无痛苦。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并配合刷检、活检等手段诊断肺癌。(最有效) 五、治疗要点

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周围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病情较重、老年人及自理能力较差者,协助完成肝肾、呼吸、凝血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 2、戒烟。 3、血管造影的观察及护理 (1)准备血管造影部位的皮肤,若局部皮肤存在感染或毛囊炎应更换造影部位。 (2)进行碘过敏试验。 (3)动脉造影后穿刺点压迫20分钟,并加压包扎24小时(静 分钟),若动脉搏动、皮温、皮肤颜色脉造影后,穿刺点压迫10 及感觉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营养不良者,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5、合并症的病人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6、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7、教会病人掌握进行肌肉收缩锻炼的方法。 8、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将患肢远端抬高,高于心脏20—30cm,避免关节过曲、挤压、扭曲血管及剧烈运动。 2、定时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定时观察各引流管的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 4、 5、定时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有无缺血性剧痛,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警惕有无动脉血栓或栓塞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遵医嘱定时监测气 - 1 - 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遵医嘱定时给予雾化吸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定时观察病人意识变化,注意有无脑血栓征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观察有无肠麻痹、肠绞痛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遵医嘱测量尿比重、血肌酐、尿素氮等。 5、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鼓励病人术后进行床上肌肉伸缩运动及早期离进行功能锻炼,注意有无肢体肿胀,预防血栓的形成。 6、观察有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医生。 7、术后留置多种管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病室空气培养预防感染的发生;有感染征象时,遵医嘱及时进行血、尿、痰的细菌培养。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 【概念】

心脏肿瘤护理常规

心脏肿瘤护理常规 (一)定义 心脏肿瘤是指发生在心腔或心肌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良性以左房粘液瘤最为常见,恶性以肉瘤多见。 (二)临床表现 1、心脏内血流阻塞 2、心律失常 3、栓塞及进行性加重的全身反应 4、感染征象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术前 (1)焦虑与可能发生猝死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活动可致瘤体碎片脱落,瘤体碎片栓塞脑血管引起肢体瘫痪有关。 (3)有猝死的可能与粘液瘤瘤体阻塞房室瓣瓣口,变换体位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5)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6)血栓与粘液瘤质脆易碎,碎片随血流栓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关。(7)潜在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 2、术后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脏手术、血容量不足、严重的心律失常、水电解质失衡等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呼吸不畅、伤口疼痛等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配合、康复知识。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观察有无栓塞的情况:如有栓塞,四肢及末梢可出现麻木,甚至无脉症。(4)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患者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无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降低患者猝死的可能性。 (5)观察心理情况,避免情绪激动,以防发生猝死和栓塞。 2、术后: (1)中枢神经系统监护,评估有无栓塞征象。 (2)心血管系统监护。 (3)呼吸系统监护。 (4)肾功能监护。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引流液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营养。 (3)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急变换体位,以防发生猝死和栓塞。 (4)观察有无栓塞征象:如有栓塞,四肢及末梢可出现麻木,甚至无脉症。(5)密切观察其有无心力衰竭症状,发现血压下降、测不到,神志不清,应考虑有瘤体阻塞房室瓣瓣口可能,应立即将患者置头低足高位,或将患者倒立,尽快解除阻塞情况,紧急情况下立即通知医师床旁开胸。 (6)预防感染保暖防寒,避免受凉后感冒,并发呼吸道感染。 2、术后转入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2)及时评估有无栓塞征象。 3、术后转出CICU 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_New

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

全麻介入护理常规 1 准备工作 ⑴设定合理的DSA室温度和相对湿度。DSA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低于50%应纠正,以免影响手术患者的散热和静电蓄积。 ⑵检查各种医疗仪器的放置情况,充足的电源插座板,麻醉机、除颤仪有单独的插座板,避免仪器、电缆、导线扭曲、打结或重物挤压而发生漏电事故。 ⑶逐一检查仪器的良好绝缘和可靠接地情况,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同时使用的仪器,如监护仪、除颤仪等。 2 全麻护理配合 A麻醉诱导期护理配合 ⑴患者制动:DSA护士应在全麻诱导期完成对患者四肢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⑵协助插管:为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护士可根据要求调解手术床的高度,在插管困难的情况下,护士要积极充当插管者的助手,做好仪器的传递,吸引的准备等工作。 ⑶摆放体位:插管完成后,按照手术的要求和患者目前的体位、监护物摆放位置 ⑷电极板位置等情况,快速设计出合理易行的翻身方案,指挥室内所有人员协调将患者放置到位。还要在患者身体易受压的部位放置软

1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做好心理护理,介绍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点及介入治疗的相对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 2 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耐受力,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 3 疼痛护理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晚期肿瘤、血栓形成、急性出血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做好疼痛的评估,做好相应护理。 4 术前常规准备 ⑴术前协助做好各项常规检查。 ⑵术前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 ⑶皮肤准备:术前1天沐浴,根据穿刺部位做好相应的皮肤准备。注意足背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于术中及术后对照。 ⑷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予易消化饮食,术前4小时禁饮食;如果采用全麻,需要从术前1天晚8点开始禁食、禁水。 ⑸术前训练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卧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造成尿潴留。根据手术时间及患者情况留置尿管,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⑹术前一般准备;检测生命体征;测量身高、体重,以备术中计算用药剂量;根据医嘱给药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术前30分钟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去除佩戴的饰物,活动义齿,更换清洁病员服装。 ⑺术前物品准备:备好术中可能使用的器械、材料及药品,并检查监

肺癌病人的护理常规.docx

肺癌病人的护理 肺癌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又称支气管肺癌。起病与长期大量吸烟、接触某些化学或放射性物质有关。早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胸闷等;晚期表现为全身恶病质。转移途径分为直接扩散、淋巴转移(最常见)、血行转移。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及免疫治疗。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肿瘤阻塞支气管、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 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低下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疼痛与手术所致组织损伤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 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减轻焦虑 耐心听病人的问题,减轻病人不安情绪,向病人介绍手术方案及可

能的问题,交代相关注意事项,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关心病人,动员亲属给予心理和经济支持。 2、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必要时行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3、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术后感染 (1)戒烟至少2 周; (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有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时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 (3)保持口腔卫生; (4)遵医嘱适当使用抗生素; 4、术前指导 (1)指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利于术后配合; (2)指导病人正确床上活动、大小便; (3)介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并告诉病人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 目的及注意事项。 二、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2—3 小时每30 分钟观察一次,待血压 脉搏平稳后每小时一次;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吸痰 (2)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律,病人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于处理;

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肉瘤样癌等6个基本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而对于肺癌晚期的患者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肺癌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对于晚期患者,而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于肺癌的介入治疗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在2008年期间,介入治疗肺癌患者20例,通过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术前护理 以心理护理为主,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刺激,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工作,促进疾病康复。 1.1满足患者知情欲望,消除患者疑虑首次入院患者对介入治疗概念、疗效及痛苦等知识缺乏,护士在患者入院时除做好一般入院宣教外应及时讲解介入治疗的优点,指导患者建立起合理的认知态度,对治疗有较为实际的看法和心理准备。 1.2树立患者信心耐心解释、主动服务、积极与病人沟通,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根据患者对肺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同,制定护理措施。 1.3.1对病情完全了解可采用护患共同参与模式。 1.3.2对病情不完全了解只将简单的治疗过程讲给病人,注意保护性医疗护理宣教,谈话与家属口径一致,答疑解释婉转巧妙,留有

余地,利于调整患者心态至最佳。

1.3.3对病情完全不知尤应注意保护性医疗护理,治疗护理循序渐进,多与其沟通交流,体贴关心,使其逐渐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增强抗病信心,主动配合医护工作。 1.3.4术前做好常规化验检查及相关检查、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肢体过早活动而使股动脉压迫松解致出血。嘱患者禁食,同时备好器械。 2术中护理 将病人送入介入手术室,安排舒适的手术体位,使其放松,进一步解释、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介入护士术中紧密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询问患者背部及双下肢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提醒介入医生,及时处理。 3术后护理 3.1接回介入患者,细心和热情指导并协助患者平卧,腹股沟穿刺点用沙袋加压包扎压迫6~8小时,同时肢体制动、平卧24小时。 3.2检查股动脉穿刺处包扎固定是否良好,周围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 3.3患者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远端肢体的血运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同时观察有无肢体发凉,面色发白,恶心,呕吐及胸闷、心慌等症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1、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2、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心包炎:胸口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发热、出汗、疲乏等一些全身症状。心包摩擦间是典型体征。 2、缩窄性心包炎: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下肢浮肿。主要体征为颈静脉始终。(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术前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 (2)疼痛胸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3)体液过多与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关。 (4)体温过高与心包炎症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结核、肿瘤等病因有关。 (7)焦虑与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不佳有关。 2、术后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力衰竭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感染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呼吸不畅、伤口疼痛等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配合、康复知识。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观察T、P、R、BP基本生命体征。

(2)观察活动耐力及活动量。 (3)观察饮食,营养状况。 (4)观察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情况及痰液量、颜色、性状。(5)观察水肿程度,胸腹水量,测量腹围。 2、术后 (1)循环系统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 (3)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4)肾功能监护。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6)引流液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指导进高蛋白、低盐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活动: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心肌做功加强而引发心力衰竭。 (4)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按专科药物护理常规。 (5)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准确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7)腹水量多者,每日测腹围,观察体重变化。 (8)加强皮肤护理,水肿、腹水患者预防压疮发生。 2、术后转入CICU 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利尿药和血管收缩药(多巴胺),以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使用洋地黄,控制心率,注意监测血钾含量。 (3)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4)控制液体入量,避免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第X章介入医学中心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不知晓自己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营养状况(营养筛查评估单)。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血管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检查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后观察对照。 3.术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检验项目。 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练习卧位使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 5.术前准备: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备皮,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备皮范围;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若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安眠或镇静药物。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 6.手术日准备:着清洁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妆;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无误,做好交接。 7.用物准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 二、术后护理常规 1.患者交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了解术中情况,交接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况,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况;非血管介入患者观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等。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术后饮食一般术后3~4h内禁饮食,后根据病情改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胰腺癌粒子植入、腹膜后粒子植入患者遵医嘱禁饮食;食管支架、鼻肠管置管术后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应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