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历年名词解释详细

工程材料学历年名词解释详细
工程材料学历年名词解释详细

工程材料学历年名词解释

制作人:米爷

独家共享qq群:315534211

(近年试卷中出现的工材的名词解释,时间仓促,如有错误望君见谅)

1、相:是指金属或合金中成分结构和性能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加工硬化:在材料冷加工过程中,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使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3、调质: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4、马氏体: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5、同素异晶体:同一元素或同一成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06-07)

6、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7、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其理论结晶温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8、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他办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者几种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

9、本质晶粒度: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10、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抵抗软化)的能力

11、同素异构:固态晶体随温度的变化,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12、结晶:金属与合金自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13、枝晶偏折:一个晶粒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

14、包晶反应:一种固相和液相反应生成一种新固相的反应

15、强度: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6、回火脆性:淬火钢在某些温度内回火时,产生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

17、间隙固溶体:溶质与原子溶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层深度是指由工件表面到马氏体区(50%M+50%P)的深度

19、共析转变: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和结构完全不同的新固相

20、再结晶: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

21、耐回火性: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22、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在过冷到临界点以下时编程不稳定状态过程。

23、同素异晶性:同一元素或同一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24、晶体: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态物体。

25、变质处理:液态金属进行铸造时,为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而加入其他物质作为人工晶核的处理方法。

26、固溶处理: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铬元素:提高淬透性,锰:强化铁素体,钛元素:防止晶间腐蚀

以下材料用作默写(旨在帮助同学们检查是否已经背熟)

珠光体

过冷度

合金

本质晶粒度

调质

马氏体

结晶

合金

调质

枝晶偏折

淬透性

共析转变

再结晶

珠光体

调质

加工硬化

共析转变

再结晶

耐回火性

调质

加工硬化

回火稳定性

同素异构

过冷度

马氏体

相过冷奥氏体

变质处理共析反应

过冷奥氏体耐回火性

高温回火脆性固溶处理

合金铸造性能淬透性

合金马氏体

包晶反应回火脆性

强度相

回火脆性同素异构体转变间隙固溶体晶体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等

1、微观经济: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后果。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宏观经济: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中运行的主要问题: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和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2、需求的概念: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个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Qd=f(p)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点之间的弹性;需求的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4、均衡:经济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 5、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满足程度的变化。效用函数: U = f ( X1 , X2 )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的满足水平或效用指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经济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所有轨迹。 8、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方程:I = P1X1 + P2X2

2002.10-2016.10月00312自考政治学概论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00312自考《政治学概论》历年名词解释题 1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和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P57 2.多党制: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P258 3.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P163 4.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P152 5.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P54 6.契约论:契约论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P45 7.政体: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对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是最高政权机关内部权力分配的形式。P147 8.一党制: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P261 9.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亦即国家主权是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P380 10.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P286 1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P6 12.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P50 13.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P142 14.政治体制:就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治性的团体组织等)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P339 15.两党制: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P252 16.君主制:是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P149 17.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P202 18.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物质力量、制度力量、精神力量的有机总和。P369 19.政治发展途径: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问题。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P332 20.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P179 21.单一制:是将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又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两种。P164 22.马基雅维里:近代意大利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家,权术政治论的代表人物。著有《君主论》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微观部分 1.机会成本 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 2.市场失灵 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部性;(2)公共产品,即对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国防,空间研究,天气预报等;(3)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很难进行;(4)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5)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6)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 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就可以更自觉的利用计划、法律或其他非经济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这样,社会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社会经济运行更加协调。 3.规模报酬 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化时,产出的变化率。描述的是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之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会进入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4.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题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理论。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进行生产时,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将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会计考试名词解释答案

需要掌握的名词: 1、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是指企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 发生、其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因而由本年收益补偿的各项支出。(资本性 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2、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 致、相互可比。P6 3、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属于估计性质 的事项,要稳妥、谨慎从事,留有余地。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 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不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P26 4、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 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确认、计量的依据。P28 5、重置成本: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6、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 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7、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 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 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8、存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 程中的在产品、准备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明显区 别于固定资产的特点:不是自用)P86 9、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 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债券、资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 衍生金融资产等。P101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是即被指定为口供出售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以 及除以下各类资产类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 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 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没有划分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P109 11、无形磨损:固定资产由于科技进步而在价值上的损失。(有形磨损:又称实物磨 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的过程在所发生的实体上的磨损或损失。) 12、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 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P152 13、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非货 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以外的其 他资产。)P154 14、资本公积: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特定来源取得的由 投资人共享的部分。它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6 15、股本溢价: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 票面值总额的数额。(资本溢价: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 差额,它是资本公积中最主要的项目。P206) 16、期间费用:企业本期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不能归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因而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P228 17、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

运动训练历年名词解释

历年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4、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论。 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水平,是运动成绩组成部分 6、运动成绩: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7、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8、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9、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补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10、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1、训练规律: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13、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14、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15、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6、周期安排原则: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依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运动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动态节奏,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度。 17、适宜负荷原则: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18、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19、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20、适时恢复原则即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21、训练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以身体练习或心理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刺激的反应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前者称心理负荷,后者称生理负荷。 22、运动训练方法:是指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3、运动训练手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历年考古试题

2007北大 -------------------------------------------------------------------------------- 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 论述: 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 3、东汉洛阳城特点 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 北京大学2005 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 1、金石学 2、裴文中 3、碳十四测年技术 4、朱封大墓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 7、低温釉陶 8、汉代铁官 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 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2003年考题 考古学通论 名词 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 论述 1莫维斯线述评 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 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 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 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大2004年考题 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 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还有长沙窑 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

嗯嗯 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 -------------------------------------------------------------------------------- 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名词解释: 三大气候信息库 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 论述: 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 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 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川大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 二、简答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研究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唐高宗至德宗时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三、论述 1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2、三星堆及蜀文化发现与蜀文化的研究新进展 3、西汉长安城布局及近十年考古的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完整word版)历史名词解释(笔记整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亦称《欧洲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9~10日,第46 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激烈辩论,终于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最迟于1999年1月18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共体一体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埃维昂协议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于1962年3月18日在法国埃维昂签订。协议规定1962年3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的国家,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法国3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现凯比尔港)的海军基地,租借期15年,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3年的经济援助。法国公司则保持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3年的殖民统治。切·格瓦拉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自切·格瓦拉死后,他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

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4],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白色革命是由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在1963年发起的意义深远的改革。巴列维引入了新颖的经济概念,例如针对工业工人的分红制,开设大批由政府出资的重工业项目以及对森林、牧场资源的国有化。但最重要的改革是土地改革项目,它使伊朗传统的地主失去了影响与权力,近90%的伊朗佃农因此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在社会方面,改革给予妇女更多的权利并在教育方面投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识字军团被成立,允许年轻男性以做乡村扫盲教师的方式服完他们的义务兵役。国王有意通过此次经济与社会的改革,非暴力地重建伊朗社会。虽然白色革命为伊朗经济与技术上的发展做出贡献,但一些土地改革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 词解释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互联网及其应用》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课程代码:03142 第一章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p25) 答: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 l 分)以TCP/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l 分) 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l 分) 2.计算机网络(p32) 答: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l分)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分) 3.网络体系结构(p34) 答: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也就是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能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4. Intranet网络(p40) 答:是基于Internet 的TCP/ IP 协议构建的企业内部网络,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纯局域网,不与外网互连;另一种是与外网有限互连,即在局域网 与互联网互连处连接有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以保证内部网络信息安全。 5. 下一代互联网(p44)

答:不同于现在的互联网的互联网,其主要特点是更大、更快、更安全以及更便捷。

1. RARP协议(p53) 答: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决定与MAC地址相对应的IP地址。 2.DNS(p60) 答:DNS实际上是一个服务器软件,(l分)运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l分)完成域名和IP 地址之 间的转换。(1分) 3.IP组播技术(p63) 答:IP 组播(也称多址广播或多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 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TCP/IP网络技术。(3 分) 4. ADSL(P 76) 答:ADSL也称不对称数字用户服务线,(1分)它使用现有的一对电话线,(1分)特点是接收信息的速率大大高于发送信息的速率。(1分) 5. WLAN(p78) 答: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有线局域网不同的是, WLAN通过电磁波来传送和接收数据的。

自考《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01年10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圣训;是指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及默示,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之一。其作用为补充《古兰经》,使之具体化。最权威的圣训汇编是《布哈里圣训实录》(或《穆斯林圣训实录》)等六大圣训集。 37.星宫法院;是公元16—17世纪英国设立的一种旨在惩治不驯服的贵族,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封建进步人士的专门法院。它是专制君主行使专制权力的工具,审断案件往往任意枉法,以严刑拷问和秘密审讯为特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伊始的1641年,星宫法院被废除。 38.“二重内阁”;是19世纪末日本帝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军部权重势大,独立行使军权,成为超内阁的最重要的国家机关。“二重内阁”反映出日本帝国国家制度中的军事性和封建性,对后来日本走上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有重大影响。 39.法律重述;是经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判例法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普通法原则和规范加以重新阐明,并以法典形式编纂成册。法律重述的出版使复杂的普通法得到简化和系统化,方便了司法者的运用。 40.魏玛宪法;是1919年德国制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第一部宪法。它以专章规定“经济生活”,以“经济宪法”而著称;同时列举了较多的公民权利并标榜社会主义原则。魏玛宪法对现代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2年1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物权;是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有时又指对人们有益的、能满足需要的东西。 2.圣训;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3.军部;是指直隶于天皇的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内阁中的陆军省和海军省四个机关的总称。 4.统一商法典;是普通法系中一部具有美国特色的商法典,它是在综合过去诸单行商事法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时通行的商业判例法而制定出来的,是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结合的产物。 2004年10月 36.蛮族法典;是西欧中世纪初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的法典的总称,因日耳曼人称为“蛮族”而得名。内容为各日耳曼部族的习惯的记载,是日耳曼法成文化的产物,包括《撒利克法典》、《伊尼法典》等。37.《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最重要的一部制定法,内容广泛,涉及国王同贵族的关系,等级制、不动产法、债务关系、刑法、诉讼法和城市自治等,使国王权利受到许多限制。由于《太宪章》宣布,未经“全国公意”不得征税,非经合法裁判不得逮捕、监禁、放逐及没收财产等等,以后曾被资产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并被确认为英国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38.私犯;包括对物和对人两种。对物私犯指非法损害或破坏他人的财产,如杀害他人的奴隶、牲畜以及毁损其它物件,加害者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对人私犯指加害他人的身体或用语言、文字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 39.美国《邦联条例》;是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文件,于l777年颁布。规定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各州保留主权,国会(邦联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力主要是处理对外事务和洲际事务。l787年被美国联邦宪法所取代。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2、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 3、学田: 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4、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5、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历年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核小体 再生 分化 细胞融合技术 细胞膜流动性 polyribosome cellular respiratory voltage-gated channel diffusion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简答题: 1.G2期进入M期的调控 2.线粒体的结构特征,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机制(过程) 3.影响原代细胞培养的因素,以及自己对实验的体会 4.浓度为10的-10次方L/mol的肾上腺素能够是血糖提高50%,用学过的细胞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5.以胆固醇吸收为例,说明胞吞作用的机制 名解 denature 差速离心法 cell cycle 细胞的全能性 调节性的分泌途径 G蛋白藕联受体 细胞呼吸 co-transport nucleosome 胞质分裂 简答题 1.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因素 2.蛋白质细胞内运输的途径 3.举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细胞运动的几种方式 5.简述线粒体介导细胞凋亡 名词解释(全英语) 单位膜 易化扩散 溶酶体 染色质 载体蛋白 细胞死亡 氧化磷酸化 专能干细胞

转分化 cdk 大题 染色质to染色体 干细胞提取方式 主动运输 内膜系统 微管的组成功能与医学关系 细胞死亡类型与生物途径 名词解释3*10 英文 内膜系统 微管组织中心 吞噬作用 胚胎干细胞 atp酶复合体 决定 转座子 细胞增殖 信号斑 轴突运输 大题 ser与rer区别 na+k+泵运输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硝酸甘油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 细胞周期发生的事件 受体概念分类特点 名解: 1.endomembrane system 2.MOTC 3.signal patch 4.phagocytosis 5.axonal transport 6.transponson 7.cell proliferation 8.determination 9.ATP synthase complex 10.embryonic stem cell 论述: 1.RSR与SER的区别. 2.核膜的组成,述各部分特点. 3.什么是受体,膜受体的分类,膜受体的特点. 4.Na,K泵的机制,以及其生物学意义.

同济大学历年试题分类整理(名词解释)

同济大学历年试题分类整理(1994—2013年) ——名词解释题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可持续发展(同95) 2.逆城市化(同98) 3.城市化(同00)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四章城乡规划体制 第五章城市规划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六章城乡区域规划 1.土地级差(同94) 2.工业区位论(同98) 3.区位(同99) 4.区域规划(同99) 第七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城市居住用地(同95) 2.风玫瑰(同00) 第八章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同94)(同97)(同98)(同00) 2.城市规模(同94) 3.分区规划(同95) 4.市域规划(同96) 5.道路红线(同96) 6.城市结构(同99) 7.城市形态(同99) 8. 第九章小城镇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十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1.曰照间距(同96) 2.曰照间距系数(同97) 3.绿地率(同98) 4.配建水平(同98) 5.区划(zoning)(同99)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

1.商务中心(同95) 2.中心商务区(CBD)(同96) 第十二章居住区规划 1.邻里单元(同94)(同95) 2.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同96) 3.城市居住区(同97)(同99) 4.社区(同99) 第十三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货物流通中心(同95) 2.可达性(同00) 3.需求管理(同00) 第十四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 1.历史文化名城(同00) 2.历史街区(同00) 第十五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十六章市政工程系统规划 1.管线综合(同00) 第十七章城市规划实施 1.城市公共开发(同97)(同98) 2.土地开发(同99) 3.城市开发(同99) 4.“一书两证”(同99) 第十九章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型转化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doc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82 课程代码:0235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9.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 20.社会问题:是妨碍大多数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 21.弱关系理论:在社会网络研究中,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弱关系理论”。他认为测量社会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是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工作或交换工作的过程,可以发现在群体之间使用的主要纽带是联系不多、情感投入较少的弱关系。有学者指出,弱关系理论适用于两方社会,在重视人情与关系的中国社会,寻找工作时所使用的社会网络主要是强关系。 22.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按照一定的标准,人们之间也可以区分出不同层次,而人们所属的不同层次是高低有序的。因此,社会分层研究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不平等。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9.初级群体: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20.镜中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自我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具体的说,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 的反射。 21.社会的麦当劳化: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指出效率至上、可计算、可预测,以及可控制是麦当劳餐厅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明现代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化”。麦当劳的这些理性化原则正在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主宰越来越多的领域。瑞泽尔用“社会的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强调全球范围内各种组织的高度理性化的过程。 22.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是建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基础之上、以有效地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

生理心理学历年名词解释

1皮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意义: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2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参与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合外,由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这类小分子物质称逆信使。 3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组合而成,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内隐记忆:是非表述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5单突触反射: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 03年 1全或无定律:20全或无”规则: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2神经递质:22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 3统觉失认症59这类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 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这种失认症可能是V2区皮层以及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4朝向反射76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应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5液态智力184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历年名词解释

玻璃——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制得的非晶态材料。 水泥——水泥是指加入适量水后可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材料。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摄氏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硅质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熔铸耐火材料,轻质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 高聚物——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胶粘剂——胶粘剂是指在常温下处于粘流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永久变形,外力撤去后又不能恢复原状的高聚物。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 2 晶体结构 晶胞——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取出来的反应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重复单元。 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是把晶体结构中原子或分子等结构基元抽象为周围环境相同的阵点之后,描述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图像。 晶面指数——结晶学中经常用(h k l)来表示一组平行晶面,成为晶面指数。 晶面族——在对称性高的晶体(如立方晶系)中,往往有并不平行的两组以上的晶面,它们的原子排列状况是相同的,这些晶面构成一个晶面族。 氢键——氢键是指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空间利用率(原子堆积系数)——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成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用CN来表示。 哥希密特化学定律——晶体结构取决于其组成基元(原子,离子或离子团)的数量关系,大小关系及极化性能。 同质多晶——这种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成为同质多晶。由此所产生的每一种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晶体,成为变体。

专业理论历年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名称:综合理论(包括中外设计史和设计概论)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按照设计的目的来分类,设计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和()三大类。 2、饕餮纹又称(),它是()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3、1938年美国成立了(),简称IDSA,这一组织通过发行杂志,评选设计大奖等活动来宣传工业设计的价值,对美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针对密斯.凡德罗主张的(),后现代主义者提出“少即乏味”;针对()主张的“房屋时住宅的机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房屋时有思想的空间创造”。 5、()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纪念性陶俑群。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1918年,荷兰的几个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家和艺术家聚在一起,以《风格》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对现代设计影响很大的()。 A、荷兰“革命派” B、荷兰“青春派” C、荷兰“风格派” 2、德意志制造同盟1907年成立于慕尼黑,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团体,其代表人物是()。 A、莱特和格罗皮乌斯 B、赫尔曼.穆特修斯和彼得.贝伦斯 C、汉内斯.迈耶和密斯.凡德罗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出自() A、《论语.魏灵公》 B、《天工开物》 C、《物种起源》 4、司母戊鼎是()最重的青铜器。 A、商代晚期 B、宋代 C、明清时期 5、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是()。A、雕刻B、摩擦C、彩绘 三、判断题(共七小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14分): 1、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 2、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3、吉祥图案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清明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4、设计风格是多种因素的融合体,是设计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5、人体工程学有“起源于美国,形成于日本”之说。() 6、产品的附加值包括企业形象价值、品牌价值、情感价值、服务价值、信誉价值、文化价值等一系列内容。() 7、美国著名设计师雷蒙德.罗维曾经说过“对我来说,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 四、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纹样 2、唐三彩 3、绿色设计 4、计划性废止制 5、概念设计 6、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短文,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天有时,地有时,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没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历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人际关系学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际关系学 答: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2.角色扮演 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地缘关系 答:是依据人们的出生地或共同生活居住地域而结成的关系。 4.换位思考 答:就是站在对方的地位或立场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间题,就是以心换心,将心比心。5.班集体 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进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思想情感结合得最密切,相互影响最大的群体。 6.人际关系 答: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7.人际沟通需要 答:是指个体参与群体的需要,是人们关于形成和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8.代际关系 答:代际关系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一定年龄层的一代人同其年龄层的一代人之间的关系。9.择善而交 答:是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与何人交往要慎重,要有所选择、坚持择善而去恶的价值取向。10.亲戚 答:因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我们称为亲戚,亲属包括亲戚,但亲戚不等于亲属。 11.制怒 答:是克制怒气,通俗地说,是指避免或消除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上火发脾气的现象。12.首因效应 答:即第一印象,指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对他人形成的印象最深刻,难以改变,往往影响和左右以后的交往。 13.交往手段 答:是交往主体为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将自己的活动施加于交往对象而采取的方式或方法。 14.角色冲突 答:是指不同角色行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 15.观察法 答: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16.人际关系的结构 答: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现实中,构成或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又可以区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 17.职业道德 答: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