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成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公司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而审计费用的划分则是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审计费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服务质量和公司成本的承受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和经验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本研究将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探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规范化和市场透明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13年至2018年间审计收费和审计师行业专长相关数据,并运用多元回归、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的关系:从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两个方面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2. 不同企业类型、行业和规模对审计收费和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影响: 探究不同企业类型、行业和规模对审计收费和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差异性影响。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1. 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行业专长能否提高审计师效率,促进审计质量提高;2. 发现不同企业类型、行业和规模对审计师行业专长的不同需求,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提升和革新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应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该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来源为Wind数据库和公司年报,主要运用多元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具体研究流程如下: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构建1. 对国内外审计费用、审计师行业专长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2. 理论构建,建立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模型。
第二阶段:变量数据获取和处理1. 从Wind数据库中选取有关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和审计师行业专长数据;2. 对数据进行整合、清洗和补充,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
第三阶段:数据统计和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分类比较;2. 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3. 方差分析,发现企业类型、行业和规模对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差异性影响。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何衍浩陈思怡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4期审计收费作为联系注册会计师和委托客户之间的“经济纽带”,自从本世纪以来就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探讨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通过获取中国证券市场上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家电行业)2012年报数据,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建模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
为了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以防止内幕交易和行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我国《公司法》规定,境内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才能对外报出。
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开披露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事务所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减少审计收费当中的不正当行为,遏制利用价格手段进行的不正当竞争。
200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规章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对外披露审计信息,其中包括披露报告年度支付给所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费用情况,以及截止报告年度审计机构已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连续年限(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受轮换制度约束)。
这一规定使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有了获知会计师事务所年报审计收费情况的权利,从而在确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上更有把握以及对于社会审计行业的收入有了直观的认识。
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包括委托客户支付的审计和非审计费用金额。
近十几年来,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问题成为国内外会计学者和实务人员关心的热点之一。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经营规模和审计收费。
从掌握的文献来看,张倩(2010)进行分类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审计费用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Simunic(1980)的研究发现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具有显著性影响到因素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当年对被审计单位所出具的是否标准无保留审计报告,期末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小,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数额的比重大小,审计客户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盈利状况如何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合并报表涉及的行业数量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_基于中国内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内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张宜霞(浙江工商大学310018)【摘要】本文以中国内地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
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复杂性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而且,在会计师事务所看来,相对于有传统的常规业务流程的公司,没有传统的常规业务流程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更复杂。
研究还发现,由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SOX法案特定的制度安排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特性,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并不是以往研究结论和常识中的正相关,而是显著负相关,即上一年披露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收费反而低,产生了“极反效应”。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内部控制失效风险极反效应一、研究背景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下称SOX),SOX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每年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并要求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SOX强化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同时也因其过高的执行成本而饱受争议,许多机构和学者都对SOX引发的相关费用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费用的变化和原因。
在SOX引发的相关费用中,审计费用的增加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Eldridge and Kealey (2005)以财富榜上前1000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其审计费用,发现2004年的平均审计费用比2003年增加了230万美元,主要是由新SOX审计的要求引起的;Iliev(2007)发现后SOX时代公司支付的平均审计费用相比以前增长了一倍($884000/年VS$374000/年)。
尽管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在2007年通过发布第5号审计准则改进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对影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充分研究,并不能为改进内部控制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费用提供充分的支持。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的爆出,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灾难。
为此美国国会率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有两处最为引人注目:一是要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二是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及监督地位。
萨班斯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每年评价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并要求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发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我国出现的财务舞弊案件,再加上除美国外各个国家的制度也对内部控制审计逐渐重视,因此财政部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期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提供具体的规范及指导。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是连接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纽带,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力量制衡。
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高低可以反映注册会计师对独立性的坚持、对审计流程的合理安排、对职业道德的遵守等;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高低彰显的是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并发展的任何一家现代公司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从领导者到普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与各自职责的到位履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等。
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以及对已有相关文献的述评,本文提出七点假设,以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并得出如下结论:公司规模、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这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独立董事购买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欲望超出了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公司是否履行自我评价职能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与直观的分析结论相反,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高,反之则低,这表明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公司是否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化所带来的高效率超出了其对高质量高回报的要求;公司是否进行整合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与直观的分析结论一致,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整合进行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低,反之则高。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摘要】本文对有关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旨在从理论上加深人们对审计收费相关问题的认识,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收费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叶炜(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银川750021)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审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审计收费作为影响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审计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形成了大量卓有成效、各有侧重的研究成果。
一、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借鉴了Simunic (1980)的模型,其模型的解释度达到了46%。
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学者,也对本国或本地区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这些国家的审计市场环境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市场是竞争的;其次,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些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再次,审计市场相对成熟,各种制度和监管政策相对稳定。
这些国家的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各国、各地区审计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特点,不断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新的变量进行分析。
Simunic (1980)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以总资产来反映)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被审计单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个数、所涉及的行业数目、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近三年是否发生过亏损、当年是否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等因素也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但是资产收益率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已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并不是显著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
至于当时备受关注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收取了溢价的问题,Simunic (1980)研究发现,不仅没有证据表明“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垄断定价行为,而且有少许证据表明“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经济,它们通过降低审计收费的方式将这部分利益转移给了客户。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上市公司审计定价是指审计公司向其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收取的费用。
审计定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如审计定价直接影响到审计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也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
然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服务市场的不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定价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为此,本论文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审计服务市场,以维护市场公平和投资者利益。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审计服务市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归纳,探讨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
3. 对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和审计服务市场的数据样本进行搜集和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
4.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上市公司审计定价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上市公司审计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实证分析中,将利用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的数据分析工具将根据实际研究需要进行选择。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归纳总结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作用。
2.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上市公司审计服务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 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上市公司审计定价问题的深入研究。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准备阶段,时间为1个月。
2. 第二阶段: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时间为2个月。
3. 第三阶段: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阶段,时间为2个月。
4. 第四阶段:政策建议和结论撰写阶段,时间为1个月。
交叉上市公司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交叉上市公司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交叉上市公司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背景公司交叉上市的模式源于西方资本市场。
学术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公司交叉上市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
至20世纪80年代,交叉上市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指标。
2011年,上市公司有关交叉上市的行为骤然降温,导火索可以归结为国内概念股在赴美国上市过程中遭遇高达20多件的集体诉讼案件,这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提出了质疑。
为什么A股上市没有问题的公司,在B股或者H股本文由收集整理同时上市时,会出现集体诉讼,从而导致大量H股的回归?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文献回顾纵观国外学术界,专家学者早就开始对公司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研究且己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归纳起来,其观点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类认为企业进行海外交叉上市是出于商业动机的考量(Merton,1987;Saudagaran,1988等)。
另一类则认为企业进行海外交叉上市的主要目的在于财务动机的考量。
他们认为通过海外交叉上市给企业募集更多的资金、在融资过程中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流动性(Gondon J,Alexander,Eun,Janakiramanan,1988)。
基于以上两类交叉上市的动因,国外学术界普遍认为相较于非交叉上市公司,在美国交叉上市的外国公司按照其母国会计准则编制的盈余质量更高(Huijgen ,Lubberink,2005)。
针对非美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法律和资本市场等因素的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上市可以促进公司的外源融资的成长(Demirguc-Kunt,Maksimovic,1998、2002)。
同时通过以在美国上市的215家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交叉上市后的成长状况,也能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司实现融资的增长(JP Boone,IK Kurana,KK Raman,2008)。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在我国,以AH 股上市公司1994-2008 年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A股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对审计谨慎性的影响。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104850 审计论文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一、前言根据以往关于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发现,决定审计收费的因素有两个,分别是审计工时、风险溢价;而其他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不论是从被审计单位角度、事务所角度研究,还是从审计行业环境角度研究,都是通过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及风险溢价,进而影响审计收费的。
本文将汇总影响审计收费因素的相关文献,并说明各影响审计收费的原因。
Simunic(1980)最早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97年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此后,学者们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在Simunic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探讨。
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审计收费的文章众多,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粗略加总有二十多个,其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二、从被审计单位角度分析(一)客户规模。
客户规模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并且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最大。
客户规模越大,其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越多,审计师需要工作的时间越长,因而其审计收费越高。
研究中一般以上市公司总资产的对数来度量客户规模。
(二)经济业务复杂程度。
经济业务复杂程度越高,需要审计人员工作时间越长,审计收费也越高。
但是,对于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的度量指标并未得出统一意见,有的研究中采用子公司数目加以度量,结果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有的采用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替代变量,但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并不显著,且检验结果不一致。
(三)客户风险程度。
客户风险越大,审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就越高。
当审计风险较高时,会计师事务所为承担较大的风险而收取较高的风险补偿溢价,或者为降低风险而发表非标审计意见或者退出审计业务。
衡量上市公司风险主要从财务风险与法律风险两个角度分析,关于财务风险衡量指标已有大量研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而对于法律风险,已有研究中有的学者选取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两个指标来进行度量,结果发现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与审计收费间成正比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摘要:审计收费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年报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和董事会的独立性无关,而与公司规模、复杂度以及事务所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审计收费盈余管理董事会的独立性继simunic开创性的研究以后,西方国家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
与此同时,审计收费问题亦再度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众多研究也陆续出现。
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董事会的独立性、公司规模、复杂度及事务所的规模等对审计收费具有重要影响,而关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国内尚为数不多。
因此本文将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视角,研究该行业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一)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关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关系的争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关,另一种是不相关。
magee与tseng (1990)的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显著相关,其中frankel 等(2002)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
而ashbaugh等(2003)以及larcker、richardson(2004)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不相关。
国内朱小平、郭志英(2006)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的增加显著相关。
赵国宇、王善平(2008)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审计收费越高,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
汪猛、郝运鹏(2009)认为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间负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由此可见,关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谓见仁见智,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二)审计收费与董事会的独立性目前存在三种观点:无关论、正相关论和负相关论。
o’sullivan(1999)没有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原因是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加强所降低的审计费用被增加的审计工作所抵消。
tsui等(2001)的实证结论是审计费用与董事会独立性呈负相关关系,他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越有利于将降低控制风险和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减少审计费用。
而carcello等(2002)则认为,董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将会注重购买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从而增加审计费用,其实证结果支持审计费用与董事会特征(其中包含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国内的研究结论也存在分歧。
郭葆春(2009)经验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即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刘明辉、胡波(2006)则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郭梦岚、李明辉(2009)实证检验未发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重对审计收费产生显著影响。
(三)审计收费与公司规模关于审计收费与公司规模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
simunic(198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审计收费的潜在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资产规模是审计收费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francis(1984)借助于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澳大利亚审计市场的研究发现,资产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
stergios leventis等(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同时国内的学者刘继红(2009)、郭葆春(2009)以及吕联盟、吕迎(2010)等学者也都通过经验研究证明了二者正相关。
(四)审计收费与公司复杂度国内外学者对此看法一致。
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纳入合并报表子公司数目来衡量公司复杂度。
除了审计收费定价模型的开创者simunic(1980)认为控股子公司个数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外,taylor 和baker(1981)研究英国审计市场后发现: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对审计收费的解释系数显著。
stergios leventis等(2010)通过考察雅典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发现:审计收费与控股子公司个数显著正相关。
国内学者刘继红(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公司复杂度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
郭葆春(2009)通过对2006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公司复杂程度显著正相关。
吕联盟、吕迎(2010)通过对2008年度深市a股上市公司研的究也证明了纳入合并报表子公司数量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
(五)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大多数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bruce k. behn等(2009)通过对1999年至2004年间韩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就总收费而言,“五大”(当时安达信还未破产)比“非五大”要高。
stergios leventis等(2010)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显著正相关,即“四大”比“非四大”审计收费高。
国内学者郭葆春(2009)研究也证明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正相关,国际“四大”审计收费通常较高。
吕联盟、吕迎(2010)的研究也证实了正相关。
纵观国内外文献,直接考察某一行业公司盈余管理、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公司复杂度、事务所品牌与审计收费的文献较少,为此笔者将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的数据为例,探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如下五个基本假设:假设1: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无关公司的利润通常由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构成,而应计项目又由公司管理层无法操控的会计项目和可以操控的会计项目构成,后者称为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操控利润的程度。
通常认为,审计收费通常与盈余管理无关。
假设2:审计收费与董事会的独立性无关本文认为,审计收费与董事会的独立性没有关系,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加强所降低的审计费用被增加的审计所抵消。
假设3:审计收费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一般公司规模越大,相应的业务量就比较大,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也比较复杂,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比较多,相应地,收取的审计费用也会比较高。
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假设4:审计收费与公司复杂度正相关以前的文献对于审计客户复杂程度的衡量采取了多种形式,一种流行的替代变量则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目。
认为公司拥有的子公司数越多,合并与抵消集团交易的工作会越多,那么相应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
本文也采用该指标为替代变量。
假设5: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正相关现有的主要证据表明,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四大”事务所被公认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因此有理由认为,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会对审计质量收取溢价。
检验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影响的比较主流做法是将“四大”设为二分变量。
本文也将事务所规模设置为虚拟变量,当公司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取1,其他为0。
(三)样本选取本文以中国制造行业并且公布2010度财务报告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总体。
2010总共有64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布了其2010度财务报告,其中沪市433家,深市210家。
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笔者在选取样本时剔除了未在年报中披露年度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本文需要但无法获得相关指标的上市公司、以及需要进行双重审计或补充审计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兼发或仅发b股、或在境外上市的h股、n股、s股等上市公司,个别的还包括进行补充审计的上市公司)。
经过筛选最终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样本643家。
三、实证检验分析四、结论本文运用201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审计费用等经验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一个解释审计收费的多元线性模型。
实证表明,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和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影响审计收费,而公司的规模、公司的复杂度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上年度是否发生亏损、是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负债率也对审计收费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本文未证实流动比率、是否发行新股及审计意见类型等变量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最后,由于数据搜集等方面的困难,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且行业也仅限于制造业,结论的代表性有限。
另外,本文选取的变量不能穷尽所有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也许还存在对审计收费有影响但本文未识别并验证的因素。
这些均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解决或改善。
参考文献:[1]郭葆春:《我国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0期。
[2]吕联盟、吕迎:《我国独立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刘继红:《审计定价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郭梦岚、李明辉:《公司治理、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管理科学》2009年第6期。
[5]赵国宇、王善平:《盈余管理、审计收费与审计独立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汪猛、郝运鹏:《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03-06年年报数据》,《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刘明辉、胡波:《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审计定价——基于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8]simunic 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9]stergios leventis and panagiotis e. dimitropoulos. audit pricing, quality of earnings and board independence:the case of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 advances in accounting,incorporating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2010.[10]bruce k. behn, jung wha lee and lian hua j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udit fee price competition after the korean 1999 omnibus cartel repeal act.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taxation, 2009.[11]francis j. the effect of audit ?rm size on audit prices: a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marke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4.[12]magee r.p. and tseng m.c. audit pricing and indepen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0.[13]frankel r., johnson m. and nelson k.. the relation between auditors’ fees for non-audit services and earnings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2.[14]ashbaugh h., lafond r. and mayhew b.. do non-audit services compromise auditor independence? further evi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3.[15]lacker d. f. and richardson s. a.. fees paid to audit ?rms, accrual choice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4.[16]o’sullivan n. the impact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ownership on audit quality: evidence from large uk companies.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2.[17]tsui j.,jaggi b.and gul f..ceo domination,discretionary accruals and audit fees. 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 2001.[18]carcello j., hermanson d., neal t. and riley r.. boardcharacteristics and audit fee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19]taylor m.e. and r.l.bake. an analysis of external audit fee.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2.[20]defond m. and jiambalvo j.. debt covenant viol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accounting choice in troubled compan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4.(编辑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