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子中毒处理方法

蓖麻子中毒处理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蓖麻子中毒处理方法

导语:误食蓖麻子后会发生中毒。蓖麻子中毒常发生于儿童,潜伏期较长,一般为 1~3天,多在食后18~24小时发病。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成都市锦江区琉璃乡江家堰小学多名学生以为吃蓖麻可以防治非典,两名男学生在上学途中从路边的野生蓖麻树上摘来许多蓖麻子,散发给同学们。许多学生吃了从野外摘来的生蓖麻,结果25人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另外10名吃过少量蓖麻的学生在家接受观察。

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素等多种毒素,蓖麻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来源于植物蓖麻种子,属剧毒性生物毒素,对人体的胃肠粘膜、肝、肾等有损害作用,还有凝集红细胞和溶血作用。

中毒者先是感到喉头有强烈刺痒、灼热感,继而出现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呈血性痢疾样便,有的发生剧烈头痛、头晕、血尿或无尿,严重者脱水、休克、昏迷,可因呼吸麻痹、心力衰竭而死亡。蓖麻子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催吐、洗胃及导泻,必要时行高位灌肠,尽快使体内残留毒素排出。 2.口服牛奶、米汤,以保护胃粘膜,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铅中毒的诊断治疗

铅中毒的诊断治疗—临床教学查房教案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毛云 教学查房计划书 教案正文: (一)依托病例: 病史简介:患者,男性,34岁,因“腹部胀痛5天”于2013-9-29 15:22收住我科。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无排便。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腹痛较前加重,遂来我院。予查全腹增强CT示:盆腔少量积液,腹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追问个人病史,在塑化剂厂上班一年,有可疑长期重金属接触史。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体格检查:T:37.1℃,P57次/分,R19次/分,BP163/84mmHg 神志清,精神稍软,心音适中,律尚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2013.9.28本院全腹增强CT(影像号:684785)示:盆腔少量积液,腹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2013.9.28本院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2013.9.28腹部X线(R1766967):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二)教学过程: 1.请对该病例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答:1、青年男性2、有可疑长期重金属接触史,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无排便3、查体:BP163/84mmHg,神志清,精神稍软,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 2.根据上述病例特点,患者的腹痛、腹胀应考虑什么疾病? 答:首先考虑铅中毒。 3.下一步拟行什么检查? 答:血清重金属初筛检测、电子胃镜检查、血清淀粉酶检查 2013.9.28本院铅初筛检测:839ug/l,镉初筛检测5.40 ug/l(次日回报) 2013.9.28本院血清淀粉酶检查正常 2013.9.29本院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4.针对该患者,下一步如何治疗?血液净化驱铅治疗?予“EDTA类金属螯合剂、DMSA

蓖麻子

蓖麻子 (《唐本草》) 【异名】萆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仁(《圣济总录》),大麻子(《中国药植志》),红大麻子(《药材学》)。【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植物形态】蓖麻(《唐本草》),又名:牛蓖子草、红蓖麻、勒菜、杜麻、草麻。 一年生草本,在热带变成多年生灌木,高2~3米,茎直立,无毛,绿色或稍紫色。具白粉。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20~40厘米,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7~9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掌状。花单性,总状或圆锥花序,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苞及小苞卵形或三角形;雄花花被3~5,裂片卵状三角形,无花盘,雄蕊多而密,合生成束;雌花的苞与雄花的相同,花被同雄花而稍狭,无花盘及遗形雄蕊,雌蕊卵形,子房3室,花柱3,红色,顶端2叉。蒴果球形,有刺,成熟时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蓖麻根)、叶(蓖麻叶)以及种子榨出的油(蓖麻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裂时分批采摘,晒干,除去果皮。 【药材】干燥种子略呈扁的广卵形,长8~18毫米,直径6~9毫米。腹面平坦,背面稍隆起,较小的一端,有似海绵状突出的种阜,并有脐点,另一端有合点,种脐与合点间的种脊明显。外种皮平滑,有光泽,显淡红棕色相间的斑纹,质坚硬而脆。内种皮白色薄膜状,包裹白色油质的内胚乳;子叶2枚菲薄,位于种子中央。气微弱,味油腻性。似粒大、饱满、赤褐色、有光泽的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 【药理作用】①泻下作用 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 ②其他作用 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毒性】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前者,可引起中毒。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可致死。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小儿仅需一粒,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蓖麻子中毒后之症状有:头

蓖麻的用途与毒性

蓖麻的用途与毒性 科学松鼠会发表于 2011-12-25 作者:郝凤桐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 蓖麻的花与幼果 记得小时候,住所的院子里经常种有许多蓖麻,每到秋季就和伙伴们去采摘蓖麻籽,并且知道蓖麻籽不能吃,所榨取的油脂是飞机上使用的高级润滑油。现在利用零散地方栽种蓖麻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不少儿童不认识蓖麻,不了解其毒性,所以一旦误食,往往造成意外中毒。 蓖麻原产于非洲东部的埃寒俄比亚,先后传入亚洲、欧洲和美洲,现在遍及全球的热带、温带地区,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油料作物。我国的蓖麻是1400年前由印度引进,至上世纪末期,印度、中国、巴西三国的蓖麻籽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 蓖麻籽含油量一般在50%左右,蓖麻油在-18℃低温状态下不凝固,在500℃-60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不燃烧,用于高级润滑油的生产;在化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行业用作助染剂、润滑剂、增塑刑、乳化刑和制造涂料、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蓖麻的整个植株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蓖麻茎皮含有麻纤维,是生产绳索、纸张和板材的原料。因蓖麻秆中含有蓖麻碱和毒蛋白,不会藏有虫卵和害虫,用蓖麻茎皮生产的包装材料,是国际免检产品。蓖麻叶可饲养蓖麻蚕,蓖麻蚕丝是优良的轻纺材料。蓖麻油粕经脱毒处理后,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也可以用作肥料及活性炭的生产原料。 在医药领域,蓖麻籽也具有药用价值,但是蓖麻子毒性很强,一般以外用为主。在2003年,曾经发生过听信传言“蓖麻子可防非典”,导致30余名小学生误食篦麻子中毒的事件。

蓖麻毒素有很强的细胞毒性,研究人员从去壳蓖麻籽中提取天然蓖麻毒素,以白血病K562细胞、大肠癌SW480 细胞、结肠癌Colon205细胞和正常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为受试对象,发现蓖麻毒素在低浓度下也能对细胞发挥毒性作用。蓖麻毒素因其极高的细胞毒性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人们开始考虑将蓖麻毒素应用于抗肿瘤治疗。 目前的研究表明,蓖麻籽的主要毒性成分是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其中蓖麻毒蛋白是蓖麻毒素的主要成份,具有无色无味的特征,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红细胞凝集现象,主要由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有研究者认为蓖麻毒素毒性极强,70-100微克就足以使人致命,其毒性是有机磷神经毒剂的300多倍、氰化物的6000倍、眼镜蛇神经毒的2-3倍。有文献报道,儿童误食蓖麻子2-6粒,成人误食20粒可以发生中毒并导致死亡。误食蓖麻子中毒,依据摄入量和摄入方式的不同,可以有1-5小时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头痛、抽搐、昏迷、少尿, 黄疸等表现。突出表现为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出血性胃肠炎和中毒性脑病,严重者可以因为大量失水造成血压下降、休克及呼吸抑制导致死亡。 蓖麻籽 误食蓖麻子是否导致中毒,除去摄入量,尤其与误食者是否剥去蓖麻子外皮、是否经过咀嚼有关。有文献报道,如果蓖麻籽的外壳没有破坏,直接被误食者吞入腹中,通常会完好地通过人体消化道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如果蓖麻籽被嚼碎后吞咽,毒素就会进入人体。 迄今为止,对于蓖麻中毒还没有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中毒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对于确认口服摄入者,应当尽早用大量清水或稀释的高锰酸钾液洗胃,洗胃结束后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有作者提出给予柠檬酸镁盐或硫酸镁导泻,考虑到部分中毒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如果有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可能,建议慎重使用导泻

蓖麻子提取物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Castor Bean Extract [产品名称-KinGreen]: 蓖麻籽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Castor Bean Extract [原料别名-KinGreen]: 萆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仁(《圣济总录》),大麻子(《中国药植志》),红大麻子(《药材学》)。[西安金绿]。[拉丁名称-KinGreen]: Ricinus communis L. [产品来源-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公司生产的蓖麻子提取物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裂时分批采摘,晒干,除去果皮。 [原料形态-KinGreen]:蓖麻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绿色或稍呈紫色,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有时大至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主脉掌状。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长10-30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种子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

蓖麻油有毒吗

蓖麻油有毒吗 蓖麻子是有毒的,而且毒性非常的强,对于采摘蓖麻籽的工人来说,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采摘,很可能会发生意外的情况。通过把蓖麻籽进行提炼,就得到蓖麻油,蓖麻油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有所了解,如果有蓖麻油病史的,不能使用这种药来治疗。 ★临床表现 蓖麻子中毒后,潜伏期长,可在1~3天,多数在食后3~24小时开始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咽喉刺激、灼热感、恶心、呕吐、腹痛及急性胃肠炎症状。便中可见蓖麻子外皮碎屑。严重者出现便血、发热、脱水和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嗜睡、昏迷、抽搐等。肝肾受损害者出现黄疸、蛋白尿、血尿和尿闭等。中毒数日后可出现凝血、溶血现象。死亡可出现在中毒后1周左右,主要死因为呼吸抑制、心力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大便隐血试验

可阳性;血液生化可表现为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 ★诊断 根据有食用蓖麻子或蓖麻油病史、中毒表现可作出临床诊断。蓖麻子毒素对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有助于诊断,也可取残渣置于滤纸或白瓷板上,加硝酸1滴,蓖麻子毒素显蓝黄色。 ★治疗 1.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及导泻,必要时高位灌肠,使体内残留的毒素尽快排出。 2.补液利尿,用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素。 3.短期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有助于减轻脏器损伤。

4.保肝、护肾,预防心衰。出现肾功能衰竭时,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肝功严重异常时行人工肝治疗;呼吸衰竭时预辅助通气。 5.定期监测血色素、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血液成分及凝血因子。 6.口服米汤、牛奶,保护胃黏膜,并注意保暖。

急性铅中毒一例

口服减肥中药致急性铅绞痛一例 邱泽武孙成文王英彭晓波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 全军中毒救治专科中心住院病房(100071) 铅中毒导致腹绞痛已有报道,但口服个体中医自制的减肥中药致重症铅中毒性腹绞痛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一例,现报导如下: 患者女性,25岁,因“恶心、呕吐伴腰髋部疼痛10天,腹绞痛2天”于2006-8-29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2006-8-15自服个体诊所配制的减肥胶囊,服用一周后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伴腰髋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于当地医院抗炎、止吐治疗后,恶心、呕吐有所缓解后继续服药减肥。28日晚,患者突发剧烈腹痛,疼痛部位不定,发作频繁,约2-3小时一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发作时患者蜷曲状、四肢抽搐,先后就诊三家医院,均按胃肠炎或急腹症处理,给予解痉、镇痛治疗后,腹痛无减轻。于8月29日深夜转入我院,查体:血压128/80mmHg,神清,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强迫体位。口唇轻度紫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部平坦,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四肢无水肿,双手指感觉减退,四肢肌力Ⅴ级,双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检验:WBC 3.6×109/L,HGB 102g/L, TBIL 22umol/L,ALT 535 umol/L,BUN 3.69mmol/L,淀粉酶35U/L;尿胆原(+),胆红素(+),酮体(3+);腹平片(-);腹部超声:胆囊偏大,胆汁少量反流,脾大;盆腔超声(-)。排除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消化道梗阻等常见疾病。为进一步查找病因,8月30日于我院进行尿毒检:铅11910 ng/ml,砷15160 ng/mL,(正常上限:尿铅80ng/ml,尿砷88ng/ml),同时送检患者口服的减肥胶囊:铅浓度1.3×105ng/ml,砷浓度3.6×105ng/ml。诊断:口服减肥药急性铅、砷中毒。给予血浆置换2次;二巯丙磺钠125mg,3/日及依地酸钙钠1g,2/日,(驱3天停4天为一疗程);间断静推葡萄糖酸钙及肌注654-2解痉;硫普罗宁、甘舒宁保肝;补充微量元素等治疗,治疗第三日患者腹痛症状完全缓解,可正常进食。查体: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复查毒检指标:尿铅:5123ng/ml,砷489.6ng/ml,肝功:ALT 103U/L,较前均明显好转。患者完成一周期治疗后,感觉病情好转自动出院,于门诊继续治疗。随访一年半,患者无任何不适。 讨论:铅绞痛在成人中是铅中毒最普遍的首发症状。患者以持续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为特点,发作时伴有面色苍白、抽搐,对症解痉、止痛效果差,具有典型的铅绞痛特征。

一起小学生误食蓖麻子中毒事件调查

一起小学生误食蓖麻子中毒事件调查 2012年11月5日政和县石屯镇中心小学突发多名学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在政和 县医院抢救,经调查是误食野生蓖麻子引起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事件经过 1.1 2012年11月5日上午石屯镇中心小学放学后,三(1)学生张某(男,8岁)采集 野生蓖麻子数十例,下午13:00~15:00分发给22名同学生食。三(1)班学生叶×生食12粒(数量最多)后约1小时首例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于当晚20:40直送县 医院抢救。至11月6日上午县医院陆续接诊中毒学生22名。 1.2 经调查22名学生生食蓖麻子数量:食用量分别是:7~10粒4人,4~5粒4人;1 粒14人。由于该毒物毒性强,无特殊解毒药品,容易引起肝、肾损害及溶血,病情变化情 况较难掌握。经南平市第一医院医学专家会诊意见:患孩病情较轻、服蓖麻子1粒转南平市 第一医院,共14人,于11月9日出院;患孩病情较重、服蓖麻子4粒以上转南京军区福州 总院,共8人,于11月16日出院。 2.临床资料 2.1 22名中毒学生中三级18人,一年级4人。男生18人,女生4人;7岁3人,8岁6人,9岁13人。均来自本镇各村。 2.2 中毒22名学生中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的10名,无明显症状12名。中毒症状与 食用数量有关。食用4粒以上症状表现明显,食用1粒无明显症状,食后出现临床症状平均 时间2.9小时。 2.3 治疗过程:对入院中毒学生均进行洗胃、灌肠、导泻、保肝、护肾、及对症等处理;食用1粒转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4名中毒学生,病情轻微,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 入院后予“复合辅酸、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改善细胞代谢、补液、保肝等治疗。住院4天 后康复出院;食用4粒以上的8名患儿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肝损害及肾损害转解放 军福州总院进行血浆置换等治疗,住院11天后康复出院。 3.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县卫生、公安、教育、石屯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立即启动预案, 明确部门责任,落实相关措施。县医院组织骨干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 所查清毒物、个案调查,采集毒物、呕吐物等样品。并与教育部门石屯小学连夜开展食用学 生排查,防止疏漏赢得抢救时间。并深入石屯小学指导老师开展心理疏导,防止心因性臆病 集体发生。 4.讨论 蓖麻是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蓖麻子是其成熟的种子。其内含蓖麻碱、蓖麻毒素、蓖麻油。蓖麻子毒素毒性极强,是一种蛋白毒素,蓖麻子毒素可损害肝、肾细胞,并有凝集、溶 解红细胞作用,儿童生食蓖麻子5~6粒即可致死[1]。本次事件是因误食野生蓖麻子而发生 22名学生中毒。事件发生后,卫生、教育、公安、石屯镇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门协调 合作好,措施及时、有利,事件得到平稳有序处理。中毒学生均康复出院。事件给予警示, 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不要食用识别不清的野果。 【参考文献】 [1]杨晓敏等.《实用急性中毒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十大最毒毒药排名

十大最毒毒药排名 第10名:氰化物 其实如果要较真,氰化物连前50都进不了,但既然这里只讨论名气大的,所以算个第10吧。纳粹德国大部分高官都用此自杀,大剂量可使人在几秒内死亡,号称闪电毒药,所以倍受欢迎。 毒性:一克可杀500人。 来源:到处都有,冶金,电镀,金矿。 第9名:毒鼠强 毒性:超过氰化物几倍 来源:农村卖耗子药的可能很少人能想到这个东东居然这么毒,老话就有耗子药治心跳。 第8名:尼古丁 毒性:略强过毒鼠强 来源:香烟,据说把烟叶用化学试剂处理可以做出来(所以最好不要吸烟阿)吸烟的同学进来看一下。 第7名:相思子毒素 相思子,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古诗里说的那个红豆又叫相思豆,里面含的毒素超级可怕,不仅毒性猛烈,中毒的人会全身内脏溃烂而死,比起闪电结束痛苦的氰化物,此东东极不人道的说。 第6名:蓖麻毒素

这是很有名的毒药,各国的间谍如007克格勃中中情局等经常用来做暗杀的武器,百度搜索上说,用高纯度酒精和乙酸铅就可以制造,一个专业药剂师就能整出这个东东来。 毒性:一克可杀35000人 第5名:河豚毒素 发现于河豚(即著名的日本美食河豚鱼)体内,即使是煮熟的河豚鱼,其毒素依然存在。如果人吃了,就会在6小时内出现瘫痪甚至死亡。日本每年超过 5人以上死于该毒素。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是鲀鱼类(俗称河豚鱼)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其分子式为 c11h17o8n3,分子量为319。 该毒素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8μg/kg,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河鲀毒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中毒后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河豚毒素纯品的国际市场价每克可达21万美元,具有极高商业价值。 第4名:沙林毒气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大家都知道,邪教组织自己制造的沙林毒药质量和数量都太差,不然绝对不是5000人中毒那么简单。一汤匙vx毒素挥发在空中,附近8条街的人全死光,看过电影‘勇闯夺命岛’(就是里面有20个装满vx毒素的玻璃球那个电影),你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可怕,伊拉克过去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 第3名:士的宁 士的宁是一种普通的农药,它的杀伤力并不像上面列出的这些毒药强大。但是,它引起的死亡却极其可怕:人们身上的所有肌肉会剧烈痉挛,直至疲惫至死。士的宁(strychnine)又名番木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ll504—1989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展,本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将原标准中的“铅吸收”一项改为“观察对象”。尿铅指标由原 0.39μmol/L(0.08mg/L)调整至 0.34μmol/L(0.07mg/L),以利于铅中毒的预防。 2.根据临床经验,将尿铅诊断起点值由原0.39μmol/L(0.08mg/L)调整为0.58μmol/L (0.12mg/L),以减少假阳性。 3.根据3588例的调查中,引进职业接触限值(可接受上限值)与诊断下限值(诊断值)的概念,并以诊断值作为诊断分级的基础,对原标准中的轻度中毒诊断起点作了较大的修改。既体现了单项指标的作用,也突出了多项指标综合诊断的重要性,使诊断更趋合理。 4.在治疗原则中加入了口服络合剂二巯丁二酸。 5.原标准中将多种测定方法列作标准的附录,鉴于多数与现已一致认可的标准化方法相同,故加精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西安市中心医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湖南医科大学卫生系、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绍兴市防疫站、甘肃省白银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景德镇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镇江市卫生防疫站、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研究室。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ronic Lead Poisoning

10种最毒植物

10.毒番石榴 有一种植物毒性很大,即使你没有触碰到它也会受到伤害,你相信吗这种植物就是毒番石榴树(Hippomanemancinella),广布于佛罗里达州埃弗格来兹沼泽地、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种树高达30英尺(米),人们吸入伐树时产生的锯末或者木灰会产生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咳嗽、喉炎和支气管炎。有报道称,下暴雨时站在这种树下、淋了树上滴落的水,皮肤会起疹、发痒。汽车甚至也会深受其害:停在低矮的枝丫下面,树木滴落的汁液会严重损坏油漆涂层。 直接触碰毒番石榴更有危险。折断树枝时会有乳白的汁液喷出,会让皮肤和眼睛感到疼痛。其果实长得像野苹果,看起来好吃,误食会导致嘴巴起泡,咽喉紧闭,随后会引起严重的肠胃问题。这些危害来自A和B两种毒番石榴毒素,它们存在于这种植物的各个部位。 毒番石榴有时候长在海岸边,因此它还有一个名字——“海滩苹果树”。到气候温暖的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度假的无辜游客,常常会遭遇其毒枝危害,结果不堪设想。如果你要去这些地方的度假区,确保远离毒番石榴,否则期待的假期可能变成一场噩梦。 9.曼陀罗 曼陀罗的叶子和果实都长得很尖,看起来毒性很大。叶子边缘的锯齿会释放一种难闻的气味,枝叶茂盛;主干呈酱色,能长到3~4英尺(~米)高。这种植物的果实看起来很怪异。绿色的球体,直径约2英寸(5厘米),满身又长又尖的针叶。曼陀罗开白色或

紫色的喇叭状花朵,虽然十分漂亮,但花蜜和花瓣与其他部位一样很危险,都含有阿托品和车莨菪碱这两种毒素。 从欧洲来到美洲新世界的移民很快发现了曼陀罗的性状,它们遍布加拿大、美国和加勒比地区。詹姆斯敦有很多这种植物,早在1607年,就有殖民者误把曼陀罗当作食物吃了。他们出现了恐怖的症状: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幻听幻视、精神错乱、争强好胜,还可能昏迷或者痉挛。 人们常常把这种植物与邪恶力量联系起来,比如巫术或者伏都教,因为它有致人精神错乱和出现幻觉的特性。然而对大部分人而言,曼陀罗是非常危险的有毒植物,最好避免接触。 8.乌头草 乌头草(学名为Aconitumnapellus),因其花顶状似修女的头罩,通常被称为舟形乌头。不过这花与“神圣”可没什么关系。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2~6英尺(~米),其茎部会长出一朵朵蓝色、白色,或肉色的花。乌头草的各个部位都含有毒性乌头碱,甚至只要触碰到它都会有危险。 一般人很少会因为乌头草中毒,但如果有园丁或者背包客把乌头草类似于白萝卜的根误认为是山葵的根,或是其他食用植物根,就很难避免中毒的情况了。误食乌头草会导致口腔内部产生灼烧感,随之而来的是流涎、呕吐、腹泻、皮肤刺痛、血压和心率失常等症状,重则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如果是触碰到乌头草,则可能导致四肢麻木、产生特异性刺痛感,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心脏问题。 过去人们经常使用乌头草来对付那些会伤害到人类的动物。纳粹科学家曾利用乌头草制造带毒的子弹,而古希腊的牧羊人也早已学会在箭上涂抹乌头草的毒,用以和诱饵配合,

铅中毒的防治

铅中毒,如何排除最有效? 在当今众多危害人体健康和儿童智力的“罪魁”中,铅是危害不小的一位。据权威调查报告透露,现代人体内的平均含铅量已大大超过1000年前古人的500倍数!而人类却缺乏主动、有效的防护措施。据调查,现在很多儿童体内平均含铅量普遍高于年轻人;交通警察又较其它行业的人受铅毒害更深。 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小孩铅中毒则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学生,还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这是因为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特别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铅比成年人更敏感,进入体内的铅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故对铅的吸收量比成年人高好几倍,受害尤为严重。铅进孕妇体内则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畸形等。 有效地防止铅中毒,是当今科学家正在探索、攻克的课题之一。但作为个人,加强防范、进行自我保护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不要使用含铅材料做饮食用具,最好不要用彩釉陶瓷制品盛装酸性食物和饮料;尽量少到汽车流量大、铅污染严重的街道或公路旁去,尤其是小孩更应格外注意。汽车驾驶员切勿用嘴吸汽油,在行车中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在拥挤的道路上,最好关上车窗;交通警察、汽车修理工和汽油站工人下班后要及时洗浴、更衣等,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总之,要提倡科学、安全用铅,既要在宏观上尽量根除和避免铅的污染源,又要在微观上人人自已保护自己,拒铅于“千里之外”。 铅及其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常见的铅中毒大多属于轻度慢性铅中毒,主要病变是铅对体内金属离子和酶系统产生影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免疫力低下等。而合理的营养措施能提高抵抗力,增强机体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少毒物吸收并促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康复或减轻中毒症状。

铅中毒历史历史事件

? ?2005年8月,湖南新邵65岁的刘老汉患腹痛及大便异常辗转多处医治无效后来到邵阳市疾控中心就诊,经化验证实为急性铅中毒。 ?2005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在中国十五个城市对17000多名儿童进行了铅中毒调查,其中儿童玩具被列为导致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 ? ?2004年1月1日上午,就上述提到的铅危害,记者在南宁市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儿童家长,没有人了解铅危害的严重性,也不清楚铅中毒时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因此,2004年8月,鉴于某制造商生产的儿童用五件套折叠组合家具中红色椅子所刷红油漆含铅量超标,可能导致帅童铅中毒,CPSC即与该家具制造商联合发布公告对该产品进行召回。 ?2004年度,按照卫生部该项目五统一(统一设备、统一试剂、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操作程序、统一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妇帅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呼和浩特市调查0-6岁儿童1192名,铅中毒率为7〃47%?2004年3月份以来,我市陆续出现铅中毒患者。 ? ?《中医杂志》2003年第10期报道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黄援、谭美珍等采用中药治疗儿童早期铅中毒的临床经验。 ?2003年上半年,南宁市妇帅保健院会同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南宁市学前儿童铅中毒流行病调查。 ?2003年8月11日《南宁都市报》报道:南宁市妇帅保健院目前对南宁市700名帅儿园的儿童进行铅中毒调查,发现铅中毒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儿童血铅相对值超标竟达68.4%。 ?观察2003年儿童铅中毒抽样调查结果的分布,所有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帄均属于轻度,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较,血铅水帄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来人们对儿童铅中毒有所了解,注意防范有关,但铅中毒的发病率并未下降。 ?2003年底,上海某蓄电池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性体检的307名铅作业工人中,1人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8人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 ?据2002年底杭州市对300多名社会儿童进行的血铅水帄检测表明,28〃8%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为了解目前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及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并摸索铅中毒门诊患儿病史询问和诊疗方案,颜崇淮等对2002年9月至20

蓖麻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蓖麻子 药材名称: 蓖麻子[毒] 拼音名称: BIMAZI 别名: 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红大麻子 科属: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华北、东北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 性味: [性味归经]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 中成药: 共有13种中成药使用蓖麻子:拔毒膏跌打万花油润肌皮肤膏消核膏白花蛇膏硇砂膏杜记独角膏湛江蟾蜍膏风伤止痛膏万灵筋骨膏等。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调敷。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

注意事项: 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采收加工: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 炮制工艺: 1、敲碎种子外壳,拣取种仁用。 2、《雷公炮炙论》:凡使蓖麻子,先须和皮用盐汤煮半日,去皮取子研过用。 3、《本草蒙筌》:蓖麻子,修制忌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 性蓖麻毒蛋白。 2、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 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 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 (2)其他作用。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 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3、毒性研究: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前者,可引起中毒。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可致死。非洲产蓖 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小儿仅需一粒,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蓖麻子中毒后之症 状有:头痛、胃肠炎、体温上升、白细胞增多、血象左移、无尿、黄疸、冷汗、频发痉挛、心血管虚脱:中毒症状之发生常有一较长的潜伏期。蓖麻毒蛋白引 起大鼠急性中毒,主要产生肝及肾的伤害,碳水化物代谢紊乱,蓖麻中的凝集 素可与血球起凝集作用。湖州农村将蓖麻子炒热吃未见中毒,可能由于加热使 蓖麻毒蛋白破坏。

蓖麻的研究与危害

蓖麻,大戟科植物的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上被蜡粉,通常呈绿色、青灰色或紫红色;茎圆形中空,有分枝;叶互生较大,掌状分裂;圆锥花序,单性花无花瓣,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上部,淡红色花柱,雄花在花序的下部,淡黄色;蒴果有刺或无刺;椭圆形种子,种皮硬,有光泽并有黑、白、棕色斑纹。喜高温,不耐霜,酸碱适应性强。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 中文名称:蓖麻 别称:大麻子、老麻了、草麻二名法:Ricinus commun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金虎尾目科:大戟科 亚科: 铁苋菜亚 科 族:铁苋菜族属:蓖麻属种:蓖麻 目录 简介 1.基本信息 2.栽培种 历史和传布 1.栽培史和应用 2.蓖麻油 3.中国分布 栽培 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 2.防治方法 药用概述 红蓖麻 蓖麻子 1.简介 2.中药化学成分 3.各家论述 4.选方和用药禁忌 5.采收储藏和炮制方法 6.不良反应及治疗 7.临床运用 8.蓖麻籽中毒 9.蓖麻籽中毒的处理方法 蓖麻叶

1.简介及各家论述 2.中药化学成分 3.选方及其他 蓖麻根 1.简介和各家论述 2.中药化学成分 3.选方及其他 蓖麻油 1.简介及各家论述 2.中药化学成分 3.选方及其他 有关蓖麻毒素的资料 1.概述 2.毒性及实例 3.作用原理 4.中毒徵象与症状 5.治疗和解毒办法 6.诊断方法 7.自我保护 简介 1.基本信息 2.栽培种 历史和传布 1.栽培史和应用 2.蓖麻油 3.中国分布 栽培 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 2.防治方法 药用概述 红蓖麻 蓖麻子 1.简介 2.中药化学成分 3.各家论述 4.选方和用药禁忌 5.采收储藏和炮制方法

铅中毒诊疗指导资料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疗规范 一、理化特性 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原子量207.21,密度11.34g/cm3,质软,延展性大,在常温下即可轧成铅皮、铅箔。熔点324.7℃,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冒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 2 O),凝集为烟尘。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PbO);温度升高到接近450℃ 时进一步氧化成三氧化二铅(樟丹,Pb 2O 3 ),至450℃以上时形成四氧化三铅 (Pb 3O 4 )。金属铅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碳酸和有机酸。铅的化合物很多, 常用的有:一氧化铅(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红丹)、二氧化铅、碱式碳酸铅、碱式硫酸铅、硫化铅、硫酸铅、铬酸铅、醋酸铅、砷酸铅、硝酸铅、硅酸铅、碱式亚磷酸氢铅。 二、接触机会 常见的职业性铅接触行业有:铅矿开采及冶炼;蓄电池行业;制造含铅耐腐蚀化工设备、管道、构件等;交通运输业;制造放射线防护材料;印刷行业;电力与电子行业;军火工业;化工行业;食品行业。铅化合物接触行业有:油漆、颜料行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农药工业;玻璃、景泰蓝、陶瓷工业等。 三、毒代动力学 1、吸收铅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醋酸铅可有少量经皮肤吸收。铅经呼吸道吸收较为迅速,吸入的氧化铅烟约有40%吸收入血循环,其余由呼吸道排出。铅尘的吸收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消化道摄入的铅化合物约有5%~10%通过胃肠道吸收。缺铁、缺钙及高脂饮食可增加胃肠道对铅的吸收。 2、分布进入血液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其余在血浆中。血浆中的铅与血浆蛋白结合,少量形成磷酸氢铅。血循环中的铅早期分布于肝、肾、脑、皮肤和骨骼肌中,数周后,由软组织转移到骨,并以难溶的磷酸铅形式沉积下来。铅在骨内先进入长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皮质。人体内90%~95%的铅储存于骨内,比较稳定。 3、代谢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当缺钙或因感染、饮酒、外伤、服用酸性药物等改变体内酸碱平衡时,以及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折),可导致骨

蓖麻毒素最简单的提取

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为具有两条肽链的高毒性的植物蛋白。它主要存在于蓖麻籽中。该毒素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鼠静脉注射LD50值为2.7μg/kg,腹腔注射为7~10μg/kg;对狗LD50值为0.6μg/kg;人致死量约为7mg。 蓖麻毒素除染毒水源和食物经消化道中毒外,还可作为国际间谍情报人员和恐怖分子进行暗害和破坏活动的毒素战剂武器。1978年在伦敦的国际间谍人员曾用装有蓖麻毒素的伞尖在公开场所行刺,一名被刺人员中毒身亡。同时在法国巴黎也有类似事件和发生。 结构特点: 蓖麻毒素(约占蓖麻蛋白的5%,分子量约为66 kD)是一种Ⅱ型异二聚体核糖体失活蛋白,由核糖体失活酶(蓖麻毒素A 链)及与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特异结合的凝集素(蓖麻毒素B 链)组成,二者之间连接一个二硫键。对蓖麻毒素的一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A 链含有267 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32 kD,具有催化活性,是蓖麻毒素蛋白的效应链。A 链中N 端第4 位及C 端附近分别含有1 个赖氨酸(Lys)残基,是蓖麻毒素A 链毒性作用的关键中心。B链具有2 个结构域,这2 个结构域具有同源性,由基因复制产生。结构域1 中含有氨基末端,而结构域2 中含有羧基末端。蓖麻毒

素B 链由267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结合活性,是蓖麻毒素的结合链。 理化性质: 蓖麻毒素的一、二级结构已清楚,由A、B两条链组成。A链比B链稍短,两链之间以一个二硫键相连接。它含有共价键结合的糖分子,糖的主要组成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分子量为66,000。在0.1克分子半乳糖溶液中,毒素可在冰箱中贮存数月而不失活性,但煮沸易失去活性。 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植物糖蛋白,分子量64000。毒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一个二硫键连接。目前,A 链和B链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二级结构已基本清楚。毒素B链上含有两个半乳糖或半乳糖残基结合位点,可和细胞表面的含半乳糖残基的受体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进入细胞质,发挥毒性作用。蓖麻毒素A、B链上还分别含有1和2个糖支链,链末端均为甘露糖残基,可以和网状内皮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结合。后者细胞表面富含甘露糖受体,可优先摄取蓖麻毒素,这对于毒素发挥生物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铅中毒案例分析

铅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2、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 1.简述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2.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3.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4.引起腹绞痛常见的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该毒物?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锅熔铅锅触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汽逸散到空气中。工人每天工作8h,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 5.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6.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作何临床检验? 7.对患者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哪些职业病危害调查? 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铅烟浓度为0.3mg/m3~0.8mg/m3,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入院时检查:尿铅12.5μmol/L,尿ALA80.5μmol/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3.5μmol/L,诊断为慢性中毒铅中毒。 [问题讨论3]

8.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用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9.经驱铅治疗,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职业病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该印刷厂浇班车间进行调查,发现工人浇板时有一股蓝灰色的烟,熔铅锅上方有一个排毒罩,但经常不开。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调查同车间其他工人,大多数反应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少数人有腹痛。组织该车间工人体检,发现9人中有6人的尿铅、尿ALA高于正常值,其中4人有肢端麻木,1人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问题讨论4] 10.该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11.简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范畴,职业病院组织工人体检属于哪一级预防?

动物蓖麻子中毒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2067296.html, 动物蓖麻子中毒的防治 作者:宋平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是讲蓖麻子毒素对动物的危害,蓖麻子进入动物体内主要破坏哪些脏器,其临床表现及初期发病时的症状。对如何防止蓖麻子毒素进入动物体内进行阐述,详细论述蓖麻子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用中药和西药两种情况对蓖麻子毒素进行治疗的方法,在初期如何进行催吐及如何洗胃都有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动物;蓖麻子毒素;中毒;症状;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110-01 蓖麻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子毒素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损害肝、肾等实质脏器,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的作用,也可麻痹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蓖麻籽中毒是由于家畜误食过量蓖麻籽或榨油副产品蓖麻籽饼后,引起的剧烈腹痛、严重腹泻、运动失调、肌肉痉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心衰。蓖麻毒蛋白尚有损伤小肠及强烈的致热和致敏作用。蓖麻碱主要存在于茎叶中,毒性较小。马、骡对蓖麻毒素最为敏感。根据动物接触、采食蓖麻籽或压榨蓖麻油后的残渣及蓖麻籽饼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毒物分析,或进行免疫学检验。 1 症状 蓖麻毒素是血液毒和神经毒。无传染性,不是从一头家畜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头家畜,而是放牧或吃饲料后数小时出现症状。蓖麻子中毒的主要症状是重剧的全身症状和胃肠炎。口腔潮红肿胀,有恶臭。口炎较重的流涎,咀嚼无力,恶心呕吐,腹痛不安,肠音减弱,排粪困难。部分病例,肠蠕动音增强,腹泻不止,粪便带黏液和血液。继则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症状。 发病初期病畜精神沉郁,以后极度兴奋,狂暴不安,向前奔跑。继而行走不稳,全身肌肉震颤,发病后期四肢麻痹,倒地不起。少数病例发生膈肌痉挛,有的持续数日。可视黏膜潮红、黄染,体温升高到39.5~40℃,呼吸急迫而困难。心跳加快,脉搏细弱,重症不感于手。孕牛常造成流产。重症的病例出现抽搐、嗜睡以致昏迷,全身机能迅速衰竭,卧地不起,体温降到常温以下,病程短,死亡快,1~2日死亡。 2 预防

蓖麻油资料

性质:由蓖麻子(含油45%~60%)得到的非干性油,相对密度0.950~0.974(15/15℃),碘值81~91,乙酰值144~154,主要含蓖麻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二蓖麻油酸甘油酯及少量异蓖麻油酸、硬脂酸、9,10-二羟基硬脂酸、微量细胞色素C等。油的黏度较大,能溶于乙醇,这是区别于其他油脂的主要性状。去壳的蓖麻子仁冷榨得到的油经精制后可用作泻药。热榨或浸出得到的油可用作润滑油和制造酰胺-11纤维、土耳其红油等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将脱去一分子水而成的具有共轭或非共轭二烯的不饱和酸。这种脱水蓖麻油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干性油,用于制备油漆。热榨蓖麻油中含有毒蛋白,需经处理除去方能使用。蓖麻油有良好的终期引产作用。其乳剂可用于助产。蓖麻油还可用作润滑剂及制造农药、锦纶等的原料。经化学脱水后成为很好的干性油,用于油漆工业。氢化蓖麻油可以直接用于代替硬脂酸、蜡以及高级脂肪醇等,用于化妆品、软膏、润滑油等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 C57H104O9分子量933.61 性质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有特殊的令人呕吐臭味,主要成分为蓖麻油酸(顺式12-羟基十八碳烯-9-酸;CH3(CH2)5CH(OH)CH2CH=CH(CH2)7COOH)甘油脂。密度0.945-0.965g/cm3(25℃)。凝固点-10℃。闪点229.4℃。自燃点448.9℃。折射率1.473-1.477。皂化值178mg氢氧化钾/g。溶于乙醇、苯、氯仿、二硫化碳。右旋。低毒。易燃。 应用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工程塑料聚酰胺的生产原料,也大量用作润滑油、液压油、土耳其红油、电绝缘油、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增塑剂等的生产原料。医药工业用作泻药。脱水蓖麻油作为干性油大量用于油漆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用于生产二元酸、脂肪酸、聚氨酯涂料、合成橡胶等。另外,还用于肥皂的生产等。 蓖麻油的脂肪酸组成主为顺蓖麻酸(Ricinoleicacid)约89%,其他有棕搁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二羟基硬脂酸(Dihydroxystearic acid)。甘油酯的组成为三蓖麻酸(Triricinolein)68.2%、二蓖麻酸酯(Dirici-nolein)28.0%,--蓖麻酸酯(Monoricinolein)2.9%及非蓖麻酯(Nonricinolein)0.9%。灰分中含多量Ca、Fa、Si,其次为Al、Cu、Mg以及少量Mn、Ti、Ni、Z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