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论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_韩媛媛

第22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 l.22No.4 2008年8月JO URNAL OF H EFEI UNIVE RSI TY OF TECH NOLOGY(S ocial S ciences)A ug.2008论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韩媛媛(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 230009)摘 要:目前在中国,电影片名翻译已呈现大陆、香港和台湾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不同版本的译名也提供了可供比较的素材,有助于鉴别出优劣。
文章从实例出发,分别论述了三地对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的理解与侧重、翻译策略的不同运用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以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为整个中国电影翻译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大陆;香港;台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8)04-0149-04A Comparative S tudy of Film Title T ranslations inChina's M ainland,Ho ng K ong and Taiw anHA N Yuan-y uan(School of Fo reign Studie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 a)A bstract:At present,the three regio ns of mainland,Ho ng Kong and Taiw an have been keeping the triangular balance in China's Eng 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 n,w hich offers us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The paper tries to com 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ranslation be tw een the three reg ions by ex-plo ring their different em phases on translation values,their different translation m ethods adopted, and the socio-cultural reasons fo r these difference s,in the hope that it can encourage the communica-tions betw een them,thus to gether pro mote the development o f China's film title translation.Key words:film title translatio n;translation v alues;translation methods;m ainland;H ong Kong;Tai-w an一、引 言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被大量引入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电影翻译也随之成为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浅谈影响英语电影名称翻译的原因

浅谈影响英语电影名称翻译的原因摘要: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另一种载体相对书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一部外国电影往往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被译作几个不同的名字。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两岸三地”电影名称翻译时的异同,并从文化、商业和政治三方面因素结合实例分析电影名称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功能对等,电影名称,翻译,异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国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途径了解世界的机会与日俱增。
尤其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异域文化了解程度加深,而电影作为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媒体手段对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解放前中国无电影到改革开放初期每年从国外引入寥寥几部电影,到如今每月都不间断地有外国大片在影院上映,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译成文字音频从而使国人能够看懂,而电影名字作为电影主要内容以及风格的载体更是重中之重。
一个好的电影名称能够充分体现电影的主要内容,恰当地体现电影的风格,从而吸引观众眼球,赢得影院票房,获得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丰收。
然而笔者却发现,同一部电影在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常被译为不同的电影名称。
本文力图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大陆与港台地区电影名称翻译的共性与两岸三地对电影名称翻译不同的原因。
1、电影名称翻译的理论基础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指出:“翻译不仅仅指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指语义、风格和文体方面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包含表层词汇信息也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首要的,其次形式。
形式对等有可能会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顺应论视角下中、港、台同名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
引 言
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 因此 他 进 一 步 把 语 用 学
电 影 在 近 几 十 年 内作 为 文化 消费 品 的代 表 之 一 .
定义为“ 从认知 、 社 会 和 文 化 的整 体 综 观 出发 , 对 于 以
。 根 据 他 发展迅猛 , 在 关 注 本 土 电影 的 同 时 , 大 家 也 越 来 越 把 行 为 方 式 表 现 的 语 言 现 象 的 用 法 的研 究 ”
三 地●●, 的 地 理 位 置、 经济 、 社 会 体 制 的不 同 , 使得 中 、 港、 言 的 顺 应 选 择 日 ]●
台 三 地形 成 了各 具 特 色 的文 化 背 景 。 既 然 电 影 译 名是 为 了 吸 引 本地 的观 众 , 就 必须 符 合 本地 观众 的 审 美 情
语 言 的 使 用 者 可 以 灵 活地 选 择 各 种 不 同 的语 言 项 目。
而 翻 译 正 是 交 际 者 为 了实 现交 际 目 的对 语 言 做 出 选
研究 , 讨 论 的 问 题 都 是 集 中在 直译 、 意译或者增译 、 删 译、 转 译等的层面上 . 但 这 并 不 能 充 分 解 释 两 岸 三地
因” 。 I 1 1 5 6 V e r s e h u e r e n认 为 , 应 该 从 语 言 的 变 异性 、 商 讨 性 和 顺 应性 三 个 维 度 来研 究 语 用 学 、 “ 顺 应 性 作 为 语
言 的一 种 属 性 使 人 类 能 够 从 各 种 变 异 选 择 中做 出 商 讨性选择 , 以 满 足 基 本 的人 类 交 际 需 求 ” , 叩’ 因 此 语 言 选 择 与 语 言 的 顺 应 是 同 时 进行 的 ,二者 相 辅 相 成 .
关于哈利波特的翻译问题,大陆和港台的差异与比较

关于哈利波特的翻译问题,大陆和港台的差异与比较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1997年6月26日)美国版小说及电影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0年6月23日)电影公映日期:2001年11月电影全球票房排名:第3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1998年)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密室》(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0年12月22日)电影公映日期:2002年11月电影全球票房排名:第8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1999年9月8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2001年6月22日)全球公映日期:2004年6月4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0年7月8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2001年12月31日)电影预计首映时间:2005年11月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3年6月21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3年9月21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凤凰会的密令》(2003年9月29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5年7月16日)主要人物英文原名大陆译名香港及台湾译名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Hermione Granger 赫敏·格兰杰妙丽·格兰杰Ron Weasley 罗恩·韦斯莱荣恩·卫斯理Professor Severus Snape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石内卜教授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跩哥·马份Albus Dumbledore 阿不思·邓布利多阿不思·邓不利多校长Minerva McGonagall 麦格教授麦教授Sirius Black 小天狼星·布莱克天狼星·布莱克Lord Voldemort (You-Know-Who) 伏地魔(神秘人) 佛地魔(那个人)Cho Chang 张秋张秋Remus J. Lupin 莱姆斯·卢平教授路平教授Dolores Jane Umbridge 多洛雷丝·简·乌姆里奇恩不里居教授Mad-Eye Moody 疯眼汉·穆迪疯眼穆敌Nymphadora Tonks 尼法朵拉·唐克斯小仙女·东施The Dementor 摄魂怪催狂魔Cornelius Fudge 康奈利·福吉康尼留斯·夫子Gilderoy Lockhart 吉德罗·洛哈特吉德罗·洛哈Myrtle 桃金娘麦朵Rita Skeeter 丽塔·基斯特丽塔·史讥小说新名词The Invisibility Cloak 隐形衣The Quidditch Match 魁地奇球赛Diagon Alley 对角巷Gringotts Yault 古灵阁(巫师银行)The Devil's Snare 魔鬼网Nimbus 光轮(系列扫帚)The Chess game巫师棋Platform 9 3/493/4站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The Sorting Hat分院帽The Moving Stairs会移动的台阶。
关于哈利波特的翻译问题大陆和港台的差异与比较 (1)

关于哈利波特的翻译问题,大陆和港台的差异与比较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1997年6月26日)美国版小说及电影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0年6月23日)电影公映日期:2001年11月电影全球票房排名:第3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1998年)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密室》(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0年12月22日)电影公映日期:2002年11月电影全球票房排名:第8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1999年9月8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2001年6月22日)全球公映日期:2004年6月4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0年7月8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年月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2001年12月31日)电影预计首映时间:2005年11月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3年6月21日)大陆译名: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3年9月21日)香港及台湾译名: 《哈利波特—凤凰会的密令》(2003年9月29日)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5年7月16日)主要人物英文原名大陆译名香港及台湾译名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Hermione Granger 赫敏·格兰杰妙丽·格兰杰Ron Weasley 罗恩·韦斯莱荣恩·卫斯理Professor Severus Snape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石内卜教授Draco Malfoy 德拉科·马尔福跩哥·马份Albus Dumbledore 阿不思·邓布利多阿不思·邓不利多校长Minerva McGonagall 麦格教授麦教授Sirius Black 小天狼星·布莱克天狼星·布莱克Lord Voldemort (You-Know-Who) 伏地魔(神秘人) 佛地魔(那个人)Cho Chang 张秋张秋Remus J. Lupin 莱姆斯·卢平教授路平教授Dolores Jane Umbridge 多洛雷丝·简·乌姆里奇恩不里居教授Mad-Eye Moody 疯眼汉·穆迪疯眼穆敌Nymphadora Tonks 尼法朵拉·唐克斯小仙女·东施The Dementor 摄魂怪催狂魔Cornelius Fudge 康奈利·福吉康尼留斯·夫子Gilderoy Lockhart 吉德罗·洛哈特吉德罗·洛哈Myrtle 桃金娘麦朵Rita Skeeter 丽塔·基斯特丽塔·史讥小说新名词The Invisibility Cloak 隐形衣The Quidditch Match 魁地奇球赛Diagon Alley 对角巷Gringotts Yault 古灵阁(巫师银行)The Devil's Snare 魔鬼网Nimbus 光轮(系列扫帚)The Chess game巫师棋Platform 9 3/493/4站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The Sorting Hat分院帽The Moving Stairs会移动的台阶。
大陆翻译与港台翻译的区别

例子2:
TANK
大陆翻译:坦克
港台翻译:战车
大陆叫“坦克”,港台叫“战车”。 大陆的沿用英文中TANK一词的音译, 其实“战车”一词比“坦克”内涵广, 装甲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均属于 “战车”的范畴,而明显不属于“坦 克”的概念。
例子3:
Bullpup
大陆翻译:无托(步枪)
港台翻译:犊牛式(步枪)
占士tracymcgrady麦克格雷迪阿仙奴尤文图斯logo原名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benz奔驰朋驰宾士logo原名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audi奥迪奥迪logo原名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lamborghinilogo原名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alfaromeo阿尔法爱快罗密欧爱快罗密欧generalmotor通用amgeneralamgeneralbentely本特利宾利cadillac凯迪拉克卡迪拉克chrysler克莱斯勒克莱斯勒citroen雪铁龙先进雪铁龙fiat菲亚特快意iveco依维柯欧陆霸jaguar捷豹美洲虎lancia兰西亚领先mazda马自达万事得马自达peugeot标致标致missile大陆翻译
Bullpup英文原意为 “牛犊”,其实指弹 匣后置,也就是无托 设计,台湾很生硬的 翻译成了“犊牛式结 构”。
四、其他的翻译差别
搞笑的游戏名称翻译
LOGO
英语 Street Fighter Street Fighter II Super Street Fighter II Samurai Shodown Metal Gear Solid Starcraft Warcraft III Need for Speed
LOGO
军事词汇
例子1:
Missile
大陆翻译:导弹
同一部电影大陆,台湾,香港三地译名,看看谁更有文化底蕴

在台湾,基努·里维斯“捍卫”到底:《生死时速》被译成《捍卫战警》,《非常任务》被译成 《捍卫机密》,《连锁反应》也就成了《捍卫追缉令》;威尔·史密斯可能要当一辈子的“战警”,莎 朗·斯通貌似天生就有“第六感”,杯具的哈里森·福特一直收到台湾的“追缉令”!
翻译过多部进口影片的毕成功不吝对台湾文化的批评,“日本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的盛行等使 得文化崩溃边缘上的台湾很少有韵味十足的译名。”如此说来,《蜡笔小新》在台湾被冠作《一个智障儿 的故事》不足为奇。别说外片,《雏菊》在台湾被改名为《无间爱》,气得导演不愿去做宣传。
香港的经典也包括一个笑话,《刺激1995》。当年,提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典礼上 完败给了《阿甘正传》,片商一直认为此片没前景,而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与1973年罗伯特·雷德福和保罗·纽 曼主演、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电影《刺激》(《The Sting》)非常的一致,搭上“刺激”的顺风车也是顺理成章, 上映那年为1995年,惊世骇俗的《刺激1995》就诞生了!
香港:语不惊人死不休 香港地区的译名在表述上带有区域性语言的特点,常常使用一些诸如“终极”“雷霆”“魔鬼”“战 警”“情陷”“疯狂”“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香港译者通常不会采取直译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创作 性,常常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例如The Lord of the Ring被译作《魔戒》;Mr. and Mrs. Smith加 工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Moulin Rouge则译作带有爱情色彩的《情陷红磨坊》。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谈香港与内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1)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谈香港与内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
尤其在文化交流方面更甚,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文化走出国门的一种主要方式。
随着欧美电影的引进,国外电影愈来愈多地涌入中国市场,人们看电影也之所以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是正因如此,电影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电影的市场。
作为影片的“门面”,好的片名能拉动票房,对影片的宣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在英文电影引进香港和内地时,翻译的版本又有所不同,在本篇中,笔者将在遵循基本的翻译指导思想和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探索香港与内地翻译电影名时独特的规律和方法。
不同于文学翻译,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偏重于实用性和交际目的。
而目的论强调翻译的互动性和实用性,主张译语的形式由其目的语环境下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翻译目的决定,所以,作为一种应用型的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作为本篇论文的指导思想,能够很好的帮助分析香港与内地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些原则和异同。
本文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三种。
通过对香港与内地的电影片名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地文化差异发现,造成两地翻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人民在历史文化、片名侧重点、翻译理论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
所以,翻译活动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受到目的语的制约,考虑到翻译受众的,这样片名翻译才能真正体现电影的信息,商业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功能学;翻译学On the Difference of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between Hongkong and the Mainland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xchanges among countries, which certainly is a kind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 culture. Definitel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film is a main way fo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s an significant carrier of culture, film is also an art form of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Sinc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ilm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flooding into domestic, there are also more and more choices for audiences. So it will directly affects a film’ market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of its titles are suitable or not. As the “appearance” of a film, a good title of film can make a box-office smash and will play a finishing touch on the advertisement of the film. Bu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ong Kong and mainland,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may vary a lot. In this paper, the unique laws and methods will be introduced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basic guiding ideology and general law of translation.Different from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which focus on practical and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as a kind of applied translation theory, skopos theories is suitable as the guiding ideology.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descriptive study method.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ich causes differences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title translation focu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We can see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a simpl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but it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target language. Only then the film title translation will truly reflect the informative, communic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film itself.Keywords: Skopos theory; film titles; functional theory; translation theoryCONTENTSChapter 1 Skopos theory1.1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kopos Theory1.2 The Background of Skopos Theory1.3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1.3.1 The Objective Law1.3.2 The Coherence Rule1.3.3 The Faithful PrincipleChapter 2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2.1The Features of Film Titles Translation2.2 The Strategies of Film Titles Translation2.2.1 Literal Translation2.2.2 Free Translation2.2.3 Phonetic TranslationChapter 3 The Differences of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3.1The Func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3.1.1 Informative Function3.1.2 Communicative Function3.1.3 Aesthetic Function3.1.4 Commercial Function3.2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3.2.1 The Comparison of V ocabulary Characteristics3.2.2 The Comparison of Linguistic Style3.3 The Main Reasons of Causing These Differences3.3.1 Social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s3.3.2 The Differences on Emphasis of the Value of the Titles3.3.3 The Differences on Emphasis of Translation TheoriesChapter 4 ConclusionINTRODUCTIONAccording to relative statistics, every year, there are probably one hundred to two hundred films imported to China, most of which are English films. Since 1979, we had a policy that encourag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had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active rol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2001, China has entered WTO, which means the strengthening of globalization. Ever since that, there are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among countries, of which cultural aspect is an essential part and cannot be ignored. As a popular artistic form, fil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aspect, they not only tell stories, but also have beautiful background music and moving pictures, which in the meantime express meaningful thoughts of the author.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nowaday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Besides the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we also want to reach a satisfactory in spiritual aspect. Exactly, films ar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widely expressed mass media,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m to audiences.The research o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is necessary and of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large market of film in China, 80% of younger generation choose to watch movies during their dating. Since there is a large market of film, it is definitely a profit maker. So there are a lot of foreign films trying to enter into China, as a good title of film can make a box-office smash and will play a finishing touch on the advertisement of the film. On the other hand, film is a kind of power that can affect teenagers a lot. Many children may learn from the behaviors in the film, that’s also a kind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various cultures collide and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we must know how to translate film titles correctly and properly.However,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was not a simple thing for film translation. Although so far we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as a part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are definitely not enough. On account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itle translation focu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title translation of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re always different. But different from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which focus on practical and communication.Therefore, as a kind of applied translation theory, skopos theory concentrates o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iver. They defines translation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rather than just a transfe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The original text is no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but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S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kopos theory is suitable to b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research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which is a field with strong purpose.B IBLIOGRAPHY[1] Nord C.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41-43.[2] Verneer Hans.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Ac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23-125. [3]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4]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 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5]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6]Nida,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7]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8]曹明伦. 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9]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上海科技翻译,1998.[10]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与教学,2001.[11]黄泽萍.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J].考试周刊,2007.[12]李湄.世界名片荟萃[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14]林秋云.外国电影片名翻译简论[J].上海科技翻译,1996.[15]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过程,而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往往不尽相同。
本文以实例分析比较两岸三地电影译名的差异,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电影片名翻译;内地;香港;台湾;比较差异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一种介绍异域文化简洁直观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外国电影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电影的翻译也随之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
精彩的译名可为影片锦上添花,促进国际间跨文化艺术交流,还能和电影一起世代流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如何译好电影片名早已成为翻译界长时间讨论的话题。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不同,甚至是地域文化差异,都会导致影片译名有所不同。
由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历史沉淀以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即使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有着普遍认可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在同名英文电影引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片名翻译版本,内容形式大相径庭,导致目前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从实例出发,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不同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色,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一、大陆地区片名翻译1.1翻译方法和特点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大陆的译者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大都采取忠实原文、审慎小心的态度而加以直译。
影片译名较为传统、保守,但又不失严谨、慎重,基本上保持了片名的原汁原味。
如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美元宝贝》,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等。
对于一些抽象或引发歧义的电影名称,大陆译者也会选用直译意译结合,或音译意译结合的方式。
如Waterloo Bridge被译为《魂断蓝桥》而非直译为《滑铁卢桥》,至今仍为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
Forrest Gump译为《阿甘正传》而未音译成《福雷斯特·甘普》,既点出了电影主角的名字,又借用了观众熟悉的《阿Q正传》的格式。
还有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也可谓是音意结合的经典译作。
当译名过于抽象,译者预测观众在理解时可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有时也会采用完全的意译。
例如Kate and Leopold 翻译成《隔世情缘》而非《凯特与莱尔波得》,Cast Away翻译成《荒岛余生》而非《漂流者》。
有些电影片名的中译也受到中国传统习语、诗歌、小说、戏剧中四字、五字短语的影响,译名往往由四个字或五个字组成,读来琅琅上口。
如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等。
1.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大陆比较推崇的直译法简单明了,既能很好地传达原名信息,又保留了电影的异国情调,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如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大陆)与《仙乐飘飘何处寻》(港)相比更平实传神,反而香港的译名显得有点过于矫揉造作。
但是生搬硬套的呆译、死译,缺乏灵活性,有可能使观众无法领略到电影的艺术特色和吸引力。
如好莱坞经典爱情片Pretty Woman在大陆被直译为《漂亮女人》,跟香港的版本《风月俏佳人》相比就逊色很多,“风月”暗示了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的职业,而“俏佳人”既是对女主的赞美,更是对那段爱情故事的歌颂。
另外一部经典电影Ghost,跟香港译的《仍鬼情未了》相比,大陆版的《幽灵》硬生生将一部爱情片译作了恐怖片。
英文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若从字面意义理解而轻率直译,可能会错误百出,贻笑大方。
例如美国影片American Beauty在内地上映时被译为《美国蔷薇》,而其实American beauty特指美国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象征崇高神圣的爱情,也是暗示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
相比之下,熟悉花语的台湾将其翻译成《美国心·玫瑰情》才是名符其实,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揭示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
1.3原因分析在中国大陆,电影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被看作是影响国民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电影片名的翻译除了考虑其商业价值外,更注重的是实现其信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兼顾审美价值。
因此在翻译英文片名时,大陆的译者总是充分考虑到国情和意识形态,往往影片译名比较中性、稳妥,符合大陆观众的欣赏心理。
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养成了保守稳重的性格,加之内地对于影片的审查制度较为严格,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才会相对比较谨慎认真。
二、香港地区片名翻译2.1翻译方法及特点香港地区翻译方法灵活,和大陆有很大的区别。
直译依然是基本的方法,而较之大陆,意译法和改译法在香港比较盛行。
译者凭借较强的创新性,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总体上讲,香港译本侧重于影片名的音韵功能和商业价值。
为了赢得票房,译者千方百计地取悦公众.刺激好奇。
常常使用一些诸如“雷霆”、“魔鬼”、“战警”、“情陷”、“致命”、“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如Courage Under Fire《生死豪情》、Save The Last Dance《舞动激情》、Striking Distance《致命距离》等。
另外,香港的译名往往采用同化的处理方式,为了迎合本土观众口味,大量使用香港本地方言俗语,例如Scary Movie《搞乜鬼夺命杂作》,The Cable Guy《线鬼衰人》,About Schmidt 译为《薯麦先生》。
2.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香港影片译名比较轻松活泼,或直译、或意译、或直意相溶,跟大陆的翻译相比灵活多变,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猎奇心态。
如惊险片The Rock讲的是主角们进入一个孤岛,击败恐怖分子利用生化武器威胁美国政府的故事,大陆意译为《勇闯夺命岛》,而香港译大胆地改译为《石破天惊》,令人从片名就感到一股紧张逼人的气势。
然而翻译过分自由又导致胡译、滥译。
由于香港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过分考虑票房,译名中往往出现大量名不符实的刺激和煽情的文字,有时略显血腥暴力。
“大”字滥用、“血”字飞溅、“魔鬼”出没、“情”意外露。
如A Knights Tale《狂野武士》,Cyborg Cop《魔鬼生化战警》,Fatal Attraction《孽恋》,A Night To Remember《勾魂摄魄》。
而且在片名翻译过程中故弄玄虚、煽情过分,导致译名与原名信息价值的不等值,误导观众,引起其对影片错误的心理预期。
如Mr.&Mrs. Smith被译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完全就是家庭喜剧片的感觉。
甚至把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简直就是哗众取宠,胡编乱译。
此外,港译片名喜欢使用本地方言俗语,导致出现了许多在香港以外的观众看来是文理不通甚至是不知所云的译名。
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人佳境》或《尽善尽美》,而港译则成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猫屎先生》(“猫屎”在粤语中指性情古怪、脾气暴躁的人,正好与片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相吻合),使不懂粤语的观众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香港将The Runaway Bride译《走佬俏佳人》((“走佬”在粤语中意为“逃跑”),在香港颇受欢迎,但是大陆观众就很费解,所以大陆的译者把这部片子译为《落跑新娘》。
2.3原因分析作为英属殖民地一百多年的香港,如今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都市,其文化有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特点。
在香港,电影业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娱乐产业,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求刺激,而非接受教育或提高品位。
因此,香港电影片名的翻译总是从娱乐化、商业化角度考虑,以消费为中心,以增加票房收入为务实。
同时,一直以来香港武侠片、警匪片以及无厘头电影的流行泛滥也是造成其片名翻译过分刺激、煽情、暴力的原因。
加上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在语言使用上比较特殊,粤语是其官方语之一,也是当地民众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带有方言色彩的电影译名。
三、台湾地区片名翻译3.1翻译方法及特点台湾译者并不严格遵循片名的原有形式和表面意义,在这点上他们与香港译者相似,但也不尽相同。
其一,与大陆和香港相比而言,台湾基本上采用意译法,其中也有少部分改译法。
例如Multiple Licity《复制丈夫》(大陆)、《3个茶煲一个佬》(港)、《丈夫一箩筐》(台),Pretty Woman《漂亮女人》(大陆)、《风月悄佳人》(港)、《麻雀变凤凰》(台)、A 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大陆)、《有你终生美丽》(港)、《美丽境界》(台)。
其二,电影译名往往形式简单,内容紧凑。
许多译名要么采用中国的四字成语,要么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
如:The Affair To Remember《金玉盟》,Roman Holiday·Shall We Dance 《随我婆娑》。
另外,台湾地区的片名翻译往往比较偏纯情,充满浪漫梦幻色彩,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入佳境》或《尽善尽美》,台湾则套用邓丽君的一首老歌《爱在心里口难开》,还有Love Affair《爱你想你恋你》,Much A do About Nothing《都是男人惹的祸》。
其三,近年来其商业味逐渐增强,一些香港译名中暴力刺激的特点也影响到了台湾的译名,比如: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Mississippi Burning《烈血大风暴》,Soldier《血爆群龙》。
3.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台湾的电影名翻译确实充满了吸引力,大多形式优美,审美功能得以充分实现,语言的优雅和风格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与大陆和香港的译名相比,显得更缠绵悱恻,让观众赏心悦目。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台湾的译名喜欢使用固定词汇,硬套公式,显得比较程式化。
比如说,文艺爱情片偏爱“真情”、“真爱”、“夜未眠”、“生死恋”等,喜剧片多以“当家”命名,神话冒险片多以“神鬼”冠之,而“豪情”、“火线”、“悍将”、“奇兵”成了英雄系列的代名词,“致命”、“绝命”、“死亡线”则成了动作片和惊悚片的招牌。
其次,明星与影片译名也形成了固定的套用模式,译名缺乏新意,使观众难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