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武则天”辩论课教学设计

“我眼中的武则天”辩论课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王建辉

活动内容

取材于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华师大新版)七年级(下)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一课。

活动形式

辩论大赛

教材分析

唐朝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时代:贞观之治(初盛时期)、武周政治、开元盛世(极盛时期)。其中“武周政治”与“开元盛世”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所以将两个问题单独放在一节中,是从当时唐朝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的共同点是重视使用人才,人才造就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又促成了唐朝和谐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友好关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中外关系发展的顶峰时代。这两个问题在课文中的地位是:(一)上承贞观之治。由于武则天继承贞观以来的制度和措施,使国家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二)下启开元盛世。她的奋发有为,造就了国力强盛的“武周政治”时代,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她对唐朝由初盛走向极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她实行残暴统治,诛杀反对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手段之残忍实为罕见。正因为她集“贤明与残暴”于一身,教材中有限的文字描写,使学生难以完整把握她的复杂性格。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困惑,有必要深入挖掘补充武则天的有关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准确理解武则天的双重性格,客观公正地评价她的一生,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学生分析

1、在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辩论活动,使学生对新教材的理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有了亲身的体会,在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中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图书等方式了解到武则天的许多资料,所以对她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知识的局限和受历史传说、小说与影视媒体的影响,学生对她的认识又带有片

面性。

3、学生初步掌握了辩论会活动的规则与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学生喜欢这种探究历史的活动方式。

活动背景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实施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但是教材中设计的关于探究活动的课时和材料非常有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适应了新的课程理念,自始至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俗和参与热情。而这有限的课程资源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学习需要,打击了积极性,使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在逐渐熄灭。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课程应该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区资源,来补充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交流合作、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辩论会,让学生明晰武则天的功过得失。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讨论辩论,使学生掌握动态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人物简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和发展了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造就了国力强盛的“武周政治”时代,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她执政时期的弊病也很多,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因此,一千多年来,史书上因为武则天是女人当皇帝而争论不休。同时,武则天还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她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呢?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无字碑”之所以空无一字,是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目的是用来夸耀自己。

观点二: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观点三: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留有遗言:“已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立一块“无字碑”。

观点四:武则天既是高宗的皇后,又自称则天皇帝,死后与高宗合葬,该是称皇后,还

是称皇帝呢?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书,立一“无字碑”了事。

结合“无字碑”和自己收集到资料信息,在同学们中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武则天功大于过,是一位历史伟人(正方论点);武则天过大于功,是一位历史暴君(反方论点)。

活动准备

基于学生中存在的两种观点,我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多数学生倾向于举行一次辩论会,在辩论中明晰武则天的形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由组长带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1、在一周的时间里,学生自己查阅书籍、上网浏览,寻找资料。经过检查,同学们准备了大量丰富的学习素材,有网上下载的《毒手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等文章、武则天的课外读物、电视剧《武则天》片断、学生画的武则天人物素描图等,辩论的正方和反方同学还写出了自己的辩论材料。

2、每个小组先在内部进行初赛,择优选出五人组成代表队。

3、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出两名主持人,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会场布置、聘请记分人和监督员,组织活动过程等)

4、教师多处搜集武则天的影视、网络、书籍资料,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5、教师考虑好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白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大赛中,两个代表队的辩手都是通过自愿报名、组内选拔的方式产生的,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勇敢参加比赛的精神给予鼓励,并预祝他们取得比赛的胜利。

主持人宣布辩论要求:

1、先由正方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反方同学认真听,辩手要根据对方的论点进行驳斥,不要驳非所论。

2、对于有创新性的精彩发言,可以适当地鼓掌。

3、要辨之有理,辨之有据

4、双方辩手应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使用礼貌性的语言,避免过于激烈的言辞。

5、辩论程序均有时间限制,辩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阐明观点,批驳对方观点。

6、最后将评选出“优胜代表队”和“最佳小辩手”。

【在以前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语言不礼貌、鼓掌没有针对性、观点不明确等。老师与小主持人在总结以前的经验之后,规定了几点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大赛的正常进行。】

二、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第一轮比赛的方式是:一对一辩论,每人限时2分钟。)

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武则天功绩巨大,是一位历史伟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理由有三:

第一、她在位期间,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以来的制度和措施,使国家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为大唐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大力推行科举制,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招揽了很多人才,如:徐有功、狄仁杰等。

第三、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深受百姓欢迎。

反方一辩:武则天的有些做法虽然得到人们的肯定,但是,并不说明他没有缺点,请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她在位期间,还大肆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制度,多方搜集罪证,残酷诛杀反对她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她的恐怖统治造成了社会的不安,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我方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残暴的女皇帝。

正方二辩:武则天虽然很残暴,但是人们常说:一俊遮百丑,我想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也能遮盖住她的过失,你说不是这样吗?

反方二辩:请问正方同学: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些措施还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你说贡献大不大?可是他焚书坑儒,滥用民力,刑罚严酷,百姓深恶痛绝,使秦朝短暂而亡。请问再大的功绩能掩住他残暴这一面吗?你能说他不是一位暴君吗?如果不是暴君,秦朝怎么会短暂而亡呢?

【一连三个反问,展示出二辩同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正方三辩:请问反方同学,夏桀、商纣王、隋炀帝,我们都知道吧,这些历史上的暴君只知道自己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可是武则天却不同,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难道说她不是一位爱民、惜民的好皇帝吗?

反方三辩: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武则天驱使百姓服役的场面)

请正方同学注意:从刚才的录像中可以看出,武则天虽然推行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但是她又极度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百姓负担很重,你能说她爱民吗?如果真的爱惜老百姓,她应该这样做吗?

【三辩同学运用录像中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进一步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也给正方出了一个大难题。】

正方四辩:我认为武则天这样做,是在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物力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所允许的,这也正说明了她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取得了成效。

反方四辩:照你这么说,一个人有了钱就可以享受,是吗?那么,你对现在流行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的说法怎么看呢?

(师即时要求:请同学们围绕辩题进行辩论,不要离题太远或脱离辩题。)

【在活动中,有些同学的发言可能跑了题,或观点不正确,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导,以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

正方五辩:俗语说:脚步跟着时代走。享受固然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弊端,却不能与武则天相提并论。今天,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改善一下生活质量,难道不可以吗?人类不断的改造社会,发展生产,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吗?何况1300多年前的一代女皇呢?我们不必太过挑剔她的过失。

反方五辩:按照你的说法,武则天既然是一个大好人,后人应该为她歌功颂德。可她死后,为什么却留一块“无字碑”呢?这说明她本人也自知罪虐深重,无法向后人交待,所以留一“无字碑”,随后人评说去吧!

【一般的辩论活动,第一位发言的同学很关键,他是本队的形象大使,好的开头能够紧紧吸引住观众,获得支持。而正反双方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队员作为当头炮,使辩论一开始就很激烈。双方辨一同学运用充足的论据,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精彩的发言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在辩论中,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均限制在2分钟以内,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陈述明白自己的观点,而且有理有据,资料充实,足以说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正是过程性学习在实践中的运用,也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三、主持人宣布第二轮比赛开始(自由抢辩,限时10分钟。)

正方一辩:武则天虽有享乐、残暴、无情的一面,但是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只抓住她的缺点不放,应该看到她的主要方面,以她对老百姓,对历史的主要贡献为主,所以我方仍坚持认为武则天功大于过。

反方三辩:我也坚持我们的观点:

第一,武则天用卑鄙的手段篡夺了皇位,改唐为周,不得人心;

第二,她滥用酷吏,残杀无辜,对反对她的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例如:

贞观时期的重臣长孙无忌、书法家褚遂良等人先后遭到她的毒手。

第三,无休止的滥用民力,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国家动荡不安。

支持正方的一观众情不自禁:请反方同学注意用词准确:“卑鄙”一词在这里不太合适。在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很残酷,尤其是女人做皇帝,阻力更大。武则天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可以理解的。唐太宗不也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与弟弟,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吗?难道你也认为唐太宗“卑鄙”吗?(掌声)

支持反方的一观众:网上有一篇文章:《毒手女皇武则天》。文章对武则天为争夺皇后之位而残害王皇后、萧淑妃,甚至不惜残害亲生女儿的故事做了生动的描写。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连自己亲生女儿都害的人,这不是“卑鄙”,又是什么?你能说她有道德吗?你能说她是一位历史伟人吗?(掌声)

正方三辩情急生智:我认为,这也是武则天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在一个以男人为主宰的虎狼世界里,武则天要做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先登上皇位;而要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她一个弱女子又该如何做呢?她采用一些不得已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过分苛求。而运用这些非常手段正说明武则天是真正的女中豪杰。

反方一观众:难道为了自己做皇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不要道德了吗?就可以滥杀无辜吗?我认为正方同学是强词夺理。

【此番辩论,原先的程序是在双方代表队成员中进行,可是台下的小观众也群情激荡,忍不住参与了辩论,尤其是支持正方一观众的发言,用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来证明武则天的措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例引用地恰到好处,观众掌声不断。观众的参与是教师和主持人所没有预料到的,而漠视了观众同学,这是教师本次活动中指导上的一大失误。从全过程看,观众的参与虽然延长了时间,打破了原来的程序安排,却进一步激活了课堂,使双方的辩论更加激烈,甚至还有观众为没有时间发言而叹气,深表遗憾。这一局面的出现是新理念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结果。】

四、主持人宣布第三轮辩论开始(总结性发言,由各代表队派一名代表,陈述本方的观点,每队限时3分钟。)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她的功绩是主要的。认识她,要看主流,看她的主要业绩。武则天在位期间,奖励农耕、发展生产、重用贤人、注意纳谏、严惩贪官污吏、发展科举制度、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她一生的主流,我们应该对她当时所处的环境给予理解。我们都认为毛泽东主席是一位历史伟人,但对他犯的错误,我们能够谅解,对武则天的过失为什么不

能呢?

反方一辩: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只有看到其过失与负面,才能吸取教训,才能避免不犯同样的错误。唐太宗曾经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这个道理。武则天滥杀无辜、大规模修建寺院、滥用民力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爱惜民力,实行“柔”术治国,减轻人民负担,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方认为,武则天的过失使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大的逊色了。

【在总结发言中,双方选出的代表还是辩一同学,他们汇集了本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将自己心目中的武则天形象做了系统总结,并结合现实,对全体同学提出了做人的原则,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得到了体现与升华。】

五、观众点评

主持人:今天的辩论快要结束了,到底谁是赢家呢?下面由评委观众同学开始投票,选出你心中的“优胜代表队”和“最佳小辩手”。在投票和记票期间,请让观众作一点评。

观众一: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但是我却欣赏反方同学的发言:精彩激烈,论据充实,有理有据,耐人回味。尤其是二辩,我要投她一票。"

观众二:我认为正方同学在辩论过程中,资料充实,论据充分,逻辑严密,非常出色,胜者应该属于正方。

观众三:本来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可是听了两方的精彩辩论之后,使我对武则天的认识又有了变化。她作为一位政治家,既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业绩,又有消极、冷酷、残暴的一面。她的双重性格,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推动了时代进步,因此,我现在的观点是介于两者中间:武则天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暴君,功过可以相抵。所以双方我都要投一票。

【主持人随便采访了三位小观众,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观众也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没有拘泥于教材,也不拘泥于别人的观点,而是通过搜集的材料,去伪存真,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尤其是第三位观众,他观点的转变正说明他对武则天的认识是在一步步的加深,体现出“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的课程理念。】

六、听课老师应主持人邀请点评:同学们,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辩论会,双方同学的辩论有理有据,非常精彩。从辩论的过程看,双方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通过辩论,一个活生生的武则天的形象被刻画出来,使我们全面地认识了武则天。无论正方队员还是反方队员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觉得都应该给他们打满分。

七、公布投票结果:

最佳小辩手:是——(教室里鸦雀无声),正方一辩:刘林新同学、四辩:周雪同学。反方二辩:杜晓青同学、四辩:姜昕汝同学。(掌声)

优胜代表队:是——(主持人看了看全体同学,故意将声调拖长),正方代表队,27票,反方代表队:25票。本次大赛的获胜方是正方(掌声四起)。

【评选“最佳小辩手”和“优胜代表队”,是以前的活动中所没有的,主持人将这个环节应用在课堂中,将本次辩论会推向了高潮。虽然最后的结果有胜有负,但并不是说正方的观点正确,反方的观点不正确。事实上,只要是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劳动和探究之后得出的结论,都应加以肯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辩论的正反双方都是赢家。】

八、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辩论会很激烈也很精彩,双方辩手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运用准确、充分的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培养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团结、合作的精神。虽然比赛的结果有胜有负,但我认为双方辩手的竞争精神都值得学习。武则天是一个历史伟人,还是一个暴君,通过讨论,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们既要肯定武则天发展生产、重视人才的政治家的风范,同时也要反对她滥杀无辜、冷酷无情、唯我独尊的做法。“无字碑”,无字胜有字,它留给我们的将是无尽的思考……

自我反思

本次探究活动并非教科书中所要求的,而是笔者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临时设计的。从活动过程来看,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完全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没有了边框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出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学习,体现出自主学习的理念;二是教师自始至终处于指导者、帮助者的位置,没有对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作明确统一的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络浏览等方式搜集信息和资料,自己得出结论,实现了由“获取知识的结果”向“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转变的课程理念。同时,在活动指导中也存在两大失误:一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自己总是担心学生能力有限,无法完成材料的收集,偶尔将自己整理的资料透露给部分学生。帮助指导部分困难学生完成活动准备工作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度,否则容易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准备活动,无法培养其独立意识与创新精神。二是在辩论过程中,只注重了队员的参与,而漠视了观众的参与。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言,是对受到冷漠无声的抗议。在搜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观众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理念。

这节辩论课使我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很大启示:一、相信学生。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整理资料信息,自己发现解决问题。通过主动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形成创新能力。二、全员参与。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动手,人人参与,让全体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能将目光只放在少数同学身上。三、动态学习。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全身“动”起来,使学习过程“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四、形式多样。针对历史学科不受学生重视的弱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教学。

名师点评(魏效冰老师)

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我校确立了“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四种课型:资料研析课、讨论辩论课、人物赏析课、影视品评课,王老师上的“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就是讨论辩论课的有益探索和代表之作。我认为,本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课堂教学。探究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三节探究活动课,本课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老师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一周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过程。课堂辩论的主体是学生,实践了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学生不乏精彩的观点,反映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学生观点的稚嫩,恰恰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然进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才会欣赏到这样的效果。

二、突破了“课堂”的狭隘界限。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历史教研组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原有框架的限制,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本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以课为单位的框架结构,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对新教材的再创造。这里既倡导了新的课程理念,又印证了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

王老师承担的讨论辩论课课型研究的有益探索,推动了我校的历史课程改革。在“我眼中的武则天”这一课的活动中,王老师大胆渗透了新课程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课堂教学充溢着全新的历史气息。本课的学习组织非教材所要求,而是出自王老师在新理念下的大胆创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来说,看似多余,实则锦上添花!

《辩论》教学设计

《辩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辩论的相关常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辨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4.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通过导学案介绍有关辩论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2.征求学生意见,选好学生感兴趣的辩题,确定主持人和正反方辩手。 3.按照辩论环节和要求进行课上辩论会,并对辩论过程进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怎样才算是英雄”的价值观在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辨析问题的能力。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小组合作法。 3.实践应用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各小组搜集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生成导学案,并发放给学生。 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辩论? 任务二:介绍辩论的原则。

任务三:简要介绍辩论的技巧。 任务四:了解辩论的一般流程与环节。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大学生辩论会视频,导入新课。 【活动】播放大学生辩论会视频,教师导入。 同学们,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大到联合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争辩、法庭上是非曲直的讼争,小到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甚至生活中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都涉及辩论。很多问题正是通过辩论得以澄清,得到解决的,比如人们思想的沟通,正确认识的形成,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所以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也来实践一下,来感受辩论的魅力。 【设计意图】大学生辨论赛辩手们唇枪舌战的激烈场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到课堂情境中来。教师的导语从辩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入手,更激发学生想要跃跃欲试的学习欲望。 二、师生互动,明确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回答问题。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直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辩论是真理与谬误的交锋,智慧和愚昧的较量,先进同落后的对峙。辩论的目的就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弘扬智慧,启迪愚昧;歌颂先进,鞭挞落后。因此,只有遵坚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辩论就是舌战。因此,犀利的语言是辩论语言美的标志。尽管事实铁证如山,道理千正万确,但如果缺乏语言的力度,再深邃的思想,再深刻的内容,也无法得到完美的表达,无法突出辩论“舌战”的特点。因为只有犀利的语言才具有攻击力,唇枪舌剑是辩论语言的最好注解。 (2)形象美。即美好的公众形象。这里主要是指儒雅的风度和高贵的气质,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述,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庒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

优质课教案《两小儿辩日》

优质课教案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语文 李立峰 淮滨县王店二中 2017-3

《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猜一猜:——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孔子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 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到底是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 二、温故知新 1.(出示幻灯片2 温故知新)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 “日”与“曰”区分,你能背诵有“日”的诗句吗?。 3.释题:两小儿辩日(出示幻灯片3常识简介) 4.质疑: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4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5读对、读通、读懂.。(出示幻灯片6课文)(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词语。 1.结合课下注释,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辩论》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口语交际:辩论 ?教学目标 1.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2.善于倾听,能听出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 3.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 4.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教学重难点 1.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2.能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如: 课件出示: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认真练字●互联网增进/疏远人们的感情●班干部轮流好/竞选好 ●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2.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我们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让我们开一次辩论会吧!

【设计意图】为什么要开展辩论?在导入环节,举出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辩论的必要性:真理愈辩愈明。 板块二分组选题,指导辩论 1.指导分组,选择辩题。 (1)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7个人(每个小组几人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个别小组人数可微调),推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的辩论活动,并担任小组辩论主持人。 (2)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题,每个人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正方和反方的人数原则上要一样多。 2.播放视频,指导辩论。 (1)播放视频,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2)观看视频后,我们对辩论会有所了解。我们怎样展开辩论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下: ①辩论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设计意图】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一次“口语交际·辩论”课,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板块三了解流程,尝试辩论 1.小组辩论,明确要点。 (1)辩论准备。 分好了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后,接下来根据观点整理、归纳资料。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2)辩论指导。 怎样做到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课件出示提示: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明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别人的评价就和我们照镜子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 1、教师可将学生分为4~6的小组。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分组讨论图画中的故事内容及其背后的故事。 故事大意:妈妈眼中的小宇,是个活泼可爱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小宇是个做事认真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小宇是个热情、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小宇眼中的自己,是个能干的小学生。 2、请一个学生讲述故事的内容,并运用想像,举例说明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评价。 3、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有很多的特点,不同的人会发现我们不同的特点。 二、咨询台 1、全班思考为什么别人的评价会成为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 2、全班讨论,还有哪些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并记录在课本上。 3、教师小结: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梳妆,整理衣服。别人的评价就和我们照镜子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三、活动区 1、准备三张小纸条,找三个你认为了解你的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他们眼中的你。最好能说明评价的理由。 2、学生记录下别人的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 3、学生自我评价,填写“同学眼中的我”一栏。 4、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 5、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 四、实践园 1、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相关的人。 2、教师可当堂或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下面积极的评价,完成“老师眼中的我”一栏。 3、可让学生提前或在课后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采访,完成其他填写内容。 4、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课后作业:完成周哈里窗这个小活动。

高中语文《辩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辩论》 教学目的: 1、学会辩论 2、掌握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一、什么是辩论 辩论是指持有异议的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用辛辣的语言进行争论和辩解。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争吵、竞选中的电视辩论、专题辩论赛等。 辩论,就是辩明是非,探求真理。《墨子·小取》,对“辩”的作用做了十分精辟的阐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二、辩论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一)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直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辩论是真理与谬误的交锋,智慧和愚昧的较量,先进同落后的对峙。辩论的目的就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弘扬智慧,启迪愚昧;歌颂先进,鞭挞落后。因此,只有遵坚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二)审美原则 1、语言美。辩论就是舌战。因此,犀利的语言是辩论语言美的标志。尽管事实铁证如山,道理千正万确,但如果缺乏语言的力度,再深邃的思想,再深刻的内容,也无法得到完美的表达,无法突出辩论“舌战”的特点。因为只有犀利的语言才具有攻击力,唇枪舌剑是辩论语言的最好注解。 2、形象美。即美好的公众形象。这里主要是指儒雅的风度和高贵的气质,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述,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庒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不骄不躁;失势不馁,屡败屡战。 三、辩论的技巧 (一)避实就虚 论战时,有时需要单刀直入,有时又要巧于迂回,避实就虚,闪开对方所期待的进攻路线和目标,从看似无关的话题入手,使其打消戒备心理,再引入原先准备提出的问题。 降清的明朝叛臣洪承畴,在南京时,曾审问抗击清军的夏完淳,企图诱使夏完淳归降。 洪承畴向夏完淳允诺:“你小小年纪误受叛徒蒙骗,只要归顺大清,我保你前程无量!” 夏完淳对洪承畴的降清致使大明迅速灭亡恨之入骨,有意要讥讽他一番,便假装不认得洪承畴,故意高声回答说:“你才是个叛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说我反叛?我常听人说起我大明朝‘忠臣’洪承畴先生在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愿意学习带有神话色彩的文章,哪怕是文言文也兴趣盎然。《夸父逐日》学生并不陌生,故事很熟悉,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完成。《两小儿辩日》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本次学习我没有把字词句解释、翻译放在首位,而是注重让学生去探究理解。并结合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多角度理解短文的内涵

2、学习积累文言文词语。 3、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背诵巩固。 1 /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案重点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文词语。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短文的内涵。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间竞赛。班内展示交流。故事讲述。课本剧表演。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案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夸父追赶太阳的神话,这节课,我们还

辩论-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会辩论 2、掌握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辩论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辩论 辩论是指持有异议的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用辛辣的语言进行争论和辩解。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争吵、竞选中的电视辩论、专题辩论赛等。 辩论,就是辩明是非,探求真理。《墨子·小取》,对“辩”的作用做了十分精辟的阐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二、辩论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一)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直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辩论是真理与谬误的交锋,智慧和愚昧的较量,先进同落后的对峙。辩论的目的就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弘扬智慧,启迪愚昧;歌颂先进,鞭挞落后。因此,只有遵坚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二)审美原则 1、语言美。辩论就是舌战。因此,犀利的语言是辩论语言美的标志。尽管事实铁证如山,道理千正万确,但如果缺乏语言的力度,再深邃的思想,再深刻的

内容,也无法得到完美的表达,无法突出辩论“舌战”的特点。因为只有犀利 的语言才具有攻击力,唇枪舌剑是辩论语言的最好注解。 2、形象美。即美好的公众形象。这里主要是指儒雅的风度和高贵的气质,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述,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庒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 不骄不躁;失势不馁,屡败屡战。 三、辩论的技巧 (一)避实就虚 论战时,有时需要单刀直入,有时又要巧于迂回,避实就虚,闪开对方所期待 的进攻路线和目标,从看似无关的话题入手,使其打消戒备心理,再引入原先 准备提出的问题。 降清的明朝叛臣洪承畴,在南京时,曾审问抗击清军的夏完淳,企图诱使夏完 淳归降。 洪承畴向夏完淳允诺:“你小小年纪误受叛徒蒙骗,只要归顺大清,我保你前 程无量!” 夏完淳对洪承畴的降清致使大明迅速灭亡恨之入骨,有意要讥讽他一番,便假 装不认得洪承畴,故意高声回答说:“你才是个叛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说我 反叛?我常听人说起我大明朝‘忠臣’洪承畴先生在关外与敌人血战而亡,名 传天下。我虽年幼,说到杀身报国,还不甘心落在他的后面呢!” 洪承畴瞠目结舌,手足无措,督府幕僚们以为他真不认识洪承畴,赶忙悄声告 诉夏完淳:“上座正是洪大人。” 哪知夏完淳听后故意勃然大怒:“胡说,洪大人早已为国捐躯,天下谁人不知?当时天子亲自哭祭他,满朝群臣无不痛哭流涕。不要欺我年幼无知,上座这个 无耻的叛徒是什么东西!竟敢冒名来玷污洪大人的在天之灵!” 夏完淳指着洪承畴骂了个痛快淋漓,使得高高在上的“总督大人”——洪承畴 羞愧难当而又无话可说。 (二)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就像中国功夫中的太极一样,可以“杀人于无形”,看似温柔缠绵, 实则绵里藏针,能给对手致命一击。 据说,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 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 海涅说:“你说吧,是什么?”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两小儿辩日》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洛阳伊滨区诸葛镇司马小学张秀丽 10.《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以“辩”为眼,初识“辩日”。 1、板书“辩”字,学生组词。 争辩辩论辩斗辩驳等 2、出示课件图片,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辩斗”的人是谁?辩斗的话题是什么? 3、适时补充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明确目标,回顾方法。 讲述:这是一篇文言文,之前学习《夸父逐日》时我们总结过文言文的

学习方法,谁来说一下?出示课件 1、读通全文 2、读懂意思 3、明晰道理 三、检查预习,读通全文。 1、指名朗读 2、正音; 孰为汝多知乎 3、听范读,注意断句、停顿。 4、学生试着练习读 5、同桌互读,评价。 6、齐读 四、深入理解,读懂意思。 1、提出学习要求: 讲述:课文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注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总结方法: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这些句子的意思的? 学生:交流方法。(如结合课后注释,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有知识、多读等。) 4、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谁来帮帮他?(让学生知识资源互补。) (学生回答时,教师课件出示“车盖”、“盘盂”图片、“汤”的拓展词语“赴汤蹈火”) 5、增加难度、讲述故事。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2课《别人眼中的我》教案

《别人眼中的我》 教材分析: 《别人眼中的我》是第一单元——“做好我自己”中的第二课,三年级学生的“客观我”还在混沌状态,自我评价能力较弱。学生渴望在自己追求价值的过程中,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他人的评价。所以,老师、家长、同学们都他们的评价和肯定,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本课还应帮助学生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即使自己得到不公正的评价,也要学会正确面对;学会把表扬当作鼓励,把批评当提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肯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2、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3、理解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 4、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不光认识自己的优点,更应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更好的了解自己; 2、通过活动,借助他人的评价,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不光只有优点,也有不足,并引导学生愿意改正; 3、学会真诚地与他人沟通,把表扬当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

4、学会给予他人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镜像自我”的理论,认识自己; 2、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1、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学会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他人的目光。 课前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向家长、老师、朋友询问他们眼中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在镜子前照过自己吗?照镜子可以做些什么事呢?(请学生各抒己见); 2、师:是的,在镜子面前,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姿态与服装。而我们周围的人,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的镜子,他们不但知道我们的优点,而且知道我们的缺点,还会帮我们改正缺点呢!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很多镜子。大家想不想见识见识这些镜子啊? 3、设计意图:以镜子为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将他人的评价作为一面镜子,通过他人的评价反观自己的行为,更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二、以镜为鉴,认识自我: 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让大家向家长、老师或者好朋友们询问他们眼中的自己,你们都问吗?(生回答:问了。) 2、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身边的镜子是怎么评论自己的; 3、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内容,,让孩子们看到“老师眼里的我”、“朋友眼里的我”和“家长眼中的我”原来有这么多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他人。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 三、激情讨论,加深认识: 1、分小组讨论,描述组内某位成员的优点和不足,其他组的成员猜测这位同学是谁;

幼儿园大班辩论赛教案

幼儿园大班辩论赛教案 设计思路:通过把幼儿感兴趣的,人会飞好,还是不会飞好的争论活动,转化成一个让幼儿充分展示语言才华,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想象力,树立自信心的有目的的辩论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充分迸发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活动形式突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空间。 创新点:本次活动完全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思维的清晰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发展幼儿逆向思维能力,口语辩驳能力及想象、联想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1)活动场地布置:将活动室一分为二,一边为“正”论台,一边为“反”论台。活动室后面设置为观众席。 2、材料提供:贴绒教具、奖品(铅笔)。 过程: 一、老师唱“谁会飞”的歌曲引入课题。 1、师:提问,刚才老师唱的歌里面都有谁?(有鱼、有鸟、有马、有人、有兔) 2、刚才小动物们作的走、跑、跳、游这些动作,我们人会作哪些?(人会走,会跑,会游泳,会跳,但人不会飞。) 人为什么不会飞?(没有翅膀)小朋友想一想人是有翅膀会飞好呢?还是不会飞好?请个别幼儿发言(最好正、反各一名)。

3、师:刚才有小朋友已经说了人会飞好还是不会飞好的理由,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请你们和小伙伴们相互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幼儿自由展开讨论,老师到幼儿中聆听幼儿的想法),刚才小朋友都相互谈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赞成人不会飞好的小朋友举手,按顺序坐在老师的右手边(“正”论台贴有人物标志);请赞成人会飞好的小朋友,坐在老师的左手边(“反”论台贴有小鸟的标志)。 二、老师以主持人方式出现,正式开始辩论赛。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才华。 1、师: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的题目是:人会飞好还是不会飞好?辩论之前老师要提一个要求,辩论赛是有顺序的发言,老师请右手边的一个小朋友发言后,再请左手边的一个小朋友发言。现在请小选手们陈述自己的观点。 2、幼儿自由举手发言,找出充分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营造一种轻松、积极的活动气氛。 3、为了符合辩论赛的程序,也为了训练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要求幼儿在回答时先讲明自己的观点,再陈述理由。如:我觉得人会飞好,因为……或我认为人不会飞好,因为…… 三、评奖活动 在小朋友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对回答得好的小朋友给予当场奖励,最好保证每位幼儿都能通过积极发言得到一个奖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奖项设置:A 最佳表现奖 B 最佳口才奖 C 奇怪想法奖 D 最多答案奖 E 进步奖 F 坚持奖 G 发笑奖 四、小结 今天的辩论会,小朋友积极发言,不管是赞成人会飞好还是赞成不会飞好的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认为都非常好。我们人

《走上辩论台》教学设计2.doc

《走上辩论台》教学设计2 - 1、在2000年美联社公布的全球经济发展报告中,仅网络一项科技新增长点所带来的价值就相当于十万家企业近两年创造的价值;中国2000年的外汇收入中,电子商务占到了3.6%;在美国华尔街股市上,网络科技股占到了40%,带动了整个股市的一波又一波高潮。 2、网络绝不是慈祥仁爱的圣母,它在向人们洒出甘露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曾报道过网吧对于青少年的危害,许多孩子就是由于过分钟爱网络,结果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走向犯罪。 3、1996年7月,南京紫荆山地区某银行职员杨某,依靠网络进行犯罪,先后破坏该行电脑管理系统数次,非法提取贷款总数共一千余万元。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因网络犯罪而判死刑的人。 4、1998年中,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世界经济犯罪巨头索斯莱利用网络系统破坏了当时泰国曼谷股票交易中心的商务网络,从而控制汇市和股市,大量转售泰国货币──铢,因此引发这场自1933年以来的特大经济风暴,一时间破产企业不计其数。 5、人类发明了火药,发明了原子弹,发明了侦察卫星,但谁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啊!我们自身太愚蠢了,我们发明的东西杀伤了我们的肉体,毁坏了我们的文明,阻止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计算机网络同这些东西在本质上是毫无差别的,真正毁坏人类的只有人类自身,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二、班级之间辩论 主题:我看克隆 正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反方:克隆是对生命伦理的践踏 论辩材料摘抄:

1、目前对克隆人问题,反对的声音一直是主流。反对者中,最强大也最有制约效果的莫过于各过政府。 2、克隆人技术能使千千万万不孕症患者实现做父母的愿望;能使那些痛失骨肉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能使许多不治之症找到新的治疗方案;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 三、写作 以怎样看待上网或我看克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议论文体为主,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不能淹没在别人的既有观点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 四、评价原则 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于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的同学理应给予充

幼儿园优秀教案:辩论会:孙悟空和奥特曼谁厉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孙悟空和奥特曼的特点,并知道他们都代表了人们对正义和力量的向往。. 2、通过辩论,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幼儿完整讲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来讲述自己的观点。 4、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孙悟空和奥特曼的照片 2、小话筒2个,奖牌若干。 3、知识准备:幼儿已了解辩论的知识,并组织幼儿看浅显易懂的辩论赛。 过程与指导 一、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我们非常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有很高的本领,非常厉害,是很多小朋友心目中最厉害的英雄。可是,同样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奥特曼,奥特曼同样有很高的本领,也是很多小朋友最崇拜的人。那么小朋友觉得是孙悟空厉害还是奥特曼厉害?请你们找一个同伴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朋友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孙悟空和奥特曼谁厉害》。 二、向幼儿介绍辩论赛的规则。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正反两方队员、拉拉队分别为自己队喊口号打气。 1、一一辩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一辩论的要求,要求幼儿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幼儿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给予简单的鼓励和评价。 2、驳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驳论的要求,要求一方幼儿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用“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进行反驳,幼儿进行对应驳论,教师在这个环节同样进行简单鼓励和评价。 3、自由辩论 对方的理由,你同意吗?(用鼓掌和举手来示意) 说说你们反对的理由。 三、请一个小朋友代表作总结呈词 1、孙悟空的本领。

主题班会教案:我是谁——他人眼中的我

我是谁——他人眼中的我 【教学背景】高一学生进入青年早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整合阶段,在关注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的同时,更加希望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通过两种不同的评价途径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 【教学目标】1、协助学生在认识自己眼中的我的同时了解他人眼中的我; 2、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合理接纳; 3、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真实了解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合理接纳。 【课前准备】A4纸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快乐敲背3’ 师:请大家围坐成一大圈。从这位同学开始“一二”报数。从这位同学开始。 生:“一”“二”“一”“二”…… 师:现在请“二”后带凳子退一步,“一”原地不动,“二”顺时针转圈走动,向前走10个人的位置,站定后“一”“二”结成一组,内外圈坐下。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快乐敲背,请“二”先给“一”敲背。 师:(一分钟后)现在请大家换过来。 师:(一分钟后)好了,游戏结束。通过这个游戏,当对方给你敲背时感受如何? 生:很开心!舒服! 生:(笑着说)老师他打我! 师:那你如何给对方敲背的? 生:也让他感到舒服。 生:报仇! 师:是的。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感到很愉快,同时,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发现: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反过来如何对待我们。这就是我们如何与人交往的一个简单的道理。 生:对啊! 师:还有一点,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仅有你自己还有别人,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眼中的我,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别人眼中的中。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

道,要想了解自己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仅需要自己的认识,还需要通过他人的眼睛。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样一个主题:我是谁——他人眼中的我。 二、活动一:镜子游戏12’ 师:大家平时照镜子吗?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镜子游戏。 规则: 1、发给大家每人一张A4纸。按照刚才两人小组开展活动。 2、?一?先向?二?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在A4纸上记下一所说之特质,历时三分钟。介绍自己时,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2、三分钟后,?一??二?角色互换。 3、活动结束,教师请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三分钟?。 师:好,讨论先到这。有没有那些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谈论成果? 生1:说缺点容易,说优点难,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优点。 师:是的,我们中国人一向都比较谦虚,你用了哪些策略来说呢? 生1:随便聊,在聊天中说出自己的优缺点。 师:比较放松的状态。还有没有同学愿意说说? 生2:介绍优点比较困难,觉得自己的优点好像不怎么突出吧。 师:你害怕自己说的优点并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说缺点别人要是不认可自己就不会感到惶恐,是吧。说说你度过这三分钟的策略。 生2:少说优点,多说缺点。在说优点时,前面加上个?比较?。 师:加上?比较?显得谦虚,对吗? 师:(总结)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大家还是比较谦虚的,很多同学都觉得谈自己的缺点要比谈自己的优点更无压力感。这倒让我想起西方人对我们的评价?中国人讲究含蓄美?。大家手中的A4纸上,记录着你们每一个人的特质,虽然是自己的描述,但是是他人的记录,这就像是一面镜子,更好的让你看清自己。 三、活动二:“欣赏你”转转转15’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活动:“欣赏你”转转转,现在请大家四个小组围坐成一圈形成一个大组,每大组八人。 规则: 1、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后的A4纸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开学第一课辩论赛教案

开学第一课辩论赛教案 一、活动目的 小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无论他们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应该从根本上懂得“清正廉洁”的价值,在头脑中根植“清正廉洁”的理念,使“清正廉洁”成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同学们,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但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及早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腐墙”,让廉洁“植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立下勤廉报国之志。 (二)故事会场同学们演讲由自己搜集和的廉洁小故事,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进崇高。 (三)交流平台在老师和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身边发生的现象,并让同学们踊跃发言,点评自身与他人,并提出如何改正自身,完善他人。如:大家就暑假的各种消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自己过年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和原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准备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节俭。 (四)诗歌朗诵朗诵同学们自己编写的诗歌“敬清廉、争做正直小公民”。

(五)针锋相对展开一场辩论会,两组同学为辩论双方,主题为“廉洁教育进校园好还是不好”。先由双方辩手阐述各方观点,再进行自由辩论。 同学们辩论得很踊跃,大家各抒己见,例如,正方认为: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就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从而将防腐倡廉的因子根植在我们的意识中;反方认为:现在全社会都已经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其有益有效的正面效应,理所当然也会波及到中学生身上,同时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也涵盖了倡廉的内容,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再额外的进行倡廉教育岂不是多余之举;正方认为:在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中,的确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单独的列出来形成系列和专项。现在学校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整合历史上、现实中在廉洁方面有建树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营造一种氛围。而且随着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中间存一些个别“小”现象。 三、结束语 主持人总结:同学们,今日之我们,明日之栋梁,就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敬廉崇洁、诚信守法跟随我们,陪伴我们吧!让我们做一名敬廉崇洁的好学生。

《辩论》教学设计3

一、导: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则对联写的是谁(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我认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得孙吴和刘备联合抗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 附:(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 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摆设八阵图)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指平定南中时,诸葛亮七次设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一心只为酬三顾;(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恩情)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刘璋,夺得根据地)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平定)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面与曹魏对抗→→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战船,大获全胜) 二、观:舌战群儒 1.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片段,分发辩论赛“评分标准”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评判依据,进而为后面评论做准备。 2.这段辩论部分双方是谁,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这段辩论部分双方为诸葛亮和东吴张昭。争论的焦点是“诸葛亮是否真的有管仲乐毅般的才能? 3.看完就这一段视频,大家觉得哪方占优势?为什么? 诸葛亮 管仲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大臣,曾辅佐桓公为一代霸王,是历史上杰出的文臣。乐毅是春秋时燕昭王的武将,曾统帅大军克齐70余城,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张昭他首先提出了诸葛亮是否真的自比管仲、乐毅的问题。比管仲、乐毅,也就是说自己文同管仲,武比乐毅,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张昭认为这是诸葛亮自吹自擂,故而提出此问,为下面的攻击张本。紧跟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未能辅佐刘备取得荆襄有何见解?这一问看似寻常,实际上却很尖锐,他与第一问紧密相连,运用诱问法使诸葛亮的言论和行为之间出现了悖论。 诸葛亮早就看破张昭的意图。所以他先正面解释不取荆襄是刘备不想取、不忍取——襄阳一带,取之甚易,所以未取,是不想取,荆州之地则是刘备“躬行仁义”不忍取——从而表明这与他诸葛亮没有关系,至于为曹操所占,更与他诸葛亮没有关系,全是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然后,又用避而不谈法轻轻撇开了对方“有何见解”的问题。他先用反问直诘法予以回击,以大鹏自喻,而把对方比作群鸟,从气势上镇住对方。接着以人患了重病应该如何让调理治疗为喻,论证刘备不能与曹操硬拼的道理,隐笑张昭是庸臣误国,犹庸医杀人。 (行文中,东吴谋士的主要论据论点,其一是诸葛亮能力不足,其二是刘备势力力量太单薄,同时指出曹操的强大。针对第一点,张昭质问他为何“帮得”刘备流离失所时,诸葛亮并不急于证明自己有多能干,而是指出了为何刘备“选择”流离失所,说明刘备的“流离失所”并不是丢盔弃甲,而是携民过江的仁君之举。反倒是东吴谋士未出谋先思降,谁优谁劣,一眼便知。从这反击中,可以看出其实诸葛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透过对方论据中的薄弱点进行攻击。而且起到很好转移话题的作用。)

辩论-教学设计-教案

辩论-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是教学重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难点。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思考课后练习。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 ①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矛盾关系。 ⑤反对关系。 2、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讨论交流) 例如:“父亲”是“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又如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法,一个字的有“亡”“故”“薨”;两个字的有“断气”“长眠”“物化”;三个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四个字的有“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说成“去见马克思”。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 明确:概念和词语之间既然呈现复杂的关系,那就要注意透过词语看词语背后的概念。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李白《静夜诗》“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往往被理解为人们睡卧的床,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它的实际意义是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类似的句子还有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理解命题的特点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以下语句都表达命题: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1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印象,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 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 1、第一面镜子:家长 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镜子:同学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组开展“我是谁”的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 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准备三张小纸条,找三个你认为了解你的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他们眼中的你。最好能说明评价的理由。

3、学生记录下别人的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 4、学生自我评价,填写“同学眼中的我”一栏。 5、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 6、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 四、实践园 1、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相关的人。 2、教师可当堂或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下面积极的评价,完成“老师眼中的我”一栏。 3、可让学生提前或在课后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采访,完成其他填写内容。 4、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

辩论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 课 题 辩论课型新授授课人孙瑞岑徐艳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会机智巧妙地进行辩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养成耐心倾听,尊重 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会机智巧妙地进行辩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 教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课前准备 1.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香港中文大学队对北京大学队 辩题: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2.学生收集了解有关论辩的技巧。 3.制作好教学课件。 4.全班分成两个辩论小组,抽签决定反方与正方。 5.针对辩题,确立立场,搜集材料。 6.组织三名摄影小记者、三名文字小记者,借好摄像设备。 一、导入情境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辩论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朗读进入学习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一)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请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辩论的定义 所谓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指出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2.辩论的基本要求 明确 (1)博闻强识,知识结构合理 (2)紧扣命题,论据充足有力 (3)论驳结合,攻守切中要害 (4)逻辑严密,思路清晰通畅 (5)反应敏捷,应变从容自如 3.辩论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1)绵里藏针,文明辩论 (2)沉着自信,态度不瘟不火 (3)声情并茂,语言富于魅力 (二)下面是几段精彩的辩论,大家思考,这几段辩论的精彩之处在哪里,体现了哪些辩论的技巧? 案例一 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辩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医学问题时,复旦大学二辩突然问道:“我倒想请对方辩友回答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辩手茫然不知,面面相觑,其一辩硬着头皮想当然地回答为“更要加强预防”。复旦二辩抓住战机展开攻势:“错了!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对方辩友连这个基本问题都不知道,怪不得谈起艾滋病问题来还是不紧不慢的。” 要点:对所辩问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会影响辩论的结果。 案例二 日本日铁公司曾按某项协议给宝山钢铁厂寄来一箱资料,原谈学生阅读文本,交流相关知识 学习辩论的技巧,增加实践经验 学生思考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