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联合收割机

合集下载

机械毕业设计984LB-1.3联合收割机总体与设计 说明书 最终版

机械毕业设计984LB-1.3联合收割机总体与设计 说明书  最终版

摘要本文查阅了大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相关资料,对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做了论述。

经过分析对比,对4LB-1.3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割台和拨禾装置及输送行走装置和脱粒装置的选型、传动方式、主要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计算、传动机构分析和计算。

对偏心拨禾轮进行了具体设计和计算。

该机采用自走,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作业。

本机器通过能力与适应能力均良好,能够在泥水深度不大于25cm的稻田中完成的正常收割任务。

脱粒装置为半喂入轴流式,脱净率高、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整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稻麦两用。

关键词: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传动装置AbstractThis thesis consults a lot of grain combine related data,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grain combine harvester, status and trend.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4LB-1.3 combine the overall design, includ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the header and the reel device and a conveying walking device and a threshing device selection, mode of transmission, the 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eccentric reel was calculated and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This machine adopts self walking, can complete harvesting, threshing, separating operation. The passing ability and good adaptability in the mud, the depth is not more than the normal operations can be 25 cm in paddy field. Threshing device for semi feeding axial flow type, high threshing rate, low breaking rate, goo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The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rice and wheat dual-purpose.Keywords: self propelled; combine; overall design; transmission device目录摘要 (1)1 绪论 (2)2 水稻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5)2.1 谷物收获机械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5)2.2 联合收割机的设计类型 (5)2.3 联合收割机结构配置及悬挂 (5)2.4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流程 (6)2.5 割台部分 (7)2.5.1 切割机构 (7)2.5.2 拨禾轮 (8)2.5.3 卧式输送带 (9)2.5.4 拨禾轮、割台、输送装置的相互布置 (10)2.6 夹持链输送装置 (10)2.7 脱粒装置 (11)2.8 分离集谷输送装置 (12)2.9 履带行走装置 (12)2.10 车架的选择 (13)2.11 机器总体配置 (13)3 参数设计与选择 (14)3.1 发动机的选择 (14)3.2 收割机的参数设计 (15)3.3 功率计算 (17)4 传动机构分析及计算 (19)4.1 各部分传动 (20)4.2 收割各部分机构转速计算 (21)4.3 各部分带轮的选择 (23)4.3.1 第一级输出带轮设计 (23)4.4 各部链传动 (26)4.4.1 第一级链轮设计 (26)4.4.2 传入夹持链动力链的设计 (27)致谢 (30)1 绪论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3000万公顷,约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统计。

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杨宝珍N o n g y e j i x i e一、前言各种农用机械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有些作业仍然主要依靠体力劳动,收割是其中之一。

仅收割作业就消耗农业劳动力需求的20%,其中包括镰刀收割和人工捆扎。

收获是农作物成熟后的第一道工序。

由于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和工厂转移,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

这种短缺在农作物收获期最为明显。

劳动力缺乏或劳动力短缺往往导致农作物延迟收获,造成损失。

损失可能以粉碎、遭受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形式发生,也可能以粮食质量下降的形式出现。

5天、7天和10天延迟收获,导致农作物产量分别下降3%、6%和11%。

除这些损失外,它还妨碍了种子床的准备和下一季作物的播种作业。

因此,人们都意识到了机械化收割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联合收割机技术开发自从1785年安德鲁·梅克尔(Andrew Meikle)发明了固定式脱粒机以来,粮食作物收获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美国和西欧国家是联合收割机的先驱者,对收割效率、产量和精确撒播秸秆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7年,全世界使用自走式和固定式联合收割机收割谷物约6.95亿公顷,油籽种植面积1.53亿公顷。

粮食约占全球可耕地种植作物的三分之二。

2007年,这些种植比例使全世界收获了23.5亿吨谷物和1.5亿吨油籽,这是目前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最重要营养基础。

三、联合收割机的库存开发联合收割机的销售同样分布在西欧各地,在那里,四、五、六振动联合收割机的市场份额约为43%。

在常规联合收割机的高性能类别中,市场渗透率约为37%是典型的。

剩下的20%的市场份额由混合动力和轴向联合收割机覆盖。

2007年,拥有不到70万台机器的欧盟27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收获机库存。

亚洲大陆大约有280万台收割机,包括脱粒机。

欧盟27国的成员国中,联合收割机库存在2006年约有7000万公顷谷物和油籽的脱粒区有近71.5万台机器。

这相当于欧盟27国每个联合收割机的平均脱粒面积为98公顷,但由于农业结构和联合收割机库存的不同,各成员国的平均脱粒面积有所不同。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 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NY2609-2014)/农田作业1/4
1.5 农田作业 1)拖拉机应与配套的农机具使用,并确保挂接安全。 2)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应对参与作业的辅助人员进 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使其熟悉与作业有关的安全操作注 意事项。 3)驾驶操作人员和参与作业的辅助人员衣着应避免 被缠挂,留长发的应盘绕发辫并戴工作帽。 4)作业时,驾驶操作人员应与参与作业的辅助人员 设置联系信号。 5)挂接农具时,驾驶操作人员应与协助挂接人员密 切配合,并在倒车时做随时停车的准备。在拖拉机停稳 后方可挂接农具,并插好安全销,调整限位杆链,使之 符合该农具作业的要求。
2.1 安全操作的基本条件 1)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前,机主应按规定办理 注册登记,取得号牌、行驶证,并按规定安装号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联合收割机应禁止使用: 禁用、报废的或非法拼装、改装的; 无号牌和行驶证的; 未按规定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 不符合GB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规定要求的。
1 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NY2609-2014)/转移行驶1/4
1.4 转移行驶 1)上道路行驶,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2)驾驶室及驾驶座不得超员乘坐,不得放置有碍操作 及有安全隐患的物品。 3)严禁双手脱离操纵杆(操纵把、方向盘)行驶,不 得用脚操纵。 4)不得将脚长久搁在离合器踏板上,或用离合器控制 行驶速度。 5)上、下坡时应直线行驶,不得换挡、急转弯、横坡 掉头;下坡时不得空挡或分离离合器滑行;坡道上停机时 应锁定制动器,并采取可靠防滑措施。 6)行经人行横道、村庄或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时,应 减速缓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机让行。
2 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NY2610-2014)/启动

901谷物收获机械

901谷物收获机械

3、谷物的收获方法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栽培 制度、经济技术水平,目前全世
界关于谷物的收获方法大致有三 种方法:
(1)分别(段)收获法:用多种相对 独立的机械(收割机、运输车、脱粒机、 扬场机等)分别对作物完成收割、运输、 脱粒、清选等作业的方式。这种方法在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全淘汰,但在发展 中国家仍在大量使用。其特点是设备简 单、技术水平低、价格低廉、维护保养 简便,但作业周期长、收获积累损失大。
1、类型
➢ 动力的供给方式
牵引式--------工作时由拖拉机牵引前进,本身由可分为带发 动机和不带发动机两种。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机组动 力利用率高。缺点是机组庞大,机动性差,不能自行开道。
农业机械与应用
联合收获
自走式--------自带发动机和行走装置,割台配置在机器前方,自 行开道,机动性好,生产率高。但机构复杂,造价较高,动力 利用率低。
2.脱粒机
英国人米克尔于1784年设计了木制 回转滚筒式脱 粒装置,并于1788年获得了脱粒机专利,1785年温劳 (William Winlaw)设计了锥形滚筒轴流脱粒机。1796年 在英国已出现用脱粒机和扬场机的配合使用。在俄国, 19世纪初期生产了由人力操作的钉齿滚筒钉齿凹板的 木制脱粒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凯斯脱粒 公司先在脱粒机设计中应用逐稿器,从秸草中分离谷 粒。后在脱粒机上加装复清器,以改善湿脱时的作业 质量。从而发展成具有脱粒、分离、清选、自动喂人 等功能的大型脱粒机。
1、收割机
我国在元代就使用麦笼、麦绰(chāo)等收割机具,1776年美国才推 广使用大镰刀。 1800年英国博伊斯获得收割机专利,至1860年出现了马 拉的圆盘割刀收割机,1826年由贝尔制造出往复式切割器和拨禾轮的转臂 式收割机雏型,用多匹马牵引并由地轮驱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赫西和麦 考密克发明了带有护刃器和往复式割刀的收割机。1853年出现了摇臂收割 机,它能将收割的作物搂集成堆,并从割台上搂拨到工作幅以外的已割茬 地上。1920年以后同拖拉机配套的收割机逐渐取代了畜力收割机。中国于 20世纪50年代初曾生产摇臂式和转臂式马拉收割机。60年代发展成作物 呈条状侧放铺于地面的机力收割机。70年代研制成机后放铺的立式割台收 割机。

浅谈联合收割机谷物损失率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联合收割机谷物损失率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割 效果 。
佳 , 同时也 存在 茎秆 易碎 , 效果 不佳 的状 况 , 时 可是 清选 这 应调 整滚 筒转速 , 整 风 扇转 速 以及 筛 片高 度 , 则就 容 调 否 易造 作 业不 当 , 成损 失率 高 的现 造 象 有 以下 几点 : () 1 驾驶员 不能 按使 用 说 明进 行 操作 、 护 、 养 , 维 保 造
而 由于驾 驶员 的操 作 不 当 因素 造 成 的损 失 率 也 比较 高, 由于部 分驾驶 员 没有 经 过 严 格 的培 训 , 作 水 平 比较 操 低 , 要调 整到 理想 的工 作 状 态 不太 容 易 , 们 只要求 基 想 他 本 的符合 要求 就行 了 , 合 收 割 机买 到 家 就 收麦 , 作 技 联 操 术 不 当造成损 失率 高 的现 象 。 除此 之外 , 合 收割 机 在农 业机 械 中结构 复 杂 , 作 联 操 程 度繁 多 的机 械 , 以要 求 驾驶 员 业 务 素 质要 过 硬 , 作 所 操 技 术要熟 练 , 实践 证 明 , 果没 有 1 2 的 驾驶 技术 经验 , 如 —a 就 不可 能熟练 驾驶联 合收 割机 进行作 业 , 达不 到理 想 的收

要: 本文 阐述 了联 合收割机采收谷物 时损 失率 高的原 因, 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 1 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7—7 3 (06)6— 0 0 7 1 20 0 2 7— 1
关键词 : 联合 收割机 ; 失率高; 损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随着 收割 机械跨 区作 业 的兴 起 , 联合 收割 机 的使用 越 来越 普遍 , 是农 民发家 致 富 的一 条 好 路 子 , 是 农 机户 在 但 使用 联合 收 割机 的过 程 中 , 常 发 生 谷 物 损 失 率 高 的现 常 象 , 既有 厂家 的制造 问题 , 机手 的操作 问题 。 这 也有 针对 谷物损 失率 高 的问题 , 几年 来本 文作 者 的跨 结合 区收割经 验 , 对此认 真 作 了 分析 和 总 结 , 以供 联 合 收割 机

3005_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喂入量5kg.s-双滚筒脱粒装置)

3005_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喂入量5kg.s-双滚筒脱粒装置)

1.引言所谓双滚筒式脱粒装置,就是两个脱粒装置的组合。

它的第一滚筒为钉齿式,第 二滚筒为纹杆式。

脱粒时作物经第一滚筒脱出的成熟麦粒通过第一凹板分离后,未 脱下的较难脱的麦粒和茎杆进入第二滚筒,然后将麦粒完全脱净。

4LQ-2.5联合收割 机滚筒转速(转/分)的调整范围:钉齿:400/1330,纹杆:400-1200共八级,滚筒 与凹板间隙(毫米)调整范围,钉齿上侧间隙5,纹杆入口:0-60、出口:0-45。

由于 这些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选择的不恰当,脱粒过程中常常引起麦粒的破碎。

麦粒的 破碎率是衡量脱粒装置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因此,合理选择滚筒的速度和正确的 调整滚筒与凹板的间隙, 用正交法对4LQ-2.5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构进引室内性能试验 是降低麦粒破碎率的必要措施。

2.理论介绍本次设计的是纹杆——钉齿双滚筒,第一个滚筒有喂入的谷物层均匀和拉薄作用, 进入第二滚筒谷物层较均薄,因而脱净率高,而破碎较低,但作物经二次脱粒,碎 秸草增加,清选工作负担大,因此功率消防大。

双滚筒装置对潮湿的作物适应性较 强。

双滚筒脱粒装置的第一滚筒大多采用钉齿式滚筒,第二个滚筒为纹杆式滚筒。

第一滚筒用钉齿式有利于抓取作物,脱粒能力强,第二滚筒 用纹杆式有利于提高分 离率,减少碎茎杆。

这种形式适用于收获稻麦。

配置双滚筒要注意保持作物脱粒工艺流程通畅。

要使第一滚筒脱出的作物秸杆 能顺利地喂入第二滚筒,中间设置过渡板,过渡板作用是保证正确的喂入第二个滚 筒,保证脱粒工作顺利的进行。

脱粒装置工作复杂,工作原理主要靠冲击,揉搓,梳刷等原理脱粒。

双滚筒脱粒装置采用前后两个脱粒滚筒,前脱粒滚筒为钉齿式,转速较低。

使 成熟饱满,易脱落的谷粒快速脱落下来,然后将未脱净的稻杆投入后齿杆脱粒滚筒, 使稿杆上剩余的较不易脱落的不十分成熟和不饱满的谷粒在较高速滚筒更强力的打 击落下来。

常用滚筒型式有圆柱形和圆锥形钉齿滚筒,滚筒圈有闭式也有开式:考虑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脱粒质量要求,选择圆柱形滚筒连同钉齿整体铸造。

联合收割机割台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联合收割机割台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联合收割机割台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牟文 河
( 吉林 省德 惠 市城 区农 机站

1 3 0 3 0 0)
要: 联合 收割机是一种 集切割 、 脱粒 、 分 离、 清选为一体 的农业机械 , 与其 它作业机- g . f n r g - g . 有工序 少、 省工省力等特点 ,
大 大提 高 了劳动 生产 率 。
6 漏 割 6 . 1 切 割器 技 术 状 态 不 良 如 刀 片 刃 口钝 、有 缺 口 ,护
推运器叶片抓 不 住谷物 ,不 能及 时推 进造成谷物 堆积 。排 除方 法是将推 运 器 向下调整减小间隙 。 1 . 2拨禾轮转速太低 向推运器推送人物的能力过低 , 谷物不 能及时被 推运器推送 抓取 。排 除方 法是适 当提高拨 禾轮转速 。 1 - 3拨禾轮位置太高 、太偏前 谷物被割后 ,过早脱离 了拨 禾轮 的推送 作用 ,倒在 割台前方 ,不 能及时被 推运器 抓 到而形成堆积 。排除方法是将拨禾轮下降并向后移。 1 . 4 割下 的谷物短而稀少 谷物层薄 , 推运器无法 抓到。 排 除方法是提高机器 的前进速度或降低割茬高度 。 2 拨禾轮打落籽粒较多 ( 损失较大 ) 2 . 1 拨禾轮转速太高 对禾秆 的冲击力太大 , 造成落粒 。 排 除方 法是 降低转速 。 2 . 2 拨禾轮 的位置太高 打击穗头造成落粒 。排 除方法 是 降低 拨禾轮的高度 。 2 . 3 拨禾 轮的位置太靠前 谷物在被切割前受 到拨板或 弹齿的重复打击 而造成落粒。排 除方法是将拨禾轮后移 3 拨禾轮挑带禾秆 3 . 1 拨禾轮位 置太低 使拨 板和弹齿 打在 谷物的重心之 下 ,造成挑带禾秆。排除方法是升高拨 禾轮。 3 . 2拨禾轮的位置太偏后 使弹齿与割台推运器叶片的 距离过小而引起挑带禾秆 。 排除方法是将拨禾轮适 当前移。 3 . 3拨禾轮弹齿后倾角度太大造成 回带 排除方法是调 整 弹齿 角度 ,减小 身后倾斜 的角度 。拨禾 轮弹齿角度 的调 整 ,应 视被收割作 物的具体情 况而有所 不同 。收获直 立作 物 时,弹齿要 与地面垂直 ,以减少弹齿 对作 物的打击作用 ; 收获倒伏作 物时 , 可将 弹齿调 成向后倾 斜 1 5。 ~ 3 0。 ,以 加 强弹齿对作 物搂取能 力 ;收获高 大 、稠密 的作 物时 ,可 以将 弹齿调成前倾 , 以加大弹齿 与推动器 叶片之 间的距离 , 便 于割 台推运器输送作物 。

基于DEM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抖动板性能研究

基于DEM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抖动板性能研究

—208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卷第1期汤庆,吴崇友,伍德林,等.基于DEM 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抖动板性能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08 -210.doi: 10.15889/j. issn. 1002 -1302.2017.01.059基于DEM 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抖动板性能研究汤庆1,吴崇友1,伍德林2,沐森林1,梁苏宁1(1.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摘要:抖动板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对抖动板鲜有研究,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的收获性能,降低收获 损失,采用离散元方法对某国产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抖动板的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离散元方法针对单隔板抖动板和双隔板抖动板2种不同形式的抖动板进行离散元模拟仿真,得到了 2种抖动板的往复作用对物料的作用过程云图。

通 过统计网格统计得到了在Z 轴方向上1〇个分区物料颗粒的数量数据,由此得到统计曲线,由统计曲线发现双隔板抖 动板物料分布较单隔板抖动板均匀,更加有利于筛分作业。

关键词:抖动板;离散元方法;模拟仿真;筛分中图分类号:S 225.3;T P 39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7)01 -0208 -0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 路。

谷物联合收获机是收获谷物最重要的机具,其中的清选 装置是影响收获指标的主要部件,其作用多采用振动筛分理 论,外加风场作用。

对于振动筛分理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长 期的研究。

由于物料筛分考察的是物料颗粒复杂的尺寸分布以及各 种操作参数下固体颗粒组成的粒子运动的综合效应,对颗粒 系统缺乏先进的分析和试验技术一直阻碍着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过去对筛分性能的研究一直都是靠经验[1]。

D E M 技术为 颗粒体运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途径,最初D E M 技术被Cundall 等用在土壤力学中致密固体模型研究[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