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需求模型
面向作战任务系统集成方法

面向作战任务系统集成方法徐勇;刘鹏【摘要】海战场信息系统涉及多个功能领域,涵盖岸海空天水下多维作战空间,是海军形成整体作战优势具备体系作战能力的信息保障基础。
文章在分析国外海军信息系统集成发展和海战场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要求的基础上,按作战任务对信息系统的集成要求,构建面向任务系统集成方法模型,提出面向任务的动态集成方法,支持将海战场分散装备要素、功能模块有机集成。
%IntegrationofseabattlefieldinformationsystemInvolvingmultiplefuncti onalareas,themulti-dimensional battle space under water covering air and sea shore is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assuranc for the Navy to form overall operational advantages and get systematic combat cap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naval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sea battle on request, the paper builds Task Oriented Intergration method mod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ombat missions and the task-oriented integration model is given, which keeps dispersed equipment elements in marine battlefield and fuctional models organic integration.【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海战场;集成方法;面向任务【作者】徐勇;刘鹏【作者单位】海装电子部,北京100071;海装电子部,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0 引言信息化条件下敌对双方对抗,已不再是兵种与兵种相对抗的离散形式,而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之间的对抗,作战力量的联合性和整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向时间自动机转换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性质验证

引 言
军 事 电子信 息系统是 一类 典 型的硬 件软件 混成
系统 , 其设 计 、 现 和验 证工 作 都 非 常复 杂 , 实 借助 模
证 军事 电子 信 息 系统 的 实时性 性 质需 求 的设 计 , 成 为 军事工 业领 域 的主要挑 战之一 。 形 式化 验 证 方法成 为必 需 , 一 种 切实 可行 的 是 保 证系统设 计 正确性 和高可 靠性 的选择 。形式 化验 证 已被 用 于软 件 开 发[ 和硬 件验 证 [ , 在 军 事 电 3 ] 4但 ] 子 系统 中 的应 用还不 是很普 遍 。这一方 面是 由于传 统 验证 技术 , 如仿 真和 测试 仍 在军 事 领域 中 占据 主 导 地位 , 一 方面 则是 由于缺 乏针 对 军 事 电子 信息 另
Vo . 3 No 1 1 6. . 2 De 2 1 c, 0 1
火 力 与 指 挥 控 制
F r o to & C mma dCo t l i C nrl e o n n r o
第3 6卷 第 1 期 2 21 0 1年 1 2月
文 章 编 号 :0 20 4 (0 11 —1 40 1 0—6 0 2 1 ) 20 3 —4
与 一个 令牌类 型 对应起 来 , p 指 出位置 P可能 产 ( ) 生 的令 牌值 。 位置 P可能 的令牌集 合为 K {c r ( ,) , l∈ 户 人r ) 则 K- U , £ ( ) ∈R , , - K 指 出所 有令 牌 - 的集 合 。 值 得指 出的是 , 与某 一 位置 相关 联 的令牌 类 型 是 固定 的 , 即令牌类 型是 位置 的一个 固有属 性 , 会 不
a p o c o p a tc ls s e . p r a h t r c ia y t ms Ke r s f r lv rf a i n, d lc e k n P t i e s tme u o t y wo d :o ma e i c to mo e h c i g, e r t ,i d a t ma a i n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 事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在当今的军事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决定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精确制导武器到卫星通信系统,从战场态势感知到网络战,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现代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
首先,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体现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
精确制导武器是现代战争中的“撒手锏”,它能够在远距离上精确打击目标,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例如,导弹通过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和红外成像制导等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打击。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就凭借其精确制导技术,对伊拉克的重要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打击。
此外,激光制导炸弹和末敏弹等武器也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其次,电子侦察与监视技术为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和电子侦察飞机等手段能够获取敌方的军事部署、通信信号和电磁频谱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军方可以了解敌方的作战意图和行动规律,为制定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例如,美国的“锁眼”系列侦察卫星能够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同时,电子监听技术可以截获敌方的通信内容,分析敌方的指挥体系和作战计划。
在现代战争中,谁掌握了更多、更准确的情报,谁就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再者,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
高速、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对于指挥作战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技术使得军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通信,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战术通信网络则可以将战场上的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此外,加密技术的应用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防止敌方截获和破译重要信息。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抗干扰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通信的畅通,保证作战指挥的有效性。
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的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截至2020年1月现行有效)

105 GJB 8226-2015 后勤保障数据模型编制规则
106 GJB 6797-2009 后勤业务信息数据模型 供应保障关系编制规范
107 GJB 7868-2012 建模与仿真海洋环境数据通用要求
108 GJB 8919.1-2017 军事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通用要求 第 1 部分:总则
109 GJB 8919.2-2017 军事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通用要求 第 2 部分:通信系统
GJB 1922-1994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图形 图形核心系统(GKS)与 Ada 语言 39
联编
40 GJB 2786A-2009 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41 GJB/Z 184-2017 军事数据质量评价指南 42 GJB 8042-2013 数据安全保护类产品测评方法 43 GJB/Z 139-2004 数据标准化管理规程 44 GJB 7700-2012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45 GJB 7701-2012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要求 46 GJB 7708-2012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编程接口 47 GJB 7719-2012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48 GJB 5023-2001k 军用数据库安全评估准则 49 GJB 4353-200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要求 50 GJB 5366-2005 全军综合情报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分类编码 51 GJB 4950-2003 情报系统数据融合通用要求 52 GJB 7702-2012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通用要求 53 GJB 1805-1993 数据采集设备通用规范 54 GJB 4292-2001 军队装备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 55 GJB 2289-1995 军用数据网分组交换设备通用规范
电力电子在军事防卫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在军事防卫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来处理和转换电能的一门学科。
在当代军事防卫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电力传输和电力储能方面的应用入手,探讨其在军事防卫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电力系统应用电力系统是军事基地和战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障军事防卫任务顺利进行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力传输、电能质量控制和智能配电等方面。
首先,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传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交流输电系统存在输电损耗大和输电能力受限等问题,而直流输电系统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高效率、大容量的电力传输,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在军事防卫中,直流输电系统能够稳定地将电力从后方输送到战场,保障战场的电力供应,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电能质量控制方面,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在军事防卫中,各种敏感设备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以避免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
电力电子技术可以通过电力质量控制器等装置,对电力进行滤波、调节和增强,确保电能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提供优质电力供应。
最后,在智能配电方面,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通过智能电力监测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能力。
在军事防卫中,智能配电系统可以为指挥中心提供准确的电力信息和状态,为军事作战决策提供支持,提高战场指挥的效率和精确性。
二、电力传输应用除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还在电力传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传输是军事防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军用飞机、战舰和潜艇等作战装备的电力传输。
在军用飞机中,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高效转换和传输。
通过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可以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满足飞机各个部位对电能的不同需求,提高电力能量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ADC的武器信息处理系统效能评估模型

进 行 有 效 评估 显 得越 来越 重 要 , 已引 起程 度 , 效 它体
1 信 息 处 理 系统 效 能评 估 模 型
武 器信 息处 理 系 统 一 般按 功 能 模 块划 分 , 组 其
成 如 图 1 。
现 了装备 的使 用价 值 。武 器 系统 的效 能评估 对 武器
us d f r we po ys e ’ e i i e o a n s t m S d sgn ng,a l ng a d mai ani pp yi n nt i ng,a d a s e o q pme ov n n n l o us d f r e ui ntpr i g o
处设 备 可 能 指 完 成 同一 功 能 的 多 个单 体 设 备 的组 合 ) 其功 能状 态相 互独 立 , , 因此 , 系统 的 品质 因 素也 就 是各 设 备 的 品质 因 素 的和 ( 考 虑人 员 因 素 ) 确 不 ,
障 ” 种状 态 , 系统 的任 务 工作 时间 为 ?, 两 设 1 l表示 系统 正常 状态 , 表 示 系统 故 障状态 , 2 并且认 为 系统 在 任 务 工作 时 间发生故 障不 能修 复 , 即故 障状 态 向 正 常状 态转 移 的概 率 为 0 则 两 种状 态 之 间 的转 移 , 概 率 为 :1 卜 d1 一 , 1 一 1,2—0 d2 。因 dz 一1 1d1 , z —1
w ea pon ys em ・ s t
Ke r s i f r t n s s e , y wo d : o ma i y t m ADC me h d, fi i n y e a u to n o t o e f e c v la in c
引 言
随着 科 学 技术 的 飞 速发 展 , 能 评估 在 军 事 上 效 的应 用 日益广 泛 , 面 临 的 武器 系 统 装 备越 来 越 大 而
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构建需求分析

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构建需求分析李越;刘泽亮;明月【摘要】近年来,随着军队建设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信息化为主导、整体转型为中心的军事变革,信息的获取、整合能力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
军队信息化建设热潮中,信息服务逐步展开。
在军队体制内信息服务建设初期阶段,信息服务的整体架构成了各方面专家探讨的核心问题。
文章针对信息服务的构建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
%In recent days, with the need for army building,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characteriz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leading and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as the center has been rising in the the worldwide, so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ability are becoming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With the militar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boom, information services gradually expand. In the early days of military system information services building,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discussed by various expert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services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6(000)016【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军队;信息化;信息服务;构建需求【作者】李越;刘泽亮;明月【作者单位】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5【正文语种】中文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既要依从于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全局,又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制约;既要反映信息化条件下履行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又要体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要取决于部队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等客观条件,主要取决于主观指导、理论建设、自觉能动性等主观条件。
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顶层设计研究

SYS SECURITY 系统安全摘要:根据海上方向联合作战和海外军事行动多样化作战任务军事需求,针对信息化顶层设计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给出了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的基本定义,提出包含军事需求域、信息装备域、战场设施域、人力资源域、信息技术域、规则域和体系运用域“七域一体”的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模型及组成,分析了各领域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七域”高效联动的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顶层架构。
针对复杂系统的认知和设计难题,根据不同维度、不同层级要素之间非线性关联关系,提出基于深度映射的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顶层设计方法,为复杂网络信息体系的设计提供一种可行思路。
关键词:联合作战;海外军事行动;海战场网络信息体系;“七域一体”;顶层设计一、前言网络信息体系是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基本形态,是现代军事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
狭义的网络信息体系就是传统的指挥信息系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4ISR系统等信息系统或者多个跨领域的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广义的网络信息体系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系统装备,还包括承载信息化作战的战场设施,研究、管理、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各类人才,指导和约束信息化作战的各种条令条例、作战规则和法规机制,以及影响信息化作战模式的各种先进技术等。
网络信息体系理论上是一个链接所有作战要素,覆盖建设与运用的各个环节,根据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变化能够快速演化的复杂系统。
在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近岸作战、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等作战理论。
同时,相继发布了信息管理技术体系结构框架、联合技术体系结构、C4ISR体系结构框架、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结构框架和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1]等一系列的体系结构、发展框架与标准规范体系。
我国海军信息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初步构建了多级作战数据保障体系[2];构建了多级海上目标联合情报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有线、无线通信手段相结合,机动、固定通信网系相配套的综合通信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需求模型
作者:王聪, 王智学, WANG Cong, WANG Zhi-xue
作者单位:王聪,WANG Cong(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王智学,WANG Zhi-xue(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刊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9(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王聪;王智学;江光杰一种可用于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业务描述语言[期刊论文]-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2.WANG Zhi-xue Business domain modeling,the first stage of business oriented integration 1999
3.陈洪辉;罗雪山C4ISR系统需求模型[期刊论文]-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6(31)
4.McDAVID D W A standard for business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外文期刊] 1999(01)
5.YOUNGS R;REDMOND-PYLE D;SPASS P A standard for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外文期刊] 1999(01)
6.RUMBAUGH J;JACOBSON I;BOOCH G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1999
7.C4IS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C4ISR architecture famework version 2.0 1997
8.DoD Architech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 architechture framework version1.0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张雪松.杨学良军用电子信息系统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2002,19(4)
2.吴德伟.戚君宜.WU De-wei.QI Jun-yi基于信息论方法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期刊论文]-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6,20(1)
3.谢孔树.赵国荣.蒋潇睿.XIE Kong-shu.ZHAO Guo-rong.JIANG Xiao-rui海战场自然环境建模与仿真数据模型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1)
4.王向峰.吴浩.王积鹏基于熵权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信性多层次综合评估法[期刊论文]-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06(4)
5.赵弘.蒋晓原.ZHAO Hong.JIANG Xiao-yuan军事电子信息系统需求工程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6,20(4)
6.陈彦君.李启元.包磊.CHEN YANJUN.LI QIYUAN.BAO LEI海战场时空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7)
引证文献(1条)
1.周万幸军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综述[期刊论文]-现代雷达 201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fjlgdxxb200804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