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

银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
银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

XXX基础设施演练方案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演练基本信息

1.1.概述

为检验XXX银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的可用性,使XXX银行生产运维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熟悉并了解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流程,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急处置和技术切换措施,XXX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19:00至XXXX年XX月XX日7:00,针对目前的供电系统进行了一次真实切换演练。

本演练方案是针对此次演练工作的规划和安排。

1.2.演练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1.3.演练地点

演练地点为XXXX银行中心机房

1.4.演练类型

实战演练。XXXX银行供电系统突发事件发生。

2.演练总体策略

2.1.演练过程简述

本次基础设施应急演练主要涉及机房UPS单路供电中断,及排除故障后恢复到双路供电时,供电设备切换;机房内双路市电供电中断后,切换到柴油发电机供电时,供电设备的切换;以及切换后,检查机房内列头柜、空调的供电情况;还有支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XXXX年XX月XX日15:00至XXXX年XX月XX日17:00,完成电池、柴油发电机、以及正在运行的UPS、各配电柜的检查;XXXX年XX月XX日17:00至XXXX年XX月XX日22:40完成生产环境日常日终处理,并确认各分支行已全部关门;XXXX年XX月XX日23:00开始切换演练。首先由科技部执行UPS的单路断电操作,先断开UPS1的输出开关,由UPS1所供电的两路列头柜的负载,自动切换到由UPS2所供电的两路列头柜的负载,检查机房内各个机柜的供电情况,确保供电正常,然后再关闭UPS1,开始联系先关人员维修,待设备UPS1恢复正常时,再启动UPS1,闭合UPS1的输出开关,检查由UPS1供电的两路列头柜的供电是否恢复正常,两路列头柜恢复供电后,原先的负载会自动切换到恢复供电的两路列头柜上,此时,再检查机房内各个机柜的供电是否正常。确认各设备运行都恢复正常后,接着进行双路市电中断后,切换到柴油发电机供电,之后再恢复双路市电供电的演练;首先,由科技部人员断开的两路市电,先断开AT2的两路市电供电,UPS自动切换到UPS电池供电,再通知办公室启动柴油发电机,然后

再闭合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开关,切换到柴油发电机供电,然后检查机房内列头柜,及各设备的供电是否正常,然后,再闭合AT1的双路市电供电,断开柴油发电机的供电开关,检查各个配电设备、机房内各设备是否正常供电。确认正常后,接着进行支行动力系统切换演练,本次参演支行可同时进行,先切断支行的市电,将电源切换到UPS供电,再启动柴油发电机,由柴油发电机供电,检查前台设备供电是否正常,再检测前台业务是否正常,接着,再将电源切换到市电供电,再检查前台设备是否正常供电,再验证前台业务是否正常运行,确认均正常后,演练结束。

2.2.演练目标

本次演练通过模拟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对XXXX银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验证。通过演练拟实现如下目标:

?检验XXXX银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过程中,中心机房供电情况是否正常,同时检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中技术操作文档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检测机房内列头柜、机柜内各设备的供电情况,检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的可用性,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管理和灾难恢复的相关知识和流程。

?发现不足,持续改进。

?根据预案,本次演练的时间指标为:

5分钟内确定停电原因;

5分钟内启动发电机;

15分钟内完成机房供电。

2.3.演练原则

本次演练的计划和实施将遵循以下原则:

?演练场景和演练过程具备真实性和实用性;

?演练过程尽量减少对XXXX银行正常业务的影响;

?避免对目前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演练时间安排在确认各分支行已全部关门,并完成生产环境日常日终处理后。

2.4.演练时间策略

由于本次演练为真实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演练范围为全行。因此,演练的时间安排将以尽量降低演练对业务产生的影响,尽可能规避演练风险为原则。

演练时间的确定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选择非计息日、非月底、非年底的某周末。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并验收后,通过科技保障部评审确定。

为了确保演练时间安排的万无一失,需要预留一定的问题处理及回切时间。XXXX银行内部力争按计划执行测试,争取无特殊问题出现,不使用预留时间。

本次演练基本不会对本行正常的业务处理造成影响,因此暂停业务时

间为0小时。

3.演练方案

3.1.灾难恢复演练场景

拟定XXXX年XX月XX日19:00,总行进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过程的演练。

演练实施必要条件:

条件一:XXXX银行生产机房硬件设备、其它业务系统、网络环境、办公系统、外网系统经XXXX银行运维人员检查,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条件二:XXXX银行的各配电设备均正常运行。

前提三:XXXX银行信息系统应急响应及灾难恢复领导小组已决策进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且相关人员已经到位。

3.2.演练方式说明

本次演练采用真实切换演练的方式,重点演练灾难发生后供电系统灾难恢复的过程。

3.3.参演单位及工作分工

3.3.1.总行部门

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总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

1.办公室

工作内容: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牵头处置切换演练期间可能的公共关系型紧急或突发事件,做好与政府、监管部门和媒体的沟通联系;对参与演练的总行相关业务部门提供保障。演练当日参与演练组织与指挥。并在演练后提出改进建议。

演练当日工作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2.后勤

工作内容:

前期的检查工作,以及突发事件的保障工作。

演练当日工作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3.支行

工作内容:

前期检查支行的各供电设备是否正常;

配合科技部人员做支行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和整个过程中的业务验证。

4.科技部

工作内容: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检查数据中心的配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负责切换演练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包括切换演练实施方案编写、切换步骤测试、切换人员分工、切换时间进度编排、演练测试案例准备、演练工作组织、切换演练后评价等。具体涉及操作职能分工如下:

?演练工作领导成员

工作内容:演练当日负责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全过程组织与指挥。

工作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演练技术小组

工作内容:

演练前准备工作的协调组织。演练前一周,完成演练相关资源的确认,并协助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演练当日,协助后勤的检查工作,并根据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随时监测检查数据中心各设备的供电情况。演练结束后,负责演练涉及资源的恢复确认。

工作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3.4.灾备演练工作安排

演练工作包含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包含应急响应及灾难恢复预案培训及辅导、技术测试、业务准备、对外通报、演练培训、桌面推演、演练场地准备、演练案例确认),演练实施工作及演练后工作(包含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撰写演练报告)。演练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依据时间基准(定义的演练日“T日”)安排的,终止时间依据各项工作的进展决定。根据行方的意见并结合演练时间的选择策略暂定演练日为,具体的演练工作安排如下:

3.4.1.应急响应及灾难恢复预案培训及辅导

培训及辅导时间:(计划持续时间为2小时)

培训及辅导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内容:供电系统灾难恢复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科技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后勤、办公室相关人员,以及负责此次演练技术支持的UPS厂商人员。

3.4.2.技术测试

测试时间:测试人员:XXXX银行科技部,合作厂商

测试准备:中心机房的UPS电池供电准备,以及柴油发电机是否正常工作;还有支行柴油发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测试结论

3.4.3.业务准备

开始时间:参加人员:参演分(支)行

业务准备工作内容如下:

确定参演分行,落实分行参演人员;

确定柜面系统和ATM需要验证的业务连通性;

确定各参演分支行需要验证的业务功能;

各参演分支行准备业务测试案例;

业务测试案例测试;

3.4.4.对外通报

时间:

人员:科技部、办公室、后勤、相关厂商人员

按照监管要求,由演练技术小组起草,经演练领导小组审核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发布。文件内容包括:演练前的对内通报;向上级监管部门的报送文件。

3.4.5.演练培训

培训时间: (此项工作计划持续一小时)

培训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培训内容: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流程;演练方案介绍

参加人员:演练组织架构全体人员

现场培训人员接收纸质演练方案,非现场人员接收电子版演练方案

3.4.6.桌面推演

桌面推演的目的:模拟演练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指挥流程,提高参与演练人员对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优化演练方案。

参加人员:全体参演人员

推演地点:XXXX银行科技部

桌面推演时间:(计划持续时间为半天)

推演方式:总部人员现场推演。

3.4.7.演练场地准备

时间:

人员:演练保障小组

工作内容:

演练会场拟安排在科技部,技术切换操作在数据中心配电室进行。场地设施如下:

3.4.8.演练案例确认

时间:

人员:相关业务部门、科技部人员、相关厂商人员

3.4.9.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

时间:

人员:总行参加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各部门相关人员、相关厂商人员

3.4.10.演练后撰写《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报告》

时间:演练后30天内完成(以实际演练结束时间为准)

人员:科技部

演练后根据现场记录和参演各部室(组)的意见,由科技部负责完成《供电系统灾难恢复演练报告》,总结本次切换演练工作情况,对后续工作积累经验,完善XXX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灾难恢复的功能和作用。

4.UPS供电系统演练

本次演练是模拟灾难场景,利用双路UPS供电系统进行单路UPS 供电切换和双路UPS供电系统恢复,以及双路市电供电中断后,由柴油发电机供电,及其恢复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灾难恢复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4.1.演练阶段

本次演练共分15个阶段:

?演练阶段一:切换前准备

?演练阶段二:单路切换

?演练阶段三:检查机房内各个机柜的供电情况

?演练阶段四:系统回切

?演练阶段五:确认机房内各设备正常运行

?演练阶段六:柴油发电机供电切换

?演练阶段七:检查机房内各个机柜的供电情况

?演练阶段八:系统回切

?演练阶段九:确认机房内各个机柜的供电情况

?演练阶段十:确认机房网络环境,及各应用均正常运行

?演练阶段十一:支行柴油发电机供电

?演练阶段十二:检查支行前台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演练阶段十三:系统回切

?演练阶段十四:确认支行前台的设备供电情况及网络、业务系统是否正常

银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银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节概述 第一条目的与宗旨: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给我行业务的正常进行带来的影响,健全我行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危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XX 市银监分局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上级行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突发事件是指因自然的、社会的因素或行为导致我行各项业务不能正常运营,或不能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正常服务的事件。包括突发性存款挤兑事件;突发性计算机系统安全事件;违法违规经营引发的金融突发事件;突发性自然灾害及暴力行为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运营的事件等。 第三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度保障、技术支持、权责明确、信息共享、严格执法、责任追究。 第四条 XX银行在XX市银监分局和XX银行XX省分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助处臵我行的突发事件。 第五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实行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处臵责任制。

第二节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六条 XX银行成立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行长任组长,副行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支行行长和市行机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七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是处臵我行突发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 第八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在省分行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及XX银监分局的有关规定,行使以下职责:(一)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并报省分行和市银监分局批准备案; (二)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类别,响应或启动不同类别的应急预案; (三)组织实施并指导我行应急预案的执行; (四)组织日常的危机意识教育和演练工作; (五)对突发事件过程和应急管理效果进行后评价,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上报行领导; (六)研究和制定突发事件后恢复计划,督导突发事件后的业务恢复和重建工作; (七)落实省分行和XX市银监分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银行声誉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XXXXX银行 声誉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进行负面评价的风险。为有效预防、控制、化解声誉风险事件提高仁XX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声誉风险事件应急处臵能刀,切实维护我行品牌声誉,特制定本预案。 一、声誉风险应急处臵组织体系 (一)组织体系 我行成立声誉风险应急处臵领导小组 组长:行长 副组长:副行长 成员:我行各部室总经理及各支行行长 声誉风险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我行综合部。 主任:综合部总经理 成员:综合部全体成员 除上述成员外,在危机处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增成员组成。 具体职责:全面负责我行声誉风险应急处臵工作,对声誉风险事件进行危机研判,明确应对策路,做好媒体维护、舆情监测和整改报备等工作。) (二)处臵原则 声誉风险防范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对于客户投诉、法律诉讼、案件等潜在声誉风险,要认真梳理研判,严格做好源头风险控制,把握主动。 2.属地管理原则:“谁分管、谁负责”,一旦发生声誉风险事件,当事部室、支行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我行协同指导下,将声誉风险事件化解在当地。 3.第一时间报告原则:发生声誉风险事件或存在明显隐患时,当事部室、支行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 4.口径一致原则:统一应对媒体口径,未经我行综合管理部授权,任何部室、支行和个人均不得接受媒体采访或对外发布信息。 5.严守底线原则:努力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媒体对涉及我行的负面新闻不报道、不扩散,坚决避免较大或重大不良影响事件发生。 二、声警风险应急处臵预案 声誉风险事件防控必须常抓不懈,按照“事前全面预防”、“事中有效控制”和“事后消除影响”三个阶段建立声誉风险防控和应对机制。 第一阶段——事前全面预防 事前全面预防,是指媒体尚未介入前发生客户投诉或突发事件,全面做好预防工作,目标是解决或化解问题,避免媒体介入。 第一步:发生客户投诉或突发事件时,员工应对当事人做好安抚工作,并迅速向所在部室、支行负责人报告。

某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XXX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2) 1.1目的及依据 (2) 1.2适用范围 (2) 1.3工作原则 (2)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 2.1组织指挥体系 (3) 2.2职责 (4) 3预防和预警机制 (4) 3.1预防预警制度 (5) 3.2预警系统建设 (5) 3.3预警信息处理 (5) 4突发事件等级界定 (6) 4.1界定原则 (6) 4.2等级划分 (6) 5应急响应 (7) 5.1响应程序 (7) 5. 2信息报告 (8) 5.3处置措施 (10) 5.4新闻报道 (11) 6后期处置 (11) 6.1后续工作 (11) 6.2责任追究及处罚 (12) 6.3评估与总结 (12) 6.4奖励与表彰 (12) 7应急保障 (12) 7.1通讯保障 (12) 7.2文电运转 (13) 7.3技术保障 (13) 7.4安全保障 (13) 7.5人力资源保障 (13) 7.6应急演练 (14) 8附则 (14) 1总则

1.1目的及依据 为预防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带给XXXXX银行的经济损失,以及可能带给邮政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损害,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1.2.1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具有影响某一地区(市、州、盟)、某一省(区、市)或全国范围的生产经营秩序或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突发性邮政金融事件。 1.2.2突发事件具体包括: (1)大规模非法集资、非法设立邮政储蓄机构、非法开办 邮政金融业务以及违法违规经营等引发的金融突发事件; (2)突发性挤兑金融事件、营业网点发生重大案件引发邮 政金融客户冲击、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为其提供支持服务的相关 系统出现故障引发邮政金融秩序紊乱等金融突发事件; (3)因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引发的可能影响XXXXX银行正常 经营和提供正常金融服务的事件。 1.3工作原则 各省分行(包括计划单列市分行,下同)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遵循统一认识,依法处置原则。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做到统一认识,顾全大局,科学决策, 依法处置。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急处置预案

附件 ****个人理财业务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我行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规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预防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给理财产品投资者及其他客户合法权益带来的损害,保证我行个人理财业务顺利运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现根据中国银监会《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商业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条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我行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各类诱发因素所导致的,可能影响我行经营秩序稳定、影响我行个人理财业务品牌形象或声誉,甚至可能影响辖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突发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到期无法按期支付本金和收益;理财资金投资管理结果发生亏损或较大偏离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宣传推介材料的误导性宣传;交易对手或投资标的发生重大事件;第三方机构(包括研究机构、评级机构、新闻媒体等)某种形式的言论造成市场波动;理财客户出现过激行为或客户群体性投诉;其他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并可能影响我行正常经营的突发

性事件。 第二条理财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一、实时监测、预防为主。提高防突发事件意识和水平,加强日常监控和部管理,发现苗头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二、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属地管理。总行统一负责和协调全行的重大突发事件,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支行分别负责各自辖各类突发事件的防和处置工作。 三、依法处置、快速反映。建立预警和监测机制,强化各类突发事件的人财物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处置程序要求,保证发现、报告、控制和救助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启动预案,及时准确处置。 四、分级负责、分类处置。根据各类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将突发事件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负责、分类处置。发生不同等级突发事件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第三条理财突发事件的分级 参照中国银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我行对于突发事件的分级定义按照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围进行界定,突发事件分成三级: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当突发事件分级指标有交叉、难以判定级别时,按较高一级处理,防止风险扩散;当风险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

八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1.定义: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3.应对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较新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二、市场风险 1.定义: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2.形成原因: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则会引起逆向选择,它是引起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根源。 3.应对措施:①构建独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②营造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③实现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操作风险 1.定义:操作风险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损失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宏观趋势以及不能为公司决策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行政机构组织、道德准则或其他主要控制手段和标准所洞悉并组织的变动。 2.形成原因: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 ②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

银行重大声誉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银行重大声誉风险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本行声誉,防声誉风险,本行依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省信访条例》、《**省农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是指造成本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主要包括采取蓄意的、过激的、夸大事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限制或禁止的方式,以短信群发、网上发帖、媒体负面报道、集访游行等形式出现的严重有损本行声誉的行为和事件。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 第三条董事会负责制定适用于本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本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 (二)授权专门部门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配备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声誉风险管理资源; (三)明确本行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其执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四)制定相应培训计划,使全行员工接受声誉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知悉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维护本行的良好声誉; (五)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 第四条本行成立声誉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

小组”),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监督处置有损本行声誉的各类异常事件 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行长和监事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副行长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 第五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一)统一领导和指挥本行声誉风险事件的处置工作; (二)负责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声誉风险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相关部门反馈; (三)及时、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 (四)负责组织声誉风险应急计划的演练; (五)建立健全声誉风险培训机制,加强声誉风险管控队伍建设,制定定期培训的工作计划。 第六条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一)识别、评估、监测及控制各类声誉风险; (二)制订相应声誉风险控制措施,经高级管理层批准后实施,并监督各部门执行控制措施; (三)编写风险报告上交本行高级管理层; (四)开展本行员工的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工作。 第七条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统一实施本行的信息发布、新闻归口和舆情管理工作; (二)负责声誉事件的对外信息披露,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 (三)负责实时关注舆情信息,进行舆情信息研判,及时报告可能引发声誉事件的舆情信息; (四)牵头实施新闻危机管理工作,包括新闻危机的监测、分析、报告和处置; (五)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协会的要求,进行舆情信息

xx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应对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行为,迅速有效处置流动性风险形成的突发事件,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保证本公司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有效识别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预警信号和触发条件,设定并监控本公司内外部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处置流动性风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发生流动性风险时明确的职责和分工。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应确保本公司在无法及时获得外部援助的情况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筹措资金以处置流动性风险。 第二章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 第三条建立流动性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 组长:主管资金管理工作的公司领导 成员包括:财务部、风险部、结算部、信贷部、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决定启动、终止本预案。

(二)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三)监督指导应急处置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直至流动性危机情况及触发因素消除。 (四)向领导层报告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处置方案。 (五)向监管部门、外部审计师等报告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处置方案。 (六)保证小组成员间的信息沟通顺畅,确保公司领导层及时收到相关报告,了解本公司流动性状况。 二、各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务部: 负责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的监测和报告,牵头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牵头实施应急方案。与同业机构保持良好、迅速的信息沟通,积极争取拓宽融资渠道。根据流动性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及时匡算资金头寸,与结算业务部、信贷业务部协调沟通,做好存、贷款工作的应急调整及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计划安排,协调信息技术部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并与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联络沟通。 (二)风险部:负责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协调风险管理条线的相关工作,包括审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等,并将结果情况及时通知计划财务部。当流动性应急预案

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 应急预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某某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提高某某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工作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舆情风险,切实维护农商银行声誉和形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某某农商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我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负面舆情,是指有可能或已经对全辖农商银行工作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的新闻媒体负面报道或负面言论。主要发布媒体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聚合新闻(RSS)、新闻评论以及跟帖、转载等。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某某农商银行及其辖内营业机构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第三条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沟通,快速响应”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根据负面舆情的级别和影响程度,科学高效、依法合规处置,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和控制负面舆情。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为统筹协调全辖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我行成立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总行分管政策法规部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政策法规部经理担任副组长,各部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不定期研究舆情动态,总结工作开展情况,负责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部,政策法规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负面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 第五条各分支机构参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分支机构设置舆情监测处置工作岗位,配备至少2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负面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发生重大负面舆情事件时,在上级统一组织下,上网跟帖,发表言论,宣传政策,讲清真相,释放理性的声音和正确的主张。 第三章分级响应 第七条根据舆情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负面舆情事件分为三级。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XX农村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原则及政策要求,旨在提高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声誉风险事件可能对本行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提升本行的声誉和形象。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行声誉风险的管理。 3定义、缩写与分类 3.1定义 声誉风险:是指由本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本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声誉事件:是指引发本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 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本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 声誉风险管理:是指识别、监测和控制声誉风险和应对各种声誉事件的全过程,是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2缩写 无 3.3分类 声誉风险主要包括: 1)媒体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恶意歪曲本行形象的负面报道; 2)本行商业秘密被媒体知悉,可能或已经进行了报道; 3)在经营、管理或服务中出现了突发事件,引起了媒体关注或已经被媒体报道等。 4组织结构与职责权限 4.1组织结构图

4.2职责权限 4.2.1董事会职责 1)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2)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按照适时适度、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3)培育全行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 4)督促检查经营管理层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 5)授权并听取经营管理层开展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4.2.2监事会职责 主要负责对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履行声誉风险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2.3经营管理层职责

2.银行业消费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银行消费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工作职责 第三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与方法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善后处理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XX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完善网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制定此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影响营业网点正常营业或在网点发生的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的组织管理、处置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方面提供指导。 第三条重大应急事件实行首问责任制,各行要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以保障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 第四条各行要建立自下而上的报告路线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流程,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当天的实际情况,及时与XX银行沟通联系,争取最大支援,以便快速响应,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第二部分工作职责 第五条 XX银行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长:XX副主任,组员是XX部、XX部、XX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的职责是明确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及相关职责,各司其责,及时沟通、协调、处理重大突发事

件。

第六条 XX银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业务处理、安全保卫、公共关系三个小组: (一)业务处理小组 组长:XX部负责人 组员:XX部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业务范围或客户归属履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职责,并牵头启动应急预案。 (二)安全保卫小组 组长:XX部负责人 组员:XX部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营业网点的安保工作,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必要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公共关系小组 组长:XX部负责人 组员:XX部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密切关注监管部门、媒体和法院方面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防范突发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负面影响,为处理突发事件创造有利条件,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声誉。 第七条各行应成立突发事件工作组,组长为各行行长

银行流动性应急预案

银行流动性风险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流动性风险防控工作,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应急计划,保障本行各项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本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流动性风险的主要类别包括: (一)临时性流动性风险。如本行支付系统突发故障或其他物理上的紧急情况导致本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产生的临时性融资需求。 (二)长期性流动性风险。如本行信用评级大幅下调、遭遇重大声誉危机、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低于监管容忍度或本行预设控制水平等情况。 (三)市场流动性风险。如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交易对手出现违约或破产、可融资金大幅减少、融资成本异常上升等情况,导致本行难以从处于压力条件下的金融市场融入资金。 第二章应急处置原则 第四条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应坚持依法、快速、高效、稳妥、保密的处置原则: (一)依法原则:即在处置突发流动性风险事件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政策、依法办事,不得采取非法、违规手段使问题复杂化。 (二)快速原则:即发现问题,立即启动预案及时处置,制止事

态进一步发展,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高效原则:即处置突发流动性风险事件,应按照统一指挥、措施得力,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的原则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应按照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服从指挥。 (四)稳妥原则:即处置突发流动性风险事件,必须积极主动,快速反应,冷静、有序、果断,有效控制局势,做到指挥统一、宣传解释统一、行动步骤统一、不失控、不失序、不失真。 (五)保密原则:即领导小组各成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对于涉及到机密以上(含机密)的事项,应严格遵守保密法规,不得泄漏。 第三章组织体系与职责权限 第五条董事会承担本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批准本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二)审核批准本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相关政策、程序。 (三)决定与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里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第六条本行成立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行流动性风险事件的指挥、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行长和监事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副行长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 第七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某某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提高某某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处置工作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舆情风险,切实维护农商银行声誉和形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某某农商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我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负面舆情,是指有可能或已经对全辖农商银行工作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的新闻媒体负面报道或负面言论。主要发布媒体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聚合新闻(RSS)、新闻评论以及跟帖、转载等。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某某农商银行及其辖内营业机构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第三条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沟通,快速响应”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根据负面舆情的级别和影响程度,科学高效、依法合规处置,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和控制负面舆情。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为统筹协调全辖农商银行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我行成立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总行分管政策法规部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政策法规部经理担任副组长,各部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不定期研究舆情动态,总结工作开展情况,负责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部,政策法规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负面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 第五条各分支机构参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负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分支机构设置舆情监测处置工作岗位,配备至少2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负面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发生重大负面舆情事件时,在上级统一组织下,上网跟帖,发表言论,宣传政策,讲清真相,释放理性的声音和正确的主张。 第三章分级响应 第七条根据舆情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负面舆情事件分为三级。 一级(重大)负面舆情:即被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央级媒体、省内主流媒体报道,对农商银行工作和形象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

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银监发〔2009〕115号) 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为进一步完善对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启动程序,明确商业银行和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及各级派出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有关职责,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基于《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精神,制定了《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将《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商业银行和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参照《预案》制定本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本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报告有序、准备充分。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应对原则 2.突发事件的分级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I级) 重大突发事件(II级) 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3.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组织指挥体系 职责 银监会领导小组的职责 银监会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职责办公室的职责 银监会派出机构的职责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职责 4.预警机制 预警监测体系 预警信息处理 5.应急响应 响应程序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I级) 重大突发事件(II级) 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响应程序流程图 信息报告 处置措施 舆论指导 6.后期处置及修订 1 总则 编制目的

王军生 银行讲师《银行柜面法律风险防控与突发应急预案》

《银行柜面法律风险防控与突发应急预案》 王军生银行讲师 第一模块:柜台操作中的法律风险的新特点与新挑战 操作风险中法律因素的新特点: 1.网点柜台操作平台是建立在过滤“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基础之上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盈利模式。 2.银行在结算层面设计到的法律、法规与制度。 3.贴现行是否享有票据权利,承兑行应否支付票款 4、银行对客户作出服务承诺,未实现而应负的法律效力法律风险的新挑战: 1、高息揽储,盗用客户资金 2、存单挂失止付的法律风险 3、一字之差,信用社赔款九千余元钱 4、操作案例+法律依据解读 第二模块:零售主线业务操作流程与法律风险 常规零售柜台业务: 1、存单挂失,银行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2、虚假按揭手续,恶意套取银行资金 3、理财产品推介误导客户的法律风险 4、信用卡开卡及交易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5、信用卡逾期催收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法律风险 6、未能按约将信用卡送交持卡人的法律风险点 7、案例 法律风险提示:

1、存折、存单等挂失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2、助理tel: 扣扣①⑨⑤③⑨③⑧⑤⑦⑨ 2、继承过户问题中的法律责任等 3、假币收缴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4、夫妻、父母与子女等代理开户、代理取钱等产生的法律问题 5、社会资金协查职责 6、案例 第三模块:各种突发事件的法律风险预案 操作风险: 1、人员风险因素 2、流程风险因素 3、网络系统及技术风险因素 4、外部事件风险因素 5、案例 处置预案: 1、客户投诉的法律风险 2、媒体投诉的声誉风险 3、网络投诉的法律风险 5、案例 第四模块:柜台主线操作流程与法律风险 结算主线操作流程: 1、银行本票业务的风险点: 2、支票业务的风险点 3、银行汇票业务的风险点

银行应急预案

银行应急预案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重大突发事件对**银行(以下简称"本行")资产安全、正常营运和信誉带来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本办法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是指: (一)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本行资产重大意外损失; (二)对本行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干扰; (三)对本行信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四)造成人员伤亡; (五)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认定的其它事件。 第三条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一)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性地做好防范和教育工作,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尽量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二)统一指挥原则。总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各项应对工作。涉及的各级行须服从领导小组指挥; (三)最小损失原则。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应讲求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确保将事件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四)保密原则。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人员应严守保密规定,未经授权不得向外界提供与处 (三)审议成员部门提交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和预警报告,指导、督促成员部门及相关支行履行突发事件处理职责; (四)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置有关的工作信息,不得利用工作中获得的信息牟取私利; (五)依法处理原则。坚持依法处理,注意工作方法、手段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宣传、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处理重大突发事件。

浅议商业银行基层行如何加强和防范声誉风险

浅议商业银行基层行如何加强和防范声誉风险 浅议商业银行基层行如何加强和防范声誉风险 内容摘要:声誉风险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客户、银行股东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是商业银行必须妥善管理的重要风险之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在市场一线的银行基层支行,直接感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报告分析了声誉风险产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基层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详尽探讨,提出了策略建议。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关系到银行的品牌价值、经营效益和业务可持续发展,一旦发生声誉风险危机,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声誉,甚至危及其生存。随着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的转变以及广大群众金融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银行声誉风险事件近几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银行典型的声誉风险事件涉及操作失误、违规收费、客户信息泄露、金融诈骗、理财产品亏损、服务态度等许多方面。声誉风险事件就是声誉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如果不能有效处置就会引起声誉危机。目前声誉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管理的八大风险之一。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曾说:“过去摧毁一座金融帝国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即使是经营上百年的金融帝国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倾塌。”特别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声誉风险不仅容易传播而且很难管控,如何防范声誉风险就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是由七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声誉风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客户、银行股东、同业、银行员工和媒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声誉风险发生后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声誉风险会使投资者和公众对于银行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银行丧失更多的业务机会,并最终失去在相关业务领域的竞争能力甚至生存空间,是一种对银行的生存发展带来致命影响的风险。 银行作为社会公众服务和货币经营的特殊行业,有着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的相关利益者,会产生多元化的正向声誉或负向声誉。商业银行的负向声誉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期刊、自媒体等媒介和民间流传等形式表现出来,极易造成事件严重失真,加剧利益相关者的恐慌,自媒体是得以扩散的便捷渠道。对于银行来说,大到违规事件、利益纠纷,小到服务态度问题造成的客户不满都可能诱发负向声誉而造成声誉风险,直接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伤害。声誉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不同,它难以直接测算,并且很难与其他风险分离,进行独立的处理,常常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交叉产生。具体来说,目前我行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违规操作和过失遭到人们的质疑。由于银行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使客户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夸大宣传拓展业务,致使一些非理性消费者盲目从众,赚钱心理广泛存在,能够真正理解产品、风险承受能力强的相对较少。 二是服务纠纷导致客户的反感。银行员工服务不到位,设施不足,客户排长队,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导致业务办理很久,耽误客户时间,给客户心理带来不悦的感受。 三是突发事件的发生使银行置身巨大舆论漩涡。当前,银行的案防压力日益增大,

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及应急预案

XX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件预警及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 为提高全行大额信贷突发风险事件应对和处置能力,最大程度预防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发生并减少其造成的损失,保障我行信贷资产安全,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概念 本预案所称重大信贷突发风险事件,是指在我行授信余额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因突然发生高管事件、财务危机、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保证人失去保证能力或保证责任超过诉讼时效等情况,或发生其他重大风险信号,对我行信贷资产安全产生或预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信贷风险事件。 我行授信包括各种表内、外授信业务,其中表内授信具体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本、外币信贷业务;表外授信具体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含国内用信用证)、票据承兑等本、外币信贷业务。 第三条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行各类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应对工作。本预案指导和监督XX银行各分支机构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应对处 — 1 —

置工作。 第四条原则 处置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应本着发现及时、事实清楚、反应迅速、保全有力、损失最低的基本原则,做好信贷突发性风险预防和资产保全工作。 (一)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各分支机构要高度认识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影响和危害,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应对长效机制,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全体信贷人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前移风险的防范措施,对可能形成突发事件苗头的风险因素重点筛选判断,防范和化解有可能对我行信贷资产造成损失的各类风险。 (二)快速反应,及时预警。建立和完善全行信贷风险信息的搜集、分析、传递和处理机制,提高对商业信息突变的反应能力。对于存在风险征兆,可能演变为风险事件的,要及时揭示问题,及时预警风险,全程跟踪监控,提前保全资产,做好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置。发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要科学果断决策,依法规范处置,努力控制风险事态,平息事件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总行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分支机构领导责任制,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全面应对。— 2 —

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及依据 为预防或最大程度地减少银行业突发事件给金融业及其他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预防或最大程度的减轻银行业突发事件给金融消费者权益带来的损害,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 2 工作原则 1.2.1 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应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银行业的特点,坚持依法、快速、高效、稳妥的原则。 1.2.2 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应保守国家秘密,对于涉及到机密以上(含机密)的事项应严格遵守保密法规,不得泄密。 1.2.3 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按照统一指挥、措施得力,政府协调、部门联动的原则组织实施,各部门、各机构应按照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服从指挥。 1.2.4 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按照属地为主、明确责任,信息共享、维护稳定的原则展开处置,各部门、各机构应统一认识,顾全大局,科学决策,依法处置。 1.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具有影响我县的经济社会秩序稳定或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突发性银行事件。具体包括因非法集资、非法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非法开办银行业金融业务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等引起的金融突发事件,突发性挤兑金融事件以及其他可能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和提供正常金融服务的事件。 本预案所称银行业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在我县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组织指挥体系 2.1.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宜春监管分局上高监管办事处(以下简称银监办)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银监办领导小组),组长由银监办主任担任,成员由银监办3位员工组成。 2.1.2 银监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办公地点在银监办办公室(县人民银行办公大楼四楼)。银监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根据银行业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处置需要确定相关人员,承担情报信息、新闻报道、专家咨询、法律顾问等职能。 2.2 职责 2.2.1 银监办领导小组的职责 (1) 统一领导和指挥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决定启动、终止本预案。 (3) 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决定处置措施和新闻报道的重大事项。 (5) 负责处置工作其他重要事项的决策。 2.2.2 银监办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职责 各成员在银监办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负责处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应急工作事务,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建议和措施,完成银监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2.2.3 银监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做好惠民工作,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五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管理指引》)。 《管理指引》共13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定义,指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二是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三是突出强调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和职责,提出由董事会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并对董事会职责提出规范性要求。四是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声誉风险排查机制、声誉事件分类分级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声誉风险的发现和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建立投诉处理监督评估机制、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和舆情信息研判机制,解决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相脱离的问题;建立声誉风险内部培训和激励机制、声誉风险信息管理制度和后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五是明确有效处置重大声誉事件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对已发重大声誉事件要启动应急预案,对可能引发重大声誉事件的行为和事件也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六是提出了声誉风险监管的原则性要求,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监管纳入持续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存在声誉风险问题或重大声誉事件处置存在严重过失的,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同时,《管理指引》还要求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声誉风险的协调和引导。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管理指引》发布后,银监会将持续审慎地加强声誉风险监管,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全面风险控制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对能力,更好地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银行服务,维护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条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 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银行业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制定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办法、相关制度和要求,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第四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 (二)授权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配备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声誉风险管理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